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這當然需要一段布置的時間,而就在這時候,河南巡撫涂宗瀛,奉召入覲。外官到京,照例要拜訪本省的大老和言官,當然也要談到這件案子。河南籍的御史,接到家鄉的來信,對案情的了解,跟涂宗瀛只听下屬的報告,大不相同,有些性情剛直的,表示要上奏參劾。涂宗瀛是謹飭一路人物,不免有些著慌。不過他自覺對這一案的處理,腳步站得很穩,這一天特地來拜會刑部尚書潘祖蔭,就是要表明他在這件案子上的態度,一秉大公,不偏不倚。這樣先取得了刑部的了解,即令有御史參劾,必定發交刑部議奏,也就不要緊了。 潘祖蔭覺得涂宗瀛能在王樹汶鳴冤之際,下令停刑,這就是重視民命的明證,著實可敬,所以連稱:“是!是!我關照司里,倘有要為閬翁剖白之處,一定如命辦理。” 一句話未完,門帘突掀,闖進一個听差來。有貴客在座,豈可這樣魯莽無禮?正想呵斥,發覺听差臉上是异常急迫的神气,便望著他問道:“什么事?” “張蘇拉來了,說有大事要面稟老爺,不等通報,已經闖了進來。”接著,敞開了門帘,讓潘祖蔭自己看。 果然是南書房的張蘇拉,一陣風似地卷了進來,在廊上跟潘祖蔭相遇,一面打扦,一面說道:“請大人赶快進宮吧!” “怎么?”潘祖蔭察言觀色,不由得惊疑:“出了什么事?” 張蘇拉發覺里面還有位大官,不知是什么人,便有些顧忌,遲疑著欲語又止。 “你來!”潘祖蔭向張蘇拉招招手,自己先下了台階,站在假山旁邊。 “听說里頭的情形不好。”張蘇拉走過來,用极低的聲音說,“我是听內奏事處的人說的,御醫跟薛老爺、汪老爺都赶進宮去了。” 潘祖蔭大惊,“怎么?”他問,“‘西邊’不是說好得多了,怎么一下子又反复?” “不是!”張蘇拉說:“是‘東邊’。” 潘祖蔭不相信。慈安太后這天未曾召見軍机,他是知道的,但太監傳諭,只說她因為傷風,身子不爽。春寒料峭,陰晴不定,傷風的人很多,是不干緊要的小毛病,何至于“情形不好”? “你一定弄錯了……。” “不!”張蘇拉用极有把握的聲音說:“沒有錯。我親眼得見,御醫進了景運門。” 景運門与隆宗門東西相對,如果是奉召赴慈禧太后所住的長春宮請脈,那就該進隆宗門才對,現在進景運門,當然是到慈安太后所住的鐘粹宮。 “那就奇怪了!”潘祖蔭大為困惑,“怎么可能呢?不會的。 赶緊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他這樣喃喃自語著,回到了廳里。涂宗瀛已站在門前等待,一見他便先告辭。潘祖蔭不便泄露尚待求證的消息,托詞曾紀澤有電報來,要即刻進宮,到南書房去處理,然后又表示了不能留他多談的歉意,方始送客出門。 這時的神態還是從容的,一等客人出了大門,他的腳步便不同了,三腳并作兩步,一面走,一面一疊連聲地吩咐:准備袍褂、套車。走到廳前,發覺張蘇拉還在,方始想起,他送了這么個緊要消息來,必須重賞,因而又吩咐听差,到帳房支五兩銀子給張蘇拉。 “你大概是騎了馬來的,赶快回去,在南書房等著。再打听打听還有什么消息?” 等張蘇拉一走,潘祖蔭跟著也進了宮,下車以后,不到南書房,徑入內奏事處。帝后違和,藥方都在內奏事處,該管的首領太監,一見就說:“潘大人必是來看方子。喏,都在這里!” 打開黃盒,取出兩通黃面紅里的藥方。潘祖蔭捧在手中細看,一張方子是皇帝的,咳嗽鼻塞,診斷确是傷風,另一張是慈禧太后的,說“精神漸長,脈亦和緩,夜臥安和”,用的是党參、鹿茸之類的補藥。 “就是這兩張?” “是!就是這兩張。” 第一句話問得很含蓄,問不出究竟,就只好點明了。“東太后不是欠安,傳了御醫請脈?”他問:“怎么沒有方子?” “是的。”首領太監答道,“我也听說了,昨天就傷風,傳了薛老爺請脈,以后就沒有發方子下來。” 薛福辰的方子,潘祖蔭昨天就看過了,“感寒傷飲,偶爾違和”,這种小毛病是不請安都可以的。他要看的是薛福辰以后的方子,但這話該如何追問呢? “不是說,今天又傳了御醫了嗎?” 首領太監還未及回答,御前大臣景壽和軍机大臣王文韶等人也到了,臉上都隱含著惊疑不定的神色。匆匆寒暄過后,也是急著找方子看。 看完了卻都無話,景壽一向沉默寡言,王文韶出名的謹慎小心,言不妄發,所以這樣不說話,無足為奇。 于是,潘祖蔭將他們延入南書房小坐,這才談到慈安太后圣躬違和的事。景壽是值班的御前大臣,卻并不知道有傳御醫這回事,再問到王文韶,他是照例來看慈禧太后的方子,倒是听說傳御醫進了景運門,不過又听說是為皇帝請脈。 潘祖蔭釋然了。太監喜歡遇事張皇,卻又不敢公然談論,所以每每故作神秘,張蘇拉輕事重報,目的無非獻殷勤邀賞而已。 等景壽跟王文韶一走,他將張蘇拉找了來問道:“有什么消息?” “打听不出來。”張蘇拉作個無奈的表情,“今天門禁特別嚴,不能亂闖。” 潘祖蔭笑笑不響。小人之心,十分可笑,不必再理他!這樣想著,隨即起身,出宮回家。 到了初更時分,近支親貴、御前大臣、軍机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內務府大臣,以及內廷行走的毓慶宮師傅、諳達及南書房翰林諸臣的府第,都有在宮內當差,平日熟習的蘇拉來敲門送信:“宮中出了大事。” “是東佛爺,還是西佛爺?”潘祖蔭問。 “東佛爺?”送信的是另一個蘇拉,大為詫异,“怎么會是東佛爺?” 這一說是慈安太后了!潘祖蔭問道:“里面怎么說?” “只說出了大事,沒有說是誰‘坏’了。” 問不出究竟,只得算了。潘祖蔭帶著素服,匆匆赶進宮去。在顛簸的車子里,一直在猜測,“大事”到底出在鐘粹宮,還是長春宮?照張蘇拉的消息,似乎是慈安太后,但按情理來說,決不可能。憑什么呢?慈安太后今年才四十五歲,平日淡泊簡靜,知命樂天,是克享大年的樣子,決不會由于小小的風寒之疾而生不測之禍。 看來還是慈禧太后。他想起十天以前,听李鴻藻談過,張之洞曾經建議他荐醫,一個是常州孟河的費伯熊,一個是河北的候補道,安徽籍的程春藻,去年冬天李瀚章的老太太病重,就是他看好的。既有此舉,可見得慈禧太后的病勢不輕,大事必是出在長春宮,決非鐘粹宮。 ※ ※ ※ 這天,鐘粹宮前殿,派充喇嘛的太監在唪經,咸丰元年定下的則例:每年正月十一与二月二十八,有此儀典,這兩天是文宗生母孝全成皇后的忌辰与生日。 