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鄭宏之 汧陽令 李元恭 焦練師 李氏 韋明府 林景玄 謝混之 唐朝定州刺史鄭宏之剛開始脫掉百姓的服裝當官的時候,做的是縣尉。縣尉的官署很長時間沒人居住了,屋宇破坏嚴重,庭院特別荒涼。鄭宏之上任以后,割去了野草,修理了房屋,然后就要進去住。有個小官吏堅決地規勸,不讓鄭宏之住進去。鄭宏之說:“我走得正行得直,為什么要怕妖鬼?我的性情倔強,終不能改變。”住了兩天,夜里,鄭宏之獨自臥在前堂,堂下燈火明亮。有一位貴人,由一百多位騎馬的隨從簇擁著,來到庭下。貴人生气地說:“什么人亂闖,敢住到這儿?”貴人命令手下把鄭宏之拖下來。鄭宏之不吱聲。上去拖鄭宏之的人走到堂前,不敢靠近。鄭宏之就站了起來。貴人命令一個大個子把鄭宏之捉起來。大個子登上台階,順著牆奔跑,把燈吹滅。所有的燈都被大個子吹滅了,但是鄭宏之跟前的一盞依然亮著。大個子想上去吹滅它,鄭宏之揮劍刺去,一下就刺中,血流到地上。大個子就跑了。貴人漸漸地逼近,鄭宏之整理一下衣服和帽子,請他和自己一塊入座。他們談了一宿,說得很投机。鄭宏之知道他沒有防備,拔劍就刺。貴人受了傷,他的左右急忙上來扶住他,說道:“大王今天被刺傷了,怎么辦哪?”說著,就把他弄走了。接著鄭宏之就讓一百多個手下尋找那貴人的血跡。尋到北牆下,有一個一寸見方的小洞,血跡進到這里面了。鄭宏之下令往下挖。挖了一丈深,挖出大大小小十几只狐狸,鄭宏之把它們全都捉了起來。在洞下又挖開一丈多,挖到一個大洞穴。洞穴里有一只老狐狸。這只老狐狸沒有毛,裸露著身子,坐在土床上。旁邊還有十几只侍奉老狐狸的小狐狸。鄭宏之把它們全部拘捕了。老狐狸說道:“不要害我,我保佑你。”鄭宏之命人在堂下堆起了柴薪,點著火,把狐狸一個個扔進去燒死。輪到老狐狸的時候,老狐狸拍打著自己的面頰請求說:“我已經一千歲了。我能和天來往,殺我是不吉祥的。放了我又有什么害處呢?”鄭宏之就沒殺它,把它鎖在院子里的一棵槐樹上。頭天夜里,有自稱是山林川澤叢祠之神的許多神鬼來拜見老狐狸。它們說:“不知道大王遭到不祥的災禍。雖然想解救你,但是苦于沒有辦法。”老狐狸點頭。第二天夜里,又有一些土地鬼來朝見老狐狸,說的也象山神們說的一樣。第三天夜里,有一個神自稱叫“黃撅”,領了許多隨從,來到老狐狸跟前說:“大哥怎么忽然這樣了?”于是就伸手去拽鎖,鎖被他拽斷。老狐狸也變成人,他們一塊走了。鄭宏之跑來追赶,已經來不及了。鄭宏之認為“黃撅”這名是個狗名。這里誰家有狗叫黃撅呢?到了天亮,他召見小官吏們詢問。有一人說:“縣倉庫有一條狗已經老了,不知到哪去了,因為它沒有尾巴,所以都叫它黃撅。難道這條狗是妖怪嗎?”鄭宏之讓人把這狗弄來。弄來之后,捆綁起來准備殺了煮肉吃。狗象人那樣說道:“我确實是黃撅神。你不要害我。我經常跟隨你,你有什么吉凶禍福,我都提前告訴你,難道不好嗎?”鄭宏之讓別人退出去,單獨与它談了一會儿,就把它放了。它也變成了人。鄭宏之一直与他談到半夜才离開。鄭宏之掌管捉拿寇盜方面的事。忽然有几十個劫道的竄入境內,住在客棧里。黃撅神來告訴鄭宏之,哪里有人行搶,哪里有人偷盜,捉到可以升官。鄭宏之按他說的去圍捕,果然抓到了。于是就升了官。后來鄭宏之連續被升遷,黃撅神總是提前告訴他。至于災禍,也常常讓他回避。沒有不准的。鄭宏之得到极大的報答。鄭宏之從宁州刺史改為定州刺史的時候,黃撅神和他告別而去。因此人們說鄭宏之的官祿到頭了。