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浮現在梁羽生筆底的風云儿女,帝王將相,許多都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 歷史是什么? 可能只是一塊石碑,一堆瓦礫,一些埋在地下的物事……無聲地訴說著那已經消逝的一切。 可能是許許多多的文獻記錄,在時間的流轉中,不斷地被改寫著。 歷史的逼真是注定的不可能,殘存的事物不會言說,而言說的文字永遠無法抵達當時的情境。 情境是無法再現的。 然而,人類總是喋喋不休地談論著歷史,摹寫著歷史,而且都以為自己的方式是最真實的,最忠于歷史的。 文學以它自己獨特的形態書寫歷史。當文學以歷史素材為題材時,最能顯現自身的特色。文學并不企求描述再現真實的歷史事件,它只不過借歷史來表現作家的情感。更确切地說,文學中的“歷史”,一經作家的藝術加工,就必然具有超越歷史本身的意義,而与時代或与作家的個性發生緊密的聯系。讀者并不能從文學中去把握歷史的真實,讀者從文學中得到的,大多是審美的喜悅。 所以,亞里士多德這樣說:“歷史家和詩人的差別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韻文,……兩者的差別在于一敘述已發生的事,一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因此,詩比歷史更富于哲學意味、更高。因為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歷史則敘述個別的事。” 但任何歷史文學都具有雙重關系,“一方面与歷史有關,另一方面与日常現實有關”。批評家的責難也往往在于:這部歷史文學作品脫离史實,或不符合史實。歷史的真實是歷史文學的基本原則嗎?歷史文學首先是歷史呢?還是文學?這都是令人困惑的問題。 如果我們將歷史文學首先看作是文學的話,那么,我們有理由認為歷史文學中的虛构是合理的,不可避免的。而且既然是文學作品,它就必然要有虛构的成分,必然要有超越于事件本身的意義。正如魯迅所說:“取古代的事實,注進新的生命去,便与現代人生出干系來。” 狄德羅則更為明确地表示:“歷史家只是簡單地、單純地寫下所發生的事實,因此不一定盡他們的所能把人物突出,也沒有盡可能去感動人,去提起人的興趣。如果是詩人的話,他就會寫出一切他認為最能感動人的東西。他可以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以杜撰些言詞,他會對歷史添枝加葉。對于他,重要的一點是做到惊奇而不失為逼真。”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被人稱為“兼有歷史小說之長”。确實,梁羽生的大多數作品都有史實的依据,他寫作的范圍涉及從隋唐到近代的中國歷史,其間的重要人物或重要事件都被寫到。可以說,他以文學的手法為這一段歷史提供了另一种獨特的視野。對于許多讀者,正是通過梁羽生的作品,才對歷史發生興趣并有所認知。 梁羽生認為:“雖然小說家筆下所創造的歷史未必會有确切的事實根据,然而歷史的真實和文學在歷史上所創造的真實,是有連帶的因果關系的。”“小說中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家筆下的歷史人物不同,歷史家要敘述實在的事件,如果某人沒有做過某事,那就不能生安自造。可是小說中的歷史人物,卻不必每點上都吻合歷史事實,小說的作者可以寫可能發生的事實。舉一個例子說,根据近史,康熙皇帝當然并沒有殺死他的父親,可是在小說里卻是可以這樣寫,因為以帝王陰毒的特性,他殺父親并不稀奇。而且在歷史上,帝王家族骨肉殘殺的事實,真是數不胜數。……當然在小說中也不能歪曲歷史,若把秦檜寫成忠臣,岳飛寫成奸臣,那就應受責罵了。但在寫秦檜之奸時,卻可以根据想象,把他奸惡的臉譜,更鮮明的畫出來,例如寫他怎樣和敵人勾結,怎樣算計岳飛等。把歷史通過藝術的安排,把歷史人物刻畫得更具体生動,這就是對涉及歷史人物創作的要求。” 梁羽生對于中國歷史頗有心得,熟悉一般的正史之外,還了解很多野史和傳說,而且還熟稔不同朝代的官僚制度、民間風俗、社會心態等等。例如,讀他那些以南宋為背景的作品,我們對那時的民族矛盾,雙方統治階級的情態,民眾的心理等,都會有深切的了解。 他寫了許多真人真事,如義和團、武則天、魏忠賢。納蘭性德等等。他不僅寫出了這些人和事的丰富性与生動性,也寫出了自己對這些人和事的獨到認識。 《龍虎斗京華》的背景是“義和團之亂”。義和團形成于十九世紀末,面對西方勢力的入侵与清政府的腐敗,它艱難地作出自己的選擇。最終以“扶清滅洋”為號召,并以极其迷信的方式抵御西方人,成為近代史上一次非常复雜的群眾性運動。既有中國人民族主義情緒的自然流露,又有下層民眾极端排外的蒙昧心理。在不同的歷史書中,不同的史家、作家筆下,對于此次事件,有不同的說法。魯迅曾經認為“義和團”体現的只是一种獸性的愛國主義。 梁羽生較深入地研究過義和團,他從小說角度表現這一歷史事件時,极其深刻地描畫出義和團所處的悲劇性歷史環境,以及義和團內部“滅清”“扶清”“保清”三派的相互矛盾与斗爭。在那樣一种混亂的局勢之中,個別“英雄”的真知灼見、卓絕才華,都無濟于事,只能付之流水。 