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九部分


  訂做他并不難

  沒有任何人是為他人量身打造的,上帝都做不出justmake的兩個人,你想在認識他之后,把他“創造”成你要的樣子,當然不可能。
  人在幼年時期,大部分會形成日后人格的因素都已具規模,到二十歲之后,不要企求他為了愛情做急轉彎。
  不少男子在追求一個心儀的女人時,口口聲聲說:“我會為你做任何改變,相信我!”當時,他确實相信自己能海枯石爛地遵守种种承諾,但時日一久,諸事隨風而逝,“我還是原來的我”。
  有一個實在沒辦法再為女友改變什么,最后選擇什么都不要改變的男子,曾經如此撰文自嘲:“自由誠可貴,愛情价更高,直至山窮水盡無路可逃,始悟喘口气歇息之重要,不如逃之夭夭!”
  不要責怪男人,女人過了二十歲之后,也是“万變不离其宗”。兩人本質上能相符最好,若有齟齬,不如尊重對方,婚姻愛情又不是牙齒矯正器,“溝通”也不是万般皆能的牙醫師——何況,上牙科診所的感覺,總不是很愉悅。
  一個需經現代婚姻專家多次所謂“溝通”才能勉強維持的婚姻,就好像永無止日地上牙科診所一樣,太累了,不是嗎?
  許多人上完一整天班,想与愛人一起喘口气,不料家庭內的溝通比跟上司溝通更難。
  言語上的溝通,也未必使人衷心悅服。他心不甘情不愿地為你改變時,一定同時給你一張難看的苦瓜臉。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被強迫的人是不快樂的。我記得卡內基提過的方法:
  當一個父親看見自己的儿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奉命掃庭院落葉時,他并沒有苛責他,也未對他說教。父親只是很誠懇地贊美:你把落葉掃得多么干淨,落葉堆成的小山多么漂亮。
  儿子的眼睛開始發亮,打掃的動作越來越帶勁,這一件枯燥的家庭勞動,忽然變成娛樂。他從來沒發現,掃落葉是這么有趣的工作。
  是的,贊美胜過指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既然有情人難得相會——与其糾正他不合你意、不信守承諾的地方,不如贊美他使你滿意的优點。即使是只達到你所要求的百分之一,也不可忽略。
  不久你會發現,百分之一呈等加級數遞增,他的表情、聲音都有正面變化。
  只要有耐心,誠懇地贊美他。找不到可以贊美的地方?不可能吧?當初你喜歡他,一定欣賞他某個地方。如果連該稱許的百分之一也找不到,那么,還猶豫什么?果決說再見吧。天下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作,但不該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愛情。那根本不是愛情。
  贊美那百分之一,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滿,秉持“不同意,但可以接受”,是訂做一個他的捷徑。
  沒有越談越糟的愛情,除了你是一個不懂贊美的女人。在“永續經營”的愛情中,“你做得太好了”可能比“我愛你”來得重要。后者可能成為老套,前者每一次出口,都令人高興。