孝全成皇后生前住在鐘粹宮。她崩逝的那年,文宗才十歲,以后一直住到十七歲才遷出。慈安太后感念文宗的恩遇,所以當穆宗大婚以前,挑選了鐘粹宮作為定居之處,她雖沒有見過她的這位婆婆,但敬禮如一,每年遇到正月十一和二月二十八,必定茹素瞻禮,默坐追念。當然,追念的是文宗。 這天——二月二十八,她忽然想到文宗的一件朱筆,摒絕宮女,親自從箱子里取了出來,展開在燈下。 年深月久,朱諭的字跡,已經泛成黃色,這使得慈安太后入眼更有陌生之感,仿佛第一次看到這道遺詔似的。 雖不是第一次,然而也僅僅是第二次。慈安太后扳著手指數了一下,不由得惊歎:“真快,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的她,還是皇后的身分,而慈禧太后的封號是懿貴妃——那是咸丰十一年春天的事。 “今天覺得精神很好。”從枯黃中泛出玫瑰般鮮艷的緋色,雙頰顯得异樣触目的皇帝說,“我要替你安排一件大事。” “替我?”皇后不解所謂,只覺得皇帝不宜操勞,為國家大事是無可奈何,何苦又為她費精神?所以勸阻他說:“我有什么大事要皇上操心?難得一天清閒,好好息著吧!” “你別攔我。我要把這件大事辦了,才能安心養病。”皇帝特意又看了看左右,确定沒有太監或宮女在窺探,方用嘶啞低沉,几乎難以听得清楚的聲音說:“蘭儿越來越不成樣子了!這一陣子我冷眼旁觀,倒覺得肅順的話不錯。” 蘭儿是懿貴妃的小名,她跟肅順不和,是皇后所深知的。在她,覺得蘭儿要爭她應得的一份供養,也是人情之常。而肅順現在是“當家人”,在熱河行宮,名為“秋狩”,其實是逃難,兵荒馬亂,道路艱難,一切例行進貢、傳辦的物件,都不能照往常那樣送到熱河,所以裁抑妃嬪應得的分例,亦是不得已的措施。但是,肅順的態度不好,卻是可議之事,所以這時听了皇帝的話便不作聲,表示不以肅順為然。 而皇帝卻不曾覺察到她的感想,接著他自己的話說:“肅順勸過我不止一次,勸我行鉤弋夫人的故事……。” “什么叫‘鉤弋夫人’啊?”皇后插嘴問說。 “那是漢武帝的故事,我講給你听。” 漢武帝晚年,愛姬相繼下世,后宮寂寞,郁郁寡歡,只以巡幸海內,周覽名山大川,作為排遣。 在他五十九歲那年,巡幸經過河間,隨扈的方士中,有人善于“望气”,說那一帶有一名奇女子。于是武帝派出“郎官”,四處查訪,訪到有個姓趙的女子,生具國色,但曾經生過一場大病,六年方始痊愈。病愈以后,兩只手握成兩個拳頭,怎么樣也不能將它打開。 這就是一件奇事了。武帝下令召見,果然眉目如畫,麗質天生,只是兩拳緊握。武帝將她喚到御榻面前,親手去掰她的拳,居然掰開了。 “有這樣的奇事?”皇后深感興趣,而又有些不信。 “這也許是有意安排,為了聳動听聞,才到得了御前,那就不去提它了。總之,武帝當時就很中意,回到京里,拿她封為婕好,住在鉤弋宮,所以稱做‘鉤弋夫人’。” “后來呢?” “后來,”皇帝喘息了一會,用參湯潤一潤喉,接著說道:“后來有了身孕。這就又有件奇事了,怀孕怀了十四個月才生。” “是男是女?” 皇帝歎口气:“如果生的是女儿,倒也罷了。” 這就是說,生的是儿子,但是,“怎么生了個皇子,倒生坏了呢?”皇后詫异地問。 “我講漢武帝的家事給你听,你就知道了。” 于是皇帝為她講了“巫盅之禍”的故事,漢武帝的佞臣江充,如何逼得太子造反,發生倫常劇變,以及如何牽連昌邑王劉賀,因而也失卻了繼承帝位的資格。 “漢武還有兩個儿子,一個封燕王,一個封廣陵王,大概人才都平常,漢武都不喜歡。倒是他那個小儿子——就是鉤弋夫人生的那一個,名叫弗陵,小名叫鉤弋子,壯得小牛犢子似的,而且极聰明。老年得子,本就寵愛,又因為大堯也是在娘胎十四個月才生的,如今看這鉤弋子又是天生大器的樣子,所以早就存下了心,要拿皇位傳給小儿子。這話不便明說,也不能老擱在心里,就叫人畫了一張畫,是周公輔成王的故事,左右的人就猜到了他的心思。當然,誰都不敢說破。” “那么,”皇后問道:“鉤弋夫人猜到了皇帝的心思沒有呢?” “對了!你這話問到節骨眼儿上來了。”皇帝答道,“鉤弋夫人猜到了漢武的心思沒有,誰也不知道,不過漢武不能不防。有一天在甘泉宮,他無緣無故大發雷霆,拿鉤弋夫人下在獄里,當天晚上就處死了。” 皇后大惊:“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當時也有敢言的人面奏:既然喜歡鉤弋子,怎么又拿他生母殺掉?漢武這才說了心里的話:從古以來,幼主在位,母后年輕掌權,一定驕淫亂政,這就是所謂‘女禍’。我現在是拿這個禍根去掉,為了天下臣民后世,應該沒有人派我不對。”皇帝說到這里,用鄭重的眼色望著皇后說道: “你該懂得我的意思了吧?” 皇后悚然而惊,怔怔地眨著眼,好半天才反問一句:“皇上怎么能狠得下這個心?” 皇帝無可奈何地點點頭:“如果是乾隆爺在今天,一定會那么做。這位爺爺,事事學漢武,我沒有他那么英明果斷。不過,肅順的話,我越想越有理。” “算了吧!咱們大清朝的家法嚴,將來決不會有什么‘女禍’……。”說到這里,皇后突然發覺失言,因為話中是假定著皇帝將不久于人世,這不触犯了极大的忌諱? 看到皇后滿臉脹得通紅,皇帝自能了解她心里的話,“事到今日,何用忌諱?”他慢慢從貼身口袋中,取出一個信封,交了過去:“你打開來看!” 皇后不肯接,怕是下了一道什么讓中宮無法執行的手詔,“請皇上說給我听吧!”她雙手往怀中一縮。 “你別怕,你拿著。”皇帝极嚴肅地說:“這是我為你著想,自然也是為咱們大清朝著想。万一有那么一天,你千万得有決斷。我也知道,這副千鈞重擔,你怕挑不起來,不過,我沒有法子,誰讓你是皇后呢?你挑不下來也得挑。” 這番鄭重的囑咐,對皇后來說是一种啟發,她總覺得不管皇后還是太后,跟八旗人家的“奶奶”、“太太”并無分別,管的是家務,每天唯一的大事,就是坤宁宮煮肉祀神。現在才知道自己的身分關系著天下。這樣轉念,陡覺雙肩沉重,但同時也激起了勇气,挺一挺腰,從皇帝手里將信封接了過來。 “打開來看!”皇帝是鼓勵的語气,“你看了我再跟你說。” 