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李子萇 袁安 嚴遵 李崇 魏先生 李義琛 蔣恒 王璥 李杰 裴子云 郭正一 張楚金 董行成 張鷟 張松壽 蘇無名 趙涓 袁滋 漢朝的李子萇處理政務,想要知道關押在監獄里的罪犯的情況。他便將木頭當作人,將木頭刻成罪犯的形狀,在地上挖一個坑作為監獄,用蘆葦插成監獄的牆壁,然后將木人橫放在里面。如果木人所代表的那個罪犯所判定的罪行正确,則木人不動。如果木人所代表的罪犯有冤屈,木人就會自動躍出來。不知道是罪犯的靈魂附在了木人身上,還是有神仙在操縱木人? 漢朝的袁安是楚國的丞相,楚王獲罪,牽連到其他的人,陸續抓了一千多人,這些人經受不住毒刑拷打,全都自己誣陷自己。經過了三年,也沒有審理清楚這個案子,關押的人被拷打死一百多人。天降旱災,几千里地看不到庄稼。袁安接受了審理此案的任務,他騎馬赶往那里,到了以后立即審理案件。他讓每個人如實陳述自己的情況,只要不是主謀,而是受到了楚王牽連的,立即釋放,一天之內,保全了上千人的性命。這時久旱的天气下起了大雨,當年的庄稼獲得了大丰收。 嚴遵是揚州刺史,八月份巡視部屬時听到路旁有女子在哭,但聲音并不悲哀。嚴遵詢問那個女子,女子回答丈夫被火燒死了。嚴遵命令差人將尸体運來,派人守著。他說:“會有東西來到尸体旁邊。”第二天,有蒼蠅聚集在尸体的頭頂,嚴遵命令撥開頭發查看,發現有一鐵錐插在死者的頭頂。經過拷問那個女子,知道這個女子同別人淫亂將自己的丈夫殺了。 北齊時頓丘的李崇是陳留公陳誕的儿子。高祖皇帝時,他擔任兗州刺史。兗州的土匪很多,李崇叫人在每一個村庄修建一座亭樓,樓上懸挂一面鼓。如果有土匪搶劫,那里的人們便使勁敲鼓。四周的村庄听到鼓聲,立即敲一通鼓。遠處的村子听到鼓聲,也陸續敲一通鼓。傾刻之間,鼓聲響徹百里,然后派出隊伍,埋伏在險要的地方,沒有一次不將土匪抓獲的。各州設置鼓,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世宗皇帝的時候,李崇出任揚州刺史。他擅長調查處理案件,違法做坏事的人全都怕他,給他起了個綽號“臥虎”。 魏先生出生在北周時代,家在宋國。他除了學習儒家經典之外,還精通音樂理論。隋朝初年,他旅行到了關右,正赶上太常寺考核選拔音樂人才,參加評論的官員意見不統一,他們听說魏先生來了,便去拜訪請教。魏先生取出自己的標准樂器,与掌管音樂的樂官林夔和蔡子元等人詳細判定音調,然后將鐘磬、弦樂和竹制樂器的音調和音階調整正确。太樂官准備了二百塊絲織品送給他作為酬勞。魏先生不想當官,又回到家里,將喝酒和彈琴作為娛樂。等到隋朝末年,戰爭興起的時候,楊玄感被打敗,為他出謀划策的李密逃到雁門。他隱姓埋名,作了一名教書先生,魏先生和他同在一個村里。互相有了來往。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音樂,李密對音樂也有很高的造詣。魏先生同他開玩笑說:“我看你神情沮喪,目光散亂,心中矛盾,說話吞吞吐吐。神情沮喪是因為剛剛被打敗,目光散亂是因為無處投靠,心中矛盾是因為心神未定,說話吞吞吐吐是害怕別人知道你曾經給反叛出過主意。如今正在搜捕叛亂者的余党,你莫非不是個好人?”李密吃惊地跳了起來,握著魏先生的手說:“你既然知道,難道不能救一救我嗎?”魏先生說:“你沒有帝王的气概,也沒有將帥的才智,只是個扰亂社會的草莽英雄”。李密說:“我被你看破了身份來歷,應當從此隱退。”魏先生說:“能夠成為帝王的人,心胸包羅天地,威嚴震懾古今,不注意生活中的瑣碎事物,只知道推動時代發展和建立鞏固政權。