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孔雀 交趾 羅州 王軒 燕 漢燕 胡燕 千歲燕 晉瑞 元道康 范質 鷓鴣 飛數 飛南向 吳楚鷓鴣 鵲(鴿附) 知太歲 張 顥 條支國 黎景逸 張昌期 崔圓妻 乾陵 鴿信 雞 陳倉寶雞 楚雞 衛女 長鳴雞 沉鳴雞 孫休 吳清 廣州刺史 祝雞公 朱綜 代郡亭 高嶷 天后 衛鎬 合肥富人 交趾郡人大多飼養孔雀,或是送給別人吃肉,或是殺了做成肉脯。還有的人飼養小孔雀做誘餌,在旁邊安好网,捕捉野孔雀。等野孔雀飛下地時就牽動网繩將孔雀罩住,然后拔取孔雀身上金翠色的羽毛,制造成拂塵的扇子。有時要完整的羽毛,就活著截斷孔雀的尾巴,當作土特產品,還說:“活著取毛,毛上的金翠色一點不變。” 羅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几十只為一群在一起飛翔。雌孔雀尾巴短,也沒有金翠色,雄孔雀出生三年,開始長出小尾巴,五年長成大尾巴。立春時尾羽開始生長,三四個月后又凋落了,和花朵同時繁榮和凋謝。孔雀喜愛自己的尾羽并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里休息,一定要先選擇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栖息在那里,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要等到下大雨的時候才去,這時孔雀的尾巴上沾上雨水變得很沉重,不能高飛。雖然有人走近,但是因為它太愛自己的尾巴,恐怕被人損坏,就不再飛翔了。孔雀即使是馴養了很久,但是如果看見了漂亮女人穿著好看衣服和穿鮮艷絲綢衣服的小孩,也一定要追上去啄她們。如果遇到美好的天气,美麗的景色,听到管弦樂器演奏的曲調,一定要舒展開翅膀和尾巴,目光流轉地跳舞,好象是很有情意的樣子。住在山谷里的少數民族把孔雀煮熟了吃,味道象鵝肉一樣,能解百毒。人要是吃了孔雀肉,吃藥就沒有治病的效驗了。孔雀的血和頭,能解巨毒。南方人得到孔雀蛋,讓雞孵化就可以了。孔雀的腳稍稍彎曲,它的叫聲象是在說:“都護”。當地的土人想得到孔雀尾羽,就拿著刀在叢竹中隱蔽,等孔雀經過時,赶快砍斷它的尾巴,如果不能立即砍斷,孔雀回頭看上一眼,尾羽就會失去金翠的顏色和光彩。 盧肇住在京城南海,看見從事王軒有只孔雀。有一天,仆人來告訴說:“蛇盤住孔雀,快要毒死孔雀了。”王軒讓兵丁快去救孔雀,他的手下笑著卻不去救,王軒生气了,手下人說:“蛇与孔雀在交配。” 用草和泥做巢,叫聲頻繁体形較小的燕子是漢燕。陶胜力注《本草》說:胸前是紫色,重量輕体形小的是越燕。胸前有黑斑點,叫聲宏亮的是胡燕,胡燕做巢喜歡做長形的巢。越燕不能做藥用。越燕和漢燕,也只不過是稍有差別罷了。 凡是狐狸和白貂鼠一類的動物,燕子看見它們羽毛就脫落了,藏伏多水的泥洞中。傳說燕子如果不進屋里,取桐木來雕刻成男女各一人扔到井里,燕子一定進屋。胸前有黑色斑點叫聲宏亮的,名叫胡燕,它的巢有的能放下一匹生絹。 齊魯那個地方的人把燕叫做乙。燕子做巢躲避戊日己日。《玄中記》中說:千年燕子的巢口向北開。《述异要》中說:五百年的燕子長胡須。 魏把帝位禪讓給晉的那一年,京城北面的城樓下有白光象是鳥雀的形狀,經常地飛來飛去。