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李曜 王鐸 薛昭緯 孔緯 宇文翰 千字文語乞社 山東佐史 羅隱 盧延讓 俳优人 王舍城 顧□ 不調子 司馬都 吳堯卿 李任為賦 唐朝時尚書李曜罷任歙州。与新上任的吳圓交代所留之事。其中有個陪酒妓女名叫媚川,生得聰明可愛。李曜對她早已留心,可是自己已經納了營中的歌舞妓韶光為妾,只好托付給吳圓,希望他多給些照顧。臨行之前大飲,李曜別情難舍,作詩道:“經年理郡少歡娛,為習干戈間飲徒。今日臨行盡交割,分明收取媚川珠。”吳圓答詩道:“曳履优容日日歡,須言達德倍汍瀾。韶光今已輸先手,領得蠙珠掌內看。” 唐朝的中書令王鐸,地位和名望都很顯著,循規蹈矩而又文靜儒雅,但不是平定亂世之才。朝中命他為都統,出鎮渚宮,以抵御黃巢的進攻。上任時只帶了姬妾,妻子十分妒忌。一天,忽然有人來報,說夫人已离開京城,正在向這里來的路上。王鐸對部下說:“黃巢漸向南來,而夫人又從北至,這一天的滋味讓人太難受,讓我如何安靜下來。”幕僚戲言道:“我看不如投降黃巢。”王鐸也大笑。到了荊州失守時,王鐸又被派去把守潼關。黃巢傳來話說:“你是個讀書人,不是我的對手,還是請你自己退走回避吧,免得髒了我的刀刃。”王鐸于是放棄潼關,隨著僖皇遷移到四川。后來又授于他都統之職,命他收复京城,不但沒有成功,反而獲難死于非命。 唐代人薛昭緯沒考中之前,到鞋店買鞋。店主詼諧地問:“秀才的腳第几(多大)?”薛昭緯答道:“昭緯是帶著腳來的,沒有給它立下次序。” 唐人孔緯拜相的時候,教坊的樂手相繼登門來求吉利錢。有個石野豬自先來到,孔緯對他有所賞賜,并說:“家里不寬裕,不能給得太多,要是見到其他野豬,希望別說我賞過你。”后來又有一個樂手來,孔緯便把他召到台階下,要過他的笛子指著上面的眼儿問道:“哪個是吹《浣溪沙》的孔子?”那個樂手大笑。 唐朝的一個道士叫程子宵的,登華山的頂端時,偶而摔過几個跟頭。郎中宇文翰給他寫信戲言說:“不知上得不得。且怪懸而又懸(皆雙關語)。” 敬告地神及三老等:深知國計民生根本在于農業,因此必須致力于耕耘。可是如果長期干旱無雨,拿什么納稅貢賦?皇上又怎么能安定邊疆,愛惜百姓?又怎能丰衣足食,曲樂和諧激昂?我們這些人,都是德行高尚,修身立名的人,因此才擺筵設席,備以丰厚的祭品,鼓瑟吹笙,弦歌齊鳴,酒宴丰美;上下和睦,愉悅歡暢;尊卑各有禮節,貴賤各有所樂;祭祀的酒川流不息,上供的肉像蘭花一樣馨香。不僅擺蔬菜姜芥,兼有珍貴果品。所有的人無不翹首頓足,一齊端杯舉觴。這哪里是為消愁取歡,而是相信只有真誠善良的慶祝才能獲幸福。然而某些人卻獨居閒處,孤陋寡聞,雖然也一再注意傾听著社會的動向,但終未做官從政。這樣的人不能堅守高尚的情操,一心想追逐物質享受。幻想在家端起熱的,希望再有涼的,想起酒來就像滿身污垢需要洗澡那樣渴望。希望老人能飽食烹宰的美味,而我就是饑餓也滿足于糟糠。我們盼望著那難得的佳訊,真心誠意地等待著恩惠的降臨。承蒙您的仁慈惻隱之心,能濟弱扶傾,希望能看得清楚回答的詳細,使所有渠塘的荷花都淋透雨水。我一定叩首再拜,還將修碑刻銘。我們已誠惶誠恐了,就像是走在薄冰上。 唐朝時山東有一個縣衙中的老官吏,前后來過几任縣令,沒有不受過他侮辱的。后來家中极富有。凡是新來的縣令,他都是先以文案試試他,便知道他的水平高低。