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如果地球上之最初出現生命并最終發展為各种人种需要奇跡,那么,每次由卵子發育成為成体生物也需要出現同樣的奇跡,或另一次奇跡。 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布林莫爾學院原來是由公誼會的教徒于1885年創辦的,目的是為婦女提供与青年男子同等的受到高等教育的机會。雖然摩爾根即將离開霍普金斯這個男人的一統天下,去到布林莫爾這個女人的世界(只有教師可以是男人),他也不會感到拘謹。這不僅因為他去接任的是霍普金斯的老校友威爾遜,而且因為該校的首批理事會理事和教師中有不少人出身于霍普金斯,以至于布林莫爾常被人謔稱為“約翰斯·霍普金斯女校”或“簡斯·霍普金斯學院”。它的教學計划基本上是從霍普金斯大學抄來的。當然,一個生物學女研究生在布林莫爾上學,所受的教育必定同上霍普金斯大學差不多。至于本科的女生,她們可以到巴爾的摩去上高切爾學院。經系主任馬了同意進入霍普金斯生物學實驗室的唯一女學生不久就被校長吉爾曼逐出,理由是“生物學實驗室是進行有關動物的生命進程的實驗場所,不宜于青年男女混雜在一起學習。” 摩爾根有生以來第一次面對課堂上的學生,而且每天都得去教室講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物學教學由四人分擔。摩爾根是生物學副教授,雅克.洛布是生理學和生理心理學副教授。摩爾根在伍茲霍爾時就結識了洛布,兩人在學術上終生交往甚密。另兩名教師,一個的專業是生理學,還有一個是植物學。 摩爾根每周五天有課,每天至少上兩次,一次講高級生物學,另一次上普通生物學或普通動物學。他又開設了胚胎學系列講座,每周一次;還負責這些課程的實驗室工作,指導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和博士論文。他組織了一個兩周一次的學術沙龍,漫談近期發表的物學文獻。 要應付這么繁重的教學任務,最省事的辦法是年年期期都講同一內容,照本宣科,周而复始——但摩爾根不這樣做。相反,他卻愿意對課程內容有所修改,以反映他自己的研究成果。1894至1895年在那不勒斯呆了一年之后,他回國來就這么教書,尤其是在研究生的課堂上。 作為一個教師,摩爾根与威爾遜的風格迥异。威爾遜在布林莫爾執教六年,講課總是經過周密思考,層次分明,順理成章。摩爾根的口頭禪卻是:別管教學。他后來又把這樣的信條傳授給他的得意門生們。 大約十年以后,摩爾根發覺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實驗室的一個研究生費爾南達斯·佩思全心全意扑在教學上,他就取笑說:“你得當心呀,要不然你會變成個教務主任了。”在摩爾根看來,真正有价值的工作絕不是在課堂上,而應該是獨辟蹊徑的研究。他的課堂教學多半同他寫書一伴,是利用這個机會把頭腦里思考的東西用語言表達出來,系統闡述他目前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介紹最新的研究資料。一部分學生被這位教師在實踐和理論上的旁征博引弄得稀里糊涂。他講課時隨興所至,雜亂無章,而且還常常遲到,有時干脆不來。但另一些學生簡直對摩爾根和他講的生物學著了迷。他有熱情,有才學,能使有興趣的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的廣闊天地和多种多樣的實驗方法。而且,他舍得花時間。你要是有問題需要討論:隨時可以打斷他的話。這樣,他輕而易舉就贏得了大批追隨者。他外出度假期間,這批學生總是十分想念他。他們說:“這位新來的教師真棒,但在實驗室里從不請我們喝喝茶。” 摩爾根在布林莫爾的頭三年生活得很快活。网球場上經常可以見到他。學校里的各种集會他多半都要參加,雖然不常跳舞,但吃糖果點心卻是盡心盡力的。 与此同時,摩爾根的家庭關系也基本定型,這种關系貫穿于他的一生。他成了母親和妹妹的特定保護人,對她倆關怀備至。