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管仲通過在榮辱柱前与齊桓公的較量,掂出了桓公的份量,此人非同凡響。他想了整整一夜,才理透了桓公的思路,他十分佩服桓公的足智多謀,既赦免他不死,又風風光光下台,得到天下民心。回想起白水之濱桓公咬破舌頭,口吐鮮血裝死的情節,更令他五体投地,不愧是一代英明國君!能輔佐這樣的人治理天下,就是累死也心甘。 鮑叔牙為管仲擺酒祝賀。 “賢弟,你大難不死,純屬天意。我知道主公的箭法,別說三十步,就是五十步,也保准射穿你的咽喉。可蒼天有眼,就是沒射中,真是天意呀!來來,咱兄弟喝上一爵。” 管仲端起酒爵,看著鮑叔牙直笑:好個寬厚的鮑叔兄啊,你太信實了,枉為小白的老師,大不了解他了。我射他一箭,他裝死蒙騙了你?這次又蒙騙了你。管仲一口喝下去,道: “還不是鮑叔兄的真情感動了天地,是大哥救了小弟。” “別那么說,主公是開明大度之人,有你輔佐,必成大器。這一點我不會看錯。”鮑叔牙笑著,又喝一爵。 管仲點頭:“這一點,大哥比我看得准。小白比公子糾确實高明,有天壤之別。大哥在白水之濱罵我自私,今天我接受了,确實我有私心,一心想當相國,就不分良莠了。” “哈哈……”鮑叔牙笑聲朗朗:“現在也不晚嘛,你就等著當相國吧。” 管仲苦笑道:“能不死就夠万幸了,我一定幫著大哥,把齊國整治好。” 鮑叔牙正色道:“我最了解主公,他一定會拜你為相的,我給你當個助手就行了。” “你們兄弟好熱鬧哇,也不招呼咱一聲。”隰朋來了。 管仲忙端起一爵酒,呈給隰朋:“感謝隰朋大夫的救命之恩!” “哪里哪里!要謝應先謝鮑太傅,你們管鮑之交,今天才算真領教了,好,為管兄獲主公赦免,我喝這一爵!”說完,一飲而盡。 鮑叔牙又斟上一爵,遞給隰朋:“隰大夫為救夷吾賢弟,确實立下了大功,我敬你一爵!” 隰朋連連擺手道:“要謝你去謝高上卿、國上卿,還有宁越、東郭牙、雍廩、王子成父等大夫。”他對管仲道:“夷吾兄,大家都憋足了勁,想把齊國振興起來,你可千万別辜負了主公、鮑太傅和我們大家的心意啊!” 管仲拱手施禮道:“為振興齊國,管仲將万死不辭!” 鮑叔牙又斟滿酒:“來,為了大齊振興,咱們干這一爵!” 三人同干。 隰朋忙道:“別光喝酒,誤了大事。主公派我來請夷吾兄進殿面君呢!” 鮑叔牙高興得直拍手:“主公這么快就要見夷吾,真是個開明的英主啊!” 管仲隨隰朋到開宮后殿,桓公正在批閱奏折。隰朋、管仲叩頭:“叩見君主。” 桓公看看管仲,道:“坐吧。” 管仲道:“臣蒙主公不殺之恩,已是万幸,不敢坐。” 桓公讓隰朋退下,對管仲說:“寡人有事要請教于你,坐吧。” 管仲再次叩頭:“謝君上賜坐。”坐在桓公對面。 “你是穎上人是嗎?” “稟君上,臣是穎上人。” “吳楚之地,多出賢才。你是怎么到齊國來的?” “稟君上,臣与鮑叔牙一起作買賣,來到齊國。” 桓公點點頭:“鮑叔牙在寡人面前多次說過你滿腹經綸,是個人才。寡人赦你不死,是為了大齊,這個,你明白嗎?” “臣明白,為了大齊,為了君上,雖肝腦涂地,臣万死不辭!” “那好。你來齊國多少年了?” “八年了。” “那齊國的情況,寡人就不必多說了。咱們齊國是千乘之國,先父僖公時代,威鎮諸侯,號稱小霸。可襄公繼位后,政令無常,朝綱混亂,國力不振,百姓遭殃。寡人繼位,人心未定,國勢不張,寡人想迅速改變這种局面,可百廢待舉,你看該從哪里下手才好呢?” 管仲侃侃而談:“君上,臣以為,朝廷似船,百姓似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主公欲修理國政,必須拿出愛民的措施,民安國才能安,民富國才能富。” 桓公點頭,又問:“這愛民需要哪些具体措施?” “首先要安民。百姓分四种人:士、農、工、商。把這四种人分別集中居住,各守其業,子從父業,百姓就安定了。這樣業業相連,家家相連,百姓之間的關系就親密了。還要赦免罪犯,輕刑罰,少收稅,鼓勵繁殖人口,讓百姓盡快富足起來,同時要對百姓進行教育,使其懂得禮義廉恥,民風就正了。” 桓公非常同意管仲的意見,認為很有道理,又問道:“齊國的軍事力量非常虛弱,如何迅速強大起來?特別是武器嚴重不足,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管仲答道:“武器問題不難解決。朝廷可以制定以兵器贖罪的辦法。犯重罪的人用一套犀甲和一支戟贖罪,犯輕罪的人用一只盾牌和一支戟贖罪。犯小罪的人用鐵贖罪,一般民事糾紛,令其交納箭作為訴訟費。質量好的鐵用來鑄造劍戟,質量差一點的鑄成農具。”他見桓公听得入迷,微微一笑,道:“當然,光兵械充足還不行,還得有強大的財力。臣以為,齊國丰富的鐵礦可以冶鐵,海水可以煮晒成鹽,這兩項就可以通利天下。以此為基礎,与各國作買賣,互通有無,天下客商一定會云集臨淄。為安定客商,可以建妓女院,容納五、六百名妓女,使各國商人到臨淄如同回到家里。那么,各地的貨物就會源源不斷集中到臨淄市場,君上只要安排好稅官收稅就行了。這筆錢收入相當可觀,解決軍費綽綽有余。” 桓公禁不住擊掌稱妙,又問道:“兵械、財源解決了,可兵士不足怎么辦呢?” 管仲胸有成竹地說:“軍隊力量強不強,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戰斗力。君上要解決兵源,可以把行政管理与軍隊管理結合起來。是否把齊國分為二十一個鄉,工商之鄉六個,士農之鄉十五個。工商之鄉解決財源,士農之鄉解決兵源。每五戶為一軌,設軌長一人;十軌為一里,設里司一人;四里為一連,設連長一人;十連為一鄉,設鄉良人一人。每戶出一個兵士,一軌就是五個,軌長率領;一里就是五十名兵士,由里司率領;二百人為一連,由連長率領;二千人為一鄉,可稱作旅,由鄉良人率領。五個鄉成為一個軍,每軍一万名兵士,十五個鄉就可以出三万兵士,編成三個軍。主公統帥中軍,高、國二位上卿各統帥一個軍。農閒時練武、打獵。這樣,一軌的五個兵士,大都有血緣關系,祭祀時一個祖宗,生老病死互相關照,居則同樂,死則同哀,守則同固,戰則同強,有這樣一支三万人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胜,主公可以橫行于天下。” 