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趙文若 孔恪 霍有鄰 皇甫恂 裴齡 六合縣丞 薛濤 趙裴 鄧成 張瑤 隋朝大業年間,雍州長安縣人趙文若,死了七天,家人把他入殮,將要放在棺材里時,竟然有一只腳縮回來。家里人都很害怕,不敢把他放入棺中。文若則活過來了。家里人和親屬們惊喜地問他怎么回事。文若說:開始時,有人領著他到閻王住的地方。閻王問他:你在活著的時候,做過什么好事?”文若回答閻王說常念《金剛般若經》。王感歎地說:“好哇,這是頭等的好事。你雖然做了好事,且讓你看看他們受罪的地方。”叫一個人領文若向北走十步,來到一個牆洞,叫文若進去。隔壁有人伸過手來,從牆洞中捉住文若的頭拉他出去。极大痛苦,才過了牆外。看見一個很大的地獄,油鍋開水等各种殘酷的刑具,罪人受苦,不可一一述說。并且有很多的豬、羊、雞、鴨等,爭先恐后向文若討命。文若說:“我沒有吃你們,為什么相逼?”所有的畜生都說:“你以前在某個地方吃過我們,頭腳四肢,處處分解,各個連吃帶喝。為什么不敢承認?”文若一心念佛,深深地悔恨各种罪惡,不多說一句話。請求修行福份,回報恩德。所有的畜生各自散去。讓人帶文若退回到閻王的住處。閻王給他一碗釘,叫文若吃了它,并用五顆釘子釘文若的頭和手腳,然后放他回去。文若得以蘇醒。他說起這件事,然而卻患了頭痛和手腳痛的病。從這以后便做起好事,痛的程度逐漸差了。從此以后,精勤誦持《金鋼般若經》,不敢浪費一寸光陰。看見的人不論道俗親疏,都勸他們念經。后來因為公差,到了一個驛站上,暫時仰臥休息。這時夢見一個青衣女子。急忙前來討命。文若惊醒,立即招呼驛站的長官問道:“你為我想殺生嗎?”驛長回答說:“确實想為你殺一頭小羊。”文若問:“這個羊是什么顏色的?”回答說:“是青色的雌羊。”文若告訴他說:“你赶快把羊放了,我給你錢。”把羊贖回放了,這都是由于《般若經》的威力。冥冥之中都能感應到。 唐朝武德年間,遂州總管府記室參軍孔恪,患暴病而死。一天后蘇醒過來。自己說:被收審來到一官府的地方。問他為什么殺兩頭牛?恪說:“沒殺。”官說:“你弟弟證明你殺了。為什么不承認。”因此,招呼孔恪的弟弟,已經死了多年了。來到后。看到帶著枷鎖刑具十分嚴酷。官問:“你所說的兄殺牛一事是真是假?”弟說:“兄以前奉命招安慰問那些賊寇,指使我殺牛宴請他們,确實是奉兄的命令,不是我自愿殺的。”恪說:“指使弟弟殺牛會請是事實,然而那是為了國家大事,我孔恪有什么罪過?”官說:“你殺牛會請賊寇,以招安有功。可以得到官府的獎嘗。這是為自己的利益。為什么是為了國家的事呢?因此對恪弟說:“你為證實你兄,所以久留在這里。既然是你兄派你殺牛,你便無罪。故你隨便去托生吧。”說完,弟忽然不見了,也竟然來不及再說什么。官又問恪:“為什么又殺兩只鴨子?”恪說:“前任縣令,殺鴨請客,難道是我的罪過嗎?”官說:“客人自己有吃的東西,殺鴨子請他們,想得到他的贊譽,不是罪過是什么?”又問:“為什么殺雞蛋六枚?”說:“我平生不吃雞蛋。唯有回憶九歲的時候寒食節那天,母親給我六個雞蛋。因此煮著吃了。”官說:“難道你想把罪過推給母親嗎?”恪說:“不敢,只是證明其中的原因。”官說:“你殺死他們的性命,自己應該受到懲罰。說完,忽然有數十人來拉孔恪,讓他出去。恪大聲說:“官府也隨意冤枉好人。”恪說:“生來所有罪過都不遺漏,生來做好事修福的,都不見有記載,這豈不是過分嗎?”官問主司,“恪有什么好事。為什么不給記錄?”