官署將這件事報告給皇上,皇上派人用网去捉,結果捉到一只白燕,認為是神物,用金絲做了個籠子,放在皇宮內,十天之后白燕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評論說:“這是興盛繁榮的好兆頭,從前師曠的時候,就有白燕來筑巢,考察這個祥瑞現象,正應驗了圖讖上的話。”果然就象這個人說的一樣。師曠是晉人也罷,古代和今天的議論是相符合的。 后魏有人叫元道康,字景怡,隱居在林慮山。云霧籠罩著幽深的山谷,靜靜地掩閉著橫木為門的茅草屋,他從不下山到塵世中去,一直過了二十多年。他服用靈芝仙草,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志向。高歡做了丞相,前后三次來請他出山做官他都沒有去,元道康認為那時正要發生動亂,不想答應他。等到高洋做了丞相,又來請他出山,他仍然沒有去。元道康的書房里有一對燕子,每年都飛來筑巢的。元道康因為朝廷連年征召自己都沒有去,害怕引來災禍,不覺地暗自歎气。這天晚上,秋月朗朗地照著,清風一陣陣吹來,元道康面向明月思索,忽然听到燕子招呼元道康的字說:“景怡,你本來心情淡泊,自得其樂,現在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憂愁和思慮呢?”元道康很惊奇,這才知道是燕子在說話。燕子又說:“景怡景怡,要一輩子快樂。”元道康說:“你是禽鳥卻會說話,為什么在我的屋里筑巢?”燕子說:“我被上帝責罰,暫時做禽鳥了。因為你道德高尚,所以才來依附于你。”元道康說:“我忘卻名利,不愿步入塵世,所以才關上門學習道家學說,發揚光大道家學說,就象你所說的那樣。”燕子說:“天下隱居的人,全是沽名釣譽的人。只有你真正懂得道法,卓然獨立塵世之外。所以神靈尊敬你、關注你,千万种生靈都佩服于你的德行。”燕子接著又說:“我明日天亮時,到前面的溪水邊有話對你說。”元道康便拄著木杖到南面的溪水邊去等候燕子,等到天亮,看見兩只燕子從北面的山岭飛來落到山澗下面。一只變成一個穿黑衣的男童,一只變成一個穿黑衣的少女,走上前來對元道康說:“今天我們就要回天上去了,為了給你預測命運,所以才到這里來點化你,否則就沒有什么留作紀念的了。你有隱居的志向,神靈都給予好評,你的壽命還有四十歲,就以此來作為對你的報答吧。”說完,又變成一對燕子飛走了,不知道哪里去了。這時元道康已經四十歲了,后來果然八十一歲才死去。 漢代戶部侍郎范質說,曾經有一對燕子在他家的屋下筑巢,養育了几只雛燕,已經進入哺育喂食階段。那只雌燕被貓捉住吃了,雄燕鳴叫著很久才飛走,不多時又和另一只雌燕配成一對回來了,還象從前一樣地哺育雛燕。不几天,所有的雛燕一個接一個地掉到地上,輾轉著死去。儿童剖開雛燕的肚子觀察發現有蒺藜子在雛燕的胃里,都是被燕子后來的配偶給害死的。 鷓鴣飛翔的次數隨著月份而變化。如果是正月,飛一次后就呆在巢中,不再起飛了。十二月十二日開始,最難捕捉,南方人就張网捕捉鷓鴣。 鷓鴣的樣子象雌野雞,只向南飛,不向北飛。楊孚的《交州异物志》中說:“有一种鳥象雌野雞,名叫鷓鴣。它心里只是想著南方,不愿意朝北方走。” 吳楚一帶都有鷓鴣的蹤跡,然而岭南最多。鷓鴣的肉白而且脆嫩,遠遠超過家雞和野雞的味道,并且能化解和治療葛草和菌類中毒。鷓鴣胸前有白色圓點,背上間隔生長著紫色和紅色的羽毛。