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柰祗草 三賴草 席箕草 護門草 仙人絛 合离草 老鴉笊篱草 鬼皂莢 青草槐 銅匙草 水耐冬 三白草 無心草 盆甑草 女草 媚草 醉草 舞草 相思草 無情草 忘憂草 睡草 千步香草 麝草 治盅草 蛇銜草 鹿活草 解毒草 毒草 蕉毒草 牧麻草 龍芻 紅草 宮人草 焦茅 銷明草 黃渠草 聞遐草 始皇蒲 夢草 漢武牧馬草 水网藻 地日草書帶草 金橙草 望舒草 神草 柰祗,出在拂林國。苗高三四尺。根挺大,形如鴨蛋。葉像蒜葉,葉中心抽出一根長長的條。莖端開花,花六個瓣,紅白色,花心是橙紅色的。只開花不結籽。這种草冬天生長夏天枯萎,和薺麥類似。把它的花壓成油,用油涂身,可以驅除風寒濕气。拂林國王以及國中的貴族們用它。 曹州及揚州的淮口,出產一种植物叫“夏梨三賴草”。金黃色,生長在高山腳下。此草最适用于做魅藥。 席箕,還有一名“塞蘆”,生長在北方胡人境內。古詩云:“千里席箕草。” 常山北有一种草,名叫“護門草”。把它放到門上,夜間有人通過,它就發出呵斥聲。 衡山出一种叫“仙人絛”的植物,沒有根,多半生長在石頭上,形狀像帶子,共三股,綠顏色。不過并不常見。 合离草,它的根像芋魁,有十二個“游子”環繞著。這十二個“游子”由根須互相牽連著。但實際上并不相連,以气勢相連屬罷了。一名叫“獨搖”,還有一名叫“离母”。那些本地人吃的,就被叫做“赤箭”了。 老鴉笊篱草,它的葉像牛蒡葉而比牛蒡葉窄。种子成熟時,顏色發黑。它的形狀像笊篱。 鬼皂莢,生長在江南沼澤地中,樣子很像皂莢,高一二尺左右。用鬼皂莢煮水洗頭,有益于頭發的生長。它的葉也有除去衣垢的功效。 龍陽縣裨牛山南,有一种叫做“青草槐”的植物,叢生,高一尺多,花像金色小燈,五月開花。 銅匙草,生長在水中。葉子像剪刀。 水耐冬,這种草整個冬天都泡在水里但是不死。段成式城南的別墅池子里有這种草。 三白草,剛生長出時并不白。進入夏季,葉尖儿上才開始發白。農人等到這個時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蒔弄。三個葉發白時,就全都抽穗開花了。它的葉子很像署預。 蚍蜉酒草,一名叫“鼠耳”,是因為像鼠耳之形。此草也叫“無心草”。 盆甑草,就是牽牛子。中秋節之后它就不再生長。形狀像小盆,里邊有籽。此草像龜蔓署預。 葳蕤草,一名叫做“麗草”,也叫它“女草”。江湖中人叫它“娃草”。娃就是美女,所以又用“娃草”來稱呼。 鶴子草,是一种蔓生植物。它的花呈曲塵色,蒂呈淺紫色,葉像柳葉而比柳葉短。正當夏天開花。南方人說它是“媚草”。把它采回來晒干,可以做成女人面部的化妝品。它的形狀象飛鶴,翅、尾、嘴、腳,沒有不具備的。這种草的蔓到了春天生雙虫,只吃它的葉。越地女子把這虫捉回去放到妝奩中,像養蚕那樣養著,摘媚草葉喂它。虫老之后蛻化成蝴蝶,赤黃色。婦女把這蝶帶在身上,叫它“媚蝶”。 《尸子》里有這樣的記述:赤縣洲,是依傍于昆侖的大土丘。它的東面就是鹵水島。山左右,生長著玉紅色的草。吃這种草的一粒果實,就會醉臥三百年。 舞草出在雅州。它一根莖三片葉。葉的形狀像決明。一片葉長在莖端,兩片葉相對長在莖半腰。人走近它它就傾斜。人如果在它跟前擊掌唱曲儿,它就像跳舞那樣搖動起來了。 秦地趙地一帶有“相思草”。這种草樣子像石竹,一節一節地連續而生。一名叫“斷腸草”,又名叫“愁婦草”,也叫“孀草”,還有人叫它“寡婦莎”。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思”的意思。 左行草,能使人無情。范陽經常進貢。 萱草,一個名叫“紫萱”,又一個名叫“忘憂草”。吳地的書生們叫它“療愁”。嵇康《養生論》說:“萱草忘憂”。 桂林有一种草叫“睡草”,見了就讓人睡覺。一名“醉草”,也叫做“懶婦箴”。