主司回答說:“好事都記錄了,根据數量的多少。如果好事多罪過少,就先讓他享受福份;罪過多好事少,就先讓他受罪。然而孔恪好事少罪過多,所以沒有考慮他的好處。”官大怒說:“雖然先受罪,但為什么不把好處告訴人家?”叫人鞭打主司一百下。很快地鞭打完,血流滿地。隨即宣讀孔恪生來所做的好事,也沒有遺漏的。官對恪說:你應當先受罪,我可以更改一下叫你回去七天,可以努力做好事。因此派人送他出去。于是蘇醒了。恪把很多僧尼集在一起。進行忏悔。精心勤奮的做好事。自己說了這些事。到了第七天,家人与他訣別,一會生命結束。 唐玄宗開元末年,霍有鄰是汲縣縣尉,去州拜見刺史。刺史段崇簡凶狠殘酷。在會見各位官員的那天,有太監中后索要羊腎,有鄰急忙催促,殺羊的人惊慌害怕,沒待把羊殺死,就剝開肋骨取出羊腎。當天晚上,霍有鄰就看見一個差役說:“閻王追扑你。”有鄰跟隨差役去見閻王說:“有人告你的狀說,不待殺死,就活生生的取出它的腎。為什么到了如此的程度?”有鄰回答說:“這是段使君殺的羊,我本來不愿意。”王叫拿來段崇簡吃的東西,看完后,對羊說:“你确實應該供給段使君吃。為什么妄告霍少府。”驅赶出去”叫原來追扑的差役送有鄰回去。有鄰回去時,經過個院落,叫御使大夫院。有鄰問差役這里住的什么官?差役說:“這里的官府都是這樣,并不是只這一處。”又問,大夫是誰?說:“狄仁杰。”有鄰說:“狄公是我已故的舅舅,想見上一面。”差役叫守門的人通報,一會儿召他進入。仁杰起立看見有鄰放聲大哭。哭罷問,你被放還了嗎?招呼他到上邊坐。有佐史拿過案卷,仁杰問是什么人的案卷?說,李适之要做宰相。又問,天曹批了沒有?回答說:“所有官員都通過了,已給五年期限。仁杰在紙上批了。才算完畢。回頭對有鄰說:“你來了已經好長時間,形体已經損坏。叫左右拿出兩丸藥給有鄰,“拿回去,可以磨成粉末,往坏的地方擦上它。”有鄰拜謝告辭完畢。出門走了十多里。到了一個大坑。被差役推下去,便活了。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有鄰死后經過七天才活過來。心雖然微微有點暖气,然而形体多處損坏。把手中的藥制成粉末。擦在損坏的地方,藥到之處便好了,數日就能起來。崇簡從占卜中得知,問起這件事,感歎良久。一月以后,李适之果然當了宰相。 安定皇甫恂,在開元年間,初任相州參軍,得暴病而死。過了好几頓飯的功夫,一下子蘇醒過來。刺史獨狐思庄,是個喜歡名士的人。听皇甫恂死而复生,就親自到皇甫恂的住處,問他在陰間所見到的一切。說,特別多,但我苦于沒有力气,稍等一下慢慢說給你听。過了一會,恂說:我剛到官,曾經佐理司功。有開元寺的一個主僧,送給我二十斤牛肉。開始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只是接受而且吃了它。剛才被追扑,就是被僧供出的。立即去見判官。判官問為什么殺牛?恂說生來就吃蔬菜。不曾犯殺牛之罪。判官叫招呼僧人過來,不一會僧帶著枷鎖來到,對皇甫恂說:“我殺牛給了你肉,你确實不知道。把你供出來,想求你幫我去辦件好事。”于是對判官說:“殺牛的罪過由我自己承擔,但是我想和參軍說几句話。判官說:“行。”。和尚就到了皇甫恂的住處,對恂說:“你以后到同州任司官。為我制作一個阤羅尼幢。”恂問:“相州的參軍有什么理由能夠得到同州的官祿呢?而且我又十分貧寒,幢是不容易制作的,那該怎么辦呢?”僧說:“如果不到同州也就罷了。一定能到的話,希望不要忘記我所委托的事。