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攻法先侵比利時,列日要塞受遲滯; 取胜哪顧坏道義,出師未捷命險失。 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之所以首先進攻中立的小國比利時,与一個戰前就制定好的對法國作戰計划有關,該計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計划”。這個計划在德軍總參謀部的影響极大,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有人把這個計划重新揀起。 曼施坦因是反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繼續使用這個計划的,因為這個計划太經典了,對于德國職業軍人和法國職業軍人來說,都已作為步兵教科書中的內容而爛熟于心了,再照方抓藥,恐怕難以奏效。 在反對這個計划再次使用的同時,曼施坦因提出了自己的計划,被采納后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可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里芬計划”相媲美,故這個計划被稱之為“曼施坦因計划”。但反對繼續使用“史里芬計划”也使曼施坦因付出了昂貴的代价,他由當時一個集團軍的參謀長,被降為一個二線步兵師的師長,此是后話。 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成功,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曼施坦因所极力反對的“史里芬計划”,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呢? “史里芬計划”是以1891年至1906年任德國參謀總長的史里勞伯爵的名字而命名,該計划是他的嘔心瀝血之作,主要是為了在未來的戰爭中打敗法國。 “史里芬計划”是受1870年普法戰爭的啟發而制定的。在普法戰爭中,德國軍隊在德法邊境戰斗中摧毀了法國軍隊,然后長驅直入,攻陷了法國首都巴黎,迫使法國訂立了城下之盟。為了奪取鐵礦石,同時也是為了消除法國邊界的屏蔽,德國又強行吞并了与德國界相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企圖使法國無險可守,暴露在德國的強大軍事鋒芒之下。 法國丟失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后,法國的軍事工程師以四個邊境城市為中心,沿150英里長的法德邊界构筑了一系列堡壘。東南起自阿爾卑斯山,經貝爾福、厄比那爾、土爾、凡爾登,到盧森堡和比利時邊境以及阿登森林一線展開,鋼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火力配備周全,以這條天然加人工的障礙來防止德軍的進攻。 有鑒于此,史里芬伯爵擬定了一個通過盧森堡和比利時平原,迂回到法軍背后的戰爭計划。雖然比利時在比、德邊境也构筑了防御工事,但比起法國的工事來說,自然容易攻克。比利時國內交通比較發達,一旦進入比利時境內,即可借助便利的鐵路、公路、河流向法國后方投入大批兵力,腹背夾擊法軍。而法國在德法邊境堡壘中的要塞炮,是防前不防后的。 這樣,進攻法國的德國軍隊,將會以一個距离法國最近的城市——梅斯(這里距离法國首都巴黎僅有178英里)為軸心,由79個師組成強大的右翼,以閃擊的速度經比利時橫掃法國,另由八個師組成左翼實施戰略佯動,把法軍的主力吸引在要塞防線上。 在東線,考慮到俄國原始的鐵路運輸系統和蝸牛般的動員速度,只放10個師來遲滯俄軍,待在西線打敗法國軍隊之后,再調轉頭來收拾俄國。 史里芬本人并沒有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那一天,所以也就無從看到這個計划實施之后的效果。 