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二章 賢人來投 中 文 / 海漂

    徐庶愕然,他這個一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人,卻被一個店小二哥給問倒了,但是還真就是這個理,能讓百姓過的好,過的滿意,這就是好太守,好主官,這是最實際,最簡單的答案,可比朝堂中任何的引經據典的爭論,來的正確,來的鐵證,哪怕聖人在世,也無法去否定,去曲解它。

    不過店小二最後的語氣中,也忽變的不善起來,這讓徐庶頓時察覺,也明白自己兩次對朱魁的不信和質疑,引起了對方的警醒和不滿,不過徐庶則覺得自己隨便找了店小二來問,竟也對朱魁如此的推崇,這讓他很是意外。

    「小二哥,不要誤會,其實我是一名遊歷的士子,遊學至此地,聽聞本郡太守頒發招賢榜,故想一試身手。你也知道,我等士子都想尋一明主,好施展心中抱負,言語上若有上你不喜的,在這,我給你賠禮了。」徐庶微微抬手抱拳,表示歉意。

    其實店小二也並非生氣,畢竟似他這等打工的下人,真能對店裡客人如何?頂多不過不再與徐庶多講話罷了,難道真要惹客人不喜,東家斥責的地步?那反倒愚蠢和不必要了。

    徐庶腰配細劍,雖一副類似遊俠的打扮,不過言語和模樣間,店小二卻也感到那深厚的知書儒氣,再聽那解釋後,又掛回剛剛的笑容說道:「原來如此!」後用手指指著自己道:「我見先生必是那有才華之人,我若是先生你,肯定要去那禮賢館應試,定能得籌,而我家太守大人,必是先生這種有才華士子,苦苦追尋的明主。」

    店小二宛如一個資深的信徒,傳教者,極力的蠱惑聲音,繼續對徐庶說著:「其實所謂一些重商抑農的說話,不過是一些老酸儒對太守大人他的一種誹謗。」

    「太守大人若抑農,上天怎麼還會降下大豐收,其實大人他不過提高了一些商人的地位,但這些也並不是單單針對商人,而是太守大人要為九流正名。」

    「先生應該知道九流吧,就是過去的一個什麼大官,將古時候的百家士子劃為九家,應該是這樣的?先生應該比我清楚。」店小二隱隱回想著說道。

    「是西漢時,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橫、雜、農、小說」等為十家。最後本朝,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來去了「小說家」,將剩下的九家稱為「九流」。」徐庶為店小二補充的說著。

    「對對,就是這個事,先生大才。」店小二拍拍後腦,此刻他也不理客棧的事情了,嘻哈的跟徐庶聊了起來。

    「太守大人還說,前漢時,還有個董姓的大官,要獨尊儒家,卻不知他那祖師孔子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語,足以證明哪怕其餘百家學問也可以做儒家老師,怎麼能在治國上完全的摒棄呢?」

    「是西漢的董仲舒!」

    徐庶一邊聽著,一邊點點頭回著,這個說法其實早在當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久,就有餘下百家之人,以論語中這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話,來抨擊董仲舒,可惜當時漢武帝深喜董仲舒的學說,一力推行獨尊儒術的學說。

    《史記·貨殖列傳》中,「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又記載:「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也。」

    其實春秋時期就有很多人從商,而一些肯動腦筋的人,總結經商的經驗教訓,提出一些理論性的見解,形成代表商業思想的學派。按先秦百家的說法,這一派應該叫商家。從《貨殖列傳》中可以看到,司馬遷講商家是從范蠡、計然講起,其中概括了春秋時商家的理論,反映了商家的基本狀況。

    商家太過奸猾,故而一直為儒家君子之風所摒棄,甚至連九流之列都不給入,徐庶心中想著:「這商家、九流以及抑農重商,幾者之間,關係不大?」這讓人有些皺眉。

    很快店小二的話,又給徐庶解了惑。

    「太守大人是打算以九流之外的商家為例子,來證明商人們在民政上的功用和效果,若不入九流的商家,都可以為君為名所用,那九流之列,儒家之外的八家,更應該參與治民、治政之中,治國之術,獨儒不可。」

    「農事也屬九流,太守大人重商,其實也是為我等農民提升地位,大人說士人為百姓父母官,不該凌家與百姓之上,士農商各司其職,當一視同仁,而身為君王者,更該這三者之下,這才符合那個儒家孟什麼說的那句什麼話來著。」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徐庶插口道,他已經大概明白了,朱魁的打算,不過他很奇怪,小小的客棧小二哥,知道的未必比他想像要多了許多,很是奇怪。

    「對!對!對!就是這個孟子。」店小二嘿嘿笑道。

    徐庶亦笑道:「小二哥著實不錯,竟然知道這般多的事情。」這次輪到徐庶才是對他稱讚起來。

    店小二搖搖頭,表情很尷尬,不好意思的回道:「小人我可沒什麼學識,其實這些都是我親口聽太守大人說的,故而記得很牢,告訴先生,我家太守大人,他時常現身在我等百姓之中,體察民情,若看到一些困苦難處,他都會派人給與救助,同時,他也經常在百姓之間,發表一些講話,告訴我們許多道理,而且還把一些治政的機要解釋給我們聽。」

    「他曾說,我們既為他麾下治民,就有權知道,本郡的律法,以及官員們如何的施政,百姓擁有的一些權力等等,揚商,抑農,先生所聽來的這些,在城中百姓眼裡,大概就例如太守大人講因戰事而破損的西城牆,承包給江東商人趙半城修築,郡守府不出一絲費用,付出的報酬則是西城牆一帶,允許那趙半城新建立六家店舖。」

    「還例如,太守大人為了照顧從雒陽跟他一起逃到江夏來的二十名京都商人,派人在城中劃出一塊區地,無償給這些京城的商人建立商舖,如今即將建好,那塊區域,太守大人給與賜名,以後就叫做-雒市。」

    店小二掰著手指,一邊數著,一邊說著。

    這次徐庶聽了,卻沒什麼好感了,他心思很直觀的感覺:「這不就是揚商麼?雖無抑農,用六家店舖讓趙姓商人建城牆,城牆如此要事,就這般交託給商賈來修建,還不兒戲?在他看來城牆是一城防禦,是重中之重,不能為了貪圖六家店舖這便宜的代價,交託他人之手。而免費將城中劃地與商人,更是不妥,今有雒陽的商人來江夏得了這好處,不久後,若南陽?襄陽?甚至是那北方冀州的商人聽了這消息,不都跑到江夏來討生活,如此下去,江夏城中不就遍地商賈,人人言商?」

    「如此長久下去,這還如何的治民、治政?」

    這是徐庶心中第一個想法,他心中一歎,不該啊,這朱魁麾下不是有龍頭華歆,張紘、陳宮等知名才智之人?為何不勸倒他們的主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