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三百零六章 站隊的和跑官的 文 / 萬馬奔騰

    第三百零六章站隊的和跑官的

    市政府常務會議。主要議題是規範建設用地的審批和管理。與會的除了市政府的各個相關職能部門以外,臨州市下屬的各個區的一把手也列席了會議。

    為了配合即將開始的舊城改造、成立濱江新區以及完善臨州工業開發區的各項配套設施,涉及到轉移安置以及後期開發用地的規範和管理。

    這個會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市政府收回一部分原屬於下面各個區的開發用地的審批權。今後凡是涉及到這三項目前臨州最重要的工作的建設用地的審批必須要符合市政府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也就是說這三項工作以後的建設用地審批權集中到了市政府的手裡。

    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早在前些天的市長辦公會議早已達成了一致,今天主要是正式向市政府下屬各職能部門以及涉及到區縣通報這一舉措。作為分管重大項目及國土資源的常務副市長陳寧在宣讀這一的舉措的時候,市政府下屬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的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這無疑是增加了他們手中的權力。而相關的各個區縣的政府一把手們,則是一臉的無奈,畢竟這一舉措一出台,他們手中對於土地審批權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被市政府剝奪了。在如今房地產市場異常紅火的時代,剝奪了土地審批權不管對於政府還是他們私人來說,都是喪失了一大塊的權力和利益。

    會議結束後,市國土資源局的局長李林生屁顛屁顛地跟著陳寧身後,一起跟到了陳寧的辦公室。今天的會議,如果說誰最該高興,那就要屬李林生了。市政府把目前臨州最熱、最具有油水的土地審批權從下面各個相關區縣收上來,自然是主要集中到他這個市政府所屬的土地管理部門。

    李林生是原常務副市長閻魯平的人。而閻魯平又是常務副省長宋明濤的人。宋明濤向來是獨立於萬系、郭系以及原來周系之外,不向其中的任何一派勢力靠攏。閻魯平也秉承了宋明濤的這一作風,在臨州也是不靠不碰任何一方的勢力。如今,閻魯平調走了,來了一個大家都眾所周知的周系干將陳寧。雖然,周長平早已調離之江,但是原周系的力量在臨州還是不容小覷的。

    本來,作為陳寧分管的部門,李林生還沒有主動向陳寧匯報過工作。前任領導前腳走,你後腳就去向繼任的領導獻慇勤,李林生有些猶豫,害怕別人會因此說三倒四。況且閻魯平調任永城市市委書記,雖然級別是一樣的,但是從副省級城市的政府二把手調任地級市的一把手,應該是屬於高昇的。

    但是,今天不同了,今天的會議一下子讓國土資源局這個局長的位子變得異常的炙熱可燙。李林生再也坐不住了,如果自己的動作再慢的話,難保不會有人取他而代之。

    「李局長,坐吧。」進門後,陳寧把手中的文件交給費明,同時吩咐費明泡茶,自己則拿著茶杯再沙發上坐了下來。

    「陳市長,我今天主要是想向您匯報一下我們國土資源局目前的工作的情況。」李林生在陳寧的對面,挨下半個屁股,一臉恭敬地說道。

    李林生今天上桿子地急著找自己來匯報工作,什麼原因,陳寧心裡也是非常清楚的。市政府在收回市區以及部分重要地區的土地審批權的同時,也賦予了國土資源局相當大的權力。而且對於這個李林生,陳寧在任明山區長的時候,跟他也沒少打交道。也知道李林生是原常務副市長閻魯平的人。

    「李局,咱們也是老熟人了,別弄得這麼拘束。」陳寧點了一個煙,同時把煙盒和打火機推到了李林生的面前,笑著說道。

    陳寧隨和的態度讓李林生也放鬆了下來,從煙盒中拿出一根軟中華,點燃之後笑著說道:「陳市長,我可是沾光抽您的好煙呀。」

    其實像李林生這種重要實權部門的一把手,說到抽煙,恐怕有抽不完的軟中華,之所以這麼說,在奉承陳寧的同時,暗示一下自己的清廉。

    對此,陳寧不過笑了笑。如今的官場象方雷那樣的幹部畢竟是鳳毛麟角。抽幾條好煙,吃幾頓好飯,在陳寧看來根本就沒什麼。如果說有選擇的話,陳寧寧可選擇那些有些小毛病但是工作能力很強的幹部,也不願意選擇那些清廉卻碌碌無為的幹部。