不過他從不去看望她們,而是她們來看望他。對大、小查爾頓,他比較淡漠,同他倆沒有多少共同點。 摩爾根的弟妹都沒有繼承長兄那樣的智慧和抱負,也不及他走運。內利1891年報考布林莫爾學院落榜,翌年又考,被錄取上了,因而置于摩爾根的卵翼之下。他一方面決心要她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一方面對她有种老大哥的威嚴。他諄諄教訓她,說必須學會自己用腦子;但在火車站,她卻一定要在女賓室里候車。內利在布林莫爾學院三天打魚、兩天晒网,然后又因“健康欠佳”而中途輟學,始終沒有讀完。之所以改變了先前的計划,部分原因是她對于腦力勞動缺乏熱情,又太丟不下親愛的媽媽。雖然湯姆大哥為她作了种种安排,雖然一長串追求者希望她留在學校,但她仍回家去,一直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內利在布林莫爾那段不長的時間里,媽媽經常來探望他們兄妹倆。當時,小查爾頓從肯培基州立學院商科退學,在圣路易斯的密蘇里太平洋鐵路公司供職。他覺得坐辦公室枯燥乏味,天天給父親寫信(“并向老太婆轉致問候”),催促父親實踐承諾,利用自己的威望為他在家鄉謀個職位。他好像不太明白,大查爾頓的威望有限,他自己要謀個職位也還沒有著落呢。 摩爾根一家兩派的分歧到1893年表現得最為突出(摩爾根結婚以后,由妻子負責處理來往信件,這种歧异趨于緩和)。摩爾根的父親那年立了個新遺囑,一方面抱怨他母親的遺囑是有意對他施以懲罰,使他不但沒得到母親的分文遺產,而且對全家的財產也沒有絲毫發言權;另一方面,他自己擁有的一切全歸儿子查爾頓繼承,說“他總是那么喜歡我,比其他兩個孩子更會体貼人,更懂得感情”。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摩爾根繼續搞他研究生時代的課題,主要對柱頭虫、蛙類、海鞘等進行描述性的研究。既然他關心的是胚胎學研究,海洋動物自然就成了最好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個体小。數量多,軀体又是半透明的。但他不久就改變了研究方向。這時,他越來越相信實驗方法的力量,后來他為發展實驗研究貢獻了畢生精力。四十年后他榮獲諾貝爾獎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是實驗生物學的光榮。他的意思是,實驗生物學与單純的形態學研究或描述性的生物學研究是不一樣的。 對摩爾根產生巨大影響的不僅有霍普金斯的同事、布林莫爾學院的雅克·洛布、伍茲霍爾的C.O.惠特曼,而且也應包括設在維蘇咸火山下那不勒斯灣的動物學試驗站。1890年,摩爾根朝拜了這一生物學界的圣地。1894-1895年,他得到布林莫爾學院給予的休假,到那儿搞了一年研究工作。 摩爾根沿途觀光,進行學術交流,于10月抵達那不勒斯。當時,他口袋里塞滿意大利鈔票,手里拿著本意大利文語法書。据說,由于他父親當年支持加里波迪政府,意大利人伸出雙臂歡迎他。不過,他們的熱忱不足以影響美國政府同意查爾頓出任他夢寐以求的領事職務。對于意大利人的熱情歡迎,摩爾根回答說,他有心娶一位意大利公主,但沒有具体說明哪一位。那不勒斯實驗室里正在進行的一切更加使人心醉神迷。摩爾根為《科學》雜志撰文(載1896年第3卷,第16-18頁),盛贊這個試驗站像一個目不暇接的万花筒,每個月都有新變化。學生、教授、研究人員從天涯海角聚集到這里,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方法。他寫道:“各式各樣的人物聚在一起,自然要發生思想上的交鋒,互相品評。這樣,人人都得到深刻印象,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摩爾根在那不勒斯,同漢斯·德里施及其他儿個德國生物學家一道工作。他對動物發育的實驗胚胎學研究產生了興趣。生物体的發育是复制与分化相統一的過程。無論是蛙或人的成休,都是由一個單細胞——受精卵自行复制了四、五十次后形成的。