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秦燕悲歌

本書說明 秦燕人物之性格 文 / 四海無人對夕陽

    扯幾句閒話,談談我對秦燕人物性格的一些理解(一般來說,作者對人物性格是設定,而非理解,不過,歷史小說麼,作者對主要人物只能是理解而非設定)吧~~~——

    天王

    (從「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最早的時候,吸引我注意的其實不是天王,而是慕容沖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但深入瞭解這段歷史後,天王的人格光彩很快令我非常感興趣,小說也定名為《秦燕悲歌》,天王和小沖成為並列主角。這兩個人很有意思,他們的人生是互相交錯而不同的,一個積極進取,一個被時勢推著走,共同的是最後的破滅。秦燕的主題,歸根結底是兩個不同的人——一個英雄人物和一個普通人——採取不同的人生態度,最終卻走向共同的破滅。

    竊以為天王真是一位人格魅力極強的理想主義英雄,他的人格魅力,更多地體現於失敗之際,比如,慕容沖軍隊包圍長安的時候,長安斷糧,從苻堅開始到大臣百姓,都餓肚子,城外的百姓送糧食,被慕容沖的軍隊殺掉許多,苻堅還勸百姓不要再幹這麼危險的事了,留下有用之身,以待明日之主(大意如此),引用一句別人的話,這真是一個極大的悲劇:在這種危難之際,苻堅還能以百姓的性命為重,可見他的道德,然而可歎的是,道德無法解決他的困境。當時一位胡族首領的話說,苻氏以其高世之表,受困於烏合之眾,認為這是天命。我並不認為這是天命,實際上前秦的政權本身有許多問題,可能苻堅想到的辦法就是以攻為守,希望憑借軍事上的重大勝利,來實現宗族共治的胡人政治體制向中央集權的漢人體制轉換吧。苻堅沒有什麼辦法來實現這個轉換,但以攻為守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辦法,可以說是一場豪賭,而他賭輸了。

    目前,對我來說,天王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王道——他的理想的執著追求——

    小沖

    (被污辱與被傷害的)

    不知道為什麼,想到慕容沖,我就會想到這兩個詞兒,原文應當是英文,但我記不清楚了。在我的理解裡,慕容沖是一個普通人,但被時勢推到了一個不普通的位置,而時勢的浪潮也不斷推動他走向無路可走的境地。

    說到小沖,不可避免要討論的是苻堅對慕容沖的傷害,我認為這個傷害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說苻堅有意為之或者繼而認為苻堅道德敗壞,我認為就是以今人之標準來評判古人了。古代是一個等級社會,作為君主,與臣下的關係是不平等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我的道德標準,但不能用這個標準來要求等級社會中的人。除非把這個人限定於與他同級的人,否則,等級社會何以是等級社會?

    對受害人的傷害,並非一定出於施害人的故意,相反,我認為這是更大的悲劇:沒有人想故意傷害你,然而你就是被傷害了。直到了明清時期,文人雅士還經常拿好孌童與好美婢相提並論,認為這是一個極風雅的事情,包括張岱和袁枚都賦有詩文等,這是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歷史條件。但是,相反的態度也極不可取——因為這是當時社會允許甚至倡導的,所以認為這沒什麼。如果社會存在問題,不能因為這個社會就這樣,就否認因為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而受到傷害的人所遭受的痛苦——

    王猛

    傳統意義上的全才,執行類人才

    王猛對天王的意義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天王對王猛的意義呢?其實我覺得王猛是一個很理性的人,非常冷靜地評估利害關係,然後採取最準確的行動——他的恃才傲物行徑並非說明他不理性,實際上看王猛對苻堅說的話及上的表章,就可以知道王猛是非常清楚君臣分際的,他的恃才傲物,也是他理性思考後確認不會招致有害後果的行為。

    非常冷靜、通透地思考世間萬物之後的弊端是,看穿了,對什麼事都不是特別起勁。最能吸引這種人的,是非常積極的理想主義者,後者對信念的執著與熱情,能激發他的熱情。

    王猛與苻堅,也許關係正在於此。理想主義者需要理性主義者的冷靜,而理性主義者需要理想主義者的熱情。

    從這個意義上說,天王是領導者,而王猛是執行者。他們之間的契合,並非沒有理由。

    隨便說一下,我並不認為天王的理想主義是他愚蠢的表現,有一種大智大勇是明知困難仍然執著追求心中的最高價值。現在網絡上有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就是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所以正義與非正義沒有區別,勝利就是一切。我對這種理論是很不以為然的,雖然我會折服於英雄,但我不會崇拜強權。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將軍是為了一個正義的理想,那麼犧牲的萬骨還有意義,如果只是為了將軍的功成,那麼,在那些人讚美將軍的時候,我只想說:去你tmd吧——

    宣昭

    說到這個人物,哈哈,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出了我的小把戲,提示一下:苻堅謚號宣昭皇帝。

    沒錯,我在寫這個人物的時候,保留了天王的本性,但變換了他的出身與身份,所以,宣昭可以說是天王的平民版。有沒有人看出了這一點呢?——

    待續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