當然我就沒什么可說的甘愿伏罪,現在便可以受罪。等到你得到同州官職后,我的罪也就結束了。該托生為豬。你造幢之后,必定應設立祭壇進行齋戒以超度亡靈,到時會有所見。恂于是答應了。隨即看見長著牛頭的人用帶股的鋼叉叉他的脖子。恂得到放還。思庄平素与僧人要好,招呼他并對他說這件事。和尚特別悲痛害怕。因而散發他的私有財產作功德,五天后,患頭痛,隨即生三個癰。象叉的形狀,數天后死了。恂從相州參軍升遷到左武衛兵曹參軍。數年后被提拔為同州司士。立即上任。把官錢十万全部用來建幢設齋。有一頭小豬前來跪伏。齋畢,圍繞幢走了數百圈,于是死了。 唐玄宗開元間,長安縣尉裴齡。曾突然患病已經好多天了。到了正月十五日,夜晚二更以后,忽然看見堂屋前有兩個穿黃色衣衫的差役手里拿著公文說:“閻王抓你。”裴齡推辭自己有病。呼喚家人把馬牽來,過了很久,也不見來。于是就隨差役去了。看見街上的燈火輝煌。差役出門走了十多里,燈火就沒有了,只在枯草中間有一條唯一的小路。約走了五十里,到了一座城,牆壁全是黑色的,周圍沒有多少樹木。忽然又遇到一位白衣居士,身材魁偉,相貌堂堂,對二個差役說:“這個人沒有罪,為什么把他抓來?”回過頭來看看裴齡說:“你知道死了沒有?”裴齡因此痛哭流涕,合掌作揖告訴白衣居士:“生來不曾做過有罪的事情,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今天的事究竟為什么?請求幫助料理。”居士對差役說:“這個人外表庄重,而且又沒有罪過,不應該拿去他的頭巾衣帶。”差役于是還給了他。于是又進了城。在几里地之間,看見朱門華麗,奇樹繁茂。前面一個官人,說是主簿。主簿派遣付典,檢查他的罪福。典說:“你沒有大的罪過,按理不應該來。”裴齡便苦苦請求他幫助和解救。檢查案卷的人說:“殺了一頭驢,所以抓你。”“然而這頭驢卻是市吏所殺。你如果不承認。事情一定能解決。”不一會。閻王就坐。主簿領著裴齡進來。王問:“為什么抓這個人?”主簿說把市吏也領來,正好一塊盤問。說:“其實是要腸子,不讓殺驢。”說完,看見市吏脖子上帶著枷鎖在前面走,有驢、羊、雞、豬數十只跟在他的后邊。王問市吏,為什么攀扯這個人。驢便走上前去說:“我們這些實在是被市吏所殺,他把肉賣給了過路的人。這件事与裴少府沒有關系。”市吏剛想說話,其他羊豬等各各堅持前邊說的話。王說:“這個人還享有數年的國家官祿,不可在這久留,應該赶快把他放回去。如果再遲延下去,恐怕他的形駭會腐爛變坏。”因此對裴齡說:“叫人放你回去,應該千方百計修善造福,裴齡再次拜謝出去。王又招呼主簿對他說可以領著這個人去看所有的地獄。主簿叫人領著裴齡在前面走進一個小洞中,看見長著牛頭的小卒,用叉子刺人,按照所犯的罪受到不同的懲罰。裴齡不肯看,走出小洞。告別了主簿以后,又到其他差役那里。差役說:“我原來是戶部令史。”另一個說:“我原來是京兆府史,長期生活在地府里,請求到人間,得不到允許。你可為我們寫金光明經、法華、維摩、涅巉等經,同時再為我設齋超度,我們就能到人間生活。”裴齡全部答應了,差役又請求給他們金銀錢各三千貫。裴齡說:京官貧窮,實在沒有辦法。”差役說:“金錢就是人間的黃紙,銀錢是白紙。裴齡說:如果請求紙錢,那當然可以辦到,不知道什么辦法送給你們?差役說,人世間在都市里制作錢,這些錢大多數被地府收去了。你可以叫制錢的人到家中密室里做完以后,用袋子裝好,要在水邊燒了它。我們一定能夠收到。給錢的時候如果看見風吹灰動,那就是我們收到了。如果有大風把灰吹揚,那就是被地府及地鬼神所接受。