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畢沅曰:陸德明曰:“谷,河上本作浴,云:‘浴,養也。’”案后漢陳相邊韶建老子碑銘引亦作“浴神”,是与河上本同。
  俞樾曰:“浴”字實無養義。河上本“浴”字當讀為谷。詩小弁篇、蓼莪篇、四月篇并云:“民莫不谷。”毛傳并云:“谷,養也。”“谷”亦通作“谷”。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詩正義引孫炎曰:“谷之言谷,谷,生也,生亦養也。”王弼所据本作“谷”者,“谷”之假字。河上古本作“浴”者,“谷”之异文。
  洪頤烜曰:案釋文引河上公本作“浴”。易稱“君子以懲忿窒欲”,孟喜本作“浴”。“谷”“浴”皆“欲”之借字。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于寡欲。”是以欲神不死。列仙傳:容成公者,能善補導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養气者也。亦同此義。
  徐鼒曰:据河上注訓“谷”為養,則當為“谷”。詩毛傳、鄭箋,廣雅釋詁,俱云:“谷,養也。”蓋“谷”与“谷”通,音同之假借也。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周禮縫人注作“度西曰柳谷”,即伏生書大傳所云“秋祀柳谷”也。而史記又作“柳谷”。庄子“臧与谷二人牧羊”,崔譔本作“臧与谷二人牧羊”,其證也。又按釋文云:“谷,河上本作浴,云:‘浴者,養也。’”与今本异。洪适隸釋載老子銘云:“或有浴神不死。”則是古本自作“浴”也。蓋“谷”為“谷”之假借,“浴”又為“谷”之假借也。
  謙之案:作“谷神”是也。今宋本及道藏河上本皆作“谷”,不作“浴”。列子天瑞篇引黃帝書:“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庾肩吾詩:“談玄止谷神。”庾信詩:“虛無養谷神。”后漢高義方清誡曰:“智慮赫赫盡,谷神綿綿存。”范應元曰:“谷神二字,傅奕云:‘幽而通也。’”皆以“谷神”二字連讀。惟老子書中,實以“谷”与“神”對。三十九章“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即其證。司馬光曰:“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嚴复曰:“以其虛,故曰谷;以其因應無窮,故稱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三者皆道之德也。”是知“谷”“神”二字連讀者誤。

  玄牝門,天地根。
  嚴可均曰:河上、王弼“門”上有“之”字,“天地”上有“是謂”字。謙之案:遂州、敦煌、御注三本与此石同。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謙之案:“綿綿”,諸本作“綿綿”。成玄英曰:“綿綿,微細不斷貌也。”“綿”為俗字。玉篇:“綿,新絮也,纏也,綿綿不絕。今作綿。”五經文字云:“作‘綿’者訛。”又“綿綿”下,景福本有“兮”字,室町本有“乎”字。“勤”字,武內敦本作“懃”。
  洪頤烜曰:案“勤”通作“廑”字。文選長楊賦李善注引古今字詁:“‘廑’,今‘勤’字也。”漢書文帝紀晉灼曰:“廑,古勤字。”說文:“廑,少劣之■。”言其气息綿綿若存,其用之則不弱少也。
  于省吾曰:按舊多讀“勤”如字,洪頤烜讀“用之不勤”之“勤”為“廑”,訓為弱少。用之弱少,不辭甚矣。“勤”應讀作“覲”,金文“勤”“覲”并作“堇”。宗周鐘“王肇遹省文、武堇強土”,齊陳曼檥“肇堇經德”,帥佳鼎“念王母堇○”,“堇”并應讀作“勤”。頌鼎“反入堇章”,女○○“女○堇于王”,○卣“先以夷于堇”,“堇”并應讀作“覲”。詩韓奕:“韓侯入覲。”左僖二十八年傳:“出入三覲。”覲,見也。用之不覲,言用之不見也。上言“綿綿若存”,言其綿綿微妙,似存而非存,正与用之不見之義相因,猶三十五章言“視之不足見”也。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死、牝韻(脂部,牝音匕)。門、根、存、勤韻(文部)。姚文田同。鄧廷楨未及死、牝与門字。謙之案:王念孫古韻譜引大戴禮易本命篇“高者為生”四句,亦“死”“牝”為韻。薛蕙曰:老子書大抵用韻,故其遺辭多變文以協韻,非取義于一字之間也。如此章曰“是謂玄牝”,則讀“牝”為“否”,以協上句。曰“玄牝之門”,則特衍其辭,与下句相協。或者乃隨語生解后,指一處為玄牝之門,殊失之矣。顧炎武曰:按“山谷”之“谷”,廣韻雖有“余蜀”“古祿”二切,其實“欲”乃正音。易井九二“井谷射鮒”,陸德明音義一音浴。書堯典:“宅嵎夷曰暘谷。”一音欲。左傳僖三十二年注:“此道在二殽之間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破豨胡騎橫谷”,正義曰:“谷音欲。”貨殖傳“畜至用谷量馬牛”,索隱曰:“谷音欲。”漢苦縣老子銘:“谷神不死。”作“浴神”是也。轉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為谷,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矣(唐韻正入聲三燭)。又曰:“牝”,古音扶履反。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旁證:文子守弱篇:“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自然篇:“天下有始,莫知其理,惟圣人能知所以,非雌非雄,非牡非牝,生而不死。”(卷八,十六軫)江永曰:“牝”,毗履切。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按“牝”從匕得聲,而今音為毗忍切,此后世方音之轉,猶“敏”為眉隕切,“准”為之尹切,“隼”為息允切,“○”為居隱切也。顧氏謂“牝”字后人以其通俗不雅而改音,非是(古韻標准,上聲第二部)。嚴可均曰:“牝”,廣韻旨、軫兼收“牝”字。按大戴易本命“死”“牝”協音,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皆未轉入軫(說文聲類上篇脂類)。魏建功曰:死、牝、門、根、存、勤六句相協。經典釋文:“牝,頻忍反,舊音扶死反,簡文扶緊反。”是舊音与“死”相協,而后改音与“門”“根”諸字協。其初當全相協可知(古音系研究二九四)。
  右景龍碑本二十二字,合“道沖而用之”下至此為一章。敦煌本二十三字,河上、王弼、范應元本二十五字,傅奕本二十六字。河上本題“成象第六”,王弼本題“六章”,范應元本題“谷神不死章第六”。
  ------------------
  YOUTH 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