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四二七章:巴爾幹四百年恩怨 文 / 驀物

    歡迎大家來到——:

    接下來的十分鐘時間裡。李寧宇對於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奇景,心中大感驚歎,看來沙特王國上一任統治者沙特伊本,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此時議事廳內所有的黑衣漢,就好像他們出現的時候一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是議事廳內的地面,都已經變得有點狼狽,不過卻讓地磚下面的東西暴露了出來。

    黃色的光芒無比耀眼的呈現在眾人面前,在看到這些一塊最少有一公斤的金磚以後,李寧宇立即就想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而杜勒阿齊也在反應過來後,對李寧宇說道:「李少,我想從這些黃金之中,拿出一部分來做定金,應該足夠了,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順著看去現在的杜勒阿齊,原本的精神面貌中似乎多了一份自信,但李寧宇也沒有在這些問題上多想,而是微笑的點頭道:「呵呵,合作愉快,其實這樣的秘密,完全不用給我知道,萬一我有什麼想法,那可怎麼辦呀!」。

    對於李寧宇半開玩笑的話,杜勒阿齊自然不會當真,但這一切都是他故意這樣安排的,因為他希望李寧宇將來看在這筆黃金的份上,繼續不遺餘力的幫助沙特王國,畢竟李寧宇的能量,對於只想在中東立足的沙特王國,有著百利無一害的好處。

    況且通過之前的那麼多事情,杜勒阿齊已經充分認識到李寧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然他也不敢冒失的讓李寧宇知道,沙特王國擁有這筆數目不小的財富,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的辦好了,不過這筆黃金李寧宇沒有準備運往亞洲,而是準備帶著它們前往柏林。

    按照目前的國際匯率,遠東亞元與英鎊是3比1,十噸黃金大約是一千五百萬英鎊,四千五百萬亞元。

    整個議事廳內有多少黃金,李寧宇只靠眼睛看能難知道,但隨後杜勒阿齊將打包好的二十噸黃金,交接給了遠東集團,雖然比起之前價值3億亞元的軍火交易,十噸黃金不算什麼,但是黃金卻價值九千萬亞元。

    對於為什麼支付給遠東這麼多的黃金,用杜勒阿齊的話說:「這些剩下的價值,未來還是要找遠東集團來買武器,可以算是預付資金,也可以算是存在遠東以便隨時可以支付!」。

    這樣的話最後自然反饋到李寧宇的耳中,但對於這件事李寧宇只是微笑不語,心中卻感歎道自己當初選擇杜勒阿齊看來是對的。

    波斯灣的多方聯合海軍的演習已經結束,這次主要是遠東颱風級大放光彩,也讓參觀的各國代表,將這條信息傳播了回去,而約旦地區的戰鬥依然在進行,不過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早就日落西山,打戰不單單靠人多就能贏,打戰是需要鈔票的。

    隨著從十九世紀末期跨越至二十世紀初期,隨著法國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之後,整個歐洲大陸到處都在山雨欲來風滿樓,各國列強之間以及列強與殖民地之間矛盾不斷加深,各種層次的鬥爭愈演愈烈。

    原本巴爾幹地區就存在著重重矛盾,隨著法國喪失海外殖民地,那麼自然就將目光匯聚臨近的土地,所以圍繞著巴爾幹地區的鬥爭,早在遠東與奧斯曼全面宣戰前,就已經爆發了多次小規模的衝突,不然哈米德二世也不會再巴爾幹地區派遣超過50萬的陸軍。

    在巴爾幹地區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其實就是一支反對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帝國)控制和殖民的同盟,在戰爭爆發前,歐洲各大帝國主義列強都在巴爾幹地區有著自己的重大利益,所以它們從來都沒有放棄干預這裡的事情。

    但成為必然的事情很多,比如現在遠東與奧斯曼帝國的全面宣戰,這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對巴爾幹地區的間接干預失效,而歐洲各國也紛紛出手搶地盤,這也導致了歐洲列強們之間矛盾進一步激化,也是在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做準備。

    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巴爾幹半島,早在歷史上就已經飽經了無數次戰爭創傷。

    興起於亞洲西部的奧斯曼帝國,雖然失去了非洲全部、中東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但任然控制著東南歐洲的巴爾幹地區多個國家的大片領土,現在一直在頑強鬥爭的阿爾巴尼亞人民,雖然努力了400多年,可是還沒有取得完全獨立,巴爾幹地區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族的人民還受著奧斯曼帝國的封建壓迫和宗教迫害。

    哈米德二世作為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有野心的君主,他一直為失去非洲全部殖民地、中東大部地區感到痛心疾首,於是在一邊重兵控制著巴爾幹地區的同時,他從來都沒有忘記中東地區的土地。

    隨著遠東集團的出現,讓哈米德二世緊張起來,因為遠東這個新興勢力,不但在十年前在亞洲大敗島國小日本,隨後還遠渡非洲擊潰了老牌意大利帝國,更在保衛索馬裡的時候,痛擊意大利與奧匈帝國的聯合海軍,隨後就連德意志帝國在非洲的地盤都敢搶。

    當然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洲的大戰,以一敵八,大敗當時世界第三帝國法蘭西,雖然這場戰爭主要是因為英國倒戈幫助遠東,可是敗就就敗了,所以從心裡來說哈米德二世對遠東集團表示敬重,並且敬而遠之。

    隨著後來中東地區局勢的不斷變化,已經各種哈米德二世沒有想到的事件發生,最後倔強的哈米德二世,不得不咬牙與遠東宣戰,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遠東海軍雖然強勁,可是奧斯曼帝國擁有基數龐大的陸軍,這一點是絕對的優勢。

    於是為了能從巴爾幹地區抽出更多的兵力,哈米德二世先後與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訂暫緩執行條約,他這樣做原本是企圖分化,已經形成的四個巴爾幹國家反土同盟,但400年前就已經下定決心,要發動反抗戰爭的四個同盟國家,怎麼會放棄這次絕佳的機會呢!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