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支法衡 程道惠 僧善道 李旦 梁甲 任義方 齊士望 楊師操 裴則子 河南府史 周頌 盧弁 晉時道人支法衡,得病十天后死了,三天后又蘇醒過來。他說死時,有人帶他走,看見很多處象官府一樣的房舍,都不肯接納他。不久看見一個鐵輪子,上邊有很多爪,從西面朝他滾來,沒有人推它,輪子轉動如風。有一官吏喊罪犯立在輪前,輪子軋過來又軋過去,如此數次,那人已被壓碎。那個官吏又招呼支法衡立在輪前。支法衡又恐懼又自責,后悔自己習經不深,才遭此厄運。說完,官吏對他說:“你可以走了。”于是支法衡抬頭,看見天上有一個洞。恍惚中不覺身体上升,用腦袋穿過洞,用兩手把住洞的兩邊,向四周看,看見了七寶官船和許多仙人。支法衡使很大勁也沒上去,最后疲勞地下來。帶支法衡离開的人笑著對他說:“看見什么了,為什么不上去?”接著就把他送到船官那里。船官就讓他駕船,支法衡說:“我不會掌舵。”船官就強迫他,有數百條船都跟在支法衡的身后,由于他不會使船,就擱淺在沙灘上。吏司就推著他准備斬首。等把他帶上岸邊,正擂鼓准備斬首時,忽然有兩條五彩的龍,把船推浮到水上。吏司就放了支法衡,他非常恐懼。看見西北方有個講堂,上有很多僧人。遠遠傳來念經之聲,他就赶緊走上前。講堂有十二級台階,剛走到第一階,就看見死去的師傅法柱正倚在床邊坐著,見了支法衡說:“弟子為什么來這里?”趁勢走下台階,用手巾打支法衡的臉說:“不要來。”支法衡很想走上去,就又抬步登階,法柱又推他下來,這樣反复三次才上去。看見地上有一口井,井深三四丈,井里的磚一點縫隙沒有。他心想,這個井是自然的,井邊有個人對他說:“不是自然的,怎能成為井?”只見法柱還倚在床邊望著他,對他說:“你可以原道返回,狗不會咬你。”支法衡就又回到水邊,再也看不見原來的船了。他渴了想飲水,卻掉在水里,因此才醒過來。從此他便出家修煉,吃齋念佛,晝夜深思,成為德行极高的僧人。比丘僧法橋是他的弟子。 程道惠,字文和,武昌人。世代信奉五斗米道,不信有佛。經常說:“自古正道,沒有超過老庄的。為什么要迷信胡人之言,把佛教視為胜數?吳國孫權太元十五年,病死。心口尚暖,家人就沒有入殮。過了几天就蘇醒過來了。他說剛死時,看見十多個人,捆綁著將他拉走。正好碰見一個和尚,和尚說:“這個人前世積德,不能捆綁他。”于是給他松綁,赶他走去。道路很平,道兩邊荊棘茂密,不能容足。驅赶著罪人在荊棘里邊走,荊棘划破了他們周身,號哭的、呻吟的聲音混成一片。他們看見道惠走在平路上,都感歎而羡慕地說:“佛家弟子走路,胜過一般人呀。”道惠說:“我不信佛。”有人說:“你忘了。”道惠就回想起前世曾信佛,已經五生五死。正由于忘記并失去了本來的志向,所以今生在世從小就遇到了惡人,分不清邪与正,卻被邪道所誘惑。走著,來到一座大城,道惠徑直走到一大廳里。看見一個人,約四五十歲,面朝南坐著。看見道惠惊訝地說:“你不應該來。”有一個人穿著單衣服戴著頭巾,拿著名冊,進來說:“這個人毀坏祭神的場所還殺人,由于他的罪惡應該來這。”原來遇到的和尚,也隨道惠進來了。极力為道惠申辨理由,說:“毀坏祭神社下是他的罪過,這個人積福很多,雖殺人多,但報應的時候還沒到。”面朝南坐著的人說:“應該懲罰逮捕他的人。”讓道惠坐下,并賠禮說:“小鬼錯抓了你,但也是因為你忘失信念,不知信奉佛法的緣故。”