不過還是發生了他生前最擔心的事,“史里芬計划”的核心,就是必須維持德軍強大的右翼,史里芬在彌留之際還不斷地重复著一句話“加強右翼”。可惜他的繼任者在實戰中修改了這一計划,從右翼中抽出了八個主力師來加強左翼,這樣,德國軍隊的強攻右翼被削弱,以至于打到巴黎城下之后,再無余力對巴黎實行包圍,待從正面調動德軍強攻巴黎時,被緩過勁了的法軍在馬恩河會戰中擊退。 戰爭開始之后,除了右翼被削弱之外,德軍大体上還是按照“史里芬計划”行事的,進攻比利時就是這個計划的第一步。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親自披挂上陣,擔任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以老毛奇元帥的侄子小毛奇將軍為總參謀長,德國戰時的大本營從柏林前推至距离法國邊界只有100公里的科布倫茨市。 不管想參与作戰指導的欲望有多么強烈,此時處在下級軍官位置上的曼施坦因上尉,還是只能跟在德軍精銳的突擊兵團之后,參加一些無關緊要的收尾活動。他所在的團隊,最初參加了戰爭初期侵占比利時的行動。 小國比利時并不像德國人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比利時軍民在阿爾貝國王的統帥下,節節抗擊德國入侵者,同時請求英法兩國增援。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曼施坦因上尉十分欽佩比利時士兵頑強戰斗的精神。尤其是在列日要塞爭奪戰上,曼施坦因親身領略了比利時人的英勇無畏。 列日要塞位于比利時与德國接壤的地區,是通往比利時內地的咽喉要道。列日要塞系由比利時的一位工程師設計,正好在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夕建筑完畢,整整花了25年的時間。 整個要塞由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裝甲炮塔、及各种口徑的槍炮的交叉火力組成,要塞內火炮的最大口徑為8英寸,要塞本身的設計,也是要求要塞能承受8英寸口徑的火炮直接命中。 要塞的火力點,是若干個裝備著速射炮的炮台,每座炮台的周圍,是深達30英尺的壕溝,并配備有強探照燈光,以防止夜間偷襲,這些重炮和探照燈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降到地面以下,地下有連成一体的坑道把整個防御系統聯系起來。 防守列日要塞的比利時軍隊有2.5万名守備部隊和一個加強的陸軍師,總數約有4万多人。盡管他們的國家存在83年以來,從未打過一仗,甚至平時整個軍隊都沒有一個總參謀部,比利時軍民還是把領土保衛戰進行得有聲有色。 德軍先鋒約兩個騎兵師和六個騎兵旅的兵力,在馮·埃米西將軍的統領之下,奉命盡快拿下列日要塞。馮·埃米西將軍認為比利時軍會不戰而降,于是先禮后兵,派出一位使者打著休戰的白旗,來到要塞作說客,要守軍投降。 沒料到那比利時守將勒芒將軍竟然十分倔強,不肯買德國人的帳,言說自己奉比利時國王之命防守要塞,必將闕盡軍人守土之責,并逐退來使。 德軍見勸說無效,命令大炮開火,猛轟要塞,并從德國的科隆調來了飛艇前來助戰。那德國飛艇名為“齊柏林式飛艇”,系由內燃机作動力,在要塞上空丟下了13顆炸彈,卻也無濟于事。 德國大炮轟擊一個時辰之后,見比利時守軍沒有動靜,步兵便開始向要塞發起沖鋒。沒想到一臨近炮台,那比利時守軍各种火力一齊開火,殺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霎時間,德軍士兵尸体堆積如山。原來德軍的大炮和飛艇并未對鋼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造成多大損害,僅是削掉了几層表皮而已。 一連几天,德軍都進展甚微,只有一部攻進了要塞的一隅,直到六天之后,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拿下了要塞12座炮台中的一座。