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624章 常委會 文 / 古城西風

.    明河一回到市政府,就找來了平時跟得很緊的幾個科,把從重機廠帶回來的群眾舉報材料,擺到了眾人的面前,讓他們抓緊時間整理清楚,務必在晚上七點半之前,匯總清楚。

    在場的人沒人不知道高明河是張市長的心腹,當初陳江在位的時候,這些一直不得志,一個個靠邊站,閒快要發霉。

    高明河幹上了市政府的副秘書長後,這些人才慢慢地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在這種關鍵時刻,他們如果不迎難而上,失寵那是必然的事情。

    失去了頂頭上司的信任,在機關裡頭,自然也就難混了,於是,眾人異口同聲地表了態,堅決按時成任務。

    交代了這事,高明河抓過桌子上的煙,愜意地吸了一口,今天他跟著張曉文身入虎穴,這一票算是賭對了。

    原本,張曉文也拿他當心腹看待,但和羅虎相比,總覺著差了些什麼。不過,有了今天的這個鋪墊,即使有些差距,也不會差得太遠了吧?

    今天這事出得確實很蹊,如果說和陳江沒有絲毫關聯,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高明河很清楚,張曉文本不欲打落狗,免得落人口食,犯了官場大忌。無奈何,陳江自己把腦袋伸了出來,也就怪不得別人了。

    今天這事能夠有如今這個果,多虧了張曉文身段很柔軟,現場的氣氛,高明河是親身見識過的,和火藥桶幾乎沒啥區別。

    稍有不慎,就會將親身涉的張曉文以及他和羅虎,立時就會粉身碎骨,高明河想到了,情不自禁地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真險啊!

    桌上地電話聲突然響起。驚醒了沉思中地高明河。「明河。有事找你!」是張曉文地聲音。高明河一放下電話。趕緊出了辦公室。去找張曉文。

    「今晚八點要開常委。你那裡整理出來地資料不能太多。太雜。選幾份有力道地就行。」張曉文剛和葛雄地秘書胡剛通了電話。讓他把烏紫市內發生地事情。詳細地轉告給葛書記。

    說句心裡話。烏紫市出了這麼大地事情。他和楊正洪兩個人多多少少吃一些掛落。做檢討還是最輕地。搞不好就要背個處分。

    所以。和葛雄及時通上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我已經交代得很切實了。下面地人不敢怠慢。」高明河說完這話。望了眼面無表情地張曉文。「市長。老羅那邊也得加把火。只要坐實了是人唆使。那麼事情就好轉|u了。」

    跟著張曉文地時間久了。高明河心裡很明白。儘管自家老闆臉上沒有任何表示。但此時。他地心中肯定憋著一團火。

    高明河剛才細細地整理過思路之後,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就提醒說:「市長,按照常理來說,這麼多人在醞釀階段,就應該有風聲傳了出來的,可是,直到堵了路,我們還不知道,省長就先知道了,您說奇怪不奇怪?」

    張曉文點了點頭說:「這個我也早想到了,已經安排老羅,突審那些趁機煽動鬧事的傢伙。有些事情僅憑猜測是不行地,必~要有鐵證,我才好說話。」

    望了眼已經暗下來的天色,張曉文地目光掃過了桌上的電話,羅虎怎麼還沒消息呢?

    高明河揣摩著張曉文地心思,這個節骨眼上,嫌犯的口供比什麼都強,在鐵的證據面前,即使常委們不想往~裡得罪陳江,至少也不敢當面反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高明河這邊地人,已經整理好了舉報材料,張曉文仔細地看過之後,馬上笑了起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也都齊備了。」

    高明河笑笑說:「這幾個人還是很得力的,一直忙到現在,連口飯都沒吃。」

    張曉文眼眸一閃,有些意味深長地說:「等過了這一段,政府這邊地幹部們,該調整一下了。」

    高明河心領神會地一笑:「那是自然,拔出蘿蔔帶出泥嘛!」

    羅虎那裡一直沒有傳來好消息,開會的時間卻要到了,張曉文站起身子,對羅虎說:「你先守在這裡,老羅那邊一有消息,讓他趕快來市委。」

    高明河自然明白,此時此刻,羅虎那裡地好消息意味著什麼,點著頭說:「一有消息,我就帶著資料去找您。」

    張曉文也就沒說什麼,帶著整理好的舉報資料,邁步出了辦公室,去常委會議室開會。

    由於是臨時通知開會,黨群副書記洪望山緊巴巴地從下面縣裡趕了回來,總算是趕在會議開始,坐到了屬於他的那把椅子上面。

    洪望山的臉色很難看,楊正洪卻顧不得那麼多了,開說:「今天群眾堵鐵路的事情,連省長都親自過問了,鬧得太大了。鍾副省長明天就率領工作組下來了,同志議一議,該怎麼處理這事?」