鄭宏之到了定州之后,因中風而丟了官。 唐朝汧陽縣有一位縣令,筆者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正在任上,忽然說想要出家,念佛誦經极其誠懇。一個月以后,他的房舍上空生有五色云,又看見一位菩薩坐在一只獅子上。菩薩喊著縣令感歎地說:“你的發心弘大,能成上等正果。你應該堅定地保全自己,不要退縮,坏了大事。”菩薩說完便飛去。縣令于是就禪坐靜思,閉門不出,六七天不吃東西。家里人因此很擔心,怕他因此而損害壽命。赶上一個叫羅公遠的道士從蜀地去到京城,途中暫住在隴上,縣令的儿子就去向他請教。羅公遠笑道說:“這是一只天狐干的,也不難對付。”于是羅公遠給縣令的儿子寫了几張符,說這樣就能治好。縣令的儿子把符扔到井里一張,就把門打開,一看,父親已餓得不成樣子。就逼縣令把符吞下去,縣令一下子就醒悟了,不再談論修道的事了。后來過了几年,縣令罷官在家。他家住在效外,原野平展遼闊,一望千里。有一天縣令無事,就拿著手杖走出門來。他遠遠望見桑樹林下有一位貴人從南方走來。這貴人的前后有十几個騎馬的侍從,看樣子象王爺。縣令回到門里回避。騎馬的人不多時便到了門前,通報說,劉成前來拜見縣令。縣令非常惊愕。從不認識,為什么來見他呢?相見之后,進到堂中落座。貴人對縣令說:“承蒙你賜給我婚姻,我哪敢不來拜見。”當初縣令在任的時候,有個沒出嫁的女儿,到現在已經十六歲了。縣令說:“我根本就不認識你,怎么能把女儿許給你呢?”劉成說:“不把女儿嫁給我,事情也好辦。”說完,他用右手拉著口站在那里,縣令的房屋頃刻間開始震動,井和廁所互相流淌,什么東西都漂蕩不定。縣令不得已,只好答應了。當時約定在第二天送禮成親。成親之后,劉成總住在縣令家里。他送的禮很丰厚,資助的東西也很多,家里的人們不討厭他。后來,縣令的儿子來到京城,求見羅公遠。羅公遠說:“這個狐狸原先沒什么能耐,現在卻掌握天帝的‘符菉’了,我也比不上的,有啥辦法!”縣令的儿子懇切地請求,羅公遠才答應跟他走一趟。不久到了縣令的居所。羅公遠在縣令門前十几步的地方設立一壇。劉成拿著木杖來到壇前,罵老道士說:“你來干什么來了?你什么也不怕?”羅公遠做法已成,就讓劉成和他交戰。劉成坐在縣令的門口,羅公遠坐在壇上。羅公遠就用東西襲擊劉成。劉成倒在地上,老半天才起來。劉成也用什么東西襲擊羅公遠。羅公遠也倒在地上,和劉成一樣。如此往返進行了几十次。羅公遠忽然對弟子說:“他把我打死,你應該大哭,我得用神法綁他。”等到劉成打的時候,羅公遠倒在地上,弟子便大哭。劉成很得意,沒有防備。羅公遠于是就用神法襲擊劉成。劉成十分害怕,自己說力已用盡,就變成了一只狐狸。羅公遠已經站起來,用坐具打狐狸,把它裝進一個大口袋里,乘驛站的車馬回京。唐玄宗看了這狐狸,把它當成一种笑料。羅公遠上前報告說,“這是天狐,不能殺,應該把它流放到東方去。”于是就寫符把它流放到新羅。狐狸拿著符飛去。現在新羅有劉成神,當地人對這神很恭敬。 唐朝吏部侍郎李元恭,他的外孫女崔氏,姿色殊麗,十五六歲的年紀,忽然被狐狸精魔上了。時間長了,那狐狸就變成一個青年男子,自稱胡郎。李家多次請術士也不能把他除掉。李元恭的儿子博學多智,曾經問胡郎也有學業沒有。狐狸就開始談論,天南地北,古往今來,無所不談。他讓狐狸解答許多疑難問題,与狐狸相處得很親近,很隨便。時間長了,胡郎就對崔氏說:“人生一世,不能不學點什么。”于是就領來一位老人給崔氏講授經史。前后三年,崔氏很懂得各家的大義。