信封沒有封口,皇后抽出里面的素簽,只見朱筆寫的是:“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五日諭皇后:朕憂勞國事,致攖痼疾,自知大限將至,不得不棄天下臣民,幸而有子,皇祚不絕:雖沖齡繼位,自有忠藎顧命大臣,盡心輔助,朕可無憂。所不能釋然者,懿貴妃既生皇子,异日母以子貴,自不能不尊為太后;惟聯實不能深信其人,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則已,否則著爾出示此詔,命廷臣除之。凡我臣子,奉此詔如奉朕面諭,凜遵無違。欽此!” 皇后讀到一半,已是淚流滿面,淚珠落在朱紅印文“同道堂”三字上面,益增鮮艷,但亦益增凄惻。 “你別哭!”皇帝用低沉有力的聲音說:“但愿我寫給你的這張紙,永不見天日。” “是!”皇后收淚問道:“万一非這么不可時,真不知道該找誰?” “這話說得不錯。果然非這么不可時,你千万不能大意,要找靠得住的,象肅順,就最靠得住。” 回想到這里,慈安太后有著無窮的感慨,同時也深深困惑,不知當時何以會那么相信慈禧太后的話?竟幫著她先拿“最靠得住”的肅順除掉。但是,這并沒有錯,肅順那樣子跋扈,縱使不敢謀反,一定壓制著“六爺”不能出頭。這樣,“五爺”跟“七爺”也會不服,不知道彼此不和,會鬧成什么樣子?那里會有平洪楊、平捻、重新穩住大局的今天! 這自然也是慈禧太后的功勞。平心而論,沒有她就沒有殺肅順、用恭王這一番關系重大的處置。二十年來,雖然她也不免有攬權的時候,但到底不如先帝所顧慮的那么坏。如今她也快五十了,還能有什么是非好生? 這樣想著,覺得先帝的顧慮,竟是可笑的了,反倒是留著這張遺詔,万一不小心泄漏出去,會引起极大的波瀾,不如毀掉的好。 想是這樣想,卻總覺得有點舍不得。無論如何先帝這番苦心,自己相待的這番誠意,要讓她知道。慈安太后相信“以心換心”,這几年處處容忍相讓,畢竟也將她感動得以禮相待。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再讓她大大地感動一番。 于是,她夜訪長春宮,摒人密談,詳敘始末,最后說道:“我們姊妹相處了這么多年,還留著這東西干什么?”一面說,一面將那道朱筆遺詔,就著燭火,一焚而滅。 慈禧太后的臉,從來沒有那樣紅過,心,從來沒有那樣亂過,即令沒有任何第三者在旁邊,也不能讓她自免于忸怩万狀的感覺,除卻极低的一聲“謝謝姐姐”以外,再也想不出還有什么話好說。 慈安太后了解她心里的難過,竟不忍去看她的臉,“我走了!”她站起來轉過臉去說,“東西毀掉了,你就只當從不曾有過這么一回事。” 這豈是輕易能夠排遣的?自己一生爭強好胜,偏偏有這么一個短處在別人手里!“東西毀掉了”,卻毀不掉人家打心底輕視自己的念頭。畢生相處,天天見面,一見面就會想起心病,無端矮了半截。就象不貞的婦人似的,雖蒙丈夫寬宏大量,不但不追究,而且好言安慰,但自己總不免覺得負疚良深,欠了個永遠補報不完的情,同時還要防著得罪了她,會將這件事抖露出來,于是低聲下气,刻刻要留心她的喜怒好惡。這日子怎么過? 一連五、六天,夜不安枕,食不甘味。薛福辰和汪守正請脈,都不免惊疑,脈象中顯示慈禧太后不能收攝心神,以致气血虧耗,因而當面奏勸,務請靜心調養,同時暗示,如果不納勸諫,則一旦病勢反复,將有不測之禍。 慈禧太后何嘗不納勸諫?只是心病不但沒有心藥,甚至無人可以与聞她的心病,勉強要找出一個人來,也就只有李蓮英而李蓮英終于与聞了慈禧太后的耿耿難釋,魂牽夢縈的心病,同時也開了一味“心藥”,這味藥必須他親自去找。 乾清宮前東西向的兩座門,一座名為“日精”,一座名為“月華”。日精門在東,它的南面密邇上書房,因而專辟一室,供奉至圣先師的木主,太監管它叫“圣人堂”。 緊挨著圣人党的是御藥房,沿襲明朝的遺制,規模极大,里面有各种希奇古怪的“藥”。同治朝有一年夏天久旱不雨,軍机大臣汗元方認為這是“潛龍勿用”的緣故,不妨弄個虎頭扔入西山黑龍潭,激怒懶龍,造成一場“龍虎斗”,自然興云布雨,沛降甘霖,那個虎頭就是在御藥房里找出來的。 李蓮英所要的那味“藥”,也得在御藥房里找。他叫那里的首領太監,搬出塵封已久的檔冊,一頁一頁地細查,終于找到了。還是明朝天啟年間,勢焰薰天的太監魏忠賢備而未用的一味藥。這味藥,他當然不會假手于人,親自入庫檢取,隨手送到了長春宮的小廚房里。 服了薛福辰所開的藥,真是其效如神,慈安太后的輕微的感冒,到了午后,几乎就算痊愈了。睡過午覺起身,覺得精神抖擻,興致勃勃,想到院子里去走走。 “外面有風,還是在屋里息著吧!”宮女這樣勸她。 “我看看那几條金魚去。” 慈安太后最愛那些供觀賞的魚,凝視著五色文魚在綠水碧草間,悠閒自在地掉尾回游,能把大自國事,小自宮闈的一切煩惱,都拋得干干淨淨。 因此,各省疆臣,投其所好,常有珍异的魚類進獻,鐘粹宮中,魚缸最多。但慈安太后雖好此道,卻不求甚解,不管是什么种類,一概叫做金魚。這天她想看的“金魚”,是黑龍江將軍所進,產于混同江中,通体翠綠,其色如竹的竹魚。 正在与宮女俯視魚缸,指點談笑之際,鐘粹宮的首領太監李玉和走來說道:“回主子的話,長春宮送吃的來,是留下收著,還是過一過目?” “喔!”慈安太后問道:“什么東西”? “克食。” “克食”是滿洲話,譯成漢字,本來寫做“克什”,是恩澤之意,因此,凡是御賜臣下的食物,不論肴饌果餌,都叫做克什。卻不知從何時開始,克什寫做克食,專指“餑餑”而言。慈安太后喜愛閒食小吃,午睡起來,正需此物,所以很高興地說:“拿來我看。” 慈禧太后派來送克食的一個太監,名叫崔玉貴,長得很体面,也能說會道,走到慈安太后面前,因為雙手捧著食盒,只能屈一膝跪下,朗然說道:“奴才崔玉貴跟佛爺請安。奴才主子叫人做了一點儿新樣儿的克食,說是‘還不坏’,又說:‘東佛爺最愛這一個,可不能偏了她的。’特意叫小廚房加工加料又蒸了一籠,專派奴才送來,請佛爺嘗嘗。奴才主子又說,倘或吃得好,明儿再做了送來。” 慈安太后听了這番話,高興得眉開眼笑,“真正難為你們主子。”她說,“不用說,一定錯不了,我瞧瞧!” 于是李玉和揭開盒蓋,只見明黃五彩的大瓷盤中,盛著十來塊鮮艷無比的玫瑰色蒸糕,松仁和棗泥的香味,扑鼻而來。