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一章 封賞上 文 / 海漂

    中平元年,十月一十三日。

    卯正一刻,天色已經大白。漢靈帝劉宏從北宮的迎春殿出來,迎著晨曦稍微活動了下身體。就在小黃門的引導下走向德陽殿,準備早朝。

    昨夜,那是一番顛鸞倒鳳,與那六名宮女嬪妃連連征戰,幾近飄飄欲飛,本來以往常情況來看,隔日靈帝定然不會去上朝,會睡到黃昏為止。

    但是三更時分,有宮門禁衛連夜送來冀北軍情,言及張角死了,冀州平定。

    這一消息樂得劉宏再起雄風,一點睡意全無,天亮後,早早令嬪妃們為他梳洗打扮,決定參加早朝。

    穿過復道,轉向一長廊,突然眼角一瞄,見一小太監躲在廊外的假山上鬼鬼祟祟,心思一動,偷偷繞到其身後,發現其人捧著一書本,忘我的看著。

    「汝手中是何書籍?」

    小太監聽見背後有聲,面有不渝,轉首欲看是何人擾了他,入目的卻是一身黑紅的龍袍。

    「陛……陛下……萬福,奴婢沒看什麼?」小太監迅速把書藏於身後有些戰兢說著,卻並無害怕之意,皆因往日靈帝對宦官多有寵幸之故。

    「身後藏的是什麼,還不拿來!」漢靈帝一把搶過那身後書本,冷哼一聲,自顧看了起來。

    書本正面寫的秦末英雄傳五個大字,咦的一聲,這書名從未耳聞,遂翻看起來。

    「這紙甚是精美,如此光滑細白。」劉宏邊看邊摸著,書本抓在手中,一副愛不釋手模樣。

    匆匆一覽,書中述說這漢高祖劉邦出生時,神子入腹,異於常人,兒時便屢屢有驚人之舉,最讓他驚訝的卻是那段樣貌描述,更是讓靈帝難以置信。

    「高祖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每行,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這是是在形容高祖麼?朕見過高祖畫像,不過比常人略好些。」靈帝有好笑的低聲說著,心中卻對這書籍作者大為讚賞,誰人不喜歡他人稱讚自己先祖英明帥氣。

    將書收入衣袖,問道:「這書我帶著了,還有此書從何而來?」

    見靈帝沒收了自己的書,小太監哭喪著臉,委屈的說著:「回陛下的話,這些都是從市井中那裡買的,一冊一百文錢,很多文人都過去了,聽說是那侍郎朱魁所出。」

    「什麼這麼華美的紙張竟然只收百文錢,不可能啊,此紙筆蔡侯紙好上多倍,何故如此低價?」聽此,靈帝有些不敢相信。

    在靈帝劉宏眼裡,普通蔡侯紙價值就與絹布相當,而眼前紙張堪輿絲錦相比,一百文錢不是虧本生意乎,他酷愛斂財,決定要問上一問:「你去傳朱魁進宮,朕下朝時見他。」

    「奴婢遵旨!」

    見那太監,一灰煙小跑離開,劉宏甩甩衣袖,繼續往德陽殿而去。

    一進德陽殿,殿內眾官卿早已等候多時。

    眾臣見靈帝進來,起身站齊,一名太監用那特有的尖銳嗓音高喊:「陛下駕到,眾卿早朝。」

    「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靈帝劉宏笑吟吟的揮手免禮,今日早朝議題就那一件,便是太平道善後及封賞一事,柔聲問道:「眾位愛卿,想來都已經收到皇甫愛卿他們奏報了吧。」

    九月二十九日,張角領兵出廣宗突圍,那右中郎將在陳宮獻計下,埋伏左近,一番火攻之下,蟻兵死傷慘重,張角中箭逃回城去,當夜就箭發身亡,隔日官軍大舉攻城,渠帥裴元紹開城投降。

    廣宗一定,朱俊又遣破虜將軍孫堅南下以擊張寶,耗時十二日,曲陽破,張寶死於亂軍之中。

    剩餘的一些零零散散的太平道會眾,紛紛逃入山林,可惜每每不過百人或者千人,成不了氣候。

    大將軍何進出行奏道:「昨夜臣詳細閱過皇甫中郎和朱中郎二人奏疏,上述言到冀北太平道共收降俘八萬七千四百二十三人,這些降俘如何處理,還請陛下聖斷。」說罷,便將手中兩本奏章呈上。

