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凶器下 桓彥范 蔡四 李華 商鄉人 盧涵 張不疑 扶陽王桓彥范,年輕時行為放縱,注重大節,但不注重細小瑣碎的事物。他曾經和朋友在荒野中喝酒,黃昏時大家散去。桓彥范等几個人酩酊大醉,于是就睡在荒野。二更天以后,忽然有一個怪物,一丈多高,粗有十抱,手里拿著長矛,瞪著眼睛大聲呼喊,直朝桓彥范等人走過來。其他人都嚇得趴著不動,只有桓彥范膽大,跳起來大喊大叫,揮動拳頭向怪物沖去,那個怪物返身往回走。遇到一棵大柳樹,桓彥范用手拽斷一個樹枝,拿著打那個怪物,發出策策的聲音,像是打中了虛空的物体。打了几下以后,那怪物趴下爬著逃跑。桓彥范越追越急,最后那怪物進入一座古墓之中。等到天亮到那里觀察,原來是一個破敗的送葬用的紙神像。 穎陽蔡四是一個很有文才的人,唐玄宗天寶初年,他家住在陳留的浚儀。每當他吟詠詩詞的時候,就有一個鬼來到他的床上,有時向他詢問道理,有時一塊欣賞詩詞。蔡四問他:“您是什么鬼神,降臨光顧?”鬼說:“我姓王,最大。因為羡慕你的才華品德而來。”蔡四開始很害怕,以后漸漸同鬼親熱起來。那個鬼每次來時他們都互相稱為“王大”、“蔡四”,一起說笑。蔡四的朋友有個小仆人能看見鬼,蔡四試著讓他觀察,小仆人嚇得戰戰兢兢。蔡四問他鬼什么樣,小仆人說:“我看見有個大鬼,身高一丈多,還有几個小鬼跟在后面。”蔡四制作了一個小木屋,放到宅院的西南角,旁邊栽植了各种果樹。等到鬼來了,蔡四對鬼說:“人和鬼生活的道路不一樣,這你是知道的。昨天給你做了一間小屋,請你到那儿去住。”鬼很高興,婉言感謝了主人。從那以后他們每次笑談結束,鬼就進入那個小屋休息,形成了習慣。又過了段時間,鬼對蔡四說:“我想嫁女,臨時借你的房子用几天。”蔡四不同意說:“老母親還健在,假如染上鬼气,一定不會安穩,你應該尋求別人的房子。”鬼說:“老夫人的上房,只要閂上門,我們一定不進入,其余的房子只借七天。”蔡四不得已答應了,七天以后歸還房屋倒也平安無事。過了几天,鬼說:“我們要設齋。”想依靠蔡四借食物器皿及帳幕等。蔡四說:“我搬來的時間短不認識別的人,只能借自己的物品。”他又問鬼想在什么地方擺設齋宴,鬼說:“繁台北面。陽世間的午夜,就是陰間吃齋的時候。”又問:“到時候去看熱鬧可以嗎?”鬼說:“怎么不可以!”蔡四因為有鬼,讓全家人都隨身帶千手千眼佛的符咒。家里人清淨,鬼就不來了。如果有丰盛的葷血食物,那么鬼一定會來。到鬼設齋那一天,蔡四家的人都認真念誦咒語,穿著干淨的衣服,踏著月色去繁台。從遠處看見帳幕里的和尚非常多,家里人一齊念著咒語向前逼近,群鬼慌亂起來,知道他們怕人。走到跟前,鬼唰地一下就逃散了。那個王大和十几個同伴往北逃去。蔡四在后面跟蹤,走了五六里,來到一塊樹林中的墳地時鬼不見了。蔡四記住鬼消失的地點就回來了。第二天他和家人去觀看,那里是一個荒廢的墳墓,墓中有几十件陪葬的器物,當中最大的,額上有個“王”字。蔡四說:“這個大概就是王大吧。”然后堆積柴草將培葬器物全都焚燒掉,鬼從此滅絕了。 唐朝的吏部員外李華,小時候和五、六個同伴在濟源山庄讀書。半年以后,有一個胡子和眉毛都白了的老人,經常拿著一袋拳頭大小的石頭。每天到了晚上,就騎在院牆上,用石頭投擲李華他們,面對著窗子前后。一連几個月,居住在那里的人都被他折騰得受不了。鄰居有一個姓秦的別將,以善于射箭聞名。李華去他那里拜見他,詳細地說了這件事。秦別將很痛快地拿著弓箭來到山庄等候。到晚上那個老人又來了,不停地投擲石頭。秦別將便在亂石的空隙中射箭,只一箭便射中了他,一看,原來是一個木制的陪葬器皿。 近代有一個人,旅行到商鄉的郊外。開始和一個人一同行,几天后,那個人忽然對他說:“我是鬼。由于家中陪葬的器物叛亂,日夜戰斗。想借助你一句話,用來平定禍亂,你看怎么樣?”這人回答說:“如果可以成事,沒有什么不行的。”當天晚上,走近道旁一座大墓,鬼指著墓說:“這是我的墓,請您在墓前大聲喊,有皇帝詔令斬殺金銀部落,這樣做就完了。”鬼說完進入墓中,這個人就宣布詔令。