堯征求分管四方的諸侯四岳的意見,四岳推荐鯀去治水,而鯀治水九年沒有成功,被舜殺死在羽山,這些都是出于無私。漢朝任用了張良、蕭和、韓信三杰,采納他們的計策,將項羽圍困消滅在垓下,也是因為出于無私。所以鳳凰有利爪和尖嘴而不用作進攻的武器,麒麟有可以進攻的腳趾,然而永遠也不使用。能夠掌握命運,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才是帝王的气概。凡是作為將帥的人,帳幕前插著旗幟,率領軍隊維護社會安定,討伐對百姓有罪的叛亂者。既然接受武器,掌握了兵權,擔負起責任,象季良的威風,所以要愛護休整軍隊,以逸待勞,開荒种地養兵,根据敵人的動向調動部署軍隊,于是便可以操縱控制戰爭形勢。就像虎嘯風起,龍行云起一樣,沒有人能抵抗和奪取他的威風和气勢。孔子說,我出戰必胜。孟子說,誰是我的對手?這才是將帥之才呢!就是說忠誠而有才智,動以机鈐,為公為國的人、才能成為將帥。而為私為己的人,只能稱為叛逆和強盜。為個人利益的人,必然搶奪財物和美色,濫殺無辜。朱亥受人尊敬而被請到前席入座,樊噲因為勇猛而被請到堂上。主張早上知道了理,晚上死也無憾的公孫終敗于邑中。信奉宁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怎么能夠兼并天下?是忘了人家千金之贈,想一飯之恩,才有感謝之人,無怀歸之眾。魯史告誡說,要衡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連山的文章提倡要等待時机。為別人謀划造反,而對自己又沒有什么好處。上天和百姓都反對戰亂,朝代的更換是有規律的。就像天降大雨清除妖邪之气,太陽出來融化堅冰一樣,拿著繩子去縛虎,不要希望會像綁兔子一樣獲得成功,拿著瓶子進入水中,怎么會是安全的地方。我曾經觀察發現在汾晉一帶,會有圣賢出現。如果你能去投靠效力,可以取得富貴。”李密提著衣服說:“隋煬帝殺死父親而取得天下,我以德行作人們的表率,振臂一呼,百姓必然響應,帶兵征伐,有什么攻不下的城池。成功了得到江山,不成功也可以割据一方稱王。委屈地呆在這里,實在無法忍受,你真是個書呆子,不足以共同商量大事。”從此李密和魏先生斷絕了來往。因為他在住所的牆上題詩,被鄉里的官員發現,李密向西逃走。他招兵買馬,北靠黎陽,南据洛口,修建了無數的營寨。他与王允作戰,前后一共打了三年,終于失敗。這時他想起魏先生的話,便歸順了唐朝,被封為司農,后來他又在桃林發動叛亂。魏先生是個有高深學問和修養的人,沒有記錄他的名字和所作所為,他其實是魏徵的本家。 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從西藏向皇帝進貢黃金數百万兩,押運到岐州被盜賊劫去。先后派了几名官員,專程去進行調查,都沒有抓住盜賊。太宗皇帝將各位御史召集到一起進行挑選,特意把李義琛叫到跟前說:“你的神采气概俊秀出眾,暫時有勞你去進行調查,一定能夠將盜賊抓獲。”李義琛接受命令以后,實施了巧妙的計策,數日之后將盜賊一网打盡。太宗皇帝很高興,特意將李義琛的官階提升了七級,并賞賜給他二十兩金子。 唐朝貞觀中年。衛州板橋旅店的店主張迪的妻子回娘家了。晚上有衛州城負責警衛工作的楊真等三名衛士前來住宿,五更天又早早出發了。夜里有人拿他們的刀把店主張迪殺了,然后又把刀放回刀鞘中,楊真等三人一點都沒察覺。天亮以后,旅店里的人追上楊真三人,檢查他們的刀上有血跡,便把他們三人抓起來拷打審訊。他們三人經受不住嚴酷的折磨,只好誣陷自己殺了人。皇帝對這個案件產生了怀疑,派御史蔣恒重新進行審理。