桓公笑了,他感到耳目一新,這些辦法既具体又實際: “寡人有這樣一支軍隊,就可以征服天下各國諸侯了。” 管仲搖搖頭,說:“不行,現在周王朝雖然衰弱,可總還是大家公認的天子。主公一定要打著尊周的旗號,与各國諸侯建立友好關系,使他們心悅誠服,主公的盟主地位才能确立。” 桓公沉思了一會儿,似乎沒有完全理解管仲的話。管仲忙道:“与各國建立友好關系,可以從這几個方面入手,凡齊國所占鄰國的土地,要全部退還;齊國要多幫助鄰國解決困難,不要接受他們的謝禮,四鄰國家對大齊就一定會親近起來。主公可以派出八十名人員,多帶錢財禮物,到各國去活動,了解情況,對有困難的國家予以扶持,對朝綱混亂,弒君纂位之徒從嚴懲處。這樣做几件事,主公的威望就會建立起來,天下諸侯,就會听從主公的調遣了。這樣,主公的霸主地位就不可動搖了。” 雞叫了。 桓公与管仲這次談話整整談了一夜,他一點也不覺得疲倦,深感受益非淺。桓公望著管仲那雙睿智的眼睛,心里暗暗稱奇:怪不得鮑太傅舍命保他呢,看來名不虛傳。這么一想,對鮑叔牙的忠君為國的情操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管仲見桓公凝神看他,心中充滿了喜悅,通過這次深談,他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桓公。只要桓公肯重用他,他一定會竭盡全力,使齊國振興。 桓公道:“管愛卿,你的話使寡人增長了見識。希望你能為振興大齊發揮你的智慧和才能,寡人決定任命你為大夫,咱們朝廷上見。” 管仲起身叩頭:“謝君上。” 几天后,管仲以大夫的身份入朝議事。文武大臣分立兩班,管仲列于班尾。 桓公躊躇滿志,侃侃而談:“二百多年前,周天子封先祖太公望于齊,派召康公傳周天子命令:‘五侯九伯由齊國負責征伐,以輔佐周室。東面至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尊周天子者,伐勿赦。’”說到這里,桓公興奮地站了起來:“寡人新立,須讓天下諸侯知道寡人的威武之風,讓四方君主知我大齊兵車之勇,天下之大,誰是霸主?寡人!”桓公稍稍停頓,目光掃視群臣道:“齊魯眥鄰,本應和睦相處,可魯侯老想挑起事端,到處傳播謠言,极盡攻擊誹謗之能事。為使天下諸侯正視寡人,寡人決計討伐魯國,讓魯國威風掃地,讓天下刮目相看大齊。眾愛卿有何高見?” 王子成父出班奏道:“魯國乃大齊手下敗將,進攻魯國,定能穩操胜券。” 桓公朝王子成父頷首微笑。 豎貂急于討得桓公歡心,忙出班奏道:“主公英明,气魄蓋世,中原霸主,非主公莫屬,興師伐魯,臣愿當先鋒!” 桓公滿意地向豎貂點頭。 雍廩出班奏道:“主公威武圣明,威加諸侯,勢在必行,臣愿率五百乘兵車,踏平曲阜!” 桓公拍案叫好,他看看鮑叔牙,問道:“鮑太傅意下如何?” 鮑叔牙心里并不同意桓公的這個決定,桓公繼位還不足半年,國內的許多大事還未理順,就大動干戈,有點操之過急。可他也知道桓公的脾气,他定了的事別人不好不贊成。再說,這魯國也确實可惡,對齊桓公极盡毀謗、攻擊之能事,給他點顏色看看也未嘗不可,便出班奏道:“主公要稱霸中原,就要提高威望。大齊千乘兵車踏平曲阜,定會馬到成功。” 桓公一拍御案:“好!眾志成城,無堅不摧,伐魯之事就……” “主公,微臣管仲,有言忠告,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管仲打斷齊桓公的話,出班奏道。 眾大臣一惊,目光一齊射向管仲。 桓公見是管仲,便道:“寡人正要听听管大夫對伐魯的意見。” 管仲道:“臣以為主公新立,國力不張,攘外必先安內,攻伐之事不宜操之過急。” 鮑叔牙不安地看著管仲,心里說:“管老弟,你怎么不看火候?你現在還不能頂撞桓公,你就不想想你的下一步嗎?再說,一個小小的魯國,肯定能打贏的,你這么忤逆主公,主公能重用你嗎?”他不禁為管仲捏了把汗。 桓公不悅地說:“寡人之意在鴻鵠之高,不在舉手投足之間。齊國內政,寡人自有主張。可威加諸侯,叱吒風云,當是寡人首要之舉,當務之急。” “主公雄才大略,臣十分敬佩,可威加諸侯并不能光靠武力,治理內政更不是舉手投足可以辦得到的。如果國內還不安定,就先對外作戰,恐怕對齊國、對君上都會不利。”管仲執拗地說。 桓公不耐煩地揮揮手,道:“寡人主意已定,現在需要的是鼓舞士气,寡人不愿听渙散軍心的話。” 管仲誠懇地說:“臣蒙主公不殺之恩,斗膽直言。討伐魯國的理由不足,師出無名,舉此不義之師,定會凶多吉少。即使贏得暫時的胜利,那也必然在諸侯之間留下罵名。過大于功,失大于得,望主公三思。” 齊桓公陡地臉色一變,拍案而起,怒視管仲道:“管仲,如果你身為齊國大夫,在戰事面前理當勇挑重擔,身先士卒。可你竟敢長他人威風,滅我志气,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管仲歎道:“主公,這一仗不能打,不能打呀!” 齊桓公斬釘截鐵地說:“寡人主意已定,決不食言!” 鮑叔牙著急地直向管仲施眼色,管仲視而不見。他再看看桓公,只見桓公臉色鐵青,生怕再生變故,說出對管仲不利的話來,忙上前奏道:“主公,為振大齊雄風,臣愿率三軍伐魯!” 桓公大喜道:“好!鮑太傅為三軍大帥,寡人御駕親征,不踏平曲阜,誓不還師!” 管仲看看桓公,又瞪了鮑叔牙一眼,長歎一聲,施禮道:“主公,管仲本是一介草民,無顏參政,先行告辭了!”說罷,毅然退朝而去。 桓公以不齒的目光看了管仲的背影一眼,朗聲道:“馬上准備五百乘戰車,擇吉日出兵伐魯!” 齊國要來進犯的消息,如一聲惊雷,震動了魯國朝野。魯庄公惶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忙召集滿朝文武商量對策。 “齊侯率五百乘戰車,已開進了我汶陽之地。形勢危急,諸位受卿有何退兵之策?” 大夫們面面相覷,因為他們都知道,齊強魯弱,這一仗不用打胜敗已見分曉,連驍勇善戰的大司馬曹沫也感到走投無路。 庄公見大臣們都不說話,急了,殷切的目光看著曹沫:“曹司馬,你有何意見?” 