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十八章 親征平潞州


  趙匡胤御駕親征到潞州平叛,擒獲北漢宰相衛融。匡胤尊敬他堅貞不屈,要送他回國。可是北漢主劉鈞卻不想要。區胤對衛融說:“這樣的昏君,你還效忠他干什么!”
  宋太祖趙匡胤在東京汴州,接到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釗三人聯名奏報來的捷報,說是于長平之南大敗李筠,殲敵三千余,奪取了大會寨,李筠率殘部退守長平關。匡胤看了捷報,心中喜歡。
  誰知又停了几日,戰報陸續到來,卻仍然是攻打長平關,而一直未能攻下。而李筠本人一方面据守長平關,另一方面又分兵南下,差部將范守圖襲取了孟州,并任命范守圖為河陽節度使,有渡河攻打西京模樣。
  匡胤見此份戰報,心中大惊,忽召范質、王溥、趙普、趙光義、前訓等人商議。匡胤道:“李筠派范守圖襲取孟州,如果讓他從孟津口渡過黃河,占据西京,使可北倚黃河天險,東控虎牢關要隘,以西京洛陽為根据地,那時再殲滅他,就十分困難了。所以,必須立即出兵,加強河防,奪回盂州,以阻李筠南下之路。因而朕打算御駕親征,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大家經過議論,一致同意兵貴神速,應由太祖御駕親征。
  那知到了第二天,樞密使忽報,有淮南節度使李重進部下謀士翟守珣,秘密來京,要求面見万歲,有机密大事稟報。匡胤聞言,心中暗惊。原來在趙匡胤即位之后,最擔心的有二個人,一個是周太祖郭威的駙馬張永德,一個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進。擔心他們在宋朝建立后起兵叛亂。那張永德是個忠厚的人,并沒有什么野心,一直是柴榮的得力臂膀。不過他十分相信命運,年輕時,曾拜訪過洛陽白馬寺一個高僧給他算命,那高僧對他說:“你以后遇到兩個屬豬的人,要傾力事奉他們,你一生富貴,全依賴在他們身上。”
  張永德對此深信不疑。到柴榮即位征晉陽時,張永德与趙匡胤都直屬柴榮中軍,二人共同協助柴榮處理軍務,成為柴左右臂膀。張永德對趙匡胤的雄才大略,十分飲佩,自愧不如。后來偶然問起,趙匡胤正是屬豬的,張永德大惊,自此便對趙匡胤產生好感,關系漸漸密切;到后來,又一同隨柴榮出征淮南,趙匡胤統兵在外線各地征戰,只有張永德經常侍從柴榮左右。這時,趙匡胤的兄弟趙光義也一直跟在柴榮身邊任供奉官,掌管机要,張永德見他年紀輕輕,卻很有處理事務能力,所以對趙光義也十分飲佩,更因与其兄匡胤要好,遂對光義也不錯,后來方知光義竟然也是屬豬的,從此,他對趙氏兄弟便与對待別人不同。柴榮北征契丹回來,突然無緣無故免了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的職務,使張永德莫名其妙。后來,他也風聞有個“點檢作天子”的木牌出現,因覺得柴榮疑心太大,自己毫無野心,卻白受冤屈。便對柴榮不那么熱心效忠了。等到趙匡胤當了點檢,竟被擁立為天子。張永便更認為這是天意,所以便死心塌地效忠于趙匡胤了。他那里能知道,這一切都是苗訓布置下的一個策略呢?
  至于李重進就不同了,此人剛愎自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所以郭威在臨終,選擇柴榮繼承帝位時,就把李重進也叫來,讓李重進當著郭威面前向柴榮下拜,以定他們君臣的關系,以免郭威死后李重進來爭帝位。其實李重進內心并未真正服柴榮。早在爭淮南時,張永德便曾向柴榮進言,說李重進有野心,但柴榮不相信,以為是張永德和李重進不和,因而從中調解了事。趙匡胤后來与李重進分掌兵權,深知李重進此人不好共事。等到匡胤登了帝位,李重進是什么態度,便成為他暗中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這次他听說翟守珣來京,有机密事稟報,心中便有了預感。慌忙令召翟守珣便殿見駕。
  這翟守珣一直在李重進部下擔任文職幕僚,由于趙匡胤早在征淮南時,已發覺李重進不好對付,但注意拉攏李重進的部下。所以,翟守珣實際上早已成為趙匡胤安排在李重進身邊的一個坐探。
  翟守珣進入宮內,向匡胤跪拜朝見。匡胤連忙宣布“平身”,并讓內侍為翟守珣看座。
  翟守珣謝恩坐下后,便把他重進派他去潞州,結連李筠,共同造反,并暗探京城動向的事,一一向匡胤奏明。
  匡胤听了暗想:“朕正要出兵親征李筠,如李重進又在南邊鬧事,分我兵勢,就有點費手腳了。”因對翟守珣道:“李重進所以想造反,恐怕是怕朕對他不相信吧。如果賜給他丹書鐵券,誓不相負,是否能打消他造反的念頭?”
