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金下(水銀附) 張珽 龔播 宜春郡民 張彥 康氏 豫章人 陳浚 建安村人 蔡彥卿 水銀 呂生 玉 沈攸之 玉龍 江嚴 唐玄宗 五色玉 玉辟邪 軟玉鞭 玉豬子 咸通末年,張珽從徐地到長安去,走到一個菜園東邊,當時他正在一棵大樹下。不一會儿,有三個書生相繼而來,圍坐在一起,張珽就問他們各叫什么名字。一個說:“我是李特。”一個說:“我是王象之。”第三個說:“我是黃真。”三個人都說:“我們三人都從汴水而來,想要游一游龍門山。”于是四人一起閒聊。那王象之說:“我去年游龍門山,從這經過,路北一二里的地方,有一個男青年,也是讀書人,讓我在他家住過兩宿才回去。你們可以和我一塊去謁見他。”張珽就和他們一塊去。走到路北一二里的地方,果然看到一處宅院,很荒涼。敲門之后,有一個穿書生衣服的男青年從里走出,他見了王象之很高興,問王象之道:“那三人是誰?”王象之說:“這個是張珽秀才,那兩個是李特和黃真,是我同鄉的書生。”那青年就把他們都請進屋,設酒宴招待。屋里的擺設都很破舊。那青年對王象之說:“黃家弟兄快長大了。”王象之說:“如果皇上有好生之德,恪守帝王之道,關心天下的百姓,即使那几個姓黃的長大了又能怎樣呢?”黃真急忙站起來說:“今天這么好的相聚,正可盡歡,各位為什么多管別人家的閒事,波及到我的子孫呢?”張珽的性情一向剛毅,于是就怀疑他們都不是人,就問道:“我偶然与你們几個在一樹下相遇,你們又領我來到這里,剛才听到你們的高論,我實在是怀疑。黃家弟兄到底是誰?你們几個是不是人呢?我向來膽大不怕事,只管照實說吧!”王象之笑著說:“姓黃的他們弟兄三人將要作亂于東夏。我們三個都是精怪。穿書生衣服的青年是個鬼。”張珽就問道:“是什么東西變成的精?是什么鬼?”王象之說:“我是玉精,黃真是金精,李特是枯樹精,穿書生服的青年就是二十年前死的秀才鄭适。我以前在這里自己變化成精,去年又遇見鄭适,今天來拜訪他。你是活著的人,應該怕我們。既然你不怕,所以我們暫且從容相處也就行了。”張珽又問道:“鄭秀才既然与我同是秀才科,為什么不說話呢?”鄭适說:“我正好想好了一首詩,贈給你。”詩是這樣寫的:“昔為吟風嘯月人,今是吟風嘯月身。冢坏路邊吟嘯罷,安知今日又勞神!”張珽讀詩之后很是悲愴,歎道:“人死了之后,反而不如物体,物体還能化成精靈,而人不能再复化。”王象之等三人,都听到了這感歎,憤怒地走了出去。鄭适也不再久留。張珽也就拂袖而去。等他走到門外回頭再看,看到的是一個殘破的墳墓。于是他追赶那三個精怪,用他佩帶的寶劍砍殺他們。金精玉精都中劍倒斃,只有枯樹精跑得快。追殺不到,于是只好返回,回來后看見一條舊玉帶和一個金杯在路邊。張珽拾得玉帶和金杯,到長安去賣,与其它金玉沒有絲毫不同。 龔播是峽中云安監一帶的大鹽商。當初他很窮,以販賣蔬菜瓜果為業,在江邊上蓋了兩間草房居住。一天晚上風雨驟起,天地陰黑,他望見江南岸有火炬,又听到有人喊叫,急切地要找船過江。當時夜已深,人都睡下了。龔播就獨自擺著小船,冒著風浪去擺渡那人。一到南岸,那個執火炬的就倒在地上。上前一看,原來是個金人,長四尺有余。龔播就把金人用船載回來。于是他就富了。他經營買賣,動輒就獲大利,不到十多年,積累了上万的巨大財富,竟成了三蜀一帶的大富商。 宜春郡民章乙,他家以“孝”和“義”聞名遐邇,几輩子沒分家,各堂房親屬都吃一個灶做出來的飯。他所居住的別墅,亭屋水竹什么都有。他的子弟們都喜歡收藏書籍,喜歡与方士、高僧、儒生結交往來。賓客到來,全都歡迎接納。