這樣的事情常常去做。當然鬼神也就常常挨餓,燒錢的時候還可以同時備辦少量的好酒飯,把兩束草立在席子上,我們在草影的地方坐著,這樣才能得到食物。辭別后,走了數里回到家。看見家里都在哭泣,因而感覺到全身很痛,神情恍惚。迷蒙良久,才睜開了眼睛,于是活了,造經像燒完紙后。十几天就恢复到和平常一樣。 六合縣的縣丞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暴病死亡,几天后又蘇醒了。說:剛死的時候,被拘捕去見判官,說是六合縣劉明府。見面后悲喜交加。問家中是否平安,縣丞說:“家离這特別近,不曾回去嗎?”令說:“陰間和陽間的路不同,怎么能回去呢?”縣丞說:“您儿子早已及第,家里也沒有不順心的事。只是夫人已年高,稍微患有風濕症。”令說:“算計起來你陽壽未盡,只因為几只羊告你,所以被追捕。自己去分辨。讓你盡快回去。”不一會,有黑云從東邊來,云中有大船,轟隆一聲,落在地上。看見有四顆羊頭。判官說:“為什么無故殺死這此羊呢?”回答說:“刺吏正需要這東西,不是我的罪過。”二顆羊頭沉默無言可對。判官大罵說:“你們本來就欠刺使的命,為什么告縣丞呢?于是,船就飛去了。羊大聲說:“判官有私情,我們要面見天帝評論這件事。”判官對縣丞說:“帝是指天上的帝王,這些無名之輩怎么能見得著呢!就象地上的天子。百姓要是求見,不也是极難嗎?然而,最終還是應做善事造福積德。”說完,放縣丞回去。剛出去,看見一女子,身材相貌都很端庄秀麗,上前拜見。問她什么原因,說:“我是揚州譚家的女子,剛才被召到這里來,因我沒有罪幸蒙放回。守門的差吏看我長的美貌,找各种籍口留我。我离開家里已經很久,恐怕尸体腐爛。現在你能夠回去,希望有幸得到你的幫助。我家素來富有,如果能跟你一起走,一定奉送千貫錢,并永做你的姬妾,沒有什么舍不得的東西,用這些求得你的同情。”丞進去對判官說這事,判官說:“千貫錢得給我二百,給我儿二百,余下六百歸你。”因此寫在紙上讓他看,判官說:“我的二百錢可用來作功德。”就傳呼門吏問:“為什么勾引強留譚家女子?”打門吏二十杖。讓女子隨縣丞回去。行了十余里,分路各回各的家,活了。縣丞很快痊愈后,就到譚家拜訪女子。到了門口,女子听到說話聲,就出來拜見,推辭說:曾經許与你為妾,但身不由己,父母已許与他人,今將二百千贖身,一千貫按以前的約定。丞得到錢,給劉明府的儿子,又為他設齋積功德等。天寶末年,這個人還在世。 江陵尉薛濤,在唐肅宗乾元年間,死后三天复活。自己說:當時遇見一個差役,拿著帖子說:王讓拘扑你。帖子上簽了一個“祜”字,薛濤不清楚是哪個王,就備馬跟隨而去。走了大約十几里,到了一座城。這個差役推開門,便進入大廳,一個穿戴象大王的人。薛濤再次下拜,王問:“你是荊州的官吏嗎?”濤說:“是”。王說:“你的罪過為什么那么多?”現在告你的狀的都數不過來。”濤回答說:“前任成固縣尉,成固縣主管進貢鷹鷂。濤是主管這件事的人,不得不殺生,确實殺的比較多。”王說:“有為私人殺的嗎?說,也有。公和私哪個多?說:“私少于公。”王說:“你還很誠實。你的福祿還很長。壽命沒完,他們不能怎么樣你,不得不拘扑你來對證。”叫濤出門。普遍地謝過被殺的生命。濤來到外面,看見雞、兔等遍地都是,飛騰奔走,威逼薛濤。濤說:“按天子的需要飼養鷹鷂,不是我要做的,看你們的意思,完全想殺死我,這是為什么?剛才奉命為你們畫經像,使你們都能托生,何必大家一齊殺一人呢?”王又叫人傳下話去。過了好長時間,悄悄領著离開。