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楊廣被冊封為太子之日,明明是良辰吉日,為何頃刻間暴風驟雨,隋 文帝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楊堅的心似乎被人悄悄地摘去。胸中空落得發慌。登上紫云閣如上望多台,往事歷歷在目。 為了建立大隋的基業,他的奮斗是何等的艱辛。周宣帝擁有五個皇后,她們為了爭寵,交相毀謗。楊堅的女儿是五皇后之一,常欺凌其她的皇后,惹得宣帝大為惱火,他指著楊后的鼻子大罵: “一定要殺你全家!” 當即宣召楊堅進殿,并交代左右說: “倘若楊堅入殿時神色有變,你們就殺了他!” 不一會,楊堅進去,神態自如,這才幸免于難。 然而,宣帝的猜忌仍然不能消除。其時宣帝病危,深恐楊堅在朝生事,便將他出為揚州總管;而楊堅也以為時机已到,不肯上任,以風濕病為辭,仍然賴在京師不走。不久,也即是大象二年五月乙未日,周宣帝駕崩。于是,內史上大夫鄭譯假詔引楊堅人總朝政、都督中外諸軍事,拜楊堅假黃鉞、左大丞相,以周宣帝臨朝听政的正陽宮為丞相府,幼主靜帝成了听差。 于是,一場“奪權”与“反奪權”的斗爭,拉開了序幕。 楊堅他不能以大德臨天下而服眾,深恐請王親國戚不服,便使了兩大絕招。一是以會葬周宣帝為由,召集各路諸侯回京以便控制;二是以嫁千金公主去突厥為借口,要各路藩王口京送行,目標自然是上网打盡。 胸無城府的周室諸王于六月紛紛回京送死,而國戚們則大多是官場角逐的老手,豈能輕易上當? 首先,是相州大總管尉遲迥舉十五州之兵起事討楊。尉遲迥及其父親都是周朝的駙馬,尉遲迥的大孫女尉遲繁熾又是周宣帝死前所納的第五個皇后,尉遲氏可謂樹大根深,与北周的存亡休戚相關。他差不多据有北齊所有地盤与楊堅抗衡,這就不難想象楊堅他所承受的壓力了。 其二,是幼主靜帝的國丈司馬消難,也于淮南起兵響應。 其三,是上柱國王謙,舉西川十八州之眾,以匡扶周室為辭起事。 此外,還有陳將進攻廣陵,杜喬生聚眾造反。楊堅一時陷于四面楚歌之中。面對著這場惊濤駭浪,縱然他智計百出,也是一种沒完沒了的苦斗了! 全國規模的動亂剛剛平息,緊接著又是突厥的大舉南侵。突厥數十万騎兵似草原上的風暴,簡直是勢不可擋。倘若不是一箭雙雕將長孫晟的神机妙算,新建的大隋王朝實在是危如累卵。 此間,既要應對上柱國梁士彥、宇文忻等一幫人相繼謀反,還要籌划并吞南方梁、陳兩個小朝廷的軍机大事,這就注定了他必須無時無刻地苦心勞力,牽腸挂肚,他只能如驢推磨般的活著。 好不容易,全國統一了,正想松一口气,過几日帝王的生活,可是天大的問題來了: ——這偌大的基業交給誰呢? ——太子楊勇不行,只好廢了;老三秦王楊俊也不行,而且死了;剩下晉王、蜀王、漢王三個儿子,該誰上呢? 他反复考慮著。 老二晉王很好,什么都好,几乎挑不出毛病,不過,人若沒有毛病恐怕不太正常,他隱隱地感到有某种不妥,或者是不安;老四蜀王能文善武,但太驕貴,手下一個人才也沒有,頂多只能領一州一郡,可野心又不小;老五漢王不錯,卻又太嫩……費盡心机拿來的江山所托非人,他是死不瞑目;而把江山讓給异姓,那更是死猶不甘! 在他看來,如今天下最大的事便是交代,可這交代卻又實在太難。有時,他對自己的几個儿子似乎觀察得一清二楚,可謂明察秋毫;有時,卻總覺得有點霧里看花,朦朦朧朧。他難下決心,老是舉棋不定,覺得立太子比打江山還難! 