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血洗李繼遷寨


  順治元年八月二十日,順治帝福臨自沈陽車駕西行,九月十九日抵京,自正陽門入宮,十月一日,舉行了“定鼎登基”大典。福臨到南郊告祭天地,宣布了清帝君臨天下,“以綏中國,”“表正万邦”。
  清朝順利地完成了遷都事宜,同時京畿与山東地區已經平定,在此情況下,多爾袞認為向李自成發動進攻的時机到了。
  多爾袞采用范文程的建議,決定兵分兩路合擊李自成。
  順治元年十月十九日,多爾袞以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征討大順軍。
  二十五日,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大張旗幟,征討南明,恭順王孔有德,怀順王耿仲明率所部協從豫親王作戰,豫親王多鐸這路軍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向西攻打晉綏,以圖与英親王之軍會合,夾擊闖軍。
  為了迷惑李自成,在十月二十四日,多爾袞還特意傳檄江南官吏軍民,歷數了南明弘光政權的三大罪狀(不援救崇禎,擅立福王;各鎮擁兵自重;殘害人民),宣布即時發大兵下江南討伐弘光,同時,多爾袞在山東濟宁集中了兵力數万,同時從朝鮮征兵數千,從海路向南進發。
  多爾袞的迷兵之計,确使李自成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他以為清軍只有英親王和吳三桂這一路由北來攻,而忽視了由河南來的多鐸的軍隊,于是,他將大順軍不斷地調往陝北。
  十月中旬,李自成向河南怀慶發起攻勢,連克孟縣、濟源等城,清朝提督金玉和戰死,怀慶告急。
  多鐸大軍到達怀慶后,大順軍撤退了。清軍由孟津渡河,直趨陝州(河南陝縣),于靈寶城外擊敗了大順軍一部,多鐸遂于十二月二十二日進抵潼關二十里外立營。
  潼關吃緊,李自成同劉宗敏帶著增援部隊匆匆赶到了潼關,并急忙著手布置防務之事。
  十二月二十九日,潼關戰役開始,多鐸想一舉而拔潼關,卻被劉宗敏擊退了,多鐸見潼關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便只好將潼關團團圍住,打算要困死城中的軍民,逼其投降。
  劉宗敏為了解救潼關被圍的局勢,也發動了几次大規模的沖鋒,但也被多鐸挫敗了。
  次年正月初二日,小將劉芳亮也要求去殺破重圍,劉宗敏點頭,劉芳亮跨馬提槍,率八千精兵沖出潼關,殺向了清兵。
  多鐸見有人沖出來,急忙組織人攔阻,劉芳亮雖然英勇無敵,然清軍人多勢眾,劉芳亮等人被清軍團團圍住,沖不出去了,劉宗敏在城頭看得真切,忙命李牟率兵一万,接應劉芳亮,劉芳亮這才脫身而回。
  李自成見形勢危急,就親自率馬步兵出征,但這次他又遭到了多鐸八旗兵的全力反擊,李自成的步兵損失慘重,李自成只好收兵回城,再不出戰。
  多鐸見大順軍連敗,就于初五、初六兩日晚間,向潼關連連發動攻勢,但均被大順軍擊退,戰事處于膠著狀態。
  初九日,清軍的紅衣大炮被運來了,這种大炮威力其大,李自成對此素有忌憚,所以半夜時,他率軍沖出城來,在城外挖了許多深深的壕溝,立了很多障礙,以阻止紅衣大炮的通過。
  十一日時,紅衣大炮全被運到,炮口都遙遙指向了潼關城牆,多鐸一聲令下,數炮齊發,牆被炸開了几個缺口,清軍吶喊一聲,沖了進去。
  劉宗敏見狀不妙,忙率三千精騎橫沖清軍,但卻被貝勒尼堪等擊敗了,劉芳亮率軍攻清軍的后路,但也被蒙古固山額真恩格圖的殿后軍阻住了。
  李自成見狀,只好放棄了潼關,退回了西安。
  而此時,北路的吳三桂會同阿濟格大軍也已沿山西一路沖殺過來。
  對于吳三桂來說,他和陳圓圓并沒有在北京過上几天甜蜜的日子。當多爾袞發動山陝戰役并敦促吳三桂出征的時候,他是那樣的矛盾,他多想在北京多呆些時日,多想和他那心愛的女人廝守在一起。
  不僅于此,他那靈魂中不時震撼著他的复明之念也似乎在召喚著他留在北京。
