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劉鄴 葉京 李藹 房珝 汪遵 劉允章 王凝 盧尚卿 李堯 高湜 公乘億 孫龍光 王璘 蔣凝 吳融 盧光啟 王彥昌 杜升 鄭昌圖 程賀 陳嶠 秦韜玉 陸扆 張曙 崔昭矩 賈泳 劉鄴字漢藩,唐懿宗中期,由長春宮判官任上召入京城,特別賜給他進士及第(是一种榮譽)。韋保義的哥哥做宰相,不能應舉,也賜給進士,提拔做京官。 葉京是建州人,他的賦很有名。曾經游太梁,經常參加官家的宴會,因之同監軍使相識。京試時中進士,与同年們騎馬同行,在大街上遇到那位監軍使,沒有下馬,僅僅一揖。這是一种不禮貌的行為,因此被人非議導致他官運也不好,只做到太學博士(太學教授)。 李藹為了應舉,讀書勤奮。才思敏捷,妙筆文章。被人稱為束翅鷂子,意思展翅便可騰飛。咸通(懿宗年號)二年考中進士。 河南人房珝,祖父做過太尉。咸通四年功敗垂成。本來他能夠考中,但是正在考試時房上的泥落下來,打翻了硯台,污損了卷紙。河南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只舉荐了他一個人。他認為主持考試的官員肯定會照顧他,更換一張卷紙。但是天亮時他向監場的試官請求更換卷紙時,遭到拒絕。因之落第。 許棠是宣州涇縣人,讀了很多年書。同鄉人汪遵從小做吏員。許棠考了二十多次,汪遵還是小吏。汪遵的絕句詩作得极好,功底深厚。他辭去了吏職(吏不准試)去參加考試,遇到送客的許棠。許棠問他到京城來做什么?汪遵說來參加京試。許棠發怒,說小吏無禮。結果考試時兩人同堂,許棠竭盡侮辱。但是,汪遵考中進士五年后,許棠才考中。 劉允章出的題目是《天下為家賦》,給事中杜裔体上表示异議。疏雖然沒有采納,但時人認為得當。而崔澹的《至仁伐不仁賦》不被人們認可。薛耽的盛德日新賦》,用循乃無已的切音作韻腳比較別扭。劉子震請他直接用循和無來切音,得出修字做韻腳,比較恰當,薛耽采納。 王凝家族人都注重德行,天下聞名,即使睡覺也有一定的姿勢,叉手仰臥。有人擔心這种睡法會作惡夢,夢見先輩的鬼魂。王凝作絳州刺史,司空圖參加京試路過絳州,謁見后不复再來。部屬告訴,司空圖出城了。有時入城拜訪某某,但不到刺史衙門來。王凝認為這是司空圖對自己的尊重,愈加看重司空圖。王凝作了主考官,司空圖一舉考中進士第四名。同年們惊訝司空圖并無名聲而高中。沒品行的人就稱他為司徒空。王凝知道這件事,宴集所有新科進士。對他們說:“我雖然有愧于主考官的位置,但今年這一榜,就是為了司空圖一個人,我才肯擔任這個職務。”因此,司空圖名聲雀起。 懿宗咸通十一年,因為龐勳占据徐州,對抗朝廷,連年戰爭,國庫空虛,皇帝下詔,停一年貢舉。那年,盧尚卿由遠處應舉到陝州,听到詔命返回故鄉,作《東歸詩》。大意是:皇上的詔命下來,今年停止科考了,沒有机會折桂,只好等待來年。從打兵連禍結,京城的路被切斷了。現在我從霸陵橋上走過,人家都笑我冒著風寒回家。(盧尚卿后來考中,所以文中稱進士) 李堯中進士,原住在城郊,去參加宴會,大雨不止。所以派人買油布遮蓋。李堯祖上的老房子在升平里,他花了七百緡錢油布。