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杜伯 公孫圣一作胜 燕臣庄子儀 游敦 王宏 宋皇后 徐光 王陵 夏侯玄 金玄 經曠 万默 曲儉 太樂伎 鄧琬 孔基 曇摩忏 支法存 張超 袁粲幼子 庾宏奴 魏輝俊 真子融 杜伯又名叫恒,為周大夫。宣王的妾叫女鳩,想要同杜伯私通,杜伯沒有答應。女鳩怀恨在心,有一天告訴宣王說:“杜伯偷偷地想和我交歡。”宣王就相信了,把杜伯囚禁在焦地。派薛甫和司空錡殺掉杜伯。杜伯的朋友左儒九次勸諫宣王的話告訴了他。祝說:“開始殺杜伯時,是誰給你出的主意?”宣王說:“是司空錡。”祝說:“為什么不殺掉司空錡表示道歉呢?”宣王就又殺了司空錡。可杜伯還是變成人來,說他沒有罪。司空錡也變成人來說:“臣有什么罪?”宣王把這事又告訴了皇甫,說祝給我出主意讓我殺人。我殺的人又都變成人來向我訴冤,怎么辦呢?皇甫說:“只好殺了祝來道歉,就可以了。”宣王就殺了祝向前二人道歉,還是沒有用,他們又都變成人來找宣王,祝還說:“我怎么知道以前的事,為什么又以這些罪名殺我?”三年以后,宣王到野外游獵,跟從的人遍布山野,中午時分,只見杜伯乘著白馬拉著白色的車,司空錡護左,祝護右,戴著紅帽子從道邊奔馳而來,他拿著紅弓搭紅箭,正好射中宣王心窩,脊梁都射斷了,扑伏在箭囊上死了。 吳王夫差無緣無故殺掉了他的大臣公孫圣。后來越國討伐吳國,吳王敗逃。他對太宰嚭說:“我以前殺了公孫圣,并把他扔到胥山下,現在我們必須經過那里。我對上害怕蒼天,對下又有愧于土地,我抬腳不能前進,實在是不忍心往前走。你可以在前面招呼一下,如果公孫圣還在,就會有答應的聲音。”太宰嚭就登上余杭山,在山上大呼:“公孫圣!”公孫圣就在上面答應說:“在!”三呼三應,吳王非常害怕,仰天長歎說:“蒼天啊!我難道還能夠再回去嗎?”吳王以后死了也沒有再返回。 燕國大臣庄子儀,沒有犯罪而被簡公殺了。子儀臨死時說:“死了若是沒知覺也就罷了,若是有知覺,不超過三年,就會讓你看見我。”第二年,簡公將要到祖澤去祭祀,燕國有祖澤,就象宋國有桑林一樣,很出名,是國家的大祭祀活動。男男女女都來觀看。這時子儀從道旁沖出來,手里拿著紅木杖打簡公,簡公死在車上。 游敦,字幼齊。漢朝世代為羽林中郎將。以前同司隸校尉胡軫有些矛盾。于是就誣陷游敦并把他殺了。游敦死了一個多月以后。胡軫就得了病,眼珠都掉了,只說他有罪。說是游幼齊領著鬼來了。于是胡軫死。 漢朝的王宏,字長文。任扶鳳太守。他和司徒王允同被李耒等人陷害。王宏平素与司隸校尉胡伸不對付,胡伸因此就進監獄陷害他,王宏臨死時感歎地說:“胡伸你這個小子,不要看到別人有禍你就高興,早晚禍要降到你頭上。”胡伸后來病了,頭抬不起來,眼睛睜不開,象睡覺一樣。他看見王宏進來,用大木棍打他,几天時間就死了。 漢靈帝宋皇后,不受寵幸卻居正位,后宮的姬妾們都誹謗誣陷她。當初,中常侍王甫詆毀渤海王悝和王妃,使他們冤屈地被殺害,王妃就是皇后的姑母。王甫恐怕皇后生气報复,就和大中大夫程何共同誣陷皇后,說皇后用左道旁門等不正手段詛咒靈帝。靈帝相信了,收回皇后的玉璽和綬帶。皇后自從到了冷宮,因為整天憂郁愁苦而死。皇后的父親以及兄弟全部被殺,各個常侍大小黃門在省署的人,都可怜宋皇后無罪。靈帝后來夢見桓帝。桓帝說:“宋皇后有什么罪過?你听信任用奸邪的大臣和嬖姬,使宋皇后絕命,以前渤海王悝,既然已經自貶了,但還是被殺死了。現在宋皇后和悝都到天帝那儿告你,天帝非常气憤,你的罪過太大很難救你。”夢中情景歷歷在目,靈帝醒了以后很害怕。把這件事說給羽林左監許永,問他這是什么征兆,可以祭祀消災嗎?