一會儿,听到斬殺的聲音。不久,那個鬼從墓中出來,手拿著几個金銀人馬,頭都斬掉。對這人說:“得到這些足夠使您一生幸福的,用這來報答您的恩情。”這人到了西京,被長安的捕快抓住。縣官說:“這是古器,一定是盜墓所得。”這個人將實情報縣官,縣官向府尹報告這件事。派人跟隨這個人挖開那座墓,得到被斬落頭的金銀人馬好几百個。 唐文宗開成年中,有個學究盧涵,家住在洛下,有庄園在万安山的北面。夏季麥子丰收,瓜果又成熟了,盧涵獨自騎上小馬去庄園。走到大柏樹林的邊上,有几間新建的洁淨房舍,是作店舖的。這時太陽快落山了,盧涵停在那里休息。看見一個梳著兩個環形發髻的女子,容貌美麗媚人。盧涵詢問她是誰。她說是耿將軍看守墳塋的侍女,父親哥哥都去世了。盧涵很喜愛她,和她談話。她的語言乖巧謙虛,姿態美麗,眼睛盼顧生輝,她對盧涵說:“有少量自家釀的酒,您能喝兩杯嗎?”盧涵說:“很好。”于是她捧著古銅杯走出來,和盧涵暢飲。隨后青衣女子擊打坐席,唱歌為盧涵助興。唱的是:“獨持巾櫛掩玄關。小帳無人燭影殘。昔日羅衣今化盡。白楊風起隴頭寒。”盧涵不喜歡歌詞的意思,但又不明白什么道理。酒喝光了,青衣女子對盧涵說,再為您進屋添酒去,拿著蜡燭攜帶酒杯進屋。盧涵放輕腳步偷偷觀察,看見在屋內懸挂著一條大黑蛇,青衣女子用刀刺出蛇的血,滴到杯中變成酒。盧涵非常害怕,這才明白遇到鬼魅了。立刻跑出門,解開小馬逃走。青衣女子連著喊數聲說:“今晚要留郎君一宿,暫時不要离去。”她知道留不住盧涵,又喊東邊的方大:“快給我追,擋住郎君。”不久听柏樹林中,有一個大漢的聲音,盧涵回頭看去,有個象大枯樹一樣的怪物追上來,腳步非常沉重,距离一百多步。盧涵加鞭疾馳,又經過一個小柏樹林,有一個巨大的怪物,隱隱露出雪白的地方,有人說:“今晚必須抓住這個人,否則明天早晨,您會遭受災禍。”盧涵越發恐怖,到了庄園門前已經三更天了,后門緊閉,只有几輛空車在門外,一群羊才吃完草站住在那里,沒有一個人。盧涵扔掉馬,藏到車箱下邊。看見那大漢一直追到門前,牆雖然很高,但只到這個人的腰胯。大漢手拿著戟,向庄內觀察,然后用戟刺扎庄內的小孩。只見他把小孩挑到空中,小孩手腳抓空,只是沒有聲音。大漢很久才离去。盧涵估計他已經走遠,才起來敲門。庄客開門,惊訝盧涵夜間的到來。盧涵喘气冒汗不能說話。到第二天早晨,忽然听到庄院內客人的哭聲,說:“三歲小孩,昨晚睡覺再沒有蘇醒過來了。”盧涵憎恨鬼怪,率領家丁和庄客十几個人,拿著刀斧弓箭去搜察鬼怪,只見昨夜飲酒的地方,是逃走的人家剩下的几間空房子,沒有人。于是又去搜尋柏樹林,看見做成婢女的陪葬器物,有二尺多高。旁邊有一條死去的黑蛇。又在東邊柏樹林中,看見一個大大的送殯驅妖的神像架子。于是都叫人拆毀燒掉。昨夜白色怪物原來是白骨一具,四肢關節聯綴,不少一塊。用銅斧頭砍它,怎么也沒有砍開,就扔到水溝里了。盧涵原來有風濕病,因為飲了蛇酒竟好了。 南陽張不疑在唐文宗開成四年,參加科舉考試因為文才出眾被錄取,任秘書官。他游遍京城拜求各位大臣多加照顧。感到家中沒人,想買一個婢女。他把這個消息在胡同里弄中擴散開來,一個月里有很多人來推荐人選,張不疑嫌這些人面貌不美。過了一個月時間,有個買賣中間介紹人來說:“有賣婢女的,請你去看看。”張不疑和介紹人約定第二天去婢女主人家。第二天去了以后,主人是個披紅袍拿牙笏的人,自稱是前浙西胡司馬。他請張不疑坐下,同張不疑交談顯得很爽朗。他說:“我年輕時在考場上几乎成名,因為一個本家出使海南,承蒙他提攜了几年。記得在南岭中,偶然得到婢女三十几人,從浙東到南荊,賣得只剩下六七個人了。感謝介紹人引您前來。”說完一個婢女捧著小盤,擺在賓主各人的位置上,又取來金杯銀杯,斟上酒,立刻酒香扑鼻。張不疑信奉道教,平時不喝酒不吃肉,今天破例喝了几杯。主人命令六七個俾女并排站在廳堂上,然后對張不疑說:“請隨便選擇吧。”張不疑說:“我沒有充足的錢來買奴婢,如今只有六七万貫錢,想拿這些錢盡量買一個好一點的,請您按六万的价錢出示一個給我看一看。”主人說:“我這里不同价格的婢女确實有差异。”