  做個寬宏大量的女人

  我認識一個老太太。她已經七十多歲了。
  上一次看見她時,是在老先生的葬禮上。
  雖然她和先生從來感情不睦,但人死了,還是很傷心。她的眼睛哭得像胡桃一樣,每個人都知道她很傷心。有人過去安慰她:“你先生也八十歲了,去的時候笑眯眯的,他這一輩子過得夠好了,你不要太傷心……”老太太卻气呼呼地說:“他死得倒好哩,我可不好過,他在外面的姘頭,我至少還有兩個沒抓到!”
  最妒婦人心。
  女人的嫉妒一向令男人頭痛。所以從前有七出之條,男人可以以妻妒之名体掉妻子。但是,有多少女人因為這個理由被休掉呢?史無可考,我想并不多,因為,古代能有本事嫉妒的妻子多半有另外的條件,比如說美麗受寵,或有有財有勢的娘家做靠山,或老公基本上就怕她,在那個只要因嫉妒就會失去保障的時代,想當妒婦,還得有點本事。
  楊貴妃就是一個醋壇子,野史上記載,她因吃醋吃得太厲害了,唐明皇受不了,為了威嚇她,叫人把她送回家。楊貴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剪下一綹頭發,送給唐明皇當臨別禮物,這才使唐明皇打消了送她回家的念頭。不過,如果那時候她懂得回娘家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后來死在馬嵬坡,花鈿委地無人收的慘劇發生。被休總比被吊死好。
  嫉妒的原因,可歸因于占有欲。從前的女人沒事待在家里,只好把能量轉為嫉妒。有的只是不敢說出口而已。像大紅燈籠高高挂之類的事件,丈夫枕邊無愛,成群妻妾斗得你死我活的景況,不胜枚舉。一缸女人關在狹小的四合院里,像一群不得不撕咬的斗魚,將生物界的原始競爭發揚得淋漓盡致。
  現代的女人,并不需估量自己的實力才嫉妒,而男人所受的引誘因素,又比從前強得多。現代善爐的女人,該嫉妒時几無阻攔,嫉妒得离譜的不但讓男人頭痛,也讓男人周圍的人頭痛。
  辦公室里的大小耳朵很容易听到誰家有妒婦的消息。從前有個同事在公事應酬或聚餐時,下意識地會搜集一些不可能有任何坐台小姐的餐廳的火柴盒以向老婆報告。有一回,不小心供認和某同事一起欣賞牛肉場,結果害該同事當晚被自己的老婆痛罵兩個小時,責怪他不該帶坏她的老公。
  有個同事的老婆會在大家忘情唱KTV時气沖沖地沖進來,看看老公是否所言屬實,然后以非常凌厲的眼光掃描在座的女同事,似乎在看,哪一個可能成為將來的敵人。
  以上只是夸張一點的例子。但是,每個女人都難免有點嫉妒心。絕大多數的人不許男人在自己面前以目光追隨漂亮女子;當他不小心稱贊一個妙齡女郎時,便疑神疑鬼,不知他是否正盤算不法情事。
  其實,寬大一點又何妨。如果你能先測知他的意圖,先行開口稱贊他欣賞的人,他可能會因此感激涕零。反正稱贊別人,你又沒有損失。懂得稱贊別人。欣賞別人优點的女人,才能真正收納他的心。廣結善緣之后,他還能背著你做什么?若敢,為你譴責他“人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一定很多。不榮你自己動手,徒留笑話。
  這么容易的事,兩全其美,為什么不做呢?