慈安太后一則為了表示珍視慈禧太后的情意,再則也實在受不住那色香的誘惑,竟不顧太后應有的体統,親手拈了一塊,站在魚缸旁邊,就吃了起來。 “真不賴!”慈安太后吃完了那塊蒸糕,吩咐李玉和,“替我好好收著。拿四個銀錁子,兩個賞崔玉貴,兩個讓他帶回去賞他們小廚房。” 等李玉和接過食盒,崔玉貴才雙膝跪倒磕頭:“謝佛爺的賞!” “你回去跟你主子說,說我很高興。”慈安太后又問:“今天,你們主子怎么樣?” “今儿個,光景又好得多了,上午吃了薛福辰的藥,歇了好大一覺。” “那才好。”慈安太后點點頭,“回去跟你主子說,我也好了。晚上我看她去。” “喳!”崔玉貴又磕個頭,起身退下。 “早點傳膳吧!”慈安太后興致盎然地對身旁的宮女說,“吃完了,咱們串門子去!” 這是宮女們最高興的事,于是紛紛應聲,預備傳膳。 誰知未曾傳膳,慈安太后就不舒服了,說頭疼得厲害,要躺一會,接著便有手足抽搐的模樣。李玉和大惊失色,一面赶緊通知敬事房傳御醫請脈,一面到長春宮去奏報慈禧太后。 “上頭剛歇下。”李蓮英壓低了聲音問:“什么事?” “東佛爺得了急病。”李玉和結結巴巴地訴說著慈安太后的病情。 “只怕一時中了邪,別大惊小怪的!”李蓮英說,“既然傳了御醫,等請了脈再說,一會儿我給你回就是了。” 等李玉和一走,李蓮英立即去找敬事房的總管太監,神色凜然地表示:慈禧太后大病未愈,如果慈安太后的“小病”再張皇其詞,就會動搖人心,關系极重,務必告誡太監,不准多問多說。否則鬧出事來,誰也擔待不了。 因此,初十這一天,五次召醫,但只有极少數的人,略得風聲,甚至潘祖蔭進了宮,還不知道真相。 到的人不少了,進了景運門,都在乾清門外徘徊,相顧惊愕,不知從何說起?問乾清門的侍衛,只說隱約听聞有這回事,慈安太后病勢甚危,是不是出了大事,卻不知道。大家都在想:宮門至今未開,或者不要緊。因而心情無不矛盾,既希望宮門早開,打听個确實消息,卻又唯恐宮門早開,證實了大事已出。 到了兩點鐘,除卻恭王,王公大臣全都到齊,一個個不斷看表,看到兩點三刻,乾清門旁的內左門和內右門,同時開啟,于是由惇王領頭,穿過內右門,直奔月華門之南的內奏事處。 內奏事處共有十八名太監,首領太監姓祝,官階雖只八品,權柄甚大,一見王公大臣雜沓而至,便站起身來,親自持一盞白紗燈,在階前高聲宣布:“慈安太后駕崩了!” 這一聲仿佛雷震,大家不由自主地站住腳,然后仿佛突然惊醒了似的,發出嗡嗡的聲音,相顧惊詫,似乎還不能相信真有其事。 “是,是什么時候駕崩的?”惇王問說。 “戌時。” 戌時是前一天晚上七點,而此刻將近清晨三點,相隔八個鐘頭,就算子時通知王公大臣,亦已經過了四個鐘頭。如此大事,何以宮內竟能沉著如此?每一個人心頭都浮起了濃重的疑團。 “這事奇怪啊!”左宗棠突然開口,大聲用湖南話說道: “莫得有鬼呦!” “爵相,爵相!”王文韶赶緊亂以他語,“請進去看方子吧!” 方子一共五張,都是初十這一天的,早晨一張方子,有“額風,癇甚重”的字樣,用的是祛風鎮痙的要藥天麻和膽南星。牛間則只有脈案,并無藥方,脈案上說“神識不清,牙關緊閉”。未時則有兩張脈案,一張說“痰涌气閉”,并有遺尿情形,另一張說:“雖可灌救,究屬不妥。” 傍晚一張方子,已宣告不救:“六脈將脫,藥石難下。”具名的御醫先是左院判庄守和,以后又加了個不甚知名的周之楨,而一直很紅的李德立,竟不在其列。 “听說是前天晚上起的病。”左宗棠問道:“該有初九的方子啊?” “初九的方子沒有發下來。” “爵相,爵相!”又是王文韶來打岔,“找個地方坐一坐,商量大事要緊。” “上南書房坐吧!”寶鋆一面說,一面舉步就走。 南書房近在咫尺,大家一坐下來,先脫帽交給各人的听差“摘纓子”。接著便各就鄰座的人,探詢儀禮。除了惇王以外,只有大學士全慶和協辦大學士靈桂,在道光二十九年遇到過恭慈皇太后之喪,大致還記得:彌留之際,王公大臣已奉召在壽康宮外守候,听宮中一亂,隨即進宮楄\哭臨。但是,此刻是不是也赶到鐘粹宮去“奔喪”呢? 每個人心里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但同時也都為自己作了答复:等一等再看。疑問不只一端:到底什么病,何以有癲癇痙攣的現象?照方子看,昨日午間,病勢已极危險,何以不通知王公大臣,而且消息不傳?既崩以后,又為何相隔四個時辰才報喪?此外,初九的方子未曾發下,以及如此重症,不僅未傳召已名滿天下的薛福辰、汪守正請脈,甚至一向在御前當差的李德立,亦未与聞,這不都是在情理上怎么樣也說不通的事嗎? 到底還是寶鋆久在軍机,經得事多,站在中間向四周小聲交談、嗟歎不絕的部院大臣說道:“趁如今還未成服,有許多公事該當赶辦的要赶辦,該當預備的要預備,請諸公先各回本衙門去交代司官。今天西圣一定會力疾召見軍机,等見了面下來再說。” 于是部院大臣暫時散去,寶鋆与他的同僚回到軍机處去會議,第一件事是即刻派人赶到昌平去通知恭王。恭王福晉上年病故,這時正在昌平下葬。 “真是想不到的事!”寶鋆用一种戒備的神色說道:“這趟辦理大喪,咱們得要處處小心,別弄出意外麻煩來。” 說著就瞟了左宗棠一眼,意思是警告他“多言賈禍”。左宗棠當然明白,他有許多話想說,此時都硬咽了下去,捧著個大肚子坐在一旁是生悶气的樣子。 “照我看,喪事一定會舖張,山陵大事,又得几百万銀子。”他向軍机大臣戶部尚書景廉說道:“秋坪,你得早早籌措。” “是啊!”景廉搓著手說:“我正在為此犯愁,一下子那里去弄這筆巨數?” “好在也不是一下子用,只有慢慢儿想法子。”王文韶說:“如今得先拿恭理喪儀的名單擬好,只怕回頭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問這個。” 皇太后之喪,恭理喪儀的王公大臣照例派八員,共同擬定的名單是:惇王、恭王、御前大臣貝勒奕勵、額駙景壽、大學士寶鋆、協辦大學士靈桂、禮部尚書恩承,最后一個是漢人,刑部尚書翁同和以師傅的資格,參与大喪。 接下來便得預備大行皇太后的遺詔和皇帝的哀詔。這是南書房翰林的事,寶鋆特地派人將潘祖蔭請了來商量。 “動筆了沒有?”一見面,他就這樣沒頭沒腦地問。 