准備送道惠回去。先讓他暫時兼任复校將軍,看看地獄。道惠欣然接受并告辭出去。在向導的引導下,來到諸城,都是地獄。很多罪人正在遭受報應。看見瘋狗,正在把人撕成碎塊,骨肉散落,血流滿地。又看見群鳥,尖嘴鋒利,快速飛來,鑽進罪人的嘴里,從里往外啄洞,那個罪人痛的慘叫,筋骨粉碎。看遍了各地獄,就送道惠回去。又看見一開始碰見的那個和尚。和尚贈給道惠一個銅物,形狀像小鈴,和尚說:“你回家時,可把它丟在門外,不要帶進屋內。某年某月,你若有災難,要謹慎對待,可以活到九十歲。”當時道惠家住在京城大桁南,于是自己回家。走到皂莢橋,看見三個親人,正停車商量悼念自己的事情。到了家門,看見女婢們正在大街上哭。別人和婢女好像沒有看見他。道惠進門前,就把銅物放在門外的樹上,于是,一片光明,霞光滿天,很長時間后逐漸變小了,不久即消失。進屋后,聞到尸体的臭味,失望而厭惡。當時親人朋友正吊喪,哭道惠的人很多,難以進去,徘徊后終進尸体中,忽然蘇醒過來。說起剛才遇見的事与人及在街上哭的女婢的情形,大家都說是這樣的。后來道惠作了廷尉。一次,准備在西堂審案,沒坐下就覺心悶,也認不清人,半天才好,仔細考慮計算這個時間,正是和尚告戒的那個日期。不久,又升任為廣州刺史,元嘉六年死,終年八十九歲。 善道和尚在新野時,看見一個人來到寺廟朝拜。雙手交叉,恭恭敬敬。虔誠的樣子超過平常人。善道就問他:“賢者為什么這樣用心?”那人說:“我已死去三天,看見有十多間瓦房,房中有好多官吏,有個大輪子,像作瓮的轉輪,直徑有二丈多,有鐵叉安在輪上,輪轉如風,求死不得,這樣一夜二天,我眼眩心悶。來了一個戴紅頭巾的人,拿著几張紙和一支筆,問這個人是誰?輪子旁一個人回答說:‘他是佛家弟子,修行不深,只不過對人有禮貌罷了,沒有善心。’官吏說:“這個人罪不大,放他回去吧。”于是得以离開并复活。我沒有死,實在是因為我平生以禮待上,嫁女儿娶儿媳都是五升面兩只雞,尊敬讀書知禮的人。今日兩手相叉,這樣專心侍佛,是害怕再墜到輪子上。 南朝宋代李旦,字世則,廣陵人。因為孝順老人,行為謹慎而聞名鄉里。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日,得暴病而死。心口尚有余溫,七天后又蘇醒過來。早晨能喝粥,過了一夜第二天恢复正常。他說:看見一個人,拿著信幡來到床前,說府君叫他去,他就隨著走了。一直向北走,道路很干淨。到了一座城,城樓很高又很堂皇,很象現在的宮殿,府君派人慰勞,并叫李旦上前邊來。到大廳上,看見有三十人,都是穿單衣戴青頭巾,排列坐著非常威嚴。其中有一人面朝東而坐,披著袍坐在茶几的后面。左右侍衛足有百余人。那個人看著李旦對在坐的人說:“應該讓他看看這些地獄,讓世人也了解這里。”李旦听到話已講完,抬頭四顧,原來的一切都消失了,竟然是在地獄中。看見一群罪人,正在痛苦地受到各种報應。呻吟呼喊,不忍目睹。一會儿,有人傳話,說:“府君放你回去,以后再叫你來。”因此才得以活過來了。到了元嘉六年正月又死了,七天后又活。敘說死時所見到的事与前一次大致相同。有的罪人讓他傳話給自己家里人。說,自己活著時犯了罪,讓家人為他修福。那些罪人簡單地說了自己的姓氏住址,李旦按他們說的都找到了。李旦又說甲申年有流行病,是為了除掉一些惡人。佛家弟子,作八關齋,修心作善事積德,可以免除這場災難。