一天傍晚,忽有一位婦人,年輕貌美,打扮得很漂亮,与一位小婢女一起,上門來要求留宿。章家的婦人們,欣然上前迎接,擺酒宴招待,直到夜深才完。章家一個小子弟,以文為業,年輕而聰明俊秀,見這婦人有姿色,就囑咐他的乳娘另打掃了一間屋子,讓婦人和小婢睡下。到深夜,他偷偷潛入室內,一點聲息也沒听到,于是他就上床扑到婦人身上。那婦人的身体冰涼,章生大惊,點燃蜡燭一照,原來是兩個銀人,重量有千百來斤。一家人全都惊喜异常。但是怕有變化,就用火燒那兩個銀人,竟是真正的白銀無疑。章家至今是巨富,各房子弟婦女共五百多人,每天三頓飯要擊鼓升堂。在江西郡內,這一家的富足昌盛是無比的。 巴巫一帶的百姓,多數都積有黃金。每當有聚會,就在席上羅列許多東西,來顯示自己的富貴。云安有個叫李仁表的人,用大量的黃金做善事,以抬高自己的聲望。發生离亂之后,州府里將官都是習武之人,一個比一個貪婪暴虐。蜀將張彥主管忠州,更厲害。他手下的將校怨恨他,因此叛變起義,株連到同伙數千家。張彥趁机將州中的金子攫為己有,也不知道數量有多少。后來他在蜀中家里專构一室,用來貯藏這些金子。忽然有一天,屋外火煙之光閃閃。他吃了一惊,跑到藏金子的屋里查看,卻沒有著火的地方。因此產生怀疑,就打開箱子查看,發現箱子全都空了。剛才他看到的煙和火,就是金子變的。 偽吳的楊行密,當初定居在揚州。遠离住宅區,人家稀少,煙火不接。有一個姓康的人,以出賣勞動力為生,在太平坊租了間空房子居住。有一天姓康的早晨出去沒有回來,他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孩。孩子剛生下來,就有一個很奇怪的人,紅臉紅衣紅帽,靠著門坐在那里。康妻又惊又怕,沒好聲地把他赶走。那人走到屋西側,“咕咚”一聲摔倒了。赶巧這時候姓康的回來了。將要到家的時候,忽見路邊有五千錢、半邊羊和一尊酒。他等了許久,也不見有人來,就把這些東西拿回家中。妻子也把她剛才看到听到的告訴了他,他就到屋西去找那個怪人,一看,原來是個金人倒在草中。他把金人也拉回家去,于是烹羊飲酒,吃喝全都有了。從此,他每次出門一定能得到好處,漸漸富足起來。他把金人留做傳家之寶。其妻所生的那個孩子,取名叫康平。康平一長大就是個富人。有個叫李潯的人,是江都縣的縣令,他因事來到新宁鄉,見到一所大宅院,就是康平家。這里的父老鄉親為李縣令講了上面這個故事。 天复年間,豫章那里有人蓋房子,挖地時挖出來一個小木匣。打開一看,里邊有十二個金人,各都几寸長,全是古人的衣帽打扮,頭戴十二生肖的屬相,各种姿勢,精妙美麗,簡直不是人工能做的。這家把這些金人當寶貝供起來,因而得福。當時兵慌馬亂,戍守當地的將領搶走了這些金人。以后就不知怎么樣了。 江南的陳浚尚書,自己說他的叔叔大爺們在鄉間都喜歡作詩。同鄉人都叫他陳白舍,拿他与白樂天相比。他性情豪爽,熱情好客。曾經有兩個道士,一個穿黃衣,一個穿白衣,到他家求宿。他家便讓二位道士住在廳堂里。夜間,听到二位道士的床塌了,發出很大的響聲。過了一會儿,又靜得像沒有人似的。拿著蜡燭進去查看,見穿白衣的躺在壁下,是一個銀人;穿黃衣的不知哪里去了。從此他們家富了。 建安年間有個住在鄉村的人,平常使喚一個小孩為奴。小奴來來往往到城里買東西,要經過屋南的大墳墓。墳旁經常有一個穿黃衣服的小孩,和他比力气玩耍。小奴的主人問他為什么往往回來晚了,小奴便把實情告訴了主人。主人偷偷地去看了看,的确像小奴說的那樣。有一天,主人帶著武器前往,埋伏在草叢里。小奴來到,那黃衣小孩又跑出來。埋伏在草叢里的這位立即跳起來攻擊黃衣小孩。黃衣小孩立即被打倒,原來是個金小孩。