    現場除了叭噠叭噠的抽煙聲,就是悶頭喝茶的聲音,大家也都不是傻子,重機廠的事情也是今天才發生的,突然鬧到這步田地,不用問,一定是有後頭搞鬼。

    只不過,目前的情況是混沌未明罷了。

    分管工業的市委副書記鄭大虎掃了眼臉色平和的張曉文,在他看來,前任市長陳江應該和這事密不可分,但有個疑問始終存在於的腦海之中。

    陳江不是笨蛋,如果他真的把黑手伸進了重機廠,群眾這麼一鬧,豈不是要把老底子給抖了出來?

    得償失嘛!

    可話又說回來鄭大虎反過來一想,卻認定了一件事情,陳江也許有所瓜葛,但應該沒從這裡頭撈什麼大好處。

    如果不是陳江,那又是誰的好事呢?這個問題不僅僅縈繞在鄭大虎的腦袋裡頭,與此同時,也正好是大家都在考慮的問題。

    經過了之前的震怒,張曉文此時的情也早已冷靜了下來,鄭大虎能夠考慮到的問題,他自然不會漏掉。

    也正因為如此,張曉文更加實了一點,陳江一定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張曉文目前只是主持市府的工作而已,陳江雖然人在中央黨校學習,名義上依然還是烏紫市的市長,政府的法人代表。

    自從來了烏後,張曉文除了和陳江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外,即使是對黨外的副市長,也是相當的客氣的。

    雖然說,也有可能是邊被免職了的幹部做的,但是,千萬不能忘了,煽動群眾做出堵鐵路的事情,絕對要驚動中央首長的。

    一旦查出了真相,那絕對是要吃不了兜著的,遠的不說,大牢那是蹲定了的。

    楊正洪也知道,在這種非常時期,常委會在沒有摸清楚事情的真相,以及省委的真實態度之前,是不太可能當場表態的。

    從大處來講,市裡邊在這件事情上爭取主動,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張曉文說得很對,真要是讓鍾海的人主導了工作組的動向,在面對省委的責難的時候,無論是他還張曉文,都將面臨十分尷尬的境地。

    楊正洪不想和鍾海為敵,鍾家是他絕對惹不起的權貴家族,鍾海和張曉文之間的矛盾,他也略知一二。

    想到了這裡,楊正洪暗暗罵了一句,姓鍾的,你想整張曉文,也由得你去,只是也別把場面搞得這麼龐大啊!

    直到現在,楊正洪的心裡還存著一絲僥倖,期待這事的背後,應該沒有那麼深的內幕,相仿單純點,他才好處理嘛。

    「曉文同志,你談談看法?」大家都不說話,楊正洪也不想馬上表明自己的態度,把張曉文推到了前台。

    張曉文這時候也整理清楚了思路,清了清嗓子,說:「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我這個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常務副市長,是有責任的。工業局長王能宏太不稱職了,我下午已經當眾停了他職。」

    聽張曉文一開口,就把責任攬到了自己的身上,常委們以及楊正洪不禁都鬆了口氣。王能宏平時裡吃香的喝辣的,關鍵時刻居然掉了這麼大的鏈子,免了職也是活該。

    再加上,這傢伙平日裡一直抱著陳江的粗腿,眼高於頂,自然也就無替他說話了。

    事情鬧得這麼大了,要真說起來,整個班子成員的臉上都是無光的,只是具體下來,責任的大小,其中的區分就相當有講究了。

    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就不至於承擔什麼責任,而一直分管著工業的副書記鄭大虎就不同了,如果要丟卒保車,他不說首當其衝,受到牽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一切都要按照常委會和市政府的分工來定。

    當然了,總攬全局的楊正洪自然也桃不脫干係,只不過,他承擔的是領導有些虛無縹緲的領導的責任。

    工業局長已經被停了職,那麼接下來,要跟著倒霉的,自然是市政府分管工業的副市長了。

    一路追究過去,就是鄭大虎了,分管工業的市委副書記,雖然務虛的時候比較多,但終歸是工業戰線上的最高領導,省裡誠心要追究下來,他老鄭也是跑不掉的。(未完待續,)

    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