最根本的問題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一個細胞分裂成完全相同的兩半,每個子細胞又分裂成完全相同的兩半,如是反复,經過五十來次,它們所處的環境完全相同,那么,經過了這一神奇的轉化過程,怎樣分化為軀体的不同部分,有些子細胞變成了骨骼,有的變成血液,有的又變成了腦? 摩爾根著手研究影響卵發育的几种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使用的是原始的魯布·戈德堡公司的器械。例如,他用這樣的方法研究重力對卵發育的影響:“由一台水動机提供動力。將一輛自行車倒翻過來,取下前輪的車胎,將一條帶的一端套在馬達上,另一端套在自行車的輪盤上。這樣,馬達帶動自行車輪旋轉,車輪的轉速控制在每分鐘12-16轉。把卵放在大試管里,用橡皮塞封閉管口,然后把試管拴在車輪的輻條上……試管內几乎裝滿水,但上面留有一個大气泡。試管隨車輪旋轉,气泡隨之從試管的一端跑至另一端。所以,車輪每轉動一圈,管內的水和卵就來回轉動兩次。” 當時學術界最重要的辯論是先成論和漸成論之爭。有人說性細胞注定(或預定)會變成一個完整的生物体。按照這种稱之為“鑲嵌說”或“先成說”的理論,每個卵子里都預先存在著生物体的雛形,此后能自動展開,成長為成体,就像巧妙的日本花球一樣,一經泡入水中,就會成為一朵鮮花。与此相反,漸成論認為,個体發育取決于卵內物質相互作用的力量,而且原生質、環境同細胞核之間的复雜關系可能貫穿于生物体發育過程的始終。如果一切都是事先決定了的,生物的發育勢必遵循嚴格的路線,動物學家的工作就只不過是從個体發育的過程中觀察种屬發生的歷史。另一方面,后成論卻代表著一种動態的觀點。雖然接受這种觀點就勢必承認生机說的可能性,而摩爾根很不情愿承認它,但這种學說卻更有利于用實驗方法研究發育過程。 1883年,細胞學家魯提出一种見解,認為細胞核分裂時,子細胞間有本質的差別,使子細胞的發育潛力呈鑲嵌狀分布。比如,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時,一個子細胞今后會發育成軀体的右側,另一子細胞會發育成軀体的左側。而將來形成軀体各個器官是在受精卵的最初几次分裂中确定下來的。過了五年,魯通過實驗,把蛙卵的兩個子細胞殺死一個,剩下這個子細胞發育成缺少了一半的不完整的胚。這一發現證實了他的上述見解。于是,這場爭論似乎就此解決了。但到了1891年,很受人尊崇的胚胎學家漢斯·德里施做了一個類似的實驗,卻發現海膽受精卵單一的子細胞并不形成半邊胚,而是發育成正常的胚。顯而易見,如果細胞的一半甚至人分之一擁有与最初那個受精卵同樣的潛力,具有識別變化了的環境的能力,亦么,原生質同整個環境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勢必比先成論的解釋要复雜得多。過后若干年內,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互相矛盾的實驗結果,生物學界被弄得一團混亂。例如,查布里和康克林發現海鞘卵的發育符合鑲嵌論,而1893年威爾遜用蛞蝓(一种高等軟体動物或低等脊椎動物)做實驗,卻證實了德里施的重要發現。摩爾根在那不勒斯与德里施共事期間以及返回布林莫爾學院以后的一段時間里,他用許多辦法刺激受精卵和胚胎,試圖駁倒鑲嵌論。1895年,他用底□做實驗,成功地證明單一的子細胞能正常發育。漢斯·施佩曼沿著這一方向精心設計了一些實驗。他在發育早期的卵細胞上系上一根頭發,結果發育成不同程度的逼羅雙胎。 在證實了德里施關于一半或四分之一的胚能發育成完整的個体的發現之后,摩爾根進而研究是什么力量造成這种結果的。他采用底□的雙細胞胚做實驗,最初觀察到的与查布里發現的情況相同:去除其中一個細胞后,發育成的個体可能殘缺不全;但他過后又發現,如果把剩下的這一個細胞倒置,或加以振蕩或离心,即可恢复正常發育,產生完整個体。 摩爾根在這段時間也逐漸形成了他今后特有的研究方式:用綜合的辦法進行實驗,同一時期里至少研究五十种不同的生物。