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165章 一六四 工匠等級制度 文 / 竹下梨

    董策又向杜建河問道:「打造火銃,最難的是什麼?」

    杜建河毫不猶豫道:「回大人的話,是銃筒的打造。」

    「說說!」

    「是,大人。」杜建河清了清嗓子,組織一下語言,道:「且先說材質,這火銃的銃管都得用上等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十斤粗鐵才能煉出一斤,光是捶打出合格的鐵來,就得許多時日。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膛。魯密銃和西洋銃都是雙層銃筒,待把鐵敲打好之後,須得先造兩個大小鐵棒,然後在鐵棒外面,各卷一條長鐵皮打成鐵管。細管套進粗管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而後再用鋼鑽鑽成銃管,內壁務須要平直光滑。」

    他笑了笑:「小人說的簡單,實則是極難的,普通鐵匠不知道技術根本模仿不了。光是把鐵管捲起來就難到了極點,在捲好之後對兩個管子的打磨和製造,不是坐了二十來年的老師傅幹不了的。而尤其難者為最後套管這一環,幾乎是強行鑽下去的。每日大約只能鑽進一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准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八卦狀口,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完整的銃管製成之後,須得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之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董策聽了,沉沉點頭。

    他多少知道一些這方面的技術,以現在的冶煉水平來說,卷鐵管確實是太難了謝。光是製造兩個可以緊密套在一起的長鐵管,怕是就可以讓天下所有鐵匠絕望,除非有會造魯密銃的老師傅來做。

    知道了西洋銃和魯密銃的製造時間並無太大區別之後,董策當即便決定,製造性能各方面都大大勝過一籌的魯密銃。

    「你從今日開始,便給本官打造魯密銃。」董策對杜建河道:「只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未免太長了些,本官要半個月內見到。」

    「這個?」杜建河有些為難。

    若是換成趙鐵砧這等憨直的,怕是會直接說這做不到,那就得罪人了。若是那等心裡只想著奉承拍馬,對技術一竅不通之人,定是會一口應承下來。但杜建河卻是頗有些心思之人,這些時間的相處再加上聽周圍人說的,他大致是知道董策這個人的性子,知道他說一不二,執法嚴苛,更不會心血來潮才做一件事。若是自己應了半個月做出來,到時候卻做不出來,怕是第一個倒霉的就是自己。而且實打實的說,卷銃筒,鑽銃筒這事兒,除了自己還真沒人能做的了。

    杜建河可不指望到時候董大人會手下留情。

    他想了一會兒,跪地磕頭道:「大人恕罪,小的半個月委實是做不來,這卷銃筒,鑽銃筒,除了小人他們都做不來,便是小人不吃不喝這般做,至少也得二十日之數。小的不敢欺瞞大人。」

    董策看他神色,便知道二十日之說不假。

    作為來自後世之人,對技術人員心裡還保持著一些尊敬,也不願意過分苛責,便點點頭道:「二十日亦可!那本官便二十日後來此驗看。」

    「小的多謝大人。」杜建河長長鬆了口氣,覺得這董大人跟過去自己見過的官兒真不大一樣。有本事,不擺架子,知道的也多,還待人和善。攤上這樣的上官,真真是好事兒。

    董策沖趙鐵砧擺擺手:「去把鐵匠們都招過來。」

    「是!」趙鐵砧應了一聲,很快便把鐵匠們都叫了過來。

    一共是是一個鐵匠,董策手一撥拉,便是給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五人,一個六人。

    董策道:「今日本官把你們劃成兩個小組,五個人這個,是火器組,六個人的這個,是冷兵組。顧名思義,一個是專門打造火器,現在主要的人物是打造魯密銃。一個則是專門打造冷兵器,刀劍長矛這些東西。」

    「火器組組長,杜建河。冷兵組組長,趙鐵砧。」

    董策頓了頓,又道:「升杜建河和趙鐵砧二人為一級鐵匠,除他二人之外,所有人都為無品級鐵匠。一級鐵匠不再每日發放糧食,一個月發給一石糧食,另外每個月發月銀一兩。」

    「呼……」

    眾人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呼,看著杜建河和趙鐵砧二人的眼光中充滿了艷羨之情。之前任命他二人為組長的時候,大夥兒也沒什麼反應,組長就組長唄,又能如何?可是當他們升為一級鐵匠,又漲了月銀之後,頓時就羨慕的不得了。

    這叫什麼來著?名利雙收不是?

