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207章 二零六 戰前 文 / 竹下梨

    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大明朝的軍戶們還能掙扎著生存下來,真真是生命力頑強無比了。若是換成兩宋那些兵,你們文官瞧不起俺是吧?沒事兒,只要給的銅夠就行!腰間有銅,管你看得起看不起俺!

    但若是敢短了俺一個元豐通寶,俺定得鬧將起來,讓你朝廷也沒臉!

    總體來說,董策制定的這被他稱為《戰陣軍法九章》的九條禁約,是以戚繼光的軍法為基礎,又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變通和理解。比如說戚繼光的軍法之中,連坐制度,能夠從甲長一直連坐到隊長、乃至於哨官,而董策軍中現在還沒有這麼多的人,這麼複雜的編制,是以連坐到都頭這一級別,也就差不多了。

    這軍法九章肯定還不是最完善的,其中定然還有許多未曾顧慮到的地方,但是這是作為一個基礎存在的。

    大的方面基本上都顧慮到了,以後所要做的,無非就是修修補補而已。

    當然,這只是在戰陣方面的,以後隨著隊伍的擴張,人數的增多,乃至於作戰環境的變化,還需要制定一些針對其他方面的軍法制度。比如說《野外紮營軍法九章》、《訓練軍法九章》之類的這種東西。

    董策這樣做,就相當於是把明朝籠統的軍法給細分成了幾個類別,更加的詳細,解釋的也更加的透徹,規定的也更加的具體。

    比起明軍那籠統的軍法來,不消說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然後董策向旁邊示意了一下,站在他身後的張寒出來,給士卒們又用大白話解釋了一遍。方才說的那些,是要錄在紙上,存檔保留,乃至於以後刊印下發的,半文半白,其實正是這個年代許多書的風格。諸如金瓶梅,如意君傳這種,其實也是用的這種文風。

    張寒仔細解釋了一邊,士卒們便是基本上都弄得很清楚了。

    白忠旗站在一邊,手裡捧著的正是早前董策就已經寫好的草稿,他盯了張寒的後背一眼,目光中隱隱有些嫉妒。這等出風頭的人事情,他還從來未曾幹過呢!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和張寒是沒得比的。張寒顯然是被大人當成謀士的,而自己呢?不過是個書吏而已。

    「書吏就書吏吧,反正咱也沒什麼本事,大人說什麼咱就做什麼吧!以後總能攢下一份兒家業,留給子孫。說起來,我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一直在馬賊裡頭混跡,什麼也撈不著,也該尋個媳婦兒了,傳宗接代這才是大事。」

    白忠旗歎了口氣,眼睛看似很認真的盯著前方,心裡卻已經是胡思亂想開來。

    待張寒說完,董策上前道:「好了,該說的,本官也都說了,便都散了吧,回去好生睡覺!」

    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本官知道你們肯定睡不著,只說一句話——這一次對付的敵人,並不怎麼強,你們訓了這麼久,每日累死累活的,又有堅甲利兵,又有胯下駿馬,又有本官帶著你們,還怕什麼?」

    看著面前傲然屹立的董策,張寒眼中閃過一抹掩不住的驚詫。

    越是和董策接觸,就越是能發現此人的不凡之處,當初在許如桀面前,尚是一介白丁的他猶自可以侃侃而談,面不改色,從容的逼迫許如桀定下城下之盟,然後全身而退。

    短短時間已經成長到如此的地步,其發跡之速,晉陞之快,直讓人瞠目結舌。而當看到董策制定出來的這份軍法的時候,張寒已經是無法掩飾自己的震驚了。

    這個年代,文官制定戰略,武將負責執行。

    能打好仗,帶好兵的武將,就已經是可以稱之為武將之頂尖!而明規矩,定方圓,制軍法,是什麼人幹的?那是戚繼光,吳起,李廣,乃至於冒頓這等幾可說是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帥才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雖然董策的這一份手稿是基於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而編訂出來的,雖然其中還有一些漏洞和遺漏,雖然有那麼多的雖然……但是董策這種體現出來的潛力,已經是讓張寒震驚不已。

    同時又是慶幸不已。

    此子,日後絕對不可限量、

    ……

    正如董策預料的一樣,當夜回去之後,家丁們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睡著的。

    無論他們是興奮,是恐懼,亦或是忐忑,總歸是心潮難平——要打仗了!殺人,或者是被人殺!所有人心頭縈繞的都是這個念頭。

    以至於第二天起來之後,他們都是蔫兒蔫兒的,不少人都是哈欠連天,很沒有精神。

    但是訓練的強度絲毫沒有因為這個而減弱——恰恰相反,耶律斡裡和王渾這幾個人都是打老了仗的,根本不把即將到來的戰鬥放在眼裡,卻是最見不得這些家丁們的這蔫兒樣兒,因此把訓練量都給加大了四五成之多!