  樂在工作

  寫書的時候是很快樂的,不快樂的事我不會如此努力地做。
  這里可以說些心中話,關于我的工作。
  所謂心中話,是平時沒机會寫在文章中,也不能沒頭沒腦說給朋友听的話——并不是朋友都沒道義,而是我怕沒人對這些話感興趣,何必自討沒趣呢?所以只能借寫作的机會給自己一點犒賞,寫出來罷。
  我在這段日子里看了很多漫畫書。剛開始時是因無聊,在書店買了《東京愛情故事》,然后回家看,掉了一把眼淚,才發現自己還是相當幼稚且濫情的動物。然后,欲罷不能,又看了《愛情白皮書》、《同班同學》……成了一個“周日漫畫迷”。看完了,還冒用同學妹妹的名字在附近某家租書店租大部頭的漫畫書看。老實說,漫畫書讓我覺得很愉快。津津有味地看著漫畫,也是對童年被禁止看連環漫畫書的一种反動吧。
  柴門文并不以漂亮的漫畫人物取胜,她編的漫畫情節是很動人的,不過日本人也太夸張了,最近還封她為“戀愛之神”。我最喜歡《東京愛情故事》,里頭的人物很可愛,有很多缺點,但也懂得寬容別人的缺點,很微妙的愛,很坦然的分手,表現出很都市化的。干干脆脆的愛情。作為一個讀者來說,我欣賞她的人物和故事。
  就一個小說作者而言,我明白,要在尋常愛情故事中,釀造那么鮮明的現代人物,是不容易的。她用圖畫把故事說得很好,那是每一個都市男女都會感興趣的題材。有些寫小說的人總愛誑自己,拿很多主義呀結构呀布局呀來為自己的文章美言,其實,一個故事不論被說得怎么偉大,它都必須具備好看的要件,否則,只好留著自己看或請某些所謂批評家看了。
  我一直在檢討自己寫的故事好不好看。別人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但好不好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人告訴我,那個近十万字的故事可以一口气看完,我就會在心中大喊阿彌陀佛,善哉!一個不讓大家棄書而逃的故事至少不算失敗。
  話說,不久前我又看了一本叫《漫畫狂戰記》(Comicmaniacbattleera)的書,是日本漫畫家島本和彥的作品,它把漫畫家畫成神風特工隊似的,不眠不休。互不相讓、爾虞我詐。那种為了畫漫畫竭盡最后一滴血的狂熱,使人感慨万千。沒想到這些為大家娛樂而努力的人,竟是需要如此拼死命而后已。島本和彥最后還寫了漫畫家十訓。我想把畫字改為“寫”字,大概也可以借來形容我寫小說的決心(雖然有點夸張)。
  那就是——拼命去寫!超越自己的界限去寫!按照自己的夢想去寫!抱著無限信心去寫!破釜沉舟地去寫!忘食地去寫!睡飽了就寫!天天都要寫,到死而后已!失敗了,重新寫!
  還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十者我只做了十分之二,可見還不夠努力,可以再加強。從此以后,我不敢再說自己為寫作奉獻犧牲有多大了。
  其實,寫小說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有人問我,會不會遇到瓶頸?
  一個以此為志的人沒有權利讓自己遇到瓶頸。平常就應為瓶頸做准備,必須具有日本式的上班精神,小感冒傷風,沒有理由請假。
  I enjoy it!
  多年來,又走了好長的路,在這段時間內,我出國游學、回國、失業、复業……試過做別的事,以抑止自己的“寫作狂”,至少,分散一點自己的注意力。
  我還是一直不斷地寫。好像安徒生童話里那個穿紅鞋的小女孩,穿著受詛咒的紅舞鞋,拼命地跳舞,完全停不下來,仿佛冥冥中听到了那樣的音樂,非得跟著旋律跳舞不可。在我最快樂的時候可以寫,最難過的時候也可以寫,無時無刻不可以寫;在速食店里可以寫,在人來人往的大辦公室也可以寫,無地不可以,只要我愿意,好像有那么一點“雖千万人吾往矣”的味道。
  因為無時不在寫,所以它占据了我所有的思考空間,變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別的事很難吸引我的關注。老實說,我很怕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因為他們看到我時總喜歡問:“喂,你還在寫作嗎?”(拜托,如果我們有机會見面,請不要問這么見外的話。)我總是覺得很尷尬,不知該怎么回答。打個比方說,這跟問一個歌者“你還唱歌嗎”是一樣令人難堪的。寫作是一件相當寂寞的事,你埋首兩三個月,未必能寫出任何作品來,等到可以付梓時,又是兩三個月后的事了。當然,“你現在的書賣得好不好?”“我希望你能寫出比較偉大的作品……”等句,都在禁止之列。“你有沒有筆名?”更不能問了。雖然我不斷被問及同樣的話題。
  以上要求乃屬寫作者之基本尊嚴。
  有時候我也會被問及一些屬于好奇性的問題。比如,“你平常的寫作靈感從哪里來?為什么會有寫不完的題材?”事實上,雖然老話說太陽底下沒有什么新鮮事,但認為題材寫得完的人未免太低估造物者的魅力,我們只不過如同琲e泥沙中之一顆,眼觀世界不過二三十年,一下子就想看盡?想得太美。只要你肯,我相信這世上的事看不完,也寫不完。也有有志于寫點東西的人會這樣問:“我怎么找到題材?不知道有什么好寫的。”我其實很想這般回答:“那就不要寫。有題材才能有感而發,沒有,就不要無病呻吟。”也許我們都讀了某一課的“國中”課文,名為靈感什么的,因此每個人都相信,靈感第一。“靈感”這一個詞,听來像鬼魅,來無影,去無蹤,突然叫人Z徨不已。靠靈感,有志寫作者恐怕都將淪為路上的凍死骨;建立一個或多個獲得資料的管道,比靈感可靠得多。
  靈感是人工制造的。對于專業寫作者而言,管道是正職,靈感是兼差,別想靠兼差活下去!
  寫作的路程中經歷的事很多。不久以前某一個成名已久的名家特地寫信給我,叫我有點良心,不要再制造文字垃圾。大義凜然,大有為民除害之志。偏偏我這個人,很有報复心——我偏要一直寫下去,不溫不火、四平八穩、健健康康地繼續寫下去,寫到海枯石爛而后已。
  我發誓,等我馬齒徒長之后,絕不以打擊后進為樂!
  以上只是發發牢騷而已。
  前不久看了一部電影,珍康萍的《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簡直是恐怖片。我說它恐怖片,可能因為它擊中了某個心中的弱點。
  鋼琴師丟掉了她的鋼琴之后,才開始學說話,和外界溝通,終于,“她快快樂樂地過日子……”。這大概是所有選擇依靠“內心的聲音”過活的人惟一的出路、僅有的救贖。
  是不是只有丟掉了我的筆,我才能變成一個正常人?當我向一個朋友提出這個問題,他很不留情面地笑道:“万一如此,你可能會變成一個瘋子。”
  哈哈,我的境遇比鋼琴師還凄滲。難道,毫無救贖的余地?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救贖?
  我确實有點孤獨。傷心的時候不需人陪,快樂的時候也希望自己獨享,多少有點難纏。
  在經過這么久的時間之后,我已經接受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還是得跟難纏的自己斗下去,以期待慢慢改良。