蔣恒到了以后,店內十五個人已經赶集去了,剩下的人不夠,并且已經分散,只留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在店里。蔣恒命令傍晚將老太太放出去,派辦案人員在后面跟蹤觀察。蔣恒說:“老太太一出去,一定有一個人同老太太說話,你要調查記住這個人的姓名,不要走漏消息。”果然有一個人同老太太說話,辦案人員查明并記了他的姓名。第二天老太太出去,這個人又問老太太,朝廷派來的官員怎樣調查這個案件。連續三天,都是這個人,蔣恒召集了男女三百多人,從中把与老太太說話的那個人叫了出來,其余的人全都遣散。經過審問,這個人全都招供了,承認他与張迪的妻子通奸,所以把張迪殺了。蔣恒將審理結果上報,皇帝賞賜他絲織物二百段,并且提拔他為侍御史。 貞觀中年,左丞相李行廉的弟弟李行詮的儿子李忠同繼母通奸,將繼母偷偷藏了起來,然后謊稱他的繼母被皇帝叫進宮去了。李行廉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便向皇帝反映了這件事。長安縣在皇帝的命令下追查得很急。李忠的繼母假裝被人用披巾勒住了脖子,躺在大街中間,長安縣的辦案人員詢問她,她說有人假傳皇帝的命令將她騙去,有一個穿紫衣服不知姓名的人留她住了几宿,又把她的脖子勒上,送到大街上。李忠心中惊慌,偷偷地去算卦,被官府的偵探發現,產生了怀疑,將他送到長安縣衙門。縣尉王璥將他叫到屋里審問,他什么也沒承認。王璥事先叫一個人藏在床底下偷听,又安排另一個人來說:“長使叫您。”王璥鎖上門走了。李忠和他的繼母互相約定說:“千万不能承認。”并且秘密商量對策。王璥回來打開門,床底下的人也出來了。李忠和他的繼母大吃一惊,只好全都招認,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李杰擔任河南尹,有個寡婦告狀說她的儿子不孝順。她的儿子不辯解,只是說:“得罪了母親,甘愿一死。”觀察他不是個不孝順的儿子,對寡婦說:“你守寡,只有這一個儿子。今天告他,他罪該處死,你不會后悔嗎?”寡婦說:“儿子是個無賴,不順從母親,有什么可怜惜的!”李杰說:“既然如此,你可以去買棺材,來收取你儿子的尸体。”然后派人偷偷地跟在她的后面。寡婦出去以后對一個道士說:“事情辦完了。”一會儿,寡婦買來棺材。李杰還希望她能回心轉意,再三詢問她,寡婦還是堅持原來的意見。道士站在門外,李杰秘密派人將他抓來,一經審問,他全都承認了。原來是道士和寡婦通奸,經常被她的儿子所制止,所以想要除掉她的儿子。李杰釋放了寡婦的儿子,將道士和寡婦用棍子打死,一同裝到了寡婦買來的棺材里。 衛州新鄉縣令裴子云擅長制訂奇妙的計策。他所管轄地區的老百姓王敬當兵去守衛邊疆,留下六頭母牛寄養在舅舅李進家中。李進養牛五年,生下了三十頭牛犢,每一頭都价值十貫錢以上。王敬回來以后,要求李進歸還牛。那六頭母牛已經死了兩頭,李進只將剩下的四頭老牛還給他,說剩下的牛不是他的牛所生的,總也不肯還給他。王敬气憤地到縣衙告狀,裴子云命令將王敬關押起來,并派人去傳盜牛賊李進。李進既惊慌又害怕地來到縣衙。裴子云訓斥他說:“盜賊帶著你共同偷了三十頭牛,藏在你們家里。”然后讓他站在南牆根,將他的腦袋用布衫包上,再和盜賊對質。李進著急地說:“三十頭牛都是外甥的母牛所生的,實在不是偷來的。”裴子云說:“如果是,立即還給他牛。”李進不說話了,裴子云說:“養牛五年辛苦。給你留下几頭,其它的全都還給王敬。”全縣的人都佩服裴子云的案子斷得明白。 中書舍人郭正一在朝廷的軍隊攻破平壤以后,得到了一名朝鮮婢女,名字叫玉素,長得异常美麗,郭正一叫她管理財物倉庫。