有這么一個縣官,剛剛到任時,讓人制了一個點名簿,然后對每個人查點。這其中有姓向名叫明府的,有姓宋名叫郎君的,有姓成名叫老鼠的,有姓張名叫破袋的。這個老官吏點名時,故意打亂名字的次序,使這些人名重新排在一起,以觀察那位縣官是強還是弱。他喊道:“張破袋,成老鼠,宋郎君,向明府。”只見那縣官僅點頭而已,沒有追問的意思。這老吏出來后喜滋滋地說:“底細一眼可看透。”竟然還賣弄炫耀自己。 唐代的羅隱与周繇情誼很深,周繇對羅隱說:“閣下有一首題在屏障上描寫女人的詩好极了,可稱得上絕唱了!”羅隱不明白此話何意,周繇背誦道:“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是羅隱的題花詩。他擊掌大笑。 唐朝時有個叫盧延讓的人,致力于詩歌寫作。考了二十五次,方考中進士。試卷中有“狐沖官道過”、“狗触店門開”之類的句子、租庸調張浚親眼見過這些詩句,每每稱贊他的詩寫得好。還有“餓貓臨鼠穴”、“饞犬舔魚砧”的詩句,也被中書令成汭所贊賞。還有“栗爆燒氈破”、“貓跳触鼎翻”,也為蜀王建所欣賞。盧延讓對人說:“平生投拜公卿門第,想不到得力于貓、鼠、狗!”人們听了都很發笑。 唐咸通年間,雜耍藝人李可及滑稽而善開玩笑,而且超出一般人。雖然有點荒唐,但他的乖巧机敏也是不可多得的。曾有一回延慶節時,道士和尚講論完畢后,接著要演雜戲,李可及便穿戴上大袍寬帶,整理衣裝后升座。自稱對儒、佛、道三教無所不知曉。偶爾一位坐著的人問道:“你既然說通曉三教,那請問釋迦如來是什么人?”李可及說:“是婦人。”提問的惊奇道:“什么?”李可及道:“《金剛經》在談到釋迦如來時說:‘敷座而座’。如果不是婦人,那為什么不厭其煩地講夫坐然后儿坐呢?”皇上听后樂得張開嘴。那人又問:“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可及道:“也是婦人。”提問的更加不明白。李可及于是說道:“《道德經》上引過太上老君的話,‘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倘若太上老君不是婦人,怎么會患有身孕呢?”皇上大為高興。那人又問:“文宣王(孔子)是什么人?”李可及說:“婦人。”那人道:“怎么會知道他是女人?”李可及道:“《論語》記載著文宣王的話呀,‘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如果不是婦人,為什么要等待出嫁呢?”皇上心里极歡悅。于是賜賞极丰厚。 唐朝天复元年,鳳翔李茂貞請求入朝奏事,昭宗召見于安福樓,李茂貞眼淚縱橫地陳述了自己救國的主張。此時宰相崔胤密秘上奏說:“李茂貞是個奸人,不可輕信,陛下應寬怀些對待也。”第二天,皇上在壽春殿賜宴,李茂貞素裝乘轎,進入金鑾門,換了衣服才去赴宴。人們都以為自前代帝王以來,專橫跋扈,這樣的事從未有過。當時,中官韓全誨与李茂貞結交很深,崔胤對他畏懼。從此以后,也結交了朱全忠。后來到了把皇上強行從開封遷至洛陽時,便讓王子帶護駕,崔胤守于左右。此前李茂貞進關,放火燒了京城,居民几乎逃盡。有回宴會,教坊樂手安轡新稱李茂貞是“火龍子”,李茂貞不安地低下頭,而背地里怒道:“日后定殺這小子。”安轡新听說后,便請求到岐下去拜見李茂貞。李茂貞一見他就大罵:“你這奸賊還有什么臉回來見我,當來求乞!”