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鑿井墾荒 文 / 飽吹餓唱

    農忙也就是那麼幾天的時間。播種結束以後,秦王莊就恢復了正常的秩序。秦兵仍去訓練,工人繼續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生也按部就班地上學;就連那幾千名在田間勞作的新工人,如今也用不著全在地裡幹活了。

    因為播種之後,無非就是澆水、施肥、鋤草、除蟲。棉花這種作物喜旱不喜澇,平時並不怎麼需要澆地。而施肥方面,那些死掉的蝗蟲屍體都被埋在了地裡,本身就是極好的肥料。

    而朱由檢還積攢了大量的農家肥,那就是在化糞池裡深埋的糞便。由於經過脫水處理,這時候的糞便已經不含細菌,但肥力不減。工人們只需按照計劃,在各塊田間輪流施肥即可,省去了到處搜集農家肥的麻煩。

    剩下的鋤草除蟲,也由於集體勞作的優勢,變得簡單起來。一塊幾十畝的田地,只需要幾百工人分成兩排,從地頭到地尾像過篩子一樣過上兩遍,不到一刻就幹完了,而且除得特別乾淨。

    而那些沒有簽訂契約的農戶就辛苦多了,他們往往都是一個人負責一塊田。雖然平均工作量差不多,但有夥伴和沒夥伴、看得著頭和看不著頭,人在心理上的感覺可差多了。這些人見人家涇陽商幫是幾百人同心協力,一會兒就幹完一塊田,當然羨慕非常,自己卻是越干越累,越干越慢。

    當然,節省出來的人力,朱由檢絕對不會讓他們閒著。前段時間由於農忙,築城的進度受到一定影響,如今又恢復了之前的速度。

    每天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在西安和秦王莊之間往返,交通、食宿都是大問題。之前朱由檢人手不足,只能讓「臨時工」們受些委屈。如今人手充足了,朱由檢立即把後勤工作也跟了上去。

    比如過去只有十幾輛馬車接送工人,等不及的就只好從西安步行前往秦王莊。雖然兩地離得不遠,可也有十幾里路,體力白白地消耗在路上。

    現在卻不然,首先朱由檢增加了馬車的數量,從十幾輛增加到幾十輛。當然所謂的「馬車」,其實拉車的不是馬而是騾子,畢竟騾子比馬便宜得多,而且更吃苦耐勞一些。而馬車的車伕,就由這些「農場工人」擔當。

    除此之外,朱由檢還把西秦公路兩側的水渠利用了起來,在上面放上竹排,由專人撐竹排運送工人。()過去是只有一條路,如今卻相當於是三條路,交通速度自是大大加快。至於送飯送水等服務工作,就更不在話下。

    來築城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只有伺候別人的份,何曾被別人服務過?因此更加感激,幹活也就幹得更賣力了。

    但這些服務工作也只用了幾百人,剩下的一千餘名工人,朱由檢給他們安排了一項更為重要的工作:墾荒!

    原來涇陽縣處於陝北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區,水資源匱乏,有很多地方地表大面積裸露,又極度缺水,不論是種樹還是種莊稼,根本就無法成活,只好一直荒著。

    再加上這些年連年鬧災,棄地逃荒的農民越來越多。農田無人打理,自然很快荒蕪,全縣的荒地面積就呈現增多的趨勢,如今甚至超過了現有農田的面積。老百姓對此也無可奈何,時間長了就習以為常了。

    可朱由檢是從全球人口七十億的現代穿越過來的,自然對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有深刻的認識。土地閒置,那可是最大的浪費!所以朱由檢馬上決定墾荒,絕不能讓寶貴的資源躺著睡大覺。

    對於荒地的歸屬問題,由於有了孫傳庭當縣令,自然就不是問題了。首先確實有很多荒地是無主的,無主的土地自然歸官府所有。

    朱由檢和孫傳庭直接就來了個暗箱*作,讓涇陽商幫以極低的價格租下了這些土地。反正這些地閒著也是閒著,產生不了任何收入,收點租金總比沒有強,所以朱由檢也不算坑朝廷。

    而對於那些因為百姓逃荒造成的荒地,孫傳庭就代表官府將這塊地暫時充官,然後轉租給涇陽商幫。但租期只有一年,一旦原主返回,再另行協商補償問題。總之,地閒著不行!

    拿到土地的使用權以後,更重要的問題是怎麼使用。因為這些荒地如果容易開墾,早就有人開墾了,也不會閒置到現在。

    對於關鍵的水源問題,按照孫傳庭等人的想法,還是要修築水渠,從涇河中引水。

    但朱由檢卻拒絕了這個建議。因為現在涇陽縣的水渠已經很多,涇河水畢竟有限,自己引得太多了,下游該怎麼辦?

    當他一說出這個想法,孫傳庭立即慚愧地低下了頭,半晌才由衷地道:「殿下真是高屋建瓴,與您相比,傳庭只盯著涇陽一縣,是太過小氣了!其實不惟傳庭如此想當然,各地對水源向來你爭我搶,古今皆是如此。《戰國策》上不就說『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麼!」

    朱由檢卻笑著搖頭道:「水資源是百姓共同的財富,上下游理應統籌安排。如今朝廷沒做這個工作,咱們自己可得自覺一些。」

    「可是不引河水,墾荒所需之水又從何而來呢?」孫傳庭不無憂慮地道。

    「這個簡單,鑿井唄!」朱由檢乾脆利落地答道。

    「鑿井?恐怕不行!」孫傳庭疑慮地道,「這些年大旱頻仍,很多井也乾枯了,恐怕地下已經沒水了吧!」

    「那是井鑿得不夠深!」朱由檢卻是自信滿滿。他心想就算是極度乾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照樣有地下水。像涇河平原這樣有地表徑流的地方,地下水就更豐富了。這幾年乾旱少雨,地下水的水位肯定會下降,但只要把井打深些,肯定還是有的。

    在二十一世紀,水資源極度匱乏,平原地區的機井打到幾百米深的比比皆是。而涇陽縣現有的井,一般也就是兩三丈深。再往下打,由於施工難度加大,普通農戶就無能為力了,所以才對井水利用不多。

    而朱由檢現在有的是工人,當然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多鑿些深井出來。至於超量開採地下水造成地下漏斗,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