指著一個戴著兩只耳環的婢女說:“春條值這個价錢。”張不疑一看,正是自己暗中看中的那個,當時便寫了契約付了錢。春條會看書寫字,語音清脆婉轉,指使她干的活,沒有不讓張不疑滿意的。她還聰明好學,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可寫几首短小的詩了。她在窗上題詩說:“幽室鎖妖艷,無人蘭蕙芳。春風三十載,不盡羅衣香。”張不疑深深愛惜春條的才貌。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張不疑到旻天觀拜見道長。道長對張不疑說:“你身上有很多邪气啊!”張不疑不知道怎樣回答。道長問:“你最近有沒有娶妻納妾?”張不疑說:“娶妻納妾倒沒有,只是買了一個婢女。”道長說:“是災禍!”張不疑害怕起來,詢問解救辦法。道長說:“明天早上我去,不要讓她知道。”第二天早晨,道長來到張不疑家對張不疑說:“召喚怪物出來。”張不疑召喚春條,她在屏風帳幕間哭泣,怎么也不肯出來。道長說:“果然是怪物,”走進屋內去斥責她。道長把門關上,焚香作法,向東噴水三次,對張不疑說:“可以去看一看她怎么樣了。”張不疑看后說:“大体還是原來的模樣,只是身材短小了几寸。”道長說:“不行。”又邁禹步作法,向門噴水三次。又對張不疑說:“再去看看她怎么樣了。”張不疑看到春條只剩一尺多長,在那里僵立不動。張不疑再上前走,春條扑的一聲倒在地上,變成一個已經腐朽了的陪葬器皿,背上有兩個題字“春條”。她的衣服也像蟬蛻一樣脫落了,系結依舊。張不疑非常吃惊。道長說:“這個怪物的腰部已經長合但有异處。”叫張不疑拿刀砍她,果然腰部有血,已浸潤到木頭里了。張不疑將她燒了,道士說:“假如她使血遍布全身,那么你們全家人都要遭受這個妖物的禍害了。”從此張不疑郁郁寡歡,他想難道有和陪葬器物同居而不知道的嗎!每次一想到這事就悵然若失,因此得了重病,只好告假回家。第二年,被征召到江南,出使淮南中途又被免職。再一年的八月死去,他母親也隨后死去。道士的話果然應驗了。 又一傳說是,張不疑經常和一個道士共同辯論預測命運的法術。一天道士將要到別處去,告誡張不疑說:“您有重大災禍,不應該居住在太夫人膝下,也不可買進婢女仆人。我走了,希望你自勉。”張不疑就向母親盧氏講了。盧氏尊奉道教,平常也多在別的地方尋求清靜,于是到寺院里居住。張不疑每天早晨去給母親請安。几個月,有介紹買賣的人對張不疑說:“有個崔氏寡婦很窮,家有妓女四人,都已經賣掉。有一個婢女叫金釭,容貌美麗,是她最愛惜的,如今貧困不得已,將要賣她。”張不疑很高興,就讓將金釭找來,當即付了十五万買下,寵幸愛惜無比。金釭談吐婉轉動听,聰明伶俐,侍奉張不疑,總是事先知道張不疑心中的想法,張不疑越發迷戀。沒過多久,道士來訪,看到張不疑后,神色凄慘沮喪,長吁短歎不停。張不疑問什么原因,道士說:“災禍已成,無可奈何了,不僅對于你,而且太夫人也難免了。”張不疑惊疑站起來說:“离別以后都按師傅的教誨,母親寓居佛寺,我遵守道教規矩不敢懈怠。為什么會造成災禍,并且無計可施呢?”道士說:“都沒有辦法了,但要讓您看明白。”于是詢問他离別以后買進什么了?張不疑說:“家里缺少人力,昨日只買二個婢女。”道士說:“可以見她嗎?”張不疑立即叫金釭。金釭不肯出來,張不疑連連催促她,始終不肯出來。張不疑罵她,她出來了。道士說:“就是她了。”金釭大罵說:“婢女有過錯,鞭打可以。不要,賣她也可以,十五万錢還在,有什么可憂慮的?道士是個什么東西,干預別人家的事?”道士說:“可惜她嗎?”張不疑說這事只听從師傅命令。道士就用手杖擊打金釭的頭,像擊打木頭的聲音,金釭倒地,是一個陪葬器物,背上寫著她的名字。道士命令挖地,挖到五六尺深有一古墓,棺材旁邊有陪葬的器物四五件,制作都像所焚燒的。十五万錢,在棺材前放著,就是張不疑買婢女的錢。緊接著張不疑發病昏迷不醒,几個月就死了。母親盧氏也繼張不疑死后十天去世。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