此說見于《南海地記》。 南海出產百步香,百步之外可以嗅到它的香味。現在海邊有千步香,是南海百步香的种繁育的。葉似杜若,紅碧間雜。《貢籍》說:“日南郡進貢千步香。” 龜甲香就是“桂香”。上品是紫術香。一名叫“金杜香”,一名叫“麝草香”。出自蒼梧、桂林二郡地界。現在吳地有一种草叫“麝草”,顏色紅而特別芳香。 新州郡境內有一种藥,當地人叫它“吉財”。這种藥解各种毒和毒虫,神效無以倫比。過去曾經有一個人到雷州去,半路上中了毒,臉腫得變了模樣,他自己說馬上就要死了。但是只用几寸的吉財做藥讓他服下,他吐過一陣之后就痊愈了。當地人說,過去有一個人中了毒,他的家奴弄到這种藥,家奴名叫吉財,因此就用奴名做了藥名。其實就是一种草根,類似芍藥。中毒的人,夜里潛取吉財二三寸,搓磨弄碎,稍微加一些甘草在里面,次日早晨煎服,能吐就好。一般人傳說,要服這种藥,不要公開說明,所以叫做“潛取”,但是不知道是因為什么。有人說,過去有一個鄉間老太太患上了毒虫病,她的儿子是個小官。縣令得知小官的母親害的是毒虫病,就讓他弄吉財為母親治病。天黑才弄到藥。等到第二天早晨,小官的母親說:“我夢見有人告訴我,要是吃這藥就會死,赶快离開它!”說完她就倒在地上。她儿子又去告訴了縣令,縣令堅決讓他給母親吃下。果然就好了。難道中盅毒者也有盅神,就像潛入“膏”、“肓”之間的“二豎”呢? 《异苑》說:過去有一位老農耕地,遇見一條受了傷的蛇躺在那里。另有一條蛇,銜來一棵草放在傷蛇的傷口上。經過一天的時間,傷蛇跑了。老農拾取那棵草其余的葉子給人治瘡,全都靈驗。本來不知道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銜草”當草名了。《抱朴子》說:“蛇銜能把已經斷了的手指接起來,接得和原先一樣。”說的就是這回事。 天名精,另一個叫法是“鹿活草”。青州有個叫劉炳的人,宋元嘉年間,他射到一頭鹿。他剖去鹿的五髒,把鹿活草塞進去,那鹿就像跌倒了似的,又站起來了。劉炳秘密地收取此草栽种它,治好很多斷折之傷。因而鹿活草俗稱“劉炳草”。 建宁郡烏句山南五百里,生長一种草叫做“牧靡草”。這种草可以解毒。百草正茂盛,許多鳥雀都可能誤吃毒草而中毒。鳥雀一旦中了毒,就一定緊急飛到牧靡山,啄食牧靡草來解毒。 博落回毒性很大,生在江淮一帶的山谷中,莖和葉很像麻。莖中間是空的,一吹能發出“勃邏”、“勃邏”的聲音,所以叫它“博落回”。 蕉毒草像芋巨,形狀似麻雀的腦袋。把它放在干地儿上,地就濕潤;把它放在濕地上,地就干爽。做飯的時候把它种到灶台上,等到飯熟時,它就開花結果。人吃了立刻就死。 有一种草叫“牧麻草”,有巨毒。這种草,凡是風能把它的气味吹到的地方,那就几里之內的禾苗全都會立即死掉。李淳風說:“這种草的漿汁本來是清的,見了水就變稠了,見了日光它就濕,入到蔭處它就干,在夏天它喜涼,在冬天,它喜暖。” 東海島的龍駒川,是穆天子養八駿的地方。島中有一种草名叫“龍芻”,馬吃了它,可以日行千里。古話說:“一棵龍芻,化成龍駒。” 山戎的北部有一种草,莖長一丈,葉如車輪,色似朝霞。齊桓公的時候,山戎獻來這种草的种子,于是就种在庭院里,作為成就霸業者吉瑞的標志。 楚地處處有宮人草。形狀像金橙,特別芬芳氤氳。花像紅色小鳥。楚靈王的時候,宮中美人數千,大都哀怨空虛孤獨。有因此死于宮中的,埋葬后,墳墓上全長這种草。 焦茅,高可達五丈。用火把它燒成灰,再用水澆灌,它就又長成茅。這种茅叫“靈茅”。 銷明草,夜晚看它像群星,到了白天它的光便自行消滅。 黃渠,在陽光照耀下就像一片火。它的果實很堅硬。吃下這种果實的人,有火燒身也不覺得熱。 聞遐草,服用它的人能使体重減輕。它的葉像桂樹,莖像蘭草。產聞遐草的國家將聞遐草根獻來,种植以后大多數不結果實,大多數草葉枯萎發黃。皇上下令把它們全拔掉了。 齊南城東有個地方叫蒲台,是秦始皇停留過的地方。當時秦始皇在台下,纏繞蒲草拴馬。