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左遷師長練新兵,白色作戰上日程; 集團軍任參謀長,朝今夕改事難成。 希特勒于3月7日上午,下令召見參謀總長貝克及總部的其他高級將領,埃里希·曼施坦因尚未离去,故也應召前往。元首希特勒向他的高參們說,他准備侵入奧地利,想听听他們的意見。 曼施坦因初次在如此近的距离接触希特勒。他有些為他的魔力所傾倒。在回來談起這次會見留給曼施坦因的印象時,他評价希特勒的談話很合邏輯,具有說服力,而且其分析就本質而言也是正确的。另外希特勒對于武器的發展特別感興趣,也許只有火箭是例外。希特勒對于這一方面不太重視,但希特勒對于戰車和戰防武器的改進和生產卻給予极大的支持,這些都博得了曼施坦因初期對希特勒的好感。于是參謀總長貝克率領曼施坦因等得力干將,奉命立即准備入侵奧地利的行動計划。 在入侵奧地利的計划制定完畢并很快成功實施之后,曼施坦因就把他的職務交給哈爾德將軍,于1938年4月到陸軍18師任師長。他与哈爾德將軍個人交往并不多,哈爾德也沒有把那年秋天秘密拘捕希特勒并把希特勒交付審判的計划告訴他。遠离總部的曼施坦因只听說希特勒与貝克對于捷克問題上發生嚴重沖突,并因此而使貝克辭職。 曼施坦因自己認為,他之所以被免去陸軍參謀總部首席參謀次長的職務,完全是一种陰險的政党陰謀在作祟。弗立契被免之后,株連了一部分与他有密切關系的部下,包括曼施坦因本人,他們与他一同被逐出了陸軍總部。對于一切屬于高級統帥部主管范圍的事情,他當然是無權過問。貝克的辭職也使曼施坦因失去了与參謀總部的最后一點聯系。 1938年4月,曼施坦因离開權力傾軋的柏林,來到了李格尼茲的陸軍第18師。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師級主官,而不像以前只作一名總部机關的高級幕僚。曼施坦因把他從參謀總部去職的煩悶丟開,專心致力于18師內的事。這是一個新建的師,恰好也要一個像他這樣資歷的人投入全部精力。整天是眼花繚亂的調動、變更,因為當時陸軍的擴充工作距离完成的標准還相差很遠,新的單位繼續編成,已有的部隊不斷地被改組,軍官和士官的人數激增,繁忙的軍事訓練,真有些令他目不暇接。 曼施坦因逐漸滿足了這种緊張的生活方式,在柏林駐了几處之后,很難得又有了這种再与戰斗單位發生直接接触的樂趣,它們可以使人忘卻煩惱。組成18師的軍人大多是西里西亞籍,有史以來,西里西亞就是產生良好軍人的產地,對他們的教育訓練上一种很愉快的工作。 由于總部再也沒有親近者提供消息,所以只到1939年的夏季,曼施坦因才知道希特勒准備對波蘭實施一次攻勢,代號為“白色作戰計划”。在此之前,曼施坦因的第18師正忙著修建德國東部邊界上防御工事,接到的卻是准備進攻的命令,感到多少有些突然。 1939年8月,德國實行了戰爭動員,希特勒准備進攻波蘭,成立了南方集團軍,該集團軍由德軍第14軍團、第10軍團和第8軍團編成。南方集團軍的使命是從西里西亞、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出發,殲滅魏克塞爾河的波蘭軍隊。具体細節由集團軍自行安排。 在“白色作戰”命令中,曼施坦因被內定為南方集團軍總部的參謀長,總司令則內定為倫德斯特上將,那時倫德斯特早已退休。希特勒的一紙命令,不僅重新把倫德斯特召回現役,而且把曼施坦因從18師師長的位置,調到南方集團軍,擔任集團軍參謀長。 因為德國集團軍級的建制平時并不存在,只有在總動員時才得以成立,在此之前先組成了一個小型的工作小組,開始處理有關“白色作戰”命令的諸項事宜。 1939年8月12日,南方集團軍的工作小組一行,來到設在德國西里西亞的紐漢麥訓;練區中心的辦公室,布魯門提特上校前來迎接他們。布魯門提特上校也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之一,來此之前在陸軍參謀總部中任職,內定為南方集團軍參謀總部的作戰處長。