潘祖蔭愣了一下,才能會意,搖搖頭答道:“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動筆?” “這是有套子的,先把一頭一尾預備好,中間敘病情的一段,等見了面,看上頭怎么吩咐,再補上去,那就快了。” “也只好如此。”潘祖蔭說:“等我回去商量。” 潘祖蔭回到南書房,跟另外兩位翰林:孫詒經和徐郙,檢出舊案,套用例句,分頭起草,也不過剛剛有了初稿,軍机處已派了章京來催,于是匆匆謄清,帶回去交給寶鋆,天色已經大明了。 “真沒有想到!”容顏憔悴非常,但隱隱躍現著异樣興奮之色的慈禧太后,用嘶啞而緩慢的聲音說:“初起不過痰症,說不好就不好,簡直就措手不及。唉,”她歎口气擦一擦眼淚,“我們姊妹二十年辛苦,說是快苦出了頭,可以過几年安閒日子,那知道她倒先走了。” 皇太后傷心,臣下亦無不垂淚,“請皇太后節哀。”寶鋆答奏:“如今教導皇上的千鈞重擔,只靠皇太后了,千万不能過于傷心,有礙圣体。” “我也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事要你們盡心,這是‘她’最后一件事,該花的一定要花,不能省!” “是!”寶鋆將捏在手里的,恭理喪儀大臣的名單遞了上去。 “你們八個,照例穿孝百日,醇王呢?”慈禧看著名單說: ‘我的意思,他也該穿一百天的孝。” “這可以另頒懿旨。” 慈禧太后點點頭:“‘明發’預備了沒有?” “還差敘病情的一段。” “就這樣說好了:初九,偶爾小病,皇帝還侍疾問安,不想第二天病勢突然變重,延到戌時,神就散了!” 寶鋆答應著,將遺詔的底稿交了給景廉,就在養心殿廊上改稿,一共五六句話,片刻立就,呈上御案。 慈禧太后看得很仔細,一行一行,指著念,念到“予向以儉約朴素為宮坤先,一切典禮,務恤物力”,抬起頭來說:“不必這么說法。典禮到底是典禮,儀制有關,不能馬虎。” 寶鋆遵奉懿旨,就站在御案旁邊,親自動手修改,改為“一切事關典禮,固不容矯從抑損,至于飾終儀物,有所稍從儉約者,務恤物力。”慈禧太后才算滿意。 “恭王呢?得派人去追他回來。” “是。”寶鋆答道:“已經派專差通知,昌平离京城九十里路,赶回來也快。” 這樣的大事,恭王自然兼程赶路,帶著他的兩個儿子貝勒載澂和載瀅很快地回到了京城。 一到京直接進宮,入隆宗門到軍机處,寶鋆、景廉、王文韶都在守候。白袍白靴、一片縞素,恭王見此景象,悲從中來,頓足大哭,哽噎難言。 二十年間,四逢大喪,那一次都沒有這一次哭得傷心。寶鋆等人,一齊相勸。旗人家的規矩重,澂瀅兩貝勒雙雙跪下,連聲喊著:“阿瑪,阿瑪!”好不容易才將恭王勸得住了眼淚。 “到底怎么回事?簡直不能教人相信。拿,拿方子來看!” 看恭王如此激動,寶鋆深為不安,赶緊將他一拉,拉到隔室,在最里面的角落坐下,沉著臉輕聲警告:“六爺,你可千万沉住气!明朝万歷以后,宮闈何以多事?還不都是大家起哄鬧出來的嗎?” “什么?”恭王將雙眼睜得好大,“你說,你說,怎么回事!” 寶鋆跟恭王無所不談,也無所顧忌,當時便將慈安太后暴崩的經過——大部分是傳聞,細細說了給恭王听,直到小殮以后,他才得親眼目睹。 “大概八點鐘,里頭傳話:五爺、七爺、五房里的兩位,”寶鋆指的是“老五太爺”的兩個儿子,襲惠王的奕詳和鎮國公奕謨,“御前、軍机、毓慶宮、南書房、內務府,一共二十多個人‘哭臨’。到了鐘粹宮請旨:進不進殿?教進去,就進去了。‘大行’已經小殮,可沒有見恩燾。” 恩燾是慈安太后的內侄,上年八月里才承襲的“承恩公”。照多少年傳下來的規矩,后妃一死,先傳娘家親屬進宮瞻視,方始小殮,如今說恩燾不在場,便有疑問,恭王便說: “你們瞻仰了遺体沒有?” “瞻仰了。‘西邊’特為叫太監揭開覆面的白絹,看上去倒是面目如生。” “那當然看不出什么!整一夜的工夫,還不都料理得干干淨淨?”恭王想了想問:“到底是怎么得的病呢?” 寶鋆向窗下左右一望,壓低了聲音說:“据說是長春宮的一盤克食上的毛病!” 恭王色變,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地,好半天才問了句: “那又是為了什么?” “有個消息,”寶鋆的聲音越低,“不多几天以前,‘東邊’到了長春宮,太監宮女都給攆了開去,兩人聊了好半天。到臨了,‘東邊’取出一張紙來,在蜡燭火上燒掉了。打那一天起,‘西邊’就象上了心事,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弄到頭來,出了這么一件大事!” “气數!唉!”恭王黯然長歎,“以后辦事更難了。” “也別想得那么多,先得讓眼前這一段,安安穩穩過去了再說。六爺,我再說一句:你可千万沉著!‘遞牌子’吧,先請了安再說。” “難!”恭王搖搖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外頭不知道會有些什么离奇古怪的流言?也難怪,”他又自語似地說: “本來就是件离奇古怪的事嘛!” 六天以后,慈宁宮出了件离奇古怪的事。 慈宁宮是大行皇太后金匱安奉之地。一日三次上祭,喇嘛唪經,皇帝奠酒,由恭理喪儀大臣輪班照料。這天午奠,是惇王、恭王、寶鋆和翁同和在場,當然也還有“內廷行走”的官員在當差。 不管是多大的官儿,在慈宁宮這樣尊嚴的地方,當著“禮絕百僚”的親王的面,都是哈腰垂手、必恭必敬的樣子,卻獨有一名年輕官員背著手,仰著頭,隨意散步似的,踏上慈宁宮的台階,見到的人,無不詫异,亦無不厭惡。 “站住!”恭王喝問:“你是什么人?” 那人略微停了一下,看一看恭王,扭過頭去不理,依然負手閒行,顧盼自如。 “問你話!”恭王的聲音提高了,“你是那個衙門的?” 問到他的衙門,他越發神气了,斜睨著恭王,矜持地微露笑意,意思仿佛在說:你也配問我的衙門? 恭王大怒,“混帳東西!”他戟指罵道:“替我滾下去!” 這一下,那人才有些著慌,站住腳一望,發覺有五六條漢子,恭王的護衛來攆,急忙三腳兩步下了台階,往慈宁宮邊門直奔。 “去查!是什么人,這么荒唐!” 等查了回來,才知道問到他的衙門,為何那樣得意?他的衙門最清貴:翰林院。他自己就是翰林,翰林院編修唐景崶。 “還是翰林?真正豈有此理!”恭王問道,“那位知道這個人?” 