于是他就把金小孩拿回家中,從此便富了。 有一個叫蔡彥卿的廬州軍吏,是拓皋的鎮守將。一個悶熱的夜晚,他坐在門外乘涼,忽然看到道南的桑樹林中,有一個白衣女子獨自起舞,近看就消逝不見了。次日晚上,蔡彥卿帶著武器前往,埋伏在草叢里。過了一會儿,那白衣女子又出現了。她剛起舞,蔡彥卿就把她打倒在地。細一看,竟是一銀瓶子。又挖地,挖出白銀上千兩。于是他成為富人。 大歷年間,有個姓呂的書生,從會稽的上虞尉調集到京城。不久他便僑居永崇里。曾經有一個晚上,他与几個朋友在家中聚餐。吃完飯將要就寢的時候,頃刻之間出現了一個老女人,面容与衣服都很洁白,身高二尺左右。她是從屋子的北邊旮旯里出現的,緩步走來,樣子很怪异。眾人見了,相視而笑。那老女人走近床榻,還說話道:“你們聚餐,就不能讓我也參加?為什么待我這么不夠意思?”呂生喝斥她,她便退去,退到北旮旯就看不見了。眾人又惊又怪,不知她是怎么來的。第二天,呂生獨自在屋里睡覺,又看見那老女人出現在北旮旯,要上前又不上前,惶惶然像是很害怕的樣子。呂生又喝斥她。她就又消逝了。到了第三天,呂生暗想:“這一定是個妖怪,今晚上如果不除掉她,早晚是我的一大禍害。”于是他就把一把劍藏到床下。這天晚上,老女人果然又從北旮旯徐步走來。她的表情并無懼色。她走到床前,呂生急忙揮劍。那老女人忽然蹦到床上,伸手臂去抓撓呂生的前胸。以后又躍于左右,舉袖而舞。過了些時候,又有一個老女人忽然蹦上床,又用手臂去抓撓呂生前胸。呂生突然覺得全身冰涼,像冰霜覆蓋了身体。呂生又把劍亂揮一陣,頃刻間出現了好几個老女人,也跟著揮袖而舞起來。呂生不停地揮劍。她又變成十多個更小的老女人,每個只有一寸來長。這些小人儿雖然數量更多了,卻都是一個模樣,都不能分辨。她們在四壁下亂跑,呂生非常害怕,卻想不出辦法來。其中一個老女人對呂生說:“我要合成一個了,你要看清楚啊!”說完,那些小人儿向一起攏來,都來到床前,又合攏為一個老女人,和原先見到的那個一模一樣。呂生更加懼怕,就對老女人說:“你是什么妖怪,敢抓撓活人?你應該赶快离去,不然,我請一個方士,將用神術制你,你又能怎樣呢?”老女人笑著說:“你說嚴重了,如果有術士來,我愿意見他。我來,是和你鬧著玩的,并不敢害你。希望你別害怕。我也該回去了。”說完,老女人退到北旮旯而消逝。第二天,呂生把這事告訴了別人。有一個姓田的人,善于用符術除去妖孽,在長安城中很有名气。他听說此事之后,高興得連蹦帶跳說:“這正是該我干的事,除去老女人就像弄死一只螞蟻那么容易。今晚我就到你家去,你在家等著吧!”到了夜間,呂生与姓田的一起坐在屋里,不大一會儿,老女人果然又來了。老女人來到床前,姓田的喝斥道:“大膽妖怪你赶快离開!”老女人神色從容不理睬他,在左右徐步來回走動了許久。她對姓田的說:“我并不了解你!”那老女人突然一揮手,手掉到地上,變成一個极小的老女人。這個老女人儿蹦到床上,突然蹦入姓田的口中。姓田的大惊失色道:“我能死嗎?”老女人對呂生說:“我几次說過不害你,你不听,現在姓田的這樣了,你信了吧?不過也好,這也讓你致富了!”說完又离去。次日,有人對呂生說,應該把北旮旯挖開,就可以知道怎么回事了。呂生欣然而歸,讓家僮把北旮旯徹底挖開。果然,挖了不到一丈深,便挖到一個瓶子,可容納一斤左右,里邊裝了不少水銀。呂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老女人是個水銀精。那位姓田的居然因此惊嚇而死。 宋順帝升明年間,荊州刺史沈攸之,馬廄里養了一群好馬,這些馬總是踢蹄惊叫,好像看到了什么東西似的。