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香江教父

正文 第679章 錢多也燒手(四) 文 / 機房裡的豬

    在中國,說不完道不盡的,正是家國情懷。史書萬卷,字裡行間都是「家國」二字。《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段論述將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串連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奠定了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為準則。數千年間無論社會變遷滄海桑田,中國人皆知「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規則,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訓。

    也正是家國情懷,所以孫中山先生才說「華僑是革命之母」;內地打開國門後,海外華僑資金如潮水一般湧入,在改革開放初期發揮了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時光荏苒,如今內地的經濟開始騰飛,但海外華僑在開放初期起的重要作用,在內地政府的高層是心裡有數,而且是非常感激的。

    這些家國情懷也滲到了孫子明的骨子裡,他不但想成立一所大學紀念亡妻,更想在內地恢復民國時期的學術自由,在歷史上寫下夫妻倆的名字。曾叔對內地政府形勢的擔憂,孫子明和胡衛國他們也考慮過,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應對辦法,那就是利用內地中央政府對海外華僑這種感激之情,以海外華僑的名義去興建那所未來的大學。

    孫子明這麼一提點,曾叔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孫子明雖然拿的是香港和大英帝國的護照,在華人世界裡有巨大的影響力,但海外華僑把他當內地人,內地政府也把他當內地人。

    想讓孫子明的資金以僑資面目進入內地辦學,那出資人的名單裡,不但要有香港人還要有台灣、新加坡及其他國家的華僑名字,而且是要有影響力的華僑代表。也只有這樣,內地的政府才對上下有個交待,也許可能破例開個口子。

    沒錯,這就是皇帝的新裝,但要的就是那件不存在的新裝!只要上下有默契不說破,那件不存在的衣服,就可以成為理由,讓一所**自由的大學誕生。就像『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提法,解決了政治上的難題一樣。

    曾叔沉吟片刻,好笑地看著孫子明,突然道:「子明,你不覺得你們太過於小心了嗎?」

    孫子明一愣,連忙追問道:「這話怎麼說?」

    曾叔確實覺得好笑,不過轉念一想又釋然,子明、衛國他們雖然眼光精準,也不缺乏實幹能力,但有些東西是要時間來積累的。

    「哎,你們完全低估了你們的影響力和實力!其實這事想要辦,不需要繞那麼大的圈子,你直接去北平找高層要政策就是。子明,現在的內地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些東西繞了圈子,反而會更難辦。」

    一邊抽著煙,曾叔一邊給孫子明解釋。政治與經濟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時刻影響著經濟的強弱、發展以及變化。反過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也無時不在影響著政治。內地通過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幾乎所有的人都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如今的國門已經不可能再被關上了。

    然而,與經濟改革脫節的是政治體制改革。不過,也正是這種脫節,才保持了政局的穩定,給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曾叔的話如醍醐灌頂,孫子明的思想一下就轉過彎來了了,自己和衛國他們當局者迷,確實想多了。

    既然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意味著經濟第一、政治第二!自己這一個小團體掌握著漢華電子、家樂福、廣廈、遠東銀行、光影集團等超大型企業,又不參與政治爭鬥,事實上已經成為各個政治派系競相拉攏的對象,地位是超然的。

    自己想辦一所大學,那些地方實力派根本不會阻撓,關鍵是擺平最上面的那幾位,讓他們篤定新建的大學在十數年內,不會跟他們唱反調。至於十數年後,新建的大學會不會成為新思想浪潮的發起者,那是下一屆班子的問題了。再說,到了他們那個位置,許多事情已經早看得明白、清楚,只是沒有人敢去冒那麼大的政治風險,都想著在未來水到渠成地解決。用那位小個子四川人的話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的智慧不夠,那就留給下一代人去處理。』

    曾叔會意地笑了笑,夾著煙的手指了指天上,小聲道:「搞掂那位老爺子,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子明,那位老爺子思想開明,但骨子裡一樣的**。你要是繞圈子,也許會弄巧成拙的,還不如坦誠一點,即使不能如你所願,也會讓點步。」

    孫子明也會意地一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對,就是這個道理!我先去北平打前站,你也加緊時間在港澳台活動活動,坦誠相待,不代表不能討價還價。」

    是這個道理,古人還知道挾賊自重,何況是自己呢。想通了的孫子明立即帶著曾叔,驅車去找正在喝酒、打牌的楊國忠、胡衛國他們,挾賊自重也要將損失降到最低。

    曾叔知道這幫年輕人成功太快,很多事情都沒有切身體會或是想明白,他把剛才的話再說了說,胡衛國他們聽完後,沉默了下來。

    以前大家悶著頭做企業、低調賺錢,不過問政治,那是因為實力不夠,不想成為政壇傾軋的犧牲品。如今,大家的實力已經擺在檯面上,可以與政治保持距離,但要再像以前樣不過問,這已經不可能了。

    抽了一陣悶煙,胡衛國才遲疑道:「子明,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我們如果表明了政治態度,也許會受到猜忌甚至是打壓。」

    孫子明掐滅煙頭,接過楊國忠的煙盒又放下,沉吟道:「我倒覺得問題不大,我們一直都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從不參與政治爭鬥,只關注經濟發展和民生,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政治主張。現在已經不是非紅即白的年代了,我們這種態度,對左中右都沒有危害,反而因為對貧困地區的扶助,贏得了普通民眾的支持。國忠,你那呢?」

    &n

    bsp;楊國忠又想了一陣,搖了搖頭道:「遠東銀行和家樂福在俄國的聲譽很好,遠東地區雖然也受大環境影響,但普通民眾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相當一部分人反而從中得利了。如果我們表明了政治主張,我覺得影響不大,從長遠來看,也許等政局平穩後,反而可能會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三哥和胡山林他們看看孫子明,又看看胡衛國,這些事他們拿不定主意,已經習慣了聽這些聰明人的。

    胡衛國見孫子明和楊國忠都是這態度,自己也想了許久,才贊同道:「這樣也好,反正是遲早的事。我們現在表明了態度,反而能讓中俄韓放心,加快遠東地區的融合。」

    三個聰明人拿了主意,三哥和胡家兄弟倆也同意,大家再商量如何措詞之類的。

    ……

    第二天,孫子明拜訪了下邵六叔和霍爺他們幾位前輩,以與台視商談合作事宜為借口,乘飛機去了台灣。

    孫子明雖然是內地人,但憑他在電影、商業上的巨大成就,儼然已經是名至實歸的『華人之光』。他來了台灣,各個大學聞風而至,都邀請他到學校演講。這一次,孫子明沒有像以前一樣,婉拒各個大學的演講邀請,反而非常配合默契地答應去各個大學演講。

    這是個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時代,而孫子明無疑是華人青年的英雄,甚至是全球年輕人的英雄。各個大學的學生,聽說孫子明要來學校演講,頓時沸騰了。

    談完了台灣電視台與香港衛視的合作,孫子明去台大講『家國情懷』;在新竹清華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轉到輔仁大學時,則談『人的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最後一站到東吳大學時,則放了一個大炮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