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4、仕优而學


  當丁澎遣戍的時候,湯斌也動了“驛馬星”,朝命調任江西岭北道。他的移交很順利,庫有存銀,案無積牘;造一份“四柱清冊”,連印信交給了后任,仍舊跟到任時那樣,雇兩頭騾子,一肩行李一箱書,帶著湯本,悄然就道——事先得到消息,當地百姓預備跪香遮道,攀留不舍;這是辦不到的事,同時他也不愿惊動地方父老,所以在公開宣布的行期前兩天,半夜里開潼關,出函谷,取道湖北,入江西到任。
  岭北道駐贛州。湯斌得以調此官職,有著無限的興奮,因為這就是陽明先生王守仁做過的官;明朝的贛南巡撫与此時的岭北道,官稱不同,事權相仿。他為學不薄程朱愛陽明,如今得能追步前賢,效法懿行來印證所學,實在是難得的良机。
  這是有名的一個難治的地方,“十月先開岭上梅”的大慶岭以北的地區,深山長谷,荒翳險阻,為兩廣通吳越的要道,所謂“接甌閩百越之區,介谿谷万山之阻”,那里的風俗,一方面是儒良秀美,尚義工巧;另一方面,勁悍習武,嗜勇好斗,對死生看得甚輕,所以是個著名的盜藪。
  王陽明巡撫南贛時,文治武功,冠絕一時。武功之首,自然是五十大平宁王宸濠之亂,其次就是平盜,當時盤踞在崇山峻岭,鳥道叢篁中的土匪,共有左溪、桶岩、橫水、水利頭四大股;王陽明判斷形勢,廣用間諜,親破賊巢八十余處,自正德十二年受命,至十三年年底,江西的土匪,完全肅清。湯斌對王陽明的這些業績,早已研究得爛然于胸;所以一到任,首先要查訪的就是地方的治安。
  治安果然不好。在零都縣北的零山,有一股土匪,頭目叫做李玉廷,手下有一万多人,時常下山,劫掠行旅。因此,由福建長汀、西人贛州的這條要道,大受威脅;商販裹足不前,市面蕭條,地方的生計,大受影響。
  湯斌心里在想,要辦這一股土匪,不能期望動用官兵,首先沒有這么多官兵可以調遣;就算能調到了,官兵的紀律如何不可知,未蒙平賊之利,先受騷扰之害,而且地方上要辦軍需供應,一樣攤派,不如拿這筆錢來辦民兵。
  這有王陽明、戚繼光等人的成法可循,只要實心實力,地方上無有不踊躍從事的。湯斌也讀過兵書,親自招募選練;布衣蔬食,起居生活比哪個都要苦,僅是這一分感召,就足以昂楊士气了。
  于是,意想不到的,李玉廷派人上書,自愿投誠。湯斌抱著与人為善的宗旨,自然接納;李玉廷倒言而有信,單身自縛,來見湯斌,表示負荊請罪。
  這只是投誠的初步,他手下有一万多人,如何安置?得有善策。談到這一點,李玉廷言語支吾,只說“弟兄相從多年,不忍舍棄”,意思是要派他的官職,供他的糧餉;不說一句愿意“賣刀買犢”的話,那就大為可疑了。
  因此,湯斌一面安撫李玉廷,一面去見巡撫蘇宏祖,面稟經過,斷言李玉廷投降,并非心悅誠服,隨時可以生變,不可不預作防備。
  “貴司飽學,識見超卓。”蘇宏祖很誠懇地答道:“如有所見,盡請直言;贛州、南安兩府,全靠老兄保障。”
  “大人過獎了。”湯斌直抒所見:“倘或李玉廷包藏禍心,必扑南安。南安無兵防守,寇至即下,危險之至。我請大人立刻下令調兵;我今夜就走,先回南安設防。”
  “好!就這么辦。我派中軍替你安排行程。”
  “多謝大人,只恐耽誤戎机,不必費事了。”
  蘇宏祖還要設宴為他犒勞,留他第二天一早再走。湯斌堅決辭謝,當夜就騎馬帶領八名親兵,直馳南安。
  走了兩夜一天才到,到時已值深夜;叩關進城。人馬俱乏,但湯斌不暇投店,由地保領著,一直來到南安知府衙門。知府已經人夢,听家人喚醒了說:“湯大人駕到”,頓時又惊又喜!惊的是湯斌此刻到府,必有极緊急的大事;喜的是有湯斌在,一切可以放心。
  于是急急起身,匆匆穿戴,開了中門,在燭火下迎謁上司。
  “大人想來還不曾用飯?請先休息,等我派人去找廚子。”
  “不必太費事。”湯斌說道,“請先派人招呼我那几個親兵的飲食。我跟老兄先談一談。”
  知府親自引入書房,在明亮的燈光照映下。只見三十三歲的湯斌,臉色熏黑憔翠,敝衣破靴,手上還受了傷,用塊中衣上撕下來的布條縛住傷口,上面血漬殷然。這副樣子像個遭遇災難,倉皇逃命的難民,哪里像個掌管半省民政的地方大吏?
  “大人勤勞王事,著實辛苦!”那知府感動之下,一揖到地。
  “好說,好說!”湯斌一把扶住他,“老兄,不必再講這些客套,我們談正事!”
  于是湯斌談到如何設防。雖有鄉兵,打硬仗不是勁悍的土匪的對手;湯斌指示,多設疑兵,加強巡邏。城內要清查保甲,監視奸充。只要示賊以有備,或者可以讓土匪知難而退;万一李玉廷要硬攻南安,只要能守得十天,蘇巡撫所調遣的官軍,必可赴援解圍。
  “我請問老兄,”湯斌重提一句:“万一有變,能不能守到十天?”
  受了湯斌的鼓舞,那知府毫不遲疑地答道:“我盡力而為。倘或守不到十天,与城共亡。”
  有此必死的決心,南安一定可以守住。湯斌欣然稱許,只見他的臉上,一雙憔悴眼睛,神采奕奕,顯得极有信心似的。
  第二天一早,湯斌親自幫著部署;旗幟鮮明,號令嚴整,士气极好。也就是在剛剛部署完成的第三天,李玉廷大股,遠遠而至。瞭望守卒發覺敵情,馳報知府,知府又轉報湯斌,急急赶到城上。
  果然,湯斌棋先一著,發生了嚇阻的作用,李玉廷和他弟弟秀廷所率領的土匪,一看城頭刁斗森嚴,旗旗密布,知道硬攻無益;而且他們亦沒有打硬仗的准備,只好悄然退去。
  危机雖暫時得解,湯斌卻不敢絲毫疏忽,督率南安知府、大庾縣知縣,夜以繼日地把防務上的“缺口”都堵塞起來。這樣過了十天才部署完成,正待回贛州時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命案。
  這件命案的嚴重,是因為凶手為平南王尚可喜的部下。尚可喜駐兵廣東,派了一名姓董的游擊,帶領小隊買馬回廣州;經過南安時,他的部下兩名“旗軍”,一個叫孫大,一個叫陳報國,不守紀律,持槍帶刀,闖入民居,強取鴨子——南安的腊鴨,遠近馳名;鴨子是老百姓生計所關,有人強取了一只,開了個例,凡是兵卒都可恃強而取,豈不斷絕生計?因此為一只鴨子起了沖突。
  那家姓鐘,弟兄三個,老大叫鐘應貞,在向孫大討回鴨子時被殺;鐘應光喊了聲救命,結果又為陳報國殺死。于是老三針應堯陪著寡嫂到董游擊那里喊冤。
  董游擊一听大怒,馳馬到了現場,陳報國已經逃走;董游擊拔出腰刀,住孫大脖子上就砍。但就在利刃加頸的剎那,他變了主意,收足腰刀,吩咐親兵將孫大捆了起來,移送大庾縣辦罪。
  這倒也是正辦。只是隨帶的隊伍,蠻不講理,紛紛向游擊去陳訴,說是旗軍因為与百姓爭斗,為了一只鴨子,鬧出命案,如果要旗軍抵命,以后必受百姓欺侮,寸步難行了。因此,要求董游擊無論如何耍擺“威風”出來。
  董游擊不但答應了部下的要求,還听從了部下的設計,首先就把“威風”擺在苦主身上,說是孫大為了鐘家吃官司,一切要歸苦主招待。到坐堂問案那天,命案被告孫大是坐了轎子去的,自然,轎子是苦主所雇;入獄以后,又要苦主為孫大送牢飯,每天一只肥鴨,如果敢支吾一聲,立刻就以白刃相向。
  另一方面大庾縣知縣,也受了脅迫;判的不是強取鴨子,致人死命,說是“索鴨必致爭鬧,疑于毆斗,故依律擬絞。”而以當時的赦例,絞刑可以不死,同時兩條人命由孫大一人承當,陳報國竟能置身事外。這就是說,鐘家弟兄,等于白死!不但白死,還要花錢供養凶手。
  湯斌得報,大為震怒。等公事報到,親自提審;董游擊的部下,与當地老百姓來看審,擠得水泄不通。
  一聲“帶原告”,只听鐘家的親屬,哭聲震天;上堂一問,除了敘述當時命案經過以外,又說,為了供養孫大,已賣掉兩個親生儿子。世間哪有這樣的不平之事?要請“青天大人作主伸冤”!