他与曼施坦因可說是老相識,在入侵蘇台區的時候,他們同在李布將軍的軍團參謀部工作,曼施坦因當時任軍團參謀長,布魯門提特在他手下工作很是賣力,曼施坦因非常信賴他,評价他有能力,而且自信心很強,工作效率非常高,軍人舉止也很得体。曼施坦因尤其欣賞他打電話的姿勢,他總是對答如流并具有幽默感。 8月中旬,工作組剛剛安營扎寨不久,南方集團軍的總司令倫德斯特上將也來到了紐漢麥。這位集團軍總司令完全是一個老派的紳士的作風,長著修飾整齊的胡須,衣著一絲不苟。曼施坦因很早就領教過倫德斯特的大名,他能在剎那之間把握任何問題的要點,而不管一切小問題。 正在他們聚集紐漢麥的時候,恰巧,曼施坦因曾經指揮過的第18師也在這一地區訓練,從事定期的團級和師級年度演習。老部F相見,自然免不了向已經升任南方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打探一番關于未來對波蘭戰爭的消息。 不僅下級軍官和士兵們關心未來的戰事,在南方集團軍總部的私人話題也多是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預測。曼施坦因對他的集團軍司令部參謀們談了自己的看法: “諸位,大家都知道元首希特勒正在和波蘭談判,相信大家也從報紙上看到了苗頭——對談判結果并不容樂觀,同時諸位也應該注意到英國對波蘭的承諾。由于有了英國對波蘭的承諾,德國极很有可能最后不會發動戰爭,而我們屯兵于此的目的,無非是在施加壓力,這种壓力在談判桌上能變成使天平向德國傾斜的砝碼。” 看到大家圍坐在臨時搭起的大會議桌旁聚精會神地听,曼施坦因講起來有些得意,就像在柏林軍事學員的講台上一樣: “在德國擬定的計划真正付之于行動之前,并不等于德國就肯定要打一場戰爭。我認為,元首采取的雖然是一條在刺刀邊緣的危險路線,但他卻有著惊人的好運,這一點簡直是不可思議,截止到目前為止,他完全沒有使用武力,就達到了一切政治目的。” 倫德斯特也不失時机地補充了他對元首的崇敬之情:“元首与我們不一樣,他似乎具有一种几乎是万無一失的直覺,一個成功接著一個成功,好像是永無止境。” 曼施坦因對集團軍總司令補充自己的觀點非常感謝,他接著說:“我們反問自己,過去的一切都不需要戰爭,難道這一次就產同了嗎?諸位請看捷克斯洛伐克的例子,雖然元首在1938年也曾陳兵于國境之上,但結果還是沒有發生戰爭。以本人在參謀總部的經驗,元首自己曾經不只一次保證過,他絕不會那樣瘋狂,像1914年的德國一樣,貿然發動一個兩線的戰爭。我們的元首并不是一個傻瓜,還不至于為了但澤或波蘭走廊問題,而發動一場世界大戰!” 曼施坦因几步走到了牆上懸挂的巨幅作戰地圖前面,指著周圍已經被標滿了德軍進攻箭頭的波蘭: “我理解諸位此刻的心情。波蘭憑借《凡爾賽和約》兼并了德國領土但澤,對于我們軍人而言,波蘭一直都是我們痛心疾首的對象,這种兼并既無歷史根据,也不合民族自決的要求。這种兼并更使我們想到了德國國力的微弱。每當我們觀看地圖時,就會使我們為這种危險的情況而擔憂,德國國界是被不合理地分裂了!我們的祖國是被肢解了!那條走廊切斷了東普魯士与德國之間的一”聯系,使我們有一切的理由為這個可愛的省區擔憂!” 曼施坦因看到部下似乎被打動,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就把手往下一按,作了一個約束的手勢,仿佛如果不是他攔著,手下的這些人真會立時沖出去: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敢想象對波蘭作一次旨在收复但澤的戰爭,除了其他的考慮之外,也還有一個單純的軍事理由:任何對波蘭的攻擊,都將使德國陷入兩面或者兩面以上的戰爭中,而這是德國所難以應付的。在德國國力弱的時候,我們最擔心的是波蘭會主動使用武力,波蘭民族主義分子一旦在波蘭國內獲得決定性勢力,就有可能侵入德國東普魯士和上西里西亞。但現在不同了,德國國力已經強盛,我們巴不得波蘭先動手,這樣就可以用自衛來解決邊界問題。