前日,他看了老四彈劾老二的奏章,這才促使他快刀斬亂麻。他看了那奏章,气得渾身顫抖,五內如焚、七竅生煙!而后便覺得五髒六腑都被人掏空了…… 往事波奇云詭,一頁頁地從他的腦中翻過,瞬間万象雜陳,輕靈飄忽;往事又如鐵鑄的山岳,橫亙心中,搬不走移不動,沉重之极。 眼前的現實太突兀,也太嚴峻了。從楊秀所上的奏章里,他感受到蜀王、漢王、晉王三家擺開的陣勢。他嗅到血腥的气息,他听到笳鼓爭鳴,他見到刀光劍影! 從漢末分裂成三國,動亂了數百年,剛剛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統一,難道又要從他儿子的手中再次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莫非自曹孟德到他楊堅,其間千百英雄的努力全是徒然?注定要落空?不!盡管親生的儿子,縱然是殺二留一,他也要讓自己手創的大業万世永存!誰若想瓜分豆剖他的大業,誰就該死! 他決定提前冊立楊廣為太子,讓另外的兩個儿子死心絕望。今天,他在紫云閣召見三個儿子,還讓楊素、蘇威二人在場听證公議,便是想最終敲定冊立太子的大事。 有人上樓來了。 樓梯上傳來了兩种腳步聲,一者剛毅躁進,一者謹慎穩重,那是楊素和蘇威上來了。二人見皇帝楊堅木然靠在座床上,臉如死灰,似睡非睡,便悄然立于一旁。 有頃,又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三位王子來了。 楊諒一見父皇、楊素、蘇威三人的神態,便冒出一個想法: ——哈!三尊菩薩! 他見二哥、四哥規矩地站在一邊不吭一聲,又想: ——要比賽沉默的能耐嗎?好,那大伙儿就比比看! 場上誰也不吭一聲。 楊堅睜開眼來,見三個儿子恭敬之极略感欣慰,但見三人拉開距离站著,又掃興地閉上了雙眼。五個人正提起全副精神,准備聆听圣諭,卻只聞見楊堅粗重的呼吸聲息。 “蜀王殿下,”楊堅沒有睜開雙眼,但出語冷峭且帶譏諷:“你把前天晚上凝陰殿所見再說一遍。” “儿臣領旨!”楊秀橫下一條心,決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那是四日前的黃昏,我在承香殿徘徊,心中正記挂著母后的病,忽見東邊凝陰殿前有一道人影,鬼鬼祟祟。我覺得可疑,便悄悄地往前靠去,定睛一看,那人頭戴遠游冠,加金附蟬,身著朱衣絛紗袍……他舉手在南牆上按了按,接著,那牆自行向兩邊分開,出現了一道暗門……錯愕間,那人已閃身入殿,因而,我也追蹤進去,接著,五弟漢王也快步進去,暗門就自動關上。殿內比外面更加昏暗。那人轉身返顧了一下,可我与漢王已經閃在一邊。他猶豫了一會,這才走向殿中央,不知怎么一來,他竟平地升起,從梁上抱下一只盒子下來……” “哼!”楊堅頗為不耐:“那個戴遠游冠的人……你以為是誰?” “戴遠游冠,又加金附蟬,那可是親王特有的冠戴。”楊秀斟酌道。 “你認為他是誰?” 楊堅睜開灼灼之眼,厲聲追問。 “這……”楊秀好生猶豫。 “說!” “儿臣以為……”楊秀已無回旋余地了:“儿臣以為,遠游冠加金附蟬……只有我兄弟三人戴得……我与漢王一起跟蹤……” “說明白點,他是誰?” “若非……若非晉王,又有誰?”此時雖已入冬,楊秀卻大汗淋漓。 楊堅轉問晉王楊廣: “爾有何言?” “儿無言。”楊廣道。 一片沉寂。那气氛是一點就著。 楊堅站了起來,朝楊秀一步一步走過去。