  湯斌不置可否,先請董游擊上堂問道:“一面是貴部,一面是百姓,你看人數多寡?万一發生毆斗,如何收場?”
  董游擊一听這話,心里著慌,躬身答道:“請大人示下。”
  “士卒須受約束,不宜干預民政。請貴官將所部帶回營地;千万注意紀律,倘滋事,本道斷難回護。”
  湯斌是兵備道,下馬治民,上馬管軍,職兼文武,而且大庚的義兵正被湯斌訓練得生气勃勃;万一發生沖突,自己過境的少數人馬,不是對手。即令事后能倚仗平南王的勢力,找回面子,無論如何眼前虧是吃定了。因此董游擊表現得很合作,把夾在老百姓當中看市孫大的士兵,都集中在一起,帶隊回營。
  就這一下,便令大庾百姓,心折無已。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等著看湯斌是如何大快人心地平反冤獄。
  “提孫大!”
  堂上一呼,階下齊諾,把孫大從“班房”里提了出來;只見他起初傲然不以為意,等向堂下一望,頓顯惊慌——一大家都明白,他仗的就是旗軍的勢;每次“過堂”都有人助威,如今同伴一個不見,自然气餒。
  問明姓名年籍,湯斌問道:“鐘家兄弟,是你殺死的嗎?”
  “是因為買鴨子起了爭執,我一時失手傷人。”
  湯斌已把全案連件作所填的“尸格”,何處受傷,傷痕如何,緣何致命,都記熟在心里;這時不用檢机案卷,便可洁問:“鐘家老大,左乳下中槍,直透后心;這致命之傷是怎么來的?”
  孫大無法抵賴,依然這樣回答:“是我一時失手。”
  “听你的供詞,好像在跟人比武似的,左一個‘失手’,右一個‘失手’!我且問你鐘家老大那時手中拿著什么東西?”
  “拿著一只鴨。”
  “照此說來是赤手空拳,并無武器?”
  孫大無法狡辯,只好答應一聲:“我不曾細看。”
  “不曾細看,便是毫無防備;你一個毫無防備的人,把個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殺掉了,還說是‘失手’?”一說到這里,湯斌不提此事;問到第二條人命,“鐘家老二是誰殺掉的?”
  “也是我一時失手。”
  “喔,又是你!你的‘失手’何其之多?”
  這句帶著譏諷意味的話,鴉雀無聲的老百姓听得明明白白,都高興地笑了。
  “鐘家老二尸身只有刀傷,莫非你是一手持槍,一手持刀,帶著兩樣武器?”
  這一問把孫大問住了,低著頭好久不響。
  “是陳報國是不是?說!”湯斌第一次動用了惊堂木。
  “是。”
  湯斌點點頭,大聲宣示:“案情已明,原告飭回,孫大收押,不准任何人接見,亦不得食用外送食物。听候本道提取陳報國到案,再行定罪。”
  這一宣布,等于是說要抓陳報國一起來抵命。堂下無不撫掌稱快,交頌青天。但湯斌的處置卻很慎重,第二天就离了南安,去見巡撫蘇宏祖,提出兩項要求,希望得到支持。
  “凶手有槍,死者空手,力不相敵,不能謂之爭執斗毆。”湯斌的第一要求是:“凶手應依‘故殺’律定罪。”
  第二個要求是行文平南王府,要求將另一凶手陳報國交出來,歸案訊辦——當然,汛辦也是故殺,要孫大和陳報國雙雙為鐘氏兄弟抵命。
  蘇宏祖是個好長官,但稟性微嫌游移懦弱,雖然對湯斌信任而又佩服,但他怕這樣嚴厲執法,會引起平南府的不滿,鬧出事來,是件大案,前程不保之外,還有別的禍事,因而顯得极其為難。
  “潛庵!”蘇宏祖的態度不像上司,倒像個一向依恃湯斌的老朋友,所以稱他的號,用商量的語气說:“是不是可以緩和一點儿呢?”
  “大人!”湯斌答道:“我不敢有絲毫成見,亦不敢有絲毫愛憎之心,只記著‘持法務平’四字,民不平則起民憤;民憤不泄則必釀成民變。此案一時因可以硬壓下去,只是將來的糾紛層出不窮,愈演愈烈,那時大人或者有悔不當初之歎了!”
  蘇宏祖人雖懦弱,卻不是不能激勵的人;一听湯斌的話,再細想一想將來的利害關系,壯起膽气答道:“也罷!我依舊听你的。”
  于是湯斌“客串”蘇宏祖的幕友,代為擬了一道致平南王府長史的咨文,細敘案情,同時強調為了以后彼此和諧,辦理軍差方便起見,必須依法處置,請求將陳報國移送歸案。
  這個咨文繕好用印,派專差度大慶岭到廣東投遞,立等回文。當時約定,湯斌仍回南安;平南王府的回文一到,就近交湯斌拆閱處理。
  不久,平南王府复文到達楊斌手中,拆閱一看,答复出人意外,說是陳報國因為剿匪中炮,業已陣亡,無從移送。其事真假不可知,但就复文來看,并未表示陳報國無罪;這樣在法理上已有交代。湯斌既然無法親自到平南王府問明真假,就只有依律“免究”。
  孫大自然難逃一死,正法之日,万民歡呼;都認為朝廷畢竟能重民命,更當奉公守法,做一個好百姓。而平南王府所屬的官兵,只要一人江西,也大為安分,深怕犯在湯斌手里。到這時,蘇宏祖真的佩服湯斌,見識超卓。
  然而這樣一個好官,不能再在南贛了。因為湯斌接到家書,他父親的便血的舊疾复發——一自從他母親趙太夫人殉難后,父子倆相依為命;回想當年艱苦倍嘗的光景,湯斌孺慕之心,無法抑制,憂思成疾,因而上書,請求辭官歸里,省視老父。
  蘇宏祖自然不允。湯斌重复上書,再三再四,到第五次上書他是這樣陳情:
  斌母趙氏,壬午殉難最慘,已負終天之恨;赴任時歸省,老父抱病,馬首南馳,方寸已亂,留之終無益于地方,且老父聞斌病,病必劇,是斌貽誤岭疆,不可為巨;病貽親憂,不可為子也。
  蘇宏祖看到這樣的哀詞,再也不忍心了;于是代為出奏,讓湯斌“予告”。部中复文一到,立刻准備回鄉;而一筆盤纏,卻無著落。
  如果說要讓家里寄錢來,往返數千里,緩不濟急;而且也怕傷了老父的心,在外服官,窮得連回家的川資都沒有,這不太慘了嗎?
  万般無奈,只有賣去所騎的一匹馬——這匹馬是湯斌因為地方不靖,山路崎嶇,為了應變和視察的需要,到任不久用官俸所買的私產;這時馬价又漲了,賣掉了勉強可供還鄉之用,便叫湯本從槽頭上牽到市集上去處分。
  “湯本,這匹馬不可胡亂賣掉。”他說,“第一,不可跟人多要价錢。”
  湯本知道他的脾气,答一聲:“知道。”
  “第二,要替這匹馬找個好主人。”
  “這就難了。”湯本問道:“大少爺,怎樣才是好主人?我不大明白。”
  “這匹馬很馴良,就年紀大些的人騎也不妨。你看有那長厚積善之家,老主人要覓座騎代步,你就賣了給他。”
  “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呢?”
  “那就要挑那愛馬的,自然不會虐待牲口。若有這樣的買主,就減些价也不妨。”
  湯本遵照主人吩咐,剛要牽走,湯斌又把他喊住,還有一句話囑咐。
  “千万不可說,賣馬充作川資!”
  這一點湯本也明白,如果那樣一說,必有人自愿獻贈川資;而且可以料定,像這樣的人還不會少。主人當然絕不肯接受,結果推來讓去,無非平添許多麻煩。
  “我這樣說,我家主人打算由水路回河南,用不著這匹馬。”
  “對了,就是這么說。”
  果然,湯斌有先見之明——馬一牽到市集,想買的人真不少;也都認得湯本,第一句話就是問:“湯大人為什么要賣馬?”
  這也難怪大家問。都听過隋唐故事,秦叔寶困在天堂州,客中資釜不繼,只好賣馬。湯斌官居三品,如果也是像秦叔寶那樣受困,就是件不可想象之事;無論如何要問個清楚。
  “我家主人從水路回鄉,馬匹無用。”
  “那我買。請湯二爺說价,要多少就是多少。”
  “慢來,馬价不貴,我且請問,你買了這匹馬干什么?”
