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680章 錢多也燒手(五) 文 / 機房裡的豬

    深冬的台灣依然溫暖如春,孫子明沐浴著和煦的陽光,走進東吳大學的大禮堂。掌聲雷動中,臉上微笑的孫子明走上講台,身上還是一成不變的t恤、牛仔褲、旅遊鞋。看著台上那個瘦削的身影,還有他斑白的披肩長髮,年輕學子們激動之餘,平添了幾絲傷感或是感慨。

    站在講台前,孫子明敲了敲麥克風,等全場安靜了下來,這才微笑道:「我的人生經歷與大家不同,我的經驗與看法,對大家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所以我只闡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不回答大家的問題。」

    台下哄笑、掌聲一片,孫子明這幾天的演講都是這樣的,只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而不回答學生們的任何問題。在台大有學生問他關於對三民主義的看法、在清華有人問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都被他置若罔聞。

    台灣電視台記者問孫子明為什麼時,他只笑了笑,「任何人都要學會用自己的腦袋想問題,而不是人云我亦云。那些問我問題的同學,應該自己認真地去觀察思考,而不是來問我這個電影導演。」

    等到台下重新安靜下來,孫子明這才發表以後被稱為『孫子明之問』的演講:

    「……我不明白,兩岸都承認是一個中國,為什麼不能讓自己的國民,在自己的國土上自由活動?

    雙方的主義不同,關我們普通民眾什麼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政黨興亡、政權輪替,與我們百姓何干?」

    台下數千師生愕然,孫子明卻仍然滔滔不絕道:「我不信三民主義,也不信大陸的政治主張,我只信家國天下,只願意為天下興亡出力!

    昨天,我在輔仁演講時,給大家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目的就是告訴大家,我至今懷念半個世紀前,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

    在眾人的一頭霧水中,孫子明突然宣佈道:「我認為財富的傳承不應該是王朝式的,而應該將財富回饋給社會。

    在這裡,在東吳大學的大禮堂裡,我鄭重宣佈:一年內,將向輔仁、東吳、淡江三所台灣私立大學捐贈三億美元,成立以我妻子命名的獎學金,用於資助家境貧寒的學子完成學業。」

    說到這裡,孫子明稍稍停了下,眼睛掃過下面呆若木雞的師生們,繼續道:「若是台灣政府和大陸政府能像香港一樣,同意兩岸學子交流、學習,我將捐贈十億美元,成立華裔青年教育基金,用於資助全球華裔學子來台灣與大家交流、學習!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演講完的孫子明微微一躬,施施然地走下講台,下面的師生還在瞠目結舌。等他都快走出大禮堂,眾人才如夢方醒,海嘯般的掌聲在他身後響起。

    ……

    孫子明不是普通人,當代電影大師、音樂大師、商業鉅子、慈善家…一系列的頭銜都熠熠生輝。他到幾所大學演講,台灣的各大媒體都是全程跟隨的,前面的『家國情懷』、『能力與責任』演講,已經讓敏感的媒體記者們猜到了些什麼,可沒想到等來的是這樣一顆重磅炸彈!

    孫子明的電影拿過國際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還執掌美國光影、環球、香港光影、內地光線傳媒四大電影公司,已經隱隱成為世界電影第一人;一曲《濤聲依舊》將中國古典詩詞與音樂完美結合,開創了一個新的華語音樂流派。

    他在商業上的成就也同樣駭人,家樂福連鎖超市、漢華電子、廣廈集團、遠東銀行、香港和北美的光影集團都是亞洲乃至美國的巨無霸企業。兩岸三地的財經記者們都經常大膽猜測,如果上述企業公開財務情況,香港的李超人會不會立即失去世界華人首富的寶座?至於未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那位超人先生或許連華人富豪前五都排不上,因為除了孫、胡家族的主要成員外,這兩年又冒出個漢華電子董事長、前著名歌手胡衛國來。

    得益於八年前蔣經國先生的開放黨禁、報禁,台灣媒體迅速將孫子明的演講內容,以各種形式報道出去,幾乎是瞬間成為了島內的頭號爆炸性新聞。

    一九九六年的黃金價格為418美元/盎司,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油(wti)現貨平均價為18。97美元/桶。三億美元有多值錢?十億美元又是多少錢?這些不需要記者去計算,普通民眾直接用自己的薪水、日常生活開支就算清楚了。

    三所私立大學,將獲得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私人捐贈?如果台灣當局允許大陸學生來台學習,孫子明就再捐出十億美元?

    一時間,台灣全島的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孫子明到底想幹什麼?因為在台灣人眼裡,孫子明哪怕拿的是香港與英國雙重護照,世界公認的電影大師、華人公認的音樂大師,那也是不折不扣的大陸人!

