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代軍事資料 中國弓弩考 文 / 編輯手札

    中國在近代火藥武器的誕生之前,在投擲武器方面一直保持著世界的領先地位,在這期間有七項技術的明與使用是其他的民族無法比擬的,卓越的制弓術,弩的明和改進尤其是銅弩機的創製,連弩的明,弩車特別是多弓床弩的明,槓桿拋石機(treb的明,火箭(r的明.這是我們祖先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戰爭技術高的見證。

    在近代火藥武器問世前漫長的歲月裡,弓箭一直是決定性的武器,沒有其他青銅或鋼製的武器起到能代替弓箭所起到的作用。中國人的祖先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就已經廣泛的使用弓箭。山西朔縣距今2.8萬年的舊石器時期的遺址裡出土了用燧石製造得箭鏃,這是在中國土地上現的最早的使用弓箭的證據。弓箭的使用是人類技術史的一次重的大進步。人們認識到了利用彈性來儲存來儲存能量,明弓箭這種複雜工具需要長期的經驗的和知識的積累.中國古代認為「弓生於彈」,即為弓箭的產生與彈弓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甲骨文中彈的寫法是一張弓在弦的中部由一個小囊,用以盛放彈丸。這樣的彈弓在中國曾廣為流行,近代北京天橋的雜耍藝人中還有人使用這樣的彈弓。隨著制弓技術的展弓箭逐漸得到了改良。箭加裝了鏃還有羽翼,提高了箭穿透力和穩定性。同時弓也得到展由單體弓而加強弓,最後展到了復合弓。世界上許多的不同文明分別獨自展了復合弓,但是由於西亞斯基泰復合弓(一種雙曲復合弓)這種自技術上較為成熟的復合弓傳到了古希臘和羅馬(似乎是共和國末期傳入),西方人依此為淵源將他們所見到雙曲復合弓都認為是斯基泰文化影響的產物。而早在商朝的晚期中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這類的弓箭了----雙曲復合弓的成熟形式,雙曲反彎復合弓(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中國的漢字弓就是依據雙曲復合弓的象形而來的。而且周朝出土的青銅器就有很多是反映射禮活動,而射禮所用的弓明顯就是雙曲反彎復合弓。在詩經中也不止一次提到過弓(即角弓,可笑後來的儒家牽強把角解釋為裝飾品)。

    同時由於使用弓的材質差異,以使用單體弓為主的地區和已廣泛使用復合弓的地區在拉弓的方式上也產生極大地不同。即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中國)射法。由於歐洲單體弓彈性差,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之比低因此弓長較長,而中國的復合弓正好相反,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比甚高,當拉滿弓時手指拉弓處與弓弦形成銳角,用地中海式拉弓法將積壓手指。因此中國拉弓法用一個拇指(帶指環保護)拉弦,食指和中指壓住拇指,而歐洲單體弓由於角度較大,則可以用多個手指拉弓。使用指環作為保護時使用復合弓的標誌之一,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的指環也是在商朝的好婦墓遺跡中出土,詩經中也有大量記載。

