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的拍照片的人。 ——英格麗·褒曼 在北大國際政治系當學生時,我就不是一個專心致志的學生。各种火炮的口徑、射速和發射方式遠比种种拗口的政治詞匯更令我神往。為了應付以苛刻聞名的北大考試,我不得不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的屈股后面往圖書館跑。然則“其東走者同,其所以東走者异也”。英國的《簡氏武器系統年鑒》、《簡氏艦船年鑒》、《簡氏戰机年鑒》成了我的寵物。那套“時代—生活”版的14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史》尤令我終生難忘。我被歷史照片無与倫比的說服力所震撼,由此對我們課本中种种令人費解的闡述產生了怀疑,身不由己地被這批用相机記錄歷史的傳人所折服。 很快地,我發現在种种版本的歷史書中,眾多惊心動魄的戰爭照片的右下角,經常標有一行細小的黑字:RobertCapa(羅伯特·卡帕)。顯然,這是照片的作者。我不由得產生了二十分的好奇。一次偶然的机會,我在好萊塢影后英格麗·褒曼的自傳中又看到了這個名字。褒曼把這位与她有過一段浪漫故事的卡帕先生描寫成“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的拍照片的人”。 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我終于在書堆中找到了卡帕的身世。這位游俠老哥本是匈牙利人,真名為安德烈,18歲考入柏林大學政治系,可畢業那年正赶上納粹党上台,匈牙利霍爾蒂亦效法德國實行法西斯主義,迫害進步青年,逼得他遠走巴黎。由于窮困潦倒、一文不名,安德烈不得不靠一架破相机賣照片為生。但時運不濟,盡管拼死工作,收入僅勉強糊口。 就在這尷尬時分,一位名叫塔羅的小妞儿從半空中掉了下來,心甘情愿地給流浪漢做搭檔。塔羅人小鬼大,自稱是子虛烏有的“美國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的圖片經紀人,而她那窮困潦倒的男朋友自然成了神秘的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的暗房工。少年伉儷狼狽為好,照片卻以以往五倍的价格成批地拋售出去,法郎美金滾滾而來,而憑空杜撰出來的“羅伯特·卡帕”成了從未露面的神秘人物。 1936年,蘇聯肅反成功,宣布進入社會主義。十月革命中与列宁并肩站在鐵甲列車上向蘇俄紅軍揮手致意并被列宁稱為“惟一可以在三個月內組織起一支攻無不克的紅軍”的托洛茨基,此時卻成了“革命的敵人”,被驅逐出境。他的形象被斯大林從列宁身旁抹去。社會主義蘇聯開辟了用暗房技術隨意更動歷史照片的先河。 托洛茨基被驅逐到小亞細亞,輾轉到北歐,沿途孜孜不倦地宣揚自己的“不斷革命論“。從革命副統帥到流亡政客,托洛茨基自然成為國際傳媒追逐的熱點。可托洛茨基像討厭拔牙一樣憎恨攝影,每逢公開演說,必先將所有持相机者逐出國外方才開講。全歐洲的攝影記者都無法拍到托氏尊容。歐洲當時最著名的《VU》雜志的總編輯重金懸賞天下勇夫,井親自徒手前往哥本哈根大學現場聆听托兄侃山。 講演即將結束,被繳了械的攝影記者們,徒恨殺龍有技,拍照無門,《VU》總編大失所望,而在這時,身著管子工破夾克、肩扛工具箱的安德烈鑽了進來,當眾裝模作樣地拆開了一段水管,又笨手笨腳往回裝。 當夜,小妞儿塔羅一個電話打到《VU》總編輯的臥室:“老總,卡帕先生已經獨家拍得托洛茨基……”席夢思上的總編輯一躍而起:“晦,小妞儿,別再羅嗦了!快讓你那個髒兮兮的小伙子來我這儿上班!” 髒兮兮的小伙子從此干脆公開改名為羅伯特·卡帕,挽著小鬼塔羅的胳膊參加了西班牙內戰,以一幅《士兵之死》開始職業戰地記者生涯。直到今天,人們也弄不清這幅力作到底出自這一對儿情人中的哪一位之手。小妞儿塔羅死于戰火后,卡帕出版了《西班牙內戰》,靡頁赫然一行黑字:“獻給塔羅,她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并永遠留在了那里。” 這以后,羅伯特·卡帕流著眼淚告別了西班牙。輾轉來到中國,采訪了台儿庄大戰。在諾曼底登陸中,卡帕是300万盟軍中最先在諾曼底猶他灘登陸的先頭部隊的一員。 隨著科技的發展,卡帕敏銳地預見未來戰爭愈來愈不适合攝影采訪:“戰爭就像女人,已經愈來愈老,失去魁力。”盡管如此,對當代的每場戰爭,他都要御駕親征。卡帕說如果未能參加進攻,“就猶如在美國星星監獄關了五年的囚徒,連艷星蓮娜端娜的幽會都沒有興趣”。 在參加了所有現代戰爭之后,德高望重的卡帕在印度支那的熱帶叢林中踏響了地雷。就在他的軀体被自下而上地撕成碎片之際,還本能按下快門,這張照片就是著名的《卡帕眼中的最后世界》。他生來一文不名,死時兩袖清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斯坦伯格在獻給這位好友的挽詞中寫道:“羅伯特·卡帕不僅留下一部戰爭編年史,更留下一种精神。”正如卡帕畢生所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靠得不夠近。” 羅伯特·卡帕只活了40歲,短短的一生中參加了五次戰爭。卡帕嘗言:“那些在胜利到來之前壯烈犧牲的人們是最杰出的,可活著的人卻馬上忘了他們。”卡帕一生追求的就是讓歷史永遠記住那些西班牙內戰中沖鋒陷陣飲彈身亡的普通戰士,記住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時在萊比錫陽台上中彈倒地的美軍大兵…… 兩杯黃湯落肚,我總是產生我就是卡帕轉世的錯覺,仿佛我真的經歷過卡帕經歷的一切,我滿身的臭汗也帶著卡帕身上才有的老公山羊特有的刺鼻味。至少有一點是千真万确的,我們倆都是18歲那年進了名牌大學政洽系。還有,就是我們倆都有著同樣狹隘的自負,仿佛只有相机才能記錄歷史。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