  把保齡球當豌豆

  每一個女孩,都曾經幻想自己是一個公主。
  我從前曾經莫名其妙地喜歡過一個有關公主的故事。大部分女孩都讀過這樣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王子的母親,非常積极地想找一個公主做儿子的新娘,找了半天,總是不能如愿。很多女孩自稱是公主,不過,她們都沒有逃過這個母親挑剔的眼睛。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饑寒交迫的女孩前來敲門。
  “我是一個公主。”
  落魄的女孩如此堅稱,她驕傲地要求一切有關公主的待遇。
  當女孩吃完晚飯,准備就寢時,好戲悄悄上演了。
  王子的母親在床上放了一顆豌豆,然后辛辛苦苦地在豌豆上頭舖了十二層被單。
  “你昨夜睡得還好嗎?”
  第二天早晨,正准備早餐的王子母親試探著問睡眼惺忪的公主。
  “啊……”公主大言不慚,“還好啦……只是……床底下凹凸不平,讓我的背怪難受的。”
  王子的母親大喜過望,馬上宣布她已為儿子找到一個真正的公主。
  這個故事的基本邏輯是:真正的公主從小嬌生慣養,必能以她脆弱而敏感的皮膚感覺到十二層被單下那顆被壓得喘不過气來的豌豆。
  很多女孩喜歡這個故事。
  我不知道別人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否与我相同:我曾經幻想自己是一個公主。像一顆流星一樣從天上的某個宮殿掉下來,才變成自己在世界上的這种模樣。
  雖然我試過在一顆花生米上舖下三層柔軟被單然后睡覺,但一點也沒法感覺花生米的存在。
  是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公主。
  憑著幻想,我蓋起我的宮殿,宮殿里有我的錦衣華服和傲世珍寶,有我的王子。
  或許,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個女孩,都曾經是一個公主吧。
  只是隨著時間移轉,“公主”逐漸消失。
  當公主完全消失時,女孩就變成婦人了。公主會因十二條被單下的一顆豌豆而徹夜睡不安穩。而婦人呢?
  即使你將豌豆換成保齡球,她一樣睡得四腳朝天。
  如果能睡得安穩,那也是一种幸福。不管已婚未婚,可不要在有了理想對象之后,還把豌豆當保齡球,抱怨得沒完沒了。
  你自己不快樂,別人也一定不快樂。

