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王承休 前蜀后主王衍在位期間,宦官王承休因為善于戲謔、狎玩,深得王衍的寵愛与歡心。王承休容貌俊秀,一向服侍王衍睡臥,長期成為王衍的專夜(按:既男妓。)。他經常用一些怪誕淫穢的事情來討取王衍的歡心,因此更加獲得后主對他的寵愛了。王承休跟成都府尹韓昭是莫逆之交,凡有所謀划都宮內宮外互相串聯勾結。一天,王承休請奏王衍允許他從諸路軍中選拔出官府供給軍餉的(按:唐實行府兵制,土兵自備武器資糧,后逐漸改為官給。)几千驍勇善戰的兵卒,單獨編成一隊,號稱為龍武軍,由王承休親自統帥,并且特殊增加衣服、糧食、兵械,每天都有特殊的优惠待遇。王承休奏請王衍授任他為秦州刺史,并且說:“我愿為皇上在秦州搜尋采置佳人美女,供您享樂。秦州山明水秀,自古以來多出傾國麗人。臣赴任后,即請皇上巡狩天水一游。”后主王衍所了非常高興,立即授予王承休秦州節度使的仗節綬印,派遣他立即去秦州上任。并將王承休新編的龍武軍,賜給他為衛隊隨行。王承休到達秦州下車伊始,當天就拆毀秦州原有的衙署,征發丁夫差役伐木采石,建造新的公署命使宅,規模宏大,裝飾豪華,一切都按皇宮的樣式建造。同時,他在秦州施行嚴刑厲法,婦女也同男人一樣去服勞役,采運山石薪木。又暗中讓手下親信強行索求民間青年男女,教授他們唱歌跳舞与演習各种樂器、伎藝。被索要來的青年男女,讓畫工為他們繪畫圖像,并注明名氏,派人緊急送回成都韓昭。朝昭立即秘密雖送后主王衍。王衍看到這些美女的畫像后,不由得淫心萌動,狂喜异常。于是立即決定巡游秦州,發布文告說:“我听說父王當年出巡視察,親自察看土地耕种的好坏,百姓生活的憂樂,歷代君主巡視四方,都為黎民百姓帶去撫慰与希望。現今我朝西部疆土秦州,遠在邊陲。先皇經過多年的征討才將這塊地域并入我蜀國疆域,雖然施行了我朝法制,但是還沒有沾潤到我朝的更多恩惠。到現在,我朝百姓在這塊土地上耕种生息已經有些年月了。听說,當地的軍民都非常希望我去視察,以安定疆界。于是,我暫且議定去巡察秦州,出巡的日期選定在今年十月三日。特此布告朝廷內外,使你們都知道這樣事情。”告示文本發出后,立即有許多朝野人士懇切地勸諫后主王衍取消這次巡游。王衍的母親痛哭流涕地勸阻他,最后用絕食的方法表示勸阻的決心。前秦州節度判官蒲禹卿勒住王衍的馬韁、哭得眼淚帶血,呈上奏表勸諫說:“我听說唐堯有讓人進諫勸戒的鼓,虞舜有讓人指斥責備的木械,商湯有專職檢查自己過失錯誤的官員,周朝有勸誡謹慎的小鼓。上述這些說的是,凡是古代的明君,他們都想方設法實現帝王的圣明之道,深知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听取正直的話。而且能夠敢于承認自己的過失、責備自己,能夠為治理黎民百姓的事情實行德政。皇上您自承奉祖廟的祭祀、接管簿籍(按:指繼承皇位。)以來,身居主管整個國家的重要位職,喜愛听取逆耳的忠言,使得臣屬們都敢于冒著触犯您的危險而直言勸誡。況且,先皇帝起自許昌寒微之士,但由占据閬州起家,在草創基業時歷盡了艱辛險阻,時時面對著与虎爭斗的危險。由于長期披甲執戈,手腳全身都磨出老茧,廢寢忘食、餐風宿露,憑藉武力征戰而制服了諸多的元酋,用赫赫的戰功而掃平許多割据的壁壘。冒著生命危險,侍奉唐主、守土裂疆,方能成就了這份家業,開創了我堂堂蜀國。