又領來一人,教崔氏書法。經過一年,崔氏又因為工于書法而聞名。又說:“婦人為什么不會點音樂?箜篌、琵琶,這些本來都是平常樂器,不如學彈琴。”又領來一人,善于彈琴,說姓胡,是隋朝時陽翟縣的博士。這位姓胡的琴師把各种曲子全教給她,把曲子的妙處全都講出來,以及其它名曲,不可胜數。琴師自己說也善于《廣陵散》,接連多次見過嵇康,但稽康不讓把《廣陵散》教給別人。他對于《烏夜啼》尤其能表達出它的奧妙。李元恭的儿子后來問道:“胡郎為什么不把媳婦娶回家去呢?”狐狸特別高興,就拜謝說:“我也很早就這么想了,之所以沒敢說,是因為我的地位太微賤了。”這一天狐狸遍拜家人,欣喜若狂。李元恭的儿子問胡郎要來迎妻子,家在什么地方。狐狸說:“我家門前有兩棵大竹子。”當時李家有竹園。李元恭的儿子就尋找狐狸的行蹤,見兩棵大竹子之間有一個小孔,知道這是狐狸洞,就往里灌水,先灌出來猳貉及其它狐狸几十只。最后有一只老狐狸,穿著綠色衣衫,從洞里爬出來,這是它平常穿的那套衣服。家人們高興地說:“胡郎出來了!”殺了它之后,那怪就絕跡了。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位焦練師修練道術,聚集了許多弟子。有一位穿黃裙子的婦人,自稱阿胡,向焦練師學道術。經過三年,她把焦練師的道術全學去了,就堅決地要求辭去。焦練師苦苦地挽留她。她說:“我是一只野狐狸,本是來學道術的,現在沒有道術可學了,按道義是不能留下的。”焦練師于是就想用法術拘捕阿胡。阿胡能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應對,焦練師總比不上她。于是焦練師在嵩山頂上設壇,啟告太上老君。他說:“弟子雖然不才,但是畢竟是道家弟子。妖狐侮辱弟子事小,恐怕道家的大事業也要被她毀坏。”他說得十分懇切。壇的四角忽然有香煙生出,俄而變成紫色的云,几十丈那么高。太上老君出現了,就站在云中。焦練師于是禮拜陳述道:“我的正法已經被妖狐學去了,得另想辦法降她。”太上老君就在云中作法,有一位神王在云中用刀砍斷了狐狸的腰。焦練師大大地歡喜慶賀。太上老君忽然從云中下來,仍變成了那黃裙婦人走了。 唐開元年中,有一個姓李的小女孩,早早就失去了父親,母親領她住在舅舅家。女孩那年十二歲,有一只狐狸想要討好她。這一只狐狸雖然沒有現形,但是它的言語及待人接物的能力都很強。一個月以后,這只狐狸又來了,聲音略微有些變化。家里人笑著說:“這是另外一只野狐狸了。”狐狸也笑著說:“你們是怎么知道的?以前來的是我的十四哥,我是他的弟弟。我還有不長時間就要娶老韋家的女儿了,用紅羅做了一件半截袖布衫,我哥不講理給偷了去,讓我的親事辦不成。我一直想報复他,所以就來到這儿。”李氏于是就表示感謝,求它想一個免災的辦法。狐狸說:“明天是十四哥來看人的日子,當他來到這里之時,一定會非常惱怒非常煩亂,可以暫時讓你女儿掐著無名指第一節來消災。”說完便走了。大狐狸來到,赶上女孩正在吃飯。女孩按照小狐狸教給的辦法,掐住無名指第一節。狐狸把六七顆菩提子那么大的藥丸往女孩飯碗里扔,怎么扔也扔不進去。狐狸非常惊訝,一個勁地歎气,大聲說:“這是我到嵩山學道的時候弄到的!”座中有一位老婦人拿到狐狸的藥,很怕藥丸掉了,有人問她怎么回事的時候,她就說:“野狐野討好我!”狐狸傲慢地罵道:“老家伙你算個什么東西,哪有人喜歡你這樣的!”狐狸走后,小狐狸又來了,問道:“事情辦得怎么樣?我說的靈不靈”全家人表示感謝。