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炮口余生揀性命,傷愈又援奧匈軍; 飛机坦克加瘟疫,戰爭殘酷令人惊。 1914年11月中旬,也就是埃里希·曼施坦因將要過他27周歲的生日的時候,不僅沒有能實現他進德軍總參謀部的宿愿,反而被敵軍的一發炮彈,險些要了他的命。 一發法英聯軍的炮彈,在德軍前沿觀察所附近爆炸,多如飛蝗的大口徑榴彈彈片和強烈的爆炸气浪,把他打翻在地,并隨之使他失去了知覺。等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躺在后方的包扎所里,渾身纏滿了繃帶。 野戰醫院的醫生,診斷了他的傷勢,發覺他受了重傷,還算是命大,沒有傷及要害,考慮到他的傷不是在短時間內能痊愈,而且前線的醫療條件有限,曼施坦因被送回了德國國內的醫院。 依仗德國外科醫生高明的醫術和他在軍官學校和軍事生涯中練就的健康体魄,曼施坦因總算揀回了一條命。1915年5月,在負傷半年之后,他又返回了前線。 這次曼施坦因沒有回到步兵近衛預備3團,而是被加爾維茲將軍和比羅將軍要了去,擔任他們軍團參謀部中的參謀。這比直接到團一級危險要小得多——這恐怕也是參謀總部對他這位有著高貴出身、良好學業且又因作戰勇敢而負傷的青年軍官的一种獎勵。跟隨加爾維茲將軍和比羅將軍的軍團,他參加了德軍對波蘭北部的進攻。 戰事甫定,曼施坦因又隨軍團星夜赶赴塞爾維亞,在1915年秋季与奧匈軍隊一起發起了塞爾維亞戰役——德軍總參謀部早就擔心奧匈帝國的軍隊不能單獨抵擋俄國和塞爾維亞人的凌厲攻勢,果然,被西方軍界戲稱為“對發動一場戰爭要比打贏一場戰爭更為擅長的人”的康拉德將軍,在連吃敗仗之后,不得不向德國求援。 奧匈一方主持戰局的是奧地利總司令康拉德將軍,他在戰前所制定的計划是壓服弱小的塞爾維亞,同時派大批軍隊到加里西亞与俄國人作戰。 但塞爾維亞人并沒有屈服于奧匈的軍事壓力,這樣康拉德就不得不把奧軍主力的六個集團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原波斯尼亞的總督波帝奧雷克執掌三個集團軍19個師的兵力,以掃滅塞爾維亞。康拉德親自率領的另一支也是由三個集團軍組成的奧軍對俄軍作戰。 那波帝奧雷克總督自從7月份斐迪南大公在他的轄地被刺殺以來,一直是惊魂未定,魂不守舍;一來擔心自己因保護皇儲安全不力而受到追究,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重蹈大公的覆轍,被不要命的塞爾維亞激進組織暗殺,因而憂心忡忡,坐臥不宁。這位數十万大軍的統帥甚至拒絕在他的部隊前露面,以防暗殺,在遠离戰場和士兵的地方“指揮”戰斗。 塞爾維亞一方則由身患重病的普特尼克將軍指揮,雖然他們缺乏火炮、自動武器和運輸工具,但戰士們都是經過巴爾干戰爭的老戰士,經受過戰火的考驗,并且是在本土作戰,地形熟悉,彌補了兵力兵器的不足。 1914年8月16日,塞爾維亞軍在沿著亞達爾河的戰線出擊,擊退了奧軍的一翼,8月30日,又在雅達爾和沙巴茨相繼展開激戰,把奧軍于9月1日全部赶出塞爾維亞。奧軍傷亡近4万多人,毫無所得。 塞爾維亞人本想一鼓作气,乘胜追擊,但卻害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戰士們紛紛倒下,而且死亡率极高,不管是多么出名的醫生和用當時任何的藥物都不起作用。事后科學家們才查清楚,原來這种流行病叫斑疹傷寒,塞爾維亞原本沒有這种病,是入侵的奧軍先感染上這种病,然后又傳染給与之作戰的塞爾維亞戰士。雖然因戰爭而死亡的塞爾維亞人不多,但截止到1915年4月,科學家發現消滅這种病毒的方法為止,因斑疹傷寒病傳染而亡的塞爾維亞戰士卻高達7万多人,平民死亡就更不計其數。 