馮·賽克脫將軍說得好:波蘭的存在是不能忍受的,与德國的基本需要也不相符合,利用它自己的內在缺點,加上俄國的力量,我們能夠消滅波蘭!” 曼施坦因凝視著地圖上波蘭國界以東的大塊蘇聯版圖,若有所思,繼而搖了搖頭,把話又收了回來,聲音也小了許多: “但是,波蘭消滅之后,俄國將是一個更可怕的敵人,沒有了波蘭這個夾在德國与俄國之間的緩沖國,德國与俄國的軍事強國就大容易發生沖突了。所以完全取消波蘭,對德國也未必有利。 所以我們不管喜歡与否,都應該在我們与蘇俄之間保留一個波蘭,盡管我們站在軍人的立場上對于東疆的無理割裂十分反感。無論如何,波蘭比蘇俄是一個危險性較小的鄰國。 我們希望將來有一天能修訂德波邊界,使人口主要為日耳曼人的地區,依照其天然權利歸還德國。但同時從軍事觀點來看,我們國內波蘭人口數量若是增加了,也潛藏著危險。” 在座的參謀人員覺得曼施坦因的話有理,于是齊聲稱贊參謀長高見。 直到1939年8月下旬,德軍步兵師開始在奧德河東岸一線展開,而裝甲与摩托化師也紛紛開入該河西岸上的集中地區的時候,曼施坦因還抱定這一切軍事措施,都只不過是為了增強對波蘭的政治壓力而已。另外,希特勒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作法,也有理由使人相信,大戰不會爆發:進入1939年夏季以來,希特勒命令開始用瘋狂的速度构筑“東牆工事”,動用了包括曼施坦因以前的第18師在內的許多德軍步兵師,輪流開往波蘭邊界上去作工事。假使元首下決心進攻波蘭,修筑防御堅固工事的目的又何在呢?德國在軍事上應采取的最佳方案,就是應該采用攻擊先擊倒波蘭,而在西面采取守勢。基于上述想法,曼施坦因覺得然特勒修筑“東牆工事”不可思議。 實際上,曼施坦因對德波開戰前的形勢判斷与實際并不吻合,他太拘泥于軍事教科書上的教條了,修筑東邊界工事的舉動正是希特勒的聲東擊西之計,為了造成戰役的突然性,希特勒采取了欺騙手段,這种手段十分成功,不僅蒙騙了波蘭人,也使自己的將領感到疑惑不解。 1939年8月13日和14日,曼施坦因在紐漢麥完成了南方集團軍所屬各師的最后一次師級演習。演習以閱兵式作為結束,全副武裝的德軍接受了倫德斯特總司令和曼施坦因參謀長的檢閱。 8月15日,南方集團軍所屬炮兵与空軍合作,舉行了一次大規模技術兵种的實彈射擊演習。這次演習出師不利,發生了意外:一整個中隊的德軍“斯托卡”式俯沖轟炸机,由于對云層高度判斷失誤,在俯沖時未能及時拉起,而全部撞毀在演習地點附近的一座森林之中。几天后,演習單位返回防地,打點行裝,開往上;西里西亞國界。 1939年8月21日,希特勒召集各路將領在上薩爾茨堡開會,德軍各集團軍總司令及參謀長、各軍團司令及參謀長、德軍海空軍高級將領都應邀參加,倫德斯特和曼施坦因提前兩日動身,途中在林茨曼施坦因妻舅的別墅中休息了一夜。林茨位于多瑙河畔,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古城,城堡中的古老教堂,建筑宏偉,它的高度,甚至超過了奧地利維也納的著名的斯特凡教堂。納粹党掌權后,希特勒曾經想把這里建成一座世界性的都會,這里由于很像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素有德國的“布達佩斯”之稱。 上薩爾茨堡海拔約2000米。由于戰爭的臨近,德國保安部隊在山的周圍高高架起了鐵絲网,要經過數道戒備森嚴的崗哨,經過繁瑣的驗證手續才能過關。這使曼施坦因聯想到了一個圈著野獸的圍場。這里原是農民的庄園,被用錢買了下來,又征用了周圍的部分土地,于是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蹩腳的納粹設計師,破坏了這里自然优美的環境,竟在這山色瑰麗的地方修起了一個公路网,原來的松針覆蓋、盤根錯節的林中幽徑,被舖上了瀝青,失去了原有的韻味。 作戰會議是在希特勒上薩爾茨堡的別墅會客大廳中舉行,這個大廳是希特勒在這所建筑中最引以為自豪的地方,因為這個客廳里有一扇碩大無比的落地窗,從這個窗子极目遠眺,翁特爾斯山、貝希特斯加登山和薩爾茨堡可以盡收眼底。