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庶女玩翻天

正文卷 病了呵 文 / 黑桃十一

    老東西,這是在逼她表態了吧?

    不嚥下這口氣,那就是自個看著李逸塵在祠堂受罰落個心狠又拈醋……

    若嚥下了這氣主動表達讓亭蘭進門了。

    素顏在心底把牙咬碎,恨恨的詛咒著這個老東西,竟然打的好算盤吶。

    只是李侯爺,恐怕是要讓您失望了。

    微垂的眼眸深處劃過幾分清冽冽的冷意,這個男人她是不稀罕,但她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打著為她好的主意內裡卻威逼利誘的不知道摻了多少的刀光劍影的暗招和殺招……而且,現在這種情形下,她今個還真的不能接這個話碴……

    眼角餘光瞟了不遠處的茴香幾人一眼,素顏心底瞬間打定了主意。

    隨著李侯爺的話音猶不曾落完,她已是驀的抬起了頭。

    小臉上素白一片,狹長的鳳眸裡滿滿的全是不可置信和委屈,幾乎整個身子都要抖了起來,出口的話也是顫顫的不成音,「侯,侯爺您說的可是真的,不會的,世子爺他,他和縣主沒什麼的,縣主金枝玉葉身份尊貴,怎麼會,世子爺他不會的……」說到這裡似是已傷心難過到了極限,最後三個字更是巧妙的略加高了幾分,適時的引來茴香等人的注意力,她眼角餘光在看到地下的宮燈光線一閃時,素顏半點不猶豫的身子一晃直接就往地下倒了下去……

    「少夫人。」

    「少夫人。」

    饒是茴香等人眼尖小跑著幾步靠過來,素顏的身子還是倒在了地下。

    好在不是夏季穿的多,她之前又特特選好的地方。

    幾乎才沾著了地便被茴香攬在了懷裡,初晴園的丫頭婆子慌成了一團。

    叫軟轎的叫軟轎,又有人張羅著去請大夫,好在之前榮康園那邊是留了兩個在府裡的。

    看著丫頭們把素顏抬上軟轎小心冀冀的向著初晴園行去。

    身後,李侯爺半響無語,直到那一行人漸漸消失他才臉色陰霾的收回目光。

    轉頭拂袖欲走,才抬起的腳步又頓下,橫了眼身側的遠志,「你親自盯著點。」

    「是,奴才遵命。」

    遠志低眉垂眼的應下,面色平靜眼皮不抬一下。

    是真的一時難以接受情緒激動之下暈了?

    眸中精芒一閃,李侯爺面色恢復了正常,腳下的步子驀的加快——

    即然事情已然這樣,那就都亂起來吧。

    李府的氣息較之昨日更加的低沉壓抑了起來,因為李逸塵還在跪祠堂。

    也不知道李侯爺昨晚是怎麼和黃夫人說的,反正黃夫人看起來倒是好像鎮定不少。

    用飯在洛氏的服侍下甚至還用了大半碗粥,又吃了兩個水晶餃。

    反觀素顏卻是把自個悶到了屋子裡,端起去的早飯又完好無缺的退了出去。

    因為她病了!

    昨晚回到屋子緊跟著傳過來的御醫診了脈開了安神藥,當時只道是一時氣血攻心,又受了刺激,所以導致胸口悶塞氣息不暢所致,可任是誰也不曾想到,半夜裡素顏卻是整個嚴重了起來,頗是有幾分受了風寒的趨勢,面色潮紅,咳嗽,御醫診脈氣息不穩,頭暈腦漲,反正是一大堆的毛病在素顏嘴裡說出來,這也疼那也暈的,最後御醫也沒轍了,只能說是受了風寒,又開了幾帖藥煎了用,嗯,就這樣,素顏生病,被一大早就得了茴香稟報的黃夫人勒令在屋子裡好生歇著,至於侯爺早朝罷聽到了這個消息只是出屋時的腳步頓了一頓,眼中冷意一閃,隨即走到院子裡立即下令,「給世子爺送一碗清粥一碗水,讓他繼續跪著,什麼時侯跪到反省知道錯了什麼時侯起來。」