從住所到大街差不多有一里地長上千的車輛,騎馬乘轎者往來熙熙攘攘,沒有被雨澆的。所建金壁輝煌,极為別巧。李堯被宰相韋保衡所重用,參与大政,被稱為李八郎。他的妻子是南海(郡名)韋宙的女儿,家里很有錢。資助李堯的錢財,不可以數計。 懿宗咸通十二年,禮部侍郎高湜做主考官,取中一些貧苦舉子。公乘億有賦三百首,許多人把他的賦寫出來挂在牆上。許棠的《洞庭詩》非常工整,被時人稱為許洞庭。最杰出的是聶夷中,少時家貧,精于古体詩。他的《公子家詩》大意是,有人种了一些西園的花,花開得佼好,花下生出一棵庄稼,被當作雜草拔去。《田家詩》大意是:父親在□上耕田,儿子在□下開荒。六月庄稼還沒有成熟,官府已把糧倉修好了。又一首《鋤禾詩》說:鋤地到日中了,汗水濕了泥土,有誰知道碗里的飯,每一粒都是汗水澆灌的啊。還有一首詩說:二月里把新絲賣了,五月又把新糧(麥)賣了。眼前的窟窿堵上了,心里的肉卻被剜掉了。希望君王的心,能象光明的蜡燭一樣,不要只照在有錢人的好吃好穿上,照一照窮人的屋子吧。他的詩意淺近而寓義深,被稱為唐詩中的精品。 魏州人公乘億以詞賦著稱。咸通十三年,已經考了三十次。曾經生了大病家鄉誤傳他已死去。他的妻子從河北到京城去迎喪,正碰到他送客人到山坡下。夫妻分別十多年。當時公乘億騎在馬上,見一女子穿著粗布衣服騎著驢子,好象妻子,注目而望。他妻子也一樣,在驢上望著他,請人打听,果然是公乘億。夫妻把臂流淚,路人歎息。十几天后,公乘億中了進士。 崔殷夢主考,孫龍光中狀元。孫龍光曾經夢見自己在許多大木上走來走去。次后,請李處士圓夢,李處士說:“祝賀你,來年准中狀元。為什么呢,木者,材也。眾材之上,寓意狀元。” 長沙人王璘日書万言,文詞好,文章有膽識,學識精深。詹事(官名)崔廉問奏章舉荐他,先召他考問。王璘請十名書吏備好硯筆紙張,袖著手踱步口授,十個人沒有一人停過筆。首題《黃河賦》三十字,一蹴而成。《鳥散余花落》詩三十首,一吟而成。當時忽然刮風下雨,好几首寫成的詩卷被狂風吹落,被泥污。舒展不開。王璘說不用拾了,拿紙來,提筆而書,很快就寫了十余篇。沒到中午,寫了七千余言。崔廉問對試官說,不必以万言為限,請他來喝酒。《黃河賦》有不常用字一百多個,崔廉問請王璘當眾朗讀,王璘旁若無人。到了京城,路岩主考,差仆人召見他,本意讓王璘中第后感激他。王璘卻說,等我見到皇帝后再去見他。路岩听了,非常惱怒,立即奏請取消《万言科》,王璘受到這樣的打擊,拄著杖回去。之后,放浪形骸,借酒澆愁。同屠夫賣酒的人差不多。 僖宗乾符中期,蔣凝考博學宏詞科。作賦僅寫四韻,請示試官要走。試官不相信,逼問他為什么?蔣凝以實話相告。說寫完了。試官拿他的卷子同別人的比較,蔣凝感到自足,試官長時間歎息。蔣凝的賦很快被傳誦。有人說,滿頭白花花的頭發,不如淡妝的女子。 吳融字子華。僖宗廣明、中和年間,長時間人們為他稱屈。雖然沒有考中,許多同代人執學生禮見他,待為師長。有一個叫王圖的人,詞賦寫得工整,把自己的文章拿給吳融評閱。過了一段時間,王圖去見吳融。吳融不談文章好坏。直接問他:“你听到過關于盧休的消息嗎?他為什么不求取功名,很可惜的。我的學問,其實不如盧休。”盧休和王圖是表親,擅長八韻詩,跟吳融是同窗。