郭正一每天晚上要喝一碗粥,不是玉素煮的他不吃,玉素便在粥里放了毒藥以后送給他,郭正一喝了粥以后有所察覺,著急地大喊:“這個婢女想藥死我”!然后要來解毒的藥物土漿和甘草服下。過了好長時間才把毒性解了。這時再尋找婢女玉素已經不見了,并且丟失了十多件金銀器物。將這件事上報以后,皇帝命令長安万年縣捉拿。結果興師動眾,將刑偵人員的脊背都用鞭子打爛了,過了三天也沒有抓到。刑事偵察人員的主帥魏昶有了新的辦法,他在郭正一的奴仆中挑選出三個長得比較端正的,用布口袋把他們的腦袋罩上之后帶到大街上。又抓了四個站崗的士兵,問他們在這十天以內,有什么人尋找過郭正一家。士兵說:“有一個投降歸順的朝鮮人留下一封書信。”派人到郭正一家把養馬的奴仆抓住,搜出那封信。打開后見上面寫著:“金城胡同里有一所空宅院。”再沒有別的話,辦案人員前往金城胡同搜查空宅院。來到一所宅院前,看見院門鎖得很嚴密,他們將門鎖砸開以后進去,婢女玉素和那個朝鮮人都在里面。經過拷問得知,女婢玉素是那個朝鮮人和養馬人共同隱藏的。奉皇帝的命令,將他三人押到東市殺了。 唐朝垂拱年間,武則天代行處理國政,興起了一股編造罪名陷害別人的風气。湖州佐史江琛,剪下刺史裴光書寫的公文上的字,拼湊成了表達新的意思的文章,偽裝成同徐敬業一起謀反的書信向朝廷告狀。朝廷派官員調查裴光,認為落款簽名是裴光寫的,但怀疑內容不像是裴光說的話。前后派了三名官名,都沒有把這個案件審理清楚。武則天決定派一名擅于推理判斷,一定能調查清楚的官員。大家都說張楚金能行。于是派張楚金去重新審理。張楚金去了以后心情憂慮煩悶,獨自躺在西窗下的床上。太陽照了過來,他拿著那封偽造的書信對著陽光觀看,發覺字和字之間有破綻,放平了則看不見,對著太陽則能看見。于是他將州府的官員召集到一起,讓人拿來一盆水,命令江深把信扔到水里,信上的文字一個個分散開來。江琛磕頭承認了罪行,武則天命令打江琛一百大板,然后將他殺了,賞賜給張楚金一百匹絹。 怀州河內縣的董行成能夠看出誰是盜賊。有一個人在河陽老店,偷了一位旅客的驢和皮口袋。天快亮時,跑到怀州。董行成在街上看見了,喊到:“盜賊站住!”盜賊下了驢,承認了偷驢的罪行。人們問董行成是如何知道的,董行成說:“這人騎著驢走得非常快,又出了一身汗,不是走了很遠的路。見了人就遠遠地躲開,證明他心虛害怕,根据這些就可以判定。”董行成將盜賊送到縣衙,不一會儿,驢的主人順著蹤跡找來了,實際情況和董行成說的一樣。 張鷟當河陽縣尉的時候,有一個陷害別人的人叫呂元,他偽造了一份倉督馮忱的文字材料,誣陷馮忱盜賣倉庫的糧食。馮忱不承認是自己寫的,而呂元是堅持說是馮忱寫的,一時無法判定。張鷟取來呂元寫的狀子,壓住兩頭,只露出來一個字,問呂元說:“如果是你寫的字,你就注上一個是字,如果不是,就注上一個非字。”呂元注了一個非字,打開一看正是呂元寫的狀子,一連判斷了五次。張鷟又壓上偽造的馮忱的文字材料,僅留下一個字,又問呂元,呂元注了一個是字。打開一看,正是偽造的文字材料,呂元連脖子都紅了,磕頭承認了罪行。還有一次,一個旅客的驢的韁繩斷了,驢和鞍子一塊丟了。這個人自己找了三天沒找到,報告了縣衙。張鷟追查的很緊迫,偷驢的人在晚上把驢放了出來,而將鞍子留下藏了起來,因為鞍子价值五千文錢。張鷟說:“有驢就能找到鞍子。”命令將驢的籠頭摘下來放掉,驢自動走向喂它的地方。張鷟命令搜查這戶人家,從草垛底下找到了鞍子。人們都佩服張鷟的才能。 張松壽提任長安縣令,昆明池旁發生了搶劫殺人案。張松壽接到命令,必須在限期內抓獲罪犯,否則,有關人員治罪。張松壽來到案發地點。尋找線索。他看見附近樹下有一個老太太在樹下賣食品。張松壽叫隨行人員用馬將老太太馱到縣衙,好酒好菜侍候。過了三天,又用馬送回原來的地方。