德軍眼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對自己的速決戰很是不利,便使出了殺手銅,搬來了克虜伯兵工厂新近研制出來的巨型大炮。這种巨型大炮口徑達16英寸半(約合420毫米),比當時英國最大的13英寸口徑的海軍炮還大出3英寸。德國人給這件殺人利器起了一個女人的名字,叫“大蓓爾塔”,這個名字,恰好是克虜伯夫人的名字。 德軍這种名叫“大蓓爾塔”的巨炮果然厲害,單每發特制炮彈就重達1吨,最大射程為9英里,且每顆炮彈上都裝有一個定時引信,只有等炮彈穿進碉堡之后才爆炸。堡壘一旦被擊中,里面的比利時守軍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昏,絕無幸免。 到了8月16日,列日要塞的12座炮台全部被“大蓓爾塔”夷為平地,守軍指揮官勒芒將軍在受傷之后被俘。德軍前線指揮官馮·埃米西將軍可能覺得自己理虧,倒是沒有難為成為階下囚的勒芒將軍,甚至沒有取下他隨身佩帶的、代表軍人榮譽和尊嚴的指揮刀,并很快把他釋放去見他所忠于的比利時阿爾貝國王。 站在已經被攻城的德軍夷為平地的列日要塞,曼施坦因不禁為戰況的慘烈而惊駭,塹壕之中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尸体,被高爆炸彈炸碎的肢体散落在各個角落,分不清哪一個是德國士兵的,哪一個是比利時士兵的。整班整排的比利時士兵被活埋在德軍攻城大炮炸毀的堡壘中。 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軍在比利時境內已無大的險隘可阻,但与其他有頭腦的德國將領一樣,曼施坦因仍然擔心一路上會遇到法軍和英軍的猛烈阻擊。事實證明,曼施坦因的這种擔心是多余的。 在列日要塞堅守的這一段時間內,法軍為什么不馳援比利時軍,以至于眼看比軍坐以待斃呢? 原來法軍的統帥部判斷有誤。在8月4日德軍對列日要塞發起攻擊之后,比利時政府通知全國軍民,不再把法軍和英軍越過比利時國境看成是敵對行動,并准許協約國利用比利時領土組織反擊。比利時政府的如此決定,實際上是向英、法等求援的一种外交上的、比較委婉的要求,法國駐比利時大使也馬上把這一請求報告給本國政府。然而,法國統帥部長時間猶豫不決,一直認為德軍在比利時的進攻只不過有18個師左右,只是為了分散法軍注意力的戰略佯動,而一旦在這個方向受挫,便會掉頭南下,以主要兵力用于梅斯方向,因此沒有及時把兵力北移比利時,以至于比軍孤軍奮戰,終是寡不敵眾。 另外法軍有它自己的對德戰爭計划。 法國總參謀部早在1872年便著手制定了對德國的戰爭計划。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的40年間,法國共制定了17個對德作戰計划和一些修正案。 最后法國用于戰爭的那一個方案,是由當時法軍總參謀長霞飛于1913年制定的,這個方案被稱為“17號計划”。按照這個計划,在戰爭的一開始,法軍不僅不會分兵馳援兵微將寡、孤立無助的比利時軍隊,而且,守在堅固要塞中的法軍還將主動進攻德國嚴陣以待的邊防重兵。法軍在比利時軍隊浴血苦戰的時候,派出重點集團去進攻在普法戰爭中失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雖然以較大的代价一度占領了部分地區,但不久就被德國的援軍赶回了法國境內。 在進攻德國邊境要塞的戰斗中,顯出了法軍戰術的落伍。法國軍隊以19世紀最好的隊形出現在戰場上,軍官們戴了白色的手套,修飾得漂漂亮亮,如同過節一般,走在部隊前面的60英尺。士兵們則穿上了暗藍色的短上衣和猩紅色的軍褲,在團隊旗幟的導引和軍樂隊的伴奏下,向德軍射來的密集彈雨義無反顧地走去,直到被射中、倒下死去。 法軍的這些固執的行動,連前來助戰的英國遠征軍也有點看不下去。一位目睹此情景的英國軍官事后評論說:“每當法國步兵前進,整個戰線就立即被彈片覆蓋,倒霉的法國士兵就像野兔一般被打翻。