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小李一面悄悄分派車輛,通知內務府接駕,一面在暗中打主意,看樣子皇帝決不止于以圓明園之行為滿足,如果說要“上街去逛逛”,應該如何應付?有那些地方是可以逛的; 那些地方是皇帝逛了以后會覺得有趣的? 這是兩回事。小李認為車子在街上走一走,或者逛個野廟古寺的,也還不妨,但皇帝未見得會有此興致。那么皇帝是想逛些什么地方呢?破題儿第一遭的事,小李一點邊都摸不著,想來想去,只得四個字的主意:隨机應變。 回到寢宮,只見皇帝已換了一身便衣,穿一件玫瑰紫黃緞的猞猴皮袍,上罩黑緞珊瑚套扣的巴圖魯背心,腰間系一條湖色紡綢腰帶,帶子上拴著兩個明黃緞的繡花荷包,頭上緞帽、腳下緞靴,帽結子是一塊紅寶石。這副打扮是皇帝跟載澂學的,翩翩風度,不及載澂來得英俊,卻比載澂顯得儒雅。 小李笑嘻嘻地把皇帝打量了一番,立刻就發現有一處地方露了馬腳,便跪下來抱著皇帝的腿說:“奴才斗膽,跟万歲爺討賞,求万歲爺把腰上的那對荷包,賞了給奴才。”皇帝立刻會意,一面撈起嵌肩下幅,一面問道:“你敢用?” “這個包儿,誰也不敢用!万歲爺賞了這對荷包,奴才給請回家去,在正廳上高高供著,教奴才家里的人,早晚一炷香,叩祝万歲爺長生不老,做万年太平天子。” 皇帝笑著罵道:“猴儿崽子!有便宜就撿。”說著依舊撈起嵌肩下幅。 這意思是准了小李的奏請,讓他把荷包解了下來,小李喜孜孜地替皇帝換了對藍緞平金的荷包,又叩頭謝賞。 “你也得換衣服啊!” “是!”小李問道:“不就上圓明園嗎?” 到圓明園去,小李就無須更衣,他這樣問是一种試探,皇帝老實答道:“先到街上逛逛,回頭有工夫再說。” “這……。”小李不敢顯出難色,只這樣說:“就怕巡城御史或者步軍統領衙門知道了,許多不便。” “怕什么,有我!”皇帝又說:“京城里那么大,‘万人如海一身藏’,只要你當心一點儿,誰也不知道。”皇帝接著又問:“什么叫‘廟市’?我想去看看。” 廟市怎么行?小李心想,游人极多,難免有在內廷當差,見過天顏的,就此泄露真相,才真是“許多不便”,而且常有地痞滋事,万一犯了駕,那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然而這決不能跟皇帝說實話,說了實話一定不听,只好騙一騙。“今儿不巧,”他故意數著手指說,“廟市是初二土地廟、初三花儿市、初四初五白塔寺、初六初七護國寺、初八初九隆福寺;今儿初十,正好沒有。” “那就上前門外去逛逛。我得看看‘查樓’是個什么樣子。” “奴才可不知道‘查樓’在那儿。” “到那儿再打听,打听不著也不要緊。” 有了這句話,小李就放心了,換了一身衣服,陪著皇帝,悄悄地從西北角門出宮,從東面繞回來,一直出了旗人稱為“哈達門”的崇文門。 大駕出城,一直是走雖設而常關的正陽門,出警入蹕,坦道蕩蕩,一直不曾見過雜亂喧嘩的鬧市景象,因此皇帝撥開車帷一角,目不轉睛地看著,心里也象車外一樣地亂,說不出是好奇、困惑還是有趣?但有一個念頭,常常泛起,百聞不如一見,書本上所描寫的市井百態,常常無法想象,如今親眼一看,差不多都明白了。 正在窺看得出神的時候,那輛藍呢后檔車,忽然停了下來,皇帝便輕輕叫一聲:“小李!” 跨轅的小李跳下車來,也正要跟皇帝回話,他撥開車帷,輕輕說道:“奴才去打听‘查樓’。” “嗯!”皇帝點點頭,又說:“有人的地方,可別自稱‘奴才’,也別叫我‘万歲爺’。那不露了馬腳?” “那,那,”小李結結巴巴地說,“那就斗膽改一個字,稱‘万大爺’?” “大爺就是大爺!還加上個姓干什么?” “是!大爺。” 小李答應著,管自己去打听“查樓”。皇帝這時候比較心靜了,默默地背誦著一首詩: “春明門外市聲稠,十丈輕塵扰未休。雅有閒情征菊部,好偕胜侶上查樓;紅裙翠袖江南艷,急管哀弦塞北愁!消遣韶華如短夢,夕陽帘影任勾留。” 一面默念,一面想象著紅裙翠袖,急管繁弦的光景,恨不得即時能作查樓的座上客。 “打听到了。”小李掀開車帷說,聲音很冷淡。 “在那儿?” “敢情就是肉市的廣和樓,”小李說道,“實在沒有什么好逛的。” “不管了!去看一看再說。” 于是車子轉西往南,剛一進打磨厂,只听人聲嘈雜,叫囂惡罵,仿佛出了什么事似的。皇帝從未听見過這种聲音,一顆心立刻就懸了起來。掀帷外望,只見路中心對峙著兩輛极華麗的車子,兩名壯漢戟指相斥,几乎就要動武,四下看熱鬧的人,正紛紛圍了上來。 “走,走!往回走!”他听見小李急促地在喊。 然而已經晚了,后面的車子涌了過來,塞住來路,只得“擱車”。過了一會,小李又來回奏,說是禮王府和貝勒奕劻家的車爭道,互不相下,兩家的主人都喝不住。 “那不要反了嗎?”皇帝很生气地說。 一句話未完,只听“叭噠、叭噠”的響聲,极其清脆地傳了過來,小李立刻欣慰地說:“好了,好了!巡街御史到了!” 果然,豪門悍仆,什么不怕,就怕巡街御史,一听“響鞭”聲,顧不得相罵,各自上車赶開。霎時間,車走雷聲,散得無影無蹤,而小李則比那些人還要害怕,深怕泄露真相,催著車伕,從東河沿回城。查樓始終沒有看到,不過皇帝倒体諒小李,雖白跑了一趟,并不怪他。 一回宮皇帝就听總管太監張得喜奏報,說皇后違和,于是皇帝便又到承乾宮去探視皇后。病是小病,只不過玉顏清瘦,并未臥床。 要藥方來看,已有四張,皇帝才知道皇后病了好几天了,雖是感冒微恙,究竟疏于慰問,內心不免歉然,所以問長問短,顯得极其殷勤。 等皇后親手奉茶的時候,皇帝忽然說道:“我看你換個地方住吧!” 好端端地,如何想出這話來?皇后微感詫异,便即問道: “皇上看得這里,那儿不好?” “我怕這屋子……。” 皇帝縮口不語,因為怕說出來會使皇后心生疑忌。承乾宮是東六宮中很有名的一座宮殿,在明朝一向為貴妃的寢宮,崇禎朝寵冠一時的田貴妃就住在這里。到了順治年間,相傳為董小宛的董鄂妃,也住在這里,這异代的兩位寵妃,都不永年。道光年間,皇帝的嫡親祖母孝全成皇后,大正月里暴崩于此,死時才三十三歲,宮中相傳是得罪了恭慈皇太后,服毒自殺的。總而言之,在皇帝的感覺中,“這屋子不大吉利”! 皇后自然猜不到他的心思,但也不便追問,只覺得承乾宮近依慈安太后的鐘粹宮,慈愛蔭拂,沒有什么不好,因而含笑不語,無形中打消了皇帝的意思。 “你阿瑪到差了沒有?”皇帝問。 問到后父,皇后再一次謝恩,但崇綺是否到了差?皇后不會知道,同時覺得皇帝這話問得奇怪,“我在宮里,”她這樣笑道,“那儿知道啊?” 皇帝想想不錯,“倒是我問得可笑了。”他說,“也是你阿瑪運气好,正好有這么一個缺,戶部堂官的‘飯食銀子’,每個月總有一千兩。” “那都是皇上的恩典。”