它的大小象野雞,大多數喜對面鳴叫。《南越志》上說:“鷓鴣鳥雖然東西來回地飛翔,可是剛展翅起飛的時候,一定先向南飛。鷓鴣鳴叫的聲音似乎是在呼喚‘社薄州’”。另外《本草》上說:“鷓鴣鳥常常自己呼叫‘鉤輈格磔’”。李群玉的《山行聞鷓鴣》詩中說:“剛剛穿過艱難曲折的山路,又听見鷓鴣鳥‘鉤輈格磔’的叫聲。” 喜鵲知道太歲星所在的方向,《博物志》上說:“鵲巢背著太歲星。”這不是因為喜鵲有智慧,而是靠喜鵲天生的本能。《淮南子》上說:“喜鵲知道哪一年風大,就离開高大的喬木,去到傍出的樹枝上筑巢。” 喜鵲建巢,常選取樹梢上的細枝,不取落在地上的干枝,然后纏起樹枝做巢下蛋。端午節這一天的中午,火燒喜鵲的巢,用來給病人燒炙治病,病立刻就全好。 常山的張顥是梁國的丞相。有一天雨過天晴,有一只象山鵲的鳥墜落到地下,被一個老百姓拾起來以后變成一塊圓圓的石頭。張顥砸破石頭,得到一金印,上面的文字是:“忠孝侯印”。張顥把這件事報告給皇上,金印被收藏在宮內冊府里。張顥后來官至太尉。議郎汝南人樊行夷在東觀書府校對書稿,給皇上上書說:“堯舜的時候,曾經設過忠孝侯個官職,現在上天降下這顆金印,應該重設這個官職。” 東漢章帝永宁元年,條支國派人來進獻不平常的吉祥物,有一只鳥名鳷鵲,身高七尺,能听懂人說的話。哪個國家太平,就會有鳷鵲成群地飛翔。從前漢武帝時,四邊的少數民族歸順,有的國家就奉獻過這种鳷鵲,馴養得很好,要是有了吉祥快樂的事,它就振動雙翅一邊飛翔一邊鳴叫。按,庄子說的,“雕陵之鵲”,就是指的這种鳥。 唐太宗貞觀末年,南康的黎景逸住在空青山上,有喜鵲在他住的地方附近筑巢,他每天用飯喂喜鵲。后來,他的鄰居中有個丟了布的人,誣告黎景逸偷布,黎景逸被關押在南康的監獄中。一個多月的時間,黎景逸都沒有承認偷布,官府正准備刑訊。那只喜鵲停在獄樓上,向著黎景逸顯示出很歡喜的樣子,似乎是在向他傳遞話語。當天就有人傳言說要有大赦,官府問消息是從哪里來的,回答說:“路上遇到一個穿黑色衣服白色領子的人所說的。”三日后大赦的公文果然傳到,黎景逸被放還歸山,這才知道黑衣白領的人,就是喜鵲去傳的話。 汝州刺史張昌期,是張易之的弟弟。他依仗哥哥的權勢而驕橫自大,對待同事也殘酷暴虐。梁縣有人對他說,有白喜鵲出現。張昌期就命令司戶楊楚玉捕捉。楊楚玉的部下有七十籠雀鷹,他們用蜡涂到雀鷹的爪子上;到了樹林里以后,看見有一只白喜鵲在前邊飛,還有一群喜鵲跟著在這只喜鵲后邊飛,看見鷂子以后都飛散了,只有白鵲還在。鷂子去捉白喜鵲,白鵲一點也沒受到損傷。用籠子裝著白喜鵲送給張昌期,張昌期笑著說:“這只白喜鵲贖了你一條命。”楊楚玉磕頭說:“這是上天讓我活著,不然的話,就是去投河跳海,也不敢來見您。” 喜鵲的巢里一定有一根“棟梁”。崔圓丞相的妻子在家的時候,和姐妹們在后園看見一對喜鵲在筑巢。兩只喜鵲共同銜著一根木棍,粗細象筆管一樣,長短有一尺多,安放到巢中,而別的人都沒有看見。俗話說,看見喜鵲上梁的人一定尊貴。 唐朝大歷八年,乾陵上仙觀的殿樓上,有一對喜鵲鳥銜著木柴棍和泥,修補殿樓上的裂縫和損坏的地方十五處。輔政大臣給皇上上書祝賀這件事。 大理丞鄭复禮說,波斯人的船上大多都養著鴿子,鴿子能飛行數千里,過一段時間就放一只鴿子回家,當做是一封平安的家信。 秦穆公的時候,陳倉人挖地得到一個動物,象羊又不是羊,象豬又不是豬,便牽著它准備去獻給秦穆公。路上遇到兩個童子對他說:“這個動物叫媼述。