法國士兵們都很勇敢,不斷冒著可怕的炮火沖鋒前進,但毫無用處,沒有一個人能在這樣密集的炮火射擊中活下來。法國軍官們也都很优秀,他們就像閱兵行進時那樣安詳,但沒有一個人能前進50米的距离而不被打翻。” 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軍兵分三路,分別向布魯塞爾、那幕爾和迪南進攻。8月22日,無險可憑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也告陷落,比利時遷都安特衛普,繼續抵抗。由于比利時軍民的拼死抵抗,德軍通過比利時的時間,用了將近20天,并不得不留下兩個兵團駐守。比利時為協約國迫使德軍在比利時分散,并贏得了好几天的時間,使得英法軍隊在法國的馬恩河一線部署會戰,有了騰挪的余地。 8月24日起,曼施坦因所在的集團軍陸續開進法國境內。加上另外兩個集團軍,德軍從比利時進入法國的總兵力達三個集團軍。占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之后,德軍士气正旺,乘得胜之勢,一路上斬關奪隘,殺奔法國首都巴黎而來。而法國由于把兵力主要部署在法、德邊境,而在法、比邊境只有一個集團軍,自然抵敵不住,且戰且退。 戰爭是殘酷的,德軍把抓到的平民作為人質,一旦遇到抵抗就處死人質,他們甚至用野戰炮轟擊藏有狙擊兵的敵方村鎮。曼施坦因親眼看到了一份一線德軍指揮官們的軍事報告:“我們在比利時的進軍肯定是殘忍的,我們是在為我們的生命而戰,誰擋路,誰就會自食其果。” 這哪里還有一點普魯士的騎士風度呢?曼施坦因心目中,父輩們灌輸的普魯士武士的中世紀騎士風度,已經蕩然無存。 其實也難怪,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早就有過訓喻:“一切都應當被淹沒在火焰和血泊之中,必須把男女老幼都殺死,一所房子、一棵樹都不能留下。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民族感到畏懼的恐怖手段。運用這种手段,戰爭不到兩個月就能結束。而假如我以人道主義為怀的話,那么,戰爭必將延續好几年。” 接著,德軍在阿登森林之戰中,連敗前來應戰的法軍和前來增援的英軍,鋒芒直逼巴黎。 法國首都巴黎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法國當時所有的鐵路線都通過這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以往的戰爭中,巴黎已經修筑了一些防御工事,它的內城有14座炮台,外城有25座炮台。 戰爭一開始,法軍并沒有下定死守巴黎的決心,法軍總司令甚至建議巴黎為不設防城市,一旦德軍打來,可以不戰而降;德軍的步步進逼,几乎使法軍想放棄首都。 8月25日,法軍陸軍部長急電總司令霞飛,至少用一個軍的兵力在巴黎城外掘壕固守,并緊急撤換了防衛不力的原巴黎衛戍司令米歇爾將軍,讓65歲的主戰派加利埃尼將軍來主持大局。同時,法國政府決定臨時遷都波爾多。 老將軍除了立即著手修筑工事之外,借鑒了1870年普法戰爭的經驗。當時巴黎被圍,饑民甚至吃動物園的動物和家中養的寵物充饑。所以,老將軍下令廣積糧食,并在巴黎的体育場跑道和公園里,養滿了牛、羊、豬、馬,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堅壁清野,把任何可能被德國人利用的机器設備遷移或者埋藏起來,不僅在巴黎著名的埃菲爾鐵塔下安放了炸藥,而且在橫跨塞納河、馬恩河和瓦茲河的80座鐵橋下面埋藏了炸藥。 當德軍兵臨巴黎城下的時候,曼施坦因上尉覺得就會像德皇威廉許諾的那樣:戰事很快就會結束,士兵們秋涼之后就可以回家。德皇本人也于8月28日致電已經抵達巴黎近郊的德軍第一集團軍,祝賀它取得“決定性胜利”,表示“朕甚感激”。 但情況并不如他所想,局勢在悄悄地朝不利于德軍的方向逆轉。德軍統帥部与作戰部隊之間的距离越拉越長,后方補給線也越來越長,軍隊所需要的戰爭物資得不到手;戰局變化迅速,通訊無法保證,帥不知將,將不知兵,各部隊只得各自為戰。