根据傳說,沉睡在翁特爾斯山中的查理大帝有朝一日終將蘇醒,重建昔日耀武揚威的日耳曼帝國。 希特勒在這棟別墅的設計上,也可以說是獨出心裁,把汽車庫修在了會客廳的樓下,一巳打開了那扇窗戶,濃厚的汽油味就會徐徐飄進大廳。大廳的牆壁和天花板都是用明亮的白色落葉松木鑲成,座椅也不相同,有沙發、藤椅和扶手椅。這個大廳平時不召開會議的時候,也用來放映電影或者欣賞音樂,通常播放希特勒所喜歡的瓦格納歌劇中華而不實的音樂。 出席會議的將領們紛紛落座之后,希特勒還沒有露面,待在自己的休息室中与納粹党內的高級將領商討著什么。不久,由休息室通往會客室的門開了,但最先進來的不是希特勒,而是戈林空軍元帥。 曼施坦因對這位大腹便便的納粹元帥一向無好感,尤其是戈林的裝束,与將要在這里舉行的會議极不協調:他上身穿一件軟領的白色襯衫,上面套綠色的短外衣,外衣上釘著令人炫目的黃皮大鈕扣;下身穿灰色的短褲和長統灰色絲襪,對他的大肚子頗有襯托之效;絲襪的文雅又被他腳上所穿的一雙皮靴所抵消。他的腰上,古里古怪地系著一條紅皮鑲金的腰帶,腰帶上挂著一支珠光寶气的短劍。戈林的這身打扮与其他前來參加會議的人筆挺的軍隊制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曼施坦因對鄰座的沙爾穆茲將軍耳語道:“我相信這個胖家伙是我們這里武裝最為強大的人。” 希特勒隨后而來,向在座的三軍首領們宣布了他要以武力解決波蘭問題的決定。沒有參加這次會議的人,想象希特勒在宣布戰爭決定的時候,一定是聲嘶力竭、歇斯底里,甚至跳上了桌子。但當時的情況完全不是那樣,希特勒是個高明的心理學家和演說家。曼施坦因感到,他在語調上,明确無誤地表示了他發動戰爭的決心,但在措辭上卻是十分高尚,滿口的“國家”、“民族”、“榮譽”之類。 希特勒在上薩爾茨堡演講全文,曼施坦因并沒有保留,他只記錄了希特勒講話的要點。 希特勒認為,德波問題總解決的時机已經到來,對此他下定了決心,即使是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況且波蘭也有在德國的壓力下屈服的可能;西方國家不會因波蘭問題而向德國動武,因為其一,英法戰爭准備不充分,尤其空軍和防空兩方面更是如此;其二,假如西方國家對波蘭進行有效的援助,惟一途徑就是攻擊德國西部的齊格菲防線,這樣會犧牲好多士兵的生命,西方國家不愿為此付出如此大的犧牲;其三,國際局勢的緊張,尤其是地中海局勢緊張,使英國的自由受到相當的限制,法國國內政局動蕩亦不能全力以赴;其四,從政治家的個性來說,主事的英國張伯倫和法國的達拉第都不敢作宣戰的決定。 希特勒的分析雖然入情入理,但曼施坦因對此還是深有顧慮。希特勒隨即又宣布了一項令曼施坦因、也使在場所有將領都為之惊异的情況:德國要与蘇聯簽訂一個條約! 來此途中,倫德斯特和曼施坦因在報紙上看到了德國与蘇聯簽訂一個經濟協定的消息,已經感到意外,這次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又當著眾位高級將領的面,向希特勒辭行,說立即要飛往莫斯科与斯大林簽訂一個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得意地對大家說,利用与蘇聯簽訂條約的手段,他就奪去了西方國家手中的王牌,今后對德國的封鎖由于有了蘇聯的供應,便不再有效。當然斯大林也從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撈到了不少好處。 希特勒宣布的這一消息,卻又使与會的高級將領對戰爭能避免——就像慕尼黑會議的最后5分鐘一樣一產生了幻想。德蘇經濟貿易協定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使得西方國家對德國的封鎖無效,1939年8月19日在柏林簽署的德蘇貿易協定規定,德國在今后7年內向蘇聯提供2億馬克貸款,年息為5%,而蘇聯向德國提供1.8億馬克的原料物資。