康拉德率領的第二路對俄國作戰的大軍,結局也不妙。于8月25日孤軍深入俄國的波蘭省境內,中了俄軍的埋伏而全線潰退。 一旦俄國人越過奧匈德國的防線,就很容易打到德國的心髒,于是曼施坦因跟隨所在的集團軍和另外一個德國集團軍,星夜赶赴奧國加里西亞前線。 曼施坦因首次与俄國軍隊交鋒是在一個開闊的丘陵地帶,這里稀稀拉拉地散布著一些村庄,雙方前哨陣地相隔3000碼距离。德國士兵挖起了一人多深的塹壕,筑起了堅固的野戰防御工事;而俄軍士兵只挖了一些散兵坑和塹壕,只要能執下人就行,至多也就是能進行跪姿射擊。另外俄國軍隊還犯了戰術上的錯誤,選擇了具有明顯地貌特征的地方,作為屯兵的所在,這樣就相當于給德軍炮兵樹立了清晰的標靶。 德國軍隊最先發起了進攻。這是一場可以寫進教科書的典型步兵進攻,曼施坦因看到的,不過是更加形象和具体而已。在黎明時分德軍開始了炮火准備,以大口徑的榴霰彈火炮,對事先標定的俄軍目標進行了4個小時的齊射。在猛烈的炮火准備之后,德軍步兵越出塹壕,向俄軍陣地發起沖擊。俄軍大炮也進行了還擊,但由于彈藥太少(最少的時候,俄軍的每門大炮只允許一天發射3發炮彈),加之火炮得不到必要的補充,火力顯得很弱,并沒有對行進中的德國士兵构成什么威脅。 曼施坦因第一次看到了飛机對于地面攻擊的威力。 德國飛机飛臨俄國陣地的上空,俯沖投彈,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次使用飛机大規模攻擊地面目標。此時德軍使用的飛机,發動机功率只有60至80馬力,時速不超過100公里,最大升限3000米,戰斗負載170公斤,除去机組的兩名乘務員(通常是一個駕駛員和一個觀察員)自身的重量外,最多能攜帶30公斤的炸彈。從飛机上投擲的炸彈有的重10公斤,有的不足1公斤,由飛机乘員用手投擲,准确性可想而知。飛行員佩帶有手槍,有時也攜帶卡賓槍,但不是為了空戰,而是用于迫降在敵人后方時,用以自衛。 加里西亞之戰,以俄軍慘敗結束,僅俘虜就有15万名,300多門大炮被德軍繳獲。 東線戰事基本穩定下來,德國陸軍大臣法爾肯海因把主要兵力調到西線作戰,曼施坦因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法國前線,參加了著名的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1916年2月21日,德軍第五軍團軍大口徑火炮的轟鳴聲,撕裂了巴黎郊區黎明的晨曦,拉開了西線凡爾登戰役的序幕。凡爾登要塞是法國首都巴黎的門戶,德軍如果拿下凡爾登,也就等于打開了巴黎的大門。 2月28日,德軍猛攻下凡爾登的都蒙炮台,把法軍分割成數段。法國政府在局勢發發可危的情況下,任命貝當元帥為凡爾登要塞司令,貝當元帥重施馬恩河戰役的故伎,征集民用汽車火速運來了19万部隊和2.5万吨彈藥,同德軍展開了激戰,終于保住了凡爾登要塞。 此后,德軍又發動了三次進攻,均被法軍擊退,德軍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不借再一次冒違反國際公法的大不韙,于1916年6月21日首次使用了光气窒息彈,雖然給法軍造成了傷害,但對戰役大局依然無補。 為了牽制德軍在凡爾賽的攻勢,在1916年7月至11月,協約國在法國的索姆地區,發動了著名的索姆河戰役。這次的作戰計划由法軍總參謀長霞飛元帥制定,但唱主角的卻是英國遠征軍及其附屬國加拿大遠征軍,由于凡爾登戰役法國損失過于慘重,原定參加索姆河會戰的法軍由原來的兩個集團軍40個師,減少到不足一個集團軍16個師,在發起進攻那天,法軍也只有五個師到位。英軍投入了一個集團軍又一個軍,共計21個師的兵力,另有八個師(其中有五個騎兵師)擔任后方守備。 