    趙杜二人也是大感有面子,臉上紅光煥發,很是興奮。

    還是杜建河機靈,趕緊跪下磕頭道:「小的多謝大人抬舉,大人恩情,小人粉身碎骨……」

    趙鐵砧反應慢了點兒,也趕緊跪下。

    「好了好了,起來吧!」董策呵呵一笑:「這一級工匠,還不算什麼。等以後時日長了,還有二級,三級,乃至九級十級的工匠,等級越高,月銀就越多!而評定你們能不能升級的依據,就是你有多大的本事!你像是杜建河,你們都不會打造火銃,但是他會!所以他就是一級鐵匠!不過不會打造火銃也沒關係,你造的刀槍比別人多,比別人的好,這些東西,本官都是看在眼裡的,就也能升級!都明白了麼?」

    董策的話充分把大夥兒的積極性都給調動了起來,他們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升為有品級的工匠,掙月銀讓妻兒過得更好,頓時心裡便是充滿了幹勁兒。

    他們紛紛大聲道:「小的明白了。」

    董策又給他們定了規矩,誰打造的兵器,上面都要刻上打造者的名字。這樣一旦後來檢查出來質量有問題的話,立刻就能追究到責任。

    同時又定了另外一條規矩,所有的兵器打製出來之後,都要有組長檢查,組長檢查沒問題之後,方才可以。若是出了岔子,也要追究組長的責任。

    這兩條看似是自相矛盾的,實則不然。組長為了不出岔子,定然會很嚴格,但同時董策這邊又有產量指標的要求,所以其中的度,就得他自己把握了。

    站在董策身後的白忠旗趕緊用炭筆在紙上刷刷的記了,把這些條令、框架、規章制度、待遇什麼的都記清楚,準備回去之後整理成文稿拿給董策發給下面,成為大家都遵循的規定。尤其是發給負責寫條子請示董策發錢的李貴和蘇大成,曉令大夥兒都知道。

    這是他作為董策貼身書吏的職責,也是董策要求,他了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忘事兒。這就須得白忠旗提醒了,白忠旗私底下覺得,這有點兒像是皇帝老子的起居注,不過他不敢說就是了。

    董策回身道:「回頭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寫成大字告示,就貼在這工坊的牆上,然後你再給他們宣讀一遍。」

    白忠旗趕緊應了。

    這一番又是胡蘿蔔又是大棒子的威脅,把眾人的心氣兒都給挑起來了,同時也是心中凜然,暗自告誡自己萬萬不可輕忽,粗製濫造,省的招來禍端。

    臨走之前,董策還特意叮囑了他們,一定不要用煤來作為鐵爐的燃料,要用木炭生火鍛打。

    木炭生火鍛打,幾率比較大會把鐵鍛造成上等的鋼。這多少也算是董策知道的一點兒跟冶煉有關的知識吧,畢竟作為文科生,基本上技術方面就是一竅不通、

    ……

    出了工坊之後,董策找到了李貴。

    李貴正自指揮著一群人在整修西邊兒的城牆,一堆人正在城牆上爬上爬下,跟辛勤的螞蟻也似。有哼油哼油喊著號子搬運石料的,有調灰調泥漿的,有在上面壘砌的。就像是一片大工地一樣,熱鬧非常。

    董策看了便是微微一笑。這代表著蓬勃的生機和昂揚向上的無盡活力。

    李貴正自大喊大叫著指揮,回頭一撇瞧見董策,趕緊過來了。跪下磕頭道:「屬下見過大人!」

    現在李貴把周伯原先手裡的那些活計給接過來了,負責對外的採買,同時還擔任第三屯的屯長。其手中的權力,可以說現在負責民政的這幾人中最大的。

    其實他們幾個權力都不小,負責發放糧食,勘定家中丁口數量,負責組織勞役,負責發放工具,負責勘定損壞工具並請補充,負責……等等。但是現在所有的物資,所有的資源,都在庫房之中,而倉大使蘇大成除了有董策簽字和印章的條子之外,誰也不認,所以想要拿到物資,就得找董策批條。看似簡簡單單的一招棋,卻就相當於間接地把權力都掌握在了董策的手中。

    而同時,每簽一個條子董策那裡都有備案,而誰拿了條子來,誰領了多少物資,蘇大成那裡也有備案。每隔十日蘇大成就會把收到的條子都給送到董策這裡來,董策會進行對照,看看有無出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