    沒錯,哪怕是台灣人獲得了完全的自由,甚至允許大陸影片在台上映、參加金馬獎評選,但依舊延續了數十年的習慣性思維——敵視對岸的政權,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十三億美元很多,第二反應就是孫子明是不是代表著對岸的政府?如果不是,他又到底想幹什麼?

    同樣得益於台灣的言論自由和孫子明的知名度,他的演講也通過駐台的歐美媒體,迅速成為了全球的話題。

    歐美的媒體可不同於台灣媒體,他們沒體驗過台海數十年的敵視與對抗,對照孫子明一貫遠離政治的習慣,站在相對公正的立場上,迅速給出了大同小異的看法:china明想複製中港青年交流基金的成功,讓兩岸學子相互交流、瞭解,以促進大中華地區的融合。

    歐美媒體摻和的同時,港澳及東南亞的華人媒體也跟著摻和,他們與歐美同行執相同觀點,而且站在同一族裔的立場上,大肆鼓吹這幾年炒得火熱的『大中華地區』概念。

    &nb

    sp;政黨相爭與平民何干?雙方都標榜代表民眾利益,為什麼不能坐下來談一談?你們當權者盡可以爭,但總不能阻礙民眾的自由來往吧?

    島外的媒體分析反饋回島內,台灣的媒體分裂了。

    保守的延續著舊思維,認為孫子明是有意讓台灣政府難堪,因為大陸那邊很早就允許了台灣人赴內地投資、定居、求學。如果對大陸學生開放台灣高校,大陸政府肯定會派出間諜,擾亂社會秩序、妨礙島內的防衛安全。

    激進的則唱反調,孫子明說得沒錯,你們當局稱自己是合法政府,為什麼不允許自己的國民自由往來?對方會派間諜?切,這純粹就是借口,你們就是想維護政黨利益!你不開放,對方就不派出間諜嗎?

    中立的媒體則相對冷靜,台灣的產品需要市場、資金需要投資渠道,而近十幾年來,內地經濟飛速發展需要資金和技術,與發展相對減速的台灣形成互補。站在經濟的角度,兩岸相互開放已經迫在眉睫,站在政治的立場上,柏林牆都倒了,雙方還糾纏幾十年前的舊事,還有意義嗎?

    自八八年小蔣先生去世後,繼任者效仿蘇聯時代的赫魯曉夫,陸續公佈了大量保密的檔案獻,執政黨的聲譽一落千丈,讓島內民眾分裂成本省人、外省人。如今媒體分裂,讓島內的民眾倒看起了熱鬧,想看政府如何應對。

    本省人受過當局鎮壓,至今還有仇恨,巴不得他們立即下台,巴不得有人給他們出難題;外省人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既然反攻已經是一枕黃粱夢,那為什麼不能讓民間自由往來?

    血畢竟是濃於水的,不管外省人還是本省人,大家的祖墳都還在大海那一邊。

    而感到有些棘手的,只有台灣當局。

    自蔣中正敗退台灣後,雖然失去了絕大部分國土,卻將大陸視為淪陷區,一直堅持要反攻、堅持中華民國為中華正朔。為了他的這一執念,台灣政府維持著一個龐大的中央、省、市、縣、鄉鎮五級官僚體系,連它的地圖都是把外蒙包括在內。為了堅持這種法統,台灣政府在大陸政府進入聯合國時,堅決拒絕美國人一中/一台的建議,立即降旗退出。

    時光荏苒,如今老蔣先生與小蔣先生都逝去了,家國變成了黨國,又將在新的繼任者帶領下成為共和國。老蔣先生的反攻倒算,早已經是黃粱一夢,可留下來的法統卻必須要堅持。因為金門、馬祖是隸屬於福建省的,這是台灣政府不能觸碰的禁忌——失去了金門、馬祖防線,光靠一個澎湖列島,台灣就是個沒穿衣服的大姑娘,面對大陸毫無防禦能力。

    現在孫子明在東吳大學的演講,可謂是捅到了台灣當局的肺管子。海峽/兩岸雖然在法理上處於內戰狀態,但既然你自認為是中華正朔,就不能拒絕淪陷區學子的赴台求學?就如半個世紀前,內戰正酣時,延安也是敞開懷抱歡迎國統區學子的投奔。

    如果這是十幾年前的台灣,還保留著戒嚴令、黨禁、報禁,孫子明的演講就是放屁,不但可以置若罔聞而且可以立即驅逐出境,甚至是關進監獄,等著港英政府來交涉。可問題是,現在不是那個時代了,那位小蔣先生的繼任者,看著『總統府』外面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恨不得頒布一項法令,永遠禁止那位放了把火立即離開台灣去北平的孫子明,再次來台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