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標石門嶺! 文 / 飽吹餓唱

    在歷史上,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總量,明朝都遠勝後金,卻為什麼讓後金給干趴下了呢?朱由檢也曾無數次問自己這個問題。()

    當然其中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甚至是氣候等各個方面。但通過穿越以來的經歷,朱由檢至少已經總結出其中一條,那就是資源分配極其不均!

    就拿這糧食來說。按理說陝西剛剛經歷大地震,百姓傷亡慘重,又正值青黃不接之時,朝廷理應開倉放賑。可西安的糧倉卻偏偏就沒幾粒糧食,還要保證官兵的優先供應,根本就無力放賑。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朝廷這條大河卻是早已幹得不像樣子了。

    大河如此,小河怎樣呢?三大商幫明明控制著大量從南方運來的米,卻是囤積居奇,坐地起價。西安的米價已經漲到七兩多銀子一石,而且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早已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範圍。

    至於那些豪門大戶,對米價就不太在乎了。一則他們本身就擁有大量良田,根本就不用為吃飯發愁;二則家族中多多少少都參與經商,能獲取較為豐厚的利潤,米價再高也買得起。有些富戶還在家中屯糧,就是幾百人吃上個十幾年都吃不清。

    而周圍各縣的農戶,一年到頭好不容易打下點糧食,卻又常常被盤踞在山中的土匪劫掠。若是豐年還能勉強度日,可像今年這樣的大災之年,連餬口都成了問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連飯都吃不上了,還管你這個那個的?所以流賊一來,才能裹挾那麼多的百姓,終成星火燎原之勢。

    朱由檢當然想破解這種局面。但他只是個藩王,還不是皇帝,手中也沒有什麼權力。所以對豪門他是沒什麼辦法的,對商家的哄抬米價行為,也只能通過商戰的辦法加以限制。

    可是對那些以搶劫為業的土匪,朱由檢就沒必要那麼客氣了。紫雲山一役,繳獲的物資對秦王莊不啻是雪中送炭,也讓朱由檢嘗到了以戰養戰的甜頭。所以他便從林佑坤提供的情報中繼續篩選,尋找下一個打擊的目標。

    正在他專心鑽研情報之時,身旁經過的兩名婦女的談話,無意中飄入他的耳朵。

    這兩名婦女都是他從紫雲山解救的,如今在秦王莊中的洗衣局工作。原來為了強化衛生工作,朱由檢又成立了洗衣局,規定凡是團勇和工人,每天的衣服必須換洗,否則就扣月銀。

    對這項規定,眾人倒是沒什麼牴觸情緒,誰不願意穿乾淨衣服,又不用自己動手?

    為此朱由檢又新僱用了幾十名婦女,專門從事洗衣服的工作。雖然為此他又增加了每月上百兩的支出,可一想到因為衛生條件的改善,那令人聞之色變的瘟疫就有可能會避免,朱由檢還是感到這錢花得非常值得。

    這年頭可沒有洗衣機,幾十人洗一千多件衣服,平均每人都要洗大幾十件,那工作量可想而知。但這些婦女本來天天被土匪蹂躪,過著非人的生活;此時卻有飯吃、有工作做、有月銀拿,人人皆是歡欣鼓舞,活再重也絕不嫌累。

    此時其中一個道:「妹子,我聽你的口音,好像是石門嶺的?我有個姐姐嫁到那附近的村子,不知道那邊年成怎麼樣?」

    另一個道:「年成倒是不錯,打下來的糧食也很多,可十成倒有八成讓土匪搶去了!前兩年石門嶺被一夥強人佔據,隔山岔五地下山打秋風。後來聽說他們人越聚越多,差不多得有兩千人。我爹爹怕我讓土匪搶走,才讓我到琢玉村的姑姑家避避風頭。沒想到琢玉村也不太平,我躲來躲去,到底還是讓土匪搶上了紫雲山。若不是涇陽商幫救命,只怕這會子早死了呢!」

    朱由檢聽得心中一動,便將這兩人叫住問道:「石門嶺在什麼地方?」

    那兩人只與朱由檢見過一面,時間久了也就記不清了,倒也沒害怕他,大大方方地道:「小兄弟,石門嶺和紫雲山一樣,也在藍田縣。因為上山的道路十分陡峭,有一大截兩邊都是石壁,就好像兩扇快要關上的門一樣,所以叫『石門嶺』。」