沈攸之讓人等候在馬廄里觀察,看到一個白色小馬駒,用一根綠繩系著肚子,直接從廄外奔來。養馬人詳細地告訴了沈攸之,沈攸之派人夜間埋伏在馬槽子旁邊等著。不多時見白馬駒到來,忽然又离去。去查看廄門,廄門還是關著的。查那白馬駒的蹤跡,竟直入刺史所居的小樓里。當時見到的人,都認為這是精怪。查檢閣內之人,只有沈攸之的愛妾馮月華臂上佩有一匹玉馬,用綠絲繩穿著。到了晚上,她總是把玉馬摘下來放在枕頭邊,夜間有時候丟失,到天明就又回來了。沈攸之把玉馬取來一看,見馬蹄下有泥。后來沈攸之敗了,不知那玉馬哪里去了。 梁大同八年,戍主楊光欣,得到一枚玉雕的龍。龍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刻得十分精妙,不像人工做的。玉龍肚子里可裝一斗多東西,脖子也是空而彎曲的。把它放到水中裝滿水,再往外倒水,水從龍口流出來,會發出琴瑟奏鳴一樣的聲音,水流盡才停止。 江嚴在富春縣清泉山上,遠遠望見一位美女,穿著紫色衣服在那里唱歌。江嚴走近她,還离她几十步,她就隱去不見了,只見到她所依靠的那塊石頭。如此經歷了几次,于是就得到一塊紫色的玉,長寬一尺。另外,邴浪在九田山見到一只鳥,形狀像雞,紅色,叫起來像吹笙。邴浪射中它,它就鑽進一個洞穴中。邴浪就鑿開那石洞,鑿出一塊赤色玉,像鳥的形狀。 唐天后曾經召見各位皇孫。她坐在殿上,看孩子們嬉鬧玩耍。于是將西方國家所貢的玉環、釧、杯、盤等拿出來,擺放在前前后后,讓孩子們隨便爭奪拿取,以觀察他們各自的志向。孩子們沒有不爭搶奔奪的,都有很大收獲,只有唐玄宗端坐在那里,根本沒動。皇后認為他很不一般,撫摸著他的背說:“這個孩子應該成為一個太平天子。”于是讓人取來玉龍子賜給他。玉龍子,是唐太宗從晉陽宮得到的。文德皇后平日把玉龍子放在衣箱里保存,等到大帝誕生第三天,她把珠絡衣褓和玉龍子等物全都賜給他。以后便一直放在內府珍藏。玉龍子雖然長寬不過几寸,卻溫潤精巧,人間不可多得。等到唐玄宗即位,每當京城久旱不雨,他必定虔誠地向玉龍子祈禱。要下雨的時候,近看玉龍子,龍鱗及鬃毛都像在動。開元年間,三輔大旱,唐玄宗又向玉龍子祈禱,但十多天以后也沒下雨。他把玉龍子悄悄地扔到南內的龍池中,頃刻之間,云狀的東西驟然而起,緊接著風雨大作。等到他游幸西蜀,車駕來到渭水,將要渡河,車馬停在水邊,左右侍衛,有的在河中洗弄身子,無意中從沙中拾到了玉龍子。唐玄宗听說之后十分惊喜。他看過玉龍子之后流著淚說:“這是我從前极寶貴的玉龍子啊!”從此以后,每天夜里,玉龍子都把屋里照得通亮。唐玄宗回京以后,玉龍子被一個小黃門偷去,送給了李輔國。李輔國平常把它放在柜子里。李輔國將敗落的時候,夜里听到柜子里有聲音,打開一看,柜中沒有玉龍子了。 天寶初年,安思順獻給皇上一條五色玉帶,又從左藏庫中得到了五色玉。于是皇上就怪怨西蕃各國的貢品中沒有五色玉。他派人向西蕃各國問罪。西蕃回答說這种東西經常向皇上進貢,都被小勃律國打劫搶去了,運不到。皇上大怒,要征討小勃律。群臣大多數勸皇上不要征伐,只有李林甫贊成皇上的主意,并且說武臣王天運有勇有謀可以領兵打仗。于是皇上就讓王天運領兵四万人,又統領西蕃各國之兵討伐小勃律。等到大軍逼近勃律城下,勃律的君長很害怕,出來請罪,愿意把寶玉全都獻出來,年年歲歲向大唐進貢。王天運不答應,就攻城屠殺,俘虜兩千人及其珠寶而還。勃律國中有一位術士,說王天運如此無義是不祥之兆,天要刮大風啦!王天運指揮軍隊走了數百里,忽然間大風四起,雪花大如鳥雀翅翼。大風激起小海水凍成冰柱,然后又被大風吹折。經過半日,小海波濤漲涌,四万人一時間全都凍死,只有一個漢人和一個蕃人跑了回來,詳細地向皇上稟報。