皇后又說,“听說桂清為人挺忠心的,有机會,皇上還是把他調回來的好。” “哼!”皇帝冷笑,“本來是看他在弘德殿行走的勞績,有意讓他補戶部侍郎的缺,調劑調劑他,誰知道他不識抬舉,專愛搗亂。” “喔,怎么呢?”皇后明知故問地。 “他跟李師傅攪和在一起,專門說些讓人不愛听的話。” “話不中听,心是好的。”皇后從容答道,“史書上不都說,犯顏直諫是忠臣嗎?” “就為了成全他自己忠臣的名聲,把為君的置于何地?”皇帝搖著手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上有些話,都故意那樣子說說的,根本沒有那回事儿。” “是!”皇后先答應一聲,看皇帝并無太多的慍聲,便又說道:“史書上記那些中興之主的嘉言懿行,皇上可不能不信。” 皇帝默然。沉吟了一會,忽然問道:“你說說,你愿意學那一位皇后?” “歷代的賢后很多,”皇后想了一下,“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明太祖的馬皇后,都了不起。” “本朝呢?” “本朝?”皇后很謹慎地答道,“列祖列宗,都該取法,尤其是孝賢純皇后。” 這等于把皇帝擬作高宗。皇帝一向最仰慕這位得享遐齡的“十全老人”,听了皇后的話,自然高興。 就這樣談古論今,而出以娓娓情話的模樣,皇帝感到很少有的一种友朋之樂。皇帝有時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他沒有朋友,勉強有那么點朋友味道的,只有一個載澂,然而載澂雖比他大不了一兩歲,卻比他懂得太多。因此,皇帝跟載澂在一起,常有爭胜之心,而有時又得顧到君臣之分,這樣就很難始終融洽,暢所欲言。 跟皇后不同,皇帝認為“狀元小姐”自然是才女,學問上就輸給她也不要緊,而況又沒有外人听見,不必覺得著慚。當然,皇后受過极好的教養,出言非常謹慎,從不會傷害到皇帝的自尊心,只是相机啟沃,隨事陳言,如果皇帝沉默不答,她亦很見机,往往就此絕口不提。而遇到皇帝有興趣的話題,即使她無法應答,也一定凝神傾听,讓皇帝能很有勁地談下去。 談到起更,宮女端上來特制的四色清淡而精致的宵夜點心,皇后親自照料著用完,宮女來奏報,說宮門要上鑰了。 這意思是間接催問皇帝,是不是住在承乾宮?皇后懂她的用心,卻不肯明白表示,只說:“再等一會儿!” 皇帝自然也知道。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他卻頗為躊躇。想到慈禧太后,又想到慧妃,再想到皇后,如果這一天住在承乾宮,明天說不定又被傳召到長春宮,要听一些他不愛听的話,而皇后則至少有三、五天的臉色好看。一想到慈禧太后對皇后那种冷淡的臉色,皇帝就覺得背上發涼。 “我還是回去吧!”皇帝站起身來,往外就走,頭也不回,他怕自己一回頭,看到皇后就會硬不起心來。 一回到乾清宮,在皇帝頓如兩個天地。迢迢良夜,世間几多少年夫婦,相偎相依,輕怜蜜愛,而自己貴為天子,卻必得忍受這樣的清冷凄寂,如何能令人甘心? “万歲爺請歇著吧!”小李悄然走來,輕聲說道:“奴才已經叫楊三儿在舖床了。” 楊三儿是個小太監,今年才十四歲,生一雙小爆眼,唇紅齒白,伸出手來,十指尖尖,象個女孩子。這一夜就是他關在屋里,伺候皇帝洗腳上床。 第二天就起得晚了,在書房里,覺得頭昏昏地,坐不下去,托詞“肚子不舒服”,早早下了書房。跟軍机見面,也是草草了事,另有兩起“引見”,傳諭“撤”了。 ※ ※ ※ 轉眼到了年下,園工暫停,各衙門封印。這年京里雨雪甚稀,所以清閒無事的官員,在家圍爐納福的少,在外玩樂飲宴的多。最普通的玩法,就是約集兩三至好,午后听完徽班,下館子小酌,日暮興盡而歸。 因此,飯館跟戲園都是相連的,而每家飯館,無不預備胡琴鼓板,為的客人酒酣耳熱之際,要“消遣”一段,立刻可以供應。前門外几家有名的飯館,廣和居、福興居、正陽樓、宣德樓、龍源樓,入夜無不大唱皮簧,唱得好的,可以使行人駐足,有個翰林王慶祺就有這樣的魔力。 這天是他跟一個同僚張英麟,听完程長庚和徐小香的《鎮澶州》,在宣德樓吃飯,一時技痒,張英麟操琴,王慶祺學著徐小香唱了一段小生戲。 王慶祺在小生戲上,頗有功夫,又是天生一條翎子生的嗓子,清剛遒健,真有穿云裂帛之概。“力巴看熱鬧,行家看門道”,王慶祺又不僅嗓子讓外行欣賞,咬字運腔,气口吞吐,廢寢忘食地,下過不少琢磨的苦工。加上張英麟的那把胡琴,因為常在一起“消遣”的緣故,襯得嚴絲合縫,把王慶祺的長處,烘托得如火如荼,而偷巧換气的地方,包得點水不漏。所以一曲既罷,左右雅座和帘外傾听的食客、跑堂,喝采的喝采,贊歎的贊歎,都巴望著再听一段。 王慶祺和張英麟,也都覺得酣暢無比,但京師是藏龍臥虎之地,切忌炫耀,講究的是“見好就收”。王慶祺倒還興猶未盡,而張英麟自覺這段戲,這段胡琴,都頗名貴,“人間那得几回聞”?因而不待王慶祺有所表示,便將弓往軸上一搭,拿胡琴套入一個布滿垢膩的藍布套中,順手取一塊手巾,使勁擦著手。 就這時門帘一掀,闖進一個十八歲的華服少年,后面跟著個穿了簇新藍洋布棉袍的俊仆。張英麟始而詫异,繼而惱怒,這樣擅闖客座,是极不禮貌的行為,正想開口叱斥,只見王慶祺已在跟那少年搭話了。 “尊駕找誰?” “找那唱《鎮澶州》的。”華服少年答說,聲音平靜從容,但听來字字如斬釘截鐵,別具一种威嚴。 王慶祺看到那少年的帽結子是一塊紫紅寶石,心想大概是那家王府中的子弟,蔭封的鎮國公之類,公爵的頂戴,不就是寶石嗎? 有此警覺,王慶祺不敢怠慢,“喔,就是我。”他說,“偶爾消遣,不中繩墨,貽笑了!” 華服少年點點頭:“不必謙虛。唱得很好,弦子也托得好。” “那是敝友。”王慶祺指著張英麟說。 華服少年看著他微微笑了一下,接著轉臉又對王慶祺說: “你能不能再唱一段我听?” 王慶祺回臉去看張英麟,他臉上是困惑好奇的神色,也沒有發覺王慶祺的征詢的眼色,那就不管他了。“可以!”王慶祺說:“我再唱一段二六,請教!” 張英麟這時有些如夢方醒的模樣,既然王慶祺已經答應人家,自然不能不算,便拿起胡琴,坐了下來。那俊仆卻不待主人遜座,自己動手端了張椅子,放在王慶祺對面,用雪白的一塊手絹擦干淨,才叫一聲:“大爺!” 大爺便毫不客气地坐了起來。听胡琴“隆得儿”一聲,王慶祺張口就唱,同時把一條腿踡曲著,做成一個“金雞獨立”的姿勢,兩手合在一起搓弄著,是耍手銬上的鏈子的“身段”,這就不用听,便知王慶祺唱的是《白門樓》。 王慶祺因為有知音之感,這段《白門樓》唱得格外用心,把窮途末路,万般無奈,以及猶存万一之想的貪生的哀鳴,曲曲傳出。