翁同和知有其人,但不甚了解他的家世,便答了句:“佩公知道,唐景是佩公的門生。” 于是將在殿內察看祭品的寶鋆找了來問,才知道唐家三兄弟,廣西灌陽人,都是翰林出身。老大叫唐景崧,咸丰十一年的解元,同治四年點了庶吉士,那一科會試,寶鋆是副考官。光緒三年會試,寶鋆則是正考官,唐景崶就中在這一科。還有個老二叫唐景崇,則是同治十年的翰林。 “荒謬絕倫,非嚴參不可!”恭王即時找禮部的司官,吩咐具折參奏。 寶鋆不響,出了這樣荒唐的門生,自覺老臉無光,不便替唐景崶講話。其余的人,事不干己,又逢恭王盛怒,當然亦不會為唐景崶講好話。 但翰林院的人,卻不是這么想法,尤其是最好出風頭的張之洞,邀了脾气很戇直的詹事府少詹事朱逌然,守在慈宁宮門口,等翁同和散出來,拉到一旁,大辦交涉。 “此人何罪?”張之洞說,“他如果不來行禮,又如之奈何?而況慈宁宮的中門還未開,不算行禮的時候,就沒有失儀的罪過可言。老世叔,你得主持公道。” “是不是因為他冒犯了恭王?”朱逌然接口說道:“大家都是縞素,沒有朝珠補褂寶石頂,可以識別。豈不聞不知者不罪?” 翁同和知道這件事很麻煩。恭王也有禮賢下士的名聲,這十几年來,經過許多大風大浪,磨得火气已平,難得有疾言厲色,而這一天盛怒不息,是動了真气,只怕很難有人能將它壓了下去。 不過,從沈桂芬一死,他隱然以繼承衣缽,為南派魁首自命。事實上王文韶雖在樞廷,并不為士林所重,環顧朝班,能与李鴻藻成南北對峙之局,相与周旋的,亦确有舍我其誰之感。因此,他不能率直拒絕。 他并不喜歡張之洞,覺得他沽名釣譽,外清流而內熱衷,亦可以說是外風雅而內庸俗。當然,這也因為張之洞是李鴻藻一系的第一大將,天生敵對的緣故。但唯其如此,他反不能不接受張之洞的要求,因為這是表現“宰相度量”的一個机會。 “我知道了。”他沒有把握,所以語言很淡,“我盡力就是。” 翁同和确是盡了力,先向惇王進言,說是公論不以唐景崶為失儀,新進不知宮內規矩,而且服飾上分辨不出尊卑,亦不是敢有意藐視親王,可否免參? “很難。”惇王大搖其頭,“我也跟我們老六說過,不必多事。不過他有他的看法,認為非嚴參不可。” “喔,”翁同和問道:“六爺的看法如何?” “你也可以想得到的,外面謠言一定很多。他認為姓唐的決不是無意,而是有意想闖進去看看。其實,這會儿還看得到什么?不過姓唐的其心可誅而已。” “其心可誅”四個字,最難辯解。翁同和便換了個說法: “唯其有謠言,不宜橫生枝節,反引起格外的猜疑。” “不然。唯其有謠言,不能不嚴參,好讓大家知道顧忌。” 這是殺雞駭猴的手法。有此作用,更難挽回,但當然不能就此罷手,“不知道六爺以何名義奏劾?”他問。 “這還沒有定。也許是他一個人出面,也許恭理喪儀八個人合詞具奏,回頭還得商量。” “合詞具奏,未免太重視其事了。”翁同和說,“能免還是免了吧。五爺一言九鼎,總要仰仗大力斡旋。” “回頭再說好了。” 到了四點鐘,該是申祭的時候,寶鋆和李鴻藻從軍机處相偕而來,一見翁同和,异口同聲地說:“不行!” 這就是說,恭王執意要參。翁同和心想,連李鴻藻都無法回護,自己盡了這番心力,也可告無罪了。但反過來看,正因為李鴻藻無能為力,自己就更不應該放手,倒要讓那班后進看看,誰是愛士重士,肯替他們說話的? 因此,他便很注意劾奏的“折底”。底稿是禮部的司官所擬,送到恭王面前,他略看一看,便伸手要筆。 一見這動作,翁同和赶緊走了過去。只見恭王將事由上“誤上慈宁宮台階”的“誤”字圈掉,奮筆改了一個“擅”字。 這一字的出入甚大,翁同和便勸說:“六爺,是擅是誤? 請再斟酌。” 恭王怫然擱筆,“你當時不也在場?”他帶著責問的盛气: “如果不是擅上,何以那樣子目空一切?” “他散館不久,不大懂規矩。” “翰林是讀書人,讀書人不懂規矩,什么人才懂規矩?” 說完,恭王重新拾起筆來修改折底,不理人了。翁同和碰了個釘子,自覺難堪。但維護后輩的本心,也就在碰這個釘子之中,表露無遺,這樣轉著念頭,便覺得這個釘子碰得也還值得。 結果,劾奏唐景崶是由恭王單獨出面,照例發交吏部議奏。這個罪名可大可小,看人而定,翰林、御史總比較占便宜,同時也顧忌著清流會抱不平,惹出麻煩,所以定了“罰停差使九個月”的處分,因為是“私罪”,不准抵銷。翰林全靠各种“考差”滋潤,唐景崶在這一年內,就不用想派到任何差使,是比罰薪稍重的懲罰。 回到家,翁同和想想自己所碰的那個釘子,究竟不大舒服。以尚書之貴,師傅之尊,竟連一個字的主都做不動,傳出去畢竟不好听。他也到底還有些讀書人的脾气,想到“立朝有聲”這句話,頗為懊悔,覺得當時應該据理力爭才是。 因此,在內閣議大行皇太后尊謚的時候,他侃侃而談,顯得很有風骨。清朝儀制,皇太后的尊謚是十二個字,開頭用“孝”,頭一個字用“孝”,第十個字用“天”,最后一個字用“圣”是一成不變的。其余九個字中,在原有的徽號中保留四個,新擬的只有五個字,而以第二個最重要,內閣擬了兩個字:欽、肅。 翁同和一看便搖頭,大聲說道:“‘貞’字是始封嘉名,‘安’字是二十年徽號,這兩個字不可以改。” 大行皇太后最初封為貞嬪,這就是所謂“始封嘉名”。翁同龢的意思,要用“孝貞”,而在以下的十個字中,還要保留穆宗最初所上徽號“慈安”的“安”字。但是內閣所擬的“欽”字,是有來頭的。 “‘欽’字是恭王定的。”寶鋆說道,“還是用‘欽’字吧?” 這給了翁同和一個“立朝有聲”的机會,“這豈是親王所應該主議的?”他理直气壯地說。 擬謚是大學士之事。翁同和的話,使得寶鋆語塞。于是東閣大學士左宗棠,体仁閣大學士全慶,協辦大學士靈桂和武英殿大學士寶鋆重新聚議。寶鋆仍舊要用“欽”字,卻沒有人附議,因為翁同和的話,是尊重大學士的職權,旁人尚且如此,自己豈可不尊不重? 就這相持不下之際,潘祖蔭起而聲援:“貞者正也!當時就含有正位中宮之意。而且是文宗所命,決不可更改。” “說得有理。”左宗棠大為贊賞,“該用‘貞’字。” 內閣五相,以文華跟大學士李鴻章為首,他不在京里,便數左宗棠的資格最深,因此,他說“有理”便有理,決定開頭四字用“孝貞慈安”。中間四個字又是翁同和的意見,說慈禧太后的徽號中亦有“端康昭庄”的定樣,應該避免,建議用“裕慶和敬”,最后四個字則用“儀天佑圣”。大家同聲稱善,定議具奏。 