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294章 二九三 收錢 文 / 竹下梨

    董策趕緊道:「管事客氣,客氣,叫我一聲漢臣便是。」

    楊墨管事心情不知為何特別好,笑道:「誒,那可不行,若是老爺得知這般失禮,定要責怪的。」

    董策又是一番謙虛。

    兩人邊說邊走,等到了二堂的時候,董策一直揣在懷裡的那張會票已經到了楊墨的袖子裡,而董策也把能在哪裡取錢,密押等一應東西都告訴了他。

    如此這五千兩,就算是賄賂成功了。

    這些錢是給楊嗣昌的,董策又摸出一錠十兩的銀子來悄悄的遞給了楊墨,楊墨又得了好處,對董策更是親密。兩人一路說說笑笑的到了前院,楊墨楊管事已經是親近到和董策稱兄道弟了。

    他親自把董策送了出來,又很是叮囑了一番,諸如以後再來,直接報名字找他之類的。董策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那門子在旁邊兒瞧得心裡直大喘氣,心道幸虧自己對這二位公子頗為恭敬,看人家這架勢,內宅大管事直接送出來的,可見在總督大人面前是多大的面子。

    告辭了楊墨,董策離開衙署,牽著馬往來路上走去。兩件心腹之事都順利解決,比之來時,他心情輕鬆地多了,臉上也有了笑意,只是當看向一處的時候,那臉上的笑意卻是瞬間凝聚了。

    之前那個被侯方域斥罵的士兵,還跪在地上,一動不動,或許已經是凍僵了。

    董策嘴唇抿了起來,回頭瞧了一眼那森嚴高大的府邸,眼中閃過一道厲色:「終有一日……你要在我面前,搖尾乞憐,性命由我,一言而決!」

    ……

    離開了宣大總督衙署之後,董策便即回到了悅來客棧。

    他吩咐了幾句之後,王通便急匆匆的出去,大約一個時辰之後,他帶著劉三,兩人進了客棧。

    一進門,瞧見董策神色,劉三便是笑道:「恭喜,恭喜,大人此番一切順利,可喜可賀。」

    董策自嘲似地笑道:「幾千兩銀子撒下去,才拿到了本就應該拿到的東西,這筆買賣,賺了還是賠了,還真不好說。」

    劉三兒正色道:「大人此言差矣,這年頭兒,能拿到本該拿到的東西,那是上蒼保佑我,萬事大吉。拿不到才是理所應分,還是得自己去看,自己去尋才是正理。」

    董策淡淡一笑:「你看的是很明白的。」

    劉三兒謙讓了一句:「不敢,大人謬讚。」

    董策伸伸手:「請坐。」

    又向王通道:「讓店夥計上些茶水來,你莫要做這些伺候人的活計,也不要讓家丁干,讓店伙端上來。」

    王通應了,自是下去。

    片刻之後,店夥計送了茶水,兩人喝著茶說會兒話,董策便是說了此次叫他來的目的。

    「不知劉兄可知道私鑄錢麼?」董策忽然問道。

    「私鑄錢?」劉三兒微微錯愕,卻沒想到董策說的是這個,他點點頭:「自然知道,每日間所用,就有許多這等私鑄錢。說起來,似乎比官鑄的錢還要多一些。」

    董策道:「這私鑄錢的數目,可是極多?」

    「沒錯兒。」劉三點點頭道:「山西私鑄錢之風氣,非常嚴重。許多大戶人家,尤其是在鄉下有別業的,通常都會在隱秘所在,私自鑄錢,據說獲利甚豐。尤其是在晉北,這等風氣就更加嚴重。」

    董策點點頭,沉吟片刻,忽的道:「某欲要大量收購私鑄錢,不知劉兄可有些門路麼?」

    「收購私鑄錢?」

    劉三兒並沒有追問董策為何受夠你私鑄錢,若是他是這等好奇心極重外加不知輕重的人,也不可能穩穩地在這個位置上坐著。他只需要知道董策想要收購私鑄錢,而他則是看看能不能從其中幫上忙順便撈到好處就夠了。

    他思忖片刻,道:「在下此處,倒是認識幾個專門做此買賣的牙子,可由他們在坊間市裡四處收購。只不過這些牙子,也是須得養家餬口……」

    董策擺擺手:「這個倒是無妨,劉兄盡可以告訴他們,收上一兩銀子的私鑄錢,便勻給他們一分銀子的好處。某想來,以他們的本事,一日收上幾兩十幾兩,怕是不成問題把?」

    劉三點頭道:「大人許的這抽成,已經是很高了。」

    董策對此心知肚明,不消說,這筆銀子過了劉三兒的手,肯定他也會從中撈一些好處。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人家給你辦事兒,跟你也不是什麼過命的交情,還沒有好處拿,天底下哪有這個道理?