  抱怨太多是最大問題。

  很多女人,在戀愛中不快樂;更多女人,在婚姻中不快樂。
  我一直記得我的一個好友茵的成長經驗。她說,她這一生最大的痛苦來自于她的母親。
  她的母親在小鎮擔任中學教師。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后,就嫁給大她五歲、在專科任教的先生,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樁郎才女貌的好姻緣。
  公務人員的收入相當平穩,而茵的父親為了增加收入,打從她有記憶起,就一直在某補習班擔任數學講師。因此茵的家境在小鎮中一直是受人羡慕的。
  她一直是個多才多藝、品學兼优的學生,但她的成長過程一直不快樂。
  因為她的母親從來未曾稱許她。當她考不到第一名的時候,母親會尖酸刻薄地諷刺她;當她考到第一名時,母親也沒忘記說,考第一名有什么用,只會讀書,看,隔壁的阿美有多能干呀,跟你一樣大,又會煮菜又會帶孩子!
  弟弟成績不理想,說她帶坏了弟弟;自己跟丈夫慪气,卻拿她痛打。
  看到沒讀過書的姐夫賣田賺了大錢,開始怪先生錢賺得太少。
  看別人的婆婆留下大筆遺產給儿子媳婦,則譏諷自己的夫家沒給這一代留下雞毛蒜皮。
  听說同事的先生會幫太太做家事,便回家數落先生給婆婆寵坏了;誰家的儿子留了洋念博士,誰家的女儿嫁了醫生,都成為她回家長吁短歎質怪天地不仁的材料。
  茵和她兩個弟弟都是台大畢業,茵還有博士學位,但他們的母親年紀越大卻越不快樂。“現在,她一大早起來就在院子里罵狗;當然,她暗罵的是養狗的祖母;走在小鎮街頭就罵小鎮的交通和小鎮人的無禮蠻橫;對著我就抱怨我弟弟,對著我弟弟就抱怨我。老實說,我雖然想多盡一點孝道,但我實在不敢太常回家。”
  茵是個堅持獨身主義的美麗女子(她說,從小“家庭”兩字帶給她的壓力過分龐大),她最怕听到母親故意大聲對鄰居抱怨:書讀那么多,讀到沒人要,沒什么用啦。
  “我嘗試帶一些簡單的婦女成長書籍給她看,”茵苦笑著說,“她會跟我說,很有道理。但她繼續抱怨周遭一切,我的祖母和老早過世的祖父、我的父親、弟弟、我、后來她也抱怨她的大多數朋友。只要有一個燈泡坏掉,她就可以聯想我父親的不体貼和無能,或我的不孝……
  “當我發現我的父親在外頭可能有個女人時,我甚至非常同情他。因為我們都不是超人,無法讓她滿意。我的父親為了家庭和諧,畢竟忍气吞聲太久了。”
  而茵的母親,平常連一個荷包蛋也沒煎完整過,做菜時總是把不該加在一起的東西煮成大雜燴,煮綠豆時永遠沒把綠豆先泡過一夜的水。“我喜歡吃這樣的東西,”她總是理直气壯地這么說,“這樣才營養丰富。”
  對于茵來說,她從來不覺得菜中“有媽媽的味道”是溫暖的。“我沒有怪她,她是個職業婦女。”茵說,“但是我多么希望,她的抱怨能少一點。”
  你也許不相信這是個真實的例子,但它是。在大家看來,茵的母親擁有一切:子女成材、婆婆敦厚、丈夫良善、有地有產。但她的心不知不覺已成黑洞,對別人的抱怨將那個黑洞越挖越深。
  她已習慣于抱怨別人。抱怨別人是人際關系中的一顆惡瘤,也使戀愛、婚姻、工作患上癌症,男女其實皆然。而我們,是否也常讓抱怨不自覺地脫口而出呢?只是沒有茵的母親嚴重而已。
  不如把抱怨別人的力气拿來抱怨自己,但且不要只是坐而言,請你起而行,先看看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不要為自己的不完美粉飾太平。在找借口前,請看看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進;如果你真正愛自己,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不可愛的人,因為抱怨使人窒息,只想逃開。
  這樣地抱怨自己,會使自己進步;花力气抱怨別人,尤其是自己最親密的人,只會使他們痛苦。不知不覺間,愛,消磨盡了。且靜心想想:我們對親密的人是否要求得太多?
  抱怨絕對不是一种好的溝通方式,雖然抱怨者可以從抱怨中得到某些快感,或從抱怨中同時体恤自己的處境。
  但無論再堅固的情鏈愛鎖,都經不起它的再三砍磨!
  一個被單下有保齡球大的障礙物也能睡得四腳朝天的婦人是幸福的。