張松壽派了一名心腹人員,前去觀察。如果發現有人和老太太說話,立即抓回來。過了一會,有一個人過來問老太太:“縣令怎樣判斷這個案子?”立即被抓住,用布衫罩上腦袋送到縣衙。一經審問,這個人全都承了,人贓并獲。人們都認為張松壽像神仙一樣明察善斷。 天后武則天代行處理朝政的時候,賞賜太平公主金銀珠寶整整裝滿了兩個盛食物的盒子,价值黃金几万兩。太平公主收藏起來,一年以后再去取,全部被盜賊偷走了。太平公主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十分生气,把洛州的長史找來說:“三天之內,抓不住盜賊,就將你治罪。”長史很害怕,對所管轄兩個縣主管偵破刑事案的官員縣尉說:“兩天之內抓不住盜賊,就把你們處死。”縣尉對手下的刑事偵察人員說:“一天之內就必須抓住盜賊,抓不到,先處死你們。”衙役和偵探都很害怕,但是找不到破案的辦法。他們在街上遇到了湖州別駕蘇無名,大家把他請到縣衙。偵探對縣尉說:“找來偷東西的盜賊了。”蘇無名快步走到台階下,縣尉迎上問這是怎么回事,蘇無名說:“我是湖州別駕,同他們在這里商量計策。”縣尉訓斥手下人說:“為什么誣蔑別駕?”蘇無名笑著說:“您不要怪罪他們,他們也是有原因的。我當官經歷的地方,擒賊破案很有名。只要是小偷,在我面前沒有能逃過去的。他們也有耳聞,所以把我請來。”縣尉很高興,向他請教破案的方法。蘇無名說:“我和你去州府,你可以先進去說明。”縣尉同長史講述了蘇無名的情況,長使非常高興,走下台階握著蘇無名的手說:“今天遇到您,就等于賞賜給我一條性命,請您講一下我們應該怎么辦?”蘇無名說:“請你和我去求見天后,那時我將說明白。”于是他們請示以后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武則天問:“你抓到盜賊了嗎?”蘇無名說:“如果委派我去抓賊,必須取消限期,并且放寬對府縣的催促,叫他們暫時不要追查。還要把兩個縣的刑事偵察人員全都歸我指揮。我為陛下抓獲盜賊,也不會超過几十天的時間。”武則天同意了。蘇無名告訴刑偵人員放松追查,一個月以后,到了寒食節這一天。蘇無名把刑偵人員全都召集起來,命令他們說:“十五個人一伙,到東門和北門等候。如果看見有十多個回民,全都穿著喪服,一同出城往北邙山方向去,可以跟蹤觀察并派人告訴我。”這些人去等候,果然發現了一伙回族人。他們立刻派人報告蘇無名。蘇無名赶去以后問跟蹤的人:“這些回族人干了些什么?”跟蹤觀察的人說:“回族人到了一座新墳之前,擺設供品進行祭奠。他們哭泣的聲音并不顯得悲傷,撤了祭物以后,他們圍繞墳墓觀看,互相笑著交換眼色。”蘇無名高興地說:“可以動手了。”命令刑偵人員將這伙回族人全部逮捕。然后挖開那座墳墓,打看棺材一看,里面裝的全是丟失的金銀珠寶。報告武則天以后,武則天問蘇無名:“你為什么才智超過別人,能夠抓住這伙盜賊?”蘇無名回答說:“我并不是有別的計策,只是會識別盜賊。我剛到京城那天,正遇上這伙回民人抬著棺材假裝出葬,我觀察認定他們是盜賊,但不知道他們把東西埋在什么地方。今年寒食節掃墓,我估計他們必然出城。跟蹤他們,就可以找到埋東西的地方。盜賊祭奠時哭聲不悲痛,說明墓中所埋的不是人。祭奠結束,他們圍繞墳墓觀看微笑,是高興墳墓沒有人動過。如果當初陛下您催促州府和縣衙破案,這些盜賊著急害怕,必然會取出珍寶逃走。而我們不再追查,他們必然放松警惕,所以沒有逃走。”天后武則天說:“很正确!”獎勵給他金子和布匹,并且增加兩級俸祿。 永泰初年,皇宮中著火,燒毀了几十間房屋,因為失火的地點距离東宮很近,代宗皇帝對此感到非常怀疑。趙涓擔任巡使,奉命進行調查。