唐玄宗听了非常惊异,馬上就派中使隨二人回去查驗真假。來到小海之側,冰還像小山一樣崢嶸而立。隔冰就可望見兵士的尸体,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晶瑩明徹,看得很清楚。中使要返回的時候,冰柱忽然消釋,兵士們的尸体也不見了。 唐肅宗賜給李輔國兩枚能散發香味的玉辟邪,各高一尺五寸。玉辟邪做工之巧几乎不是人工所能達到的。那玉的香气,數百步之外就可以聞到。即使鎖在鐵匣子石柜子當中,也不能掩蓋它的香气。有的人不小心用衣服搽抹了玉辟邪,香味經年不退,即使把衣服放水里沖洗多次,也不能把香味洗掉。李輔國常把玉辟邪放在座位旁邊。有一天,他正在梳洗,而兩個玉辟邪一個發出大笑,一個發出悲號。李輔國惊得不知如何是好。而那個笑的笑個不停,那個哭的哭得涕淚交加。李輔國對兩個玉辟邪的怪异表現十分討厭,就把它們砸得粉碎,扔到廁所里。從此以后常听到廁所里有冤痛之聲。李輔國所居住的安邑里,一個多月之后還有香味。大概是把它碾成粉末,香味就更濃的緣故。不到一年李輔國就死了。當初把玉辟邪弄碎的時候,李輔國寵愛的奴婢慕容宮,知道這不是平常之物,偷偷地保存了些碎屑。魚朝恩不忌諱李輔國的災禍,用三十万錢把零碎的玉辟邪買去。魚朝恩將被殺的時候,那些散發香气的玉屑,化成白蝴蝶,沖天而去。當時人們議論,認為這樣的奇香异寶,不是做臣子的所能保存的。李輔國家里所藏的珍寶古玩,都不是世人所能認識的。夏季就在堂中設迎涼草,草色接近碧綠,基干像苦竹,葉比杉葉還細,雖然像是干枯,卻不曾凋落。將這种草扎在窗戶之間,涼气自來。鳳首木高一尺,而雕刻成像鸞鳳那樣的形狀,木頭很像已經枯干了,所以就像鸞鳳的羽毛沒有落盡。即使是嚴寒之日,把鳳首木放在高堂大廈中,和煦之气就像二三月份。所以鳳首木又叫常春木。即使用烈火焚燒它,也不能把它燒焦燒黑。涼草和鳳木,或許是從薛王的宅里弄到的。《十洲記》說,它出自火林國。 唐德宗曾經幸興慶宮,在夾壁牆里發現一個寶匣,從匣中得到一把玉鞭。鞭的末端刻有文字:“軟玉鞭”。這是天寶年間外國進貢獻來的。軟玉鞭的玉質好花紋美,亮得可以當鏡子使用,即使是藍田產的美玉,也不能超過它。使它彎曲,頭和尾可以靠近;使它展開,那么它直得像用過繩墨。即使是用刀斧砍它,也始終不能使它殘缺。德宗贊歎它是神物。于是命人用薄如蟬翼的綢子繡成裝鞭的口袋,用碧蚕絲做成鞭梢。碧蚕絲,就是永泰元年東海彌羅國進貢獻來的。說他們國中有桑樹,枝干盤曲,遮天蓋地地生長。大的連綿十几里,小的也能遮一百畝地的蔭涼。樹上面有蚕,有四寸來長。它的身体是金黃色的,它的絲是碧綠的,也叫做金蚕絲。再說那軟玉鞭,松開時是一尺長,拉直就是一丈長。把它捻成鞭梢,表里通瑩象琴弦,即使合并十個人的力气,也拉不斷它。用它做琴弦,奏出的聲音极美,鬼神听了都發愁;用它做弩弦,那么箭就能射出去一千步遠;用它做弓弦,那么箭就可以射出去五百步遠。皇上下令把它珍藏在內府。到朱泚作亂于京師的時候,那鞭不知哪里去了。 官職為執金吾的陸大鈞有個侄子陸某,他的妻子常常于夜間听到有兩件東西打斗的聲音。一天早晨醒來,在枕邊摸到兩個東西,急忙點燈一照,原來是兩只玉雕的小豬。小豬的大小有几寸長,形狀特別精妙。她把它們當成寶貝放在枕頭里珍藏。從此,這一家的錢財一天比一天增多,家境繁盛起來,做什么事都成功,名譽地位日見顯赫。這樣過了二十年。有天夜里忽然不見了玉雕小豬,陸家也就漸漸不如從前昌盛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