小狐狸說:“十几天以后,我哥還能來,你們要多加小心。這人与天府已經有來往,單會寫符念咒的法術,不能把他怎么樣。只有我能制住他。等他要來的時候,我還來這里。”將要到那天的時候,小狐狸果真又來了。它把一些包裹的象松花一樣的藥交給女孩說:“我哥明天一定能來。明天早晨,可以讓人用車馬載著你,向東北走。有人騎馬追你的時候,應該把藥散布在車后,這就能免除災禍。”等到明天,李氏就象小狐狸說的那樣,用車拉著女儿向東北走。剛走五六里,就有許多騎馬的人追來。將要追上的時候,就把藥布置在車后。追的人見到藥,就站住了,不敢再前進。這天晚上,小狐狸又來了,笑著說:“借上我的力沒有?另有一法,應該能永遠免除你的災難。以后我也不再來了。”李氏再次下拜,堅決要求小狐狸幫助。小狐狸就讓她弄一塊向東伸出的桃枝,做成板,在板上用朱砂寫齊全州縣鄉里胡綽、胡邈,把這樣的符釘在大門和中門外。小狐狸說,這樣做就一定能永遠不鬧精怪了。小狐狸于是就沒有再來。當時李氏的女儿還小,還不到嫁人的年齡。几年以后,她的女儿到底丟了。 唐開元年間,有一個狐狸精自稱崔參軍。到韋明府這里來,向他求婚。韋氏知道這位崔參軍是妖物,但是還是以禮相待,把他打發走了。那狐狸沒走,他找到后房,對韋氏的女儿說,他就是她的女婿,女儿便哭泣起來。這狐狸說了不少狂妄的話。韋氏多次延請術士,狐狸說話更加傲慢,無法把他赶走。听說峨嵋山上有一位道士能治邪魔怪病,就請求到蜀地任縣令,希望借著他的本事消災。到了蜀地之后,道士設了一個法壇對付狐狸。不多時,狐狸來了,把道士捉住,綁上,挂在樹上。韋氏來到院子里,問道:“尊師為什么在這儿?”狐狸說:“他膽敢施行禁術對付我,剛才讓我把他暫時綁起來了。”韋氏從此甘愿把女儿送給狐狸,不再有什么希望。家人對狐狸說:“你要想做女婿,可以送兩千貫錢作聘禮。”這位崔參軍就讓人在檐下放好坐席,准備好穿錢的小繩等著,然后房檐上就往下掉錢,婢女們就把錢穿起來,正好穿了兩千貫。又過了好長時間,才把女儿許給他。他讓韋氏請假送禮,同時去會見一下親戚朋友。等到去那里一看,車馬很多,聲勢很大,迎送客人的人就有三十多位。迎到韋氏的時候,送給他雜彩五十匹。紅羅五十匹。其他東西也令人叫好。韋氏于是把女儿給了他。又過一年,儿子有病,老兩口就讓女儿問崔郎。崔郎回答說:“八叔房中的小妹,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叔父讓她選個富貴人家。他之所以有病,是因為小妹進到他屋里去了。”韋夫人罵道:“死不了的野狐狸精,你公然魔去我一個女儿不夠,還打我儿子的主意!我們夫婦已到晚年,就指望這個儿子了。給你們狐狸當女婿,這不斷了我們的后代嗎?”崔參軍不吱聲,只是笑。韋氏夫婦從早到晚地求他,騙他說:“你要能治好我儿子的病,女儿的事就再也不提了。”好長時間他才說:“治好病倒容易,就是怕你們說話不算數啊!”韋夫人頻頻地在他面前盟誓,表示絕不反悔。另一天,崔參軍才從怀里取出來一張文字,讓韋夫人照樣書寫,又弄一個喜鵲窩在儿子房前燒了,又讓儿子拿著喜鵲頭自衛。他說這樣做就能治好病。韋氏按他的說法做了,几天之后儿子就好了。女儿也照樣做,自稱崔參軍的狐狸也不敢來了。他罵道:“丈母娘果然負約了!早知這樣,我哪能說!現在我只好走嘍!”五天之后,韋氏臨窗而坐,忽然聞到院子里臭不可耐,還有一股旋風從空中降下。原來是自稱姓崔的狐狸。他的衣服破損,流血淋漓。他對韋氏說:“你的夫人真不仁義,字寫得太明顯,被天府知道了這件事,把我打得差點死了。