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回 金旋復仇 文 / 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袁術向來多疑,又忌許子將才能,命呂蒙率領重兵去取許子將家小,以為人質。許子將以前因為汝南臨近諸強,金旋、曹操、孫策等皆虎視眈眈,汝南實為是非之地,戰禍來臨,以袁術弱小勢力,必然輸多勝少,暗命親兵護送家眷到河北其兄處,此時已行多日。許子將曾想將此事報於袁術,因為孫策重兵壓境,袁術又在病中,一直到他出兵壽春時,也未曾報於袁術。

    呂蒙沒有找到許子將家小,歸來將實情報告袁術,袁術更為疑心,命令薛琮持軍令調許子將返回汝南。薛琮與許子將素來交好,許子將問起緣由,薛琮如實相告。許子將長歎一聲道:「我一心事主,屢立大功,今中周瑜之計,受主公如此猜忌。主公為人多疑,我歸去必然不能相容。可惜汝南將士苦戰所得之地,一朝皆化為泡影。我今欲要亡去,趕赴河北投靠袁紹。薛公若見勢急,可往河北尋我。」許子將交割防務於眾將,只領百餘親兵,投靠袁紹而去。許子將亡去後,袁術任命紀靈為壽春大將,薛琮為軍師,駐守壽春城。

    周瑜得知許子將離城,率領眾軍猛攻。紀靈、薛琮之輩,非許子將大才可比,壽春防務遭受猛攻,頓時生出許多破綻。周瑜見壽春旦夕可破,暗命蔣欽、凌操兩將率領本部兵埋伏於袁術兵退兵要路處。自率大軍猛烈攻城,只是西門攻勢略緩,重兵攻擊其他三門。薛琮見大勢不妙,與紀靈商議,決定棄城退往汝南。

    周瑜佔得壽春,命令陳武、李異、諸葛謹率領所部駐守壽春,自與凌統率領大軍追擊。壽春兵行於中途,為蔣欽、凌操伏軍所阻,正在激戰之時,周瑜統領大軍來到,兩軍夾擊,壽春兵大敗,紀靈率領部分敗軍突出重圍。周瑜命令部隊圍困其餘兵馬,得降兵二萬餘眾。

    紀靈敗兵逃到汝南,城中守兵不到三萬。袁術見勢已危,派遣程秉急急趕赴許昌,求曹操出兵來救。又征城中壯丁協助守城,守軍見周瑜軍勢浩大,多在出逃之人。薛琮見汝南將要不保,想起許子將之言,趁機護送家小潛出城外,投奔袁紹而去。

    曹操見汝南局面危急,命令大將李典、曹純率領大軍八萬前往救援。時周瑜攻擊汝南兵力,只有八萬餘眾。金旋聞曹操援兵已經起行,命令關羽所部駐守宛城,張飛所部大軍三萬前往汝南相助,暫歸周瑜統屬。又命令諸葛亮、6遜兩路大軍派兵擾亂曹操西部防線,令曹操尾難以兼顧。

    周瑜聞張飛援軍到來,親出營門接入。命令張飛、凌統、蔣欽所部輪番攻打城池,凌操帶領所部兵巡汝南以南各縣,疏通糧道,做久攻計劃。半月後,諸縣皆下,糧道暢通。金旋聞報,任命諸葛謹暫領壽春太守,兼管汝南新下各縣,分派各縣官吏。

    曹營大將李典,文武全才,袁術倚之為總帥,命令紀靈、張勳所部,皆由其調遣。李典率領重兵出戰,命令紀靈、張勳出陣挑戰,皆為張飛擊敗。李典出戰不利,遂率軍固守汝南。李典見周瑜已平汝南以南各縣,疏通糧道,知道其欲做久攻之計。遣使飛報曹操,請派兵襲擊壽春,阻斷周瑜大軍歸路,逼迫周瑜大軍退兵。

    曹操得報,與眾文武聚議後,命令郝昭、陳群、楊彪、夏侯威四將起兵十萬出徐州,攻擊壽春。金旋聞訊,急忙命令周瑜大軍回防壽春。郝昭所部於半途得到周瑜回兵訊息,見汝南之圍已解,往攻只能徒勞無功,率領大軍返回徐州。