    人們其實往往都有這種心理,一件事兒若是他自己覺得很容易,當被人覺得很難的時候,就會很不耐煩。

    當天被操練的********的家丁們一個個回去之後略略擦拭了一下身子之後,都是倒頭便睡。

    人累到了極處,也就什麼都不會想了。

    第二日則是休息。

    十月二十二。

    這是董策的家丁隊自從成立以來第一個全休日。

    之前幾次休息,也不過是一個下午或者是一個晚上的半休日而已,不可同日而語。

    家丁們訓練的累到了極點,苦到了極點的時候都是萬分的盼著休息,但是這麼一休息下來,卻是都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這段時間他們過得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基本上只有三件事——訓練,睡覺,吃飯。

    現下陡然閒了下來,便覺得空空落落的。

    見到這般,董策乾脆便安排王通帶著一部分想要回磐石堡的人回去轉轉。

    他們和磐石堡的流民本就是一體的出身,互相之間多半都是親友的關係,一聽說要回去,都是興高采烈的換了簇新的衣服,騎著高頭大馬去了。

    董策幾乎可以想像到,他們回去之後,一定會得到周圍的人艷羨的目光,還有國人從來不會吝嗇的好話如潮一般湧來。每個月都能拿到的一筆不菲的餉銀,管吃管住,騎著駿馬,穿著鮮衣,這一切,已經讓他們跟那些百姓們很大的分隔開來。

    他們,已經成為了讓別人羨慕的群體中的一員。

    董策這麼做,自然不是讓他們探親訪友這般簡單,而是有其深刻用意在裡面的。

    他們在別人的恭維和羨慕中,自信心和自豪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讓他們發自內心的為自己驕傲。這實際上就是士氣的提升,而戰前士氣的提高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之意義,不言而喻。

    當然,也有些人沒去,而是選擇留下來洗洗衣服,整理整理內務什麼的。

    董策讓張寒也跟著一起去了,並且安排他先在那邊熟悉一下民政,跟著幾個保長多看看多聽聽,多學學。張寒明白,董策這是還未對他完全的信任,因此在這樣重要的行動之前要把他給支開。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

    總有一些人,是能給自己找到事做的。

    安鄉墩東北,是一大片連綿的丘陵,丘陵不高,也就是十米二十米左右,但是面積很大,一座接著一座,一直蔓延到極遠的所在,足有數十里的方圓。上面長滿了茂密的森林,多半都是白樺,楊樹,槐樹,松樹這種耐寒耐旱的樹種。

    這片丘陵,一直蔓延到邊牆之外,和那連亙的山巒相接壤。

    樹林是一片光禿禿的,葉子早就掉光了,在地上積累了厚厚的一層,一眼望去,只見一片白灰相間的顏色,一直蔓延到遠方。

    這種大片大片的樹林,在晉北並不罕見,事實上,在明朝的官方和民間的多類典籍中,都提到過——晉北多林。相對於由於人煙極度繁茂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來說,山西是江北諸省中在森林保持方面唯一能和西南各省相媲美的。

    這裡是兩座丘陵夾出來的一條谷道,兩邊是平緩的山坡,上面生滿了白樺樹,從地上厚幾乎達到一尺的落葉就知道這裡已經多久未曾有人來過了。

    安鄉墩以及周圍幾個邊墩的墩軍都會來這裡收拾落葉枯柴回去當做柴火使用,但是外圍的那些就足夠他們用不知道多少年的了,裡面幾乎是沒人來,尤其是盛傳這裡頭其實也有一些猛獸潛伏之後。

    而這會兒,兩個人正行走其間,腳踩在落葉上,嘎吱嘎吱的作響。

    這兩個人都是很高大的身材,長相也頗為相似,都是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只不過一個身子削瘦挺拔,另外一個則是有些發胖。

    正是董毅英董毅華兄弟。

    董毅華嘟嘟囔囔道:「咱上這兒來喝風啊?讓我說,回去大被一卷,好生睡一覺才是真的。」

    「就你話多!」董毅英回頭瞪了他一眼。

    看得出來,對這個哥子,董毅華還是很有幾分畏懼的,腦袋一縮,不再說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