現在,先皇開創的基業正值強盛興旺的時候,宏大的事業正欲發展壯大。我們蜀國疆域一直發展到雍、涼各州,疆界南北相連。我們的德政布及到吳越之地,威力攝服到南疆蠻夷的荒僻角落。我們蜀國治理郡、府很多,疆域在繼續擴大。人才濟濟。多出聰慧有識之士;土地肥沃,盛產稻粟豆麥之糧。而且,眼下正面臨著天下分崩离析之際,這正是成就万代封疆建國偉業的最好的時机。皇上生下來就生活在富貴中,沒費操戈之勞就承繼了這么宏大的基業。因此,喜歡娛樂享受,很少考慮利用這個大好的机會發展國家。我非常希望皇上您以儒家名教作為自己的操守。以禮樂加強自己的修養。遵守道德規范,承繼師傳古訓。深知這大好的江山基業得來的不容易,体察到黎民百姓耕种田畝的艱辛。珍惜先皇開創下的這份基業,象唐朝開國皇帝太宗李世民那樣事必躬親。尊重德才兼備的人,并接受他們的影響,專心致致地治理國家。虛妄的話不要听,違拗的計謀不要采納。聆听音樂用來提高自己的修養,用鏡、古、人“三鑒”來經常對照自己。少去各地的園林亭榭處去游玩娛樂,多閱讀古代帝王留下來的經史,用來增長自己的才干、經驗。應當特別加強高尚品德的修養,准備實現遠大的志向。且不要沉湎在恣情淫樂的享受中,也不要整日迷惑在酒宴上。經常親自處理國家政事,且勿恣意閒游不務正業。我听說皇上想要移駕出京,前去巡察邊境。天水遠隔千山万水,地處荒遠,道路險惡難行。險要的棧道高入云端,高峻的山峰直插霄漢。微微降些雨就可以沖毀棧道,稍稍滑些泥就會阻塞山路。這樣險惡的地方,怎么可以行駛鑾輿,那堪騎馬?再加上,天水离敵國的京城很近,城邑特別荒涼,漢人与胡夷之人雜居,又名瘴癘嵐气,沒有什么特別的風光、美景。既沒有什么胜景可覽,也沒有什么幽境可覓。隴水悲鳴,胡笳嗚咽。軍營中看到的只有披甲執戈的兵士,城頭上住宿的盡是枕戈待旦的戍卒。在孤獨的烽火台上察看胡虜的動向,天天讓人擔惊受怕;遠望敵軍的旌旗插在險峻的山岭中,日日叫你提防不懈。秦州是山多水足的地方,也是容易動亂難于治理的窮鄉僻壤。麥積山沒有什么值得觀瞻留戀的,米谷峽也不能讓你流連忘返。一路上,盡是讓人惊嗟的不茅的荒山。沿途中,全是叫你怨忿不已的惡水。它本是秦穆公養馬的荒涼之地,東漢人隗囂簪位稱王的蠻夷之邦。雖然,皇上您一個人圣駕出巡,卻需要文武百官、警衛部隊、侍從夫役伴隨。千人簇擁,万人警衛。這樣一支龐大的巡行隊伍,沿途經過的州縣一定會受到嚴重的騷扰与損害。況且,沿途驛站稀少而且房屋狹窄,住宿都成問題,飲食供應更是困難百倍的了。即使是皇上您派人指揮安排這一切,讓他就地籌措所需要的物資用品,勢不可免地要扰攘這些地方,使得所過之處受到摧殘与破坏。由此看來,皇上您且不可輕易巡行天水。您的出巡,猶如蒼龍出海,必然行云布雨,怎么能夠風平浪靜呢?所過之地一定會踐踏傷害庄稼的。因此圣駕不适宜巡行天水,請把一切准備工作都停下來吧。況且,近年來皇上的圣駕只巡行過山南,并且沒有派遣軍隊,加強山南的防務。此時直接巡行到天水,山南的防務還沒有确定和安排好。自從當初先帝攻破梁原的城池,搶掠裹脅義宁人丁。這些人被砍去胳膊的,不只一個人,被處死斬首的也有很多。這樣,皇上一定要遠巡天水,不但讓這些地方的人心生异志,而且還會損害皇上您的圣德名聲。皇上要巡行的天水离唐邦的京城洛陽不算遙遠,唐邦又听說您的圣駕要巡行天水。假若唐邦事先有預謀准備,這次就要發生征戰。況且風翔很長時間就想進犯我邦,這次趁皇上遠巡天水,必然會陰謀策划滋生奸心的。