在結尾他寫道: 中國在咆哮,大地在震撼。中國朴素的農民,第一次在全國范圍之內,拿著大刀、長矛。大棒、鋤頭,展開了對外來侵略者的抗議。是的,他們簡陋的原始武器,抵擋不了八國聯軍的槍炮。然而他們的行動,表現了中國老百姓的精神,他們不能忍受任何人騎在他們的頭上,誰敢欺侮他們,他們就要和誰拼下去。 經過了義和團的事件,西方列強,也感到中國人是不容易對付的了。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當時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瓜分一事,實屬下策。他也不能不震撼于中國民眾的不可輕侮了。 義和國失敗了,但這失敗卻是另一成功的起點。他們退出了城市,退入了鄉村,不再是几十人的小集團,而是結合著數十數百万人的大部隊。火种沒有熄滅,火种埋在民間。 在李來中退出了北京時,他才感覺到柳劍吟以前勸他不要入北京的話是對的,他們還沒有條件進入大城市。他們應該做的是生根在廣闊的農村。 京津失陷之后,混入義和團中的坏份子完全清洗出去了,而滿清政府也完全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對外餡媚,對內鎮壓的面目。它竟然和聯軍一起會剿團匪,中國老百姓,又受了一次大教訓:封建的統治者,是無論如何不能信賴的。 時在五十年代初的香港,梁羽生筆下的義和團,更多地展現了農民運動的正面意義。而梁氏的議論及觀念,似乎也受到當時正在大陸興起的新進的歷史觀(被稱之為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影響。 再如《女帝奇英傳》,寫的是武則天的故事。 關于武則天,各种史書、文藝作品歷來褒貶不一,但總的來說,在男權話語占主導的社會,對她的譴責遠多于贊揚,尤其是在兩性之事上,更將她說得污穢不堪。 武則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否則,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王權下,她如何能取得政權?又如何能將天下治理得太平繁榮?她也是一位女人,具有一個女人所具有的一切情怀。 梁羽生正是從人的立場,從客觀的歷史立場,來重新看待武則天。于是,在他的筆下,武則天成為一名光彩照人的女政治家。她的仇家如上官婉儿為她的气度、胸怀折服,放棄了复仇的念頭,而成為則天皇帝的心腹。梁羽生也寫出了一名卓越女性的寂寞,甚至無助。雖得了天下,并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贊,但真正能理解她的人,又有几許? 沒有對唐朝歷史的深入探究,沒有對于史料的全面把握,梁羽生不可能寫出這么一個形象鮮明、血肉丰滿的武則天。 另外,梁羽生還寫過納蘭性德、魏忠賢等大批真實的歷史人物。這些人物在正史中都只是被簡要地記述,而到了梁氏的小說中,他們的內心活動,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變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原來魏忠賢有個私生女叫客娉婷,岳飛則有個外孫女叫張雪波,嫁給了金國的貴公子,……諸如此類,也許并不實有其事,卻令平面的歷史人物變成立体的,生活于人性空間的真實人物。正史中留下的空白,小說家以其對生命的獨特体驗,加以詩意的填寫。 總的來看,梁羽生對歷史素材的選擇,傾向于民族沖突、朝代興亡之際的風云變幻及人事滄桑。這也許与梁氏對近代中國的關注与思慮有關,借歷史來化開心中塊壘。他的字里行間,也确然引起讀者聯想到近代中國的情勢,尤其引起讀者的“家國之恨”。一方面是异族的侵略、蹂躪,另一方面是本民族政權的腐敗、墮落。如何挽救國家?而國家又在何處? 就歷史觀而言,梁羽生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民間文藝所体現出來的价值觀念,忠与奸的划分,主導著對于歷史人物的描寫。更為重要的是,他十分強調抽象的“人民”兩字,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舞台上的主角。与人民對立的是官府,是殘暴的入侵者。正是基于為人民代言的信念,梁羽生确立了他小說的主題:為人民的安樂而奔波、而斗爭。 但是,梁羽生并沒有進一步思考:“人民”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与實在的、活生生的人群相和諧?“人民”是誰?在哪里?“人民”的意念是不是共通的? 歷史的發展,恐怕并不單單是人民与官府之間的對抗而促成,還有許多無法界定的人物事件、無法言說的剎那,等等,編織著复雜的歷史。這正是需要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文學家們深入研究探討之處,有待更深刻的剖析与解釋。而梁羽生看來尚不具備這种功力。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