    「是,奴才遵命。」

    遠志打了簾子的手在空中一滯,眼神一閃瞬間垂了下去。

    剛才侯爺眼底那一抹赤一裸裸的狠鷙可是被他一攬無餘的全看在眼裡。

    想到昨晚和少夫人的路遇,偶爾飄入耳中的那隻言片語。

    以及少夫人的突然暈倒,半夜加重的病情。

    侯爺一改反常的堅決要罰世子爺,不撞夫人的顏面和尊嚴。

    又憶及他隨著侯爺上下朝出入外面,偶爾扣到的某些話。

    猴精般的遠志心頭砰砰直跳,腳下的步子卻是愈發邁的快了。

    所謂的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他這段時間可得小心嘍。

    不然哪一個疏忽小命丟了都不知道怎麼沒的。

    無為齋。

    李侯爺陰著臉坐在太師椅上,桌上擺著他平日裡最愛看的兵書戰策,上面注滿了繩頭小字,都是他平日裡最愛看的,然後一點點又添了批注和他多年來的帶兵心得,往日裡心煩氣躁時都要瞟兩眼,沒事時更是拿在手裡摩裟兩下,可是今天李侯爺卻是沒有了一點看書的心思,腦海裡回想的都是早朝過後皇上特特把他叫去御書房,卻又偏一字不發的,只讓他在御書房外侯了小半個時辰,然後就在他終於站的有些吃不消時,值守太監帶了笑臉來傳了皇上的話,請他回吧,皇上今個有些累了,不見人……

    不見人,卻把他宣到御書房外巴巴的侯了小半個時辰。

    然後才讓太監說今個不見人。

    而且,任憑他說盡了好話費盡了心思,卻硬是撬不開半絲那個太監的嘴。

    那個穩穩當當的和你打太極的功夫真是神了。

    自個偷偷塞過去的銀票也都被人家笑mimi的給推了回來。

    看那義正詞嚴的表情若真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多正經,從不私相收受一般。

    可問題是平日裡這狗東西沒少收自個的銀子!

    臨到殿外那太監總算是吐了一句話,「哎,侯爺您就自個多留點心吧。」又故意用了低低的聲音瞅著四頭沒人始飛快的留了一句,「雜家可是聽說,昨個晚上芷寧郡主可是進宮見皇后了,而且還是哭著走的……」

    聽到這話李侯爺哪裡還站的住?

    再抬頭看到那太監似笑非笑的眼神,李侯爺這顆心可都是提了起來。

    皇上這是在無形的警告他呵。

    幾乎邁著拖不動的步子走到府裡,才到榮康園便聽到黃夫人說的素顏病重的消息。

    他當時幾乎都氣的差點笑出來。

    好,好啊,病的可真是時侯,病的這個妙,這個巧啊。

    咬著牙一路走到書房,李侯爺手裡的茶盅就狠狠的照著地下用力的擲了出去。

    自己這個媳婦果真是沒娶錯!

    門外值守的遠志聽著裡面辟里啪啦的聲音嚇的縮了縮脖子。

    看著那緊閉的門大氣不敢出,千萬別在這個時侯喊他啊。

    用罷了早飯,又勉強撐著精神處理了一些管家婆子報上來的瑣事,黃夫人再也坐不住的帶著顏嬤嬤向著初晴園方向走去,她昨晚可是聽李侯爺說的清清楚楚——解鈴還需繫鈴人,禍事是塵哥兒闖出來的,可現在解決的方法只能是落在素顏這個當事人身上!

    只要她一句話,兒子不用受罰,縣主進府她也就什麼都認了。

    雖然她也知道這樣做多少委屈了這個媳婦一些,縣主那個性子又是個不怎麼容人的。

    可進了她們李府還不是李府的媳婦?

    再囂張有她還活著呢,以後她多疼她些就是了。

    深吸了口氣黃夫人由著顏嬤嬤慢慢的走著,遠遠的看到初晴園的大門不免在心底歎口氣。

    兒子這事做的也是有些荒唐了,可即已做下,總是要解決的啊。

    而且她也聽侯爺說了,那縣主可是有了塵哥兒的骨肉……

    這種情形之下已經不是她們李府一家人的事了啊。

    縣主貴為金枝玉葉,代表的可是皇家,又有外祖家依靠,又有皇家血脈。

    李府就是同意人家抬了平妻她現在還在擔心端平王府和芷寧郡主不會輕易應允。

    人家金枝玉葉的女兒身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兒子給要了……

    想到這些黃夫人就覺得頭疼,心底又有些怪怨素顏。

    平日裡看著那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就分不出輕重呢。

    別說是生病,若皇家一句話,她這個正妻的位子說不定都得讓出來。

    現在只是讓亭蘭為平妻,兩頭不分大小。

    初晴園裡沒有了往日的朝氣,丫頭們雖然都各司其職的忙活著,但主子生病了,而且府裡情形多少猜到了幾分,各各面上都帶了些謹慎和小心,門口小丫頭正忙著修整兩側的花草,就看到黃夫人一行到來,趕緊屈膝行禮,「奴婢見過夫人,給夫人請安。」