  翟守珣思忖一下說道:“此人久怀异志,終有暴發的一天。陛下不可不防。”
  匡胤道:“既如此,你是否能設法讓他暫緩起事?實因朕正用兵平李筠,不宜二凶同時并作。如你能說服李重進暫時不動,就是大功一件,今后朕必加重賞。”
  翟守珣道:“他派我去聯絡李筠和來暗探京師動向,說明他對于何時造反舉事,尚在孤疑不決。所以,說明他暫緩起兵,必有把握,請万歲放心。”
  匡胤听后大喜,即對翟守珣厚加賜賞,令他回淮南去了。
  翟守珣走后,匡胤心中略定,便令趙光義為大內都點檢。王審价為京師內外都巡檢,留守汴京。自己帶了新從北邊來京朝見的天平軍節度使韓令坤,以及羅延瑰、宋延渥、馬全義、張瓊、曹彬、潘美等一干戰將,以及軍師趙普、李處耘,起水陸馬步兵十万,從榮陽渡口過河,直趨孟州。
  五月二十一日,匡胤御駕起程,三日后到達滎陽黃河渡口,正在部署河防的西京留守向拱,也就是過去赫赫有名的老將向訓,聞報親自到滎陽來接駕。
  他對匡胤道:“据臣所派出探騎偵察,李筠所派范守圖,兵不足五千,作為先鋒襲取孟州,陛下應迅速派兵過河奪回孟州,并占領太行山口,如稍有遲延,十日內敵方大兵必定云集,扼守住太行山口,那時再過太行,也就有點遲緩了。”
  匡胤听從了他的計划,當即下令,韓令坤、馬全義、羅延瑰三將,各帥騎兵五千,連夜渡過黃河,分兵克复孟州和控制天井關,軹關,守太行山通向澤州的要隘。太祖領大軍隨后陸續渡河,向澤州方向挺進。
  且說那韓令坤過了黃河,領五干鐵騎,直奔孟州。
  那范守圖,提北漢一名牙將,被劉鈞任命為河陽節度使,官位驟升數級,正在興頭不已。他在北漢也算一名勇將,手使雙刀,近十年來,在北漢那些十分軟弱的兵將中稱雄,這次奉命攻打孟州,又正值原河陽節度使李繼勳,因統兵隨慕容延釗北征,留在河北未歸,新節度使尚未任命,只有文官及數百城防兵。無法抗拒,遂被范守圖襲取。他那里曉得來兵的厲害,聞听有宋兵來襲,便大開城門,領自己兵馬傾巢而出,來戰韓令坤。
  二人也不答話,刀來矛去,戰作一團。范守圖均雖是北漢勇將,那里能敵得住身經百戰,勇聞南北的韓令坤,戰了三十多個回合,范守圖抵敵不住,只好縱馬逃走。韓令坤矛頭一揮,領部下鐵騎緊緊赶來,直殺得那些潞州兵哭爹叫娘,四散而逃。
  范守圖逃孟州城下,只見吊橋高扯,便大喊道:“快放下吊橋,接應本節度使入城。”
  城樓上站著孟州州掾,指著范守圖道:“你這叛賊,趁机襲取了本州,如今天兵已到,卻不許你再入孟州了,快快下馬投降。”
  范守圖見勢不對,只得饒城而逃。才走了數步,韓令坤早已赶到。范守圖無法,只好揮刀再戰,戰不到十余個回合,被韓令坤用矛尖逼開他的雙刀,倒轉柔杆,在范守圖背上狠狠一擊,喝聲:“下去!”登時抒范守圖打落馬下。早被宋兵活捉起來。潞州兵見主將被捉,也紛紛投降。
  這時,孟州掾才開城放下吊橋,到韓令坤馬前用伏地請罪。韓令坤道:“你本是文官,城中又無可守城之兵,而被叛賊襲破,非汝之罪,如今又扯起吊橋,斷叛賊歸路,功罪可以相抵,今后安心拱職便了。圣駕不日就到,你速去准備糧草,供應過境大軍,則又是功勞了。”