安轡新道:“只是想拜見,決不敢有任何冒犯。”李茂貞道:“像你這樣的賤骨頭,為什么不求乞?”安轡新道:“京城這几天雖只賣麩子和燒炭,這就治得很好了,為何還要求乞?”李茂貞大笑,厚賞与他。 唐朝光化年間,朱朴由《毛詩》博士拜為宰相。朱朴依仗自己能言善辯,說他可安撫天下。于是由藩王的引荐,才使昭宗听說他,因此才有此任命。昭宗召他對答的那天,朱朴陳述了几項治國之策。每句話后都說臣一定要為皇上盡力,到握有大權時,沒有任何成就,必然是皇恩一天不如一天,內憂外患連綿不斷。有一天宮中設宴,藝人穆刀綾扮做念經的人,走到朱朴面前大聲譏諷道:“似乎見到朱相時,又覺得他不相了。”第二天出宮,有人議論道:“做宰相的自古有之,君之不恥笑有話不多說的,而恥笑那些態度謙恭卻又做不到的人。何況國家尚未喪亂,天下駐有重兵,雖然身怀奇才,卻拿不出大計。朱朴不過是一介書生,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想要整治亂世,只能是自取其辱。”難怪他剛剛任職,便被罷官。因而被熟悉他的人大為譏笑。 朱全忠(即后來殺昭宗稱帝的梁太祖)進見昭宗,在昭宣宮設宴。坐下之后,演出了歌舞雜技。……先頌揚皇上的功德,然后敘說元勳梁王朱全忠的功績說:“我元勳梁王,五百年間方出這樣一個賢人。”九优太史胡趲應聲道:“當然是這樣……”陪宴的臣僚無不大惊失色。朱全忠只是笑了笑,皇上卻很不高興,而無可奈何。胡趲一向喜好下棋。經常獨騎一驢,到朋友家去玩,多是早晨去晚上才回來。一年之間,從不間斷。每到朋友家,主人必然要告訴家童說:“到后院去把都知的驢子喂上。”胡趲很感激他。直到晚上才騎驢回去。一天,在不該召見的時候突然傳來皇上要召他進宮,胡趲慌忙去找驢。等把驢牽到他跟前,只見那驢喘息不止,滿身流汗,原來是正在給主人拉磨。由此,胡趲方知每次來都要給他家拉磨。第二天早晨,胡趲徒步而來,主人又說:“給都知侍候好驢子。”胡趲說:“驢子今天偶爾不能來了。”主人說:“為什么?”胡趲說:“從昨日回去,驢子便患上頭旋惡心症,動彈不得,而要請假休息。”主人大笑。想不到象胡趲這樣聰明的人,也不會知道自己騎的驢竟常年在給人家拉磨漁利,因而多次被同事所嘲笑。 偽蜀王的先主時期,還沒有建國。有個西域的和尚來到這里。蜀人都對他很崇敬,如見佛主釋迦牟尼。他住在大慈三學院,蜀主前往回拜,坐在大廳上,此時全城的男女,凡是來拜見的都不加制止。婦女們排著隊依次向他行禮。藝人王舍城道:“女弟子們勤苦禮拜,希望他們下跪時的后身,完全像個和尚。”蜀先主大笑。 偽蜀王先主從利閬起事,稱號親騎軍,軍中全是勇猛之士。其中有四百人……執紫旗,凡在戰場上,如有前陣的軍隊將要戰敗時,他們便揮動紫旗而助之。莫不所向披靡,霆駭星散,從未失敗過。這紫旗團隊中的官兵多很顯達。……都享受官祿。以此來穩定霸業,都是憑借著錢財。這時期……,都与紫旗團是一類的,他們各有名號。當時顧□……也曾主管過郡事。常戲鬧。曾進行過武選,稱之為大順……侍郎李吒吒下進士及第三……憨子、姜癩子、張打胸、長小……李嗑蛆、李破肋、李吉了、樊忽雷、日游神、王號駝、郝牛屎……陳波斯、羅蠻子。考試科目為“亡命山澤賦”、“到處不生草詩。”。這純屬也是“麥鐵杖”、“韓擒虎”之流(麥、韓均為隋朝時的猛將)。 有個叫不調子的,常常以滑稽的方式戲弄人。有許多聰明狡黠、靈性而又机警的人,也都被他誘惑而玩耍。