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二回 陳留險情(一)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此時金旋已經奪得二十七郡,兵多將廣,數次與曹操交戰,悉由金旋取勝。曹操從鄴城退軍,憂慮金旋勢大,聚集眾臣商議,道:「金旋兵精將勇,又有諸葛亮等人相助,為我等勁敵。我軍防線過長,防守邊郡過多,精兵過於分散,不敢出兵攻打金旋領地。我等與金旋接壤之郡,有下弁、長安、弘農、洛陽、譙城、徐州、下邳共七郡。與袁尚相連之地,濮陽、官渡、界橋、都陽、壺關共五處。若提重兵與金旋交戰,袁尚會乘虛攻打我後方;陳兵與袁尚相戰,金旋又會攻擊我方西線。身受兩處夾攻,疲於防守,談何攻勢。諸臣有何妙策,試說於我聽。」

    荀彧道:「彧有一計,可使金旋為眾矢之的。今陳留為我軍勢力環繞,若能設法讓漢帝下詔召金旋晉見,金旋無論從汝南出境還是從壽春出,必然經過主公領地。待其從我境中經過,我等伏軍圖之,取勝把握大增。彼若不來,則以公然抗旨之名,詔告天下人共討之。金旋手下,多為江東、西川、荊州投降文武。詔書同時許諾高官利祿,引誘這些人作亂。金旋勢力雖大,但是內郡防守空虛,若是幾郡幾時作,主公趁機大有作為,或者可以扭轉頹勢。即便無所作為,叛逆之名聲,於彼也有害無益。」曹操撫掌大笑,連呼:「妙哉,妙哉。」

    正巧漢帝壽誕臨近,曹操上表,欲要約同金旋、袁尚共同入陳留城為漢帝賀壽。漢帝在陳留雖然平靜,但是外界事情卻知之甚詳,知道陳留位於曹操勢力包夾中,若是曹操前來攻打,必定不能倖免,寄希望於金旋能統兵前來護駕。

    漢帝次日下旨,命中王金旋、東王袁尚、西王曹操進京賀壽。金旋接旨之時,正與龐統商議屯兵一事。金旋接旨後,將聖旨遞與龐統閱覽,龐統道:「此必為曹操之計,若是前去面聖必然危機四伏。當以身染重疾遮掩,拖延時日。倘若曹操藉故,詔命天下人問責主公,主公領地諸位文武手下大都是忠義之士,即使有一二作亂賊子,主公命一上將分頭征服,短時間即可平定。」

    金旋所部東征西戰,他本人太平日久,不由想搞些驚險刺激,面聖之意已決,固要行之。龐統一日數勸,金旋只是不允。龐統傍惶無計,使人疾報於孔明。金旋此時早已答應上使,漢帝生辰之日必會前往朝闕。

    龐統見金旋心意已決,與金旋商議朝闕之事。金旋道:「我自率大軍出汝南,若是曹操派人阻擋,可以借助奉詔之名,行『假途滅虞』之計攻克譙城,則可直臨陳留城下。曹操見我等大軍趕到陳留,必然不敢使我大軍入城,其反受其害,定然會建言諸軍皆屯兵城外,三王各自率領少數親兵進城。陳留城內蔡邑、王允手握兵權,兩人皆為我姻親,因此城中之行必然沒有波折。曹操若要借此行謀害,必然會在我率領少數兵馬入城之時,我命江蘇文等人隨我左右,即使曹操有精甲伏擊,全身而退亦有可能,況且江蘇文部下配備新練火槍百支。另則我軍細作遍佈陳留,在陳留與軍營之間細細探查,若是現曹軍陰謀,使用流星彩彈報訊,可以防止曹操伏兵。我屯兵之地,必會與陳留面城門相近,皆時命令馬所部在南門接應,必會無虞。我擔心曹操會重金聘請刺客在陳留城中動手,因此出城時我會抓住時機,扣曹操為人質,曹操頗識事務,必然不敢犯險。只要我安然回營,我等兵多將廣,曹操再也無能為力。」