  州掾自去准備不提。
  次日,韓令坤听說圣駕已到達怀州。便押解了范守圖,到怀州來見匡胤。奏道克复孟州經過。
  那范守圖見了大宋皇帝,嚇得戰戰兢兢,只是叩頭請降。匡胤即命他先在韓令坤部下效力,如有立功表現,再正式任用職務。可笑這范守圖只當了五天節度使的虛名,結果几乎連個牙將也當不成了。
  這時,馬全義、羅延瑰也都差人來報,已經順利控制了天井關,軹關兩處交通要隘。匡胤便令分兵一部分鎮守孟州和兩處關隘,余眾仍隨太祖過太行山,往澤州前線。
  再說那慕容延釗、石守信、高怀德、董遵海,攻打長平關,只因關勢險要,一連攻了五六天,未能奏效。這時,听到太祖趙匡胤引兵御駕親征,已經渡過黃河的消息。石守信當即与慕容延釗等人商議道:“長平關久打不下,圣駕將至,如果圣上到來,我等仍未攻破長平關,豈不顯得我等太無能了嗎?所以必須智取,力爭在圣駕到來之前,拿下此關。”
  正議之間,忽報說王全斌將軍派了二位裨將前來聯絡,慕容延釗大喜,忙令請進。
  只見那二個裨將道:“王將軍領兵襲澤州,由于山勢險惡,地形复雜,怕孤軍深人,有所不利,所以于西北山中隱蔽,讓我等尋找幕容將軍隊伍聯絡商定行止。”
  石守信忙問道:“王將軍的隊伍距此約有多遠。”
  一個裨將道:“大約有三十余里,但由于山道彎曲,按道路計,怕有近五十里的路程。”
  石守信沉思一會,對慕容延釗道:“王將軍即在附近,大事定矣,我有一計,必可以占据長平關。”
  慕容延釗道:“有何妙計?”
  石守信道:“可以效万歲當年清流關、渦口、紫金山等地的戰例,加以溶合貫通,如此,如此,破關必矣!”
  計划已定,便讓那二員裨將回复王全斌,大家按計划行事。
  次日一早,慕容延釗便領了万余兵馬,陳列陣式,橫刀大駕,叫李筠出來答話。
  李筠聞報大怒,也率兵万余出關迎敵。
  慕容延釗見李筠出來,便高喝道:“叛賊李筠听了,現在我大宋皇帝御駕親征,馬上就要到來了,你如識時務,速速下馬投降,否則大軍一到,玉石俱焚。”
  李筠大怒道:“背主小賊,少逞利口,來來來,我与你大戰三百合!”
  揮刀向慕容延釗便砍。慕容延釗橫刀急架,戰了二十多個回合,高怀德縱馬挺槍,來到陣前喊道:“慕容將軍稍歇,待我來擒此叛賊。”
  慕容延釗便退過一旁,讓高怀德接上与李筠廝殺。二人戰了數十會回合,慕容延釗又大叫道:“高將軍稍歇,我來与他決一死戰!”揮刀又殺上來。高怀德便退立一旁觀戰。
  李筠哈哈大笑道:“你們用這种車輪戰法,吾何足懼,就是你們一齊上,我也不怕。”
  揮起大刀,奮勇砍殺。長平關內的北漢相衛融和監軍盧贊,怕李筠有失,忙提起兵刃引本部軍馬,出城助戰。
  慕容延釗忙舉刀戰住二次,又戰了二三十個回合,慕容延釗假裝力怯,撥馬便走。衛融、盧贊那里知道厲害,只道是慕容延釗不敵,引兵掩殺過來。高怀德也裝著戰李筠不下,看慕容延釗后退,也虛晃一槍,退了回來。
  李筠見宋兵全線潰退,喊道:“此時還追擊,更待合時?”
