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王苞 唐參軍 田氏子 徐安 靳守貞 嚴諫 韋參軍 楊氏女 薛迥 辛替否 代州民 祁縣民 張例 唐代吳郡有個王苞,少年時事奉道士葉靜能,中年時离開道士做了太學生,在太學里學了几年。有個婦女來借宿,王苞与婦女結識了并且和她交歡,感情好得了不得。葉靜能住在京城,王苞去看望他。葉靜能對他說:“你身上怎么會有野狐狸的騷气?”王苞堅持說沒有。葉靜能說:“有啊。”王苞因而說了得到那個婦女的經過。葉靜能說:“正是這只老野狐狸。”臨別時,寫了一道符給王苞,讓他用口含著。告誡他說:“回到住處要吐到她的口里,她會自己來到這里,我替你打發她,不要擔心。”王苞回到住處,照葉靜能說的那樣做了,那個婦女得到道符,變成一只老狐狸,銜著道符跑了,到葉靜能的住處去拜謝道歉,葉靜能說:“放你一條活命,不能再到王苞家去。”從此就絕了蹤跡。 唐代洛陽的思恭街,住著個唐參軍,性格正直,不太喜歡交往應酬。有一個叫趙門福和一個叫康三的人送上名片請求見面,問他們的來意,趙門福說:“只是想要點點心吃罷了。”唐參軍讓守門人推辭說自己不在家。這兩個人卻一直走進堂屋里,趙門福說:“唐都官為什么說自己不在家呢?是因為吝惜一頓飯吧。”唐參軍回答說守門人沒有通報。領他們到外廳,讓仆人拿飯給他們吃,并偷偷地讓仆人在盤子上放把劍,到時就殺了這二人。仆人來了,唐參軍拿起劍刺趙門福,沒有刺中,接著刺康三,刺中了他,康三跳進了院內的水池里。趙門福大罵說:“他和我雖然都是狐狸,我已經活了一千多年,千年的狐狸,不姓趙就姓張。五百年的狐狸,不姓白就姓康。為什么這么不講理,殺了我的康三,一定要想辦法報复你,絕不會讓康三白白地死去。”唐參軍真誠地向他道歉,讓他去叫出康三。趙門福到了水池邊,呼喊康三,只听到回應的音聲,卻找不到康三,只有應答的鼻聲音,趙門福走了以后,康參軍用桃木湯噴洒屋門,而且懸挂著道符。趙門福從此再沒來。唐參軍以為是自己的做法有了效果。這事過了很久,園中的櫻桃熟了,唐氏夫妻閒暇時去園里走走,忽然看見趙門福在櫻桃樹上,摘櫻桃吃。唐參軍吃惊地說:“趙門福!你還敢來嗎?”趙門福笑著說:“你用桃木來欺壓我,現在暫且摘櫻桃吃,你吃不吃呢?”于是頻頻地扔櫻桃給唐參軍。唐參軍更加害怕,就到處請和尚,修壇念咒。趙門福第二天就沒來。那和尚更認真地念咒,希望咒語有效驗,認為自己有功勞。又過了一日,晚上天晴之后,和尚坐在門前木柱邊上,忽然看見有五色的云彩從西面飄來,一直飄到唐參軍家堂屋的門前。彩云中有一個佛爺,臉色端庄嚴肅,對和尚說:“你替唐參軍家驅赶野狐狸嗎?”和尚跪下磕頭。唐參軍家的老少人等都一再地虔誠地行禮,高興看見了真佛爺,拜請佛爺降落下來,很長時間才降下來,坐在那個壇上,唐參軍侍奉得很殷勤。佛爺對和尚說:“你是修道的人,請你能夠通達一些,又何必長久地吃素食呢?”和尚說:“做法事能吃肉嗎?”佛爺說:“只要看你內心里能不能堅持修道,雖然吃了肉,也不會有防礙。”就讓唐參軍去買肉。佛爺自己吃了些肉,接著把肉分給和尚以及唐家的人,把肉全吃光了,吃完肉,忽然看見壇上坐的是趙門福,全家人又歎气又痛恨,因為都被趙門福玩弄了。