    在東周時期,中國復合弓的製造技術業已臻於成熟。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的《考工記》中專有「弓人為弓」一篇,對制弓技術作了詳細的總結。舉凡材料的采擇、加工的方法、部件的性能及其組合,都有較詳的要求和規定,對工藝上應防止的弊病,也進行了分析。制弓以干、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干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處也者,以為因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干,包括多種木材和竹材,用以製作弓臂的主體,多層疊合。幹材的性能,對弓的性能起決定性的作用。據《考工記》,幹材以柘木為上,次有檍木、柞樹等,竹為下。角,即動物角,製成薄片狀,貼於弓臂的內側(腹部)。據《考丁記》,制弓主用牛角,以本白、中青、未豐之角為佳;「角長二尺有五寸(近5o厘米),三色不失理.謂之牛戴牛」,這是最佳的角材(一隻角的價格就相當於一頭牛,故稱之為牛戴牛)。筋,即動物的肌腱,貼博於弓臂的外側(背部)。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強弓臂的彈力,使箭射出時更加勁疾,中物更加深人。據《考工記》,選筋要小者成條而長,大者圓勻潤澤。膠,即動物膠,用以粘合幹材和角筋。《考工記》中推薦鹿膠、馬膠、牛膠、鼠膠、魚膠、犀膠等六種膠。膠的制備方法「-般是把獸皮和其他動物組織(特別是肌腔)放在水裡滾煮,或加少量石灰鹼,然後過濾、蒸濃而成。據後世制弓術的經驗,以魚組織、特別是顎內皮和魚膘制得的魚膠最為優良。晚近的中國弓匠用魚膠製作弓的重要部位,即承力之處.而將獸皮膠用於不太重要的地方,如包覆表皮。絲,即絲線,將傅角被筋的弓管用絲線緊密纏繞,使之更為牢固。據《考工記》,擇絲須色澤光鮮,如在水中一樣。漆,將制好的弓臂塗上漆,以防霜露濕氣的侵蝕。據《考工記》,擇漆須色清。中國古代不僅對制弓在才料的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對具體的工藝步驟也有細緻的規定。「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攏諸材,寒冬時把弓臂置與弓匣之內定型嚴冬極寒時修治外表。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細密;春天治角,自然潤澤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會糾結;秋天合攏諸材,白然緊密;寒冬定弓體,張弓就不會變形;嚴冬極寒時膠、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裝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上述繁複的工藝程序,需跨越兩至三年時間。在制弓作坊中,由於各項工作可交錯進行,流水作業,故每年都會有成批的成品,但就一張弓而言,其工時是無法縮短的。復合弓的製造代表了古代制弓術的高峰,世界上對復合弓製造的詳細記載見於《考工記》。在此後的兩千年內,中國,或者說亞洲的復合弓製造技術制弓術與考工記相比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在制弓術逐漸成熟的時候,中國的射術也逐漸成熟。中國古代強調,射箭的精髓不在於身形與手法,而是心念的專一。與御術要求「人心調於馬」,劍術要求「與神具往」的要求是一致的。古人認為,必須心念專-、神定思去,才能夠動作協調.充分揮自身的力量、技術和器械的效能,甚而收到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之效。《列子*湯問》中有一段很好的論述:「詹例曰:臣聞先大夫大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之際,用心專,動手均也。臣因其事,放(仿)而學釣,五年始盡其道。當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魚之念,投綸沈釣,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釣餌,猶沈埃聚抹,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而且而且,中國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射箭活動中精神氣質和弓箭特性的互補關係。《考工記*弓人》中記載:大凡選弓,應根據射手的體形、意志、血性氣質而有所差異:長得矮胖,意念寬緩、動作舒遲的人(安人),應使用剛勁的弓(危弓),配以柔緩的箭(安矢)。剛毅果敢,火氣大、行動急的人(危人),交選用柔軟一些的弓(安弓),配以剽疚的箭(危矢)。人如寬緩舒遲(安人),再用柔軟的弓(安弓)、柔緩的箭(安矢),箭行的度就慢,射中也不能深入。人如剛毅果敢、性情急躁的人(危人),再用剛勁的弓(危弓)、剽疾的箭(危箭),就不能又穩又准地射中目標。

    隨著防具的展,對弓的要求越來越高。更高的穿透力,更遠的射程,更好的準確性,這都需要弓能夠儲存更多的能量。於是弓相應的也就變得更長,也就要求使用者更有力量。但是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當出了雙臂的極限之後,人們就不得不去想其他的辦法。在這種條件下弩就自然走上了歷史的舞台。由於中國有優秀的復合弓製造技術,加上中國戰國時期青銅弩機的明,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華利器。