    劉宏接過宦官遞來奏章粗粗一看看,便放在一旁,詢問道:「大將軍以為如何?」

    何進也知劉宏一向都沒什麼主見,說出自己建議:「臣以為冀北降卒雖多,大致可同南陽郡一樣,遣散老弱,其餘青壯散與各郡縣,開墾復田,以安定一方,再有剩餘就編入正卒之中,為國效力。」

    劉宏聽話輕輕額首:「眾卿家以為如何?」

    「大將軍之意甚好,臣等並無異議。」

    降卒免罪一事,靈帝早有下旨,並無爭論,很快通過,太尉楊賜上前奏道:「陛下,臣有本要奏,冀州、南陽、穎川、兗州等地百姓深受黃巾之害,至使農務荒廢,百姓失所,現叛亂初定,臣懇請陛下降旨免去幾地稅收,與民生息。」

    接著呈上了自己連日來早已備好的,與民生息之策。

    劉宏接過上下幾行一一讀過,當見到要免賦免稅,而後還要朝廷掏錢幫忙恢復民生,不由眉頭一皺,心下不贊同,習慣性的把手中的遞給一旁的張讓,他到明白,要駁黨人的奏請,需要宦官,要駁宦官請求,則用黨人。

    「讓父,你怎麼看太尉之請。」

    張讓看過之後,把奏疏往地上一摔,叫囂道:「方繆,稟陛下,楊太尉之言大為不妥,黃巾作亂,幾地百姓不思抗敵,有的甚至犯上作亂,現在張角兵敗,陛下仁慈赦免了他們的罪過,這已是天恩,還要得寸進尺,要朝廷給予好處,這是何道理?」

    張讓回身低腰奏道:「請陛下駁回!」

    楊賜見張讓說自己方繆,不由大怒,本欲反駁,不想靈帝揮揮手,定了話來:「讓父言之有理,朕既赦免他們罪過,這已是天恩,太尉大人不必再為那些刁民給予憐憫,退下吧!」

    「陛下!」楊賜低頭歎息「國本失矣!失矣!」

    「這些儒臣就是一副愛裝憂國憂民之樣,以惑君王。」靈帝心中想到,轉頭不再去理,說道:「諸位愛卿,關於有功將士,封賞一事,可有定論?」

    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司農張溫等幾人環顧了下,最後何進道:「時日太急,臣等幾人尚未有定論,請陛下寬限一日,明日我等便將奏議奉上!」

    「好吧!」劉宏知道封賞一事,牽動著許多人的利益,不是一夜時間就能定下,他也漸漸看出黨人與這何進最近走太近了,心中不悅,又說道:「張讓!」

    「奴婢在。」

    「朝會散後,你等與大將軍等幾位愛卿一同商議封賞一事。」

    「奴婢遵旨!」張讓深深拜了拜,起身看向袁隗幾人,眼裡充滿挑釁之意。

    劉宏見朝會說得差不多了,摸了摸腰間的書籍,心思早飛了出去,示意了下禮儀太監。

    「退朝!」

    「恭送陛下!」

    一大早,朱魁方剛起床,那戲志才匆匆送來廣宗捷報的消息,與朱魁一樣,戲志才雖只是郎官在朝會上無有位置,但是任職與尚書檯,昨夜卻是戲志才宮中當值,因為看到了這份捷報。

    二人本在一塊談論戰後一些時政,卻聽府下之人稟告,宮中來人,一小黃門大腳而進,宣朱魁入宮面聖。

    「臣遵旨!」

    說起來,朱魁任侍郎後,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靈帝了,他自己到樂的清閒,白領俸祿好了。

    「公公,可知陛下召我何事?」

    問話的同時,朱魁順手就塞過錢財,要討好靈帝,必須耳目,而這些小黃門就是最好的耳目,而賄賂則是打通太監最好的捷徑。

    這小黃門太監掂量了下手中之物,臉上張了花,說道:「告訴你朱侍郎,陛下看到你這些天販售的書籍,那紙張十分華美,陛下惦記上了,或許是討要紙張的來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