李旦本是道教祭酒,于是想放棄本法,信道教的人勸阻他,所以通達了兩种教。常常勸別人遵守八關齋。 北齊時,有個做官的人姓梁,非常富有。快死的時候,對他的妻子說:“我平生喜愛的奴仆和馬,經常使用,他們很稱我意。我死后就讓他們殉葬。不然,我會很遺憾的。”等到梁甲死時,家人就用袋子裝上土把奴仆壓死,馬沒有殺死。奴仆死后四天就蘇醒過來,說:“開始時不知不覺就去了,忽然來到一座官府,被留在門外住了一宿,看見已故去的主人被鎖著,后來差役引他進府,梁甲見了對奴仆說:“我以為死人也可使用奴仆,才留下遺言叫你來。現在各自受苦,不分主人奴隸。我去請求官吏放你回去。”說完就進去了。我從屏風外窺視,著看見官吏正問守衛人員說:“昨天去壓取了多少油水?”守衛人員說:“得了八斗。”官吏說:“再去一次,壓取他十六斗。”這時梁甲被領出來,沒有机會說話。第二天梁甲又來了,面帶喜色,對奴仆說:“今天可以為你求情了。”進入屋內,官吏問有收獲嗎?回答說:“沒有。”官問為什么,差吏說:“這個人已死三天了,家人為他請和尚設道場,每當听到念經的聲音,鐵梁立即折斷了,所以沒有收獲。”官說:“你去吧。”守衛的人請求放了那個奴仆。官吏就答應馬上放奴仆,于是奴仆与主人梁甲一同出門。梁甲讓奴仆傳話給他的妻子說,多虧她設道場為我追福,才免除了更大的痛苦,但仍然沒有解脫,還要造一個佛像我才能得救,希望因此而免除災難。從這以后不要用東西祭祀,我越是不吃東西,就越無罪。”說完就分開了。奴仆复生后,全家為他追福,全念佛修行了。 唐朝,括州刺史樂安任義方,唐高祖武德年間,死后數日又复活了。自己說,他被引去見閻王,閻王命令差役把他帶入地獄。他所說的地獄与佛經里說的沒有不同。又說,地下白天黑夜都很昏暗,就象在霧中行走一樣。家人因為他死后心口處還溫暖,就去請和尚替他行道。義方在地下听到了和尚為他念經的聲音。閻王核驗了生死簿,對差吏說:“他不應該現在死,為什么錯抓了他?”于是就讓放他回去。義方离開地府時連過了三道關,守衛關口的差吏都睡著了,送他的人說:“只要你按照念經的聲音一路尋去,就一定能到家。任義方在路上看見一個坑,想跳過去,卻掉在坑中,馬上就活過來了。之后,訴說起地獄的情形,并在地上畫圖解說。從此以后他所得到的奉祿都用來建造佛像。并寫了《金剛般若經》千余部。這是義方自己說的。 魏州武強人齊士望,于唐貞觀二十一年,死后七天又复生。他自己說:剛死之后,被領去見閻王,閻王又把他交給曹司,讓曹司查驗他是否應該死。過了四五天,曹司查看名冊說:“他与該死的人同姓名,他不該現在死。判官對士望說:你生平喜歡燒雞,應當受罪后再回去。”馬上派人把士望送出門,去到离曹司一二里的地方。看見一座城門,城中有鼓樂吹奏之聲,士望就很欣然地走進去。之后,城門就關上了。城中沒有屋子,遍地都滿是熱灰。士望惊恐不知所措,熱灰燒灼他的腳,非常痛苦。士望環顧四周,城門都開了,等走到門口,門又馬上關閉。這樣過了一天,有人命令看門的人說:“把門打開,放昨日的罪人出來。”于是就派人送他回來。但差役推說路太遙遠,不送他,并向士望索求錢物,士望答應了他。之后,他們跋山涉水,披荊踏棘。走到一個地方,好像四周都是圍牆,其中還有一坑,又深又黑。士望很害怕,使者推他,就掉進坑內,不覺中蘇醒過來。之后,就找紙造錢,等待使者來取,使者如期來到,士望的妻子也同時見到了使者。 雍州醴泉縣人楊師操,唐貞觀年間,任藍田縣尉。