    「待會臨走時,到我這兒拿兩條帶走。」陳寧笑著說道。應該說李林生是自己上任後,第一個主動走近自己的副廳級幹部,而且國土資源作為陳寧分管的一個主要的部門,搞好和李林生的關係,也便於陳寧開展工作。

    「那我就先謝謝陳市長了。」李林生連忙笑著說道。陳寧的態度無疑給了李林生一個非常良好的信號。

    「陳市長,我還是先向您匯報一下我們的近期工作吧。」李林生也沒有忘記正題,喝了一口水之後,又接著說道。

    陳寧點了點頭。

    雖然,早先陳寧看過一些有關國土資源局的工作情況匯報,但是在聽李林生的匯報時,感受還是更加直觀了一些。應該說,在保護耕地,控制土地過度方面,臨州國土資源局的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

    「李局,你們國土資源局的工作還是開展得相當不錯的。不過,今天在會議上你也聽到了,今後你們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將更加艱巨,責任也更大。我們臨州的舊城改造能不能成功,濱江新區以及臨州工業區的各項配套設施,能不能發展順利,你們國土資源局可是肩負相當大的責任呦,你這個局長可是要做好思想準備。」聽完李林生的匯報後,陳寧微笑著說道。

    李林生的心裡頓時一熱,陳寧的這番話表明陳寧對國土資源局的工作還是相當滿意的,同時也表明了陳寧仍然希望李林生這個國土資源局的局長繼續當下去。要知道,陳寧是分管國土資源局的常務副市長,即使其他領導包括市長、市委書記要動自己這個局長的位子,勢必要徵求陳寧的意見,如果陳寧對自己滿意,那自己這個局長的位子也將會坐得很穩。在官場混的人,誰不想自己手中的權力變大,如今國土資源局這麼一個炙手可熱的位子,李林生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坐穩當,坐長久。

    「還要請陳市長對我們國土資源局的工作多批評,多指示。我們局的全體幹部和群眾都盼望著陳市長您有空能多到我們局裡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李林生一臉誠懇地說道。

    這是赤裸裸地向陳寧表明李林生的態度,要想保住自己現有的地位和權力,李林生必須要選擇一名靠山。很慶幸的是,陳寧非常樂意接受了他的投靠。

    陳寧謝絕了西子區區委書記汪新良的晚飯邀請,下班後只在小區外面的小飯店簡單地吃了一口之後便回了家。說起來這是陳寧第二次謝絕了汪新良的邀請了,第一次是因為胡秋月從香港回來,陳寧已經事先答應了胡秋月去胡家。說起來,陳寧以前跟汪新良的關係也處得不錯,等空閒下來,還是主動回請一下汪新良,免得造成汪新良誤會自己官升了,架子也大了,有些不認當初的老朋友了。

    不過,今天陳寧確實不能接受汪新良的邀請。明天就要開常委擴大會了,這是陳寧上任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常委會。就在上周,國務院終於批復同意了臨州市關於申請成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濱江新區也隨之成立,首要的任務就是落實濱江新區的領導班子。

    濱江新區雖然只有從明山區劃撥的三個鎮的區域,但是級別還是定在副廳級,跟臨州其他的區級別都是一樣的。區委書記和區長雖然屬於省管幹部,但是主要還是由臨州市常委會醞釀推薦人選,其他的副職則有臨州市決定。由於此次是研究決定一個新成立的區的領導班子,所以,明天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不但全體常委參加,而且人大、政協的主要領導和市政府班子成員以及部分市委委員都列席會議。

    陳寧是新上任的常務副市長,雖然在常委中的排名比較靠前,但是陳寧並不準備在此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發什麼聲音。人事問題是最敏感的問題,人事即政治。在人事安排上,其實也是一次權力的分配,各方勢力勢必要在這個問題上進行角逐和妥協。陳寧作為一名新丁,即使表明意見也是起不了任何的浪花。更何況,也沒有任何當初楊萬年留下的舊部,在會前跟陳寧打招呼。