  “自然是當座騎。”那人說,“我儿子在驛站當差,得要有匹好馬,伺候貴人;官馬都不好,自己備一匹馬,當差便有許多好處。”
  湯本心想驛馬最苦,絕不能賣,但也不必說明原因,只搖著手說:“不行、不行!對不起,我這匹馬不能賣給你。”
  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對,最后來了個地方上有長者之稱的“張老好”;他買馬的用意,只為敬愛湯斌,想留一點去思,睹物思人,愿意把馬養在槽頭上,逢到春秋佳日騎著出去逛一逛。
  這是教這匹馬去享福,付托有人,湯本把馬賣了給他。
  于是在百姓遮道攀留,父老涕泣相向的場面下,湯斌离任回鄉。抵達睢州,已在年底;父子相見,無不悲喜交集。從此湯斌閉門侍父課子,琅琅書聲与湯夫人的軋軋机聲相應和,肅然的門庭中,自有盎然的生机。
  家居不問外事,更不涉足官場;因此,湯斌對于京師的情形,十分隔膜。這樣過了一年多,忽然听說有“哀詔”頒到,皇帝殯天了——是在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亥刻。
  事起突然,因而許多离奇謠言,說是順治皇帝在五台山出了家。湯斌不信這樣的說法;皇帝好佛,曾延請玉林、木陳兩高僧人禁中講法,而且由玉林以“龍池祖法派”的行輩,為皇帝取法名叫做“行痴”。這是湯斌所知道的。但好佛不一定出家,尤其以万乘之尊,棄天下如敝展,不顧社稷臣民,遁人空門,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而謠言越來越离奇,甚至說順治皇帝的寵妃,薨于上年八月十九的董鄂妃,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如皋冒辟疆的愛姬,出身秦淮的董小宛。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就是為了董小宛香消玉殞,以致万念俱灰的緣故。湯斌与江南文士,雖不甚接近,卻与汪堯峰极熟;他曾作冒辟疆“水繪園”中的座上客,對董小宛的生平,知道得很清楚,為湯斌談過,董小宛早在十年前就已下世,死時得年二十八,那年順治皇帝才十四歲。
  不久,民間傳抄著四首吳梅村的《清涼山禮佛詩》,詩是五言古風,迷离倘。況,不知隱藏著什么“本事”,而有人說第一首、第二首,都有很明白的線索,第一首開頭是這樣八句: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王母攜雙咸,絲蓋云中來。
  雙成是仙女,姓董。所以這一句是切一個董小宛的董字。
  第二首開頭是這樣六句:
  傷怀惊涼風,深宮鳴蟋蟀,岩霜被瓊樹,芙蓉凋素質。可怜千里草,萎落無顏色。
  “千里草”自是一個董字。“萎落”明指身死,而開頭的“涼風”和“蟋蟀”則更指明死的時間。
  談到第三首,就更神乎其神了,其中有一段說:
  路盡逢一峰,杰閣圍朱欄,中坐一天人,吐气如旃檀,寄語漢皇帝:何苦留人間?
  皇帝不留煙火人間,就是已人禪門。但也有人說,這正是皇帝駕崩,未曾出家的明證,“不得留人間”,當然是仙去,所以下面又有:“房星竟未動,天降白玉棺”的話,房里是“天駟”,是說皇帝將巡幸某一個地方,而未曾啟辟,突然晏駕。
  對于這些傳說,自然有親友鄰居,來問湯斌。他只能就事論事作解釋;心知為非,卻不愿肯定地說,到底如何?因為那是妄言。最后,終于明白了真相,是京中來客所談,大行皇帝死于痘。起病于正月初四,到了初七,傳諭民間;不得炒豆、不得點燈、不得潑水。才知是出痘。
  同時下令刑部及京師地方衙門,開釋系獄的囚犯,這是皇帝的生母孝庄太后的意思;但即使這樣大行仁政,并不能為皇帝卻病延年,到了初七夜里,特召學士兩人至養心殿御榻前受命草遺詔。這兩個人一個是滿洲正黃旗的麻勒吉,當順治九年滿漢分榜時,他是滿洲狀元;還有一個叫王熙,是京師的土著,順治四年的進士,會講滿洲話,通滿洲文。
  到了正月初八,是各衙門開印之期,百官上朝,得知凶信,大行皇帝在前一天晚上亥刻駕崩,于是宮中治喪,一片縞素;文武官員照滿洲的習俗,首先摘去帽子上的紅纓,然后依禮成服,朝夕哭臨。
  第一大事是立嗣君。大行皇帝共生四子,只留下了兩個,皇二子福全九歲,皇三子玄燁八歲;皇位反常地落在較幼的玄燁身上,這是出于一個日耳曼人的建議。
  這個西洋人的華名叫湯若望,是天主教士;明末來華傳教,以徐光啟的推荐,被征參与修改歷法的工作。人清以后,完成修歷的偉績,被授為欽天監;以后又得封號“通玄教師”,升官進秩至正一品。這些恩寵之來,都由于孝庄太后信了天主教,而場若望是她的“教父”的緣故。選立嗣君之際,孝庄太后征詢湯若望的意見;他指出福全未曾出痘而玄燁出過,以立玄燁為宜。眼前就有令孝庄太后悲痛的實例在,所以此一建議,從太后到滿洲親貴大臣,無不接納。
  在嗣君于正月初九接位以前,先頒遺詔;而公開的遺詔已不盡是大行皇帝的“末命”——滿洲的從龍之臣,不滿皇帝生前的作為,在取得孝庄太后的同意后,趁死無對證的机會,假借皇帝之口,完成若干制度上的改革,所以這道遺詔,“罪己”的意味特重。一開頭就說:
  朕以涼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首矣!自親政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謹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且漸習漢俗,于淳朴舊制,日有更張,以致國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開宗明義就已表明,要糾正順治朝漢化的傾向;當然這也就是表示滿洲人將掌握更多的權力。所以接下來就特別提到疏遠親貴,重用漢人之非。
  宗室諸王貝勒等,皆系大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宜优遇,以示展親。朕于諸王貝勒等,晉接既疏,恩惠复鮮,以致情誼睽隔,友愛之道未周,是朕之罪一也。
  滿洲諸臣,或歷世竭忠,或略年效力,宜加倚托,盡厥猷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李失國,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為戒,而委任漢官,即部院印信,間亦令漢官掌管,以致滿里無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
  另有一款,則不但滿人,漢人亦認為异常明智,那就是廢除“內十三衙門”。明朝以太監為家奴,而滿洲則以擄掠而得的漢人為家奴,稱為“包衣”;上三旗的包衣,為天子私人的奴仆,掌管了宮內的一切庶務,但自“內十三衙門”一出現,上三旗包衣就失勢了。
  “內十三衙門”仿照明朝宦官“四司六局”的編制,由太監主持。所以設立“內十三衙門”,就明顯地表示出來,明朝留下來的太監,复得當權;“上三旗包衣”自然很不服气。只是大行皇帝樂于親近漢人,性耽翰墨,而明朝宮內設“內書堂”教太監讀書,在“司禮監”辦事的太監,代批章奏,更非知書識字不可;其中出類拔萃,經史嫻熟的頗不在少,久而久之皇帝便遠包衣而親太監了。特別是寵任吳良輔這么一個太監,內十三衙門就是吳良輔勾結一個在宮內辦事,頗見信任的滿洲人佟義所創設的。
  大行皇帝駕崩,上三旗包衣,自然要趁此机會翻案,在遺詔中便有這樣一款:
  祖宗創業,未嘗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國,亦因妄用宦寺,朕明知其弊,不以為戒,設立內十三衙門,妄用任使,与明無异。以致營私舞弊,更逾往時,是朕之罪一也。
  明朝亡于宦官,已成定評,因此大行皇帝以此一罪自責,臣民無不額手稱慶。
  遺詔的最后一款,便是指定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并指定“內大臣”索危、蘇哈薩克、遏必隆為“輔臣”,也就是所謂“顧命大臣”。
  在四輔臣主持之下,嗣君接位,定年號為“康熙”。接位后的第二個月,裁撤“內十三衙門”,恢复內務府,由上三旗包衣主持,接收了前明屬于宦官的一切職掌。其中供應皇家綢緞的衙門稱為“織造”,分設江宁、蘇州、杭州三地。蘇州的織造,放了一個正白族的包衣,名叫曹璽;他的妻子是八歲的小皇帝的保姆,有個儿子名叫曹寅,隨著他母親一起進宮,是小皇帝的最好游伴。
  哀詔頒到睢州,在縣衙門大堂開讀;湯斌以卸任官員的身分,也到場伏地听宣。一面听,一面想起在出任潼關道的時候,曾奉朱筆親加的考語:“品行清端,才猷贍裕”,不由得起了知遇之感,流淚不止。
  然而也因為這道哀詔,湯斌絕了复出之心,覺得滿人的權力更見擴張,漢人仰承鼻息,不堪忍受。同時他也有件大事需要經紀,那就是重建他母親的“節烈祠”。
  趙太夫人誥封為“趙恭人”。在順治五年,由河南提學使檄令睢知州,在湯家故居的東面,興建“趙恭人節烈祠”。湯斌只要在家,每年都要敬謹祭祀。到他辭官回里,正好巡按河南御史,表揚節烈忠義,將趙太夫人殉難的事跡,奉報朝廷;奉到旌表,題湯家的門楣為“節烈之門”。睢州知州戴斌因為舊祠湫隘,特地改建新祠;湯斌親自監工,其時正是流火爍金的盛暑,湯斌每天衣冠整齊地站在烈日下看工匠操作,整天不休。這分孝心和慘重將事的精神,感動了工匠,所以這座新祠,建筑得格外堅固。
  到了奉主人詞那一天,地方官員,一起都來行禮。然而死者的哀榮,無補于生者的思慕,湯斌想起母親的慈愛,殉難的慘烈,放聲大哭,昏倒在地;大熱天又中了暑,因此生了一場大病。
  病起對他的父親是越發孝順了,因為對慈母的哀念,并諸于嚴父的膝下,他要盡雙倍的孝思。而他父親便血的宿疾,越來越嚴重;湯斌便開始學醫,窮研藥性,可是他父親還是去世了。
  這在湯斌是個無与倫比的嚴重打擊,朝夕流涕,哀毀骨立。葬了父親,在墳上种了五百株樹;每隔數天,便要去省視一遍,倘或枯死一株,便會掉淚,接著是補植一株。在他看,仿佛那五百株樹,就是他父親的精魂憑依之處。
  在守制的日子中,他視繼母軒大夫人如生母,家事大小,都要請命而行;軒太夫人慈愛而謙虛,稱他“大少爺”。對這位大少爺,她事事滿意;唯一的例外是,大少爺似乎絕了仕宦之想,讀書人不肯做官,在她覺得是一件不可解的憾事。
  湯斌對這一層也感到疚歉和為難——難的是有些道理,解釋不清楚;他在南安的一年,曾痛自反省,認為自己雖以王陽明為法,但處事或嫌操切,或用權術,或者是碰運气,口中說得极有把握,其實內心不免彷徨,不能像王陽明那樣,達到“圣賢亦不過如此”的境界而能夠心安理得,無時不保持著一股“浩然之气”。這些毛病的根源,還在學養不足;所以他不愿做官,只顧讀書。果然到了有把握的那一天,再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也還不晚。
  這些道理對足跡不出里門,識字也不多的繼母,如何講得明白?無可奈何,只好編一套說詞。
  “娘!”他說,“不是我不愿意做官。官場風波甚險,我又不會弄錢;接娘到仟上,沒得享福,倒替我擔惊受怕,儿子的心里怎能得安?倒不如在家粗茶淡飯,至少也讓娘過几天清閒日子。倒不是好?”