德軍總參謀部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開始之前,對西線的德軍進行了整編,新組建了第一集團軍來負責索姆河戰線的防御,曼施坦因從凡爾登前線被調到集團軍軍部擔任參謀,在第一集團軍參謀長羅斯堡將軍的統領下工作。 曼施坦因可能不知道,在索姆前線戰壕的另一端,陸軍下士阿道夫·希特勒也正蹲伏在那里,滿怀仇恨地把手中步槍的子彈一發發射向法、英聯軍。希特勒日后成了納粹第三帝國元首,曼施坦因將效命于他。 德軍也在凡爾登戰役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故在索姆河一線采取守式。他們精心构筑了深達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內部配備完善,有野戰廚房、洗衣房、戰地醫院,儲備了丰富的彈藥和食品;坑道网內采用電燈照明,此時電燈尚屬奢侈品,在民間還不多見,坑道內的電燈主要由專門的柴油發電机提供電力。這樣的防御工事,能經得住長時間的圍困。 德軍在防線的支撐點上配備了很強的火力,當時德國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帶刺刀的7.62毫米口徑步槍,攜彈方式為彈倉式,子彈采用了符合空气動力學的尖頭子彈和大威力的無煙火藥。瞄准具最大射程為2500米,射擊速度可達到每分鐘15發。尤其是輕、重机槍的火力的廣泛使用,使得協約國士兵的傷亡率直線上升。德軍的每個步兵師有24到28挺重机槍。德軍的机槍火力,甚至能使英軍在一天之內死傷6万多人,創下了戰爭歷史上日損失兵員的記錄。 在索姆河會戰中,一個將對未來的曼施坦因元帥有著重大影響的新兵种和新兵器也出現了,這就是坦克和裝甲兵。 在此之前,有一种在鐵軌上行駛的鐵甲列車,在布爾戰爭中曾經被英國人用來保護后方交通。裝甲列車盡管火力很強,机動速度很快,但卻必須在鐵軌上行駛。有人又發明了能在公路上行駛的裝甲汽車,上面裝有机槍和小口徑火炮,能執行偵察和對防守薄弱的敵方后勤分隊進行突然襲擊,時速可達到25公里;但這种裝甲汽車的越野性能也不十分理想,因此既沒有正式裝備部隊,更沒有對任何一場戰爭產生過重大影響。俄國的一個工程師試著把裝甲汽車的輪子換成履帶,結果一些輪式裝甲汽車不能通過的地形,對這种履帶式裝甲汽車來說,則是不在話下。但同迫擊炮的命運一樣,体制陳舊的沙俄軍事決策系統并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了對付机槍和防御前沿的鐵絲网等障礙,英國上校歐內斯特·溫斯頓設想了一种“机槍破坏器”的新式武器,并把它描述成一架自動行進的机器,類似美國的履帶拖拉机那樣,能在不良的地面上行駛,再配備上相當強的火力,一定能所向披靡。 但歐內斯特·溫斯頓的這一革命性設想,險些胎死腹中。英國陸軍大臣拒絕接受這一新兵器,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妙的机械化玩具,在實戰中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溫斯頓的這一設計,卻引起了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的興趣,他認為可以試一試。于是丘吉爾挪用了一部分海軍建設的資金,生產了一個操作模型。為了掩人耳目,這個“机槍破坏器”的武器,起名為“坦克”,意為“運水的柜子”,所以又叫“水柜”。 到了索姆河戰役期間,這种發音為“坦克”的新式武器,已經生產出59輛,仍然處于試驗階段,就連駕駛員也沒能完全熟練掌握,离參加實戰還有一段距离。