    外廳裡茴香聽到聲音迎了出來,「見過夫人。」

    「你家少夫人身子可好些了,早上用了什麼,御醫如何說?」黃夫人抬了抬眼皮看了眼茴香,邊說邊逕自越過她向裡屋走去,顏嬤嬤趕緊扶了她,有小丫頭挑起了簾子,裡屋裡洛氏正在低聲細語的安慰著素顏,不想便看到黃夫人由顏嬤嬤服侍著走了進來,洛氏趕緊起身見禮,「見過夫人。」

    素顏在床上也是大吃一驚,趕緊硬撐了身子要下床,「茴香還不趕緊扶我下床?」說著又極是虛弱的向著黃夫人擠出一個笑,「讓夫人來看媳婦,媳婦卻又沒能提前迎接,這會又逢頭垢面的,污了夫人的眼,倒是媳婦的不是了。」

    「你這孩子就是多禮,你身子不舒服,又是一家人,我還挑你這個禮不成?」

    黃夫人憐惜的親自扶了素顏在榻上靠了,又細細的問了吃什麼藥用了哪個御醫,看那語氣那表情真真的以為是一位真心擔心女兒身子的好母親呢,洛氏在一側親自捧了茶給黃夫人,又乖巧的立在黃夫人身後,兒媳婦不好當啊,更何況是個不得嫡母喜愛,且裡面又另存一樁故事的李逸森的媳婦,難怪素日裡素顏只覺得黃夫人對著洛氏極是客客氣氣的,甚至有時眼裡流露出幾分陌生的厭煩,素顏還以為是自個看錯,現在想來應該就是了。

    她沒看錯,黃夫人確實是討厭洛氏,甚至不想看到她的。

    每看到了洛氏,黃夫人腦海裡想的怕就是李逸森了吧。

    一個當點就沾了他兒子嫡長子位的鄉下野丫頭出生的兒子!

    耳邊響起昨晚黃夫人那一番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話,素顏不禁在心底歎了口氣。

    真真的是門戶制度封建制度害死人吶。

    李逸森的娘親是位落弟秀才的女兒,懷才不遇憤而隱居,開了傢俬塾,閒時教教孩子又把唯一的女兒當成了兒子來教,這位秀才的女兒很聰明,自小便舉一反三熟讀詩書,聰慧異常,老秀才常歎這女兒錯投了女兒身,若是位男子怕是國之棟樑吧。

    妻子早逝,父女兩人相依為命。

    十幾年很快過去。

    父女兩人本應該是平淡卻快樂溫馨的生活卻被某一天的突變而給徹底的改變了。

    李侯爺帶兵上戰場和親衛走散被人追殺逃命。

    被外出採藥的女孩子給救了。

    很俗氣的開始,養傷期間兩個男女暗生情愫私訂了終生,可就在李侯爺打算回戰場的前一天下午,敵兵搜到,不但火燒了整個村子,還把那位老秀才給活捉了,硬生生的折磨的只餘了一口氣,最後還是李侯爺的親兵趕到給救了下來,卻也只是吊了一口氣了。

    接下來,老秀才最後一口氣咽前自然是托孤的戲碼了。

    如是,請了當地餘下來的地保作主,老秀才親自主婚,眼看著她們兩人一身紅衣拜了天地,外面鞭炮辟里啪啦的響起來,李侯爺親自跪著磕了三個頭老爺子才去了最後一口氣……

    明媒正娶大紅嫁衣,有地保等鄉親和親兵作證,能不是正妻麼?

    可威遠侯府是什麼樣的地方?

    而且當時李侯爺正值風頭最盛,一連帶兵打了幾場勝仗。

    皇上最為看重,又豈能由他娶一位民女為妻?