  “好倒是好!只是總說望子成龍,榮宗耀祖,你怕我替你擔惊受怕,我就不跟你到任上去。”
  “難道,”湯斌笑道:“娘在家就不會替我擔心了?”
  軒太夫人語塞,想了想說道:“官你還是要做的。你不做官,就少了一個好官,不可只為自己打算。既然你處處為我著想,將來等我跟了你爹走了,你可不要忘記我今天的話!”
  這几句話,說得湯斌肅然動容,“不可只為自己打算”,這話是何等襟怀!他站起身來答道:“娘教訓得是!等儿子自覺出去做官,凡是艱難險阻,都有把握應付了,儿子一定听娘的話,做個榮宗耀祖的好官。”
  有了复出的打算,湯斌課子越勤;因為只有儿子有了自立的基礎,他才可以脫然無累,一心奉職,“我不是望你們早貴;少年要吃苦,苦則志定,將來不會失足。”他總是這樣對儿子說:“你們將來長成后,我未必還能教你們。所以我現在教你們的教法,跟別人不一樣。”
  平常人家教子弟,最重“開筆做文章”,這文章不是什么“班馬文章”,是號為“代圣人立言”,而實際上“天地者宇宙之乾坤”之類的陳腔濫調八股文,學會了這樣的文章,才可以進學、中舉早早發達。
  而湯斌不是,他課他的十四五歲的長子湯溥,十歲左右的次子湯浚,先讀四書,以為立身之本,然后讀《尚書》,讓他們知道古代的典誥制度。讀完這几部書,為學的基礎,已經扎得很結實,然后才講做文章,由他親選的一百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的古文開始,再讀《史記》、《漢書》,及于先秦諸子。到最后才學“舉子業”,也就是八股文。
  但是課子越嚴,湯斌越覺得在性理之學上的功夫還不夠;因此在康熙五年,他父喪服滿的四十歲那年,賃了一匹驢子,直上到河南藥門山的夏峰,從孫奇逢受業。
  孫奇逢字啟泰,直隸容城人。生來有快气,而內心謹飭篤行,以圣賢自期。前明天啟年間游京師,与“東林”君子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等定交;其時正是魏忠賢与熹宗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穢亂宮闈、無惡不作的時代,魏忠賢的爪牙,包括馮銓在內,被稱為“閹党”,專与東林作對。由于天啟四年,左副都御史楊漣,參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因而興起大獄,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慘死獄中,而閹党誣以受賄,向家屬追贓,孫奇逢与鹿正、張、果中代為募捐贖罪;對東林死難者的家屬多方調護,一時俠名震動河北,有“范陽三烈士”之稱。
  孫奇逢自明末至清初,曾被征召十一次之多,而他不愿做官,只愿做事,屢次號召地方有志之士,保衛桑梓。后來為避流寇,遷住易州五峰山,親戚故舊門生,相從的有數百家之多;守望相助,力求自保,同時日日講學,又不尚空談,注重力行,因此到了清初,稱為“北孫南黃”,与余姚黃宗羲,并為海內儒宗。又与關中的李二曲,合稱“海內三大儒”。
  孫奇逢的為學,本于陸九淵、王陽明,而兼采程朱,從慎獨上著手,在体認天理上下功夫、窮則勵行,出則經世,真正能做到坦誠悱惻,言行一致。這些理論与實際,一向為湯斌所欽佩,所以趁壯年之時,不肯廢學,特地到藥門山中去親承教誨。
  藥門山在河南輝縣西北——這已是孫奇逢的三遷,由五峰山遷居新安縣,由新安縣遷居藥門山,其時為順治七年。兩年以后,有個做工部郎中的馬光裕,以藥門山夏峰的一大片田園相贈,孫奇逢便辟了一座“兼山堂”作為講學之所。以七十余的高齡,親自率領子弟,躬耕其中;四方慕名來請益的,孫奇逢因材施教,同時分給困地,耕种為生,因此夏峰成了一片气象蓬勃的世外桃源。海內學者,為了尊敬其人,多稱他為“夏峰先生”。
  湯斌來受業的那年,夏峰先生已經八十三歲了,但精神矍鑠,不异壯年。
  到了夏峰,直登兼山堂上,道明來意,獻上贄敬,是湯斌那位馬氏夫人親手所織的兩匹細布,以及加工精制的兩雙布履、一頂暖帽;孫奇逢欣然接納,卻不肯受湯斌的大禮,他的理由是、一久慕湯斌是躬行苦學的有道君子,愿為切磋講學的朋友,不敢當老師的稱呼。
  湯斌一片誠心,十分敬意,不由分說就跪了下去,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定下了師弟的名分。
  孫奇逢确是看重湯斌,在松風白云之間,從容論道,隱隱然有傳以衣缽的意思。但又勸他,說“內圣外王”,原無二致,只看各人的气質机遇而定;為學不宜獨善其身,所以有适當的時机,還得出山;以圣賢的大道,見之于化民易俗的經世大用,更是弘道的要端。
  “老師訓誨得是!”湯斌答道,“家母也是如此教我。”
  “這就是天理。令堂雖不曾讀過多少書,只出于坦誠至性的話,自合乎天下之大道。因此,我常常勸人,要從日用倫常中去体認天理。”
  講到倫常,湯斌便覺心頭自有一股無可言喻的溫暖和欣慰。君臣、父子、夫婦、朋友,湯斌對這四倫,自覺一無所缺;各盡其分,雍雍和煦,真所謂“名教中自有樂地”;如今得投這么一位老師,補足了師生這一倫,使得五倫一無所憾,豈非幸事!