一旦實驗出現了有意義的苗頭,他又輕易而且适意地被旁的冷門所吸引。例如,他做過多次實驗,試圖產生帶脊柱裂的胚胎,也就是由于背脊未連在一起而產生的脊椎缺陷。他發現可以用兩种方法創造產生脊柱裂的條件,一是給胚殆加以一种弱的鹽溶液,一是借助于某种直接的損傷。人類也有脊柱裂,但摩爾根當時大概不會認識到他的這項研究對臨床應用有意義,因為那時不時興把人看作動物。 摩爾根和赫特維希在同一時間各自獨立地發現可以通過加氯化鎂或高滲海水人工地刺激海膽卵開始分裂。在一般情況下,必需有精子的刺激:卵子才開始分裂過程。這項研究最終是由摩爾根在布林莫爾和伍茲霍爾的老同事雅克·洛布完成的,他于1899年把摩爾根曾采用的鹽溶液稍加改進,成功地誘導了蛙卵的人工發育。這項研究花去洛布大半生精力,終于成功地產生了沒有父親的正常幼虫,然后又成功地發育成蝌蚪,之后又實驗成功由未受精的卵發育成雄蛙与雌蛙。報界認為這是件了不起的成就而大加宣揚。這為海洋生物實驗室幫了大忙,因為大部分研究是在這個實驗室完成的。不過,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中,有些人覺得不該只歸功于洛布一個人。而摩爾根本人倒不介意,一直与洛布相處得很好。 還有一項實驗值得一提,因為它導致摩爾根對當時一位大名鼎鼎的生物學權威產生了怀疑,摩爾根重复博韋里的實驗,給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授精。博韋里曾發現,受精后發育成的海膽与父親相像。但摩爾根重复這一實驗時,結果很不一致,不能支持博韋里的結論。從此以后,他覺得博韋里的研究報告不太可靠。 1895年摩爾根回到布林莫爾,從生物學副教授晉升為正教授。1897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專著——《蛙卵的發育:實驗胚胎學導論》。在這本書里,他評述了關于蛙的早期胚胎發生的實驗結果,討論卵裂面上的決定因素、脊柱裂畸形胚的產生、損傷离休子細胞的效應、三大組織層的發育等問題。他對減數分裂也作過粗略的描述,但沒提及遺傳与性決定的問題。除此之外,摩爾根還對魏斯曼關于減數分裂的理論闡述表示出一定程度的厭惡。他寫道:“魏嘶曼利用了關于染色体數目減少這一發現來建立他的詳盡闡述的、高度理論化的遺傳理論……照魏斯曼等人看來,染色体數減至其他細胞染色体數的一半似乎是受精過程的准備階段……這樣一來,同一物种的染色体數就可代代相傳,永不改變。” 摩爾根從那不勒斯園來時,确信美國人与國外生物學界隔絕了,對于許多新近的研究都不甚了了,同時也缺少一個歐洲國家那樣水平的海洋生物學中心。以后几年中,他參觀過几個成立不久的美國的海洋生物試驗站,大都設在科德角,但他經常回到設在伍茲霍爾的海洋生物實驗室來。1897年,這個年青的科研机构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變革。 具有進步思想的實驗室主任C.O.惠特曼那年同理事會面對面干了一仗。理事會成員大都是原來在波士頓創建實驗室的那批人。惠特曼主張實驗室要擴大,要發展;而理事會從經濟角度考慮,提出既然財政緊張,不如干脆關閉一個夏天。不過,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有300人以上,當年的象征性薪俸已全部付清。他們擔心自己研究的海洋生物在本人不在場的情況下繁衍,于是改選了一個新的理事會。理事會的成員擴大了,更具全國代表性,几乎全是科研人員。遠比舊的理事會有膽識,對于海洋生物實驗室的前途更有信心。摩爾根是1897年選出的24名理事之一,直到1937年,他總共擔任了四十年理事。過后又作為名譽理事,直至他逝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汽油實行配給之前,每年夏天他至少抽出一部分時間呆在伍茲霍爾,繼續參加該實驗室的工作。隨著實驗室建設的進展,實驗工作也順暢多了。 