等唱完了,放下腿來,拱拱手矜持地笑道:“見笑,見笑!” “真不錯。”華服少年問道:“你在那個衙門當差啊?” “我在翰林院。我叫王慶祺。” “喔!”華服少年問道:“你是翰林嗎?” “對了!”王慶祺答道,“翰林院檢討。” “那么你是戊辰科的羅?”華服少年問。他的算法不錯,王慶祺應該是同治七年戊辰科的進士,點為庶吉士,到同治十年大考、散館、留館,授職為檢討,不然就該轉別的職位了。 但王慶祺卻不是,“我是庚申科的。”庚申是咸丰十年。 “中間因為先父下世,在籍守制,所以耽誤了。” 華服少年又指著張英麟問:“他呢?” “這是張編修。”王慶祺代為回答。 “你們是同年?” “不是!”這次是張英麟自己回答:“王檢討是我前輩,我是同治四年的。” “你是山東人?”華服少年問他。 “山東歷城。” “名字呢?” 這話問得很不客气,張英麟怫然不悅,但就在這時候,王慶祺拋過一個眼色來,他便忍气答道:“張英麟。” 華服少年點點頭,轉臉向他的俊仆看了一眼,仿佛關照他記住了這兩個人的名字似的。 “今天幸會。”王慶祺將手一伸肅客,“不嫌簡慢,何妨同飲?” “不必!”華服少年搖搖頭又問:“你的小生戲是跟誰學的?” “我是無師自通。喜歡徐小香的路子,有他的戲,一定去听,有時也到他的‘下處’去盤桓。日積月累,自覺還能道得其中的甘苦。” “‘下處’?”華服少年回頭問他的俊仆:“什么叫‘下處’?” “戲班子的所在地叫‘大下處’。”王慶祺答說,“成名的角儿,自立門戶,也叫下處。” “喔,那就是說,你常到他家去玩儿?” “對了。” “最近外頭有什么新戲?” “很多。‘四箴堂’的盧台子,編了好几出老生戲……。” “我是說小生戲。”華服少年打斷他的話說,“生旦合串的玩笑戲。” “這……,一時倒想不起來。” 談到這里,一直侍立在旁的俊仆開口了,“大爺!”他說,“請回吧!別打攪人家了。” 華服少年點點頭,站起身來把手擺了兩下,似乎不教主人起身送客。然后,踏著安詳的步伐,回身走了。 “這是什么路道?”張英麟不滿地,“好大的架子!” “輕點!”王慶祺說,“我猜是澂貝勒。” “不對。澂貝勒我見過。” “反正一定是王公子弟。慢慢儿打听吧。” 話雖如此,王慶祺年下要躲債,避到他京東的一個同鄉家,沒有閒心思去打听。送灶那天,張英麟不速而至,一見面就說:“我找了你好几天,真把我累坏了!”他又放低了聲音,叫著他的號說:“景琦!你知道咱們那天在宣德樓遇見的是誰?” “是誰?” “是皇上。”張英麟唯恐他不信似的,“千真万确是皇上。” 王慶祺又惊又喜,只是不斷眨眼發愣,張英麟卻有些惴惴然,看見王慶祺的神態,越發不安,于是把他特地找了來,想問的一句話說了出來。 “景琦,”他小聲說道:“這會不會是一場禍事?” “禍事?”王慶祺翻著眼反問:“什么禍事?” “咱們倆這么在飯庄子里拉胡琴唱戲,不是有玷官常嗎?” “嗐!你是怎么想來的?”王慶祺覺得他的話可笑,“照你的想法,那么皇上微服私行,又該怎么說呢?” 這話自是教張英麟無從置答,然而他也不能釋然,雖不知禍事從何而來,總覺得這樣的奇遇,過于反常,決非好事。 王慶祺覺得他這樣子,反倒會闖出禍來,便多方設譬,說這事只有好處,沒有坏處。但應持之以鎮靜,視如無事,則簡在帝心,不定那一天發現名字,想起舊事,皇帝會酬宣德樓上一曲之緣,至少放考差、放學政,一定可以占不少便宜。 “是的,‘持之以鎮靜,視如無事。’千万不能亂說,否則都老爺聞風言事,你我就要倒大霉了!” “對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讓另外人知道,切記,切記。” 等張英麟如言受教而去,王慶祺一個人坐著發呆。他那表叔只見他一會儿攢眉,一會儿微笑,跟他說話,答非所問,支支吾吾,什么也沒有說出來,便有些害怕了。 “景琦,”他推著他問,“莫非你得了痰症?年近歲逼,你可千万不能替我找麻煩!” 這一下王慶祺才醒悟過來,定定神說道:“表叔,我要轉運了!”他把遇見皇帝的經過說了一遍。 他那表叔嚇一大跳:“真有這樣的事?” “你不看我那朋友,大年下四處八方找我,為了什么?就為了告訴我這個消息。事情一點不假,机會也是太好了,就看我能不能抓住這個机會。”王慶祺說,“抓住了,好處多的是,說不定一遷一轉,明年就能放個知府好缺,一洗窮翰林的寒酸。” 听他說得這樣子确鑿不疑,他的表叔也代他高興。于是王慶祺就要借錢,因為他要出門辦事,而一出門就可能會遇見債主,非還帳不能過關。 借到了錢,有一百兩銀子揣在身上,王慶祺便去找兩個人,一個姓李,是個獨眼龍,取“一目了然”之意,自號“了然先生”,而別人都喊他“李五瞎子”;另一個姓孫,行三。李五和孫三,跟盧台子一樣,都能編戲,王慶祺就是想跟他們去弄几個小生戲的本子過來。 私房秘本,自然不肯出手。王慶祺是早就算到了的,另有一套說法,說是奉密旨繕進,交升平署搬演。宮內一演,外面必定流行,豈不是一炮而紅?同時答應將來抄出大內昆腔的本子,供他們改編皮黃之用,以為交換。 這一下說動了李五和孫三,每人給了一個秘本。王慶祺便到琉璃厂的南紙店,買了上好的宣紙,叫店里的伙計,打好朱絲格,帶回他親戚家,聚精會神地用端楷謄正,再送到琉璃厂用黃絲線裝訂成冊。 這兩個本子,一個是李五瞎子所編的《悅來店》,取材于一個沒落的旗下達官所寫的《儿女英雄傳》,安公子在悅來店巧遇俠女何玉鳳的故事。另一個名為《得意緣》,描寫落魄書生盧昆杰,為“山大王”看中,許以愛女狄云鸞。后來盧昆杰發覺老丈人竟是打家劫舍的“寨主”,不甘辱身盜窟。而狄云鸞倒也深明大義,為成全夫婿棄暗投明的意愿,臨時授以“雌雄鏢”絕技,盧昆杰得以一路擊退守路的頭目,安然下山。這兩個本子,都是小生戲,都有旦腳,允文允武。場子相當熱鬧,王慶祺揣摩皇帝的意旨,認為一進呈必蒙嘉許。 但是,進呈得有條路子,最簡捷有效的,是找御前當差的太監,不過得要花錢,錢數多少,視身分而定。王慶祺心想,這非得找張英麟不可,他是那里得來的消息,便由“那里”設法進呈。 “路子倒有,我怕惹禍。” “你無須怕!”王慶祺指著那兩個裝潢得异常精致的本子說:“你看看后面!有禍我獨當,有福則必是同享。” 張英麟翻到最后一頁,只見末尾寫著一行蠅頭小楷:“臣王慶祺跪進”。便點點頭說:“也罷!我找人去辦。” 他找的是一個他的同鄉,開飯庄子的郝掌柜,跟宮中的太監很熟,講明四十兩銀子的使費,一定進到乾清宮,不過日子不能限定,要看机會。 “可以,可以。”張英麟特別叮囑:“可要說清楚,是翰林院王檢討王慶祺所托。銀子請你墊上,年內一定歸還。” “銀子小事。”郝掌柜好意問道:“不過你何必買了花炮給別人放?” 