  他無時不在審視著時局的發展。
  他無日不在和心腹要將們商討著對策。
  于是,吳三桂也就無時不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是的,吳三桂是矛盾的。
  他的一生都是矛盾的。
  矛盾使他錯過了不少政治机遇。
  矛盾也導致了他終生的悲劇。
  因此,當多爾袞又一次敦請他去為其攻城掠地時,他是痛苦的。
  他想留在北京,伺机恢复大明王朝,然而那卻絕無可能。
  他想和清廷翻臉,然而,他又不敢,他只有區區四万多軍隊,而且還沒有糧草等后勤基地。如果他還想讓大明皇朝死灰复燃,那他就還得為其保存這一支力量,自然,他也就還得听從多爾袞的命令。他為清廷攻城掠地的征戰生涯也就還得繼續下去。
  吳三桂是聰明的。
  他也是清醒的。
  他十分清楚,清朝倚重他那能征慣戰的關宁鐵騎去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是自然的,因為他絕不會和李自成妥協,因為他和李自成有著血海深仇。
  于是,吳三桂只拔營而起,揮師西下,開拔前,順治、多爾袞接見了他,而且還賞銀一万兩,賜御馬三匹,對其款待有加。
  吳三桂大軍自山西繞渡黃河,進逼綏德。
  李自成部下大將李錦迎戰,力不能支,放棄綏德,向南撤退。
  李自成立即派大將李過与高一功率大軍增援,与吳三桂周旋。
  此時,阿濟格也已率軍渡過黃河,与吳三桂一起作戰。
  十一月十四日,吳三桂的關宁軍攻占了米脂縣城。
  這晚,吳三桂圍著火爐飲茶,忽有人報,說邊大綬求見,邊大綬曾是米脂縣縣令,他見吳三桂赶跑了大順軍,忙跑來求見吳三桂,好博個一官半職的。
  邊大緩見了吳三桂,忙上前行禮,吳三桂給他讓了個座。
  邊大綬陪著笑,說道:
  “王爺神勇善戰,此番入陝,定能擊敗闖賊,以快民心。”
  “我是為解民于水火才出兵來此,今后的治安,還有待你等去維持。”
  邊大綬听此,喜出望外,謝道:
  “多謝王爺,我一定盡心職守,除盡闖賊余孽。”
  邊大綬轉了轉眼珠,心心翼翼地道:
  “我還有件事想稟明王爺。”
  “說吧。”
  “是這樣,闖賊的故里就在此境內,如果王爺能到了李繼遷寨,尋得闖賊的祖墳,挖了他的祖墳,斷了他的龍脈,那么闖賊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這古代之人很是迷信,認為有王气的人,只要將他的祖墳掘了,那么他就做不成皇帝了。
  吳三桂听罷,沉默半晌,道:
  “只怕年代已久,不好尋了。”
  “不妨,卑下認識其村的李成,李自成的祖父李海去世時,他曾跟隨送過葬。”
  吳三桂早就想掘了李自成的祖墳,燒了這些亡靈們的骨骸,因為在那時,掘祖墳被人認為奇恥大辱,于是他點點頭,說道:“好吧,明日你就領我們去李繼遷寨吧。”
  “卑職愿為王爺效勞。”
  邊大綬答應一聲,辭別了吳三桂,走了出去。
  第二日,邊大綬領了吳三桂,隊伍透迤著向李繼遷寨行去。
  天剛下過大雪,積雪有二尺多深,關宁軍在雪中艱難地跋涉著,一晝夜間,行了一百二十里路,終于到了李繼遷寨。
  關宁軍迅速包圍了村子,村中老少都還睡在夢中,沒來得及离去。
  關宁軍點燃火把,挨家挨戶地搜人,不多時,全村的人都聚在了村中祠堂中,鄉民們剛從熱被窩出來,衣扣也沒系牢,在寒風中都縮緊了脖子,擠成了一團。
  這時,天已漸漸亮了。
  鄉民們這才看清,周圍站的盡是些穿著清軍衣衫的漢人,待他們看到飄揚的大旗上,有平西王“吳”几個字時,他們一切都明白了,這是吳三桂的軍隊,他們清楚,這一次,定是在劫難逃了。
  邊大綬在人群里轉了一圈,拉出來一個老頭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扶著老者的衣角也跟了出來。
  吳三桂見老者長須飄飄,滿臉的鎮定,目光望著吳三桂身后的群山默不作聲。
  吳三桂見他這不理不睬的樣子,十分生气,但他壓了壓火气,問道:
  “你是李成?”