    陳寧手裡拿著一副候選人的名單,顯然這份名單是前兩天書記辦公會上的產物。區委書記的候選人有兩名,一名是市委副秘書長,另一名則是市紀委副書記,本來他們的級別都是副廳。區委書記是一把手,也是爭奪的焦點,不過在陳寧看來,這兩名人選中應該沒有市長田中秋的人。自從楊萬年調任省委組織部長之後,原先臨州楊系的幹部以田中秋為首了。姚向軍雖然是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但是據陳寧所知,他在市委的影響力並不大,而組織部長賀峰最近又似乎跟市委書記蔡昌華走得有些近。這個市委副秘書長應該是蔡昌華的人,而市紀委副書記明顯是郭系的人,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張晉國可是郭明提起來的人,也是臨州市郭系的領軍人物。

    在區長的人選上陳寧發現了朱偉的名字,他是楊萬年以前的秘書,在楊萬年離任後,朱偉是北城區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不過級別倒是副廳。可見楊系此次的目標是區長,沒有加入區委書記的競爭,顯然是跟蔡昌華達成了妥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陳寧相信黨政一把手很可能就是那位市委副秘書長以及北城區的區委副書記朱偉。

    相對兩位一把手,陳寧更加關注的是副職的人選,這也是各方勢力爭奪最激烈的人選,一則副職的人選較多,勢必要照顧到方方面面,多爭取一個名額,對哪方勢力最終在濱江新區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分管的副市長,陳寧最關注的是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和分管建設的副區長的人選,這兩個人選在濱江新區前期的建設和招商引資方面是至關重要。雖然此次常委擴大會議是決定人選問題,具體的分管由新成立的濱江新區常委會自行決定,但是陳寧還是能從各個副職的排名順序以及候選人的履歷上能看出很多的門道來的。

    從這些副職候選人的陞遷歷程以及履歷來看,都各自或多或少的沾有目前臨州三大派系的蔡、田、張的色彩。特別是分管經濟的副書記的,雖然在常委會中居書記、區長和黨群書記之後,但是所起到作用可是相當關鍵的,但是令陳寧頭痛的是,在這個位置上的人選,很明顯一個是蔡系、一個是張系的成員。如果,這兩個人確實有能力的話,陳寧還不至於頭痛,只要的幹好工作,陳寧也在乎是屬於什麼派系的,但是從這兩人的履歷以及副書記中排名來看,兩人都是長期從事黨務工作,跟經濟工作絲毫不搭邊,無論那個當選,都不出意外地接受第三副書記的職務,也就是主要分管經濟的副書記。陳寧知道這一定是三大勢力在書記辦公會上相互妥協的無奈之舉,不然按照蔡昌華和田中秋等人的智慧不會看不出其中的不妥。

    正當陳寧陷入沉思的時候,家中的門鈴響了起來。陳寧的家裡如今除了劉曉梅每隔兩天過來收拾一下以外,一般不會有別人來,好像昨天劉曉梅剛剛來過,這丫頭今天怎麼又來了,還按門鈴,估計又是忘記拿鑰匙了。前兩天就是因為忘拿鑰匙,打電話給了陳寧,陳寧還是讓費明送過來的。

    陳寧搖了搖頭,放下手中的材料,走到門口把門打開,嘴裡還在說道:「怎麼又忘帶鑰匙,你」

    話剛說到一半,陳寧發現門外站著的並不是劉曉梅,居然是田啟明手裡提著一個袋子,帶著些許尷尬的笑容站在門口,叫了一聲:「陳市長。」

    「老田,原來是你呀,你怎麼來了?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以為是我的一個親戚呢,呵呵,老田,來,快請進。」陳寧連忙笑呵呵的把田啟明迎了進來。

    田啟明還是第一次到陳寧的家裡,雖然陳寧不知道田啟明是從哪裡得到的自己家裡的地址,但是田啟明來登門,陳寧還是挺高興的。田啟明在明山的時候,始終緊跟著陳寧,在藥材產業以及苗木市場的建設中,田啟明不遺餘力地執行陳寧的指示。也算是陳寧在明山時候的嫡系之一。

    「陳市長,想不到您的家裡竟然這麼大。」陳寧的家本來就地處臨州的市中心,而且還是高尚住宅區。田啟明走進房子的時候,看著寬敞的客廳以及複式結構的格局,一邊把手中的袋子放在茶几上,一邊笑著說道。