    當時李老侯爺安在,收到戰場上李侯爺的信之後冷冷一笑。

    乾乾脆脆就回了幾個字,聘則為妻奔為妾……

    而與此同時。半年後,李侯爺大勝而歸,皇上親自下旨武百官俱去上京城十里外迎接,又當眾直接在眾百官面前宣了旨,賜婚當時的安平郡主,承相之次女,皇后之妹為妻,對於之前的氏女,也就是那位秀才的女兒是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一個人想起過她。

    在他們的眼裡那就是一個妾,是不用提的。

    氏聰慧,只能嚥下這口氣,卻提出不進李府,單住在外面。

    李侯爺因為愧疚自責諸多因素,自是一口應下。

    後來李逸森出世,氏女難產而亡,李逸森則被抱回了侯府,黃夫人只能咬牙認了。

    不認能如何?

    幸好後來有了李逸塵次年就出生,才多少讓黃夫人的心思淡了些,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兒子身上,又有李侯爺對待這兩個兒子的態度也還算端正,大小事只由著黃夫人作主,不然李逸森能不能活到現在還真的難說。

    想來當初皇上當眾賜婚,也是算定了李侯爺決不會拿整個侯府以及他身後的將士們作賭吧。

    要知道他若是當場抗命違旨,獲罪的可絕不只是他一個!

    這就是古代皇權**之下的悲哀了吧?

    心底一股悲哀湧起來,不知道是為自己還是為那位不曾謀面的氏女。

    抬頭便看到黃夫人面帶憐惜的眼神,她虛弱的笑了笑,「讓夫人擔心真是媳婦的罪過。」

    「不妨,誰沒個病沒個災的,我昨個不也是不舒服嗎。」黃夫人笑了笑,慈祥的拍拍素顏的手,眼角餘光卻是在洛氏身上一掃,「森哥兒媳婦,我剛來時看到程姨娘的丫頭在找你,好像說是有什麼事,程姨娘雖是姨娘,但她肚子裡的哥兒卻是疏忽不得,你還是過去看看吧。」

    「那媳婦就先回去了。」

    想來這麼多年對於黃夫人的態度洛氏也應該是習慣了的。

    面色不變,只是微微的屈了屈膝,行了個福身禮,「媳婦告退。」

    洛氏低眉,卻在背著黃夫人的當向素顏遞了個眼神。

    退後兩步始緩緩的轉身由著丫頭扶了出去。

    消瘦的身子挺的筆直,給人一種憐弱的同時又有一種蒼涼的堅硬。

    把洛氏支走,是有什麼話想要單獨和自己說吧?

    靠在榻上素顏適時的垂下了頭,手裡的帕子被她擰在手裡絞啊絞的。

    看著一副委委屈屈使彆扭的表情,實則素顏心頭早已篤定黃夫人的所說。

    這個時侯她要說的無非便是亭蘭的事情了吧?

    她前兩天可是接到楊浩然這個小鬼遞進來的消息,現在外面可是整個上京謠言滿天飛呢。甚至有那好事性子的甚至早就下了賭,堵她這個庶女何時下堂,又或者賭亭蘭何時進府,進府是以什麼樣的身份等等,浩哥兒傳遞消息的時侯氣的直跺腳,那個婆子還說小傢伙為次差點和人在茶樓裡打起來呢,素顏聽了卻只是一笑,傳就傳唄,她又不會少幾塊肉。

    不過一想到小傢伙擔心自己,她心底還是挺開心的。

    而且第二天她就派人出去到各大下注的茶館酒樓甚至幾個賭坊一一都落了注。

    她吩咐去做這事的那個嬤嬤臉色當時那個精彩啊。

    看的素顏直到現在還想笑,而且,她還不止一個人落了注,有錢大家一起賺啊。

    如是,素顏很開心的讓楊浩然也拿了零用錢去各處轉了轉。

    雖然小傢伙極不樂意,但對素顏的話卻是絕對聽從的。

    她只是給楊浩然傳了一句話,那就是等結果吧。

    是啊,她現在要等的也不過就是一個結果了。

    想到這裡,素顏只覺得天也藍了空氣也比往日新鮮了,甚至連黃夫人都看著順眼多了,面上雖然強撐了笑,可心情好的素顏還是選擇了主動開頭,「夫人您不用擔心媳婦,真的,御醫已經開了藥,說媳婦不過是受了寒,臥床歇息幾天自然就會好的,真的,不信夫人您去問御醫……」

    看著素顏那一臉真誠感動的表情,黃夫人看了那個氣啊,差點內傷。

    我擔心的是你麼我,我擔心的是我兒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