但英國遠征軍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一再要求把坦克投入戰斗。 結果,英國先期生產的59輛坦克,在极其秘密的情況下運抵法國前線,但開到進攻出發陣地時,只剩下32輛。發起沖擊時,就只剩下18輛能動了,其中撥給加拿大軍使用的6輛,在開戰初期就全部損坏,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 其余坦克,在向德軍陣地邊開火邊沖擊時,還是以其宏大的气勢,惊得德軍士兵目瞪口呆,掉頭而逃,一輛坦克攻占了一個村庄,另一輛坦克奪取了一條塹壕并俘獲了300名德軍士兵,顯示了巨大的威力。 事后,人們在談起坦克在這次實戰的表現時,都認為盡管坦克作為一种新式兵器,其前途不可估量,但英國人使用的時机卻不十分恰當,過早地使用坦克,不僅危及了坦克自身的發展前途,而且在如此小的規模戰斗中,把如此巨大的秘密暴露給德國人。 當英軍的坦克剛剛出現在戰場的時候,這個噴吐著火焰的鋼鐵怪物在德軍的炮兵和步兵之中引起了深深的恐懼。大多數的士兵看到手中的武器奈何不了眼前的怪物,就四散奔逃。只有兩輛坦克遭到了德軍的抵抗,一個德軍的野戰炮兵排急中生智,用手中的77毫米野戰炮与英軍的坦克展開了對射,其中的一輛坦克在擊毀了一座德軍的野戰炮之后,隨即被德軍另外的野戰炮擊毀;另一輛坦克在中了一發德軍的炮彈之后,仍然奇跡般地駛回了己方的陣地。 曼施坦因跟隨集團軍參謀長,在英軍坦克被擊毀的古德科特附近,仔細地勘察了這個被前線的德軍士兵稱為鋼鐵怪獸的家伙,現在它正趴在那里,失去了往日的威風。這是一個由兩個巨大斜菱形側舷和一個正方箱体組合而成的東西,在兩個側舷上安置著兩個繞其轉動的履帶,箱体內容納著乘員和發動机。火炮安裝在突出于車体一側的炮位上,另有數挺机關槍安裝在前后裝甲板上。 在這個怪物的軀体之內,能容納八名乘員的位置,其中有四個是留給射手,另外四個是留給駕駛員的。四個射手有的負責開炮,有的負責机關槍的火力。而四個駕駛員中,有一個車長和一個正駕駛員,另外兩個駕駛員操縱著車体內的變速箱,他們根据車長的命令變換車子的速度。 根据審訊后來抓到的英軍俘虜,曼施坦因對這個被稱作坦克的怪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來,這种新武器不僅外表像噴著地獄之火的鋼鐵怪獸,而且這种初期坦克的里面,也更像地獄。雖然有著較強的越壕能力和較強的火力,但車体与履帶之間并沒有彈簧等減震裝置,車体內部也沒有隔音設備;因此坦克在行進中,發動机很快就使艙內的溫度升高到攝氏32度以上——車內安裝的大馬力發動机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名叫里卡多。這种發動机功率不小,但工作時冒出的濃煙使里面的乘員們頭痛發暈,咽喉紅腫——而且艙內噪音大得惊人,變速箱內齒輪尖銳的嘎吱聲,履帶發出的咋嗒卡嗒聲,匯成一股持續不斷的、震耳欲聾的噪音,坐在對面都听不清講話的聲音,只能靠手勢。這時的坦克不可能擴大戰果,因為駕駛員已經被机器弄得筋疲力盡了。 盡管如此,坦克在索姆河戰役中的使用,還是對德軍產生了強烈的精神震撼力。德軍集團軍參謀長在給總部的報告中是這樣說的:“在最近這次戰斗中,敵人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武器,這种武器极為有效但又十分殘酷。” 曼施坦因倒不這么看,他認為坦克是一种既有机動性又有著強大火力的綜合体,如果對這种新武器進行改進,就一定能提高部隊的机動能力和防護能力,同時也能大量地殺傷敵人。