因此,一定要考慮到不要輕信迷惑皇上圣心的話,導至不利的事情發生。還有,皇上剛剛与唐王互通友好,書信与錢貨可以往來。皇上要想到唐王听說您親臨天水,產生什么怀疑猜忌,他必然特殊派使臣邀請皇上在邊界上會盟相見。果真如此,不知道皇上您是去會盟還是不去?如果前去會盟,勢必會出現當年秦國与趙國爭奪疆土的場面,彼此都很難屈尊退讓;如果不去會盟,又會出現當年魯國与衛國不和的事情。尋找戰爭發生的原因,必須在戰爭還沒有萌生的時候,在它發生前就應預料到。希望皇上您能予以考慮。我听說自古以來的明君圣主,巡視四方,或慰問百姓,或討伐叛逆,都擴大自己的德義,省察民風民情,然后便立即回到京都來,告別百姓。現在皇上您多次巡行出游,未听說您曾發布或宣諭一條勸諭百姓的法律、制度。只是限于跋山涉水,勞頓驅役人馬。巡游秦苑則舟船几次翻溺,出行青城則嬪妃几乎沉水。自取這些惊憂,難道是為了什么急迫的事情嗎?還得還駕回京,使得軍人、百姓都不高興,只是讓人們心情憂郁,一點也不能宣張皇上的義德。回想先皇在世時,從來沒有過無緣無故就出行巡游的事情。皇上即位以來,隨意頻頻离開京城出游,既勞心神又耗費人力財力,有什么作為呢?現在正在向先前一樣整頓禁軍衛隊,又准備遠离京城出巡秦州。您想過沒有,從前秦始皇出巡鸞駕未歸而病死沙丘,隋煬帝巡行江南龍舟不返而就戮場州。皇上,您的圣德超越秦始皇,您的明智胜過隋煬帝。而且,北疆沒有修筑長城的必要,怎么會有隋煬帝南巡的弊端呢?做為皇上——一國之君主,應該寬怀仁厚、大度容人,至誠孝道、深怀善心。知曉百姓耕地种田的艱難辛苦,熟諳古今成敗興亡的緣由道理。自身提防得失,從不縱情享樂。怎么忍心讓國家衰落、圣道斷絕(按:此處譯者認為明抄本貼切些,因此按明抄本譯出。)?致使黎民百姓沒有了依托,讓慈愛的母后失去了希望。如果不考慮到國家的危亡,只恐怕也會失之于仁慈孝道。何況京城成都,玉宇金闕、寶殿珠樓。皇宮內的御苑上林,瓊地四周環抱著花圃,陣陣花香布滿整個宮院,祥瑞的甘露盛滿玉盤。要听天上的仙樂,可讓宮中樂師演奏九韶之樂;欲觀回雪的舞蹈,方命梨園歌使獻演八俏之舞。可以在清虛的皇家寺院里,跟神仙們頓著相聚;可以在華麗的宮中閬苑中,觀賞高雅的歌舞表演。人間最美好的景致都在我們的京城成都,可以隨時供皇上您游樂觀賞,完全能滿足您觀奇獵异的意愿。何必非去那么遙遠荒僻的地方,去看那些荒山惡水呢?這樣不顧長途跋涉的勞頓對圣体造成的損害,又有什么益處呢?現在正赶上岐山以南動亂不安,汴京的小朝廷已經滅亡。中原有人正在爭奪天下,政局處在動蕩中。整個國家的黎民百姓正曹受苦難,到處都是盜賊橫行。縱然是我蜀國邊境沒有戰事的危險,中原內地尚存心腹之患。皇上您正逢千年難遇的大好時机。您以一國之君而稱尊天下,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身負經天緯地的才干。您的孝道超越虞舜,您的仁德胜過夏湯。各种條件部已俱備,日理万机不受干扰。您聰明睿智,博才明達;審時度勢,隨机變通;深謀遠慮,足智多謀;志向宏大,獨怀英才。且剛剛登上帝位,正值青春年少。既承繼下先皇開創的基業,又据有山川的險要。但是不遠听深察,居安思危,也成就不了大業。須打開各路大門,廣泛延攬賢才。總領万邦行使經國的大業,自始至終都具備這些德尚,庄嚴地位居帝位上面。使您的恩德与威嚴同時行使,獎懲分明,賞罰得當。平均分配您的恩惠,普遍照顧到窮困的地方。