曹沫歎道:“齊強魯弱,乾時一戰,我軍元气尚未恢复,如果再打仗,恐怕……” 曹沫下面的話沒說出來,其實不說庄公和大臣們也都明白。庄公長歎一聲,又把眼光投向足智多謀的施伯。“施大夫,你有何高見?” 施伯奏道:“臣以為,齊侯這次進犯,是殺雞給猴看。齊侯野心勃勃,不是善輩,要是我們迎戰,獲胜几乎不可能!要是求和,一是魯國威風掃地,二是齊侯溝壑難填……” 庄公焦慮地說:“戰不行,和也不行,到底該如何是好?” 群臣一個個低著頭,象霜打的茄子瘟病的雞。 正這時,忽听大殿外傳來鼓聲,庄公向殿門外看去,只見殿前侍衛進來叩頭稟報:“啟稟主公,殿外有一山民野夫闖殿自荐。說什么大敵當前,他有擊退齊軍的計策。” 魯庄公一愣。眾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不置可否。 魯庄公心想:滿朝文武都沒有辦法,一個山民野夫能有什么高招儿。可他既敢闖殿,說不定有點主意,听听也好。 “宣他進殿。” 侍衛猶豫地說:“主公,此人衣衫襤褸。不懂禮儀……” 庄公瞪了侍衛一眼:“寡人說宣他進殿!” 侍衛答應一聲,急忙退出殿去。 一會儿,衣衫襤褸的闖殿者大步流星走進大殿,朝庄公拱手施禮:“山民野夫曹劌見君上。” 站在班首的曹沫見曹劌站著行禮,怒沖沖喝斥道:“如此無禮!拜見君上,為什么不跪拜?” 曹劌看了曹沫一眼,道:“草民長年住在大山里,從未登過大雅之堂,見人從未下過跪。” 曹沫气憤地上前抓住曹劌,就要往殿外拖。 庄公揮手制止曹沫,對曹劌道:“你敢闖殿自荐,欲向寡人獻策,是不是為了打退齊國進犯之事?” 曹劌淡然一笑,道:“按理說,這种國家大事,本是吃肉的人的事,与我草民有什么關系?只是今天到曲阜來,听街上的百姓議論紛紛,說齊軍來犯,君上和眾大夫讓齊軍嚇破了膽,商量不出個辦法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身為魯國人,想見見君上,進上三言兩語,便擊鼓闖進殿來了。” 曹沫手指曹劌厲聲說道:“好個大膽的刁民,敢說君上和眾大夫被齊軍嚇破了膽,這是犯欺君之罪。” 庄公示意曹沫住口。他仔細地看著曹劌,只見他兩道濃濃的掃帚眉,一雙豹子眼,直鼻闊嘴,盡管衣衫破舊,可那雙豹子眼熠熠生輝,似乎藏著無限的智慧。個頭雖不如曹沫高大,可全身透出一派威武之气,便欠了欠身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曹劌道:“草民斗膽直言,君上不要懼怕齊國,應該馬上抖擻精神,与齊軍決戰。齊國舉不義之師,無端侵犯魯國,名不正言不順,一定要失敗;而我魯國是正義之師,是保家衛國,兵將定會個個驍勇,人人當先,胜利一定屬于我們。” 庄公听了,耳目一新,問道:“敵眾我寡,如何取胜?” 曹劌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將不在勇而在于智,我們要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乾時之戰,敗在不智不巧。” 庄公傾身問道:“何為智,何為巧?” 曹劌答道:“戰場之事,變化多端。要隨机應變,投机取巧,這就要看指揮官的本事了。” 庄公一听,身子涼了半截,沉默了一會儿,又問:“那你說,誰能擔此重任,打敗齊軍?” 曹劌淡然一笑道:“曹司馬為魯國大將,戰功顯赫,可是乾時一仗,打得一敗涂地。如果讓他挂帥,与齊軍對壘,恐怕不是急躁冒進,就是畏縮猶豫,此次交戰,不可重用。” 曹沫一听,怒不可遏,剛要發作,可一看庄公,又抑制住了。 庄公問道:“曹司馬尚不能胜任,誰又能負此重任?” 曹劌把胸脯一挺,頭一昂:“草民曹劌,愿意挂帥,如果君上信得著曹劌,我敢立軍令狀,不打敗齊軍,就砍腦袋!” 曹沫覺得受了奇恥大辱,再也忍不住吼道:“山民野夫,口出狂言,帶兵打仗,豈可儿戲!” 魯庄公抬手制止曹沫,道:“曹劌之言,甚合寡人之意。寡人要与曹劌到校場演兵,如果你能擔此重任,寡人就拜你當三軍主帥!” 曹劌扑通跪倒在地,叩頭道:“謝君上知遇之恩。” 齊軍一出動,管仲就病了,全身發熱,頭疼的厲害。他躺在病榻上,長吁短歎,菜飯無味。他恨齊桓公太剛愎自用,听不進忠言。這一仗他斷定齊軍輸定了,而且可能敗得很慘。桓公剛剛繼位不到半年,這千瘡百孔的局面還沒有個頭緒,就急于打仗,充分暴露了他好大喜功的弱點。胜敗固然是兵家常事,可對國力虛弱的齊國來說,已經經不起這樣的失敗了。他恨朝廷的那些文臣武將,一個個頭腦簡單,只顧著看桓公的臉色行事,不顧大局,不管齊國的利益和百姓死活,連這么明明白白的利害關系都辨不清,連鮑叔牙也隨著亂起哄。他相信鮑叔牙對這場戰爭是有看法的,可他為什么不直諫呢?這不符合鮑叔牙的性格啊!看來,他是輕敵了,認為魯國不堪一擊,可這不是在齊國的乾時,是去侵犯別人呀!他感到可悲,生不逢時,缺少知音。他与齊桓公的那夜長談看來是白談了,實踐證明,桓公根本不听他的,根本就不尊重他。他對桓公燃起的信任之火熄滅了,他的相國夢再一次破滅了。他只覺得天昏地暗,自己象一個孤獨的流浪儿,四處游蕩。 家人端上飯來:“老爺,吃點吧,飯又涼了。” 管仲吃力地坐起來,咳嗽一陣,問道:“今天几日?” “十三。” 管仲掐指一算,長歎一聲,“唉,齊軍恐怕已到長勺。長勺啊長勺,齊軍要敗在長勺了!” 他把飯推在一邊,到案前坐下,取過筆墨。他覺得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他的治國策略寫下來送給鮑叔牙。因為鮑叔牙的相國地位看來不可動搖了。他要把他的智慧傾注在筆端,落到竹簡上,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鮑叔牙。他已擬好了提綱,從“牧民、形勢、權修、立政”到“法法、兵法”,到“霸形、霸言”,他要把他的這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寫下來。他有一個心愿,鮑叔牙如果按照他的思想治理齊國,不出二、三十年,齊國定會成為五霸之首,真要有這一天,他就是在九泉之下,也會心安的。 