    「這是老婆的陪嫁,如果說買,憑我這點工資,就是不吃不喝乾到退休也買不起啊。老田,快請坐。」陳寧一邊張羅著給田啟明泡茶,一邊笑呵呵地說道。陳寧的這套房子,按照現在的市值最起碼值五百萬,按照現在陳寧每年七萬多不到八萬的年收入,倒是一點兒也沒誇張。

    陳寧泡完茶笑呵呵地走過來:「老田,來,喝茶。」當陳寧看到田啟明放在茶几上的袋子時,指著袋子說道:「老田,你這是幹什麼?」

    當初陳寧在明山可是出了名的不收禮的,逢年過節最多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頓飯,算是拜年了。

    「陳市長,我可是第一次上您家裡來。來看望一下老領導,我總不能空著手來嘛。再說,也沒什麼東西,就是兩條煙和兩瓶酒。陳市長,您總不會不給我這個面子吧。」田啟明笑呵呵的說道。

    陳寧從敞開的袋口望進去,裡面確實是兩條中華煙和兩瓶茅台。既然田啟明這麼說,陳寧也就不再推辭了,笑呵呵地指著田啟明道:「你這個老田呀。」老部下嘛,陳寧也不便過分的推辭,這樣的話,反而讓田啟明認為自己有些見外了。

    坐下後,陳寧拋給了田啟明一根煙。明山比較親近的老部下都知道陳寧平時抽的煙都是軍隊的特供香煙,田啟明接過煙,在鼻子下面嗅了嗅,笑著說道:「又抽到老領導的好煙了。」

    「老田啊,最近的工作怎麼樣?」陳寧點了煙之後,朝田啟明問道。

    「呵呵,老領導,我老田也是借您的光,去年我們明山的農業總產值比去年增長30%,比實行苗木產業之前,翻了一番。去年我們明山的農業總產值已經從全省的中游已經排進了省裡的前五名。」田啟明笑著說道,說著摸了摸光禿禿的前額,頗有感觸地說道:「老領導,當初幸虧您領著大家一起發展苗木產業,而且還建造了這麼大規模的苗木市場。如今我們明山的農業總產值,苗木產業已經佔到60%的比重,同時還帶動了蔬菜、果品等其他產業。現在我們明山的農民原來千方百計地想進廠做工,如今可是紛紛從廠裡回來,光靠著種植苗木及蔬菜、果樹就掙得比原先在廠裡做工要多得多。現在,我們明山的農民只要提起您陳寧區長,各個都翹起大拇指,念叨您的好呀。」

    儘管陳寧對明山這兩年的發展情況是清清楚楚的,但是聽到田啟明的介紹還是十分高興。特別是聽到老百姓都在念叨自己的好,陳寧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不能這麼說,其實當初我不過是提出了一個思路,具體的工作都是你老田帶領同志們一起做的嘛。」

    對於陳寧的謙虛,田啟明連忙表示反對,連連擺著手,說道:「陳市長,說心裡話,別看我老田平時窩窩囊囊的,其實我老田平時沒有對什麼人服氣過,但是對您老領導,我是心服口服。我們明山之所以能農工商全面發展,這完全是您老領導帶著大家幹出來的。說真的,以前在您老領導手下干,做什麼都十分帶勁。哪像現在呀,嗨,不說了,說出來也是一包氣呀。」田啟明說著歎氣不已。自從,莫建林當上區長,跟朱國榮同氣連枝之後,對原來陳系的那些幹部頗為打壓,像高晉有強大背景,還不敢動手,但是對以前一直緊跟陳寧的田啟明就沒那麼客氣了。如今,田啟明手中的權力被莫建林以各種借口收了不少。讓田啟明又重新回到了副區長中倒數第二的尷尬境地,甚至還不如排名最後的蘇繡蓉了。

    「老田,怎麼?最近工作得不如意嗎?」自從陳寧回來之後,也沒少聽說以前緊跟自己的那些老部下如今被朱國榮和莫建林聯手打壓嚴重。

    「莫建林看到苗木產業發展得紅火,把這一塊已經從我的手裡拿走了,由他自己親自分管。要不是苗木產業是股份制的,而且明山集團等幾個大股東堅決支持鄧六春的話,鄧六春這個董事長的位子早就換人了。」田啟明歎了一口氣說道。