  少抱怨,你周圍的人會跟你一樣快樂。
  你必須忘記你曾是個公主,一個有顆豌豆在十二層床單下就睡不著的公主!
  心甘情“怨”
  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學會愛人的。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或者說,有很多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女人,年紀輕輕便走入了婚姻中。
  在還沒有當母親的准備時,就喜滋滋地怀了第一個孩子。別人夸她肚皮爭气,她也認為如此,心中感到非常幸福。孩子确實增加了她對婚姻的安全感,也使她第一次感到身為一個女人是如此值得快樂而驕傲。
  這份驕傲沖淡了她婚姻生活的不滿意。她其實對丈夫沒耐心听她說話不滿意,和婆婆偶有口角,覺得浸泡在柴米油鹽中的日常生活無趣。但又似乎非如此不可,因為每個女人都這么做。
  她告訴自己,她必須做一個滿分的太太。媳婦和母親,她必須得到所有鄰里親族的稱贊。
  可是,孩子一個一個出生了,她也一寸一寸地老了,她對自己周遭的抱怨越來越多。她抱怨丈夫的薪水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不听她的話,婆婆愛挑剔的老毛病從來沒有改,公公生病了,一切要她打點。這世界每個人都依靠她,但沒人重視她的存在,她的話對他們而言是空气,而這些“忘恩負義”的人,只有在洗衣、燒飯、要零用錢。看病要人陪水管不通時才想到她……
  你們利用我!
  終于有一天,她的心中發出了這樣的咆哮。她看見自己辛勤的結果只換來大家的不重視,看見儿子宁听女友的話,卻把自己的話當做耳邊風,自己實在無法平衡。她想到自己省吃儉用,連一件衣服也舍不得買,而媳婦和儿子每隔半年就出國旅游,心中的气就忍不住擺在臉上。最嚴重的是,她發現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他跟她說,放了我吧,我跟你在一起并不快樂……
  不快樂?怎么可能不快樂?她犧牲了這么多,他們怎么會不快樂?怎么可以不快樂?
  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是的,現在的女人,這一代或上一代都有之,看來心甘情愿地奉獻給家庭、給她的男人,但事實上,她們卻是心甘情“怨”。
  嚴重一點的,像社會版上常有的新聞:帶著兩個稚齡的孩子在丈夫有外遇后,開瓦斯自殺;輕微的,成了一個每天面帶愁容的婦人,對一切抱怨。挑剔……后者并沒有比前者不慘痛。
  我看過一些這樣的母親,她們的一生确實奉獻犧牲,但在她們認為沒有得到相當報償時,她們的犧牲轉換成抱怨,自己不快樂,家人也得不到什么。累得一家人和她一同活在愁云慘霧中。
  台灣有很多心甘情“怨”的女人——除了上述奉獻了一生的母親外,許多女人都有相當深的“民族潛意識”,她們認為應該犧牲的是自己,身為女人,必須委曲求全。
  委屈如能求全固然是好的,但如委屈還不能求全,就實在不必委屈,你的委屈并沒有人真正受益。
  人和人之間,若要好好相處,誰沒有一點委屈?可是如果你要吃下這委屈,必得是心甘情愿,得忘記自己的委屈才行。
  多一點珍惜給自己,會少一點埋怨。親人愛人和我們的關系雖然親密,但并不是密不可分,在共同依賴的生活中,我們仍得學習,如何撥時間給自己,如何自己愛自己。
  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學會愛人的。
  心理學者布里安·羅賓森(BryanRobinson)是這么說的:“如果自己的心理不健全,對別人也是只有百害而無一益。”
  有時候,照顧別人。為別人服務會變成我們的解好,我們也習慣于讓別人——尤其是最愛的人,看到自己最完美。重要的一面。但适時放開手,是尊重別人的自主權利。
  我們常覺得自己任勞任怨,但也有滿腔埋怨。
  我們是否常想不開這一點,只執著在自己熱愛的人眼中去尋找自己的价值?
  我想,如果每個女人都稍微懂得尊重自己、珍惜自己,那么這個世上可以減少很多怨婦。
  其實,生活本身要心甘情愿才能隨時拾得所謂的回報,否則,再多你都覺得不夠。