楊秀已聞見乃父粗重的气息,心中慌亂,又結結巴巴道: “儿确實看……看到他……他著親王的冠戴……” “天下有穿王爺的禮服去做賊的嗎?”楊堅厲聲道:“你誣陷人也得有個譜,否則,畫虎不成反而像一條狗!告訴你,那天晚上,你二哥一直在我身旁,始終不离寸步,他正全神貫注地陳說長治久安的大略;而你……你在搗什么鬼?再說一遍,那時你究竟見到了什么!” “儿确實見到一個頭戴遠游冠加金附蟬的人閃身入殿,否則,我和五弟又怎會跟蹤進去?此事五弟也可以作證……” 楊秀說罷,求援地望著漢王楊諒。 楊諒的眼神似受惊的兔子連忙逃逸開去,緩緩地低下頭來。原來晉王當晚在父王處,那么,指控他入殿盜書便不能成立,這真是大出意料之外;如今怎好堅持晉王入殿盜書的事?如不出場作證實對四哥不起,而出場作證不僅得罪晉王,連父王也沖撞了,他好生為難! 楊堅愣了一愣,轉視楊諒許久才問: “阿杰,你說吧!” “阿杰”是漢王的乳名,如此嚴峻的時刻父王仍以乳名呢親,這給漢王楊諒极大的寬慰。气氛一寬松,楊諒的机靈就來了。他什么話也不說,先是可怜巴巴地望著父王,一副“有苦難言”的況味,再則求援地望著晉王与蜀王,顯示了滿肚子的“苦衷”;然后就低下頭來,決心一聲不吭,給大家一個“模糊到底”,由大家瞎猜去。他已然悟出“沉默是金”的妙用。 楊秀立時感到五弟沉默不愿作證的背叛意味,但馬上又以“懾于父王、晉王的威勢”為之解脫;而楊堅、楊廣的猜疑目光則同時落在楊秀臉上,均以為阿杰是受蜀王“裹挾”,這才無言。 楊堅重新靠在床上,雙眼由眯到閉,也來個長時間的沉默。 “天子難道可以力求的嗎?”楊堅斜靠座床半躺著,雙眼仍不張開,有气沒力地說:“誰當天子乃是天意。孔夫子作法垂世,万人敬仰,號稱大圣,難道就不想當皇帝了?因為天命不許!他知道天命!” 楊堅睜開兀鷹般的眼睛搜索著,將楊素、蘇威、晉王、蜀王、漢王逐個掃視之后,又合眼徐徐言之: “若論打仗用兵,韓信几無敵手,只因一念之差,身敗名裂……自古以來,多少狂妄之徒破家滅族,皆由一念之差!你們自己拈量拈量:文比孔子如何?武比韓信怎樣?坏我法度的,必在子孫吧?比如猛獸,他物不能損害,而毛間的跳蚤、虱子、臭虫卻能損害之……楊秀,你統轄四川天府之國,擁有二十四州,卻不能養活劉士元。劉光伯二名儒生,大損我圣朝美譽,你可知罪?” 楊秀連忙跪下說: “知罪!知罪……不過……” 楊堅怒火難按,從座床上站起來,戟指罵道: “你這敗家子!手下全是一堆毛毛虫,一個人才也沒有,還想當太子!還想當皇帝!自己不行,反而妒賢嫉能,誣陷兄長犯禁盜寶……如今真相大白,你又該當何罪!” 楊秀嚇得心膽俱裂,但仍不改口,急急分辯道: “那盜書之人分明頭戴遠游冠,又加加……那個金附蟬!” 楊堅急步上前,指著他的鼻子大罵: “放屁!該死!你想借助那寶書圖謀不軌,犯禁入殿,卻來惡人先告狀……你……你以為我就不能殺你嗎?” 這時,內侍張權快步而來,上閣跪稟道: “皇上,奴才奉旨查遍了每個角落,就是不見那半本寶書……秘笈。 楊堅顫巍巍地抓起了楊秀,几乎臉貼著臉警告: “你若不交出那半本兵書,我現在便殺了你!” 說完用力一推,楊秀仰天跌倒,楊堅也連連倒退几步,差點摔倒。 楊廣急步上扶,把楊堅安置座床之上,然后自己跪落楊堅腳前懇求: “請父皇暫息雷霆之怒……四弟固然有罪,但故意誣陷儿臣,恐還不至如此。今我兄弟三人府中均找不出那半本秘笈,足見盜書者非我兄弟;而那頭戴遠游冠加金附蟬者,顯然是外人冒充。那人進殿的訣竅都能弄清,親王的衣冠還造不出來嗎?