但退卻中的法軍和英軍卻相對彌補了過去的不足。由于兵力的不斷收縮,彼此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越來越便于相互協同。 還有兩點對德軍目前的處境甚為不利: 其一,俄國的軍隊出乎德國總參謀部的意料之外,不是在六周之后,而是只用了兩周,便在東線對德國展開了進攻。8月12日,還是在德軍鏖戰比利時列日要塞的時候,俄軍的兩個集團軍——萊宁坎普指揮的第一集團軍(亦稱“涅曼集團軍”和“維也納集團軍”〕和薩姆諾索夫指揮的第二集團軍(也稱“納爾瓦集團軍”和“華沙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相繼攻入德國東線的東普魯士,如果俄國人占領了柏林,則德軍在西線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將付之東流。因此,德軍統帥部不得不把西線會戰急需的三個兵團和一個騎兵師調往東普魯士。 其二,按計划應在西線的左翼采取守勢的德軍第六、第七集團軍,眼見西線右翼的戰友們快要拿下巴黎,擔心自己寸功未立,也急于在左翼的洛林一線對法軍發動進攻,在這里擔任總指揮官的巴伐利亞王儲普雷希特于8月23日下令,德軍西線左翼全面攻擊法軍右翼;于是,再也抽不出兵力去支援預定要于9月2日(色當會戰紀念日)奪取巴黎的德軍右翼。 法軍退至巴黎附近,無可再退。法國陸軍部長下令死守巴黎,霞飛將軍發布了一份簡短的號召書:“正值國家存亡在此一戰之際,必須提醒大家不得瞻前顧后,應當全力以赴,進攻并打退敵人。部隊倘若不能再前進,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已經占領的地區,宁肯就地戰死而決不后退。在當前的情況下,任何怯懦都是不可容忍的。” 巴黎守軍的一位指導炮兵進行校正射擊的法軍飛行員,在9月3日報告給法軍統帥部一個他無意中發現的新情況:德軍縱隊改變了他們的行軍路線,放棄了從正面進攻巴黎的計划,而是把重兵轉向巴黎的東南郊外。 剛剛上任伊始的法軍巴黎衛戍指揮官加利埃尼將軍,起初不敢相信這一事實,但被證實之后,不禁額首稱慶。 德軍進攻計划的改變,确是給了法國人以起死回生之机。這樣一來德軍的側翼十分暴露,非常容易被法軍攻擊。 為了形成對德軍側后的死亡鐵拳,法軍必須把大量的兵力作大規模的調動。但時間不等人,鐵路運用不上,急行軍也嫌太遲,法軍指揮官加利埃尼將軍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立即征用巴黎市區的所有机動車輛,其中主要是出租汽車,用于法軍的兵力調動。 一聲令下,軍令如山,忠于職守的法國警察就地停住了巴黎附近的所有的汽車,命令乘客下車,只留司机,把屯在巴黎的生力軍送往急需兵力的前線。 這是軍事史和戰爭史上的第一支“摩托化”縱隊的開進,大約1200多輛民用雙汽缸汽車,滿載全副武裝的法軍士兵,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摩托化行軍縱隊,在一夜之內,把一個師(巴黎衛戍第七師)的兵力和武器運送到50公里以外的戰場上去。 這支生力軍一開到戰場,戰爭胜負的天平立即向法軍一方傾斜,正在准備進攻巴黎的德軍做夢也沒有想到法軍是如此之快地出現在他們的側翼,速度簡直是不可思議!于是德軍不得不倉促地由進攻轉入陣地防御,但德軍用于防御的作業工具都沒有帶齊,在法軍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德軍士兵只好把步槍上的刺刀、喝水用的杯子、飯盒、鞋后跟、鉛筆刀都用于挖掘掩体。 于是自1914年9月5日至12日之間,曼施坦因領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會戰——馬恩河會戰。在法國的馬恩河一線約180公里寬的地帶,德軍先后共投入了五個集團軍,法、英聯軍投入了六個集團軍,雙方總人數超過了200万,火炮6600多門。