在伍茲霍爾和布林莫爾學院,摩爾根開始把教學和科研的重點放在再生現象上。繼子細胞損傷研究之后,開展再生現象的研究可算是順理成章,因為半邊胚胎有能力發育成完整的個体,這本身就是一种再生或复位。在摩爾根攻讀研究生之初,就已開始涉及到蚯蚓的再生能力的研究。現在他又轉而研究另几种低級生物,它們任憑摩爾根切去身上一些東西,然后又漸漸長回原狀。 生物的再生現象本是個客觀事實,但摩爾根這段時間大部分研究的目的是需要弄清發生再生的條件以及促成再生的諸因素。 他這樣寫道:“動物長到了本物种特定的体積時即停止生長。表面上看去,這似乎是因為動物的軀体已喪失進一步長大的能力。但是,許多動物可以再生出失去的器官,這就證明停止生長并不等于喪失了生長的能力。” 凡是有血的動物,整個一生中,血紅細胞總是在不斷新舊交替。一切動物,總是不斷填補著表層皮膚的缺失。如果截其一肢或頭部,有些動物(如蚯蚓和蝸牛)能長出新的來,而另一些動物(如老鼠和人類)卻不可能。在一項探究控制再生的動力的實驗中,未來的摩爾根夫人把真渦虫屬的扁虫切割成若干塊,再把它們拼接起來。她發現,從扁虫軀体不同部位切下的切塊可以接在一起。如果切口平整,則切口面不出現再生現象;如果接得不完好,也就是說,如果有無表皮的組織綻露在外,那么,從綻露部位會再生出頭或尾。如果移植時把一個切塊顛倒過來,則會在接縫處再生出兩個頭,一個頭代表一個扁虫。 摩爾根自己發現,把水母切成若干段,切口會碰到一起,融為一体,呈鈴形。他還發現,切去魚的尾部或蚯蚓的基部,被截去的部分會慢慢再生出來。如果多截掉一些,,則再生加快。該動物所吃食物的多寡并不影響生長速度。 但是,切口的一端怎會“知道”該長出一個頭還是該長出一個尾巴?1901年,摩爾根發表了一系列演講,介紹他的研究成果。在闡述他對再生現象的看法時,他提出了一個假設性的答案。他的這些講稿發表在《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論叢》上。理查德·戈斯博士認為,摩爾根寫的《論再生》一文至今仍不失為一篇最优秀的作品。他說:“摩爾根當時為之納悶的那些問題,現在已得到解答的仍何其少也。” 摩爾根根据蝌蚪、魚類、蚯蚓的移植与再生研究的結果提出一种推斷,認為動物体內的張力或物質從頭頂到尾端呈梯級分布。截除軀体之一部分,則打亂了原來的張力或物質分布模式。移植得完善,則恢复了原有張力,毋需再生。要是不移植,傷口處的細胞后面的壓力減低,它們就“知道”該長出一個頭;如果壓力增大,則傷口細胞“知道”該長出一個尾。 這一理論,蔡爾德在1904和1905兩年發表的文章中闡述得十分清楚。蔡爾德還承認這是他以后的生物化學梯度學說的起源,摩爾根認為他的全部研究工作都是為了解答受精卵如何演變成一個個体這一基本問題,雖然梯度學說似乎解答了部分問題,但還有好些問題未得到解答。由于這個原因,摩爾根只要有机會,就回過頭來搞再生研究。事實上,他1945年离開人世時,仍然在研究屬于蛇尾綱的海盤車類動物的再生現象。 假如摩爾根留在布林莫爾不走,他無疑會繼續扎扎實實進行胚胎學和再生現象的研究,但在1903年,他的朋友威爾遜請他到紐約去當全國第一位實驗動物學教授。除了當教授(這是哥倫比亞大學、也是威爾遜本人對實驗生物學的支持)以外,他們之間還有一條明确的協議:摩爾根不必上許多課(几乎完全不上本科生的課),主要從事研究工作。威爾遜曾有一次謙遜地談到他對哥倫比亞大學的遺傳學研究的唯一貢獻是他發現了托馬斯·亨特·摩爾根。不過,假若托馬斯·亨特·摩爾根沒有發現威爾遜及其正在從事的細胞學研究,說不定哥倫比亞大學也就根本不會有遺傳學研究。決定到一個更大的學校去工作,這是摩爾根一生事業中的轉折點。 1903年,差不多是作為离開布林莫爾學院的准備工作之一,摩爾根以威爾遜為榜樣,也訂了婚。他那時三十六歲,到9月將滿三十六歲,這似乎是他一生中的初戀。他始終主張一個男子漢首先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然后才談得上解決婚姻大事。他說這話時,一定是把訂婚也包括在內的,因為他同未婚妻實際上已認識多年,現在才遲遲宣布訂婚。 