管仲寫呀,寫呀,白天寫,晚上寫,飯也顧不上吃,覺也不想睡,他又一次感覺到他的生命已到了盡頭,不赶快寫下來似乎就來不及了。案頭上的竹簡眼看著增多增高,而管仲卻越來越消瘦,越來越憔悴…… 齊軍長驅直入,軍旗獵獵,戰馬嘯嘯,戰車隆隆,遮天敝日,逼近魯國國都曲阜北面的長勺之地。 齊桓公志在必得,一路上談笑風生:“寡人一即位,就与魯國開戰于乾時,當時能不能打贏,寡人心中無數,可今日不同了。”他指著前后左右整齊的齊軍戰車:“大齊的戰車,無敵于天下,寡人踏平曲阜,是給天下諸侯做個樣儿看看,要讓他們一個個俯首向大齊稱臣!” 豎貂忙迎合道:“大齊有君上這樣英武的國君,又有這樣無堅不摧的軍隊,就是周天子也要致敬君上!” “放肆!寡人是周天子的卿臣,哪有以上敬下的道理!”齊桓公喝住豎貂。話雖這么說,可豎貂這句話他听了順耳入心。 這時一個探子飛馬來到鮑叔牙車前,稟報:“回大帥,魯軍已在前面五里處擺好了陣勢,魯軍主帥是一個山野村夫,名叫曹劌,十天前登殿自荐,魯侯封為三軍大帥。” “哈哈……”桓公一听,開怀大笑:“魯國真沒有人了!一個山野村夫懂得什么軍事!” 王子成父听了感到莫名其妙:“魯侯到底是玩的什么把戲?” “什么把戲?我看魯侯是嚇破膽了!”豎貂笑道。 鮑叔牙琢磨了一陣,對王子成父道:“王子將軍,整好戰斗隊形,保持車距,前進!” “早!”王子成父駕車到前面去了。 對這次出征,鮑叔牙是有看法的。管仲說的不錯,征伐魯國,師出無名,純屬侵犯。他知道管仲非反對不可,耽心桓公因此對管仲有成見,那他的計划——讓桓公拜管仲為相國,時間就要延長甚至破產。他主持朝政這几個月,盡管忠心耿耿,忙得昏天黑地,可仍然沒理出個頭緒。他雖然几乎每天都要向管仲請教,可老感到自己做的与管仲說的不一樣。他本想不等管仲說話,就把這事定下來,因為這是桓公繼位以來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不好直接反對。再說,魯侯太不象話,到處傳播桓公殺兄纂位的言論,這口气別說桓公,就連他也咽不下去。何況魯軍經過乾時大戰,元气尚未恢复,這一仗定會穩操胜券,因此他才表示贊成。誰想管仲還是出來說話了,而且与桓公搞得很僵,急得鮑叔牙腋下直出汗。對面前這場戰爭他看得很淡,相信會速戰速決,可打完了仗回去怎么辦?一路上他思想老開小差。 看見魯軍了,戰車一字儿擺開,呈守勢。 王子成父指揮齊軍將戰車擺成進攻隊形。 桓公与鮑叔牙驅車來到陣前,只見“魯”字大旗下,魯庄公与曹劌同乘一輛戰車。 桓公問鮑叔牙:“這地方叫什么名字?” 鮑叔牙答道:“長勺。” 桓公又問:“此處离曲阜還有多遠?” 鮑叔牙答道:“不到一百里。” 桓公不可一世地說道:“明天,寡人要在曲阜魯宮中進早膳!” 鮑叔牙擂響了戰鼓。 “殺—”齊軍吼叫著,潮水般向魯軍扑過去。 魯庄公看著威嚴整齊的齊軍,心中頗有几分膽怯,他知道自己恐怕不是齊軍敵手,可既然打也是輸,不打也是輸,不如硬著頭皮打,即使輸了也比不打光彩。他對曹劌也一點不摸底。那天曹劌闖殿自荐,講的那一番話,他听了很佩服曹劌的勇气和膽略,又到校場演練了一下,不料曹劌指揮得井井有條,他大喜過望,天不滅魯!他這才下了決心,拜曹劌為三軍大帥。現在馬上就要同齊軍作戰了,心中又有點儿緊張,見齊軍沖殺過來,忙舉起鼓棰,要擊鼓迎敵。 曹劌忙制止道:“且慢,主公,齊軍銳气正盛,不可迎敵。”他大吼道:“三軍將士,各自嚴守陣地,不准隨意呼叫,不准妄自出戰!何時出擊,以鼓為令,違令者,斬!” 齊軍戰車攻進魯軍弓箭有效射程內。 曹劌把令旗向齊軍一指,吼道:“放箭!” 一時,箭如飛蝗,齊軍前進受阻,停下來。 王子成父率軍沖擊魯軍戰陣,可魯軍只是堅守,并不出戰。 王子成父用劍指著“魯”字大旗下的魯庄公大聲道:“魯侯,別象只烏龜,縮頭縮腦,來呀,出陣來廝殺呀!” 魯庄公一听,急忙坐下。 王子成父哈哈大笑,又指著右邊“曹”字大旗下的曹沫:“曹大將軍,你怎么也象只狗熊一樣,不聲不響了。來呀,我和你大戰三百回合,敢嗎!敗軍之將,你到這儿干什么來了?” 曹沫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看看庄公戰車上的曹劌,曹劌面無表情,一動不動,只好把拳頭攥得格巴格巴響。 王子成父見魯軍不應戰,罵陣也不管用,只好掉轉車頭,撤回本陣。他來到鮑叔牙車前道:“這算打的什么鳥仗,不管怎樣叫罵,他就是不出陣。魯軍陣地象只鐵桶,怎么也沖不進去。” 鮑叔牙笑道:“魯侯在乾時嚇破了膽,只要沖開了陣腳,他就會全軍崩潰!”說罷,又一次擂起戰鼓。 剛撤回來的齊軍兵士气還沒喘勻,听到鼓聲,重新抖擻精神,掉轉車頭,向魯軍沖殺過去。不過,喊殺聲已不象第一次那樣有力了,步伐也不那么整齊。 魯軍依然一動不動,只是放箭,并不出戰,首尾相顧,車車相連,使齊軍近前不得。 王子成父、豎貂等罵陣,想讓魯軍出陣接戰,可你罵得再難听,魯軍就是不動。王子成父指揮齊軍沖了兩次,都沒沖開,只好又退回來。 將士們經過兩次沖鋒,可累慘了。一個個把長矛插進地里,手拄著矛杆,頭枕在手臂上呼呼喘粗气,有的疲憊不堪地倚靠在戰車上,摘下頭盔扇風乘涼,解開犀甲擦汗,戰馬也累得滿身濕漉漉的。 王子成父對鮑叔牙道:“大帥,魯軍這次作戰与以往不同,戰陣布得十分嚴密,軍隊井然有序,要小心才是。” 鮑叔牙點點頭,手搭涼棚對著魯軍看了一陣,說道:“奇怪,說魯軍膽怯吧,可將士們的神气不象。” 桓公笑道:“有什么奇怪的,魯軍不敢接戰,是嚇破了膽,只要再發起攻擊,他們定會棄甲丟車大敗而逃。擂鼓進攻,先沖破敵陣者,重重有賞!” 鮑叔牙擂響了第三通戰鼓。 齊軍兵士們懶懶散散地沖向魯軍,喊殺聲明顯低落下來,步伐也亂了,松松垮垮來到魯軍陣前,見魯軍仍無迎戰的跡象,一個個泄了气,掉轉車頭就往回退。 曹劌立于車上,突然高舉鼓棰,狠命擊鼓,頓時,魯軍中戰鼓齊鳴,惊天動地,殺聲突起,魯軍兵士如下山猛虎般地向齊軍沖殺過來。 齊軍沒有准備,頓時亂作一團,后軍沖倒前軍,前軍堵住后隊,被魯軍一陣大砍大殺,人仰馬翻,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盡管鮑叔牙拼命嘶喊,可兵敗如山倒,只好保著桓公,敗退而去。 