張英麟不敢說怕惹禍的話,因為這一說,郝掌柜可能會遲疑顧慮,事情就辦不成了。“其中有個緣故,”也說,“改天得閒,我跟你細談。” 郝掌柜倒真是熱心人,經手之際,自作主張,說明是王慶祺跟張英麟兩個人“對皇上的孝心”。受托的那個太監,便找了乾清宮的太監梁吉慶,轉托小李進呈。 “你拿了人家多少錢?”小李笑道,“跟我說了實話,我替你辦。” “包里歸堆四十兩銀子,你也看不上眼,我也不忍心要。 你瞧著辦吧,能行就行,不行把東西退給人家。” 話說得相當硬,小李頗為不悅,真想把“東西退給人家”,但打開本子一看,改變了念頭,這是皇帝的好消遣,何妨留下。 “好吧!我瞧著辦。” 轉眼間過了年,上燈那天,有道明發上諭: “翰林院編修張英麟、檢討王慶祺,著在弘德殿行走。欽此!” 這道上諭一發抄,頓時成了朝士的話題。“弘德殿行走”就是師傅,張、王二人,不論資望、學問,都夠不上資格在弘德殿行走,何以忽有這樣的旨意?是不是出于那位大老的舉荐?大家都想打听一下。 談到弘德殿當差的人的進退,最了解的自無過于李鴻藻,所以有那好事的,特地向他去打听。 李鴻藻已經知道內幕,但不肯明言,因為一則他是方正君子,說破了張、王二人的進身之階,不獨有損圣德,而且近乎背后論人短長;二則因為諫勸園工,皇帝對他有點“賭气”的模樣。年前因為皇帝親政后,初遇元旦,而這年又逢慈禧太后四旬万壽,特地以“家人”的情誼,加恩近支親貴,由孚郡王奕劻開始,直到醇王的儿子載湉,賞銀子、賞頂戴、賞花翎,論大家高高興興過個年。此外在腊月芒又特頒一道上諭,表明兩宮太后及皇帝最看重的“中外王大臣”: “明年恭逢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四旬大慶,并聯親政后初屆元旦令辰,業經加恩近支王貝勒等,因思中外王大臣有勤勞素著者,亦宜特沛恩施,恭親王、文祥、寶鋆,均著交該衙門從优議敘;沈桂芬著賞給御書匾額一方;科爾沁親王伯彥訥謨詁、多羅貝勒奕劻、公景壽,均著賞穿帶素貂褂;大學士兩廣總督瑞麟、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左宗棠,均著交部從优議敘,用示宣綸錫羡至意。” 軍机大臣中,無不蒙恩,獨有帝師李鴻藻例外,只是皇帝又賞李鴻藻的生母姚太夫人匾額一方,御筆“錫類延齡”四字。這意思就很明白了,皇帝對李鴻藻頗致不滿,賞那方匾額,無非“面子帳”,同時也是隱隱譏責:自己盡孝不可阻攔皇帝盡孝。凡是諫阻園工者,皇帝和內務府的那班人,都認為是在打擊皇帝的孝心。 為此,李鴻藻不能不格外謹言慎行。這雖是明哲保身之計,實在也是為了大局。如今近臣之中,能夠對皇帝剴切陳詞而使得皇帝無可如何,不能不稍存忌憚之心的,還只有這么一位為他開蒙的師傅。倘或操之過急,師弟之間破了臉,就更難進言了。 當然,李鴻藻不肯說,自有人肯說,不久,張,王二人蒙皇帝“特達之知”的來歷,傳播人口,已不成其為秘密。有跟張英麟、王慶祺熟識的,直言相詢,張英麟覺得頗為受窘,而王慶祺卻不在乎,笑笑不答。 由于兩人的想法不同,所以張英麟一到弘德殿,便覺局促不安,特別是看見徐桐那副道貌儼然,總是瞟著眼看他和王慶祺的樣子,更如芒刺在背,迫不得已,只好常常告病假。 王慶祺則當差當得很起勁,對李鴻藻和徐桐,坦然執后輩之禮,而遇到侍讀時,卻當仁不讓。他是代替翁同龢的一部分職司,為皇帝課詩文,每次入值,總有些題外之話,形跡相當親密,使得徐桐既妒且羡,就越發沒有好臉嘴給王慶祺看了。 “稗官說部,雖小道亦有可觀焉!”皇帝有一天跟王慶祺說,“采風問俗,亦宜瀏覽。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沒有?” “是!”王慶祺答道,“容臣到琉璃厂訪查回奏。” “好!”皇帝又叮囑一句:“明天就要回話,有話你跟他們說好了。”他們是指小李及乾清宮的總管太監張得喜等人。 王慶祺名為“師傅”,其實已成佞臣,因而已無法保持翰林的清望,与皇帝左右的太監常有交往。當時体會得皇帝的意思,是覓几部談風花雪月的小說,交給太監轉呈。于是便又到琉璃厂去溜了一趟,買了一部《花月痕》、一部《品花寶鑒》,等小李來討回話時,隨手帶了進去。 皇帝如獲至寶,當天就看到深夜,還不肯釋手。第二天起,得晚了,誤了“書房”,索性又看,看到七點鐘,才看奏折,第一個就是文祥銷假請圣安的折子,心里便有些嘀咕,怕這天軍机見面時,他有一番令人不入耳的話要說。 正在發愣,小李用銀盤托進一根“綠頭簽”來,是內務府大臣明善請見。皇帝便問:“他有什么事?” “听說是為雙鶴齋的工程。” 雙鶴齋限期一個月內修好,是皇帝在十天以前所下的手諭,明善為此有所奏請,不能不見,點點頭說:“叫他來吧!” 這一召見,使得皇帝大不痛快。明善奏報京內外報效園工的款子,一共才得十四万八千兩,而雙鵝齋雖是小修,亦需二十万兩銀子。因為限期赶修,特向戶部商量借款,那知戶部一口拒絕,有了“難處”,所以來面奏取旨。 “當初你們是怎么說來的?”皇帝厲聲詰責,“如今左一個‘有難處’,右一個‘有難處’,教我怎么辦?” “不是奴才敢于推諉,實在是大家不肯同心協力,奴才几個商量,總要皇上有一道切實的上諭,事情才會順利。”明善又說:“至于雙鶴齋的工程,奴才那怕傾家蕩產,也要上報鴻恩,赶在皇上万壽之前先修出來。” 因為有后面這段輸誠效忠的話,皇帝的气平了些,想了想說:“你先下去!等我看看再說。” 等明善退下,就到了御養心殿接見軍机的時刻。對文祥自然有一番慰問,文祥久病衰弱,說不動話,只說:“奴才有個折子,請皇上鑒納。” 他的奏折,當天下午就遞了進來,是文祥的親筆: “上年十月間,奴才在奉天恭讀邸抄,‘修理圓明園’諭旨,仰見我皇上奉養兩宮太后,曲盡孝思,無微不至。奴才雖知此舉工程浩大,難以有成,惟業經明降諭旨,自不容立時中止。而中外臣民皆以當茲時勢,不宜興此巨工,眾論嘩然,至今未息。伏查御史德泰,前曾奏請加賦修理圓明園工程,當經恭親王及奴才等与內務府大臣會議后,于召對時蒙兩宮皇太后圣明洞鑒,以及加賦斷不可行,即捐輸亦万難有濟,是以未經舉行。天下臣民,恭讀諭旨,莫不同聲稱頌;茲當皇上親政之初,忽有修理圓明園之舉,不獨中外輿論以為与當年諭旨,迥不相符,即奴才亦以為此事終難有成也!蓋用兵多年,各省款項支絀,現在被兵省分,善后事宜及西路巨餉,皆取給于捐輸抽厘,而厘捐兩項,已無不搜括殆盡,園工需用浩繁,何從籌此巨款?即使設法捐輸,所得亦必無几,且恐徒傷國体而無濟于事也。” 讀到這里,下面是兩句什么話,不用看也就知道了。