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三十章:雲南招兵 文 / 驀物

    最近的一個月李寧宇都在雲南休養,跟隨李寧宇的一營兵馬也同樣得到了調整,可能是李寧宇這次的功勞著實不小,所以上至雲南巡撫唐炯和提督劉永福、參領無不對李寧宇禮遇有加,而進經過一個月的調理之後身體上的傷早就好了,閒著無事便也在附近逛一逛,而所有的消息還是靠著**和他率領的通訊排來傳遞國內各地的主要消息和情報。

    雲南位於中華西南邊陲,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省的3個邊境是緬甸、老撾和越南,雲南省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因為162種自然礦產中雲南就有148種,其中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產產量居前列。

    沒過一段時間李寧宇閒暇無事,就會帶著一隊親兵在雲南四處各地溜躂,同時順便也會買下了一些礦場,而這一切都是再為以後做準備,因為生產武器裝備,礦產資源這也是必需品之一,不過好在玉滿記對外貿易依靠英德兩位公使助手,已經將李寧宇前期研製開發的一些小玩意遠銷歐美,加上香脂樓生意更是火爆,所帶來的全都是純利潤。

    既然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晚清政府也早就有開發限制,不過其主要還是銅礦和金銀礦,而對於鋅、石墨、錫、鎘、銦、鉈和青石棉,還有稀有及稀土礦產他們卻不是很看得重,加上巡撫唐炯是督辦雲南礦務,對於我所做的一切根本不做任何阻攔,反而暗中幫助我壓低了很多價格,所以我只用200萬兩白銀就獲得了100多處礦場。

    其實在巡撫唐炯的眼裡,李寧宇的這次大勝仗不但保住了他的小命,同時還可能鞏固他在朝堂上份量,同時李寧宇買的這些一般都是些朝廷不需要的東西,所以他自當是順水推舟一般隨我,加上李寧宇懂得禮數在時不時也孝敬他一下。

    在一個月時間內,原本營兵在和法軍戰鬥中之剩餘130名老兵,通過在雲南休整時期,現在已經擴充到600人,可是這樣的一個數字還在增長,同時這600人還是經過考核合格的士兵,目前新兵營中還有二千多人在訓練,主要是因為在李寧宇趕到雲南之後,雲南巡撫唐炯和提督劉永福不加餘力的替我宣傳,而同時在軍名之中李寧宇的小霸王名號已經傳開,在軍民之中威望很高,因為大家都說李寧宇是邊疆福星。

    不過看到這樣的情況,剛開始李寧宇還有點擔心,畢竟擁兵自重是每個當權者最反感的事情,而卻在這個時候李寧宇收到了一份聖旨,李寧宇的新職務是西南漢軍旗正參領,同雲南按察使是一個級別,正三品的大官,在雲南只有巡撫和布政使是李寧宇的領導,也算的上是一方土皇帝,不過在聖旨中還有一個爵位那就是太子少保,正二品的陪職。

    被加封的當然不止李寧宇一個人,其中也有雲南巡撫唐炯和提督劉永福,唐炯也晉了太子少保,提督劉永福則是被調任台灣督辦軍務,因為早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早就有竊台之心了。

    而隨後李寧宇和唐炯一番商量之後,原本1300條槍,李寧宇拿出500支交給他裝備士兵,而其餘剩餘的800支步槍,外加繳獲的6門山炮,對於這樣的事情,李寧宇沒有辦法控制,畢竟相比礦產資源,幾條槍李寧宇還可以再買回來,如果一旦和雲南巡撫唐炯鬧僵,自己在雲南的日子絕對不好過。

    一番夜談之後,李寧宇親自送滿面紅光的唐炯離開了李寧宇的住所,而隨後李寧宇便立即招來等候他已久的李東華,相隔幾個月,李東華的皮膚黝黑了一些,壯實了一些,原本常常笑嘻嘻跟自己練拳的他,此時眉宇見多了一些深沉和熟慮。

    李寧宇拉著李東華的手臂回到大廳內在李寧宇的身旁坐下,隨後李寧宇便焦急的問道「東華哥,東西帶了嗎?」。

    見到李寧宇如此急切的問,李東華立即向周圍看了看後道:「都帶了,大約200斤!」。

    「好,太好了!辛苦你了東華哥!」聽到李東華爆出的數量,李寧宇立即激動的說道,同時一邊計劃下面的事情,而對於李寧宇的話,李東華也不再客氣而是靜靜坐在一旁看著我含笑不語。

    這次李東華運來的就是鴉片提純的200斤百份,接下來李寧宇便向著百份即將派到的用途,原本李寧宇早就已經有了規劃,只是沒有想到李東華他們可以這麼快就幫自己弄出來了,只是李寧宇現在人在西南邊陲,無法回到大都市上海,不過這個問題難不倒李寧宇,因為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的時候李寧宇就要回京城看望自己的父母了。

    隨後李寧宇也不把一旁的李東華晾在一盤,叫來一名親兵前去廚房讓廚師準備夜宵,隨後又喊來鐵兵三人便胡吃海喝起來,酒席中李寧宇一邊吃便問李東華烤煙的種植情況,一邊問著鐵兵新兵訓練的情況,也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三人喝的大醉。

    第二天早晨,天剛剛濛濛亮,李東華便立即了雲南,而與他一起離開的還有300名士兵,而這些士兵都是一些在訓練中淘汰下來的士兵和李寧宇的助手之一張大虎,而所謂的淘汰都是李寧宇對外的說法,其實他們都是一些優秀的特種兵苗子,淘汰,只是為了方便李寧宇掩人耳目的一種說法。

    滇軍,其實是冠中華的精銳勁旅,滇軍曾在蔡鍔將軍的引領下,打響了護國戰爭的第一槍,而在抗日戰爭中,名噪全國,只是在長征時期,滇軍在紅軍眼中也就是一隻羊,戰鬥力並不突出。

    但是那是他們遭遇了偉人的指揮,要怪也就怪他們運氣不好,實際上抗日戰爭爆發後,滇軍凶悍的火力足以與日軍匹敵,而機關鎗陣更是讓日軍吃盡了苦頭,在整個抗戰期間,約10萬滇軍子弟為國捐軀,卻未出現投降的將領和偽軍,滇軍也由此獲得國之勁旅的美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