經常生活在地下,吃死人的腦子,如果想要殺它,可以用柏樹枝插進它的頭里。”媼述說:“這兩個童子名叫雞寶,如果捉到雄的,就能做國王,捉到雌的,就能夠做伯爵。”陳倉人就舍掉媼述,去追赶兩個童子。兩個童子變成野雞,飛進樹林。陳倉人把事情告訴了秦穆公,秦穆公就派人進行大規模地捕獵,果然捉到了那只雌的,雌的又變成石頭,被放到汧山和渭水之間。等到秦文公時為它建祠堂,把那塊石頭叫做“陳寶”。那只雄雞飛到南集,現在南陽的雉飛縣,就是那只雄雞停留的地方。 楚國有一個人挑著山雞,在路上遇到有人問他:“這是什么鳥?”他欺騙那人說:“是鳳凰。”那人說:“我听說有鳳凰已經很久了,現在才算真正看見了,你賣嗎?”回答說:“賣。”于是路人出价千金,挑擔人不同意,要求加倍出錢,這才把山雞賣給了路人。路人正准備把它獻給楚王時,過了一宿鳥就死了,路人不去可惜花掉的那些錢,只恨不能把鳥獻給楚王。人們傳說著這件事,全都認為那是只真正的鳳凰,因而路人才要把它獻給楚王。事情傳到楚王的耳朵里,楚王為路人想把鳳凰獻給自己行為所感動,便把路人叫來厚厚地賞賜了路人,超過買鳥時所花的錢數的十倍。 《雉朝飛》琴曲,是衛女的女師傅創作的。衛侯的女儿嫁給齊國的太子,走到半路上听說太子死了,就問師傅說:“怎么辦呢?”師傅說:“暫且去參加喪禮。”喪禮結束后,衛女不肯再回娘家,一直到死。師傅后悔這件事,拿過來衛女生前使用的琴,在衛女的墳前彈了起來。忽然有兩只野雉一起從墳墓里飛出來。師傅撫摸著雌雉說:“你果然變成雉鳥了嗎?”話未說完,兩只雉鳥一起飛起來,一會儿就不見了。師傅很悲痛,彈著琴創作了一支樂曲,所以叫《雉朝飛》曲。 漢成帝的時候,交趾的越雋貢獻了一只能長鳴報曉的司晨雞。成帝立即命令人用滴漏計時器來驗證,司晨雞鳴叫的時刻和計時器的刻度一點不差。司晨雞鳴叫起來能連續一頓飯的時間不停歇。這种雞的腳爪很長,善于搏斗。 建安三年,胥圖國貢獻沉鳴石雞,紅色,大小象燕子一樣。石雞經常生活在地下,按時鳴叫,叫聲能清楚地傳到很遠的地方。胥圖國的人听到了石雞的叫聲,就殺牲畜祭祀它。在它發出叫聲的地方挖地,就得到這只雞。如果天下太平,石雞就上下翻飛,人們把這种現象當成祥瑞,所以又把這种雞叫作寶雞。胥圖國沒有普通的雞,人們听地下石雞的鳴叫,來計算時間。有個道士說:“從前仙人相君去采石料,入洞穴几里深,得到了紅色石雞。搗碎了做藥,服了能使人加強聲音和气息,在先天的壽數之后才死去。”從前漢武帝寶鼎元年,四方國家都來貢獻珍奇的寶物,其中有個琥珀燕,把它放在一間靜室里,會自然地鳴叫飛翔,就是沉鳴石雞這一類的珍奇寶物。《洛書》上說:“胥圖國的寶物,乃是土德的象征。這正是大魏國的祥瑞之兆。” 孫休喜好射獵雉雞,到了适合打獵的季節他就早晨出去晚上才返回。大臣們沒有不提意見勸阻的,他們說:“這是小動物,為什么那么愛好呢?”孫休回答說:“它雖然是小動物,耿直剛正卻超過了人,所以我才喜歡它。” 徐州的百姓吳清,在吳國太元五年被派遣出征。吳清殺雞祈求賜福,煮熟的雞頭在盤子里,忽然鳴叫起來,叫聲悠長。后來打敗了賊兵主帥邵寶,邵寶戰死在沙場上。沙場上僵硬的尸体亂七八糟,沒有人能識別。吳清看見一具尸体穿著白袍,怀疑是主帥,就搬過尸体來研究推斷,那雞頭也正是邵寶首級之征。吳清因此功被任命為清河太守。從士兵越級提升,一下子就登上了高貴榮耀的位子。雞表現出的妖异現象,更是吉祥的征兆。 