唯一不以為然的是寶鋆,深深感到左宗棠對他是威脅。在軍机處,左宗棠好發高論,話不投机,在內閣又壓在他上面,而親藩朝士,總以為左宗棠有大勳勞,將他捧得高高地,這更使寶鋆心里不舒服,覺得非將他排擠掉不可。 “左季高虛名盜世,肚子里一團茅草。”他對翁同和說,“我真懊悔做錯了一件事。” “怎么?” “當初不該做那首詩送他。”寶鋆說道:“將來我印詩集,一定要拿那首詩刪掉。” 翁同和不作聲。在他看,左宗棠誠然名實不甚相符,而寶鋆也實在不能令人佩服。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如局外靜觀為妙。 ※ ※ ※ 慈禧太后雖在病中,思慮依然十分細密。中俄交涉告一段落,西北、東北,一時可保無事,她決意籌划海防,特召李鴻章進京陛見,決定調貴州巡撫岑毓英為福建巡撫,派左宗棠幕府中最見信任的劉璈為台灣道,整頓台灣防務。同時電知駐德國使臣李鳳苞,在原已訂造的鐵甲艦“定遠”號以外,再加訂一艘,取名“鎮遠”。此外決定了禁煙的政策,這是左宗棠所堅持的主張,李鴻章亦很贊成,因為“寓禁于征”,要求英國公使威妥瑪增加“洋藥”稅捐,可以充裕海防經費。 就在這洋務上積漸開展之際,慈禧太后的病勢,日有起色,過了端午,精神更是一天比一天好。軍机奏事,本來多用簡單的“奏片”,此時又恢复召見,不過還不能每天見面而已。 人事如此,而天象仍然示警。六月初一夜里,發現彗星出現在西北,這是人人厭惡的“掃帚星”,而且連朝不絕,初二、初三繼續出現以后,到了六月十二又見,因此震動朝廷。 于是欽天監這個冷衙門,突然“熱”了起來,根据星變占驗,參以史書,說是“主女主出政令”。 欽天監是惇王所管,一听這話,大為皺眉,慈禧太后剛獨專垂帘的時候,說“女主出政令”,不就等于說是“掃帚星主國政”? “《宋史·天文志》是這么說,有書可查的。而且宋朝多賢后,‘女主出政令’,并非坏事。” 這話也有理。惇王做事,不喜深思,便點點頭說:“出奏。” 奏折一上,有人知道其事的,惴惴然為惇王及欽天監的官員捏著一把汗,怕触犯忌諱,惹得慈禧太后震怒,降旨申斥,甚或治罪。 誰知不然。慈禧太后認為話說得不錯,現在确是“女主出政令”。在她看來,自己的當權,既然上應天象,就正可以居之不疑。反倒是欽天監的官員,越想越不妥,重新深究,上奏更正錯誤:“彗星出六甲、入紫微、主水、主刀兵”,并非主“女主出政令”。 不論如何,星變總是天象示警,君臣皆當誠意修省,感格天和。于是“翰林四諫”之一的詹事府左庶子陳寶琛,上奏以“星變陳言,請斥退大員”,首攻寶鋆,次攻吏部尚書万青藜,再加上一個左副都御史程祖誥。 由于上年太監与護軍在午門毆斗那一案,慈禧太后對陳寶琛、張之洞是刮目相看的,張之洞新近放了內閣學士,已是二品大員。陳寶琛雖未升官,但他的奏折,慈禧太后是一定看完的,認為說得很懇切,所以第二天召見軍机,當面將折子交給恭王,首先就指示:程祖誥應該開缺。 這就是表明了他重視原折之意。既然程祖誥開缺,則以彼例此,足見陳寶琛所彈劾的人,都不稱職,万青藜和寶鋆亦應該“斥退”。恭王自然覺得為難,因為寶鋆是他所必須回護的。 想了一下,他從万青藜說起:“万青藜效力有年,調任吏部以后,公事亦無貽誤。不過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是有的。” “這還在其次。”慈禧太后說,“這几年參万青藜的人很不少,尤其是翰林居多。他這個樣子‘掌院’,只怕沒有什么人听他的。” “是。”恭王趁机說道:“臣的意思,開去‘翰林院掌院’ 的差使好了。” 慈禧太后想了一下,勉強同意,為万青藜保留了吏部尚書的本缺。 這就要談到寶鋆了。他疑心陳寶琛是受了李鴻藻的指使,想結納左宗棠,將他排出軍机,因而不等恭王開口,先就自己乞退。但卻有一套意在言外的措詞。 “奴才的精力也不濟了,常時奏對,腰腳不便,起跪都不俐落。”這是暗指著左宗棠而言,他自己起跪俐落得很,“奴才蒙皇太后、先帝、皇上的恩典,管了十几年的錢,几次大征伐的軍費,又有几次大典的花銷,左支右絀,處處作難。這些苦衷,皇太后圣明,無不洞鑒。只是外面人不原諒,常常出些好大喜功的花樣,奴才既然替朝廷管著荷包,不能不看緊點儿。因此得罪了好些人,奴才自己亦覺得才具平常,難胜煩劇。求皇太后、皇上的恩典,開去一切差缺,容奴才偷閒几時。” 這后半段話也是指著左宗棠說的。慈禧太后一听就有數了,寶鋆是跟左宗棠不和。但是,她不相信陳寶琛是為了左宗棠劾奏寶鋆,所以一開口就說:“國事艱難,總要和衷共濟才好。” “是!”寶鋆答應著。 “陳寶琛的話,很切實,說得稍微過分的地方,也是有的。”慈禧太后對恭王說道:“你們擬旨,總要拿人家一片求好的心敘進去,不能擋住了言路。” 這就是說,寶鋆是沒事了,但并不是說他沒有錯處。原折一共奏劾了三個人,一個落職、一個免了一項差使、再加上一番責備寶鋆的話,對陳寶琛的面子也很可以敷衍了。 于是,恭王答道:“寶鋆在軍机多年,沒有什么過失,陳寶琛說他‘畏難巧卸、瞻徇情面’,亦不能确有所指。不過既然言路上有這樣子的批評,總是寶鋆還有不能跟人和衷共濟的地方,才惹起閒言閒語。今后,寶鋆總要格外盡心才是。” “不錯。就照你這意思擬旨好了。”慈禧太后又說,“寶鋆精神還很好,還很可以好好當几年差。” “是!”寶鋆這一聲答應得很響亮,顯得衷气十足。 一場宦海風波,在寶鋆來說算是過去了。但他不能心平气和地照上諭所說的“恪矢公忠,和衷共濟”,為了報复,指使一名叫文碩的內閣侍讀學士,翻出一件老案來參劾左宗棠和楊岳斌。 這件案子起于一個月前,湖南巡撫有個奏折,抄附了前任陝甘總督楊岳斌的一通咨文,是為了他初督陝甘,剿辦回亂時,曾經委了一個道員王夢熊,就地勸捐,接濟軍糧,照例應該獎勵,但迄今十余年未辦,請由現任陝甘總督,查案給獎。 就表面看,其事甚小,軍机奉旨:“著湖南巡撫咨行陝甘總督查明辦理。”案子便算了結。而文碩卻以此為由,大做文章,說王夢熊當初勸捐未曾核獎,是因為左宗棠与楊岳斌不和,接任陝甘總督以后,有意積壓。本來是件沒有什么多大議論可發的事,而有意苛責,加以文字拖沓,竟有三千字之多。最后為了表示無所偏袒,特意指責楊岳斌以卸任總督為湖南巡撫的部民,有所陳訴,當用呈文而不該用咨,請一并“量予示懲”。 