莉蓮·沃恩·桑普森1887年進入布林莫爾學院,是埃德蒙·威爾遜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學生之一。她1891年畢業,后來在瑞士蘇黎世學生物學和小提琴,1894年獲布林莫爾學院碩士學位。她有段時間在亞利桑那州同朋友們在一起,前后共約一年光景。不過,她多數時間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敦同把她撫養成人的祖父母住在一起。一有時間她就到布林莫爾學院繼續听課,在實驗室搞她自己的胚胎學實驗,擔任帶學生實驗的教師。 她和湯姆訂婚時,年已三十四歲。她三歲就死了父母,同她的姐姐伊迪絲特別親近,而伊迪絲從布林莫爾學院畢業井出嫁以后,莉蓮几乎又第二次成了孤儿。莉蓮的爺爺、奶奶和几個姑母看見湯姆的愛情使她青春煥發,心里十分高興,而莉蓮自己很快就成了摩爾根家族的忠實成員。她給摩爾根夫人的信中這樣寫道:“當我想到您和湯姆的母子之情,我就感到無限幸福,同時也体會到自己的渺小,因為我認識到,作為他的妻子,作為對自己的母親那么孝敬的男人的妻子,她該要填補多大的空間啊!我知道,雖然我一天比一天更加愛他,更加崇拜他,但要充分了解他,我可以說還沒開始哩。我請求您幫助我,讓我明白怎樣才能使他過得更加幸福。” 那年春寒料峭,細雨霏霏,摩爾根每周暫時放下工作一次,來往于布林莫爾學院和日耳曼敦之間。莉蓮當時同姑母住在日耳曼敦。他起初赶火車,后來天气轉暖,改為騎馬。4月,他給莉蓮買了一顆自鑽石。莉蓮在給她未來的婆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歷來就快活,但現在,歡樂和幸福充滿了我的生活,再沒有時間和空間去顧別的東西啦!” 因為婚禮要到6月才舉行,所以摩爾根很明智地告訴未婚妻,5月之前她不必考慮婚禮的細節。至于他自己,莉蓮寫道,他“就豫所有的男子漢一樣,只是服從于男婚女嫁之不可避免”。 婚禮的排場不大,參加者多半是家里的親友。新婚夫婦很快就登上了摩爾根首次西行的火車,去加州帕西菲克格羅夫的海洋生物試驗站——這真是生物學家的蜜月。秋天,他們遷到紐約,要听摩爾根的課的學生已提前登記。湯姆和莉蓮空閒時廝守在一起,在池塘收集生物標本,在商店選購家具來裝備他們租來的公寓。每天早上,莉蓮安排廚師的工作,料理一些家務,然后走過几條街區到哥倫比亞大學校區內的謝默霍恩大樓,陪著丈夫在實驗室工作一兩小時。 摩爾根的生活方式沒多大變化,仍是冬天從事學術活動,夏天在伍茲霍爾度過,但他的生活內容卻很不相同了。他找到了一個至美至善的妻子,使他擺脫了人間的瑣事。他再也不需去釘一個釘子,也不必去學開汽車,更不必去收拾行李。他的手稿有莉蓮校對。莉蓮對于他進行的最高深莫測的實驗的細節都能領會,密切注視著他研究工作的進展。雖然她本人也是個科學家,但結婚以后,她對輕重主次始終有明确規定:第一是托馬斯·亨特·摩爾根;第二是孩子(他們不久就會有孩子的);最后,也只是最后,才是她自己的實驗。有了新婚的妻子,摩爾根能更專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与此同時,他又發現了一個最好不過的研究領域。在此之前不久,歐洲出現了兩种見解。為處于搖籃時期的遺傳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其一是1900年前后三個科學家几乎同時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的工作,這三人中有一個名叫雨果·德弗里斯;其二是德弗里斯本人創造的突變理論,認為突變是產生新物种的途徑。1900年摩爾根參觀過德弗里斯在荷蘭的希爾弗瑟姆的植物園和實驗室,然后又到了那不勒斯。當時,在那不勒斯海洋實驗室里,孟德爾必然是最熱門的話題。摩爾根在哥倫比亞大學住了很長時間以后,他又回過頭來研究生物學中最令人興奮的新發展,并打算親手試試人工誘變。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