  老者仍巍然不動。
  邊大綬忙道:“這是我們平西王爺,還不上前行禮。”
  說罷,舉起鞭子要打老者。
  吳三桂忙止住他,他走上去,替老人的衣領緊了緊,道:
  “李成,我只想讓你帶我們去找李自成的祖墳。”
  老者“哼”了一聲,道:
  “我從不給畜牲辦事。”
  郭云龍在一旁拔出腰刀,要殺了那老頭,那女孩嚇得大叫一聲“爺爺”扑進了老頭的怀里,老漢把眼一閉,摟緊了孫女。
  吳三桂擺擺手,郭云龍憤憤地撤了刀,退到了一旁,吳三桂從李成的怀里把那小女孩拉了出來,細細端詳,見女孩一雙黑亮的眼睛,滿是惊恐之色,吳三桂點點頭,道:
  “這小姑娘,倒也可愛。”
  李成大惊,忙呼叫:
  “別動我的孫女。”
  郭云龍擋在李成身前,把他推了一個踉蹌。
  吳三桂摸了摸小姑娘紅扑扑的臉蛋,笑了笑,說道:“李成,你信不信我把她剁成肉醬呢?”
  “孫女!”
  “爺爺!”
  邊大綬也說道:
  “老東西,不要為了你一人,讓全村人都遭殃!”
  李成低下頭,考慮了片刻,复又抬頭,說道:“我跟你們去找李自成的祖墳可以,但你們應保證不殺一個生靈。”
  “好吧,我答應你。”吳三桂點點頭。
  于是,李繼遷寨的村民們又都扶老攜幼地回到了家中,他們把門閂得死死的,可他們總擺脫不了死亡的陰影,好多人都暗暗禱告上蒼,希望有神來助他們逃离災難。
  李成的几個儿孫也要隨他同去,吳三桂想了想,便讓他們帶上各种工具,隨他們上山。
  山路又陡又滑,馬不能上去,吳三桂等人只好棄馬而行,他們跟在李成的身后,跌跌撞撞地往山上爬。
  翻過一山,他們來到一個山谷之中,李成停下腳步,喘著粗气,道:
  “到了。”
  吳三桂舉目四望,見此地群山環繞,气概雄奇,周圍林木叢雜,環境很是幽雅,林中空地上,有大大小小的墳冢二十來座,都被積雪掩著。
  因年代已久,再加上有雪,李成也辨不出李自成之祖李海的墳墓了。
  他拍著腦門,轉著圈總也确定不了,吳三桂已是不耐,說道:
  “既然找不著,那就挨個挖。”
  吳三桂的部將都袖手圍成了一圈儿,只李成的几個子孫拿著鎬鍬在干,天气寒冷,人們都凍得直跺腳,而挖墳的這几個人卻都是汗流泱背,他們連挖了几個,李成都搖頭說不是。
  楊坤不由得問道:
  “你怎能斷定它是与不是?”
  “李海的棺木下土之時,我親眼見了,他的墳中埋著一只黑碗。”
  在挖至第七個墳時,忽然其中一人叫道:
  “這里有只黑碗!”