趙門福說:“你們不要厭惡我,我再也不來了。”從那以后再也沒來。 唐代的牛肅有個舅舅曾路過澠池,到澠池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會見田氏子。离田氏庄園十多里的地方,路又高又險峻,路旁都是柞樹林。傳說樹林中有迷惑人的狐狸。來來往往路過樹林的人,全都成群結伙才敢通過。舅舅到了以后,田氏子讓老仆人到澠池去買酒菜。天還沒亮,仆人就走了,天晚了還沒回來。田氏子覺得挺奇怪,等到仆人回來,他的一條腿又瘸了。問他是什么原因,仆人說:剛走到柞樹林時,被一只迷惑人的狐狸絆一下,因而跌倒了,傷了腿。問他為什么說是看見了迷惑人的狐狸,仆人說:“我正走在下坡路時,狐狸變成婦女,突然來追赶我,我嚇得赶快逃跑,狐狸又飛快地追赶,就被狐狸追上,因此跌倒受傷。我害怕狐狸變妖怪害人,掙扎著站起來打那狐狸。婦女嘴里哀告祈求,反而說我是狐狸,多次說‘叩頭野狐,叩頭野狐’。我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此狠狠地打了她,才免去了這場災禍。”田氏子說:“你無故打人,還胡說是狐狸吧。”仆人說:“我雖然狠狠地打她,她卻始終沒改變婦女的樣子。”田氏子說:“你一定是誤傷了別人,先進屋吧。”日落后,只見一個婦女身体受傷頭發蓬亂著,路過門前來要水喝,對田氏子說:“我剛才在柞樹林,遇上一只老狐狸變成人,我不知是狐狸,跑上去与他作伴,好一起過柞樹林,想不到老狐狸把我打成這個樣子。幸虧老狐狸走了,我的命才能保住。我是北村人,口渴了來要點水喝。”田氏子害怕她看見老仆人,給她水喝讓她走了。 徐安是下邳人,喜歡捕魚打獵。徐安的妻子王氏很美貌,很多人都知道。唐開元五年的秋天,徐安去了海州,王氏自己住在下邳。忽然有一天,有一個少年,樣子很魁偉,看著王氏說:“可惜你這么漂亮,卻白活了一生。”王氏听見少年的話心里很喜歡,就与少年結識并相好,而且你來我去毫無忌憚。徐安回來以后,妻子見到他,夫妻感情有了很大的變化,徐安很惊訝。他妻子到了太陽快落山時,就妝飾打扮靜靜地一人呆著,到二更的時候,竟然不見了,到天亮才回來,也看不見她從哪里出入。有一天,徐安偷偷偵察她,他的妻于是騎著一只舊籠子從窗戶飛出去,到天亮又回來了。徐安在這天晚上,把妻子關在別的屋里,就假扮成女人的樣子,袖里藏著短劍,騎著舊籠子等在那里,到二更時,忽然從窗戶飛出去,一直飛到一個山岭上,才到了相會的地方。那個地方帳幔華麗,酒菜擺滿桌子,座位上有三個少年,徐安還沒下來,三個少年說:“王氏來得為什么這么早呢?”徐安就揮起短劍擊殺他們,三個少年死在座位上,徐安又騎上舊籠子,卻不再會飛了,只好等天亮,再回去。天亮了看那夜里殺死的少年,都是老狐狸。徐安回到家里,他妻子這天晚上不再妝飾打扮了。 霍邑就是古代的呂州,城池很堅固。縣令住宅的東北方有個小城,城牆的四面都百步長,高三丈,牆厚七八尺,小城的名稱叫“囚周厲王城”。那《左傳》上所說的“千万人不忍心,把周厲王流放在彘城”,就是指現在的霍邑。周厲王死后,就埋葬在小城的北面。小城因年代久遠,就有迷惑人的狐狸住在里面。