有一次,他曾与一個秀才同坐在一條船上游江,快要靠岸時,見同船的游客中有人牽了一頭瘦劣而又長了根偏尾巴的驢,不調子便力勸秀才一定要買下來。秀才嫌棄那驢子太瘦劣,不調子勸勉道:“這驢子長相特异,不同尋常。”沒辦法,秀才只好以高价買下。不久,他們便离船上路,那驢果然身体瘦弱得不能騎。秀才很苦惱。不調說:“別后悔,這驢絕對不同于別的驢。”那天晚上,忽然下起雪來。不調子又道:“這驢你買對了。請你買上三五杯酒。然后我給你講個這樣的故事。”秀士又勉強買來酒与他喝。等到舉杯時,不調子道:“你難道沒听過杜荀鶴詩中是怎樣說的嗎?‘就船買得驢(魚)偏尾(美),踏雪沽來酒倍香’。請你買驢買酒,這是杜詩中講過的,并非沒有根据。”秀才被人玩耍了,自己竟然還不知道。一直到此時才醒悟。 前進士司馬都住在青丘,曾拿了二万錢托戎帥王師范部下的軍將給他買絲。可是過了一年,絲和錢都沒影儿了。司馬都因月初到府上去拜會王師范,恰巧遇上那個人,便向他問起這件事。那人的相貌魁梧高大,滿臉胡子,樣子十分凶狠,卻想要去自盡投井。司馬都道:“何必如此,你乍起大胡子,怎會是這樣的面色。你看看這口深井吧,下面可是有人啊。”王師范聞知此事,把那個人殺于枯木下。 唐朝時,有個叫吳堯卿的人,家住在廣陵。最初曾受雇于行路途中。此人很有心計。因他經常出入于官府,官場上的人一般都知道他。開始只是個管點儿鹽鐵事物的小官。但此人敏銳而又很有口才,對于許多事情的利弊都能放在心上并能做很好的調節,使人很高興。丞相李蔚認為他很有能力,便開始啟用他。高駢先授他知泗州院兼利國監,不久又奏請皇上任他做刺史。皇上的任命令還未下來,恰逢軍變,他只好又回廣陵。不久,又知浙西院,數月后罷職,又知揚州院并兼任榷糶使。偽朝廷還授于他御史大夫之職。吳堯卿一向依附權勢,不講貴賤,苟且于斜路,即使是奴仆之輩,只要与己有用,也必然是恭敬地以錢財為誘餌去拉攏。對那些稍稍失去權勢的人,雖然平時与人家結為生死之交,而到此時即使相對終日,也不再与人家說一句話。見利忘義竟然到了這种地步。而對于權貴,則無不以錢物賄賂而去交結,他因此不离淮泗地方,使官風腐敗,三年多時間,竟盜用鹽鐵錢六十万緡。當時王啟主管兩使句務,將吳堯卿捉拿下獄,要將此案追究到底,后被諸葛殷所保而未獲死罪。到了城被攻陷時,軍人中認得吳堯卿的,都請求把他吃了,畢師鐸不准許,晚上叫他換了衣服逃走。他逃到楚州又遇變亂,被仇人殺掉,棄尸于大道上。是他妻子用紙絮葦棺將他入殮,但也未埋入墳墓。好事者在棺上題道:“這就是一個憑證,終于歸至無間地獄;讓他去請求斜封靈官吧,這次是去找閻王。”當時人都以此為笑談。 后唐天成年間,盧文進鎮守鄧州。因為要出城,賓客從屬一起到來,舍人韋吉也被召請。韋吉已年老,沒有控制馬的力气,何況已經酒醉,馬又狂奔亂跑,在桑林中東西馳騁,帽子也被樹枝挂掉了,露著光禿禿的腦袋四處奔竄。等仆人將馬勒住,他早已墜地。韋吉過去患過肺風病,鼻子上留有黑色斑疹。此刻臥于路旁,幕客無不看著發笑的。從事令左司郎中李任、祠部員外任瑤各選一韻寫一首賦。李任在賦中寫道:“當仆人偷看,衙官們一起來看時,他正在麥□里呼叫,仆臥在桑林旁邊。那藍青的鼻頭,真像一個生鐵槌;那滿臉愧色的瘦弱的身体,宛如一個熟銅罐。”其余的就不引用了。听說的人無不開顏大笑。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