8月23日又在莫斯科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還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附屬議定書”,就划分各”自在東歐的勢力范圍問題達成了協議。西方國家不肯在西線對堅固的齊格菲防線發動進攻,那么,英法對波蘭的保證已經變得毫無价值,并且還會像上次對待捷克斯洛伐克一樣,反過來勸波蘭作出讓步,否則不單是德國,就連過去的盟友蘇聯,也將從背后向波蘭動手,波蘭能不屈服? 在危机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希特勒卻突然把所有的德軍高級將領都召集到上薩爾斯堡去開會,這是一個很難于保密的行動。就等于給波蘭一個信號,波蘭該屈服的時候到了。 上薩爾茨堡的作戰會議開完之后,倫德斯特和曼施坦因起程返回南方集團軍設在萊希的司令部。途中經過李格尼茲的時候,倫德斯特建議曼施坦因回家看看,因為戰爭爆發后恐怕就難有机會了。于是曼施坦因中途下車,在李格尼茲与妻子和孩子盤桓了一天。 1939年8月24日,倫德斯特上將正式接管了南方集團軍的指揮權。集團軍總部設在萊希的“圣十字架”修道院中。8月25日下午3時25分,曼施坦因在集團軍司令部接到了陸軍總部發來的電令: “執行‘白色作戰計划’:D日——26.8;H時——0430。” 這個命令的涵義就是,最高統帥部已經把進攻的日子定在8月26日,具体時間為凌晨4點30分。所剩時間無多,司令部作戰參謀人員馬上把這一命令傳達給所屬各軍,命令的細節由參謀長曼施坦因親自處理。 曼施坦因与倫德斯特,一個是參謀長,一個是總司令,可以說是天生的一對。他們都是德國格羅斯利希費爾德軍校的畢業生,倫德斯特家族也是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軍人世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850年之前,他的父親當過驃騎兵,官至少將。他比曼施坦因因早10年進入柏林軍事學院學習,隨后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結束之后,龍德施泰德已經晉升為西線第15軍參謀長。1932年時已經是管轄四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的柏林第一集團軍司令了。倫德斯特1938年被提升為上將,恰好是這一年,曼施坦因被晉升為中將。曼施坦因精力過人,對于一切細節都不放松,而倫德斯特則不親細務,他宁愿無事就看偵探小說,以便保持冷靜的頭腦,好來作重大的決定。 當一切布置完畢,倫德斯特与曼施坦因正在共同享受和平的最后一次早餐之際,陸軍總部又用電話傳達了下述命令: “不要開始敵對行動,停止一切部隊運動。仍繼續動員。對于白色計划和西方計划的部署仍照預定速度推進。” 希特勒并沒有把叫停的原因告訴集團軍。在最后的5分鐘之內,收回成命是十分困難的。在接到下午3時25分的命令之后,集團軍司令部已經對部隊下達了開進的命令,集團軍所屬的三個軍團,從上西里西亞到斯洛伐克西部一線都已經向德波國境線開拔,而現在又得讓他們停下來。此時所有的各級司令部,都是在運動之中,而無線電通信又受到了保密的限制。盡管有這困難,曼施坦因還是如期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這時,一位通訊參謀前來報告,惊出了曼施坦因一身冷汗:斯洛伐克東部駐扎的一個德軍摩托化步兵團,与所在的師失去了聯系,無法告之進攻時間更改的命令。 万一這個團得不到停止行動的命令而擅自發動了進攻,那豈不是破坏了元首的計划?這個責任誰負得起? 不知這個團提前沒提前發動對波蘭的進攻,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