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英談判上 文 / 林青雲

    李塵思想雖然乾隆皇帝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十分贊同,但是卻絲毫不妨礙,乾隆在心裡要在軍事以及貿易上超越英國的決心。然對外貿易牽一髮而動全身,隨之而來的便是整個大清的商業的問題,雖說現在乾隆現在對商業好感還不夠,但是卻絲毫不妨礙,乾隆近端時間對商業發展的前景。

    遠的不說就說杭州錢塘兩年的發展情況,隨著錢塘縣商業的發展,以及英和在錢塘縣商業的發展運用,錢塘縣今年的商業稅收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其農業稅收,並且通過李塵手,直接將這種獨特的發展模式,送到乾隆皇帝的面前。也就是這個時候乾隆皇帝才充分的認識到,商業在國家發展中起著的作用。所謂的『重農抑商』的思想現在已經不適合大清了。

    其中李塵講解的思想中,令乾隆最為震驚的還是李塵關於對同英國外貿的時候稅收的一些設想,特別是雍正年間以來,在廣州省鴉片貿易的興起,也是令乾隆十分的頭疼,乾隆之所以嚴禁海禁,除了西方傳教士在大清沿岸傳教以及那些更為主要的是,這些西方之人,藉以傳教的名義,在兩廣海岸販賣鴉片,屢禁不止,然而大清也沒有更好的方式阻止這種販賣,所以乾隆皇帝才不得已採取雍正朝的方法,限制西方人進入進入中國內陸。

    然李塵卻說了,單純的一味的限制西方傳教士並不是阻礙鴉片進入大清的唯一方式,英國之所在大清沿岸私下裡冒著被朝廷處罰的危險販賣鴉片,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大清的關稅定的太高了,而且朝廷限制西方人在中國做聲音,這樣這些個西方的商人長期在這種貿易逆差之中處於弱勢,才是這些人不得不鋌而走險用鴉片這種東西企圖扭轉對外貿易,所以若想要使得鴉片禁止在大清流轉,除了對於那些販賣鴉片者嚴懲,對吸煙者置於刑法意外,適當的放寬這種貿易逆差方式,對英國進來的商品朝廷收取關稅,但是關稅卻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不是盲目的越收越多,這樣只會更加的促進那些英國人在我國進行不法之事,結果就是我大清屢屢禁止,然大英屢屢翻邊,這樣一來,我大清又不得不加派海防,這樣又是一筆極大的之處,長期陷入這種境界,我大清自然有盛及衰,百年之內,國貧民弱,國不成國,軍不成軍,民眾貧乏,我大清作為異族入住,終將使其我大清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民心。

    李塵的一洗話不由的令乾隆深思,雖然乾隆心裡接受李塵的說法,但是乾隆皇帝已經年邁,早年的雄心壯志,早已不復存在,對於李塵的話,心裡也只能是贊同一下而已,若想讓乾隆有什麼實際的動作恐怕但看乾隆命李塵為中英談判的副使,已經說明了乾隆對李塵想法的肯定。接下來清朝的發展該向那個方向發展,就要看李塵在這次談判之中所起的作用了。

    對李塵來說,這樣一個機會結對是絕好的機會,別看李塵先在年僅二十,要知道加上李塵前世的年紀,現在李塵除了擁有比大清人多二百年的歷史沉澱外,更多還是李塵擁有的三十年的人身經歷,要知道現在李塵的實際記憶已經有了五十年,各方面都已經陷入成熟,再加上李塵的表面前幾二十,那股年輕人的衝動還沒有消失李塵所做的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萬壽節的持續的時間乃為九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九日,三天的時間,大清全國百姓普天同慶,到了十八日這天,有關英使同和珅的談判事宜,也提上日程,九月十八日這天,馬嘎爾尼向乾隆皇帝提交了就關於中英兩國貿易與外教的使書。

    第一、請中國允許英國商船在珠山,寧波天津等處登岸經營商業……

    第二、請中國按照從前俄國在中國通商之例,允許英國商人在北京設一個洋行買賣貨物……

    第三、請於珠山福晉劃一未經設防之小島貴英國商人使用,以便英國商船即行收歇,存放一切貨物且可居住商人。

    第四、請於廣州附近得同樣之權利,且可聽英國商人自由往來不加禁止。

    第五、凡英國商貨子澳門運往廣州者,請特別優待賜予免稅。請依乾隆五十七年之稅律從寬減稅。

    第六、請允許英國商船按照中國所定稅率上稅,不在利率之外另外徵收,且請將中國所定稅率錄賜一份一邊遵行。

    第七;請中國在北京城設立館舍,允許傳教士漢瓦以及拉莫哇在京服務,保障英國人在華所有利益。

    和珅收到上書時刻已於夜間,當夜,和珅便請李塵前往行轅一則官差使書是否錯誤,二則商議此事應該如何向乾隆皇帝稟告。

    李塵見和珅想請,一定想到是因為英使在提出了關於在華利益問題,但是李塵雖然想到馬嘎爾尼會提起在話利益問題,然而當李塵看到馬嘎爾尼所提及的方面竟然如此的囂張。看的李塵也一陣感慨,真想一立馬跑到馬嘎爾尼面前直接問問,提出這些個要求到底是何居心。

    在李塵來看,馬嘎爾尼所提的條約之中一共涉及一下方面。

    第一、為英國貿易在中國開闢新的港口。

    第二、盡可能在靠近生產茶葉與絲綢的地區獲得一塊租界地或一個小島,讓英國商人可以長年居住,並由英國行使司法權、以及軍事管轄權,變向的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

    第三、廢除廣州現有體制中的濫用權力。保護英國在華人員禮儀。

    第四、在中國,特別是在北京開闢新的市場,並在中國長期居住權。

    第五、通過雙邊條約為英國貿易打開遠東的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在中國利益。

    第六、要求向北京派常駐使節。

    第七、干預中國的對外的關稅主權,獲得關稅自主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