趙涓立案偵察,查明火災原因是由于值班太監遺落的火种而引起的。調查推理的過程報告得十分詳細,事實非常清楚。代宗皇帝對他很贊賞。德宗皇帝當時為東宮太子,非常感謝趙涓調查得詳細明白。等到趙涓出任衢州刺史以后,年歲已高。韓滉請示皇帝想要免除他的官職。德宗皇帝見到請求公文上趙涓的名字問宰相:“是不是永泰初年那個御史趙涓?”宰相回答說:“是”。沒過几天,皇帝任命趙涓為監察百官、權勢极大的尚書左丞。 汧公李勉鎮守鳳翔時,他所管轄的地區有一個編入戶籍的普通農民,在田間鋤草的時候,挖出了一大壇子馬蹄形的金子。村子里的人把金子送到縣衙,縣衙用公文向州府報告,准備將金子送往州府。宰邑對挖出珍寶很高興,准備作為自己的政績向上級請功。他害怕金子在公家的倉庫里不安全,便存放在自己家里。過了一宿,他和其他官員重新打開觀看,金子全都變成了土塊。一壇金子出土時,鄉里的官員、里正都去觀看檢驗,如今突然發生變化,沒有不吃惊的。他們上告到主管官員那里,人們議論是有人用奸計將金子換走了。于是上級派理曹掾帶了一部分士兵來審問處理這個案子。挖出金子的鄉里的里正共同為這件事作證,宰邑受到眾人的譴責,沮喪地失去了人身自由,受到反复的詢問和污辱,只好承認自己偷換了金子,并且在供詞上簽了里了,有的說扔到水里了,紛紛說自己冤枉。審理結束,將這些人關到監獄,然后將審理結果上報。汧公李勉看了報告后很生气,過了一會他去赴宴,喝酒的時候說到了這件事。在坐的賓客,都把這件事當作笑談的話題,有的說宰邑是效仿齊人的貪婪,有人說他也許有楊震的癖好,說笑了很長時間,都以為這只是個跳牆撬鎖的一般性案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當時相國袁滋也在場,他低著頭沒有說話。汧公李勉用眼睛看了他几次以后對他說:“宰邑同判官你是親戚嗎?”袁滋說:“我和他沒有關系。”李勉說:“講了他的罪狀,你為什么不高興?”袁滋說:“我非常怀疑這件事沒完,請您詳細調查。”李勉說:“偷換金子的事實非常清楚,如果說沒完,是還有不同的看法,不是你無法調查清楚。”袁滋說:“可以”,將這個案子移袁滋府中審理。袁滋檢查收藏壇子的房間,得到了二百五十多個金子形狀的土塊。袁滋問最初挖到金子的人,認定這些土塊的形狀和數量同原來的金子一樣。于是袁滋從市場上的各個商店里借來金子,熔化鑄成土塊一樣大小的金塊。鑄造完成以后,只秤了其中的一半金子,就已經是三百斤了。袁滋詢問是什么人把金子送到縣衙的,回答是兩個農夫,用竹扁擔抬到縣衙的。計算一下,僅是這些金子里的大部分,也不是兩個人所能用扁擔抬動的,袁滋明白了,金子在沒有上路之前,就已經全部化成土塊了。這下大家的疑慮都解除了,宰邑的冤案得到了澄清。汧公李勉對此表示贊歎和佩服,多次說自己的才智不如袁滋。袁滋從這件事以后,多次擔任重要官職,正确處理了多起案件。到了德宗皇帝即位以后,他當上了宰相。經常听說金銀珠寶埋在土里,偶然發現以后有可能會變成別的東西。東都的敦化胡同有一座廢棄的道觀麟德觀,主要建筑已經倒塌毀坏。咸通中年,相國華諴命令在別的地方重新建造一座麟德觀。在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一個巨大的壇子,里面裝滿了白銀。運送建筑材料的人和工匠有三四十人,他們發現銀子的時候正是白天,害怕被官員們沒收,便用木材把銀子蓋上,以便等到天黑。當天夜里,這些人各自用衣服包上銀子回家。天亮以后打開一看,全都變成了用堅實的土塊削制成的銀子形狀的東西,所傳說的故事和這個案件的情形一樣。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