    弩是由弓和弩臂、弩機三個部分構成:弓橫裝於弩臂前端,弩機安裝於弩臂後部。弩臂用以承弓、撐弦,並供使用者托持;弩機用以扣弦、射。使用時,將弦張開以弩機扣住,把箭置於弩臂上的矢道內,瞄準目標,而後扳動弩機,弓弦回彈,箭即射出。可見弩是一種裝有控制裝置,可以延時射的弓。古人形象地描述它為「橫弓著臂,施機設樞」。由於弩是延時射的,因此將張弦裝箭與縱弦放箭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動作,無須在張弦的同時瞄準,這更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有所高。此外與弓只能用手臂張弦不同,弩還可以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動力來張弦,所以強度可比弓大.因而能達到比弓更遠的射程。中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裝備弩了,在春秋的晚期中**隊中已經開始較多的使用弩作為遠程的壓制武器。在孫子兵法中於弩來形容兵勢。「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機。」意思講,善於用兵的將帥,他所造成態勢是險峻的,他的行動節奏是短促而猛烈的。這種態勢,就像張滿的弩,時刻保持著巨大的威力;這種節奏,猶如觸了軍機,迅雷不及掩耳。據《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曾請人教越國人習射弩箭。而戰國時期各國更是普遍的裝備弩弓。

    中國弩在問世以後的一千餘年內是終是是世界領先的除了中國復合弓技術先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明瞭一套複雜而精妙的弩機。戰國時期的弩機都是青銅製造的。這是一種轉軸連動式的裝置,包括望山、牙、懸刀、鉤心和鍵等部分。望山用於瞄準;牙用於卡弦,與望山鑄成一體;懸刀即扳機;鉤心聯接牙和懸刀;鍵即軸銷,將各部分合成一個整體並固定於弩臂後端的空槽內。張弦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鉤心被帶起,它的下齒卡住懸刀刻口,這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將箭置於弩臂上的矢道內,使箭尾抵於兩牙之間的弦上,然後通過望山瞄準目標,往後扳動懸刀,鉤心脫離懸刀刻口,牙下縮,箭即隨弦的回彈而射出。這是一種相當複雜而精巧的機械。弩弓的強度再大.只要輕輕扳動彎機,即刻便能射。這就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戰國時期的弩機可以和近代的來福槍機相匹美,是古代工程技術的傑出成就之一。

    戰國時期的弩依照強度和張弦方式的不同分成擘張弩和蹶張弩兩種。擘張弩的強度較小,用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拉開。《孫臏兵法》中這種小型的弩可以射到1oo步。有記載這種弩裝備過漢軍的重騎兵用於在衝擊前進行最後的火力打擊。蹶張弩的力量較大,用雙臂的力量無法拉開。所以有「足而射」的記載。戰國時期韓國的弩弓是非常有名的,有記載可以射到6oo步。而在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弩則可以射到9oo米的驚人距離。由於強弩張弦難度大.射度慢,因而往往將弩手編為三組:第一組瞄準射擊,稱為「弩」;第二組張弦後處於待狀態,稱為「進弩」;第三組張弦,稱為「上彎」。當第一組射擊完畢,就退為第三組,第二組則進為第一組,第三組進為第二組,如此循環不斷,以保持射擊的連續性。近代歐洲的火槍手,因裝填彈藥費時.也採用了類似的三排制。而日本的織田右大臣信三郎信長的三段擊和此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難看出,安裝有青銅弩機.大量裝備中**隊的弩,不僅是先進技術的體現,也是具有高度組織性的先進戰術的標誌。

    弩,在中國的歷史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最直接的影響是為中華民族,確切的說是漢族提供了強大遠距離的殺傷性武器。使得漢民族在對付遊牧騎兵時處在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上。一方面漢民族學習遊牧民族的長處練習騎射,一方面可以憑借弩進行有效的防守作戰。西漢文帝時晁錯曾上書言兵事,提到漢軍與匈奴相比有五個優勢,其中的兩點與弩有關。即弩箭遠遠的出了匈奴弓箭的射程。在重視弩的漢代中國弩展到了歷史的頂峰比戰國時代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而弩手也是漢步兵中的精銳。第二點深遠的影響體現在對華夏日後的遠距離兵器的展上。隨著實戰的要求,弩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繼續展。第一是對火力密度的要求,要求可以更快的射擊度,古人以此為目的設計出了連弩,而且在戰國時期連弩就已經存在(戰國楚墓出土)。日後隨著連弩威力的加強,甚至設計出一種由於工程的弩(將弩箭城排的射進城牆,當梯子使)用。)連弩的使用高峰出現在明清時代。距離遠,威力大的連弩顯然比早期的火藥槍更受到統治者的青睞。第二是對武器的射擊距離的要求。向著這一方向的展最中導致了冷兵器時代射擊最遠的弩炮的出現。弩炮的展此漢到宋展到歷史的高峰。宋時的弩炮(射程可考的15oo米)不僅可以射擊弩箭,還可以射擊鐵製的火藥炮彈(一種爆炸武器。類似於近代炮彈,不過是投擲的)。