  不是每個女人都一樣

  曾經有一個笑話是這么說的,有一個一直沒有追到女朋友的人,向花花公子請教,為什么他可以左右逢源,所有的女人都很喜歡他?
  花花公子笑道:“你開口時只要談論三件事:食物、家庭和哲學。”
  為什么?
  “談論食物,是因為每個人都喜歡食物;談論家庭,可以使女人覺得你有誠意;談論哲學,可以使女人認為,你覺得她有靈性,不單只是外表美麗而已。”呆子恍然大悟,于是拿著這個原則向自己仰慕已久的女人開口。
  不過,人呆還是難講話。他問:“喂,你喜歡吃牛排嗎?”
  女孩答:“不喜歡。’他自討沒趣,繼續話題:“那么,你有哥哥嗎?”第二個問題也碰了壁,女孩沒有哥哥。他想,這個秘招怎么失靈了呢?那么,哲學問題應該怎么談?他以他想當然的邏輯繼續問第三個問題:“那么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如果你有一個哥哥,他會喜歡吃牛排嗎?”
  這個笑話是來嘲笑哲學專門討論“根本不會發生”的問題的。不過,我們可以讀出一個含義——不管愛情專家怎么教,按照守則,你未必成功,這要看你的資質何在,也要看對方是什么樣的人。
  很多男人常挂在口頭上說,天下的女人都是一樣的。也許,女人在喜歡購物或吃東西上有些共同意識,沒注意到她們的“小异”可能是某些男人吃不開的地方。
  男人以為,女人多半喜歡溫柔細心的男子,的确——但也有例外。
  有一個男人,他檢討第一次婚姻失敗的原因,發現他太太最常埋怨他,他都不幫忙做家事,他也記得,母親用同樣的口吻責備過父親。于是,在決定和女友同居前,他痛定思痛,決定培養自己做家事的興趣。
  他的女友是一個在事業上相當有主見的女人,向來也以精明能干著稱。大部分女人第一次看到男人為她們拿抹布擦地板時,心中确實洋溢著感動。就在她溫柔的嘉許下,他對家事越做越有心得。后來,他工作上不得意,在失業期間,做家事更做成了狂,家里任何渣滓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也以將“家”保持干淨為榮卻并沒有注意到,每次向女友要菜錢時,女友的眉頭皺得越來越深。
  最后的下場如此:某一天,女友搬光了自己所有的東西,他還一頭霧水,問:“我哪里做得不好?”女友的回答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只要男人來做你做的事,我應該找一個菲律賓女佣,她花的錢比你還省……”
  女人不一定是一樣的,認為女人都沒什么差別的男人,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過,根据某一情圣的講法,他追求女友每次都能成功的秘訣是,告訴她:“你實在很特別。”你說她美麗,她雖然高興,但可能很有自知之明地認為,你很虛偽。如果你說她特別,她一定愉悅地認為你是伯樂……女人希望她是獨特的。
  男人其實也喜歡你說:“你真的很特別。”誰管特別在哪里?


  ------------------
  轉自書香門第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