不論官吏家或老百姓家,子女中長得有姿色的,半夜時常被狐狸弄斷她們的頭發,就象刀砍斷的一樣。遭受禍害的人往往還有不知不覺的。唐代時,霍邑中有個叫靳守貞的人,平時就善于寫符念咒,有一次,他替縣里送囚犯到趙城去,回來時走到金狗鼻山,看見汾河西岸的水邊,有個女子穿著紅色衣服,在水里洗衣服。守貞看那女子,那女子忽然從空中渡過河來,就順著山岭踩著虛空,來到靳守貞站的地方。手扯著他的斗笠,腳踏著他的衣帶,准備割取他的頭發。守貞送囚徒,手里還拿著斧子,于是砍中女子,她墜落地上,他又扑上去砍她,女子死后就變成了雌狐狸。守貞把狐狸帶到縣里,陳述了事情的經過,縣令不相信他。守貞回到家里以后,于是每天夜里有個老頭和老太婆,繞著他的住處哭鬧,向守貞索要他們的女儿,守貞不害怕。一個多月后,老頭和老太婆罵著离開了,說:“無緣無故就殺了我的女儿,我們還有三個女儿,終究有一天會把你困住!”于是就沒了聲息,而且截斷頭發的事也沒有了。 唐代有個洛陽尉叫嚴諫,堂叔去世了,嚴諫去吊唁。之后十多天,堂叔家的人全都脫下喪服了。嚴諫找來叔家的人打听,回答說:“死去的人不讓穿。”接著述說死去的人說話和安排事情的情況,就象生前一樣。嚴諫怀疑是野狐狸作怪,下決心管這件事。后來到叔叔家去,靈柩里就傳出聲音,憤怒地吩咐子弟們,不要再讓當縣尉的侄子嚴諫進來,他來對家里的事沒有好處,只知道亂猜疑。也對嚴諫說:“五郎你的公事好象很忙,不該經常到這里來。”嚴諫后來突然帶著蒼鷹、雙鶻、黑雕、獵犬等十几种動物,和他手下的一百多人,全都拿著器械把宅子圍了好几重,就走進靈堂。忽然看見一只全身都是紅肉的野狐狸,仰面在屋頂行走,射擊也射不中,不一會,打開門,跳了出去,從此不再出現。接著怪事就沒有了。 唐代潤州韋參軍幼年時積有陰德,雖然是親兄弟也不知道。韋參軍常常說自己并不聰明,很自卑。后來忽然對各位兄長說:“應當用正道來取得財物,不能強求”。各位兄長對他說的話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長進,他回答說:“現在昆明池中有很多珍寶,可以一起去拿。”各位兄長就和他一塊去。到了昆明池邊,用手捧水,池水就干枯了。只見有很多金銀財寶,他對兄長說:“可以去拿珍寶。”兄長們越走越深,竟然拿不到珍寶。他說:“這就是只能看卻不能得到,事情都有一定的緣分。”各位兄長贊美他,問他說:“你平時不出門,怎么學到這樣的妙法。”他笑了笑卻不回答。很久之后說:“明年能得到一個官職,不必擔心生活的貧困。”接著就被荐選擔任了潤州的書佐,于是潤州去上任,途中經過開封縣。開封縣令的母親得了狐媚病,前前后后有很多術士都不能治。有個道士能見到鬼魂,對縣令說:“近來連續看見有好多的儀仗隊,有個‘异人’要到開封縣境來。如能得到這個人,太夫人的疾病一定能治好。”縣令派他等候“异人”。過了几天回來說:“已經到了這個縣的旅店,你應該親自去會見。”縣令去面見韋參軍,說了詳細情況禮貌地請求治病。韋參軍笑著說:“這是一個道士向您說的吧?但是因為太夫人的緣故,向別人屈身行禮,也應該同情啊。幸虧你我相遇,太夫人的病一定能治好。明天,從縣橋到你的住宅,不要禁止行人們行走,讓大家看看這事,我會去你家處理好。