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詭异的情節昭示著荒謬的人世, 昭示著虛假和陰謀…… 《鹿鼎記》情節的詭异,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但讀者讀起來,并不覺得怎樣奇怪,而覺得處處是在寫平常的真實生活。 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于平凡中顯示不平凡,于日常生活的舖敘中揭示隱藏著的惊心動魄。 生活如戲。 情節的詭异并不是為了喙頭或懸念,而是隱喻著存在的“真相”。 這是《鹿鼎記》的又一魅力。 真實人的消失了,而假冒的人卻堂而皇之地活在世上,這是《鹿鼎記》中描寫的人世的詭异。 韋小寶在皇宮中殺了太監小桂子,穿了他的衣服冒充他,騙過了那些賭伴,而海老公似乎發覺了破綻,卻為了另外的目的,一直不加以揭穿。韋小寶以小桂子的身份生活在皇宮中,沒有一個人怀疑,也沒有一個人相信小桂子已經死掉。后來,康熙知道了此事,卻編一個故事,將此事遮掩過去,人人仍然以為韋小寶就是小桂子。 甚至連太后都是假的。毛東珠原是明朝將領的女儿,又是神龍教的教徒,為了得到四十二章經,潛入皇宮,挾持了太后,自己假扮了太后,十几年居然無人發現。而真太后卻被匿藏在壁柜中不見天日。 假的成真的,真的成了假的。一种荒謬的存在。 更触目惊心的是,人們對于假的毫無察覺,顯示了人与人之間的聯結是何等的脆弱。 其實,并沒有別人關心你是誰,你從哪儿來。你的真与假,你的死与活,都与他們無關。 韋小寶用化尸粉“消除”了几個人。 這几個人都屬冤死,卻都成了韋小寶的功勞資本。那些知情的人,為了升官發財,視而不見,或疑而不查;那些不知情的人,只當那些死去的人還活著,或者是真的該死。 想一想,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金庸在笑聲不斷中寫出了我們生存的恐怖性:人是多么孤絕的存在,消失是多么容易,無聲無息地,而真假又是多么難以捉摸。 又有許多窺視的眼睛或陷阱包圍著平靜如水的生活。有時候,直到臨死,你都不明白是誰、是什么害死了你。 韋小寶自以為聰明,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天衣無縫,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全在康熙的掌握之中,因為康熙早在他身邊安插了耳目。風際中一幅老實巴交的樣子,沉默寡言,誰都想不到他會出賣朋友,更想不到他竟是朝廷的奸細。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想不到的人和事,令小說變得曲折迷离,也令生活本身平添了几分詭异。 純從小說情節而言,《鹿鼎記》的變化莫測,在金庸作品中首屈一指,在武俠小說中也相當突出,引人矚目。 一開始是大盜茅十八被追殺,韋小寶糊糊里糊涂地相救,并要求跟著茅十八上北京城。為什么?一則是怕自己殺了人,會遭到官府追查,二則是抱著好玩的心思,想看茅十八与滿州第一武士鰲拜比武。 韋小寶就這樣踏上了他的歷險路程,也是他的無目的人生旅程的開始。 韋小寶与茅十八雙雙被擒,關在海老公的居處,那种陰森森的气氛,配上奇峰突起的情節,令人讀來喘不過气。因為偶然的机會,韋小寶殺死了小太監小桂子,自此便在皇宮呆了下去。 他与年齡相仿的少年小玄子結成玩伴,卻不知小玄子就是當今皇上康熙。這段誤打誤撞的友情卻為韋小寶日后的發達打下了基礎。 康熙与小寶之間的結交,几乎是官場中唯一的亮色,也是小說情節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康熙几次都有理由殺掉韋小寶,卻始終不曾下手,原因均為了當年打斗中結下的感情。 即使在發現韋小寶是天地會香主,而韋小寶又殺死宮庭侍衛外逃時,康熙還派人回處找他,并在給他的圣旨上畫了六幅畫。 第一幅是兩個小孩滾在地下扭打。第二幅圖畫是眾小孩捉拿鰲拜,鰲拜扑向康熙,韋小寶刀刺鰲拜。第三幅畫著兩個小和尚背負一個老和尚飛步奔逃,后面有六七名喇嘛持刀追赶,那是他在清涼寺相救順治皇的情狀。