    (帖時間:2oo3:6:2821:48:29)

    robino527

    (1):補充一下關於弓箭的明對於中國文明的影響:)

    在原始社會中人類與大自然的殘酷鬥爭中,正是由於弓箭的明而使人類確立了對於動物的優勢,更使人類的生活資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提供了人類賴以延續的食品,在歷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在中國流傳著羿射九日,紀昌學射等神話,反映了遠古時代的人們依靠弓失與自然作鬥爭的畫面。弓箭是人類懂得利用通過機械能儲存,並釋放能量的最早例子。摩爾根把弓箭的明作為高級蒙昧社會開始的標誌。其明的意義與人類對火的使用相提並論。弓箭的明擴大了人類的食物來源,提高了自身的防衛性,而弓作為一種復合工具同時也意味著人類智力水平的極大提高,是蒙昧社會的最高技術成就。恩格斯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至決定性的武器。」直到後來弓箭被用為武器,更是青銅兵器不能與之匹敵的。弓箭的明創造產生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與影響,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後世的各個歷史朝代。如果說,任何工具和武器都是人手的延長,那麼弓箭堪稱是火器誕生之前,人手的最偉大的延長。

    有學者推測弓箭最早應用於戰爭是在龍山時期,證據來自出土的這段時期的墓葬中現石鏃的數量急劇增加。我國雲南元謀大墩於遺址中也現了用弓箭殺人的考古資料。在已掘的十九座墓葬中有八座死者身有多處箭傷,被射中的部位多在胸部或腹部。有學者認為,弓箭到了新石器時期除了保留原來的功能外,逐漸演變為兵器。在大型墓中出土大批的石鏃,有可能顯示出死者生前掠奪財富的多少或戰功,弓可能成為地位的象徵。而一旦弓箭被賦予了政治色彩,就必然對國家、文化有所影響。

    在缺少有效防護的原始時代,鋒利的箭矢是無法抵擋的,甚至可以說誰掌握了弓箭技術,誰就能得到天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可見弓箭在古戰場上的巨大威力。春秋時:「故言武事者,曰弓矢」弓箭為兵器之。而明、清朝皆以弓馬得天下。

    以個人力量及射箭水平的高低來選拔部落長,是原始社會的通則「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隨著社會的複雜化,射箭能力與管理能力不能劃上等號,這項選舉標準才逐漸被拋棄。但在以後的多個朝代,統治者對射箭仍十分重視。商代每輛車三名戰士就有一名為弓箭手,亦設有「百射」一職,以能射者為尊,開創了以「射」為官職的先河。射甚至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為「賢」的標準.「射御足力則賢,使藝畢給則賢.」為了鼓勵人們崇尚射而且勤射,統治者還提出了誰善射就富貴的政策,所以在西周這一時期習射的風氣很濃。

    在繼承「蒐狩以習武」的基礎上,西周統治者將田獵與習武結合,分四季進行:春蒐、夏苗、秋獼和東狩,並把田獵與習武分出兩個階段制度化。統治者動用軍隊參加圍捕追逐,軍隊在田獵時表演彎弓騎射,分進合圍之術,起到訓練和檢閱軍隊的作用。我國歷代王朝都保持著商周時期形成的田獵習慣,即秋季王親自率領將士們進行狩獵活動以演練戰士部隊的協調配合技能,對表現佳勇者,王親自賞賜。無論是隋唐的「武舉制」,北宋的「弓箭社」還是後來清朝的「士子應試必先試其騎射」,射箭作為軍事活動和娛樂體育活動,雖然其最先的自然屬性逐漸消亡,但社會屬性一直隨著社會的展而展,始終未被淘汰出歷史的舞台。