濤進來,王對他說:“算來你的陽壽未盡。所以特地為你考慮,回去之后應該作功德。用自己的行動去贖罪。”濤又四次拜謝。王問:“你讀書嗎?”說:“我經常讀很多書。又問,知道晉朝有個叫羊祜的人嗎?濤說:“知道。”王說:“那就是我呀。我以前在荊州曾經當過刺史,死在官府里。所以看見你這個江陵的小官,增添了相互的感情。”說完告辭出去,叫拘捕他的差役送他回家,于是活了。 唐德宗貞元年間,以明經中舉的趙裴被派到巴州清化縣。不得志釀成疾病。他怕見光亮,四十多天不吃東西。忽然听見屋中象雷鳴一樣聲音,片刻又有紅色的气團象鼓一樣,旋轉到床前。騰空而上,到中間又停住。起初覺得精神恍惚飄飄然,气息屏抑象在夢中。有個穿紅衣服戴平頂帽子的人,領他往東走,走到山崖處。有水自東向西流。站在這里觀看好久,又往東走。有一座橋裝飾得金碧輝煌。走過去再朝北,進了一城。到了官地府里,人特別多。看見妹婿賈奕正与自己爭論殺牛的事。怀疑是陰間,害怕逃避到一間屋子里。牆象石頭的,很黑,高數丈。廳里邊有吆喝的聲音。穿紅衣服的人于是領進一個大院。差役通報說,官叫人過去。再次看見賈奕,因而与賈奕當面辨解。賈奕很固執,沒法說明白。忽然有一面直徑一丈的巨大鏡子,懸挂在空中,抬頭看,好像看見賈奕舞弄刀子,這已經很明白了。臉上露出不忍心的表情。賈奕當時認罪。紅衣人又領他到官府那里進院,一個人披褐色帔,戴紫霞冠。面貌威嚴。象尊佛像。指責說:“為什么偷別人的頭巾二個?在滑州市隱藏橡子三升。”于是無數次下拜。紅衣人再次領他出去。對他說:“能游上清嗎?”于是一同登上一座山,從高處向下看,流水飛瀑懸注騰沫。順流而下的人千千万万,不知不覺也在其中了。過了很長時間,停在一塊石頭上,上邊有青白痕跡。這時紅衣人變成了兩個人。一人在前領路,一人在后督促。于是又登上石崖。站在這里,平坦沒有塵土。往前走數里,路旁有草,像紅色的藍,莖葉茂密,無刺,花隨風飄動,飛散在空中。又有草象萵苣,附在地上,也有花在飛散。這种花剛開的時候象馬勃,等到完全開放,很大赤黃色。過了這個地方,看見大火像山一樣,把天都遮擋住了。等到火熄了才向前走。到了一座大城,城上有几處了望台。街道兩旁果樹成行。一隊隊的美女天仙,姿容絕倫,蓋世無雙。鼓樂之聲此起彼伏。一派仙境。凡是經過這里的都得過三重門。舟船交錯,互相輝映。船底和船壁光華照人。向上看不見天,好象有紫紅色的光暈覆蓋著。三重正殿,全都排列著尊像。看見一個道士,好象以前的相識。趙裴相求做他的弟子,沒答應。在許多樂器中有一個象琴的東西,長四尺,九根弦,靠近頭的地方,有一尺多寬的方形,中有兩道橫梁。用來改變聲音。又有一個象酒具,三根弦,長三尺。腹部上寬下窄,背面丰滿脖子突出。這些都一一做了記錄。于是領他出去。門樓南邊有一院落,院中有一個戴紫紅色帽子紫披肩的人。叫他与二個穿紅衣服的人坐在大廳里候事。于是叫人拿來戊申的記錄。記錄就象人間的供詞一樣。首先是人的生辰,其次是姓名,年齡,下面注明出生年,月,日,橫行列六十年甲子,所有功過都在日期下記載下來。如果沒有功過,就沒有字。趙裴親自看他的記錄。姓名生辰日月,一點不差。記錄的人超了億兆。紅衣人說:“每六十年,天下所有的人都記錄一次,用來考察核對善惡,計算增減壽限。”紅衣人領出此門,到了回家方向的路上,拉著手告別說:“在這里游蕩的是你的靈魂,可立即沿著這條路走,不要回頭,一定能到家。”按著他的話,走的稍急一點,突然摔倒。如夢方醒。這時死了已經七天了。趙裴開始著書《魂游上清記》,敘事特別詳盡。 鄧成是豫州人,當年二十多歲,曾經患暴病死亡。