  除了老師以外,湯斌亦頗得友朋之樂,覺得同門師兄弟,沒有一個不是令人心折不已的。最投契的是魏一鰲,字蓮陸,他是明朝的舉人出身,做過山西忤州知州,頗有惠政;去官之日,也跟湯斌一樣,一匹馬一個書僮,蕭然回鄉。
  他的家鄉是河南新安,也就是孫奇逢從易州再遷之地。等老師遷到夏峰,他雖不能移家追隨,但隔一年必到夏峰,每到必有几個月的勾留;在夏峰他构筑了一幢簡陋的茅舍,取“程門立雪”之意,命名“雪亭”。湯斌就受邀住在雪亭。
  魏一鰲是湯斌的“大師兄”,年齡比他大得多;但用功之勤,与正在壯年的湯斌,一式無二。他精于史學,孫奇逢說他“上下古今,視千秋如旦暮”,因為有這樣超脫的心情,所以對眼前的一切,都能視為浮云;湯斌原來亦是有意于史學的,在他這位“大師兄”處,很得了些益處。
  第二個是趙御眾,字寬夫,他是孫奇逢的同鄉;真隸灤州人,中過秀才,因為絕意仕進,所以就不再應考。他很早就是孫奇逢的學生;為學的功夫,講究“事心如事天”,經常念著兩句詩:“垂名千古易,無愧一心難”。為此每日惴惴然,唯恐此心墜落;自我檢討不止于“日三省吾身”,自覺做錯了一件事時,往往千方百計去彌補。孫奇逢曾拿他与湯斌并稱,說“湯孔伯之端亮,趙寬夫之善補過。求之古人,不可多得。”而湯、趙二人与魏一鰲亦被公認為孫奇逢的三大弟子。
  不久,又來了一個同門,是湯斌的同年好友,名叫耿介,本名沖壁;因為有“耿介拔俗”這句話,所以改了單名。他是河南登封人,順治九年与湯斌同時成為進士,在翰林院時,与湯斌同住一間屋,彼此以淡泊宁靜相砥礪,成為金石之交,情誼极深。
  翰林院散館,兩人都授職檢討,只是分發的衙門不同,湯斌派在國史院,耿介派在秘書院。當順治皇帝選派學行俱优的翰林出任地方官時,耿介亦在名單之中,被任為福建按察副使,轄區是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建甌六府,經常出巡,事先下札,嚴厲禁止迎送饋贈,真正耿介拔俗,不愧其名。
  到了康熙元年,由福建調到江西,做鄱陽湖東岸的“湖東道”。這個缺后來裁掉了,耿介因為治績优,調為直隸大名道,轄區當河北、河南、山東交會之處,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也是有名的煩劇難治之區:他的居官信條是:除積弊、革冗費、戒貪墨。恩威并用,政績大著,是個響當當的清官。
  在大名道任上,自然也遇著“逃人”的案子,而且因為地處沖要,比湯斌在潼關遇到的多得多,一年工夫,有三百多件,平均每天就有一件。
  耿介也跟湯斌一樣,認為“功今固嚴,曲其全由我”;三百多件“逃人”案,本地的百姓,沒有一個牽連在內。光是這一項惠政,就使得屬下百姓感戴不止了。
  在任只有一年多,由于他的母親去世,丁憂告歸。服滿以后,家居不出;這年想起湯斌,由登封到睢州專誠訪晤,登門才知道他“仕优而學”,到了夏峰。耿介也是久仰孫奇逢的,回里以后,摒擋就道,跟湯斌做了同窗。
  湯斌接到消息,親到山下迎候,接著了歡然道故,喜不可言。
  三藩亂起,朝廷詔舉賢才赴軍前效力。這時最得康熙皇帝信任的一個大學士熊賜履,奉旨主持此事。
  熊賜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他比湯斌晚兩科,是順治十五年的進士,也是個“道學先生”,由于皇帝崇尚理學,熊賜履深受敬重,他著過一部談心性的書,題名《聞道錄》,說“圣賢之道,不外乎庸,庸乃所以為神也。”這個議論很新奇,但其人之庸,也是可以的了。
  他跟湯斌的理學,路數不同,只是湯斌并無門戶之見,所以篤信程朱的熊賜履,對他并無惡感;問到左都御史魏象樞說:“我從前讀過湯斌的文章,只是不識其人,你看此人如何?”
  “湯斌是有道之士。”
  “那好极了!我想上奏章舉荐他。”
  “舉荐此人,誠然适當。一不過,”魏象樞顧念湯斌的境況,代為辭謝,“他此刻在蘇門讀書,家貧親老,恐怕到軍前效力的行裝都辦不起。我看免了吧!”
  熊賜履听得這話,只好死了舉荐湯斌的心。
  但即令征召,湯斌也一定會辭謝,因為這時孫奇逢下世,夏峰子弟,無不哀思濃重,失了常度,在孫奇逢死前的那几個月,湯斌日夕所思的,就是如何從老師那里多得一些教益。而孫奇逢也持著約略相同的想法,他已經九十二歲,除了重听以外,看來身体還相當健旺,每天一早起身,拜謁過祠堂,就端然坐在兼山堂上,應接問業的弟子。或者遠道慕名而來的賓客,仿佛整日都無倦容。其實那是憑多少年修養的功夫在支持;他是最知天命的,得此高壽,已覺上天眷顧特厚,抱著隨時可以撒手塵寰的想法,就更不肯虛耗寸陰,想到理學上的一些成就,大致都已傳授了弟子,但平生所經歷的憂患艱險,所見到忠烈義行,沒有机會能夠紀錄下來,流傳千古。是一大憾事,要趁有限余生,加以彌補。
  這就很容易地想到了湯斌,因為他一向有志于表揚忠臣義士,而且兼具史識、史學、史才之長處,是記述他的遭遇的最适當的人選。
  “孔伯!”他說,“行年九十有二,家近京畿,頗有見聞,不忍湮沒;如果我不告訴你,許多惊天地、泣鬼神的義烈之行,不為后人所知,想來你亦當引為憾事!”
  “是!”湯斌興奮地答道,“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等我細細告訴你,此亦是千秋之業,我們定一個日課,我迷你記,記好了我再看一遍,如有說漏,我替你訂正。”
  “是!我照老師的吩咐做,時間我看不必固定,老師得閒,或者興致好的時候,隨時喚我好了。”
  “不!還是每天定個時候的好,就在晚飯以后吧。”孫奇逢征詢湯斌的意見,“我們從哪里談起?”
  湯斌想了想說:“就從‘范陽三烈士’談起。”
  “也好!”孫奇逢說:“‘范陽三烈士’是他人所賜的美名,實在愧不敢當。當時畿南負鄉里重望的是鹿忠節公鹿善繼的老太爺,名諱一個‘正’字,大家都稱他鹿太公,急公好義,极有肝膽,不曉得暗中救了多少人。我与張果中,亦是受了他老人家的感召,勉襄義行。當時的情形是如此
  東林与閹党之爭,也就是君子与小人之爭;當熹宗即位之初,東林的聲勢甚盛;但君子坦然疏略,敵不過小人的晝夜環伺,到了天啟三年“京察”,正人被斥,顧秉謙、魏廣微入閣,東林便可危了。
  天啟四年,左副都御史楊漣,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結論中說:
  積威所劫,致掖庭之中,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內,亦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即如前月忠賢已往涿州,一切政務必星夜馳請,待其既旋,詔旨始下。天顏咫尺,忽慢至此,陛下之威靈,尚尊于忠賢否耶?陛下春秋鼎盛,生殺予奪,豈不可以自主;何為受制于么魔小丑,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伏乞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正國法。
  這個彈章一上,接連上疏攻魏忠賢的,不下一百多人。魏忠賢頗為恐懼,但終以“奉圣夫人”客氏的力量,蠱惑熹宗,竟得無事,而魏忠賢跟東林的結怨,則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其時遼東經略熊廷弼正罷職待罪,他本無罪,是受人的傾軋排擠。在他當御史時,對東林并不和睦;而東林君子,反以熊廷弼有膽略,知兵事,有守遼之功,頗為看重。于是由于馮銓与熊廷弼有仇,勸魏忠賢借熊廷弼興大獄,殺异己,把楊漣等人竟牽連羅織在內了。
  這是出于閹党徐大化的建議。魏忠賢的意思,本想加以別的罪名,徐大化認為不如指楊漣等人受了熊廷弼的賄,事涉封疆,殺他們更加容易。魏忠賢深以為然,指使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主管許顯純,逮捕楊漣、左光斗、周朝瑞、魏大中、袁化中下獄,指楊、左受賄二万銀子,其余亦多少不等。
  閹党的手段极其惡毒,先“追贓”,五日一追比,等“贓銀”追出來以后,再送到刑部治罪。東林君子,無不清貧,哪里來這筆“贓銀”繳納,因而每隔五天,便受一次毒刑——明朝錦衣衛的鎮撫司,是個暗無天日的地方,所以都被拷打得体無完膚。史可法曾經花了五十兩銀子,買通獄卒,入監見了他的老師左光斗一次,所見到的,已是“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了。
  其時群情憤激,甚至有痛哭流涕的;于是孫奇逢置了一個大柜子,上面貼一張紙條,寫的是:“愿救左公者,納銀此中。”左光斗對于京畿有許多善政,老百姓感思圖報,踊躍輸將;三天工夫就捐到了好几万銀子,但赶到京師,已經來不及了。最為閹党所切齒的楊漣、左光斗、魏大中三人,已經死在獄中。楊漣死得最慘,土囊壓身,鐵釘貫耳;時間正在鑠土流金的七月里,隔了几天才能進獄收尸,尸首已腐爛,面貌不可复識。
  喪事是由孫奇逢一手所經理。以魏忠賢的勢焰熏天,孫奇逢敢作此舉動,真可說是不怕死了!但孫奇逢自道是宮內大監多為近畿同鄉,暗中為他多方調停,才不致被禍。結論是好人到處都有,公道終在人心;所以在任何黑暗惡劣的情況之下,都不必灰心,只要勇往直前,行心之所安,自有否极泰來的一天。
  非常可惜的,孫奇逢只講了這一些親身經歷,便已去世;還有許多珍貴的史料,竟未能傳給湯斌。
  在山中料理完了喪事,湯斌才回家鄉。第二年主修了一部《睢州志》,家居讀書養親,到了康熙十七年,詔舉博學弘詞,左都御史魏象樞和湯斌的同年,副都御史金金求,交章相荐;詔命下達之日,州官親自上門敦請。湯斌這年已五十二歲,想起軒太夫人的訓誡,決定入征出山,拜別繼母,入京應征。一到就住在那座野廟中,除了偶爾訪晤魏象樞這些少數講學的朋友以外,從不參加酒食征逐的應酬。
  此外就只像陸隴其、万斯同等人,慕名來訪,除談學問以外,沒有一句話及于利祿。其中有一個是同鄉舊交,過從較密。此人姓宋,單名一個犖字,號叫牧仲,河南商邱人,是大學士宋權的儿子。
  宋權是前明天啟五年的進士,崇禎十七年當到順天巡撫,駐于密云;到任第三天,李自成陷京師,崇禎帝殉國。宋權不敢棄官自全,用計殺了李自成的部將黃錠,維護地方治安。多爾袞入關,命宋權仍舊當順天巡撫,在任內上了一道有名的奏疏:
  舊主御宇,十有七年,宵表旰食,聲色玩好,一無所嗜。不幸有君無臣,釀成大亂,幸逢圣主殲亂复仇,祭葬以禮;倘蒙敕議廟號,以光万世,則仁至義盡,天下成頌。
  因此,清朝謚崇禎帝為“庄烈憋皇帝”,陵寢名為“思陵”。宋權在同一奏疏中又說:
  明朝軍需浩繁,致有加派,有司假公經私,明征多怖暗征,公派外有私派,民團已极!請照万歷初年為正額,其余加增,悉予蠲免。
  明朝末年在田地上的加派,搞成老百姓不得不棄田而逃的怪現象,一方面田地荒蕪,連年災荒;一方面鋌而走險,為流寇所裹脅,所以宋權這一建議,實在是經世濟民的謨猷;多爾袞欣然嘉納,而天下有多少人受惠于宋權這一番話的,已無從估計。
  到了順治四年,宋權擢升為國史院大學士;那時宋犖己十四歲,以大臣子弟而被派為侍衛,以后調任外官,這時复調回京,任職理藩院院判,他跟湯斌從小就熟識,又最佩服湯斌,如今异地重逢,倍覺親熱,所以經常到野寺中來相訪,論關系在師友之間,每來總要請教文章政事,湯斌知無不言,視如兄弟。由于投契的緣故,兩人結成了親家,宋犖將他的長女,許配給湯斌的第三個儿子,今年十九歲的湯沆。
  禮部書吏,特地到野寺來通知,博學弘詞的試期,已經決定,定在三月初一。接著,宋犖帶來了更詳細的消息。
  “儀制是,先在太和殿前行禮,然后在体仁閣下應試。”宋犖說:“試畢賜宴,待遇十分优厚。”
  “喔。”湯斌問道:“應試的一共有多少?”