許永就把宋后和渤海王無罪的情況說給他听,并且請求改葬,使冤魂安宁,找回宋家外逃的人,恢复渤海王的封號,用來消除災禍的根源。靈帝并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不久就駕崩了。 徐光在吳國,常常在集市和街巷里施展法術。种梨桔棗栗,馬上就可以吃到。而集市和店舖里那些賣這些東西的都有損耗。凡是他所說的洪水和干旱等事都很靈驗。他曾在大將軍孫綝門前經過。撩起衣服往前走,并且左右唾棄不已。有人問這是為什么,他說:“到處流血臭腥實在讓人受不了。”孫綝听說后把他殺了,砍了他的頭卻不出血。等到孫綝廢掉幼帝,改立景帝。將要去拜陵墓,他上了車。車就翻了。孫綝回頭一看,只見徐光站在松柏樹上附手指揮,并且嘲笑他。孫綝問左右侍從的人,都說沒看見,孫綝很討厭這件事。不久,景帝殺了孫綝。 司馬宣王的功業一天一天興隆,又殺了魏國的大將軍曹爽,篡權奪位的跡象日益明顯。王陵當時任揚州刺史,因魏帝被強臣所制,是扶不起來的天子,沒有能力當魏主。楚王彪年紀大又有才能,王陵就想迎他立他為魏主。兗州刺史董莘把王陵的計划告訴了宣王,宣王親自率領軍隊討伐王陵,王陵自己知道形勢不可挽救了,就自己駕著小船迎接宣王。宣王就押送王陵回京師。到項城時,經過賈逵廟旁邊,王陵大聲呼叫說:“賈梁道,我本來是盡心盡力為國家著想的,只有你的神靈知道這些事。”王陵于是就喝藥酒死了,王陵的三族都被殺死。那一年,宣帝得了病,大白天就看見賈逵來到,和王陵一起為祟。宣王就招呼王陵的字說:“彥云饒了我吧!”宣王的身上也有被打的地方,不長時間就死了。 魏國的夏侯玄,字太初。憑當時的才能和名望,被司馬景王所忌妒而殺了。夏侯玄的親屬同族們給他祭奠。見到夏侯玄來到靈墓前,把頭摘下來放在一邊,把果肉食物都收起來裝到頭里,又自己把頭安在頸上,然后說:“我將到上帝那里去控訴,司馬子元沒有后代了。”接著景王就死了。因為他沒有儿子,文王封他的次子攸為齊王,繼承景王,攸也死了。攸的儿子冏立為王,又被殺了。等到永嘉之亂時,有個巫人看見宣王哭著說:“我們國家滅亡,正是由于曹爽、夏侯玄兩個人,是他們訴冤得到申張的緣故。” 晉明帝殺力士金玄。金玄對持刀殺他的人說:“我的頭上筋多,你砍的時候一定要立刻讓頭斷,我將報答你。”持刀的人并沒有留心,結果砍了很多創口然后頭才掉下來死了。后來持刀的人見到金玄穿著絳色帽紅色褲子,紅弓紅箭,射持刀人,持刀人大呼:“金玄饒了我!”不一會儿就死了。 河間國兵士張粗、經曠兩個人友善。晉朝太元十四年五月五日那天,二人共登鐘岭坐在山巔。張粗喝酒多了失了本性,拔刀殺了經曠。經曠托夢給母親,自己說:“被張粗殺了,尸体在山澗里,被脫掉了衣裳蓋在肚子上,你們尋找的時候一定很困難,我就讓衣裳在那地方飛起來。”第二天派人追捕,全都象經曠說的一樣。張粗知道事情敗露,想要逃避,他剛一出門,看見經曠手拿雙刀,比划著要殺張粗,張粗就不敢動了。經曠母親立刻報告了官府。張粗伏了罪。 晉山陰縣令石密,以前曾當過御史,因歪曲事實使句容縣令万默被殺。石密不久就看見万默大白天找他來,最后把石密殺死了。 前涼張天錫元年,西域校尉張頎殺了曲儉。曲儉臨死的時候就對張頎說我早晚要報复,取你的頭。后來張頎發現他身后有只白狗跟著,他就用刀砍那只狗,沒有砍中,張頎卻倒在地上爬不起來。左右隨從都看見曲儉在他身旁。于是張頎突然死了。 宋朝元嘉年間,李龍等人在夜間搶劫掠奪。當時正是丹陽人陶繼之任秣陵縣令,他命人秘密尋查追蹤,不久就擒獲了李龍等人。引導的人是太樂伎。李龍等人作案那天夜里,太樂伎和同伴們去別人家住宿,一起奏樂歌唱,結果也被抓去了。