  吳三桂見狀忙圍上來,果然見一只黑色老碗露了出來。
  一人輪鎬將棺木劈開,見里面有一具尸骨,這骨頭其黑如墨,頭蓋骨上卻生著白毛,有六七寸長,人們都是惊訝不已。
  李成指著這座墳的左側靠下的一墓,說道:
  “這肯定是李自成的父親李守忠的棺木。”
  吳三桂順著李成的手指看去,只見一棵榆樹長在了墳頂之上。
  吳三桂走上前去,拔出刀來,用足力气,竟將這棵榆樹擋腰砍斷。
  李成的子孫不敢怠慢,往手上哈了口气,又繼續干了下去。
  打開了棺木,見李守忠的衣衫仍很鮮艷,但一經風吹,這衣衫傾刻問便化成了灰,忽然,人們看見一條小白蛇盤在了骨架之上,吳三桂忙命人將這條蛇打死了,而李守忠的骨骸也都散落在了一旁。
  吳三桂命人將李海、李守忠的尸骨聚在一起,又取來許多枯枝,將這些人骨架在了枯枝之上,吳三桂點燃火,引著了枯枝,看著火苗歡快地升騰起來了。
  枯枝源源不斷地蓋了上去,枯骨在火中發出了滋滋的聲響。
  吳三桂望著這通紅的火焰,想起了李自成慘殺自己親人的情景,他仰起頭,默默向上天禱告著,好讓他親手抓住李自成,將其碎尸万段。
  一顆淚悄悄順著吳三桂的面頰滑了下來,他恨恨地道:
  “將這几人都給我殺掉!”
  說罷,一轉身,便向山下走去。
  身后,有几聲慘叫傳來,不久,腳步聲傳來,眾將已追了上來。
  進得村子,方獻廷等人忙迎上來,方獻廷見吳三桂身后沒有李成,就明白了這是怎么回事,他忙把吳三桂引向一家窯洞。
  從屋中的擺設上看,這家人還算殷足,侍衛們將火爐搬過來,供吳三桂取暖。
  吳三桂看屋中蜷縮著三個村民模樣的人,估計是這家窯洞的主人。
  吳三桂收回了目光,忽然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注意地看了看這三個人。
  這是夫妻二人与一個十六八歲的大姑娘,這姑娘雖衣衫不是那么華麗,卻也清秀可人,而且這女子的眉目間總有著圓圓的影子。
  郭云龍見主帥愣愣地盯著那姑娘,他向旁邊的人使了個眼色,眾人都明白了,忙上前抓住了夫妻二人給帶出了門外。
  屋中只剩下吳三桂和那女子。
  那女子惊慌向外逃,但門卻被從外閂住了,女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順著門蹲了下來,雙手抱住了膝,怯怯地望定了吳三桂。
  吳三桂走上前,想要扶她起來時,不想這姑娘的性子烈得很,她一聳肩,脫了三桂的手,她趁三桂一愣之机,一頭撞在三桂的肚子上,吳三桂沒有防備,被她頂個正著,他倒退了几步,險些摔倒。
  那女子又向牆上撞去,想要自盡,三桂忙搶上去抱住了她,那女子被三桂抱住不放,更是气惱,她反手一抓,摸到了三桂的刀柄,想要拔出刀來,此時的三桂,被她的一番折騰,弄得很是气惱,其實,三桂本無意非禮于她,只是因她長得像圓圓,才心有愛怜,再者說,任何女子見了吳三桂無不溫情脈脈,百依百從,哪像今日這女子如此暴烈,吳三桂心中大气,飛起一腳,將那女子踢倒一邊,她捂著肚子縮成了一團,吳三桂拔出刀來,赶到近前,把那女子砍死了。
  眾將們听得屋中響聲,忙推門而入,只見那女子已橫尸屋中,自己的主帥手提大刀,刀上血跡斑斑。
  眾人忙上前問安,吳三桂將手中的血刀扔向一旁,怒道:
  “殺!殺!將這村的人統統給我殺掉,一個也不許留。”
  眾人滿臉狐疑,答應一聲,召集兵丁,分頭行事去了。
  頃刻間,這村中的男女老少都死于非命。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