    金旋初到長沙時新建研究所,至此已經頗有成效,他細思現代槍支原理,繪製草圖讓研究院集結能工巧匠,秘密打造長槍及子彈,研究院耗費數年時日,才將此研製成功,又耗費許多時日,才製成長槍一百支,子彈萬餘。威力當然不及現代步槍,但是古時工匠之手藝,精巧遠勝今昔,龐統學究天人,明白原理潛思其中巧妙,所造槍彈,雖然外觀粗糙但是甚為實用,威力極大,遠勝今日土槍。金旋挑練江蘇文手下忠誠死士百名,秘密訓練,如今初有小成,諸位文武莫有詳知內情者。金旋因為此種槍支不能連,又仿造今日刺刀,在長槍前端加上銳刃,遠觀如奇形長兵器一般。

    孔明接到龐統急信後,派人急送密函給龐統。孔明深知金旋性情,決定之事,必定難以勸阻。信中道:曹操欲謀成此事,必會調遣洛陽兵馬潛往陳留,調徐州駐軍趕赴譙城,截斷主公歸路。可以通知幾路大軍同時進攻洛陽、弘農、徐州等地,令曹軍不敢輕易撤出。再派遣一員大將,護住主公歸路。若能伺機捉拿曹操為質,定然無憂。

    龐統閱畢,知道無法說服金旋,示孔明所書給金旋,金旋看完孔明所書,笑道:「孔明真乃大才也,決勝千里之外。有汝等大才相助,大業焉能不成?」

    金旋下令諸葛亮所部大軍進攻長安,6遜所部大軍進攻弘農,周瑜所部大軍進攻徐州,關羽所部大軍進攻洛陽。又命姜維統領精兵十二萬,赴汝南駐守。

    金旋安排完畢,率領精兵十五萬前往汝南,與姜維所部合軍一處。金旋剛剛到達汝南,關羽、張飛遣人送其子關興、關索、張苞三人來到,並呈上薦書。金旋精通《三國演義》,對此三人早已聞名,未曾考試三人武藝,即命關興為虎衛營統領,張苞、關索為副統領。原統領沙摩訶出任外軍將軍,統領精兵二萬。諸事交接完畢,金旋率領兩路大軍共計二十七萬兵馬沿宛城之路,逕往陳留而來。

    曹操本擬金旋不敢前來,聞金旋已出汝南,大出意料之外,又聞金旋大軍兵勢強盛,連忙聚眾相議。郭嘉道:「此假途滅虞之計也,金旋必然先派重兵攻下譙城,以保護歸路,而後駐兵定陶,然後赴陳留見駕。不想金旋如此膽識,我等反而弄巧成拙。宛城駐軍兵力僅有四萬,必然不是金旋大軍敵手。不若示以大方,大開城門令其過境。金旋兵臨陳留之時,建言三王大軍皆屯於城外,只率領少數親兵入城,然後設計或在城中,或在半途,乘機圖謀。再下令讓曹仁所部暗出洛陽,潛伏於陳留城側。夏侯淳所部暗出徐州,赴譙城阻斷其歸路,金旋縱有遁地之能,也必會兵敗。」

    曹操聽完郭嘉所言,道:「奉孝所言,甚合我意。」當即下令,命令譙城守將曹洪勿要阻攔,放金旋所部過境。金旋見曹洪未曾派兵阻路,反而率領城中文武到城外遠接,在路上與姜維商議,姜維道:「曹操知道譙城守兵非我軍之敵,故而示以大方,我等因為前往陳留朝闕,必然不好相攻。大軍過境之後,曹操必然指揮重兵進入譙城,切斷我等歸路。我率領所部屯兵譙城東部,保護主公歸路。主公率領大軍自赴陳留,曹操謀士眾多,主公務要小心謹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