陶繼之沒有認真審理,給他判了個是這伙強盜引導的不真實罪狀,隨著李龍等人一起上報了。盡管太樂伎所住宿的房主和賓客們都證明太樂伎沒有參加,也沒有起作用。后來陶縣令也知道自己冤枉了太樂伎,上報材料不真實。但是上報的文書已經發走了,他又不想自找麻煩,怕對自己不利,就將錯就錯了,太樂伎和李龍等十名搶劫犯被判在郡門斬首。太樂伎的聲調姿態都很出眾,又才華過人。他將要被處死那天說:“我雖是個貧賤的下等人,但是少年時心里就羡慕善良的人,從來沒作過坏事。我實在沒有參与搶劫,陶縣令已經全都知道了。現在我冤枉也被殺害,如果沒有鬼也就罷了,如果有鬼我一定要到天府去告狀。”然后彈著琵琶,唱了几首歌被處死了。大家都知道他太冤枉,沒有不掉眼淚的。經過一個多月,陶縣令就夢到太樂伎來到他的桌案前說:“過去我冤枉被殺,實在是气不忿呀,現在我告到天帝那已經得理,所以今天來殺你。”說完便跳到陶繼之的嘴里,然后就落到肚子里,陶繼之立刻嚇醒了。不一會倒在地上,象得了瘋癲病一樣,很長時間才蘇醒,不一定什么時候發病,發病時身子不是后倒就是前傾,頭可以挨著后背,四天就死了。他死以后家里變窮了,兩個儿子也死得早,還剩下個孫子,窮得在路邊受凍。 宋朝泰始元年,江州刺史鄧琬立晉安王的儿子勳作皇帝,于是發動了叛亂。當初南郡太守張悅犯了罪,戴上枷鎖押回揚都,到了湓口,鄧琬放了他,任命他作冠軍將軍,共同管理軍中大事,袁顗遭到慘敗以后,張悅害怕被殺,謊說自己得了急病,埋伏了甲兵召鄧琬來,鄧琬來到,張悅對他說:“你提出立勳作皇帝造成了這樣的災禍,現在事情非常緊迫了,有什么計策呢?”鄧琬說:“殺了晉安王等官兵到來,也許可以免災。”張悅气憤地說:“你引來的災禍,怎么想嫁禍給少帝嗎?”命令左右的衛士把鄧琬殺死在床前,并且殺了鄧琬的儿子。用鄧琬的頭作了投降的獻禮。到第五年,張悅臥病在床,看見鄧琬變作厲鬼,隨即張悅就死了。 會稽的孔基勤學而且品行高洁,同族人孔敞就讓他的兩個儿子拜他為師,跟著他學習。但孔敞的兩個儿子都很凶狠,行動不軌。孔基多次向孔敞提到這些事,這兩個儿子有怨恨在心。孔敞不久就死了。等到孝服除去之后,孔基以老朋友的身份,帶著羊肉好酒來看望孔敞的兩個儿子。可這二儿子還怀著舊怨,偷偷地派奴仆在路上殺了孔基。奴仆們還沒有到家,就見孔基走過來,瞪著眼睛挽起袖子,厲聲說:“奸丑的小子,人面獸心。我不忘同你父親的老交情,我平生厚道,有什么怨恨,派人等在路上害我,違背天理忘掉了你父親,人和神都不會寬容你,該斷了你家的后代。”從此以后好多天都顯形于孔家。不久,大儿子上廁所,忽然昏過去倒在地上,人來人往地先后來看,早已經死在地上了。次子不久又得了惡瘡病死了。終于導致兄弟都沒有后人。 沮渠蒙遜時,有個和尚曇摩忏,博學多識,被蒙遜所信用。魏國派李順拜蒙遜為涼王,趁机要求曇摩忏去魏國。蒙遜怕曇摩忏到魏對自己不利而不放行。曇摩忏很想去魏,多次跟蒙遜請求放他走。蒙遜很生气就把他殺了。不久蒙遜左右的侍從們在大白天就看見曇摩忏用劍刺蒙遜。蒙遜因此得病而死。 彩曜目。又有沉香八尺板床,居常芬馥。王譚為廣州刺史,大儿劭之,屢求二物,法存不与。王因狀法存豪縱,殺而籍沒家財焉。死后,形見于府內,輒打閣下鼓,似若稱冤,如此經月。王尋得病,恒見法存守之,少時遂亡。劭之比至揚都,又死焉。(出《還冤記》) 支法存本來是胡人,生長在廣州,醫術高明,很快就成了巨富。家里有八九尺長的毛毯,上面織成各种圖形,光彩奪目,還有一張八尺長的沉香木板床,居室芳香四溢格外芬馥。王譚任廣州刺史,他的大儿子邵之多次向支法存索要這兩件東西,法存不給。王邵之因此就誣告法存豪橫放縱,殺了法存并沒收家財。