皇帝歎口气,把文祥的奏折一丟,站起身來,往外走去,殿廷高敞,而在他的感覺中,沉悶得令人透不過气來,几乎不可片刻居了。 后院中月色溶溶,從梨花、玉蘭之間,流瀉在地,映出濃濃淡淡的一片暗陰,春夜的風味如酒,皇帝靜靜地領略了一番,忽然想到瑜嬪。正想開口,只听交泰殿的大鐘響了起來,緩重寬宏的鐘聲,共是九下,宮門早已下鑰,而且召幸瑜嬪得要皇后鈐印,輾轉周折,過于費事,不由得意興闌珊,歎口气仍舊回到東暖閣。 “万歲爺歇著吧!”小李這樣勸說。對于皇帝的百無聊賴的情狀,他自然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難過,只是想不出可以為皇帝遣愁破悶的方法。 這一夜皇帝依然是看小說消磨長夜。文祥的奏折,留中不批,明善的面奏,自然亦無下文。這樣等了兩天,才由太監口中傳出話去,要皇帝向軍机面諭,或者降旨明定由戶部設法撥款興修圓明園,是決不可能的事,因為皇帝已經很清楚,說了也無用,無非徒惹一場閒气! 這對內務府來說,自是令人沮喪的消息,然而事情并未絕望,京里不行,京外還有辦法可想。明善等人原來就有打算,凡是富庶的省分,都得報效,只是第二步的辦法,不能不提前來用而已。 于是仍舊由明善進宮面奏,請求皇帝授權內務府,行文兩湖、兩廣、四川、浙江各省,采辦楠木、柏木、陳黃松等大件木料各三千根,所需工料款,准各省報部作“正開銷”,并在一個月內報明啟運日期,以資急用。 這當然可行。明善回到內務府立即辦理咨文,開明清冊,到兵部請領了火牌,用專差分遞。一個月限期將到,浙江巡撫楊昌浚首先有了复文,但不是報明啟運日期,是說“浙省無從采辦,請飭內務府另行設法。”他說:“浙省向無大木,例不責令辦解”,如果浙江有大木可辦,“斷不敢飾詞諉卸,無如限于地利,窮于物產,實非人力所能強致。”同時又舉了一個實證,上年奉准建造“海神廟”,所用梁柱,是在上海采辦的洋木,倘或浙江出產大木,戔戔之數,何必外求?又說:“杭州省城內外,向多寬大廟宇,為列圣南巡臨幸之所,軍興以后,盡成焦土,迄今十余年之久,并無一處起造,雖因民力未充,而其購料之難,亦可概見。”言外余音,大有此時不宜興修園林之意。 接著是四川總督吳棠的奏折。他說,道光初年,奉旨采辦楠柏四百余根,是在距省城數十站的打箭爐,一處“老林”中開厂砍伐,那里离水路甚遠,中間隔著崇山峻岭,披荊斬棘,開辟運道,費了好几年的工夫才能搬運出山。這一次所需的數量,比前次多出數倍,而深山之中,因為經過兵火,燒的燒,砍的砍,成材巨木,极為罕見。必須多派干員,分赴夷人聚居之處,帶同樵夫向導,深入老林尋覓,如有合适的木料,又要勘查道路,倘或中間隔著懸崖深澗,插翅難渡,便不得不加以放棄。即令能夠運出山去,還要顧慮水路,嘉定雅州以上,都為山溪小河,舟楫不通,大木必須逐根漂放到嘉定大河,方能扎筏東下。 這兩個折子,皇帝左看右看,找不出可以駁斥的地方,只好批了個“著照所請”。与務府的人,得到消息,急得跳腳,都是這樣一通奏折,便輕輕卸除了千鈞重擔,圓明園拿什么來修?尤其是四川總督吳棠,身受慈禧太后天高地厚之恩,內務府諒他說什么也要竭誠報效,所以抱著极大的希望,那知亦來這么一套推諉的說詞。所謂“懇請展緩限期”原是句試探的話,如果嚴限辦理,則吳棠掏私囊現買大木料,當亦在所不惜,如今“著照所請”,這一“展限”就遙遙無期,不用指望了。 皇帝到底年輕,處事不夠老練,明善等人,憂心忡忡,發覺此事做得相當冒失,大有難乎為繼之勢,然而已是騎虎難下!于是几個堂官召集得力的司官,悄悄聚會,密籌應付之道。 “事情到了頭上了,說不上不算,只有硬頂著!”總司園工監督的貴寶,心中抱著孤注一擲的想法,希望把園工搞大,到不可收場之際,能把慈禧太后搬動出來,主持大計,所以這樣极力主張。他說:“前年大婚,開頭那會儿,不也是困難重重,這個哭窮,那個不肯給錢,到臨了儿,還不是照樣轟轟烈烈辦得好熱鬧!” 崇綸比較穩重,搖著頭說:“大婚是大婚,而且有六爺跟寶中堂在那儿主持,各省督撫說什么也得買面子。如今,這兩個主儿,”他做了一個六、一個七的手勢,意指恭王和醇王,“都在等著看熱鬧,咱們別弄得不好收場!” “二大爺!”貴寶就象那恃寵的子侄,放言無忌,“你老這話可說得遠了!奉旨辦事,上頭還有兩宮太后,難道說大家真的一點儿不管?如果打咱們自己這儿就打了退堂鼓,還能指望人家起勁嗎?” “起勁也得看地方,瞎起勁,管什么用?”崇綸又說,“咱們先得看看,到底有那几處款子跟木植是靠得住的?量入為出,穩扎穩打。” “要穩住就很難了。”明善接口說道:“廣東瑞中堂那儿是靠得住的,粵海關也是靠得住的,不過就是那么一碗水,這會儿喝了,回頭就沒了!”粵海關的收入,向例撥充內務府經費,所以明善這樣說。 “回頭再說回頭的。”春佑出了個主意,“我看用不著百廢俱舉,咱們先修一兩處,弄出個樣儿來,有現成的東西擺在那里,就比較容易說話了。” 這個建議,在座的人,無不首肯。決定先集中全力,興修兩處,一處是皇帝限期赶修的雙鶴齋,一處是供奉列代御容的安佑宮。 “那個李光昭怎么樣了?我看有點靠不住吧?”崇綸這樣問說。 “不管靠得住,靠不住,反正有這么一個人替咱們出去張羅,總是好的。” 貴寶這話說到頭了,崇綸默然。于是當天就把工程范圍,重新安排了一下。到了三月初,雙鶴齋和安佑宮,大致就緒,奏報皇帝,由小李傳諭:定于三月十二日,赴安佑宮行禮。當然,這是一個借口。 到了那天,皇帝命駕出宮,帶了“御前行走”的一班少年親貴,內務府的官員和小李等人,在圓明園很周詳地視察了一番,在雙鶴齋傳晚膳之前,召見崇綸、春佑、明善、貴寶,有所垂詢。 巡視的時候,都是皇帝的話,這里的裝修要奇巧玲瓏,那里的樓梯要藏而不露,扈從的內務府官員,無不鄭重其事地表示“遵旨”。但到了召見時,就盡是跪在皇帝面前的那四個人的話了。 說來說去還是錢,捐款總數還不到三十万,各處的硬裝修,用花梨木或紫檀雕花,一堂稱為一槽,總計五十二槽,向粵海關“傳辦”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的小件,在京招商承辦。此外的木植,除了四川總督吳棠,有一句口惠而實不至的“展緩限期”的承諾以外,其余各省,無不臚舉理由,表示“非敢飾詞推諉,實為室礙難行”。估算要几百万銀子的工料款,從何著落? 皇帝越听越心煩,最后只有這樣吩咐:“你們瞧著辦,那一筆款子可以動用,只要跟各該衙門說通了,我一定照准。” 這話等于未說,如果各該衙門說得通,又何必上煩宸衷?內務府三大臣一司官回城以后,赶緊又召集會議,將內務府及工部每年例修的經費,一筆一筆仔細估量,能夠動用的都列了出來,也不過二十万兩銀子,戔戔之數,無濟于事,只有盡量先用在慈禧太后常在查問進度的“天地一家春”上面。 ※ ※ ※ 過了皇帝万壽,貴寶听說成麟已經回京,剛要派人去找,成麟自己到內務府報了到,帶來了一段呂宋洋木的樣子,說是李光昭已經在香港定購了三万二千尺的洋木。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三万二千尺洋木,比實際需要的,還差得很多,但有這樣一個急公好義的商人,能報效數万銀子,足以杜塞悠悠之口,拿他作個榜樣,勸令捐輸,所以貴寶非常興奮。 延入室內,略作旅途安好的寒暄,成麟未談正題,先要求貴寶左右回避,同時臉色陰郁,一看就知事情不妙。 “貴大爺,”成麟第一句話就是:“咱們上了那個姓李的當了!” 由于心理上先有准備,貴寶不致于大吃一惊,沉著地問道:“怎么呢?你慢慢儿說。” “姓李的話,十句當中只好听一句,簡直就叫荒唐透頂!”成麟哭喪著臉說,“貴大爺,我可真不得了!將來繩子、毒藥,不曉得死在那一樣東西上頭。” 這一說,貴寶不能不吃惊,“何致于如此?”他強自鎮靜著,“你說說,那姓李的是怎么一個人?” 李光昭是廣東客家人,寄居海口多年,倒是認識好些洋人,但專以詐騙為業,騙到了一溜了之,打听到洋人已离海口,才又出現。 兩年前李光昭跟洋人做了一筆生意,把襄河出口之處的一片荒地,賣了給洋人,洋人上了當,心有不甘,跟李光昭提出交涉,要求退回原款。李光昭騙來的錢,一半還債,一半揮霍,早已光光大吉。于是跟洋人商量,說可以筑一道堤,使得那片低洼荒地,不生水患,而且也帶了洋人實地去勘察過,只要能把堤筑起來,這片荒地确可成為有用之地。 等他裝模作樣,雇了几名土工,打線立樁,立刻便有人出面干涉,這個人是當地的紳士,名叫吳傳灝。 吳傳灝是受地方委托,向李光昭提出交涉。那片濱水荒地,是襄水宣泄之區,根本沒有什么人承糧管業,等于是無主公地,如果筑上一道堤,襄水大漲時,沒有出路,必致泛濫成災,漢陽三鎮的老百姓,豈不大受其害? 李光昭何嘗不明白這番道理,但為了對洋人有所交代,仰起臉大打官腔,非要筑堤不可,當時几乎動武,還是洋人勸架,才不曾打得頭破血流。而李光昭的這些近乎苦肉計的做作,吳傳灝當然不會了解,只覺得此人不可埋喻,唯有控之于官,于是由漢陽縣到漢陽府,再從漢黃德道告到巡撫、藩司、臬司“三大憲”那里,無不貼出煌煌告示,嚴禁筑堤,以保民生。 “我們大清國是有國法的,”李光昭對洋人說,“朝廷是講道理的,地方官吏一定敷衍地方士紳。不要緊,我到京里去告,非把官司打胜了不可。” 李光昭就此借“京控”為名,擺脫了洋人的羈釁,也是他如何到了京師的來龍去脈。貴寶一听,倒抽一口冷气,不過內務府的人做事,向來顧前不顧后,所以貴寶轉念一想,這個李光昭倒有些本事,且听听下文再說。 “李光昭是早就打听好了的,知道洋人已經認倒霉回了國,才敢回漢口。”成麟又說,“在路上他印了一張銜條:‘奉旨采運圓明園木植李’,又做了兩面旗子,要在船上挂出來。我看這樣子要出事,把當年小安子讓丁宮保砍了腦袋的事一說,才算把他攔住。這個人的花樣真多,膽也真大,跟洋人极熟,也許闖得出什么名堂來。” 事多話長,成麟講得又不甚有條理,因此貴寶一時頗感茫然,但最后這句話卻是很清楚,成麟見聞所及,對李光昭的信心未失。但何以前面又說得他那樣不堪?前后對照,成麟到底是什么意思,倒要問他一問。 “到漢口一打听,木植如果現伐,得三年才能出山。”成麟未待貴寶開口,先就講他回京的原因:“李光昭跟我說,不如到香港買洋木。到了香港,跟一個洋商定了三万二千尺洋木,就是我帶回來的樣子,李光昭付了定洋,說要兩下湊錢,我特地赶回京來籌款。貴大爺,”老實的成麟以一种十分難看奇异的表情說,“為了補缺,我也顧不得了,我能湊多少就買多少洋木,作為我的報效,那時要貴大爺作主,別埋沒了我的苦心。若是我叫李光昭騙了,也要請貴大爺替我伸冤。” 貴寶一听這話,只覺得他可怜,便安慰他說:“不致于那樣!你的辛苦,上頭都知道,小心謹慎去辦吧!” 得了這兩句微帶嘉許的話,成麟的勇气又鼓了起來。便下了個帖子,約請了几個至親好友,在西河沿的龍源樓便酌,預備請大家幫忙,湊一筆整款借給他去報效木植,好補上筆帖式的實缺。 約的是下午五點鐘,一到那里,發覺情形有异,兩三個便衣壯漢,在門口靠柜台站著,雙目灼灼,只是注意進出的食客。接著澂貝勒到了,直接上樓,有個壯漢便攔著成麟,不許他踏上樓梯,成麟越覺困惑。 一樣地,樓上伺候靠東雅座的跑堂也大惑不解,澂貝勒他是認得的,卻不知另一個華服少年是誰?看澂貝勒彎腰耳語,似乎此人來頭不小。 正在張望得起勁,那位貴客隨帶的俊仆,一扭臉發現了跑堂,立刻就把眼一瞪,其勢洶洶地奔了過去。 “你懂規矩不懂?”他將跑堂的往外一推,低聲喝問。 跑堂的偷窺顧客的動靜,是飯館里的大忌,那人自知理屈,赶緊陪笑哈腰地道歉:“二爺別生气!是我看得剛才進來的那位大爺眼熟……。” “什么眼熟眼生的!”他搶著說道,“你這儿如果打算要這個主顧,就少嚕蘇。拿帳來!” 跑堂答應著到柜上算了帳,用個小紙片寫個銀碼,回到樓上,只見那俊仆還在等著,便請教“主家”尊姓,以便挂帳。那俊仆搖搖頭付了現銀。跑堂的再三說好話不肯收。那是京里的風俗,非得這樣才能拉住主顧,主顧雖持付現,便是看不起那家飯館,不屑往來之意。所以跑堂的相當著急,以為真是為了剛才的行動失檢,得罪了貴客。 就這一個要給銀子,一個不肯收的當儿,只見澂貝勒已陪著華服少年出了雅座,俊仆隨即跟在后面,一引一從,徑自下樓。龍源樓門前停著一輛极其華麗的后檔車,等華服少年上了車,澂貝勒親自跨轅,絲鞭揚處,絕塵而去,惹得路人無不側目。 到這時候,那些壯漢才揚長而去,成麟亦方得上樓,心里只是猜疑,估不透那華服少年是誰?倒把自己的正事都忘掉了。 他來得太早了些,雖經此耽擱,客人尚還一個未到,跑堂的沏上茶來,成麟便跟他閒聊,問起華服少年。由于他是熟客,跑堂的掀開門帘,看清沒有人偷听,才湊到他身邊,用极低的聲音說道:“我跟你老說了吧,你老可千万放在肚子里。 那位十八九歲,長得极清秀的小爺,是當今皇上。”成麟嚇一大跳,“你別胡說!那有個皇上下館子吃飯的?”話是這么說,他也并不是堅決不信,因為想到澂貝勒已加了郡王銜,而竟替那人跨轅,則身分的尊貴,起碼是個親王,如今那有這么一個皇子? “一點都不假。”那跑堂又說:“是鴻臚寺的立五爺說的。立五爺還在西頭那間雅座,他常在宮里當差,不知見過皇上多少回,錯不了!” 成麟舒了口气,心里异常好奇,看樣子是不假,但皇上溜出宮來,微服私行,總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看他還似不信,跑堂的便又舉證:“宣德樓的那段新聞,你老總該知道?” “宣德樓出了什么新聞?”