廣州刺史死后被運回故鄉。他的大儿子安吉在南朝元嘉三年得病死了,第二個儿子元嘉四年又得病死了。有人讓把一只公雞放在棺材里避災,這只雞每天天要亮時,都在棺材里叫三聲,叫得很悲慘,同在雞窩里叫的沒有什么不一樣的。 一個月以后,也听不到這只雞的叫聲了。 祝雞公是洛陽人,住在尸鄉的北山下。他養了一百多年的雞,養的雞全都有個名字,一共有一千多只。晚上雞就睡在樹下,白天就散放著。他呼喚哪一只雞的名字,哪一只雞就自動來到他的身邊。他賣大雞和雞蛋,得到一千多万貫錢。就放好錢來到吳國,又開始干起用池塘養魚。后來他攀登吳山,經常有几百只雞和雀出現在他的身邊。 臨淮朱綜的母親去世了,長期在外面居住守喪。听說妻子病了,于是回去看望妻子。妻子說:“喪禮是大事,不要經常回來了。”朱綜說:“自從母親去世,我什么時候到內室去過?”妻說:“你來的次數很多啊。”朱綜知道是妖魅作怪。就命令妻子的婢女等到他來時,就立即關上門窗捉拿。等到那裝扮成他的怪物來了,朱綜立刻前去探視捉拿,這個怪動無法离開,馬上變成一只白色的老公雞。一追問原來是家養的雞,殺了雞以后再沒有怪事發生。 代郡的邊界處有一座供行人住宿吃飯的亭站,經常有妖精作怪。有一個姓諸的書生,很勇敢傍晚走路,想在亭站中住宿,官吏制止他,他說:“我自己能消除災禍。”于是便住下來吃飯休息。夜里書生坐在前廳,這時,出現了一只手,吹著一支五個孔的笛子。書生笑著對鬼說:“你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按住所有的笛孔,我替你吹吧。”鬼說:“你以為我手指少嗎?”于是又伸出手來,竟有几十個手指。書生知道可以攻擊鬼了,于是就拔出劍來砍去,結果砍死的是一只老雄雞。 唐代渤海的高嶷非常富有,忽然得了一個多月的病就安然地死去了。但他死去后心口上還溫暖,過了几天又蘇醒過來。他說:“有一個穿白衣服瞎了一只眼的人,拿著狀子到陰司去告我,說我殺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高嶷申辯說從來就不認識這個老人,冥府的官員說:‘你的壽命未盡,放你回陽間去吧。’”他明白了那個白衣人就是家中瞎了一只眼的白公雞,便讓人殺死了這只雞,怪异的事也沒有了。 唐代中宗文明年代之后,天下各個州貢獻的母雞變成公雞的很多。有的已經變化了一半,還有一半沒變。這是武則天要正式登基做皇帝的預兆。 衛鎬當縣令時下鄉去,到了里正王幸在家。他打了個盹,夢見一個穿黑衣服的婦人領著十多個穿黃色衣裳的小孩,都說請饒命,再三磕頭,過了一會又來一次。衛鎬醒了后心中很煩,就催著快點吃飯。同衛鎬關系好的人報告說,王幸在家窮,沒有什么菜,養了一只雞正在孵蛋,已經十多天了,王幸在想把這只雞殺了。衛鎬這才明白,黑衣婦人就是這只黑母雞,就告訴不要殺。這天夜里他又做了一個夢,黑母雞十分感謝他,然后高高興興地走了。 合肥有個姓劉的富人,喜歡吃雞。每次殺雞時,一定要先砍去雞的雙腳,放在木柜子里,等到血流光了,力气也沒有了,才煮著吃,認為這樣能解除腥气。劉某后來生了病,在鬢角處生了個瘡,瘡治好后,又在瘡瘢的地方長出一只小雞爪。每次洗臉梳頭,一定會碰傷那只雞爪而血流滿面,疼痛一整天。象這樣過了一年,沒有一天不受傷流血,竟因此而死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