后來告老還鄉,以躬耕為生。然而他生性惡毒,喜歡抓人的過錯,每當鄉里人有事情,不論大小都記下來去報告官府。縣令裴瞿曇,因為都是小事,起初不予受理。師操就上書皇帝,人們都不喜歡他。師操常對人說:“我雖性情急暴,但從唐高祖武德以來,四次受戒,日日誦經。如果有誰侵犯我,我就不能忍受。”到了高宗永徽元年四月七日夜,他看見一個穿青衣的人,騎白馬從東邊來,說:“東陽大監追捕你。”片刻就不見了。師操忽然倒地而亡,這樣他就到了東陽都錄處。當時府君大衙還沒散,師操私下來到曹司,看見有几案床席。還有囚犯,有的戴著枷鎖,有的沒扎頭巾和腰帶,有坐著的,也有行走的,犯人很多,不可胜數。師操向東走,到了一個地方,有一小孔,有火星流出,臭煙熏天。有兩個人手拿著鐵棒,正在修理門框。師操問:“這是什么曹司?”回答說:“是猛火地獄。准備懲罰那些吃齋念佛而行為不正的人。听說有個叫楊師操的人,一生喜歡評論別人的過錯,為人狡詐,有一句話触犯,他就不能忍讓。打算把他關到這里,所以才修理這門。今天是四月八日,他的家人因為師操已死,正為他而布施齋供食品。曹司平章想放他回去,還沒有最后判定,我們在這等待他。”師操听后就叩頭謝罪說:“我就是楊師操,希望你們行個方便。”答說:“你只要誠心念佛修練,常專心忏悔,改掉毒心,就會一生快樂。”師操依言發誓,于是就得以放還,三天后就复活了。師操把這些經過就都對慧靖禪師說了,從此改過忏悔。現在已經七十五歲了,天天吃齋念佛。后來,有一次夢見以前追捕他的使者對他說:“你已經不再作惡事,就不再來追你了,只要你勤心修行就可以了。” 唐朝,曹州离狐人裴則的儿子,唐太宗貞觀末年,二十歲,死后三天又复活了。他自己說:剛死時,被一人帶到閻王住所。閻王派他駕牛耕地,他說:“兄弟幼小,沒人服侍父母。”閻王怜憫他,就派人帶他向南走。過了第三道門,進去后看見一大鍋熱湯及刀山劍樹。數千人的頭被斬掉,堆在地上。這些頭上的嘴都說非常饑餓。同村的一個老婦人,年約七十,當時還沒死,在鍋前燒火。看完這些后,又回到閻王跟前。看見同村人張成,也未死。有一人告張成說:“張毀坏了我的房屋。”王派人查驗這件事,回報說:“是事實,張成說:“我犁地時,不覺犁破他的屋子,不是故意的。”閻王說:“你雖不是故意的,但還是不謹慎。”于是命令人打張成的腰七下。過了一會,閻王說:“你已經沒事了,放你早點回去。”就派人送他走。向北越過一道牆,在牆頭上看見了自己的家,并且听到哭聲,就跳下牆恍惚中醒了過來。活了之后,和鄉里人詳細說了這中間的經過,鄉里人看張成的腰,果然有被打的傷痕,痕跡青黑明顯。問他毀墓的事,他說:不假。之后,老婦人便得病,不久便死了。 郭大娘住在洛陽毓財里,以開酒店為生。唐玄宗天寶年初病故。他的丈夫姓王,是河南府史。一年后,他丈夫也暴死,几天后又复活。他自己說:剛死時被捕去見閻王,閻王說:“這個人雖是好渴酒,但并不狂亂,也不愧對他人,算起來他的命數未盡,應該放他回去。”閻王處理完畢,就命追捕他的人把他帶進地獄,讓他看看犯罪的報應。首先帶他到糞池地獄,有數頃地那么大都是人糞。看見他的妻子受污穢罪,在糞池中沉浮多次,他悲痛地哭了很久。忽然,一個人頭,從空中墜落糞池旁邊,血流如注。他問這是什么人的頭?使者說:“這是秦朝大將白起的頭。”他又說:“白起已死了一千多年,怎么能重新遇害?”使者答:“白起用欺詐手段坑害長平兵卒四十多万人,天帝懲罰他每三十年斬一次頭,直到一万年為止。”