至今蒲草生長得還很茂盛,一般都叫它秦始皇蒲。 漢武帝的時候,外國獻來一种草叫“夢草”。這种草像蒲。它白天縮進地里,夜晚才抽發出來。怀揣這种草睡覺,自己就能知道夢的好坏。漢武帝思念李夫人,怀揣這草就總能夢到她。 漢武帝在湖中牧馬的地方,至今野草還有被馬啃咬過的痕跡。湖中人稱這地方叫“馬澤”。澤中有漢武帝下棋的方石,石上有銘刻。 漢武帝的昆靈池中,有一种草叫“水网藻”。枝條橫倒在水上,長八九尺。枝條縱橫,好像网眼。野鴨進入紫草之中,宛如進入一張大网,全都不能逃出。因此而得此名。 南方有一种草叫地日草。三足烏想要下來吃這草。羲和為它駕御馬匹,用手掩住它的眼睛,它吃了這草就悶悶地不再動了。東方朔說,他小時候,掉到一口井里,他墜入地下,几十年沒有著落。有一個人拉住他,讓他到有地日草的地方去。但是中間隔著紅泉,渡不過去。那人把一只鞋送給他當船用,于是他乘著這只“鞋船”泛于紅泉,找到有地日草的地方,終于吃到它。 鄭司農一直居住在不其城南山中,向學生們傳授道業,直到黃巾軍作亂他才避開。他和學生崔琰、王經等賢士們在這里分手。師生揮淚而別。他所居住的山下,草如薤,葉長一尺左右,非常堅韌,當時的人給它起名叫“康成書帶”。 晉武帝做撫軍的時候,府內后堂的牆下,忽然間長出三棵奇怪的草來。這草莖黃葉綠,宛若在整体的金塊上抽出翠芽。花的形狀有如金橙。當時的人沒有能夠知道這是什么祥瑞之兆的,所以就把這三棵草隱蔽起來,不讓外人看見。有一個羌人姓姚名馥,字世芬。他在馬廄里養馬,卻懂得陰陽之術。他說,這三棵草是預示主人將有美德的。姚馥年齡已經九十歲,姚襄就是他的祖父。他喜歡讀書,對酒有特殊的嗜好,往往一醉就是一個多月不醒。在醉了的時候,他喜歡說些帝王的興亡之事。他愛開玩笑,幽默有趣,特別滑稽。他常常歎息道:“九河里的水,不夠用來蒸飯的;七澤里的鹿,不夠用來做菜的。”他常常談到所有人都是稟承天地的精靈的,不會喝酒的,只是有一口气的行尸走肉罷了,何必要做一個沒有思想意識的木偶石像呢?他喜歡喝濃濁的劣酒,嚼其沉淀渣滓,卻總說渴于美酒。同輩們經常捉弄他,呼他為“渴羌”。到了晉武帝登上尊位的時候,忽然有一天他看到姚馥站在階下。他惊奇地發現姚馥也很倜儻,就要提拔姚馥做朝歌郡的郡守。姚馥推辭說:“我生在氏羌异域,遠离華夏文化,能到中原來客居,已經是格外的榮幸。請別把我派到那里去。長期當一個喂馬的,時常賜我一點好酒,讓我好好打發晚年就行了!”晉武帝說:“朝歌是商紂的故都,地上有酒池子,所以才讓你去,你再也用不著喊渴了!”姚馥在階下高聲答應說:“喂馬的老羌,漸漸懂得皇家禮教,普天下的各族百姓,都是帝王的臣子,今天盡享酒池之樂,我就接受朝歌之地,可以与商紂王相提并論嗎!”晉武帝撫按著玉几,很是高興,立即改派姚馥為酒泉太守。酒泉這地方有一眼清泉,水的味道像酒。姚馥乘著酒興拜謝晉武帝。于是姚馥成為一個實行善政的好官,老百姓為他立了“活人祠”。后來晉武帝把府地賜給張華的時候,那三棵草還在。所以茂先的《金橙賦》說:“擢九莖于漢庭,美二株于茲館。貴表祥乎金德,名比類而相亂。”到了惠帝咸熙元年,三棵草變成樹,枝條葉子全都像楊樹,高五尺,以應“三楊”擁有大權。當時有楊雋、楊瑤、楊濟三兄弟,號為“三楊”。是姚馥的話應驗了。 晉太始十年,也就是修建河橋的那年,有個扶支國獻來了望舒草。那草是紅色的,葉子像荷葉,近看就像卷荷,遠望就像舒荷,圓圓的,就像車蓋。也有人說,月出的時候葉子就舒展,月落時葉子就卷攏。這种草被种植在宮內,穿鑿水池寬百步,叫做“望舒池”。愍帝末年,胡人把望舒草移植到胡地。到如今望舒草已經絕种了。那個望舒池不久也成為平地。 魏明帝的時候,御花園里有一种草叫合歡草。這种草樣子像蓍草,一棵草有上百的莖,白天則百條紛紛垂挂疏密有致,到了晚上就百莖并為一莖,人人都說神。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