    「上面土匪很多麼?」朱由檢若有所思地問道。

    「可不是?他們每次下山搶劫,都是拿刀動槍的,可嚇人了!」

    「那他們有沒有鳥銃和弓箭?」朱由檢急忙問道。

    那婦女歪頭想道:「鳥銃就是那種冒煙的長筒子吧?那倒沒見過。弓箭好像也沒有,他們都是只拿刀槍的。」說完即有說有笑地遠去了。

    朱由檢的思路卻猛然貫通:對啊!何不以這石門嶺為目標?首先它也在藍田縣,離涇陽並不遙遠;並且上次民團已經在紫雲山作戰過,那石門嶺與紫雲山的地形應該也比較相似。

    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土匪巢穴。人多了存糧必然也多,打下這樣的大寨子,秦王莊的糧食問題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若是放在十天以前,朱由檢當然是斷然不敢碰這樣的大山寨的。別的不說,民團也不過只有五百人,明顯就寡不敵眾嘛。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六十條鳥銃,朱由檢的底氣立時增加不少。通過這幾天的訓練,新培訓的鳥銃手皆已掌握了鳥銃的擊發要領。

    而且朱由檢的訓練側重點也沒有放在「准」字上,而是主要求快。因為鳥銃其實就是火繩槍,每次擊發之時,都要先從前面的槍膛向內填裝彈藥,再塞進去一條浸油的火繩,從外面將火繩引燃。等火苗爬到槍膛內,引燃擊發藥,這一槍才能放出去。

    早在之前的廣寧之戰中,朱由檢就體會到了鳥銃的缺點。但火器畢竟是火器,殺傷力還是在那擺著。只要銃手能*作熟練,稍微提高發射速度,威力還是比弓箭大得多。

    當然,鳥銃本身的特點,已經決定了它再怎麼提高,也不可能達到燧發槍的射速。但是在數量比較多、戰場又比較狹窄的情況下,鳥銃還是相當可怕的利器。

    聽那兩名婦女所言,石門嶺上的土匪人數雖多,卻沒什麼先進裝備。朱由檢心中竊喜,已經打算吃掉這塊肥肉了。

    但他也不敢托大,隨便一拍腦袋就下決定,而是先找來民團的團練解勇、李定國等人,召開敵情分析會議。

    這兩人聽說又有仗可打,倒是十分興奮。尤其是李定國,自從上次智取紫雲山,更是殺出了自信,堅決要求再打頭陣。但具體的敵情,他們也說不清楚。

    朱由檢暗想,是時候出動特勤隊員了。反正這段時間,西安城中的商戰呈現一種膠著狀態,暫時誰也奈何不了誰。而且經過那場大規模的「流氓殲滅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敢上門搗亂。這些特勤隊員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豈能讓他們太閒了。

    於是他便派人通知燕凌,讓他們先到石門嶺附近偵察敵情。

    在等待回信的這段時間,朱由檢一方面加緊鳥銃手的訓練,一方面也開始著手擴軍。民團五百人實在是太少了,而且上次還留下了一百人,更顯兵力不足,所以擴軍是遲早的事。這次正好藉著備戰石門嶺,將新人先招進來。

    這次朱由檢仍是按照以前的標準考核,考核通過的人卻是大增。因為上次很多人都卡在了最後一道考試「寫字」上,他們回去之後痛下決心,每晚收工之後都會認真地上夜校學寫字,如今已是進步明顯了。

    經過選拔,有二百人脫穎而出,成為民團的新鮮血液。但這次不同的是,有幾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也通過了測試。他們之前還在秦王莊小學就讀,如今放下書包就要扛槍,很是引發了老團勇的一陣嘲笑。

    朱由檢卻是不以為然。因為首先「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幾個少年早就開始干和成年人一樣的體力活,絲毫不落下風,並且也是通過層層選拔,打敗了成人對手才擠進民團的。

    其次朱由檢並不想讓團勇陷入傳統的肉搏戰中,而是要建立以火器為主的新型部隊。這幾個少年雖然年紀小,人卻是極機靈,其中有一個還是出身獵戶家庭,曾經使用鳥銃打過獵。此時拿起鳥銃,自是輕車熟路,比那些老團勇玩得還利索。朱由檢大喜,便讓他們也擔任鳥銃手。

    過了沒兩天,解勝風塵僕僕地帶來了石門嶺的情報。原來那兩名婦女說得還真是沒錯,石門嶺現有土匪二千二百餘人,分為前、中、後三寨,分別位於不同的山頭上。

    其中地勢最為險要的中寨,由大寨主「金眼雕」親自統領;前寨由二寨主「穿山甲」統領,後宅則是由三寨主「賽張飛」率領。前後二寨各約有五百人,中寨則聚集了一千多人。

    由於石門嶺的範圍較大,這三座山寨之間的距離還挺遠,前寨和中寨之間最起碼隔著三座山頭。而且燕凌還抓了個土匪「舌頭」詳細盤問了山上的情況,也證實了土匪確是沒有火器。

    至此朱由檢已經徹底下定決心,於是立刻集合民團,向石門嶺進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