奏折送到慈禧太后那里,一看有“已革道員王夢熊”的字樣,便覺得不該給獎,再看下去,越覺厭惡,便丟在一邊,而心里疑惑,不知道文碩何以要上這個折子?是不是跟左宗棠有什么嫌隙,還是出于什么人的授意。于是第二天召見軍机,她先問恭王:“內閣侍讀學士文碩,這個人怎么樣?” 恭王連這個名字都還是第一次听到,便老實答道:“臣不知道這個人,等查明了回奏。” 慈禧太后看著寶鋆和景廉問道:“你們倆,知道不?” 景廉是知道的,但慈禧太后問到此人,其意何在,茫然莫測,不敢造次,好在班次在后,不妨等寶鋆回答。 寶鋆不能不回答,“文碩是正紅旗,進士出身。”他說,“平日有痰疾。” “他是那一科的?” “同治四年乙丑科。” “那一年會試,”慈禧太后想了一下問道:“仿佛記得你也入闈了?” “是!”寶鋆答道:“臣跟賈禎、譚廷襄、桑春榮一起賞的考差。” “他上了個折子。”慈禧太后這才將文碩的折子交下來:“嚕哩嚕蘇几千字,我沒工夫看它!雞子儿里挑骨頭,干么呀? 你們看看,該怎么駁?” 原折甚長,只好帶回軍机處去看。左宗棠一看就生气了,他正在發風疹,一面搔爬不停,一面便大罵王夢熊。 “這一案跟我毫無關聯。”他大聲說道:“王夢熊什么東西,假公濟私,捐款都入了荷包。只有楊厚庵這种老實人才會重用他。陝甘我跟楊厚庵不是前后任,中間還隔著一個穆圖善,王夢熊貪污有据,革職查辦是在穆任,我接事以后,自然照規矩辦。王夢熊不敢到案,逃匿無蹤,案不能結,何來核獎?王夢熊這兩年一再呈控,都察院已經駁回,听說王夢熊已經逃回湖南,應該降旨,責成湖南巡撫衙門,逮捕歸案,切切實實查明究竟。”說到這里,他收不住口,又溜到題外了,“文碩雖有痰疾,這個折子倒不能看作痰迷心竅,一定受了什么人指使。請王爺徹查。” 若說有人指使,自是寶鋆。左宗棠的弦外之音,恭王自然明白,便搖搖手說:“算了,算了!十几年的老案,還翻它干什么?駁了就算了。” 接著恭王派蘇拉找了“達拉密”來,口授大意,寫出來看是這樣駁复: “据內閣侍讀學士文碩奏:此案懸擱多年,左宗棠在任日久,有意積壓,請量予懲治等語。查各省督撫辦理事件,原應隨時速結;然其間遲延時日,未經辦結者,亦所時有。文碩所稱左宗棠因与楊岳斌各持門戶之見,有意積壓,回護彌縫;并楊岳斌系在籍紳士,應呈明湖南巡撫,不宜率用咨文,均屬任意吹求,措詞失當,所奏著毋庸議。” 這樣駁复,左宗棠還不滿意,認為文碩應受申斥。李鴻藻便勸他,說是朝廷廣開言路,所奏即有失當,不宜輕言斥責。左宗棠才怏怏不語。 回家以后,還不肯罷休,派人去仔細一打听,才知道文碩是受了王夢熊的賄,有意想借此因由翻案卸罪。而文碩敢于出此,一半也是因為有寶鋆在替他撐腰。 “不能干了!”他跟他左右說:“寶佩蘅蓄意排擠,我不能受他這种窩囊气。告病!” 左右苦苦相勸,左宗棠執意不听,而且也真的气病了,風疹大發以外,頭面手足浮腫,加以天气炎熱,中了暑气,胸膈不舒,頭暈耳聾,只好上奏請假,奉旨賞假十日。 慈禧太后卻正好相反,病体痊愈,可以報“大安”了。 “報大安”即表示已無可為天下之慮,一切因慈禧太后染恙而減少的儀制典禮及日常辦事規制,恢复如常。這是社稷蒼生之福,也是請脈醫士的非凡大功,所以論功行賞,有一道恩詔。為首的是薛福辰,道員的本缺,遇缺即補,并賞加布政使銜,只要過一過班,就可外放為監司大員。其次是汪守正,他本是州縣班子,升為知府,并賞加三品職的鹽運使銜,仕途騰踔,何止“連升三級”?再下來是為孝貞慈安太后“送終”的庄守和,原來摘去的頂戴和花銜賞還,并由右院判調補左院判,成了太醫院第一號人物。 李德立已經告病休致,恩典給了他的儿子兵部主事李廷瑞,超擢為郎中。此外,首先建議征醫的內閣學士寶廷,荐醫的督撫李瀚章、曾國荃等,以及逐日帶醫請脈的總管內務府大臣,都交部從优議敘。 其中特蒙异數的是薛福辰和汪守正。慈禧太后特賜貂裘、紫蟒袍、玉帶鉤、奇南香手串等等珍物,派太監繼送到家,薛福辰擺香案跪接。一家大小,無不感激天恩,但他本人卻別有難以言說的抑郁,滿腹經綸,未展抱負,只不過偶爾學醫,竟成富貴的由來,自覺委屈。 慈禧太后卻理會不到他的心境,另有打算,傳旨在長春宮体元殿賜宴,派總管內務府大臣作陪,宴前單獨召見,親表謝意。 “薛先生,”慈禧太后從服他的藥見效以后,就改用這個稱呼,“吏部題奏,廣東有個雷瓊道的缺,先把你補上。” 雷州、瓊州在廣東极南,炎方瘴癘之地,在宋朝充軍到那里,就跟清朝充軍到宁古塔、黑龍江那些地方一樣。現在情形雖大不相同,卻也不算好缺,只是無論如何是個可以做一番事業的地方官,所以薛福辰頓覺愁怀一去,磕頭謝恩。 “起來,起來!”慈禧太后用安慰他的語气說:“你別嫌委屈!好在你不用到任,過些日子,看近處有什么好缺,我再替你調補。我的意思要留你在京里,不過不能替你補京官,你懂我的意思嗎?” 薛福辰當然懂,京官清苦,不比外官由地方供養,來得舒服。這是慈禧太后特加体恤,他當然要知情,便又磕一個頭說:“皇太后恩出格外,臣粉身碎骨,難以圖報。” “你別這么說。我這場大病,九死一生,多虧得你。”慈禧太后又說:“你看如今的局面,如果我起不來,不能辦事,不知會糟成什么樣子?你的功在天下,就多得朝廷一點儿恩典,我想大家亦沒有話說。”她的精神很好,所以接下來又談汪守正的事,“汪守正補了揚州府,這倒是個好缺,不過,我也不能叫他到任。我的体子只有你跟汪守正最清楚,吃你們的藥對勁,万一有個什么的,總要找你們方便才好。汪守正,我也想給他在近處找個缺,保定都還遠了,將來看看天津府怎么樣?” 薛福辰不便置詞,只答應得一聲:“是。” “你弟兄几個?” “臣弟兄三個。”薛福辰答道:“臣居長。” “薛福成是你的弟弟嗎?” “是。” “在那里做官?” “臣弟福成,以前在曾文正幕府,此刻在督臣李鴻章幕府,以勞績軍功,保到道員,尚未補缺。” “喔!”慈禧太后點點頭,記在心里了,“你還有一個弟弟叫什么名字?” “叫福保。一直在督臣丁寶楨幕府。” “丁寶楨能用你們弟兄兩個,可見得是識人好歹的。”慈禧太后說:“你去吃飯吧!有好吃吃不了的,帶回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