第四幅白衣尼凌空下扑,挺劍行刺康熙,韋小寶擋在他身前,代受了一劍。第五幅畫的是韋小寶在慈宁宮寢殿中將假太后踏在地下,從床上扶起真太后。第六幅畫的是韋小寶和一個羅剎女子、一個蒙古王子、一個老喇嘛,一齊揪住一個老將軍的辮子,說的是韋小寶用計退去吳三桂的三路盟軍。 而康熙的“密旨”寫的是: 小桂子,他媽的,你到哪里去了?我想念你得緊,你這臭家伙無情無意,可忘了老子嗎? 你不听我話,不肯去殺你師父,又拐帶了建宁公主逃走,他媽的,你這不是叫我做你的便宜大舅子嗎?不過你功勞很大,對我又忠心,有甚么罪,我都饒了你。…… 可見康熙還有溫厚的一面,也說明了身居高位者的寂寞。 將一個民間頑童与一個圣上天子之間的友情寫得這樣有聲有色,在中國小說中,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以韋小寶和康熙為軸心展開的情節,不時有自然而奇崛的轉折,使得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而且一波比一波神奇,表現出來的現象,令人歎為觀止。 韋小寶因為殺了鰲拜,引出了他与天地會的關系。而韋小寶還以為天地會的人是鰲拜的同党,要殺他祭拜鰲拜。陰差陽錯地,他卻當上了天地會的香主,還成了當世第一大英雄陳近南的徒弟。 韋小寶的身份被海老公識破,被一掌打出窗外,海老公以為他必死無疑。卻不料,韋小寶從鰲拜家中抄得一件護体寶衣穿在身上,只是受了點傷。這一下,韋小寶發現了太后的秘密,也知道了順治皇帝并沒有死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派了海老公回宮查訪董鄂妃的死因。又是因禍得福,韋小寶助假太后殺了海老公,后者不明不白地成了刺客,而韋小寶則成了救太后的功臣。 再如敵兵圍攻清涼寺,而老皇爺(已改名行痴)不肯逃走,急得韋小寶一干人團團轉。最終還是韋小寶急中生智,想出一招,教和尚們扮成圍攻的喇嘛,才得以沖下山去。類似的還有与俄國兵作戰時想出用水龍攻城,等等,都使情節生色不少。 建宁公主作為政治資本遠嫁云南,去做吳三桂的儿媳。韋小寶一路護送到云南,本已完事,不想又引出安阜園中的闊割事件。吳三桂的儿子吳應熊進入公主的房間,遭到公主的閹割,還指控他非禮,弄得吳氏父子有苦難言。這為建宁公主最終嫁給韋小寶埋下了伏筆。 這部小說每每寫到几乎無法解脫的絕境時,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惊喜,不斷地吸引著讀者。 韋小寶在揚州麗春院遇到暗算,撞入死對頭桑結、葛爾丹、阿琪的手中,已是死路一條。這小子卻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又把乾坤倒轉,小說的情節是柳暗花明又一春。韋小寶用挑撥离間、拍馬、利誘三种功夫,說得三個死對頭相信了他,桑結、葛爾丹還与他拜了兄弟。 在遼東荒野,洪教主擒住了韋小寶,意欲殺之。不料情形突變,洪教主的几個手下反叛,与他自相殘殺,而教主夫人蘇荃則已怀上了小寶的孩子!結果是洪教主慘死,蘇荃則跟了韋小寶。 結尾處的茅十八闖宮大罵韋小寶,被判死刑。韋小寶用掉包計將他換出,也是惊心動魄。 不像有的作家,一部小說常常到結尾便松散無力,底气不足。《鹿鼎記》的情節從頭至尾,一直處于某种和諧的張力之中,不時奇峰突起,展轉曲折,精彩万分。 与精彩的情節相呼應的,是這部小說的人物對話与敘述旁白的妙不可言,令人捧腹之余回味無窮。 因為主人公韋小寶是一個油嘴滑舌的小子,拍馬說謊是他的看家本領,所以,作者必得熟悉這种語言的內在邏輯与丰富形態,才可能寫得如此生動傳神。 金庸在這部小說中表現出來的語言才華,不能不叫人佩服极了,拍案叫絕。歷史、現實、虛构、事實、諷刺、怜憫、感慨、思索……多种因素,融合一体,构成了《鹿鼎記》的語言特色。 書中佳言妙語唾手可得,不胜枚舉。隨手撿出兩節段落,以窺一斑。請看韋小寶与天地會中的頭面人物們的周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十分气惱。 玄貞道人道:“這件事如何辦理,大伙儿都听韋香主的指示。” 