成麟問道:“我去年出京,這兩天剛回來,一點都不知道。” “那就怪不得了!”跑堂的說,“翰林院的張老爺、王老爺,在那儿遇見了皇上,皇上還讓王老爺唱了一段白門樓,夸他賽似活呂布。一過了年都升了官了。” 愈說愈奇,也愈教成麟不能相信,然而無法再往下追問,因為他所請的客人,已陸續來赴約了。 這些客人包括成麟的表兄巴顏和在內,听得成麟相邀,當他跟李光昭出京,大功已成,設宴慶賀,所以一見面紛紛道賀。越是恭維得好听,成麟心里越難過,也越著急,因為借錢的話,更難出口了。 好不容易,成麟才把話引入正題,說是自己也打算買一批洋木報效,希望大家先湊一筆錢出來。 “老三,”巴顏和不等他畢其詞,就性急地問,“那李知府不是說,能湊十几万銀子買洋木嗎?” “不錯!”成麟赶緊接口,“不過他是他的,我是我的。” “這話就不對了!”巴顏和疑云大起,“當初原是這么說的,一起出京辦木植,他出錢,你出力,將來勞績的保案上去,优敘大家有分,只要他補上了實缺知府,你起碼也能補上一個九品筆帖式,何用你花錢報效?” 這話把成麟問得張口結舌,原形畢露。于是有人敷衍著說:“成三哥犯不上花這錢。即使真要報效,等李知府的木植運到,勻出多少,歸你的名下,該多少价款,我們想法子湊了還他。” 成麟心里有數,這還是人家顧他面子的說法,倘不知趣,再說下去,就要盤詰李光昭的底細,會弄得很難堪。所以裝作很感激地拱手說道:“這樣也很好。到時候真要那么辦,我再請各位幫忙。” 這頓飯,在客人自是吃得索然寡味,做主人的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官夢震醒,而且還得應付巴顏和的索債: 他經手替李光昭代借的五百兩銀子。 這里所謀成空,李光昭卻還在廣州盼望。看看資斧不繼,后路茫茫,一不做,二不休,悄悄在廣州置辦了動用物品,帶著他那名十分玲瓏的跟班,名叫李貴的到了香港。 一到就住進香港最大的得利客棧,包了兩間房,一間作臥室,一間作起坐,房門上貼出一條梅紅長箋,大書“欽派圓明園工程監督李寓”,命李貴在跟別人談到他時,稱為“欽差”。又弄了几口大皮箱,里面不知道裝的什么東西,外面貼著“奉旨采辦圓明園木植李”的銜條,放在起坐間里,進門客人,一望而知。同時雇了一頂綠呢大轎,每天穿起公服,戴一副大墨晶眼鏡,招搖過市。 這一下,立刻便有人來兜生意,因為兩廣總督衙門和粵海關有圓明園工的“傳辦事件”,是香港商場都知道的,所以都不疑李光昭假冒。談生意照例先拜會,后邀宴,有此一番酬酢,才講到正題,李光昭便天高皇帝遠地大吹特吹,提到木植,說是既買洋木,便得跟洋商直接打交道,免得中間剝削。別人不知道他是騙慣了洋商的,都當他精明能干,便真的替他找洋商的路子。 結果找到一個法國人,名叫安奇,一談之下,十分契合。李光昭決定買三万尺的洋木,談好价錢,要付定金的時候,李光昭連連冷笑,說是象這樣的生意,只有買主先孝敬經手人的,如何先要定金?大清皇帝買洋木,還怕少了他的价款?等木植運到天津,驗明貨樣,自然照价發款,內務府辦事的規制一向如此。 于是簽了約。自然,安奇有安奇的打算。 安奇在中國已有多年,但運气不好,經商迭遇風險,在廣州和香港,欠下了好些債,能有這筆大生意,可以一蘇涸轍,所以格外遷就。至于李光昭的來歷,他雖也怀疑,卻認為不致遭受任何損失,因為他對中國的官場,极其了解,天津教案發生時,曾親歷其境,看透了中國人辦洋務,只講保住虛面子,暗地里多大的虧都肯吃的。如今李光昭所簽的約,有“圓明園李監督代表大清皇帝立約”字樣,果然屬實,則等貨到天津,一經驗收,不怕拿不到錢,倘或假冒,則可請求領事提出交涉,一口咬定大清皇帝悔約。他深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是最會做官的,必不肯為了上十万銀子,鬧出大清皇帝悔約的糾紛,貽笑列國,顏面不保。 在李光昭,也有一個如意算盤。他在廣州的時候,已經知道圓明園工程欲罷不能,而最困難的是,缺乏木料,慈禧太后万壽期近,需求甚亟,只要有一船洋木到了天津,不怕內務府的人不听自己的話。他預備這樣說:洋木總值是三十万,自己答應過報效十万銀子,扣除以外,應找二十万兩。付掉安奇的价款,起碼還能多十万銀子。拿這筆錢在吏部加捐一個“大花椽”,把沒有“部照”的候選知府,弄成個真的,等獎敘的旨意下來,再打點打點,搞個“不論雙單月”,遇缺盡先補的名堂,然后走路子指明分發到湖北,那就揚眉吐气了。 兩個人各有打算,彼此湊合,簽下了一紙英文的合同。安奇認為照商場的慣例,不付定金,合同無效,堅持要“意思,意思”,那怕一塊錢都行。李光昭倒也慷慨,付了十塊銀光閃亮的墨西哥鷹洋。 合同很簡單,口頭談得詳細。安奇表示他在小呂宋有人替他辦貨,由香港打電報到加爾各答,再由倫敦轉到小呂宋,至多半個月工夫,貨色就可運到香港,然后一起隨船到天津,交貨領价。 這筆交易一做,李光昭成了香港商場上的知名人物,有人想做內務府的生意;有人想捐官;有人為打官司准備“京控”要找路子,都來拜托。李光昭來者不拒,無不拍胸保證,一定幫忙。于是有人為他惠客棧的帳,有人送“程儀”,真有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之樂。 那知樂极生悲,就在洋木將到香港的前一天,安奇喝酒大醉,在九龍到香港的渡船上,失足落海,等撈救上船,已經一命嗚呼,債主聞訊齊集,分掉了那一船洋木。 李光昭得到信息,大惊失色,赶到安奇的洋行里去打听,得知大家分配洋木抵償債務的經過,還想挽救,勸安奇的債主們,仍舊把洋木運到天津,照約行事,保證所得到的現款,比此刻瓜分木料來得划算。無奈合同的一方已經亡故,契約責任,自然歸于消滅,倘或出了糾紛,打官司不能傳安奇到案,必輸無疑。所以任令李光昭說得舌敝唇焦,大家只是搖頭不允。 這一下害得李光昭進退維谷,大為狼狽。繞室徘徊了一夜,終于恍然大悟,“安奇死了,還有別人。洋商不曾死絕,何妨照樣再來一次!”他欣喜地自語著,“對!就是這么辦。” 這一次找到的也是一個法商,名叫勃威利,洋行設在福州,因而談妥了便到福州去簽約。 勃威利專門經營木材,在中國的業務,委托福州美商旗昌洋行代理,所以這張合同,亦由旗昌洋行出面代訂,勃威利連帶簽署負責。合同中載明訂購洋木三船,共計三万五千英尺,連運費在內,每尺銀圓一元五角五分,總計五万四千二百五十元,在三十天內運到天津,立即驗收給价,每船每遲延一日,津貼泊船費用五十元。