直至晚年仍不得志,住在鏡中別墅。 盧光啟的父親被處死。光啟同他的弟弟隱姓埋名去應科舉,跟親近要好的人說,我們兄弟比如是去開荒。盧光啟性格謹慎,做事周祥。著有《初舉子》一卷。做什么事,文如其人。中第后,在省台(中央各官署)做官,知遇于租庸使張浚。張浚出征并州、汾州。盧光啟每次寫信,一件事寫一張紙,被后來官員效仿。一張紙寫一件事,始于盧光啟。唐末舉荐人才,先不問才學,而看他們對官長的態度,稱為精切,也是跟盧光啟學來的。他的堂弟盧汝弼,曾經做過張浚的出征判官。傳檄四方(征討詞為檄),大略意思是:導致赤子流离失所,都是因為朱溫這個奸逆所造成的。對人說過,老天生下朱溫這個野种,是供我們作文章來罵的。 太原人王彥昌,大族世家,官宦之孫。王氏世家以太原為首。僖宗廣明年間,逃亡成都,賜給他進士學位。后來做薛知柔的判官。昭宗逃到石門時,大臣、學士們來不及跟隨。薛知柔以京兆尹(首都長官)署理中書省(代中書令)。職權近乎宰輔,來往文件特別多,批閱繁榮。薛知柔推荐王彥昌有名望,僖宗讓他署理學士,協助薛知柔。半年后,升王彥昌為京北尹,又加銜左常侍、大理寺卿。后來受到大理寺的吏員牽連,貶官。 杜升的父親杜宣猷死于宛陵。杜升善言詞。廣明年間,僖宗逃亡成都,蘇導以給事中出任劍州刺史。杜升當時僅一小兵卒。按玄宗故例,由皇帝召見,并賜給緋衣(官服)任官內庭。韋中書令以翰林學士身份做主考,當時杜升已做諫官(拾遺為小諫)。上表請求參加科試,皇帝准許。中第几天后,皇帝命他复職,并仍賜給官服。人議以為光彩。杜升由拾遺賜緋,又去應考,又做拾遺。被稱為著緋進士。 又咸通中,以進士車服僭差,不許乘馬。時場中不減千人,誰勢可熱手,亦皆騎驢。或嘲之曰:今年敕下盡騎驢,短袖長鞦滿九衢。清瘦儿郎猶自可,就中愁殺鄭昌圖。(相國魁偉甚,故有此句。出《摭言》) 廣明年間,鳳翔節度副使、侍郎鄭昌圖沒有及第之前,自以為襟怀博大,不拘小節。游山玩水,縱情豪放。因之輿論大嘩,自己也不准備參加科舉。當時他表親家的仆人從宋亳的庄上回來對主人說:“昨天經過洛陽,在谷水店邊遇到兩位黃衣使者從西來,跟我一起走。到了華岳廟前,他們倆同我告別,互相作揖,告訴我說你們主人家有沒有應試的?”我說:“我的主人官位已經很高,他的孩子正在讀書。”黃衣使者又問。那么你主人親屬中有沒有應舉的?”我說有。那兩人便告訴我,他們是今年送榜的,從泰山來,到金天去送榜,咱們有幸相遇。我就想私下看看榜,人家說不行。但是在地上划字,讓我記住,今年狀元姓的偏傍有個耳刀,名字是兩字的,未一字在口里邊。最后的一位進士,姓氏旁也是耳刀,也是兩字的名,尾字也在口里。你好好記住,他們就走了。鄭昌圖的表親很惊异,便把這件事告訴他,并鼓勵他去應考。鄭昌圖果然中了狀元,榜尾進士名叫鄒希回,一點不差。 另外,咸通中期,認為進士們騎乘和衣服太過份,禁止騎馬,參試的不下千人,怎樣有勢力,也只能騎驢。有人嘲笑說,今年皇上點的進士都是騎驢的,滿大街都是,瘦小的還可以,鄭昌圖那樣魁偉的可要愁死了。 唐朝崔亞以郎中官出典眉州(擔任眉州主官)。程賀出徭役充當官廳仆人。他的弟弟在眉州府里作小書吏。崔亞認為程賀言談象讀書人,便問他,你讀過書嗎?