  “大概只有五十個人左右。”宋犖又說:“陸稼書不幸,老太爺在原籍故世了。訃音一到,他痛哭失聲,當天踉踉蹌蹌,徒步出都,赤足麻鞋,雙目盡腫,看樣子竟如瘋了似地!”他不斷贊歎:“孝子!孝子!”
  湯斌嚴肅地點頭,心里的感想很复雜,既為陸隴其悲哀,又為陸隴其欣慰——或者說是他自己感到欣慰,有陸隴其這樣一個言行一致,無忝倫常的道義之交。
  “還有一個孝子是李因篤。他是這次應征的四布衣之一。”宋犖問道:“湯大哥可知道李因篤其人?”
  “李天生,如何不知?”湯斌答道:“他是陝西富平人,与顧炎武至好。其人慷慨重气節,為學精于音韻;又熟于明朝史事。我在潼關的時候,曾數次想見他一面,因為分不開身,未能如愿。听說他也是孝子,十分可敬。”
  “是的。這一次被荐,他以母老的理由辭謝,地方大吏,必欲羅致;李天生決心一死,不肯上路。后來是他老母垂涕以道,七十老人,何所倚靠?李天生才迫不得已就征!”
  “唉!”湯斌忽發感慨,“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倫常与修齊治平的大道一樣,原是一貫的;而有時偏偏忠孝不能兩全!”
  “那么,”宋犖問道:“到底是盡忠呢?還是盡孝?”
  “這要看各人的机緣、境遇,有時盡忠,有時盡孝,不可一概而論。如李天生這樣的情形,自以盡孝為是。”
  “是!”宋犖心悅誠服地說:“湯大哥這話,才是講恕道的持平之論。”
  “所謂‘四布衣’,還有三位是何許人?”湯斌問說。
  “這三個人,早已簡在帝心,稱之謂‘三布衣’,是慈溪姜宸英,無錫嚴繩孫,嘉興朱彝尊;真是‘英雄出少年’,如今聲名最盛的是朱彝尊。”
  “是跟陳其年合刻《朱陳村詞》的朱竹詫么?”
  “是的。”宋犖接著又介紹姜宸英和嚴繩孫——
  姜宸英字西溟,浙江慈溪人,經史百家,無所不覽,詩与古文,都是一代能手。為人孝友而耿直。宋犖說他亦頗佩服湯斌。
  嚴繩孫字蓀友,是個神童,六歲就能寫徑尺的大字。他讀書不重記誦,一卷書能夠讀一天,讀了想,想了讀,所以一卷書不經他的眼則已;一經眼,精義便都在他腹筒中了。他的性情高洁,不慕榮利文字如其人,古文詩詞,無不蘊藉深秀,丰神獨絕,而且能書善畫,多才多藝。
  湯斌雖對這些風雅之事,不甚愛好;但听了宋犖的話,亦不禁神往,心里打算,到應試那天,要見識見識這些文采風流的江南才子。
  三月初一,應試的征士,一早齊集太和門前,由禮部官員引到太和殿,排班行禮,在臚唱聲中,行了九叩首的大禮。接著,又被引導到太和殿東面的体仁閣下;每人一張矮桌,席地而坐。不久,翰林院掌院學士葉方藹,捧著寫在黃紙上的試題出臨,一賦一詩,賦題是“璇璣玉衡賦”;詩題是“省耕”,限五言二十韻的排律。
  “你們都是荐舉人員,原來不必考試,但經過考試,愈顯才學,所以皇上十分敬重。”葉方藹這樣宣示:“皇上特為賜宴,這是會試、殿試的三鼎甲和點了翰林的,都沒有的榮寵,你們都要知道皇帝的誠意。”
  宣旨完畢,荐舉人員先赴宴、后就試——体仁閣中,已設下五十張高桌,東西向而坐,每席十二色肴撰,由光祿寺承辦,异常丰盛。正中有一席,稱為“主席”。由禮部尚書及翰林院掌院學士,滿漢各二人陪宴。
  宴罷賜茶,飽襖天廚,然后從容應試。到傍晚還有十几人不曾完卷,如果是進士殿試,照例“搶卷”,由監試在未完卷之處,鈴蓋名章,作為識別;但這一次詞科,格外优容,都給了蜡燭。到最后一個人交卷時,天已經黑透了。
  五十本卷子分為四束,當夜呈進御前,皇帝親自瀏覽過一遍,分交“讀卷官”李囗、杜立德、馮溥三大學士,及翰林院掌院葉方藹評閱。
  卷子看得非常仔細,首先是嚴繩孫的那一本,不曾完卷。“璇璣玉衡賦”未出;“省耕詩”應作二十韻,只做了八韻。
  這就不能不研究其中的道理了!考試那天,并不曾限定時間,而且以嚴繩孫的才學,何至于一首二十韻的五言排律都不能交卷?
  “自是有意如此!”葉方藹說,“嚴蓀友本來就不愿就征;應考那天,自陳目疾,其實是托詞,功令所關,我看是愛莫能助了。”
  大家都同意他的話,于是嚴繩孫一卷首先被擯落。
  “這一卷有麻煩了!”馮溥面色凝重地說。
  其余三個人湊過去一看,卷子是施閏章的。此人是安徽宣城人,從小父母雙亡,由祖母撫養成人;順治六年中了進士,授職刑部主事。以后外放山東學政,轉為西湖西道;居官的惠政极多,為百姓稱頌為“施佛于”;公余之暇,喜歡用詩歌來教化部屬黎庶,提倡文教,不遺余力。
  康熙六年,江西湖東、湖西兩個道缺裁撤,施閏章失去了官職。卸任之日,所駐的臨江百姓,傾城相送;環城的那條江,其清無比,當地百姓以為江水清如施閏章,命名為“使君江”,但這天的使君江卻与施使君為難——一江上水漲,施閏章所坐的,他的朋友所送的船太輕,竟無法渡過。于是臨江百姓爭著去買當地所產的石膏,為他“壓艙”,方得安然渡過。
  由于居官清廉,施閏章家居极苦,這十年賦閒的罪,實在不大好受,因此被征舉后,以花甲之年,披一件老羊皮襖,單身就道。到了京師,向朋友借了錢,才能置辦一副過冬的被褥。
  從這些地方看,可知這一次考試,對施閏章來說,得失索怀,所關不細,但偏偏就是他的卷子出了大紕漏。
  詩的結句用了“清夷”二字。稱皇帝及八旗族為“夷”;這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不然!”李囗獨持异議,“這‘夷’是化險為夷的夷字,与四夷的夷無關。清是清平的清,亦不是指國號。望文生義,無非說天下太平,沒有什么!”
  “不然。”馮溥膽小,“倘或說是借以隱射,這話就很難說得清楚了。我看還是棄置為妙!”
  “有卷如此,何忍言棄置二字?”
  “誠如葉學士所說,愛莫能助!”