讓人民里外都感到寬松舒暢,使子孫万代永遠昌盛。廣布澤德于黎民百姓。長立偉大的功業于勞苦眾生。同時,還要選拔精兵良將組成強大的軍隊,謀划興邦立國的大業。制止住對方的囂張气焰,壯大我們的威攝力量。喂養好戰馬,訓練好兵士,准備下充足的糧草,打制好堅利的武器。對方如果稍有舉動,我們立即大兵陳境平推過去。眼下正是成就大業的好机會啊!我們大力實行的是以仁義治理天下的王道,自然各种神靈都會保祐我們的。四海之內都會歸附我們的仁政,万眾一心就會形成無堅不摧的鋼鐵長城,一定會治理好整個國家的。眼下我們蜀國特別強盛,所有國家都赶不上。我們蜀國賢達之士滿朝皆是,而且有您這樣圣明的皇帝在執掌這個國家的朝政。我唯一的愿望就是:黎民百姓能過上貞觀年間的太平安樂的生活,皇上您比唐朝的開國皇帝太宗還要圣明勤勉。能夠納購良藥苦口之言,听取我的這番淺陋的見解。倍加愛惜國家社稷,悉心療治軍民的疾苦。象周武王那樣听取直言使國家昌盛發達,知曉辛紂王緘住人口,不听勸諫最后滅國喪權的教訓。杜絕掩飾過失拒絕勸諫的事情,發揚當面批評殿上爭論的風气。承襲我朝的圣明,發揚我皇的教化。皇上您不要只看到京城成都居民稠密,就說京城繁華。其實是京城以外的地方凌落殘破,無法居住生活,所以才都競相奔趨到京城中來,暫且苟活偷生。現在京外各州郡縣,官吏暴虐,魚肉百姓。百姓几乎都不能正常地耕田种地操持家業。隨處可見許多荒蕪的田畝,到處都有成群的盜賊。因此懇望皇上廣派心腹之人,到各處去調查搜集材料報告您知曉。況且,蜀國有始以來創立基業的人,多數都缺乏深謀遠慮,宏圖大志。有的人德政施行不到兩朝,有的人國家的福祚延續不到七代。三國時蜀漢后主劉禪剛剛即位就歸降了曹魏的大將鄧艾,西晉時的蜀主李勢,桓溫率兵入蜀便立即順服。他們亡國的原因,都在于不能听取直言勸戒,不能顧及朝中政務,不能施行仁義的德政,不体念黎民百姓的苦難。以至國人的心沒有一個忠誠于你,山河的險要也不足以憑借。皇上您最圣明,象唐堯,如虞舜,蜀漢的后主劉禪怎么能跟您相媲美呢?西晉時的蜀主李勢怎么能跟您相倫比呢?您有寬厚仁慈至孝的名聲,有遠見深謀圖強的策略。您從不听信諂言媚語,從不恣情沉緬酒色。時事的變化,都有可以預兆的跡象;動靜相替、治亂更疊,無一不是經久的。只要皇上您能作好准備、因勢利導,就一定能建樹万年不朽的基業,最終將成為四海之內的國君。我希望皇上暫且停住車馬,且莫遠离京都。靜候中原內地戰事息滅。八方前來朝拜您,普天下的人心都歸附皇上。就象諸條江河奔向大海,眾多螞蟻慕戀腥膻。有道德的人,自己就會擴大影響,威名遠震;無所用心的人,沒有人會仰慕服你的。非但要巡行天水,而且直接便可以坐在長安的金殿上。這是我這個作臣子的最大的懇求,舉國上下最深切的愿望。我听說天子有七位敢于直諫勸誡的忠臣,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去他的天下。因此,立即說出我的真誠的懇求,來勸諫圣主您。不用記載在為官的檔案里圖升遷,也不想用此來沽得好的名聲,也不是有意詆毀皇上。而是講明事理為皇上擔心。雖然沒有漢朱云折斷殿不監直言相訴的能力。但是卻有触犯皇上的罪過。我不躲避被處死或者被流放的罪過,擅自叩啟宮門。我死就象大千世界中死去一只螻蟻似的,皇上也許一點也不動心,必須出巡天水。讓皇太后在心中憂慮挂念,讓臣僚百姓為您擔心。完全不分得失,自己去找麻煩。一旦發生出忽意料的事情,后悔也來不及了。