魯軍一口气追殺了十几里。魯庄公大喜過望,要繼續追殺。曹劌卻敲了鑼,魯軍停住了追擊的腳步。 魯庄公急得直喊:“追呀,快追呀!” 曹劌不急不躁,下了戰車,仔細看了看齊軍兵車留下的印跡,然后上車,手搭涼棚,對著潰逃的齊軍觀察一會儿,這才下令:“追擊!” 魯軍兵士吶喊著沖向潰不成形的齊軍。 看著此時的情景,魯庄公興奮极了。他問曹劌:“曹大將軍,齊軍兩次進攻,你都不讓出擊,第三次你才下令出戰,這里邊有什么道理呀?” 曹劌道:“打仗主要是靠士气。擊鼓是為了鼓舞士气。齊軍一通鼓響時,士气正旺;第二次就衰弱許多;到第三次擊鼓,士气已經松松垮垮了,趁此時机,我們一鼓作气,士气高昂,當然就能打胜。” 魯庄公又問:“那剛才為什么不馬上追擊呢?” 曹劌一笑道:“与大國交戰,要冷靜而慎重。齊軍敗退,得先觀察一下車轍印跡和旗幟,來判斷齊軍后面有沒有伏兵。我剛才看到齊軍的車轍散亂,旗幟也歪歪倒倒,确無埋伏,這才下命令追擊。” 庄公稱贊道:“曹將軍是真正的軍事家!” 齊軍戰敗的消息傳進臨淄。齊國民眾冒著小雨扶老攜幼站在城門口,翹首以待親人歸來。從早一直等到傍晚,情景悲涼、肅穆、沉悶。 管仲神情倦怠,形容憔悴,披一件蓑衣,站在人群背后。 遠方出現了齊軍的大隊人馬,各种殘破的軍幡、旗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丟盔卸甲的軍隊走進城門,一輛輛載滿將士尸体的兵車進入城門。頓時,人們搶天呼地,呼喚著陣亡將士的名字,那哭聲撕人心肺,父哭子,妻喊夫,子喚父,那副景象,太慘了! 管仲回過身去,雨水和著淚水在臉上流淌。他為齊桓公不听他的勸告而气憤,為這些死難的將士而悲哀,他們死于一場無意義的戰爭,魂靈在九泉之下也難安宁。他為死者的家人感到痛心,几千人的生命呀!他再也不能忍受這凄慘的場面,一個人悄悄回到家中,他知道,鮑叔牙一定會來找他的。 果然不出管仲所料,鮑叔牙到臨淄連自己家也沒回,就徑直奔管仲家來。 管仲躺在榻上,從腳步聲就知道是鮑叔牙來了,他翻過身去裝睡,故意不理鮑叔牙。 鮑叔牙見管仲睡著,輕輕歎了口气,躡手躡腳到案前,見案上堆積著如山的簡策,順便拿起來看:“牧民”,剛剛看了一行,便被吸引住了,忍不住往下看去。 管仲微睜雙目,看一眼鮑叔牙,故意咳嗽一聲。 鮑叔牙急忙放下簡策,來到榻前:“夷吾弟,我回來了。” 管仲仍然臉朝牆壁:“死了多少人?” 鮑叔牙低下頭:“三千。” 管仲忽一聲從榻上坐起來,喊道:“天哪,三千,三千人啊!” 鮑叔牙痛苦地:“我大錯了,夷吾弟,你罵我吧,打我吧,我是齊國的罪人。”說著哽咽起來。 管仲遞給鮑叔牙一塊擦臉布:“主公還好?” “長勺一敗,再也沒說一句話。” 管仲忍不住淚下:“我為什么就沒保住這三千人的生命……” “不,都怨我,我為什么不能阻止主公,我也不愿打這場戰爭,我也不情愿啊。夷吾弟,我這個人私心太重了!”說著哭泣起來。 管仲思索了一會儿,對鮑叔牙道:“鮑叔兄,事情已經這樣了,光難過也沒什么用,你要振作起精神來,特別要讓主公振作起來。兵敗不可怕,精神垮了麻煩就大了。從頭來吧。” 桓公回到寢殿,一頭扎到榻上,雙眼直瞪著殿頂,神情滯呆。他頭腦里似一團亂麻,本來必胜無疑的一場戰爭怎么變得一敗涂地?是指揮不得力?是將士們不奮勇?還是決策有錯誤?他對魯庄公有了新的了解,他竟敢臨陣啟用一名山村野夫為三軍大帥。那曹劌端的非同凡響,三百乘兵車如同他掌中之物,布陣有方,調度有序,真有大將風范。反省來,反省去,他感到自己這次太輕敵了,驕兵必敗呀! 內侍來報:“回稟君上,隰朋大夫求見。” 桓公煩惱地一揮手,內侍返身出去。 蔡姬端一陶罐參湯,小心翼翼地坐到桓公身旁,慢慢地將他扶起來:“主公,喝點參湯補補身子吧。” 桓公一揮手,無意將罐打翻,洒了蔡姬一身,罐子碎了。蔡姬一聲不響,毫無怨言,回內室更換衣服去了,侍女急忙將破罐碎片打掃出去。 蔡姬換上新衣,更加光艷奪目,她雙手捧一陶罐,笑容可掬來到桓公面前:“主公,喝一點吧,保重身体要緊。” 桓公看著蔡姬,接過陶罐,長歎一聲:“唉!三千將士戰死,二百乘兵車損毀。寡人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怎么向大齊國民交待啊!” 蔡姬嫵媚地一笑,道:“戰場千變万化,胜敗兵家常事,主公何必那么煩惱?妾以為,打了敗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找出失敗的因果。” 听了蔡姬的話,桓公微微一惊。這句話頗具見地,便問道: “夫人,你說這次長勺之戰寡人為何吃了敗仗?” 蔡姬莞爾一笑:“賤妾哪里說得清楚,不過隨便說說罷了。可象進攻魯國這樣的大事,起初,朝中大臣就沒有人想到這种后果?” 桓公想了想:“只有一人反對出兵,他叫管仲。” 蔡姬問道:“是不是那位射主公一箭又被主公赦免的人?” 桓公點頭稱是。 蔡姬看著桓公,說:“賤妾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 桓公道:“夫人有話請講。” 蔡姬道:“主公決定的事情,朝臣贊同的有三种情況,有人是真心贊同,有人是阿諛奉承,有人是雖然不贊同,但怕君上不悅而違心贊同。反對的人有兩种情況,有人是別有用心,出于某种需要而反對,有人是敢直言面君,提出不同意見。” 桓公惊喜地看著蔡姬。 蔡姬認真地說:“前三种人要警惕第二种人,不管錯對,一味阿諛奉承,討主公歡心,這樣的人一百個有一百個是私心太重。后兩种人對第一种要清君側,發現一個清除一個。而對第二种人,就是敢于直言面君的人要特別保護,如果他的意見是正确的應當加以重用。” 桓公將蔡姬攔在怀里,笑道:“夫人金玉良言,使寡人茅塞頓開。” 內侍進來:“稟君上,鮑太傅求見。” 桓公精神一振:“請鮑太傅到勤政殿。” 鮑叔牙一見桓公,大惊道:“主公,几天不見,怎么變成這個樣子啦?” 桓公苦笑,示意鮑叔牙坐下。 鮑叔牙道:“主公,為臣無能,不能為主公分憂。這次長勺兵敗,完全是臣指揮不力所致。” 