差役領到地獄。先見過判官。判官是刺史黃麟,麟就是鄧成的表丈。看見鄧成又悲又喜,訊問家中所有的事情。鄧成對他說:“一切都很好。”鄧成因此請求他可怜。麟說:“我也想讓你回去,傳話給我所有的兄弟。”于是進去向王說明,一會出來說:“已經議論過了放你回去。”過了很長時間。王召見鄧成問道:“你在一生中做了什么有罪的事,以至有那么多的冤家對頭。然而算起來,你的壽命還沒有完了,應該得以复還,不應該改作地獄的冤鬼。”立即有畜生數十頭前來咬鄧成。王對他們說:“鄧成已經殺了你們,反過來再殺鄧成,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我現在放鄧成回去,讓他為你們作功德,都使你們托生人間。不也是好事嗎?”畜生都說:“不要功德,就是想殺了鄧成。”王說:“這樣做對你們有什么好處?殺了鄧成你們也脫离不了畜生的身子。你們倒不如接受功德,立即可以改變人身。”這些畜生多數走開了,唯有一頭驢屢次來踢鄧成,一只狗咬住他的衣服不肯放開。王苦苦求救并加以保衛,才得到幸免。于是派拘捕鄧成的的差役送他回去,出去見過黃麟。麟對成說:“再大的喜事也沒有超過重生的。你今天能夠回去。要好好地慶賀一番。我雖然作為判官,然而天天在受罪。你暫時待在這里,一會就能看個明白。”很快有一個牛頭小卒,拿著火,從黃麟頭頂上燒到腳,麟變成了灰,接著火滅了,立即又得以复生。悲傷哭泣很長時間。對鄧成說:“吾經常受這樣的罪,怎么可以忍受!你回去,可傳話給我弟弟,努力為我造功德,讓我能夠脫离這個苦地方。然而不是我自己的東西。雖然作了功德,但終究得不到解脫。我以前用作官得到的薪俸購了一個庄園,現在用它來造經佛就可以得到解脫。恐怕那些兄弟怀疑,不相信你的話,你拿著我的玉簪回去,給他們看。”因而拔了頭上的簪子給鄧成。黃麟前面有一個大水坑,叫鄧成閉上眼睛,把他推進坑里。于是活了。他的父母很有錢,可怜自己的儿子能夠重生,數日之內就造了許多功德。鄧成就全好了,于是到黃家去向他們說黃麟委托的事情,把玉簪還給他們。黃家認識簪子,全家悲痛哭泣,數日就賣掉了庄園制造佛經。 東陽張瑤,病死,數日后才活。他說:“被差役領著經過一個府舍,里邊有一個身份高貴的人,從穿戴一看象個大王。瑤來到院子當中看見他所殺的眾多生靈都來和他對質。瑤曾經殺過一頭牛,用布兩匹為它乞福。這頭牛也在院子中,角上挂著兩塊布。又曾供養過有病的僧人,這個僧人也來了。對所司曰:“張瑤念誦《金剛經》已滿三千遍,功德很深,已入骨中。又寫《法華經》一部,福多罪少,所以不應該死。”所司叫人公平處理這件事。畜生都起來,而瑤還在地上。所司叫拿來司命簿檢查。一個穿紫色衣服的人領著穿黃衫的差役抱著黃色的冊子到。說:“張瑤的名字已被蓋上了,該死。”再看司命簿,有紙帖蓋上了他的名字。又叫拿太山簿。很快,也是紫衣人領著黃衫差役拿簿子來到。說:“張瑤蓋了,該死。”又叫拿閣內簿檢查。使者說:“字前頭蓋上一半,不該死。”王問瑤:“你的名字兩處全蓋上了,一處蓋上一半。六分之中,五分該死。所以不應該再生。因為你有功德的緣故,所以放你回到人間世界,不要再殺生靈。”叫張瑤進地獄,普遍看見那些受罪的人,火燒、坑埋、鍋煎、湯煮等各种酷刑無一不有。僧說:“你不需要再受這樣的罪。”于是就用印印在他的大腿上,說:“用這個做為記號。”活了以后,印的地方很清楚。至今未滅。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