    在野蠻時代,射作為軍事武器在戰爭中揮著其重要的原始屬性,在文明時代「射」被有意提升到另外的一個更高的層次,古人依舊對弓箭表現出極大的依附性。

    西周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制定了一套「禮制」,宣稱以「禮」治天下。其中「禮射」是一種以射箭為內容但實際上是演習周禮的活動.它使射箭成為寓政治、道德、體育、娛樂於一身的儀禮.根據不同的目的、參加者,禮射又分為大射、賓射、燕射和鄉射。禮射是西周統治者將射這種活動賦予了新的含義,使「射」遠離了其自然屬性。在《周禮》、《儀禮》等古籍中對禮射時天子、諸侯、鄉紳所使用的弓、箭、靶所奏樂曲、禮儀程式都有明確的等級規定.到了唐朝,唐太宗規定每年的3月3日和9月9日在射宮行射禮,這種把飲宴競射做為隆重的禮賓儀式的習俗一直保持到宋朝。統治者通過射箭而掌握上層社會中的一系列禮儀規範,以穩定其等級統治,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於「以禮制射」、「射不主皮」不以射藝之精為尚,保守性與形式主義日益嚴重,後世只有皇帝才能行大射,作為一種古禮來舉行。弓箭也曾被作為儀仗禮器,漢代「負弩前驅」表示的是極為尊敬的禮度。宋朝時皇帝出宮歸來必須向城上的護衛射出特製的金箭,作為識別的符號。

    古代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據各類古籍記載,在祀與戎當中,均有射箭的內容。古代貴族男子負有從軍征戰的責任。射的專門學校出現於商周時期。《孟子·騰文公上》就記載,「序者,射也。」《禮記·王制》說,「耄老皆朝於庠,元曰,習射上弓。」這是說,在元旦這天,鄉中掌管教化的卿大夫到學校來教習射。古人尚武,射成為時人所重視的教育形式,這一點可以從孔,「楚有養夫子將射作為「六藝」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看出。人們崇敬射箭好手由基善射,去柳者百步而射之,百百中。」男子也以不能習射為恥。在軍事和民間,射仍保留其自然屬性,而在上層社會,射箭被政治化。

    古代歐洲對弓箭採取鄙視態度,有人竟然認為弓箭是一種不易防備的殺傷武器,還是刀劍好,手拿刀劍對陣才算真本事。直到拜占庭帝國的亞歷山大時期(87o∼913),弓箭在戰爭中的作用才引起人們的重視。與西方射箭的開展相比較而言,中國的射箭顯得更為完善,也更為實用,它對古人的思想影響表現得更為突出。「無的放矢」、「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甚至是「力中」的思想對後來影響中國數千年的中庸之道的啟等等。這都是古人從弓箭的操作過程和運動方式中悟出解決矛盾的辯證法。弓箭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還具有象徵的意義:「男子生,桑弧蓬矢以舉之」——男孩生下要用「桑弧蓬矢」向天地四方射六箭,然後才敢「食谷」;象徵歸順,蕃國定期向幫主國進貢弓矢;象徵信任,天子向諸侯賞賜弓矢專以征伐;象徵地位,只有天子才能用彤弓。

    后羿射日、李廣射虎,這些傳說一直流傳至今。這些體現的是先民對於弓箭的崇拜與讚頌。在古代,弓箭亦是重要的殉葬品。在考古工作中,弓的制式常是判斷死者身份地位的重要依據.弓箭伴隨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生。而「射粉」、「射柳」、「那達慕射箭」、「西遷節」、「競射」以及「三月街」、「火把節」上的競射活動,除了是民族體育活動以外,也是重要的民俗表現。

    弓箭的作用顯然已經過一般的工具和武器的本質,而其衍生的「射」的活動甚至昇華為一種特殊的,帶政治色彩的禮制。除了純粹技能的表現,射箭所被賦予的內容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所不能比擬的。這種影響延續了千年,甚至今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