戰斗進行得异常殘酷,在多個戰區發生過兩軍士兵的白刃格斗。 德軍最先抵敵不住。9月9日夜間,曼施坦因所在的部隊在遭受到重大傷亡之后,接到了集團軍總部發來的撤退的命令,這一退就是80多公里。 德軍在撤退時,平時的良好訓練派上了用場,前線指揮官和士兵秩序井然,雖敗不亂。這些即使是在英國和法國人寫的戰史上,也是有明文記載的。 德軍撤退之后,在埃那河和瓦茲河一線掘壕固守,使得英法聯軍本來打算乘胜追擊,把德國人赶回國界的計划落空,不得不在9月15日下令停止進攻,在現有地區設防,整個西部戰線呈相持狀態。 但馬恩河的敗績,對德軍的士气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德軍總參謀部本已設計好了入城式:攻陷城池之后,由德皇威廉本人在一隊衣著燦爛、頭戴精美頭盔、身穿刻有浮雕的胸甲、內村白色和金黃色制服的騎兵護送下,耀武揚威地進入城內。但這一許諾看來無法實現了。 曼施坦因所崇拜的德軍總參謀長毛奇將軍,在得知德軍的側翼被攻擊,德軍損失慘重的消息時,惊得目瞪口呆,坐在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室地圖前,面色蒼白,凝視著地圖一語不發,非常絕望,似乎不相信德軍不可戰胜的神話就這樣破滅了。 感到大失面子的德皇威廉,到底沒有原諒毛奇。由于馬恩河戰役的失敗,毛奇被免去了德國最高指揮官之職,而由毛奇的老對手、陸軍大臣馮·法爾肯海因來接替他的指揮權。出于對士气的考慮,撤換毛奇的決定沒有馬上公開,這樣毛奇還不得不像傀儡似地參加每一次作戰會議,但卻再沒有人來征詢他的意見。 1914年9月14日,看到僵勢無法打破——既推不動德軍,同時自己也不愿放棄已經取得的現有地域——法英聯軍統帥部下令掘壕固守。 陣地防御作戰,曼施坦因的同僚們到底是悟性高于他們的敵人法英聯軍。而在此之前,擅長閃擊和進攻的德軍,是不希望戰爭打成持久戰的,都沒有經過野戰陣地防御作戰的訓練。士兵們起初沒有挖掘塹壕的工具。就到附近的村庄去搜尋農民的農具。起初的塹壕只有沒膝蓋高,主要用來防止敵方炮彈片的殺傷和肉眼觀察。不久,在彈片橫飛下,百無聊賴的士兵開始把塹壕越挖越深,達7英尺左右,在上面作上偽裝,支撐上木板,挖好射擊和觀察孔,以求盡量過得舒适。 武器也經過改進,适用于塹壕戰。德國人的實用主義在這里得到了發揮:最先把攻城用的榴彈炮加大彈道曲線,為了使更多榴彈能直接射入聯軍的塹壕;迫擊炮、槍榴彈和手榴彈也使用得越來越多和越來越熟練。其他武器裝備,如探照燈和照明彈原本是用于防空作戰,潛望鏡原本是用于潛艇作戰,此時都被德國人拿來后,稍加改造,以用于塹壕作戰。 炮兵在塹壕作戰中,出盡了風頭。鑒于聯軍的重武器不如德軍,英國特地從本上調來了重炮,德國也不甘示弱,努力地加大炮管的口徑;裝備了無線電收發報机的飛机在對方的陣地上飛來飛去,觀察炮兵射擊的彈著效果,而防空火力對此無能為力,几百顆炮彈不一定能打中1架飛机,而且往往防空火炮的炮彈筋疲力盡后,落在自己一方的陣地上爆炸。 在攻占安特衛普港的戰斗中,德軍首次使用了無煙火藥的炮彈裝藥,大炮發射之后了無痕跡;而對方的有煙火藥發射之后,炮口噴出的滾滾黑煙一望便知,還沒打几炮,炮兵陣地很快被德軍發現,往往來不及轉移陣地,即被德軍大炮摧毀。 經過數月的鏖戰,德軍不僅沒能拿下巴黎,而且在法國境內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塹壕戰。蹲在潮濕陰暗的塹壕內,听著雙方震耳欲聾的炮聲,曼施坦因同其他德國軍人一樣,神經受到了嚴重的折磨,雖然以前受過少年軍官候補學校的“斯巴達式”教育,但那畢竟是在和平時期,不像現在,隨時能嗅到死亡的气息。 1914年11月中旬,在連續了几天的連綿秋雨下完之后,曼施坦因跟隨本團的指揮官來到了德軍前沿觀察所,觀察對面聯軍的動向。就在這時,一發聯軍大口徑火炮的炮彈,挾帶著不祥的撕裂空气的可怕聲音,落到了觀察所的上空! 只听“轟隆”一聲巨響,曼施坦因應聲倒地,失去了知覺。 不知曼施坦因性命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