    金旋欲報孫策大仇,調遣江東駐軍,命令徐庶率領所部六萬精兵駐守吳城,趙雲率領八萬精兵駐守建業;自與周瑜率領十八萬大軍駐守壽春,準備再次攻打汝南。

    此時曹操防務繁忙,西北諸郡與金旋接壤,東部防線與袁紹相連,又為金旋大軍連敗,損兵折將。邊郡急報頻繁,守兵捉襟見襯。曹操聞周瑜退軍,命令李典率領所部到譙城駐守。曹軍撤出汝南後,汝南防守非常空虛,壽春、宛城均有金旋重兵駐防。袁術惴惴不安,提心吊膽。

    金旋於壽春與周瑜商議攻取汝南之策,周瑜道:「袁術勢弱,然有曹操相助,重兵往攻,則譙城曹兵必往助之,徐州郝昭所部乘虛來攻壽春,我等又不得不防。」金旋思起閃電戰術,道:「我自率領大軍四萬緩慢得進,吸引袁術、曹操注意力,然後使幾員大將率領輕騎兵,間小路奇襲汝南,袁術必然措手不及,曹軍救援亦是不及,汝南或可下。」周瑜連稱妙計,金旋與周瑜細細商議行軍方案,使周瑜率領八萬精兵駐守壽春,張飛、凌統率領六萬輕騎兵沿小路奇襲汝南,自率大軍四萬從大路徐徐前進,吸引袁術、曹操注意。

    袁術聽聞金旋親來相攻,命令細作窺探敵軍虛實。越幾日,細作回報金旋所部兵馬只有四萬兵馬,行程緩慢,到達汝南尚需五日。袁術見金旋兵少行緩,不以為意,城中防守鬆懈。

    張飛、凌統兩將率領六萬輕騎星夜趕往汝南,將近汝南城時,時已將暮,兩將命令所部就地休整。候至夜深,潛至城西,瞅城防空虛處攀入。

    城中守軍無備,被凌統所部殺散西門守兵,打開城門,放大軍進入。六萬兵馬湧入城中,城中大亂,凌統率領所部大殺一陣,守兵頓時潰散。

    袁術聽聞金旋大軍入城,大吃一驚,不知金旋兵馬何以如此神。紀靈、張勳、呂蒙、程秉等人見敵軍兵眾,城陷已成定局,聚集敗軍護衛袁術出城,退往譙城。

    張飛見袁術一行出城,讓凌統率領一萬士兵處置城中諸事,自率五萬精兵緊緊追擊。未出五里,張飛輕騎兵追上袁術敗軍,逐漸合圍,將袁術一行圈於核心。袁術見已至絕境,率領部下死力衝擊,意欲殺出一條血路,但為張飛精兵擋住,衝突幾次不能得出,聚集敗軍組陣禦敵。

    張飛部將衝突幾次,皆為呂蒙等將死力敵住,張飛大怒,率領親兵策馬衝擊,逕取袁術。呂蒙、張勳齊出,迎戰張飛。張飛獨戰兩將,欲戰欲勇,交鋒十餘合,呂蒙被張飛挑於馬下。張勳心驚膽寨,拍馬欲逃,被張飛策馬追上,一槍刺死。袁術見勢不妙,退入軍陣。張飛率領大軍衝擊,將袁術敗軍沖為幾截,次弟圍殲。

    袁術退無可退,所部只餘親兵千餘,紀靈上前死戰,亦為張飛所殺。袁術見大勢已去,欲要自盡,又橫不下心來,為張飛部將生擒。敗軍見被重兵圍困,無路可逃,紛紛歸降。

    金旋聞知汝南大捷,率領大軍急赴汝南,入城安民,分置官吏,命令諸將收編降兵。諸事完畢,因為妻舅大仇,命令程普押解袁術至孫策墳前,凌遲處死。自此天下,一分為三,金旋、曹操、袁紹三雄割據,其餘諸侯相繼敗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