桓公以手制止鮑叔牙道:“寡人這几日閉門思過,乾時之戰,魯軍一敗涂地;長勺之戰,咱們兵車比上次還多,怎么反被魯軍打敗了?” 鮑叔牙:“臣有罪……” 桓公搖搖頭:“太傅何必如此包攬責任?此次戰敗,錯在寡人,只是想听听鮑太傅的意見,寡人錯在哪里?” 鮑叔牙道:“齊國魯國勢均力敵,兵力不相上下。乾時之戰,魯國犯我,齊國兵士奮起自衛,所以能打敗敵人。此次舉兵,正好与乾時之戰掉了個個儿,所以人心向背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桓公點頭表示贊同,他沉吟了一會儿,說:“是啊,師出無名,不義之師,焉能不敗!好,太傅,你往下說。” 鮑叔牙從怀中取出竹簡,念道:“故舉兵之日而境內貧。戰不必胜。胜則多死。得地而國敗。此四者,用兵之禍者。四禍其國而無不危矣!” 桓公一听,起身前來,從鮑叔牙手中拿過竹簡看起來,邊看邊說:“太傅高明,太傅高明!” 鮑叔牙笑道:“主公仔細看看,那不是臣的手跡。” 桓公仔細辨認了一下:“唔,是誰寫的?” 鮑叔牙道:“是管夷吾寫的,這些日子,他抱病寫下了許多簡策,對齊國的內政、外交、用兵、安民以及霸政、霸術,都有极高明的見解。” 桓公內疚地說:“又是管仲。寡人就是沒听他的規勸,才吃了長勺大虧。” 鮑叔牙一听大喜,忙說:“臣再三考慮,這次長勺之戰是天意,上蒼讓君上認識一位賢臣,沒有高山,不顯平地。長勺之戰,滿朝文武只有管仲的意見是正确的,而且他敢于在主公面前講出來,這才是忠臣气節!天賜主公這么一個机緣,重用管仲,滿朝文武都會心悅誠服!” 桓公點點頭。 鮑叔牙激動得熱淚盈眶:“好英明的主公,臣等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齊國有希望了!主公,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魯侯用了一個曹劌,就打贏了長勺之戰,主公若重用管仲,就會打贏天下。” 桓公起身,問道:“管夷吾現在哪里?” 鮑叔牙道:“他去憑吊長勺戰死的將士去了。” 桓公道:“啊呀太傅,你不說寡人都忘了,走,咱們一起去祭奠死難的亡靈。” 墓地,一座又一座數也數不清的新墳。一片白色的靈幡插在墳頭,在風中飄搖,忽啦忽啦直響。 管仲佇立在墳墓叢中,環視那一片似在哭泣、似在訴說的白色招魂幡,心潮起伏,熱血沸騰。風一陣陣吹來,吹亂他的頭發。他与鮑叔牙約定,這是他給桓公的最后一次机會,桓公如果覺悟,就到墳地來見面,如果仍然執迷不悟,他將棄政從商,回老家去。 齊桓公、鮑叔牙、隰朋、東郭牙等一行數人來到墓地。他們踩著沙沙作響的樹葉,經過一座又一座墳墓,邁著沉重的腳步來到管仲身后。 鮑叔牙道:“夷吾弟,主公看你來了。” 管仲沒有回頭。 鮑叔牙急了,忙拽了一下管仲的衣服:“主公看你來了。” 齊桓公誠懇地:“管大夫,寡人向你認錯來了。” 管仲冷笑一聲,看著墳墓沒有作聲。 齊桓公忙道:“不,是請罪。三千名將士的血肉之軀才把寡人從夢中喚醒。是寡人不听你的勸告,才付出了這么慘重的代价。” 管仲回過身來,看著齊桓公,神情十分激動。 桓公熱淚盈眶:“管大夫,寡人看了你的簡策,讀了你的文章,長勺慘敗和將士的鮮血擦亮了寡人的眼睛,寡人今天才認識到,你是齊國的棟梁。寡人今日前來,是要你當咱齊國的支柱,當這三千英靈的招魂人!” 管仲兩行淚挂到臉頰上。他扑通一聲跪倒,喊一聲:“主公!” 第二天,齊桓公身著黑衣,帶領文武百官,到宗廟祭奠。 宗廟內,正中是齊先祖太公姜尚的塑像。兩邊依次是歷代國君的牌位。林立的牌位前,懸挂著一條長長的白綢,上面寫著“祭長勺三千英魂”的字樣。 廟內气氛异常肅穆。樂工們頭纏白色哀帶,奏著悲哀的樂曲。 在院內更是一片凄涼景象。密密麻麻的百姓披麻戴孝,立在院中,表情木然。 桓公一進院門,百姓們一齊放聲痛哭起來。桓公揩了一下眼角的淚水,低著頭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地走進廟堂。 鮑叔牙、管仲、宁越、隰明、豎貂等跟在桓公身后,走進廟去。 桓公与眾大夫先在太公塑像前三叩頭。 院內眾百姓也一起三叩頭。 桓公在牌位前焚燒靈幡,用酒祭奠,然后再跪下磕了一個頭。隨從大夫也一齊磕頭。 桓公眼里噙著淚,看著牌位,悲痛地說:“死難的將士們,這次長勺之敗,寡人飲恨終生。請你們在天之靈,寬恕寡人。 寡人一定記住這血的教訓,今生今世,永志不忘。” 院內的百姓一听,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 桓公從廟內出來,向百姓們深深作了個揖道:“父老們,今日在列祖列宗面前,寡人請罪,三千死難將士的血不會白流。寡人發誓,一定替死難將士報仇!” 百姓們齊聲呼喊:“向魯侯討還血債!打敗魯國,殺死魯侯!” 桓公今天安排的祭祖,事前誰也不知道。他要制造這么一個气氛,宣布一個重大決定,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決定。他看了管仲一眼,朗聲道:“父老們,齊國要興盛,要富強,要讓天下人敬服大齊,要讓各國諸侯對齊國刮目相看。為此,寡人向大家推荐一位大齊棟梁之才,管仲!” 眾大夫和百姓們的目光一齊射向管仲。 管仲一惊,想不到桓公會借這個机會宣布他的決定,不禁暗暗佩服桓公的聰明,也了解了桓公的膽略和魄力。在祖宗面前,在眾大夫面前,在百姓面前這么一宣布,等于木板上釘釘。他剛想說上几句,可桓公又說道:“以前,寡人圖私利,要報一箭之仇,差點儿把他置于死地,今天三千將士的英魂呼喚寡人,要把他推向拜相金台!” 鮑叔牙大喜,忙大聲道:“主公如此大度,如此慧眼,齊國哪能不興盛,哪能不富強!”說著,他扑通一聲跪倒在桓公面前,眾大夫和百姓也一齊跪倒。 管仲向桓公叩完頭,站起來又向百姓深施一禮,感慨万千地說:“大齊有一代賢君,有同心同德的父老鄉親,有三千將士的英魂在天保佑,我管仲甘愿鞠躬盡瘁,為大齊振興效犬馬之勞!” 眾人一齊歡呼。 豎貂神情木然,他眼珠子不停地轉動著,心中暗暗叫苦。想不到會有這么個結局,他要赶緊想辦法應付這個對他极為不利的局面。他兀自想著,突然發現人們都走了,大院里只剩下他一個人,忙急步走出門去。 