    董策道:「暫時便先收五百兩的,待會兒劉兄走的時候,可以直接把銀子拿著。」

    劉三兒聽了,也是心裡一顫,瞬間有些感動。說起來他也算是頗有資財之家,但這輩子也未見過這麼多的銀錢,董策如今肯把這許多錢財直接交給他,已經是頗為的信任。當然,他家大業大,是絕對不敢吞了這筆錢得罪了董策就是。

    他默默點頭,應了下來。

    董策又從袖子裡面摸出一枚銅錢來,遞給了劉三兒。

    劉三兒拿在手中仔細看了一番。

    這銅錢直徑大約不到一寸的樣子,重量約有一錢半,色澤青中泛著黃,顯然裡面不僅僅是有黃銅,更摻加了錫鉛等金屬。邊緣光滑,摸上去頗為的厚實,有種沉甸甸的質感。這顯然是一枚私鑄錢,也是圓形方孔,在穿孔的上方寫著一個『壹』字,穿孔下方寫了一個『文』字,代表著一文錢。而背面則是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

    劉三兒打量了一番,道:「這等錢,大小重量個崇禎跑馬錢一般無二,甚至還要更好一些。看這顏色,鑄造之時,銅理當也能佔到六成的份額,如此厚實,在私鑄錢裡也是上乘了。理當是蔚州應州那邊流過來的私鑄錢,那邊山間產銅,素來出產質量上乘的私鑄錢兒。」

    這枚銅錢兒,便是董策第一次來陽和城的時候從那城外客棧的掌櫃手裡拿到的,他一直沒扔。

    董策問道:「若是這等上好的厚實私鑄錢,一兩銀子能兌多少?」

    劉三道:「一兩銀子兌崇禎跑馬錢,為五百五十個,兌換這等,為一千五百個。」

    其實這個兌換數字,董策早就知道,如此說,不過是為了看看劉三兒是否貪心而已。聞言董策點點頭:「請劉兄吩咐下去,某只要這等厚重結實的私鑄錢,當然,有更厚重的更好。」

    劉三雖然有些詫異,卻是沒多問,一口答應下來。

    董策又是囑咐了幾句,劉三兒見沒別的了,別是告辭離開。

    董策給他許了時間,五日的時間,便得把這些銀子兌換成銅錢兒。

    這個時間,董策估算著,正是自己再次回到陽和城的時日。

    爾後董策叫來王通,讓他吩咐眾人,準備回去磐石堡,同時留下兩個家丁,就近照顧董忠庸董忠康那二位,同時也是時刻盯著那謝記糧店的動靜兒。

    既然幾日後還要再回來,便沒必要退房子了,依然住著就是,董策也不差這些房錢。

    吩咐完這些,董策便是帶人離開。

    正是午後,董策一行人出了陽和城,便即在臉上塗抹了旱獺油,整頓妥當,快馬加鞭往磐石堡趕去。

    ……

    磐石堡。

    這座正在不斷建設完善中的城池,幾乎是一天就變一個樣子,從廢墟中崛起,逐漸變得昌盛、整齊、嶄新而厚重。此時比之十數日,甚至數日之前,都要換了一個樣子。

    城池的外牆早在月前就已經完成了,而內部那些分割各個區域的坊牆,現在也已經完工。

    百姓們在工匠的指揮下,先是在地面上挖開兩尺深,三尺寬的溝,這就是地基了。然後在最低下灑下防潮的石灰,而後在上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大青石,青石壘上三層,一直到快要和地面平齊為止。而後在上面在鋪設青磚,修建牆體。以大青石為地基,這樣建好的牆體,穩固而堅定,除非是人為的嚴重破壞,否則數百年也未必會坍塌。

    這些牆體論起規模大小來,自然是遠遠不如十幾米厚的外城牆的,事實上也沒必要達到那個程度,它們只是未來的百姓居住區——「坊」的坊牆,以及甲乙丙丁四個規劃出來的軍事或官府區的外牆。其主要作用,乃是依靠這些已經足夠高厚的牆體,把城內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兒狀,使城內的道路錯綜複雜,從而為巷戰創造良好的條件。

    只不過這些坊牆本來規定的高度是一丈六尺高,現在只有八尺高,這個高度,也就是能讓人抬頭看不見外面。不過厚度倒是沒有縮水,還是六尺厚。如此一來,雖然現在沒有完成,但是將來隨時都可以重新續建。

    之所以停工,是因為磚石瓦木實在是不足了。

    從當日的磐石堡廢墟中拆下來的磚石瓦木確實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已經是的破碎斷裂不能再使用了,便都推到外面的洢水河和甘河上去做了橋的橋墩。剩下的這些,修城牆,再修坊牆,還要留出許多磚瓦來修建董策的官邸,士卒的營房,以及官員們的宅邸,是以只好暫時停工。

    城外的磚窯雖說已經開辦,但是冬天土凍得邦邦硬,實在是不大好弄,到現在為止是一塊兒磚也沒產出來。指望他們,那是沒影子的事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