并且你還要回家去洒水打掃一下,點上香等著我。”縣令全都按他說的做了。第二天來到縣令的住處,面見太夫人,問了疾病的情況,用柳樹枝向她身上洒水。不一會,有一只年老白色的野狐狸從床上下來,慢慢地走到縣橋上,然后就不見了。縣令贈送他財物,韋參軍都不接受。至官任上一年后,對他的妻子說:“下個月我就死了,我死后,你嫁給這個州的判司,能生三個儿子。”后來的事全都象他說的那樣。 唐代有家姓楊的,二個女儿都嫁給了姓胡的人家,小胡郎受到岳母的喜愛。大胡郎對岳母的使女說:“小胡郎是個野狐狸罷了,岳母卻不喜歡我,反而喜歡野狐狸。”使女回去說給主母听,主母問怎么知道是野狐狸?大胡郎回答說:“弄個鵲頭挂在門上,等小胡郎來的時候,讓他的妻子招呼他用熟肉作供品來祈禱,反复這樣說,他一定會逃跑。”楊氏照著說的做,小胡郎果然逃跑了。所以至今人們還相傳說,你用熟肉進行祈禱能克制野狐狸的迷惑,很有效驗。 唐代河東人薛迥和他的同伴十個人在洛陽嫖娼,娼婦一連住了好几天,每個人都給賞錢十千。之后有一天的半夜時,妓女要离開,薛迥留她等天亮再走,妓女煩躁不安,好几次要求离開,并抱著錢走出門去。薛迥命令守門的人不要讓她出去,守門人不替她開門。妓女拿著錢仔細地尋找出路。找到一個水洞,變成一只野狐狸,從水洞中出去了,那些錢也就留在水洞的邊上。 唐代人辛替否,他母親去世后,靈位上常有死者的說話聲,和平常沒什么兩樣,家里的人恭敬地侍奉著象活著時一樣。辛替否的表弟是個術士,在京城里听說了這件怪事,因此親自來看看,偷偷地藏在辛替否的屋后施展法術。一進門,看見一只身上無毛的雌狐狸,就殺死了它,怪事就消失了。 唐朝代州一個老百姓家有一女儿,他哥哥從軍到遠方去了,不在家里,只有母親和女儿住在一起。忽然看見菩薩乘著云彩來到她們家,對那個母親說:“你家很好,我想住在這里,要快點收拾整理一下,不久我就來了。”村里人听說了,都爭著到她家來幫忙,剛整理收拾完畢,菩薩駕馭五色的彩云來到那屋,村里的很多人都來供養菩薩。菩薩又命令大家不要說出去,恐怕四面八方的信徒,不停地來來往往。村里的人因此互相告誡,不說這件事。菩薩与那個女儿私通有了身孕。過了一年,她的哥哥回來了,菩薩說:“我不愿意看見男人。”命令母親赶走儿子,儿子就不能進家門了。儿子因此拿出全部財產訪求道士,很久以后,才求到一個道士,替他施展法術,偷著看那菩薩,卻是一只老狐狸,就拿刀進去,砍死了狐狸。 唐代祁縣有一個農民,因為京城征收糧草,到太原府去。等回來時,走到半路上天就黑了,有一個身穿白色衣服的婦女站在路邊上,對農民說:“我今天從都城回來,覺得很困倦,想搭車歇一會,可以嗎?”農民答應了她,她就上了車。行走不到三四里路,因為要給車轅上油,忽然看見一條狐狸尾巴從車縫里垂到本轅下,農民就用鐮刀砍斷了尾巴,那個婦女變成一只沒有尾巴的白狐狸,嚎叫著跑了。 唐代的始丰縣令張例,得了狐魅病,經常地發作,家里的人都束手無策。張例經常地伸出右臂念著咒語說:“狐娘健子。”他的儿子悄悄地拿著鐵棒,等張例病發作時,就從身后擊他,就從他身上掉下一只老雌狐。把狐狸拿到十字路口燒了,從那以后病就好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