自從桓公宣布了要拜管仲為相國的消息,管仲可就忙開了。他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可想和干終究還有一段距离。齊國這么大,從哪里開始治理?飯得一口口吃,應當先吃哪一口?路要一步步走,可這第一步該落到哪里?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該如何燒起來?朝廷大夫上百人,哪些可作為左膀右臂?……他在謀划,他在推敲。一連三天三夜,他家門沒出,終于拿出了一套初步的方案。他只覺得頭昏腦脹,便坐到琴案前,彈起了他最喜愛的《高山流水》。 鮑叔牙和隰朋進來,二人躡手躡腳來到管仲身后,靜靜諦听管仲的琴聲。 管仲全然不知,沉浸在优雅流暢的旋律之中,一曲終了,他喜上眉梢,愉悅之情溢于言表。 鮑叔牙在管仲肩上拍了一下,笑道:“夷吾賢弟,今日琴聲如此优雅合諧,再不是在死牢之中那令人肝腸寸斷的哀傷之音了。” 管仲一愣,慌忙站起來,請鮑、隰坐下道:“喲,管仲正在琴聲中体味鮑叔兄的長者之風,沒想到鮑叔兄和隰大夫飄然而至,這可真是心有靈犀呀!” 鮑叔牙道:“今日公務在身,并不是尋老弟琴聲而來,賢弟,拜相金台已經筑好,請你同主公選定拜相吉日良辰。”管仲笑道:“這可是隰大夫的事情,良辰吉日,禮節儀仗,得由隰大夫与主公定,各司其職嘛!哈哈哈……” 隰朋笑道:“還有一件事。當初主公曾立下榮辱之柱,如今拜相在即,這榮辱之柱該煙飛灰滅了,是不是拆除?特來向相國稟告。” 管仲搖搖頭道:“其實,人這一生,命如琴弦,昨日在死牢奏人生如夢,今日為相彈高山流水,從階下囚到拜相台,榮辱柱是一個見證,讓它立在那儿,我管仲會把前前后后的事一塊記著,一刻也不敢忘。” 隰朋為難地看看鮑叔牙:“這——” 管仲笑道:“這,可得我說了算,一國之相嘛,在其位,謀其政,哈哈哈……” 自從宣布管仲為相國,齊桓公覺得渾身輕松了許多,心里仿佛有了依靠似的。管仲所言所行,是最理想的相國人選,他的那些簡策寫得太精辟了,把這些付諸實施,用不了几年,齊國就會大變模樣。每想到管仲,他就想到鮑叔牙。他為有這么一位老師感到自豪,他那忠君愛國之心可昭日月,他一心為公,不計私利的高風亮節与江山共存,如果沒有鮑叔牙,他是決不會得到管仲的。他要把這次拜相儀式搞得既隆重,又熱烈。他命鮑叔牙親自督造拜相台,与隰朋親自商定了拜相的吉日良辰,再有三天就到了,他宣布,這三天不上朝,不出門,不接見任何人,在寢宮用香料薰身。 兩名侍女把香料涂在桓公身上,他感到從未有過的舒暢,他見那侍女長得眉清目秀,嬌嫩得如芙蓉出水,又動了心,一把抓住她的臂腕,就要行那云雨之事。 侍女掙脫開桓公的手,笑道:“主公,在薰身呢。” 侍女一句話提醒了桓公,他說過拜相一定要心誠,于是順水推舟道:“寡人是聞聞你手中的香料,好香啊!”說罷,微閉雙目,態度虔誠,任憑侍女在身上涂抹香料。 內侍來報:“回稟君上,豎貂將軍說有要事求見主公。” 桓公眼皮未抬,說:“寡人正三沐三薰,欲行拜相之禮。拜相之前,誰也不見!” 拜相的時刻到了。 桓公帶領滿朝文武以及裝飾一新的儀仗隊來到管仲門前,大門關閉著。 隰朋是拜相司儀,高聲喊道:“放炮開門!” 三聲炮響,大門洞開。 鮑叔牙引道,桓公隨后,來到正堂。 隰朋喊道:“相國叩見君上。” 管仲衣著朝服,從后面急步來到桓公面前跪下:“臣管仲叩見主公。” 桓公扶起管仲:“愛卿平身。” 隰朋喊道:“國君親請相國登輦!” 管仲叩首:“謝主公。”繼而起身道:“主公,臣有一事相求。” 桓公:“相國請講。” “臣一貧如洗。俗話說,貧不能使富,相國之職,恐難負重任。” 鮑叔牙一怔,忙扯管仲后衣角,管仲不理。 桓公笑了:“寡人賜相國大齊一年市租,使相國成為齊國首富。” 管仲复又叩了一個頭:“謝主公。”然后同桓公分左右并行到大門口,門外已停著一輛輦車。 桓公欠身打躬:“相國登輦。” 鮑叔牙和隰朋一左一右扶管仲登上輦車,然后請桓公親手扶著輦尾,推著輦車前進三步。 隰朋一招手,鼓樂齊鳴…… 桓公、管仲一行來到拜相台前。這拜相台高九尺,共有三層。第一層台中站著二十五人,各穿黃衣,手持黃旗;東邊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旗;西邊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旗;南邊立二十五人,各穿紅衣,手持紅旗; 北邊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皂旗。 第二層上站著一圈武士,身穿紅衣,每人手持紅旗。第三層上站立著三十六員武將,各執劍、戟、戈、抓、錘等兵器。台兩邊的儀仗隊,雁翅排列。台子四周,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鮑叔牙到桓公輿前:“請主公出輿。” 桓公從車上下來。 鮑叔牙引導桓公來到輦前:“主公請相國下輦。” 桓公欠身道:“相國請下輦。” 管仲急忙下輦,在鮑叔牙引導下來到台邊。 隰朋喊道:“請相國面南背北。” 管仲面南背北,肅然而立,听隰朋讀贊禮祝文:“維大齊桓公二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齊桓公小白遣上大夫隰朋敢昭告五岳、四瀆、名山、大川諸神曰:為大齊民富國強,稱霸中原,謹擇今日,特拜管仲為相國。伏惟尚饗!” 隰朋讀罷祝文,鮑叔牙引導管仲上了第二層台,然后道:“請相國面東背西而立。” 管仲依言而立。鮑叔牙讀祝文:“維大齊桓公二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齊桓公小白遣上大夫鮑叔牙敢昭告日、月、星辰、風伯、雨師以及歷代圣帝明王之神,為大齊民富國強,稱霸中原,今特拜管仲為相國。伏惟尚饗!” 鮑叔牙讀罷祝文,上卿高傒引導管仲登上第三層台:“請相國面北背南,拜受龍章鳳篆。” 管仲朝北面跪下,雙手高舉,從高傒手中接過桓公親筆寫的八個大字:“民富國強,稱霸中原。” 