  指揮他的三万大兵,隨后追殺過來。
  由于大會寨山路狹窄,宋兵一時難以都進入寨內,便沿山角大路、廣闊峽谷之中,向南退去。
  一時之間,峽谷之中人頭鑽涌,擁擠不堪。宋兵逃出峽谷南口不久,李筠的大隊人馬,后尾方進入北口。
  李筠正在興匆追擊,忽然后隊大亂,董尊誨引宋軍早已埋伏在西邊山上,滾石擂木紛紛落下,還夾雜著火箭,如雨點般射下,雖然這峽谷寬處達十余丈,兩邊山坡也不陡峭,但谷中已塞滿了兵馬,滾石依然傷了不少人。加之火箭燃著枯木野草、李筠后隊秩序大亂。剛入谷口的潞州兵,紛紛壓路出谷向長平關方面逃去。
  這時慕容延釗和高怀德又引軍殺回,李筠抵敵不住,只好從原路退回。雖然這時山坡上已停止滾下木石,李筠的兵馬已折損不少,隊形已亂,剛剛出谷不遠,前邊一聲炮響,一彪軍馬攔住去路,乃是大將石守信,提槍直取李筠。李筠不敢戀戰,勉強斗了几合,奪路而走。
  看看來到長平關下,只見關上遍插大宋紅色旗號。關門大開,一將金盔鐵甲,手執爛銀槍,大喊道:“李筠,認識某家嗎?”原來正是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他在慕容延釗等詐敗誘李筠大兵离關之后,便從山后襲取了長平關。
  這時,前后來兵已達七八万人,李筠的三万兵馬已死傷近半。如何抵敵得住。也顧不得眾多兵了,与衛融、盧贊集中數千精兵,拼命沖出重圍,向澤州方面敗退。
  看看距离澤州方面不過十余里的地方,李筠見慕容延釗,高怀德的追兵已被擺脫,心中略慰。惊魂甫定。又見只南方山道上塵土揚起,一隊鐵騎急馳而來。當先一將手執支八長矛,大喝道:“李筠休走,認得俺大將韓令坤嗎?”
  原來,太祖大兵已過了天井關,殺到澤州附近安營,令韓令坤率几千騎出來哨探,正遇李筠敗兵,盧贊如何知道韓令坤的厲害,挺刀來戰韓令坤,李筠趁此机會,招呼衛融,刺斜里奪路向澤州方向逃去。
  那盧贊和韓令坤戰不到三十個回合,被韓令坤一矛挑于馬下,登時了帳。
  李筠与衛融拼命逃走,正行近澤州附近,前邊又有一彪軍馬攔住去路。李筠不由魂飛天外,歎道:“天喪吾也。”
  只見那為首一將騎一匹青花馬,執九環金背大砍刀,高叫道:“公主勿扰,快快進城,末將阻擋來兵。”
  李筠定睛看時,原來是自己部下大將儋圭,方始放心。連忙与衛融領數千殘兵,逃入澤州城去了。
  那儋圭果然武藝不凡,接住韓令韓廝殺。二人戰了數二個回合,不分胜敗。儋圭見敵韓令坤不下,宋兵大隊也源源而來。不敢戀戰,虛晃一刀,蕩開陣腳,也顧不得手下兵丁,奪路獨自向澤州方面逃生去了。未來得及逃走的潞州兵,見主將已逃,紛紛向宋軍投降。
  韓令坤見李筠已逃遠,赶不上了,又見慕容延釗等人率大兵已到,便上前与他們一同見禮。
  慕容延釗听說万歲圣駕已在南邊十余里外安下大營,便傳令鳴金收兵,把自家隊伍,委托部將指揮兵士就近選擇曠地方安營,打掃戰場,安撫降卒,自己約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全斌、董遵誨同到匡胤大營來朝見。
  匡胤听說已打下長平關,這一戰把李筠三万精銳殺了個落花流水,心中大悅,對五將慰勉一番,令他們回營,明日齊集澤州城下,攻打澤州。
  次日黎明,匡胤起來,令眾將整頓隊伍,連綿十余里,向澤州前進。匡胤見那山路崎嶇,路上大小石塊不計其數,便親自跳下馬來,搬了兩塊大石,扔入臨近山溝。眾兵將見圣上親自動手搬石,那敢怠慢,也都紛紛投入清道,搬的搬,背的背,不一時,已清出了一條平坦大道。午牌過后,大軍已達澤州城外,匡胤傳令放炮安營。
  次日,命慕容延釗到關外才弱戰,城內派儋圭出戰,与慕容延釗大戰百余合,不分胜敗。匡胤怕慕容延釗有失。傳令鳴金收兵。以后接連日,匡胤先后派出高怀德、羅延瑰、石守信、王全斌出戰,城中只是有儋圭一人出馬。但是總是打個平手,戰儋圭不小。
  匡胤因向眾將道:“澤州城中所恃仗者,看來只有儋圭一人了,此人确是一員勇將。我欲收報此人為我所用,不知眾卿有何妙計?”