在塹壕戰這种失去机動性的戰爭中,步兵的傷亡太大了,而人力資源的損失對德國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果不其然,德軍在懵了一陣子之后,緩過神來,也依樣畫葫蘆,加緊了坦克的研制和生產,并創建了一套完整的以高速机動和強大火力為特點的坦克戰理論,在隨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憑借以坦克戰為基礎的閃擊戰,在戰爭初期給盟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索姆河戰役使雙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到了1916年11月,雙方都再也打不下去了,英國損失近42万人,法國損失20.4万多人,德國損失了67万多人。發動這次戰役的協約國,僅僅得到了一條寬7英里、長30英里的狹長地帶,而這塊地帶并無多少戰略价值。法軍總參謀長霞飛元帥因此而結束了他的軍事生涯。 1917年下半年,由于德軍基層單位傷亡比較嚴重,缺乏富有經驗的籌划作戰指揮人員,曼施坦因從集團軍總部被調往駐防柯爾蘭的德軍第四騎兵師任作戰科長,充實第一線的指揮力量。 騎兵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在机動性上有著獨特的优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仍然為各國的軍事家所看中。騎兵的最大單位是騎兵軍,1個騎兵軍下轄2—3個騎兵師,每個騎兵師下轄4—6個騎兵團,騎兵團的名目繁多,有槍騎兵團、驃騎兵團、胸甲騎兵團、龍騎兵團、哥薩克(俄國)騎兵團等。每個騎兵團由4—6個騎兵連組成。每個騎兵師中還編有1個騎兵炮兵營,這种營由2—3個炮兵連組成。這樣,每個騎兵師可達到3500—4200人、12門火炮、6—12挺机槍。至于騎手們,則主要以馬刀、卡賓槍、轉輪手槍為武器。 曼施坦因在騎兵部隊中任職的時期,騎兵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种,逐漸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由于步兵中裝備了輕、重机槍,炮兵中使用了榴彈,殺傷馬匹太快,經過了几個回合之后,戰馬只好委屈到后方馱運輜重,而頭戴精美頭盔的騎士們,不得不默默無聞地徒步作戰。騎兵的日趨沒落對曼施坦因不能不說是一個震動。 “必將有一個新兵种和新的戰術出現,進而取代盛极一時的騎兵,”曼施坦因不禁暗自問自己,“但那會是個什么樣子呢?” 迫使騎兵即將退出戰爭舞台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坦克作為“机械化的騎兵”的出現。坦克兵雖然沒有像騎兵那樣,成為陸軍的一個獨立兵种,但英國第三集團軍在康布雷,對由德國巴伐利亞皇子魯普雷希特率領的六個師進攻作戰中,使用了大量坦克,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戰果,是人們有目共睹的;曼施坦因仔細研究了有關康布雷戰役的坦克使用情況。 康布雷位于法國北部,在此之前是一個并不太出名的小城鎮。周圍的土地平整而干燥,非常适合机動裝甲部隊發揮作用。英國總參謀部的軍官,后來成了英國著名軍事家的富勒上校,首次提出了在此使用大量坦克机動作戰的建議,得到了總參謀部和英國戰場指揮官的首肯。 為了保守秘密以達成坦克襲擊的突然性,英軍在戰前把大批坦克隱藏在己方陣地后面的阿夫蘭科特大森林之內,特別規定在攻擊發起之前,坦克不准駛進德國前哨陣地的1英里之內。 在攻擊臨近的時候,英軍出動了飛机,在德軍的陣地上不停地低飛,嗡嗡的聲響蓋住了坦克發動机的隆隆聲。英軍還用最接近周圍景色的彩色斑紋,涂在坦克車身上,以達到偽裝的效果。