    說到這裡,田啟明抬起頭,鼓足勇氣一臉期盼地看著陳寧說道:「其實,老領導,我今天也不怕您笑話,我今天來找您其實是有事來求您的。」

    陳寧心裡也清楚,當初這些緊跟自己的老部下們,如今都不太如意,神情肅然地點了點頭,說道:「老田,有什麼事情,你就說吧,只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幫忙。」

    田啟明一聽,臉上頓時閃現驚喜之色,但是田啟明也知道今天他要向陳寧提出了這個要求,確實有些難辦,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老領導,其實我今天來找您,就是想求您幫我調動一下工作。」

    「調動工作?」陳寧不由的一愣,他沒想到田啟明能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心裡不由地嘀咕了一下,田啟明在這個節骨眼上來找自己,該不是在動濱江新區的腦筋吧?

    「老田,你想調到哪裡去?說說看,如果是職能部門,我找田市長商量商量。」一愣之後,陳寧還是笑著對田啟明說道。

    如果田啟明想調動工作,想提升根本就不可能的,相信田啟明也沒有存提升的心思。陳寧之所以這麼跟田啟明說,也是在告訴田啟明如果他想調到不太熱門的職能部門擔任副職,他應該是能幫得上忙的。畢竟職能部門的任命權在政府方面,只要他這個常務副市長和市長田中秋達成一致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

    田啟明也聽出了陳寧弦外之音,嘴巴抿了抿,還是說道:「陳市長,聽說濱江新區,國務院已經同意成立了,市裡正在醞釀領導班子。我想能不能調到濱江新區工作?濱江新區是由我們明山劃撥出去的三個鎮組成的。我在明山工作了將近二十年,而且在洞頭鎮和錢江鎮都工作過,情況非常熟悉,調到濱江新區,我想我能把工作做好的。」田啟明一口氣把自己今天來找陳寧的目的都說了出來,然後有些不安地看了看陳寧,繼續說道:「老領導,我還聽說新成立的濱江新區將來也是屬於您分管的,能繼續在您手下工作,不管分管什麼,我都樂意。」

    濱江新區作為新成立的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雖然轄區很小,相當於明山區的五分之一,但是作為省市兩級黨委和政府非常重視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是臨州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轉化的特區。重要性絕對不再明山區之下。田啟明本來就在明山區待得非常不順心,現在有這個機會,田啟明就動了這個腦筋。田啟明在上面,除了陳寧這個老領導之外,沒有什麼靠山,本來田啟明有些猶豫,畢竟陳寧也是剛剛到任,但是今天田啟明得到消息,明天市委就要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討論濱江新區的領導班子。這下,田啟明再也坐不住了,雖然沒有把握,但是如果自己不跑的話,連個機會都沒有。於是田啟明從吳保榮那裡打聽到了陳寧的住址之後,來找陳寧幫忙。

    果然,田啟明看上了濱江新區這個地方。不過也難怪,作為一名副區長,畢竟手中握著的實權,不是一個不太熱門的市職能部門副職所能比擬的。但是,說實話,田啟明提出的這個要求,對陳寧來說,的確非常棘手。剛剛陳寧還在研究明天的常委擴大會議所要討論產生的濱江新區的領導班子的成員。每個位置都有兩個以上的候選人,想從中為田啟明爭取一個,談何容易啊?陳寧不由地皺緊了眉頭。

    田啟明看到陳寧皺著眉頭不說話了,心裡頓時一涼。不過,田啟明也清楚自己提出的這個要求的確有些唐突,於是連忙強笑著對陳寧說道:「老領導,這個,我今天不過是隨便說說,如果有難度的話,老領導您也別為難。」

    陳寧抬頭看著田啟明尷尬的笑容,話雖然這麼說,但是隱隱中,陳寧還是能看出一絲期盼之色。想想當初田啟明鞍前馬後地緊跟著自己,陳寧的心裡一陣不忍,最終還是開口說道:「這樣吧,老田,雖然我沒有什麼把握,但是我明天幫你推薦一下。你也別抱太大的希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