  王全斌道:“明日可由末將前去搦戰,与他戰上几十回合,故意不敵,落荒而走。我見此處西南地方雖略平坦,但灌木叢雜,可暗中在此埋伏絆馬索撓鉤手,待我引他到此,將他絆倒,便可生擒了。”
  馬全義道:“王將軍之計雖然可取,但王將軍已与儋圭見過陣仗,如詐敗逃走,儋圭未必相信。不如明日由我出戰,儋圭不知我的武藝,如詐敗,他必然認為戰了几天未拿下一人,今日見我敗走,必貪功追來,就可用計了。”
  計議以定,次日黎明,馬全義率兵到城下大喊:“讓儋圭出來,与本將軍決一雌雄!”
  誰知一連喊了一會,城中毫無動靜。馬全義讓士兵輪番叫罵,城中只是不理。看看天色已午,只好收兵回營,來見太祖。君臣都估摸不出城中為何不讓儋圭出戰。
  次日,馬全義又領兵去城下罵城,城中仍然不見動靜。
  直到第三天晚上,有潞州兵十數人在一小頭目率領下,來宋營投降。
  才知道這個儋圭本是契丹人,流落中原,投入李筠部下為將。如今見宋朝近二十万大兵包圍了澤州,又一連五天,一天一換戰將,個個都比他武藝高強。已挫動他的銳气,暗想,城中兵不過數千,又無什么戰將,目前李筠只靠我一人,如此下去,日久城池必破,我也不會有好下場,因此,便乘夜縋下城來,逃回契丹去了。所以,城內無將可以出戰。
  匡胤聞知此情,便對眾將說:“叛賊已無斗志,軍心動搖,應趁此攻城,破城之日可經到來了。”
  即下令,高怀德引兵五千攻打東門,慕容延釗引兵五千攻打西門,王全斌引兵五千攻打北門,馬全義引兵五千攻打南門。對澤州發起猛烈攻擊。
  那李筠在澤州城內,自得知儋圭乘夜逃亡,城內軍心已亂,急得惊慌失措,毫無主意。這時,他有一個小妾劉氏隨他在此,便勸他說:“事已至此,只能乘夜開城突圍,退保潞州,那里尚有守節駐守,而且北漢劉鈞也屯兵于太平驛,尚可重整旗鼓,与趙匡胤決一死戰。”
  李筠听了,猶豫不決,這時卻又有人對他說:“目下如果開城突圍,手下無有足夠兵力,也無勇將,如冒然出城突圍,并沒有成功把握,如軍士見宋兵勢大乘机劫持將軍投降宋軍,那時就不好辦了,不如死守為宜。”
  李筠見說:“也覺得有理,因而心中毫無主見,焦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這天他正在帥府与衛融商議如何對付宋兵入城,只見部下一員裨將渾身血污,奔跑來說:“宋兵由馬全義率領,組成敢死隊攻城,那馬全義身中數箭,仍然奮不顧身,攀上城牆,殺死城上士兵,下城打開了南門,現在宋兵大隊已進城了,請王爺速速离開,殺回潞州去吧!”
  李筠凄然一笑,對衛融說:“你我和盧贊三人,領兵南下,現在數万兵馬全軍覆沒,盧贊也死,我還有什么面目返回潞州!丞相你逃命去吧。我自當以死報答后周,克盡臣節!”