程賀到廳階下說,讀過一些書。崔亞就指物為題,讓他賦詩。程賀的詩文雅而意境頗好。崔亞就讓他回家讀書。選了一個日子,程賀帶著自己的文章,以學生禮去見崔亞。崔亞很褒獎他。中了進士之后,始終依靠崔亞,不去投靠別人。程賀考了二十五次才考中。每次到京,都住在崔亞的府第,經常表示感激之情。崔亞逝世,程賀為其戴孝三年,人們都贊美他的操守。 陳嶠去見安陸(地名)鄭諴,三年才見到面。鄭諴從容地對陳嶠說,認識閔廷言嗎?陳嶠說,沒听說過這個人。鄭諴便說,那么你不妨同他交往,這個人的文章可比西漢的大家。 秦韜玉經常出入宦官顯貴田令孜家。僖宗逃亡成都,秦韜玉做丞郎(官名),主管鹽務瑣事。歸崇敬的儿子做主考,僖宗親下詔命,讓秦韜玉中第。并把他編進同年榜。秦韜玉給新進士的信中,都一律稱同年。大略說,一樣的燭光下,我沒有參加科試,但彼此相差不多,有幸大家同年。 陸扆進京科舉,赶上唐僖宗逃亡梁洋(地名),陸扆便追到僖宗的駐地(皇帝出行駐地稱行在)。同中書舍人鄭損住在一起。宰相韋昭度很了解陸扆,陸扆希望自己快一些成為進士,好几次懇求韋昭度。韋昭度說:“現在是夏天,不是試期,并且請誰做主考呢?”陸扆就說,請鄭損就合适。韋昭度答應了,讓他自己去說。書貼、榜文,都由陸扆自己制定。那年六月,以狀元及第。后來在翰林院任職,正赶上大熱天。同僚跟他開玩笑,說這樣的日子,很适合造榜。陸扆很有名望,三兄弟并稱三陸,另外三陸是陸希聲和陸威。 中和初年,張曙和崔昭緯同被四川舉荐赴試。兩人一起請人給占卜前程。當時張曙自恃才名赫赫,人們都認為他會中狀元。崔昭緯對他也很尊崇,自認不如。只一會儿,卜者根本不理會張曙,而對崔昭緯說:“你肯定高中。”張曙很不滿。卜者說:“你也能考中,但是需要等崔相公做了宰相,由他給你過堂。”不久,張曙因病,考試不能終場,而崔昭緯中了狀元。張曙贈詩諷刺崔昭緯,詩意是:千里迢迢馬前馬后一起赴試,只因為偶然的原因我失去了机會;所以皇恩浩蕩,你才春風得意。崔昭緯很不高興。兩人夜里一起飲酒,崔昭緯用大杯灌酒,張曙推卻不肯喝。崔昭緯說:“你喝下去,等我做了宰相,一定讓你做狀元。”張曙拂袖而去,繼絕交往。七年后,崔昭緯真的做了宰相。裴贄做主考官,張曙才考中,果然由崔昭緯過堂。 昭宗大順年間,裴贄主考,取崔昭矩為狀元。第二天,他的哥哥崔昭緯拜宰相。王倜是王損的儿子,王倜考中的第二天,王損拜相(魯公是他的封號)。因為宰相是他的父親,過堂的時候,王倜個別拜見。歸點時,王損以宰相的身份,按照禮法祝賀王倜中了狀元。几個月后,王倜無病死去。(沒有功名的人中試稱期白) 賈修是一個義聲遠播的人,他的儿子賈泳性格豪放,不拘小節。曾經協助武將守晉州。當時昭宗逃亡成都,裴贄三次被任命為主考官。此前,裴贄做主客員外時,曾經到晉州,賈泳接待不周,視如不見。后來裴贄也曾經很有禮貌地去拜訪他,賈泳穿著軍服,僅一揖,說:“尚書邀請我們主將一起去放風箏,請別見怪。”不理裴贄而退。裴贄有些怀恨。裴贄三次做主考,前兩次排除賈泳。最后一次對門客們說賈泳老而值得同情,我應該以德報怨。于是,取他中了進士。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