  “只要有擔當,如何不能相助。倘或皇上詰責,我獨任其咎好了。”
  官位是李囗最高,既然他如此說,大家自然無話,把施閏章取在里面。
  這不過是其中有瑕疵的兩卷,還比較容易處理;文字的高下优劣,見仁見智,大不相同,那就更費斟酌爭議了。
  因為,第一,皇帝雖有搜羅山林遺賢,消除漢人反抗之意的用心,卻更重的是選拔其才,以為國用。其次,這一次制科,雖有許多志行高洁之士,宁死不就,或者就征而不應試;應試而不望取中的,卻也有許多熱中的人,更多的是妒嫉的人,言詞文字;往往語涉譏刺,如果選拔不慎。必致惹出許多閒是閒非,說是主司無眼,不配衡文;甚至造謠說是有意徇私——已經有這樣一個謠言,主試四學士各擬詩賦兩題,御筆點定李囗所擬的賦題,杜立德所擬的詩題;試期前一日,題目已經泄漏,說哪一個哪一個詩文,有如“宿构”,即是皮里陽秋的話。因此,四讀卷官相約,取中的名次,必須彼此同意,這樣,就很費工夫了。
  半個月過去,尚無動靜,沉不住气的,便設法到各處打听。消息自然甚多,但人言人殊,大部分是由揣測而演變出來的謠言。
  又過了半個月,四讀卷官,方始擬定名次;決定分為一等二十名;其余的列為二等,至于嚴繩孫未曾完卷,應否錄取,奏請御裁。
  复奏以后,皇帝又親自細閱全卷子,召見四讀卷官,有所垂詢。
  這時已經決定,凡是錄取的,不論授何官職,都人“明史局”修史;因此,皇帝不拿一般科舉的功令來看五十名“征士”;嚴繩孫的名字,早已簡在帝心,他說:“史局不可沒有這個人!”
  這就是嚴繩孫也錄取了,換句話說,應試的五十人,無一不取。當然,嚴繩孫是“背榜”。
  “名次也還有斟酌的余地。”皇帝說:“詩賦的韻腳,亦是學問中很要緊的,何以都檢點。賦韻且不論,詩韻則取在上上卷里的,亦有出入。你們看這一卷。”
  發下來的一本卷子是潘丰的,此人是江蘇吳江人,也是個布衣;而應試的仍為“四布衣”,因為姜宸英原由葉方藹与韓狀元韓艸炎相約,共同列名荐舉,誰知葉方藹被宣人禁中,半月不得歸家;韓艸炎久等沒有消息,獨自上書舉荐,但已過了期限,所以未得應試,恰好江蘇舉到潘丰,便補足了“四布衣”的名稱。
  潘丰這本卷子中,“省耕”詩上一個“宮”字上有朱筆圈出。李囗這才明白,他這首詩用的是“二冬”的韻,而“宮”字在“一東”
  無獨有偶,另一本則以“二冬”的韻,誤為“一東”,那本卷子是李來泰的,“逢”与“濃”字上亦有朱筆圈出。
  施閏章的“清夷”二字,皇帝倒不甚措意;但指出一個字錯了,這個字是“旗”字,誤書為“囗”;旗屬“四支”,旅屬“五征”,亦算出韻。
  李囗等人,自然引咎;并為犯錯的人解釋,說是“大醇小疵”,皇帝亦以為然。于是重新定了名次。上上第一名叫邵吳遠,湯斌取在上上第二名。
  名次定了,便得授官,由吏部議奏。由于旗籍大官,對此冷淡;而漢人中存著妒忌之心的甚多,所以吏部不敢授以較好的職位,建議的辦法,一共四條:
  第一、有官者各照原任官銜。
  第二、已中過進士、舉人而未曾出仕,俱授職內閣中書。
  第三、貢生、監生、布衣,俱授職翰林院待詔。
  第四、未試而年老者,授職司經局正字。
  這四條辦法奏達御前,皇帝頗為不滿;詔諭煌煌,數百年未曾舉行的盛典,落得這樣的結果,何足為征士之榮,更失朝廷禮賢尊士的原意。因此召見有關大臣,面諭“再議”。
  于是再次商酌,盡翻前議,齊人翰林,一等第一名邵吳遠授職讀翰林院侍講;以下湯斌、吳來泰、施閏章授職翰林院侍講,此外援職為翰林院編修的十八人,授職為翰林院檢討的二十八人,合計五十名。另外來試而年老者,俱授職為內閣中書,准予回籍。
  點翰林是好難的事,三考出身,御筆親點;十年寒窗的辛苦,未見得能夠如愿,而五十征士,憑一賦一詩,半天的工夫,就能高坐清秘堂上,這就更使得未曾被荐的人,既妒且恨了。
  于是這五十新貴,被稱為“野翰林”,而且有一首七律,流傳眾口,譏嘲李囗、杜立德、馮溥、葉方藹四主司外,當然也要攻擊“野翰林”:
  自古文人推李杜,如今李杜亦希奇、葉公懵懂遭龍嚇,馮婦痴呆被虎欺;宿构零軿衡玉賦,失黏落韻省耕詩。若教此輩來修史,胜國君臣也皺眉。
  在這五十征士中,尤其為人所妒的是“四布衣”;只是入史館的只有三個,李因篤堅決“告終養”,得能如愿,回鄉侍母。
  不愿受職的,也還有得是,其中有一個叫孫枝蔚,當他被荐時,以年老為借口,請求免試;吏部官員說他不老。到了授職那天,那官員看他須眉皆白,便笑著說道:“孫先生老了!”
  “我不老。”
  “須眉龐然,怎說不老?”
  “我四十歲就是如此。”孫枝蔚大發脾气,“我要求免試,你們說不老;現在又說我老了!老了不能做官,連辭官都不可以。這叫什么話?”
  吏部官員唯有笑著道歉,而孫枝蔚亦終于帶著內閣中書的街頭,回到家鄉。臨行之前,做了一首詩:
  一官如寵鶴,万里本浮鷗。獻賦曾非晏,童年況异劉。山人今上路,小婦免登樓。臨水看蝌蚪,惟添錯字愁。
  這些逸事妙聞,或者譏刺的詩文,對湯斌都不發生影響;得官不足為喜,令他興奮的是,明史終于要開館纂修了。
  修明史開館,以內閣學士徐元文為監修,翰林掌院葉方藹、右庶子張玉書為總裁,五十弘博及右庶子盧傳等十六人為纂修。于是搜集史料、訂定体例,積极展開了記錄一代興亡、以為鑒戒的史學大業。
  史館中最起勁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朱彝尊,連上總裁好几封信,談体例、談史料、談前朝公案的真相和是非,議論侃侃,鋒芒畢露,頗道同事的妒忌。再一個就是湯斌,他的議論平實,作了一篇《明史凡例議》,認為官吏“紀、傳、表、志”四大部分,“必君臨天下方稱紀,則系統分明”,因此,明太祖長子,被立為太子的朱標,雖被建文帝尊為“興宗”,當稱為“懿文太子”;世宗人承大統,追尊本生父為“睿宗”,仍當稱為“興獻王”,因為這兩“宗”,實際上不曾做過一天皇帝。
  當時引起爭議最烈的是,立不立“道學傳”?有人主張照宋史体例,“將明儒學術醇正,与程朱吻合者,編為‘道學傳’”,這是存著門戶之見,意在貶斥王陽明一派;湯斌不以為然,但在体例中的議論。卻并無成見,只說如立“道學傳”,應該如何;不立“道學傳”,只立“儒林傳”又應該如何?最后當爭議得相持不下時,湯斌提出了黃宗羲的一封信,方始定議。
  黃宗羲的那封信,解釋“儒”之一字,与圣賢并稱,他說:“統天地人曰儒,以魯國而止儒一人,”這是指孔子;所以“儒之名目,原目不輕。儒者成德之名,猶之曰賢曰圣也。”而“道學者,以道為學,未成乎名也,”換句話說,“道學”是個虛泛籠統的名詞,与“儒”的成為一种“成德”的尊稱不同。“以道為學”,不過表示有志于道,并不能顯示出此人在學術上有何成就;好比有志做圣賢,究竟不是圣賢。所以“道學”不可以作史傳的篇名,否則,就是“欲重而反輕、稱名而背義。”元朝修宋史特立“道學傳”,是元人之陋,不足取法。
  這番議論,比朱彝尊所說的“儒林足以包道學、道學不可以統儒林”更見精警,因而由湯斌公開以后,“道學傳”三字,便從預定的明史目錄中刪除。
  編纂明史稿,以洪武至正德為一期,紀、傳兩部分,刊出人名,分別拈鬮,巧得很,湯斌拈到的是開宗明義第一篇:“太祖本紀”
  于是湯斌以明太祖實錄為根据,通覽當時有關的公私記載,冥搜默索,數次易稿,都覺得不能滿意。便先撰作比較簡單的史稿,著手“天文志、歷志、王行志”的編纂。
  皇帝對修明史的進度,非常注意,常常召見葉方藹、徐元文等有所垂詢。知道勤慎將事的是那几個人,補為日講起注官,可以專折奏事。湯斌是其中之一。
  康熙二十年辛酉,逢到鄉試的年分,照例點翰林官為各省主考,這是個好差使,除了地方官辦供應以外,錄取的舉人皆為門生,謁見“座師”時,要送上一封贄敬,數目多寡不一,但集腋成裘,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各省錄取舉人的名額,稱為“解額”;以省分大小、人口繁簡而定解額多寡,最多的是順天和江南,都有一百六十余名,最少的是貴州,只得四十名;浙江列為第二等,有一百名左右。每一名新舉人送座師的贄敬,通扯十兩計算,湯斌此行就有一千兩銀子的收入。
  這是皇帝特加的恩惠。當然也因為詞科出身的,品學兩胜,能夠端正科場風气,為國選拔真才,所以十五處、三十名正副主考,詞科出身的占了十三個,而且以正主考居多,除了湯斌以外,泰松齡放到江西,李來泰放到湖廣,施閏章放到河南,曹禾放到山東,嚴繩孫放到山西,方象瑛放到四川,邵吳遠放到廣東,喬萊放到廣西,米漢雯放到云南。年紀較輕的,像朱彝尊則放到江南當副主考。
  湯斌奉旨即行,隨帶了史稿,坐船由運河南下。到了杭州,總督李之芳,巡撫李本晟,都在碼頭上迎候;主考等于欽差,照例接入接官廳,將湯斌引入上首西南而立,然后地方大吏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報名“恭請圣安”。
  “朕安!”湯斌代表皇帝回答。
  行過這套儀注,方始有私人的酬酢;李之芳是湯斌的同年,自然分外親熱,但巡撫李本晟是順治六年的進士,官職比總督低,科名卻比總督早,所以湯斌稱他“前輩”,非常客气。
  寒暄既畢,正副主考被護送到“公館”休息;椅子還沒有坐熱,總督派“戈什哈”送來了一桌燕菜席;接著是杭州府的錢塘縣知縣,持著手本來謁見。
  省城的知府稱為“首府”,首府的第一縣稱為首縣。凡有達官貴人蒞省公干,或者路過,照例由首縣“辦差”,供應一切。這個規矩,湯斌自然知道;因而了解首縣此來是談辦差的事,不能不見。
  未見之前,得先邀副主考于覺世來談一談,“子先兄”,湯斌喊著他的號說,“三藩之亂,雖已平定,瘡痍滿目,民生凋敝;浙江為人閻的要道,這几年平服耿精忠,大軍由浙江經過,軍需供應,頗費民力。你我該當体諒!”