法存死后,他的形体卻經常在刺史府內出現,一出現就打閣下的大鼓,好象要叫冤,如此經過一個月,王譚不久就得了病,常常看見法存守著他,沒几天就死了。邵之緊接著回到揚都,也死了。 高平金鄉縣的張超,以前和同縣的翟愿不和。翟愿在宋元嘉年間任方輿縣令,忽然被人殺害,都怀疑是張超所殺。張超后來解除了金鄉縣令的職務回到家里,上山伐木。翟愿哥哥的儿子叫銅烏,這天帶著弓和箭,并攜著酒等禮品,在山上贈給張超,二人在山上吃喝完畢。銅烏說:“明府您過去殺害了我叔叔,現在我們無緣同戴天日。”說完就拉弓射死張超。銅烏在當天晚上看見張超說:“我沒有殺你叔,卻凶狼地被殘殺,現在我已經上告到天帝,所以來報仇。”拔出刀刺銅烏,銅烏吐血而死。 齊高祖想要出家。宋尚書令袁粲起兵不從,結果被害。袁粲的小儿子被乳母偷著帶走,投奔袁粲的門生狄靈慶那里。靈慶卻把孩子殺了。一年后,狄靈慶忽然看見袁粲的幼子騎著狗玩,象往常一樣,他的后面還有一條狗走進靈慶的家。遇到靈慶,便咬死了狄靈慶。狄靈慶的妻子和儿子一起也被狗咬死。 庾宏是竟陵王府的輔佐,家住在江陵。有一天,庾宏讓奴仆無患裝了一車米送回家去,還沒走出三里路,遭到強盜搶劫被殺害。無患的尸首漂流到查口村。那時在岸邊住戶中有個叫文欣的人,他母親有病,醫生說必須用髑髏的骨屑作藥吃,吃后立刻就能好。文欣于是懸重賞求索。這時鄰居有個姓楊的婦女,看見了無患的尸体,就砍斷了頭送給文欣。文欣得到頭后就用火燒,想去掉皮肉。燒烤了三天三夜也不枯焦,眼睛還能睜開轉動,文欣雖然很奇怪,但還是覺得來之不易不舍得扔掉。后來刮下耳頰骨給母親服下,他母親立刻覺得有骨頭卡在喉嚨里,經過七天就死了。不久楊氏婦人也得了病,通身腫脹,形狀象牛馬一樣。她看見無患的頭來找她罵她:“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能免了嗎?”楊氏婦人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儿子。話剛說完就死了。 北齊的陽翟太守張善,苛薄殘酷而又貪婪,他的坏名聲流傳很廣,蘭台遣御史魏輝俊到郡上治理,發現張善貪贓枉法的事情很多,論罪該死。于是就把張善押到獄中。但張善買通了上下,反過來誣陷輝俊為了收刮民財才把張善押進獄中。文宣帝很气憤。認為法紀被歪曲了,必須撥亂反正,派尚書令左丞盧斐复查這個案子。盧斐就接受了皇上的旨意,构成了輝俊的罪狀后上奏。然后文宣帝下旨在州府處斬。輝俊對令史留下遺言說:“我的情況你都看得清清楚楚,現在這件事,又能怎樣呢,你給我准備一百番紙,二管筆,一錠墨,讓我帶在身上隨著我尸体,如果天地真有神靈,我一定要報复盧斐。”令使也很哀悼,給他收尸安葬并備了紙筆等。十五天以后,張善得了病,只說磕頭,沒出十天就死了。才過了兩個月,盧斐出使魏國犯了譏駁犯上的罪,被魏國收押并奏明齊國,文宣帝用毒酒殺了他。 真子融在北齊時曾任井陘關收租使,贓款贓物很多,被人控告追究。齊王想要嚴肅法紀,予以根治。就交給并州城局參軍法瑗和中書舍人蔡暉其同審理此案追查真子融的罪狀,然而審理之后發現真子触犯的罪都是在齊王發整頓綱紀的赦令以前干的。法瑗等人看齊王的用意很明顯,就決定改為赦令下達以后。子融臨到被殺的時候百般訴冤,還是沒有理會。真子融就說:“如果讓這些人這樣下去,怎能有事非曲直,真是沒有公道。”過了十五天,法瑗沒有得病就死了。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蔡暉得了病,皮膚和肉都爛掉了,痛苦一天比一天嚴重,遭了很長時間的罪才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