此事還望父皇詳察!儿臣本有五個兄弟,大哥已廢,三弟已故,現在只剩下我們三人;今若以儿臣之故,重罰四弟,儿臣恐無面目見天下賢達!” 楊廣說罷,淚流滿面叩頭不止。 楊堅俯身扶起楊廣,心中一熱,不覺流出淚來,同時想道: “得儿如此,何愁后繼無川” 凝重如山地沉默著的楊素,心中甚不自在。他不覺得自己是被皇帝召來審察盜書案的,反而感到自己也是陪著受審的。特別是當楊堅睜開兀鷹般的雙眼,將在場的人逐一掃視一遍時,那又意味著什么?是怀疑?是搜索?是警告?還只是平常的一瞥?倘若是平常的一瞥,眼光應是輕描淡寫而過,無所停留;而如果是搜索則一定要停留片刻。 ——那么,剛才皇上的眼光究竟在我臉上逗留過嗎?逗留多久,似乎逗留极短?极短算不算逗留?還有,他說當皇帝是天命,還舉了孔子、韓信為例,韓信是影射誰?是警告楊秀?難道僅僅是警告楊秀?唉,我當右仆射夠久了,左仆射空著,就是不讓我補上去,若非心存疑忌,早該補上了! 想到這里,已不可解,突然又冒出一事,心中暗叫: “不好!莫非皇上疑心我盜了那半本書?” 于是便不失時机奏稟道: “皇上,鎮國之寶失落,非同小可!當務之急,理應以追回國寶為先。” “越公有何妙策,可追回國寶?”楊堅應道。 “匆促之間,難有良策;但城門要立即封鎖,細查出城之人,同時,對熟悉入殿机密之人應盤查。問他可有泄密之處,泄于何人?”楊素答道。 楊堅緩緩地點頭,然后對蘇威道: “郊公,此事由你辦理去吧!” “臣領旨!”蘇威立即拜謝。 他心中興奮不已,自他審理“貓鬼案”触犯皇后、楊素以來,仕途甚是坎坷,今皇上將此大案交他辦理,實是難逢机遇。 最后,楊素才想到盜書的正題。大伙費盡心机才把楊秀這頭豬穢抬上殺豬架,連沸湯都澆開了,刀也磨利了,晉王何以反而替他開脫,來個网開一面?莫非真的是兄弟的情分難割難舍?還是另有他圖?嘿!這小子是有那么一點莫測高深,今后可得小心在意了! 這天晚上,他在書房里与儿子玄感重提此事,兩人皆稱咄咄怪事。 突然書架后轉出一位青年書生,不徐不疾地說: “這有什么奇怪?你們這一招弄不好可要魚死网破。晉王替他這么一開脫,皇上固然要暗贊其盛德,蜀王更會失去戒心。由此看來,蜀王不僅沒有脫險,反而是面臨深淵了,今后只需一推便完了。厲害!厲害!” 楊素頗為愕然,覺得此人有點面熟,他閉目凝神了許久,眼前突然現出一個騎牛的白衣少年……那是几年前的事情。 其時,他信馬由韁在白鹿原上踏青,游覽霸陵的風光,忽見白衣少年在牛背上看書,便上前問道: “何處書生?如此用功。” 那少年下牛答話,才知道是上柱國李寬之子,名密,字玄邃。 又問所讀之書,答曰: “《漢書·項羽傳》。” 楊素進而与之交談,深感后生見識不凡,回府后,曾与儿子玄感提起霸陵的遭遇,不料小儿輩已然成為傾蓋之交。當即言道: “哦!記起來了,你就是霸陵原上的騎牛儿郎!小儿字玄感,你字玄邃,若非天緣巧合,怎能如此?你們理當親兄弟一般往來切磋,以敷天造地設。” 紛紛揚揚的大雪,透明發亮的大雪,如垂天懸挂的銀幕,包裹著十一月戊子這一天大喜大吉的日子。從武德殿到承慶殿,自大興殿至延嘉殿,整個皇宮的數十座宮殿都成了粉妝玉琢的瓊樓玉宇。 大興殿前立著黃麾大杖,迎接非常的喜慶節日。 楊堅站在大興殿門前,身后拱列著圍屏般的文武百官。他的眼光穿過大興門、嘉德門、直至承天門外,眼望洒落的滿天雪花,耳听遠處的燒鈸喧響,顧左右而言道: “這天气……” “大雪!”左邊的司徒長孫覽應道,他是今日冊封太子的大使。 “瑞雪!”右邊的司空觀德王楊雄贊道。他是楊堅的侄儿,身處猜忌之地,是今日的冊封副使,這世道好話多多益善。 “好雪!”楊堅道:“雪而無風,亂中有序,真正的瑞雪兆丰年!這時辰實在選得好,選得准!” 楊堅說完,返顧身后的太史令袁充,眼光飽含著贊許,因為這日子是他選定的。 袁充甚有得色,用胳膊輕撞身邊的官奴章仇太翼,道: “你說這日子如何?” “雪我看不見……”章仇太翼已成了瞎子:“風卻來了,這我感覺到了,并且還有……” “看不見?”袁充不悅地打斷:“這么大的雪!看不見,該感覺到!” “我感到……這地……” “感到就好!” 在后面的楊秀十分注意這兩人的對話。因為他新收的隨從耿詢听得懂鳥語,道是今日陰盛陽衰,大大不吉。他特別想听听章仇太翼的意見,可太翼的話老被袁充打斷,但果然起風了! 風說來就來,由承天門卷進來,把大興殿前庭的積雪掃得滿天飛舞。袁充見楊堅皺著眉頭,解釋道: “好風,這是為晉王新太子開道來的……” 果然鐃鈸之聲來到承天門外,一隊人馬儀仗鮮明地由南進入承天門、嘉德門、大興門,晉王楊廣前由三師引導,后有三少扈從,庄肅地來到大興殿前庭,此時雖是風雪交加,他卻能穩重地下馬。 這時,已然复位為納言的蘇威,到楊堅面前低語了几句,然后則朗聲言道: “請中嚴!” 于是,君臣魚貫入殿。皇帝楊堅升坐龍床,百官也按級人座。 瞬間,鴉雀無聲,殿中一片肅穆。 庭中,左衛率宇文述率領的宮衛列隊立于左邊;由東宮右監門率高雅賢權攝右衛率的宮衛立于右邊。 此時,風狂雪舞,旌旗僻啪作響。 楊廣离隊來到殿前東階朝西而立,身后站著太子左庶子楊約、右庶子張衡。 這時,納言蘇威又朗聲道: “外辦!” 晉王楊廣及左庶子楊約、右庶子張衡循聲歷階入殿,坐在既定的席位上。 剛剛坐好,典儀官即呼道: “拜!” 楊廣离席,朝殿上叩拜。 “再拜!” 楊約、張衡陪楊廣又跪拜下去。 “三拜!” 隨著典儀官的喝聲,文武百官全都跪下。 “興!”司儀官說完。百官又回到席位。 司徒長孫覽出班朝皇帝禮畢,內史侍郎薛道衡便捧出冊封太子的冊文,交付長孫覽。長孫覽不由自主地一瞥親王席上的女婿楊秀,那楊秀竟然臉上全無憂慮之色,反而露出几分狂喜,這不能不令人莫名其妙。長孫覽隨著他的眼光朝殿庭望去,但見狂風大作,飛雪亂卷,所有的旗旗全然脫竿飄去,漫天飛舞,宮衛的隊列已然變形,体弱者扑倒地上……殿中君臣全都注視外面席卷橫掃的暴風雪。 長孫覽開始朗讀冊文,耳邊卻傳來呼呼的暴風雪怒吼。嘿!這可是數十年來罕見的暴風雪啊!他讀完冊文,環顧百僚,群臣無不相顧失色。然而,此刻乃是何等庄嚴的場面,豈容一人失儀!瞬間,一切又歸正常。 長孫覽正想歸國班列,忽覺地面有些動搖,人也有些暈眩。他將冊文交給楊廣,雙手立即捂住自己的頭顱,以為是自己頭昏了。便在這時,地面又連連簸簸了几下,殿梁也發出嘎嘎聲響。群臣惊慌地望著屋頂,心中惊呼“地震”,可誰也不吭一聲。 還好,一切又复歸平靜。 此時,另一黃門侍郎奉太子璽授給司空楊雄,楊雄轉授給楊廣,楊廣再拜,然后,再轉交給太子左庶子楊約。 接著,又是一陣劇烈的地震。 不是搖動,是簸動,竟接二連三地把人拋离地面,許多人摔倒了,殿梁嘎吱嘎吱亂叫,夾雜著屋瓦摔落地上的破碎聲。 這回,群臣不再望著屋頂,全都望著金殿上的楊堅,巴望他立即下令結束這倒霉的冊封儀式。 楊堅卻木然坐著,似是對四周的情景失去了感覺能力。 但是那文武百官,左右宮衛,卻都遮掩不了惊恐万狀、欲逃無路的悲狀神色。