高傒開讀祝文道:“維大齊桓公二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齊侯小白敢昭告昊天上帝、后土神祗,小白意使大齊民富國強,稱霸中原,特拜管仲為相國,以助小白。伏惟尚饗!” 高傒讀罷祝文,傳令:“取相國印、劍!”二侍從雙手捧劍、印上台,管仲接過來,高捧過頂。 鮑叔牙在台下喊道:“請主公拜相!”桓公在台下朝台上的管仲大拜三拜。管仲令侍從:“請國君登台。” 桓公登上台來,面南端坐,開口道:“愛卿今為相國,肩負著治國安邦、強國富民之重任。但愿大齊早日富強。”管仲跪拜,道:“臣既受君命,定盡心戮力,雖肝腦涂地,亦在所不辭,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拜相金台下,民眾在富有節奏的鼓樂通鳴中,展開了各种形式的民俗舞蹈,齊國民眾以富有獨特地方魅力和文化魅力的舞蹈形式,歡慶齊國相國的新誕生,歡慶齊國百廢待興的大業有了一個嶄新的良好的起點。這歡樂的气氛,仿佛在愈合歷史的創傷,迎接美好的未來。 當天晚上,桓公在他的寢宮設宴与管仲在一起飲酒交談。齊桓公興沖沖地舉起酒爵:“挾周天子以令諸侯,好!相國此議,讓寡人頓開茅塞,來,咱們同干一爵高陽美酒。”二人舉爵,一飲而盡。 遠處傳來雞叫。 桓公吩咐蔡姬:“天快亮了,夫人安歇去吧!” 蔡姬關切地說:“主公与相國談了一整夜,也早歇息才是。”說著,退入內室。 管仲道:“臣聞泰山之高,不是一塊石頭壘成;大海之闊,不是一條江河匯成。主公欲成大志,必須重用五個人。” 桓公身子向前一湊:“哪几位?” 管仲道:“精通禮儀,善于外交,能言善辨不失國体,臣不及隰朋,請立大行之官。” 桓公點頭同意。 管仲又說:“開墾荒地,种植庄稼,按時收种,地肥糧丰,臣不如宁越,請立大司田”。 桓公點頭道:“寡人早有此意。” 管仲道:“運籌帷幄,決胜千里,有勇有謀,大將風度,臣不如王子成父,請立為大司馬。” 桓公合掌道:“正合寡人之意。” 管仲道:“審案斷案,明察秋毫,不殺無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須無,請立為大司理。” 桓公點頭表示贊同。 管仲道:“對主公忠心耿耿,敢向主公提逆耳之言,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臣不如東郭牙,請立為大諫之官。” 桓公連連表示贊同:“此五者,均德才兼備,有口皆碑,正合寡人之意。”兩人又痛飲一爵。 管仲拱手問道:“鮑叔牙乃主公太傅,管仲兄長,天下無人不曉鮑叔牙与主公恩緣,也無人不識管鮑之交,鮑叔兄之位,主公有何考慮?” 齊桓公道:“寡人將終生尊鮑叔牙為太傅。如今,你為相國,寡人拜鮑叔牙為亞相,有管鮑共同輔佐寡人,何愁霸業不成?” 管仲笑了:“論仁和寬厚,管仲不及鮑叔十之一二,亞相對鮑叔牙焉能匹配?只是,鮑叔之志在于高遠,不在官位。” 桓公問道:“鮑太傅有何想法?” 管仲道:“鮑叔一生,哪有半分私念?齊宮內外,都該記住鮑叔才是,他是功臣,是楷模,是齊國之兄長呀!”桓公直起身子,歎道:“管鮑之交,寡人今日再次領略了。” 外面雞鳴二遍了。內侍進來換蜡燭。 管仲起身道:“雞叫兩遍,主公,保重身体,臣請告退。” 桓公連連擺手,示意管仲坐下道:“寡人還有一事想問愛卿。”他似乎難于啟口,想了想,又笑了,嘴動了動沒說出口。 管仲連忙拱手道:“主公,但說無妨。” 桓公探身問道:“寡人好打獵,不知是否妨礙霸業?” 管仲微笑道:“主公愛打獵,既可習武,又可強身。于霸業何妨?” 桓公眼睛一亮,略略輕松,又問:“寡人好美色,有害霸業嗎?” 管仲又笑道:“亦無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主公要注意身体。” 桓公似乎松了口气,有些得意地直起身子。問道:“那,何事有害霸業?” 管仲正色道:“主公,不識賢能之人,有害霸業;認識賢能之人而不用,有害霸業;對賢能之人用而不重用,不能使其充分發揮才能,對建立霸業有害;對賢能之人重用而不信任,愛听小人搖唇鼓舌,撥弄是非,有害霸業。” 桓公問:“如果寡人完全按相國之言去做,霸業可成嗎?” 管仲自信地點點頭:“中原霸主地位非主公莫屬!” 第二天桓公上朝。文武大臣肅立兩側,管仲位于班首,整個大殿的气氛庄重而肅穆。 桓公穩步來到御案前,巡視了一遍群臣,這才開口道:“寡人新立,意在理順朝綱,重振我大齊雄風。寡人深思熟慮,特頒任命之旨。” 大殿內雅雀無聲,只有桓公的聲音洪亮而高亢:“任命上大夫隰朋為大行之官!” 隰朋出班,跪拜:“謝主公圣恩。” 桓公道:“平身。”然后繼續宣布:“任命上大夫宁越為大司田!” 宁越出班,跪謝道:“老臣謝主公圣恩。” 桓公道:“平身。”宁越歸班。 豎貂越听越急,兩眼直直地盯著桓公的嘴,不安地等待著。 “任命上大夫王子成父為大司馬!” 王子成父出班跪謝,回班。 桓公宣布:“寡人任命,大夫賓須無為大司理!” 賓須無惊了一下,急忙出班,跪拜道:“謝主公圣恩!” 桓公繼續宣布:“寡人任命大夫東郭牙為大諫之官!” 東郭牙愕住了,出班跪倒,激動得熱淚順臉頰滾滾而下:“微臣東郭牙曾對主公多有冒犯,主公卻捐棄前嫌,委臣如此重任,主公知遇之恩,東郭牙三生難報!” 桓公抬手笑道:“愛卿平身。” 東郭牙再拜:“謝主公圣恩。”起身退下。 桓公把目光轉向鮑叔牙:“寡人任命太傅鮑叔牙為齊國亞相。國內一應事体,太傅有權處置,望眾臣歸順,攜力振興大齊!” 眾臣跪倒在地,齊聲道:“拜見亞相!” 鮑叔牙拱手致謝:“齊國有一代賢君,開明相國,還有德才兼備的諸位大臣,定能振興齊國,稱霸中原。鮑叔牙在此恭賀主公,拜托諸位同心同德。”說著,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眾大臣無不以崇敬的目光注視著這位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亞相鮑叔牙。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