要韋小寶想法子去偷雞摸狗,混蒙拐騙,他還能拿些主意,現下面臨這种大事,要他拿個主意出來,當真是要他的好看,擺明了叫他當場出乖露丑。 ……猛地想起:“啊約!辣塊媽媽,這批王八蛋不怀好意,要我來搞爛木梢。他們想去跟沐王府的人打架,卻生怕我師父將來責怪,于是找了我來,要我出頭。” 他假裝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儿,說道:“眾位兄長,小弟雖然當了香主,只不過碰巧殺了鰲拜,本事是一點也沒有的,計策更加沒有。我看還是請玄貞道長出個主意,一定比我高明得多。”他這一招叫作“順水推舟”,將一根爛木梢向玄貞道人肩頭推去。 玄貞道人笑了一笑,向樊綱道:“樊二哥的腦筋可比我行得多,你瞧該怎么辦?” 樊綱是個直性漢子,說道:“我看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咱們就找到姓白的家里,他們要是向徐大哥磕頭賠罪,那就万事全休。否則的話,哼哼,說不得,只好先禮后兵。” 人人心中想的,其實都是這一句話,只是沐王府在江湖上威名甚盛,又是反清复明的同道,誰也不愿首先將這句話說出口來。樊綱這么一說,几個人都附和道:“對,對!樊三哥的話對极!能夠不動武自然最好,否則咱們天地會可也不是好欺的,給人家打成這副樣子,難道使罷了不成?” 韋小寶向玄貞和另一個漢子道:“你二位認為怎樣?” 那漢子道:“這叫作逼上梁山,沒有法子!咱們确是給赶得絕了。” 玄貞卻微笑著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韋小寶心想:“你不說話,將來想賴,我偏偏叫你賴不成。”問道:“玄貞道長,你認為樊三哥的主意不大妥當,是不是?” 玄貞道:“也不是不妥當,不過大家須得十分鄭重,倘若跟沐王府的人動手,第一是敗不得,第二是殺不得人。倘若打死了人,那可是一件大事。”樊綱道:“話是這么說,但如徐大哥傷重不治,卻又怎樣?”玄貞又點了點頭。 韋小寶道:“請大家商量個法子出來。各位哥哥見識多,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還多,想的主意也一定比我好得多。”玄貞向他瞧了一眼,淡淡的道:“韋香主很了不起哪!”韋小寶笑道:“道長你也了不起。” 再看金庸筆下歷史性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署過程: 韋小寶自己名字的三個字是識得的,只不過有時把“章”字看成了“韋”字,“賣”字當作是“寶”字,三個字聯在一起就不大弄錯了。但說到書寫,“小”字勉強還可對付,余下一頭一尾兩字,那無論如何是寫不來的。他生平難得臉紅,這時竟然臉上微有朱砂之色,不是含怒,亦非酒意,卻是有了三分羞慚。 索額圖是他知己,便道:“這等合同文字,只須簽個花押便可。韋大人胡亂寫個‘小’字,就算是簽字了。” 韋小寶大喜,心想寫這個“小”字,我是拿手好戲,當下拿起筆來,左邊一個圓團,右邊一個圓團,然后中間一條杠子筆直的豎將下來。 ……中俄之間的第一份條約就此簽署完成。 前面一段通過對話,將玄貞的工于心計,韋小寶的滑頭鬼馬,皆肖于紙上。后一段更是以戲謔的文字描述歷史,讓人噴飯。 總的來看,金庸的語言有著一种深刻的距离感,与世界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离,是一种旁觀者的語言。所以,他可以揮洒自如地抒寫,抒寫著世間的荒謬与哀樂,人生的虛空及無常。 從“拔劍四顧心茫然”到“大俠棄劍回故鄉”,金庸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古老的中國去,讓我們聞到了傳統的芬芳,也目睹了傳統的腐朽。之后,他從容瀟洒地抽身而出,到一個心靈靜虛之境,拈花而笑甚至而是与花對笑去了。留下了那几百万字的十四部作品,也留下了一個光怪陸离、令人神往也令人動情的武俠世界,誘惑著每一個愛它的人。 讓我們感謝金庸的小說吧,感謝為我們帶來了這許多閱讀的快樂,想象的快樂的金大俠!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