若地震再持續一會,這官殿便要倒塌,難道大家都活活地葬身此地?然而,擅自离開,豈但烏紗難保,甚至要受重處!于是,學道的人以為還是順乎自然為好,習儒的人則認為理當恪守中庸,信佛的卻覺得反正万事皆空,而研習兵書者果然是泰山崩于前而不顧:反正人生就是生与死的賭博!結果是,這場大地震中竟無一人逃出殿外。大家干脆閉住雙眼,圖個六根清淨心里平安;不過,到底能否心里平安,那只有天曉得! 楊堅的确對外界失去感覺能力,他心中也卷起了一場暴風雪,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明明是吉日良辰,何以頃刻間天翻地覆? ——論功,論才,論德,老二晉王可謂舉世無雙,由他繼承大業實是万無一失,為何一旦立為儲君卻有如此災變?楊堅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想到那半冊神秘的兵書……憑那十八條奇計,他平尉遲迥、司馬消難;剿玉謙,滅陳朝……可謂功德巍巍;倘若老二竊取此書,立功、奪鑭又何足道?他若以兵書如法炮制自家的同胞兄弟,豈非如同手執利劍自斷手足?嘿,我想得太邪了,晉王至今尚無過失,也不見破綻,怎可由于天地的一時反常而猜疑他?不過,一個人沒缺點,沒過失,這太不可思議。凡真正的人都有缺點過失,那……太子也是假的,我履危蹈險一生奪來的偌大家業也是假的,甚至連我楊堅也是假的,我奮斗的一生全歸虛幻……那……豈非既可笑又可怜!潛移周鼎時的那些日子又接二連三再現眼前…… ——那一回,趙王宇文招設下鴻門宴,席間宇文招用佩刀剖切西瓜,以刀尖挑瓜送我手中……叫我好生為難。接嘛,他順手把刀一送,我便血濺當場;不接嘛,其時尉遲迥、司馬消難正起兵發難。我正千方百計討好宇文氏諸親王以安其心,以免去里應外合的大患。若不伸手接瓜,對方便要怀疑我的誠意,必生內亂,則大事去矣;如果伸手接瓜,那宇文把口雖微笑,眼中卻含殺机,十有八九會趨勢前來,我命休矣。在進退不得之際,元胄佩刀人衛,這樣,既可伸手接刀尖的瓜,又可全身而退。這一段日子過得好生狼狽,有時像小偷一般躡足縮手,有時如強盜一樣提著腦袋干活。大陪王朝草創之后,又逢百業待興,為示范計,只好節衣縮食,厲行儉仆,可以說多年來一直沒過好日子……這都為了何來?還不是為了万里江山子孫永續!倘若在我身后即時江山易主,那我這一生簡直還不如苦役長工!如今,繼承大統之事似是十分落實,卻又非常虛幻…而那半部秘笈万一落入异姓之手,更是不堪設想了! 在楊堅胡思亂想之際,又發生兩次大震,他听到了殿上大梁斷裂的聲音,卻無動于衷,甚至心頭飄忽過這樣的念頭: ——塌下來吧!一了百了,免得受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苦!快塌下來吧,愈快愈好! 大興殿終于沒塌倒,他分明听得有人朗聲言道: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心志,苦其筋骨……” 出來打圓場的是蘇威。這一套孟子的話,今日不僅對太子楊廣有用,對他楊堅有用,甚至對在場的文武官員也有用。 楊堅的思路回到正軌,回到現實。他思考了片刻,終于對群臣言道: “邳國公所言甚是……往昔,吾以大興公成此帝業,今太子雖立,亦當出舍大興縣,以展雄圖。”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