除了使用坦克的人和為數不多的高層軍官,其他人在進攻發起的48小時之前,對坦克即將投入戰斗一無所知。這樣,即使有人被俘,也不會暴露坦克的秘密。 1917年11月20日6時20分,天剛蒙蒙亮,本來一片沉寂的英軍陣地上,突然轟鳴聲大作,睡眼朦朧的德國守軍從塹壕中,伸出頭來望去,但見從英國陣地開過來一片黑壓壓的怪物,這种怪物渾身上下鋼鐵打造,噴著火舌,發出巨大的隆隆聲駛向自己的陣地。前沿的一道道鐵絲网、一道道塹壕竟也擋它不住。參加過索姆河戰役的德軍士兵們看著眼熟:這不是坦克嗎? 這次英軍共出動了381輛坦克,舖天蓋地,好不威風!這些鋼鐵怪物重達28吨,每三輛為一組,一輛在前,兩輛在后,相距約180到250米,交替掩護沖擊,輔助步兵肅清掩体內的敵人。德國人加寬之后的塹壕也擋不住它們,因為它們隨車攜帶了用鏈條束成的長長的柴捆,臨近塹壕時,把柴捆塞入塹壕,再從上面駛過。車上還帶有鐵錨,用鋼索拴在車尾,把鐵錨扔進鐵絲网叢中,拉起便走,為隨后而來的英國步兵打開了缺口。 步兵坦克協同的戰術應用得很成功,德國士兵從未遇見過如此戰法,他們惊惶失措,陣地和支撐點相繼失守。在不足5個小時之內,英軍前進了6至8公里,占領了德軍的前兩道防線,俘虜了約8000名德國士兵和160名軍官,英軍損失輕微。 為了慶祝康布雷的胜利,英國倫敦所有的教堂鐘聲齊鳴,在大戰中這是僅有的一次。坦克在康布雷的成功運用,向世人昭示了未來裝甲作戰的前景;甚至德國元帥興登堡也不得不承認:“英國在康布雷的進攻,第一次揭示了用坦克進行大規模奇襲的可能性。它們能夠越過我們未遭破坏的塹壕和障礙物,這些不能不對我們的部隊有顯著的影響。” 年輕气盛的曼施坦因自然不會滿足于騎兵在后方馱馱糧草、運運彈藥之類無足輕重的活計,他于1918年5月——一任騎兵師作戰科長不足一年——又調到了德軍步兵第213師任作戰科長,仍然是負責籌划作戰有關事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都沒有离開過西線的法國戰場。 埃里希·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轉戰過比利時、東普魯士、波蘭南部和塞爾維亞,參加過凡爾登、索姆河和艾斯尼會戰,并曾身負重傷。他從一名軍校在校生、皇帝身邊的侍衛,晉升到預備團副官、集團軍參謀、騎兵師作戰科長和步兵師作戰科長,經歷不可謂不丰富。 不知是何原因,曼施坦因本人絕少談及在此一階段的經歷,他的朋友和同僚也鮮知此事。是彼時軍界前輩如史里芬、毛奇、興登堡、魯登道夫之輩的光輝太過明亮,以致于被籠罩;抑或德國最終戰敗,不宜獨吟己勇?這些都不得而知。但有一條大概是不錯的,這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曼施坦因只不過有區區上尉軍銜,官微銜低,所起的作用自然是十分有限,因此說他是默默無聞也并不為過。 但這一段血与火的經歷卻在曼施坦因的人生歷程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尤其對他日后為希特勒所器重,成為獨當一面、統帥千軍万馬的陸軍元帥,意義更為重大:對他的命運產生決定性影響的人物已經登場,使他成就功名的武器和戰略戰術已經具備了雛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平等的《凡爾賽和約》為德國重整軍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而為他和其他軍事將領施展才華作了舖襯。 不知德國戰敗后,對埃里希·曼施坦因有何影響,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