使者又帶他到一座城中,遍地都是炭火灰,有數千人奔走在里面。遠遠地看見城門想快快跑出去,等跑到門口,城門就關閉了。他們似徘徊在火中,痛苦倍急。看完地獄,告別閻王,閻王說你好飲酒也有罪,終究應該給他點疾病。否則無以告誡后人。于是命左右差役用竹杖染水,點在他的腳上,并趁机推到坑中。這樣就复活了。腳上被點的地方,從此長了一個疔瘡,痛不可忍。之后七年才死。 周頌,唐天寶年間,考取進士。永泰年間,被授予慈溪縣令。在任期間,一天夜里暴死。因為地府有司追捕,到一座城,這個差役將周頌帶去見閻王。在門外忽然遇到了吉州刺史梁乘。梁乘問周頌為什么來到地獄,當初周頌雖死,但還沒悟到自己已死。听說這是地獄,心很凄楚悲傷。因此,流著淚對梁乘說:“母親歲數大了,孩子還小,又漂泊在他鄉,為什么讓我死呢?請你求見閻王述說其理。”梁乘說應當為你說情,你先留在門外。梁乘進門听到呵叱聲。判官見了閻王,很久才出來。對周頌說:“已決定讓你回去,你先見見閻王,沒有什么痛苦。”過了一會,使者帶頌進去見閻王。閻王形貌魁偉,頭上有兩角。問周頌說:“你作官時,不強取百姓的錢財嗎?”頌說:“我是進士出身,官至慈溪縣令,都是正常升遷,從來也沒有收過不義之財。”王令查看簿子,查看之后說:“很好,很好,既然沒有做坏事,就馬上放他回家吧。衣裳沒有損坏吧?”周頌以為衣裳就是形骸,便回答說:“剛剛离開家,衣裳沒有損坏。”再拜告辭。梁乘很高興地說:“閻王已放你,應該早些回去。”周頌說:“道路遙遠迷茫,怎么回去呢?”梁乘就派追捕他的人送他回去。”走了几里路,差役大罵說:“你是什么東西,讓我來去送迎這么辛苦。素不相識又沒什么恩情,如果你給我五千貫,我就送你回去。”周頌說:“紙錢五千貫,得容易辦到。”于是就答應了這個要求。使者又帶他走了十多里路,來到一口石井邊,坐在井旁,周頌還想再走,那人說入井就活了,你還要去哪里,便把周頌推入井中,他便复活了。 盧弁的伯父任湖城縣令,盧弁從東都前去省親。晚上住在第二谷。夢中看見二個穿黃衣的差吏來追捕他,把他帶到一個地方,有城牆。入城之后,想見判官。正好有使臣到,判官出迎。差役領盧在一座房子里住下。房子上有蓋,但沒有梁,柱子下有十個大磨。磨邊有婦女數百人,磨一直自己轉動,有十多個牛頭卒。用簸箕撮婦人倒入磨眼中,頓時隨磨的轉動而流出來粉碎的骨肉。痛苦之聲,慘不忍聞。弁在眾人群中看見他的伯母,就是湖城縣令的妻子,兩人相見悲喜交加,互問來這里的原因。弁說:“在這里受罪是因為什么?”伯母說:“是因為妒嫉,才到這地步。”弁說:“這怎么辦呢?伯母說:’你素來堅持念《金剛經》,試著為我念《金剛經》,或許可以給我減罪。”弁就開始念經,磨便不轉了,受罪的婦女暫時可以稍停受苦。牛頭卒拿著叉來到盧弁跟前,憤怒地說:“你是什么人,來這念經?替別人作事解除痛苦。”盧弁說:“我伯母在這里。”牛頭卒說:“如果痛惜你的伯母,就帶她一起走。”盧弁就帶著伯母奔跑出城,各自回家,得以复活。當初盧弁与小奴同走,盧弁已死了半天,小奴正准備回去報告,恰好盧弁已蘇醒。几天后,到了湖城,正赶上伯父設齋。家人看見盧弁,惊喜的回報,伯母迎出來拉著盧弁的手說:“不遇見你,我就得進入磨孔中。今日得以重生,都是你出的力呀。”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