我誠懇地希望皇上您,稍稍打開些讓臣僚諫以的門路,微微采納一點我的勸諫。不要違背了皇太后的一片心愿,暫且應允舉國上下對您的期望。安下心來准備立國興邦的大計,且勿遠行天水。”后主王衍一點也沒有采納蒲禹卿的意見与規勸,執意遠行天水。成都府尹韓昭指著蒲禹卿的鼻子說:“我拿來了你上奏皇上的表章,待到皇上巡狩秦州回來后,一定將你輔入牢獄中逐條審問你。到那時候,你不要后悔喲!”十月三日,后主王衍及文武百官和隨行人員從成都出發,開始遠巡天水的路程。四日,后主一行到達漢州。鳳州王承捷派驛吏信使飛馬來報,說:“東朝唐王派興圣令公,統師大軍十多万人,定在九月兵進鳳州。”少主王衍還認為是臣僚們設下的計謀,想阻止他東行天水,回答使臣說:“我正要看看兩軍是怎樣互相廝殺戰斗的,又有什么可以顧及的呢?”不顧邊境發來的戰報,繼續率領臣僚們向天水進發。少主一行登上樟潼山,少主即興吟詩一首:“喬岩簇泛煙,幽逕上寒天。下瞰峨嵋岭,上窺華岳巔。驅馳非取樂,按幸為憂邊。此去將登陟,歌樓路几千。”少主宣詔命令隨行的官員們寫詩奉和。中書舍人王仁裕和詩一首:“采杖拂寒煙,鳴騶在半天。黃去生馬足,白日下松巔。盛得安疲俗,仁風扇极邊。前程問成紀,此云尚三千。成都尹韓昭、翰林學士李浩弼、徐光浦都有和詩,都遺失了。少主王衍一行走到劍州西二十多里,深夜經過一座有溪水深谷的大山。忽然听到前后几十里路之間,都有隨行的軍族擊鼓吹號,喊叫聲山山相連,聲音震動溪谷。有人詢問發生了什么事情?回答說:“就要經過山王(按:既虎。)吃人的地方啦!怕有凶猛的野獸追捕人,所以擊鼓鳴金喊叫。”說話的這個兵士騎乘的馬也惊恐地嘶叫不已,直往后退,用鞭子抽打它也不肯往前走。人群中有人說:“适才,在皇上大駕到來之前,有一頭凶獸從路邊右側的叢林中躍出來,在人群中扑倒一人用嘴叼著奔突而去。這個人被叼到溪洞里面,還能听到他呼救的叫喊聲呢。但是,天色未亮,不明這里的情況,沒有一個人敢追逐那只凶獸去救他。”路上的人听了這話后,個個嚇得都直流冷汗。待到天亮后,有几個兵士按照凶獸的足跡一路尋找,在一片扑臥不堪的草叢中只找到了這個人的几塊殘余骸骨!少主一行來到劍州行宮,安頓下來后,少主問身邊的臣僚路上發生了什么事?臣僚們爭相講述凶獸吃人的事情。少主听了后,隨即命令臣屬們各賦一詩,紀詠這件事情。中書舍人王仁裕立即賦詩一首進獻給少主。這首詩是這樣的:“劍牙釘舌血毛腥,窺算勞心豈暫停。不与大朝除患難,惟于當路食生靈。從將戶口資饞口,未委三丁稅几丁。今日帝王親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翰林學士李浩弼也獻詩一首。這首詩是這樣的:“岩下年年自寢訛,生靈餐盡意如何。爪牙眾后民隨減,溪壑深來骨已多。天子紀綱猶被弄,客人窮獨固難過。長途莫怪無人跡,盡被山王稅殺他。”少主王衍看了這兩首詩后,哈哈大笑,說:“韓昭、李浩弼二位臣屬賦的詩各有題旨啊。我在馬上构思,行了三十多里,還沒有賦出一首詩來。”于是,命令其他臣僚寫詩隨從。翰林學士徐光浦、水部員外王巽也各有詩進獻。到了劍門,少主王衍終于賦出一首詩。詩是這樣:“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陵。作千尋壁壘,為万祀依憑。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回看成闕路,云壘樹層層。”