  說畢,命令衛士將師府柴草庫點燃,自己便要躍身火窟。他的小妾劉氏一見,哭著也要尋死。李筠道:“你不能死,現怀孕在身,快逃命去吧,如將來生下一男,務必讓他為我報仇!”
  說畢,推開劉氏,自己一躍而跳入火中,登時衣服,頭發都燃出火來。火光中,只見李筠掙扎一陣,終于跌倒,隨著一股焦臭气味迷漫升來。觀看的几個衛士無不駭然。那劉氏哭拜于他,叩了几個頭,逃命去了,衛士們也一哄而散。
  只剩下一個北漢丞相衛融,他也想跳入火中自焚,但是看了李筠在火中掙扎的慘狀,又失去了勇气。只好歎口气,跑出帥府,找到一匹無人騎坐的馬,飛身跨上,向北門跑去。才走了一箭之遙,只見前邊宋兵蜂擁而來,為首一將正是王全斌,王全斌大喝一聲:“叛賊哪里走!”
  他見衛融手中沒有兵器,便摧馬向前,輕舒猿臂,一把抓住衛融束甲帶,把他扯下馬來,擲之于地,喝令軍士,將衛融牢牢縛住。
  這時,太祖在眾將保衛下,已經進城。太祖急令停止追殺,愿降的一律免死,并派人救火,安撫百姓。
  匡胤到了帥府大堂坐下,王全斌解衛融來見。匡胤對衛融道:一現在城池已破,李筠已死,你還不降順嗎?”
  衛融喝道:“你能夠負周,我卻不能負漢!”
  匡胤最諱的就是怕有人說他負周,听了此言,不由大怒,執手中鐵骨朵一下敲到衛融額頭上,只打得衛融血流滿面。
  衛融卻大叫:“死不負主上,死了也值得!”
  匡胤歎道:“此忠臣也!”
  命人把衛融帶下,為他醫傷,好好調養。
  次日,匡胤整頓兵馬,向潞州進擊。
  這時早有從澤州逃出的李筠几個部下小頭目,赶回潞州,向李守節報信。李守節聞報大惊,慌派人到太平驛向北漢主劉鉤處求救。誰知劉鈞聞知李筠全軍覆沒,如何敢再抵敵宋兵,早已連夜拔營,逃回晉陽去了。
  這時,宋太祖大兵早已到潞州城下,李守節無法可想,只好開城投降,負荊拜伏于匡胤馬前。
  匡胤道:“卿過去几次哭諫李筠,勸他不可造反。如今他不听勸告,而兵敗身亡,与你沒有干系,不必惊慌。”
  李守節謝恩,遂迎匡胤進入潞州。匡胤下令開倉救濟潞州城內百姓,并豁免本年應繳錢糧。大宴隨征群臣,讓李守節和衛融也參加宴會。
  席間,說想衛融不肯降宋,應成全其忠于北漢之志。便命衛融修書一封給北漢主劉鈞,報告自己作戰被俘經過,以及盡忠決心。同時,又讓李處耘起草一詔書,向北漢主提出,愿送還衛融,以交換被李筠送到北漢的監軍周光遜。寫畢書信,派人送往晉陽。
  誰知停了几天,使者回來,帶回的信息都是北漢主劉鈞不肯用周逃遜交換衛融。
  衛融真想不到,自己身為北漢宰相,而北漢主竟不愿用一個地方州的監軍去交換他回國。不由長歎一聲。匡胤因對衛融道:“如此無義昏君,還效忠他干什么!”于是衛融方表示愿降。太祖遂任命衛融為太府卿。
  又命李守節調任山東單州團練使,處理了潞州家務后,可直接往單州上任。李守節謝恩。后來匡胤回京以后,李守節把李筠小妾劉氏從民間找回,領她一同往單州赴任。劉氏后來果然生了一個男孩,由李守節撫養成人。不過,卻沒有再与李筠報仇,也作了宋朝的軍官,這是后話。
  匡胤對潞州安撫既畢,駐在監近邢州的安國軍節度使李繼勳赶到潞州來朝見。匡胤便讓他擔任昭義軍節度使,鎮守潞州,澤州則由隨慕容延釗出征的董遵誨鎮守。
  六月二十九日,匡胤起駕,引兵凱旋回京,七月一日到達開封府,這一次征代李筠,不足二個月,便大功告成了。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