從今以后長期流竄沙磧之間,不能再來了。”韋氏大聲喝斥道:“窮老怪,為什么還不快滾?還敢在這逗留?”狐狸說:“難道你就不記得我那些錢物的好處?我偷用了天府的錢而犯罪,現在沒錢還,才受此殘害。你為什么這么無情呢?”韋氏被他的話感動了,多次向他致謝。他徘徊了一陣,又變成一股旋風离去了。 唐朝時有個叫林景玄的,是京兆人,僑居在雁門。他以騎馬射箭四處打獵為生。郡守賞識他的本領,就招募他為衙門將。他曾經和他的十几個同伴騎著健馬,帶著弓箭兵器,臂上托著鷹,手里牽著狗,一起馳騁于田野之間,獵獲了很多麋鹿狐兔什么的。從此,郡守讓他愿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辦公。有一天,他在郡城的高崗上打獵,忽然從草叢中蹦起一只兔子。他打馬就追。僅追了十來里地,兔子藏進一個墓穴里。林景玄下了馬,讓兩個兵卒守在墓旁,自己解下馬鞍休息。忽听到墓穴里有人講話:“我是土命,克土的是木。時在于乙,辰居卯,二木一起來,我要死了嗎?”然后就感歎了好久。又說:“有從東邊來的,我就沒法避免。”林景玄听到這些話,覺得奇怪,就往墓穴里看。他看到一個老頭。這老頭穿著白衣服,胡子白而且長,手里拿著一軸書。他面前有不少死鳥鵲。林景玄就問他是誰。老頭吃惊地說:“果然害我的人到了!”于是他就謾罵。林景玄心里默默地想道:“這個洞穴特別小,而老頭住在里邊,難道是鬼嗎?不然,他就是偷了東西以后藏在這里。”于是他把墓穴毀了。老頭變成一只老狐狸,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林景玄就把狐狸射死。看看那軸書,點畫非常怪,象經書又不是梵文,用白色絹做成書頁,僅有几十尺長。林景玄把它燒了。 唐朝開元年間,東光縣縣令謝混之,以嚴酷強暴的手段治理政事,在河南是有名的。謝混之曾經在縣東大規模地打獵,打死許多狐狸和狼什么的。那年冬天,有兩個人到御史台告發謝混之殺死他們的父兄以及非法侵吞他人財物等罪行。中書令張九齡讓御史張曉前去考察辦理。兩個告狀的人被綁起來一起前往。張曉平素与謝混之要好。他事先將狀子的情況透露給謝混之,讓謝混之有所准備。謝混之問遍縣里所有的里正,里正們都說不認識這兩個告狀的人。謝混之以為里正們騙他,已經分別按照狀子提到的罪狀指明它的虛妄不實等待辯解。張曉將到滄州,先發公文逮捕謝混之下獄。謝混之讓吏人代替自己打點使院等候張曉。有一個里正從寺門前路過。門外的金剛,有木室關護得非常牢固。里正听到金剛底下有人說話的聲音。那門已經上鎖,顯然不是人進去了。里正于是就近前去听。听到里邊有人禱告說:“縣令不象話,殺死我的父兄,現在我的兩個弟弟到御史台去訴冤,使者馬上就要到了,希望大神保佑,讓他們打贏這場官司。”過了一會儿,有一個孝子從空隙中出來。里正知道他不是人,就往前走去找他。那人見了里正,慌慌張張地進了寺院。里正追到廁所那人便不見了。里正回來告訴了謝混之。謝混之惊愕了半天。他說:“我春天時大量捕殺狐狸和狼,莫非是因為這事?”等到張曉到了,把告狀的領出來,縣里人都不認識他們。兩個告狀的強烈地爭辯,并不理屈。謝混之不知是怎么回事。有個有學問的人勸縣令弄一條獵狗來。獵狗弄來以后,獵狗一見到兩個告狀的人,就直扑上去。那兩個人一下子跳到房上去,變成兩只狐狸逃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