  于覺世是山東新城人,順治十六年的進士,科名既晚,又是副手,自然唯命是從,所以在了解湯斌的意旨以后,很爽快地答道:“老前輩莫問俺!老前輩怎么說,俺怎么听!”
  “既如此,我就自作主張了!”
  當首縣的都是极能干的人,一見面先把湯、于二人恭維了一頓,然后請示:“兩位大人有什么吩咐,盡請明示。”
  “多謝老兄關愛。”湯斌指著簇新的湖色杭紡的門帘說:“貴縣備辦的東西太華麗了,實在受之有愧。等試事完畢,請老兄都收了回去;下科鄉試,還可以用。”
  首縣一听,大為詫异。向來“辦闈差”是件最苦的事,公館中里里外外,都要新制;考完了捆載以去,還要首縣出一張“甘結”,說是考官未曾白要地方的東西,一切供應,都已照實价付款。在闈期前后,多主需索,視為當然。獨獨這位湯主考,反嫌供應過于華麗,而且不愿帶走,這是什么道理?
  那首縣靈机一動,自以為已默喻于心,便恭恭敬敬地答應一聲:“是!”
  “我曾兩任監司,”湯斌又說,“對地方上的情形,也還不隔膜,公私交征,無非取之于百姓,本院如今正告貴縣,行館的一切伙食供應,我們自己備辦。下人及闈中役使人等,如有藉故需索,或者委托代辦事項,不照實付价的,請隨時鎖拿,或者告訴本院,一定嚴辦。”
  “是!”首縣答道:“久仰兩位大人弊絕風清,絕不致有此情事。”
  “但愿無此情事。”湯斌正一正臉色又說:“不過貴縣亦不得有任何攤派,否則本院要嚴參的!”
  “是!”首縣懍然應聲,“遵大人的諭。”
  口中遵命,心里另有打算;回到縣衙門,悄悄封了三百兩銀子,派一個親信家丁。送到主考公館,叮囑面交湯斌的管家。
  去不了一個時辰,那名家丁哭喪著臉,跑回來跟主人說:“碰了老大一個釘子,差點被湯大人給抓了起來。”
  “為什么?”
  “還不是為了送紅包!”
  首縣深深透了口气,把戶房書辦找了來,關照他說,這趟“闈差”很省事,不可有任何攤派。此外也要當心,主考照例采風問俗,可以專折奏事;地方上有何劣跡,落入湯主考眼中,須防他參劾。
  三場試畢發榜,杭州人大為惊奇,取中的寒士特多。
  雖說“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科場的風气,還是富貴人家的子弟占便宜;即使有“辛西科場案”那樣的大獄,闈中畢竟還不能沒有關節,只是不如以前那樣肆無忌憚。而況最公平的考試,亦不能免賄賂,不能免人情,所以賣關節的事沒有,送關節還是有的;唯有湯斌是例外。
  他自己絕不送關節,也不理房官送關節;凡是荐了卷來的,只憑文章定去取。富貴人家子弟的關節,歸于無用,大家憑本事角逐,寒士的机會多了,相形之下,就顯得取得多了。
  出了闈,湯斌便即吩咐:“收拾行李,明天就走。”
  “老前輩,”于覺世這下可忍不住了,“西湖山水甲天下,俺還不知道西湖是在城里,還是城外呢!”
  這一說,湯斌倒覺歉然,“既如此,我們自己載酒作一日之游。不必扰地方上。”他問,“你看如何?”
  “俺听老前輩的。”于覺世答道,“索性不扰,一清如水。”
  話雖如此,到底不曾瞞得住首縣,陪著去逛西湖;湯斌拒絕不了他的人,卻拒絕得了他的物,堅決不受首縣的供應,自己叫廚子做了四樣菜,帶著一壇酒去見識了西子的面目。
  等游罷歸來,門生來謁見的,已不知多少,贄敬一大堆,多到上百,最少也有八兩;湯斌不能叫于覺世不收,但他自己的那一份,卻另有處置。
  湯斌是這手來,那手去,收了富家門生的贄敬;分送給清寒的門生,勉勵他們敦身立本,力學勵行。那些寒士自是不肯收受的居多,害得湯斌費了好些唇舌,才得安排妥當。
  闈事全部處理完畢,巡撫李本晟要盡地主之誼,約請正副主考作兩日盤桓,第一天游山,第二天玩水,到一處名叫西溪的地方,看蘆花,吃螃蟹。
  湯斌說什么也不肯,堅持“事竣复命”的昭官正則;下一天上船,仍舊由運河回京。
  湯斌未曾到京,皇帝已知道他在浙江主持鄉試的經過了。
  這是出于杭州“織造”的密奏——織造是沿襲前明的一項敝政,原由宮中直接指派太監,分駐江宁、蘇州、杭州三處,負責織制禁中所用的一切綢緞;清人廢除了許多不當的供應,而織造卻被保留。由于這是皇室的一個私人机构,所以由作為皇帝奴仆的內務府包衣掌管。織造的經費報銷,与戶部無關;工務亦与工部無涉。但在地方上,織造与總督、巡撫、將軍、學政,几乎處于同等的地位;或者說,織造是受命監督這些地方大員的。
  江南富庶,是國家的要區;但离京師甚遠,皇帝有鞭長莫及之苦。付托得人,自然不須煩心;如果地方大員貪污虐民,官官相護,則皇帝就無由了解實情,因此,利用織造為耳目,定下一套极周密的制度,可以使得皇帝在万里以外,了解江南和兩浙地方官的一舉一動。
  這個制度是規定織造應將本地的政情,按時奏報。奏折必須親繕,絕對不得假手于人;專差遞到京城,交由指定的太監進呈。皇帝用朱筆批諭,有時是一個簡單的“閱”字;有時長篇大論,或者指示,或者垂詢。批完發出,原折由原差帶回,到滿一年,將這些經過朱批的折子繳回,不得私留一件。
  地方上可以專折奏事的,還有督撫、將軍、學政;如果遇到天時變化,与民生有密切關系的,必須奏報,如久旱之后喜雨,或者瑞雪初飄,要報明得雨几寸几分,得雪几天几寸,有時所報的各不相符,便以織造所奏為准,而從這個比較上,皇帝就可以知道,誰是所言不實,辦事馬虎?于是此人奏報其他政情,皇帝也持存疑的態度了。
  杭州織造根据耳聞目見,奏報湯斌在浙江當主考,說是闈中弊絕風清,闈外一介不取,清廉公正,极其罕見。寒士而有真才的,無不揚眉吐气。當然,他不收清寒門生的贄敬,反助以膏火的這段美談,也敘在密折內。
  因此,皇帝對湯斌有著發自衷心的敬重。深信他是言行一致,不欺暗室的真理學,將他升為翰林院供讀,選任為經筵講官,表示承認他可作帝師。
  不久,由于葉方藹病故,徐元文罷職。湯斌又被派為明史總裁官之一,并受命纂修世祖實錄。就這樣由侍讀升為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再升為內閣學士,充大清會典副總裁官,其時為康熙二十三年二月。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