至于定金,照安奇的成例,只付了十塊鷹洋。 辦好手續,李光昭攜帶英文合約和木樣,坐海輪北上,一到天津,先稟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根据內務府奏准的原案,請求飭令天津海關,免稅放行,一面向內務府呈報,說是“親自航海,運來大木,將抵天津大沽,請派員點收”,同時附呈木樣。至于木植數量价格,李光昭因為京中官員不懂英尺大小,也不曉得洋木价格,索性濫報,說第一船洋木共有五万五千五百余洋尺,總值三十万兩。 正好,兩廣總督瑞麟,亦專差解到一批洋木的木樣,擺在內務府內,看著能否合用,如果合用,“即行購買運解”,內務府的官員,拿李光昭的木樣,放在一起驗看,認為統通合用,分呈奏報皇帝“請旨”。 對廣東的處置,比較簡單,只是說明情形,請旨飭令兩廣總督、廣東巡撫,迅速購辦,解運進京。關于李光昭的那一部分,卻有些疑問,因為有懂洋木行情的,說洋尺比中國的“三元尺”來得小,而五万五千多洋尺的木植,也不須三十万銀子。因此,內務府大臣決定請旨“飭下直督,就近派員,按李光昭所稟根件數目尺寸,驗收造冊咨送臣衙門,一面由該督迅速設法,運赴圓明園工程處查收,再由臣等查驗,是否与所報相符,核實估計价值,奏明請旨,格外恩施,以昭激勵。” 這樣做法,另有深意,首先是一筆運費,著落在李鴻章身上,不管他將來如何報銷,內務府可以不必花錢。再是在李光昭身上留下一個伏筆,就憑“核實估計价值”這句話,就有許多好處。 皇帝自然“依議”。于是內務府抄錄原奏及李光昭的原呈,辦公文咨請直隸總督衙門照辦。經此周折,已是一個月過去,勃威利運到天津的第一船洋木,已經在碼頭上停泊了二十天,而且洋商跟勃威利已經發生糾紛了。 在福州,李光昭可以吹得天花亂墜,一到天津,不見碼頭上有任何官員,來照料這批由大清皇帝派人代表立約訂購的木料,押運的洋商,便起疑心。催著李光昭收貨給价,李光昭只是支吾敷衍,几天以后,連他的人影子都見不到了,于是向美國駐天津領事署申訴,提出交涉。 就在這時候,神武門出了一個亂子,皇帝微服游幸,日暮歸來,拉車的一匹馬不知怎么受了惊嚇,由神武門狂奔入宮,直到景運門,才經守衛宮門的護軍攔住。這件事被當作新聞一傳,皇帝的荒唐行徑,連帶地也播傳人口了。李鴻藻忍無可忍,決定犯顏直諫,而造膝密陳,因為体制攸關,畢竟不能暢所欲言,所以親自繕了一通密折,當面遞給皇帝。 李鴻藻跟皇帝是師生的情誼,十三年來,除卻母喪守制那三年,几于無日不見。所以皇帝的性情如何,只有他最了解。外和而內剛,好面子,重感情,秉性又极其机敏,諫勸之道,只有相机開陳,或者取瑟而歌,暗中譬喻。這年會試,李鴻藻以副主考入闈,第三場文題:“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以及試貼詩,“賦得無逸圖,得勤字五言八韻”的題目,就出于他所擬,而意在諷勸。此刻所上的密折,措詞仍是淺明而宛轉。首先引用上年皇帝親政,兩宮太后在養心殿召見親貴大臣,面諭輔助皇帝,知無不言的訓諭,作為建言的根据,接著便“瀝陳愚悃”,說的是: “伏思皇上親政以來,一年有余矣!刻下之要務,不可不亟講求者,仍不外讀書、勤政二端,敢為我皇上敬陳之:前數年皇上日御弘德殿讀書,心志專一,經史記誦甚熟,讀書看折,孜孜討究,論詩楷法,亦日見精進;近則工夫間斷,每月書房不過數次,且時刻匆促,更難有所裨益,不几有讀書之名,而無讀書之實乎?夫學問与政事相為表里,于學問多一分講求,即于政事多一分識見,二者誠不可偏廢也。伏愿我皇上懍遵皇太后懿旨,每日辦事之后,仍到書房,計真討論,取從前已讀已講之書,逐日溫習,以思其理;未讀未講之書,從容考究,以擴其識,詩論必求其精通,字畫必求其端整。沉心靜气,涵養圣德,久而久之,自受益無窮矣。皇上親政之初,凡仰蒙召對者,莫不謂天稟聰明,清問周至,欽佩同深,气象為之一振。邇來各部院值日諸臣,未蒙召見,人心又漸懈矣!咸丰年間,文宗顯皇帝每日召見多至八九起,誠以中外利弊,非博采旁咨,無以得其詳細也。若每見不過一二人,每人泛問三數語,則人才之賢否,政事之得失,何由得悉乎?夫臣下之趨向,視朝廷為轉移,皇上辦事早,則諸臣莫敢不早;皇上辦事細,則諸臣莫敢不細!不如是則相率偷安,苟且塞責,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伏愿我皇上仰法祖宗定制,辨色視朝,虛心听言,實事求是;于披覽章奏之際,必求明其所以然,則事理無不貫通矣。而又勤求法制,屏無益之游觀;軫念時艱,省無名之興作。” 通篇文章,要緊的就是最后這兩句話,但擺在數百言論讀書勤政之道以后,文字就顯得不夠力量。皇帝看完,不以為忤,卻也沒有擺在心上。 李鴻藻則是一心盼望著,皇帝會虛己以听,或者召見,或者見諸行動,有改悔的跡象,結果什么都沒有!自然大感失望。他所听到的是許多流言,其中最离奇的一說是,皇帝曾出現在陝西巷,韓家潭一帶,那里是有名的“八大胡同”,猶如唐朝長安的平康坊,“蘇幫”的“清吟小班”集中之區,豈是万乘天子所能駐駕的地方?因此,李鴻藻說什么也不能相信。然而惊疑莫釋,只好去請教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榮祿,跟李鴻藻是至交,他由工部侍郎調任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但始終是醇王手下的一員“大將”,負著保護京師的重任。 “有這回事。”榮祿對李鴻藻無所顧忌,直言相告,“不但到了八大胡同,還有下三濫的地方。” 李鴻藻大惊失色,話都說不俐落了:“那,那是什么地方?” 言語便給的榮祿,遲疑未答,因為一則李鴻藻不會知道那些地方,解釋不明白,再則亦真不忍言!想了想,這樣答道:“四哥,你就甭問了!” 李鴻藻心如刀絞,坐在那里,半晌作聲不得,思潮激蕩之下,擠出一句話來:“怎么跑到那些地方去了呢?” “不能老逛八大胡同啊!”榮祿答道:“清吟小班是內務府那班闊大爺的天下,多在內廷當過差,全都認得,撞見了怎么辦?” “你遇見過沒有?” “沒有。”榮祿答道:“我也不敢!四哥,你想,真要遇見了,我怎么辦?只有暗中保護,不敢露一點儿痕跡。” “唉!”李鴻藻長歎一聲,不知不覺地滾出來兩滴眼淚。 “園工非停不可了!”榮祿面色凝重地說,“日本人居心叵測,如果不免一戰,軍費就很為難,那經得住再興大工?”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