下面是隨行的侍臣們續寫的詩。成都府尹韓昭的續詩大意是這樣的:閉關防外寇,孰敢振威陵。險固疑天設,山河自古憑。三川奚所賴,雙劍最堪矜。鳥道微通處,煙霞巢百層。中書舍人王仁裕的續詩大意是這樣的:“孟陽曾有語,刊在白云陵。李杜常挨托,孫劉亦恃憑。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長天路,濃蠻蔽几層。少主王衍又命令隨行群臣各自撰寫《秦中父老望幸賦》一首,進獻給他。現在這些詞賦都遺失了。過白衛岭,成都府尹韓昭獻詩一首。詩的大意是這樣的:吾王巡狩為安邊,此去秦亭尚數千。夜照路歧山店火,曉通消息戍瓶煙。為云巫峽雖神女,跨鳳秦樓是謫仙。八駿似龍人似虎,何愁飛過大漫天。”少主王衍和詩一首。詩的大意是:“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前望隴山屯劍戟,后憑巫峽巢烽煙。軒皇尚自親平寇,嬴政徒勞愛學仙。想到隗宮尋胜處,正應鶯語暮春天。中書舍人王仁裕和詩一首。這首詩的大意是:“龍旗飄搖指极邊,到時猶更二三千。登高曉蹋儿岩石,冒冷朝充斷續煙。自學漢皇開土字,不同周穆好神仙。秦民莫遣無恩及,大散關東別有天。”少主一行到達利州時,已經得到了后唐軍攻占了固鎮的消息!十天之內,又听說金牛戰敗而死,后唐軍塞峽而入。這時,蜀軍尚有十多万人,自綿竹至漢州,陳兵在一千多里的防線上,首尾相連,但是都無心思跟入侵的唐軍戰斗。派去使臣督戰逼迫急了,就調轉槍頭刺向使臣說:“請你調來龍武軍与敵戰斗吧。龍武軍不但驍勇,他們還多得到武器裝備、糧晌。我們都是被挑選乘下來的不合格者,怎么能夠跟敵軍相拼殺呢?”前去督戰的使臣一點辦法也沒有。少主王衍一行,于十月二十九日中途返回。在懸伏在險溪山谷的棧道上,夜以繼日地狼狽逃回京城成都。后唐的康延孝与魏王朱繼踵率兵進入城都,少主王衍立即樹起白旗歸降。在后唐軍沒進入成都前,王宗弼殺掉了成都府尹韓昭,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宣徽使李周輅、歐陽冕等。王承休手握精銳的龍武軍在天水,按兵不動。待知道后唐軍攻入蜀中后,才率領龍武軍及婦女孩童一万多人,用金銀錦帛等買通羌人頭領繞道回蜀。一路上經常遭遇到當地夷、狄、胡人的騷扰、擄掠。同時在翻越大山、涉過溪水時,凍餓而死与互相踐踏而死的人不計其數。回到蜀地時,僥幸生還的僅僅有一百多人,只有王承休与田宗汭等人逃回來了。魏王朱繼踵派人責問王承休:“你身為蜀國重臣,手握精銳之師,為什么不抵抗我唐軍的進入?”王承休說:“懼怕大王的神勇威武,不敢抵擋他的鋒芒。”來人問:“為什么不早點投降?”王承休說:“都是因為大王的軍隊還沒有進入蜀中,沒有門路投降的緣故啊。”來人問:“當初進入西羌蕃人居住的地域時,有多少人和你同行?”王承休說:“一万多人。”來人問:“現在還剩有多少人?”王承休說:“才有百余人。”魏王听到這里,說:“你可以抵償這死去的一万多人的性命。”于是將王承休處斬。前蜀的軍隊不抵抗進入的唐軍,蜀國君臣坐取滅亡,都是王承休、韓昭之流所造成的啊!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緣由。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