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165 傾城一笑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隨著張陽把他預計的今年大豆油的收入說出來後,張岳是一年張目結舌,目瞪口呆的望著張陽,顯然是被這個消息給嚇到了。

    張岳這麼多年的打拼,在李世民的關照下,成為了大唐有數的超級大富商,可以說在長安城,甚至是整個大唐比他還富裕的商人是不到三十之數,當然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大型世家除外。

    可是就是一個這麼有錢,這麼富裕的大商人,他的全部身家加起來也不過是不到百萬貫而已,這還是包括了很多的不動產,和今年收購的那些酒樓,以及手上的全部貨物。

    而手上的流動資金也覺不過才十多萬到二十萬貫而已。而張陽也就是為了家裡的生意第二次出手而已,就為家裡帶來了十五萬貫的利潤,這可是純利潤啊1

    這可不像後世所說的營業額,而是純利潤,能實打實拿到手裡的錢,這已經是剝離出了分給王述家的是那一部分的粉紅了,不然是有近二十萬貫的錢!

    這要是把按張陽的計劃吧全大唐的大豆都用來由他煉這個大豆油,那可是最少有十一億五千萬斤大豆這以每斤大豆到最後得利潤三錢計算,這可就有三十四億五千萬錢之多,最後折算下來一年利潤可就打三百四十五萬貫,這可是差不多現在一年大唐的的全部稅收了啊!

    這可真的是富可敵國了,不過顯然是不可能的了要真是一年這麼多的收入的話,那張家也不用存在了,到時候肯定是被李世民給滅掉

    不管李世民在是胸襟開闊,但是也不會留著這麼一個每年收入可以和朝廷比擬的商戶存在,這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這都是不可能,也不允許的。

    想到這時,張岳已經做下決定,等明天早朝後就進宮和李世民商量這事。

    不過張陽還是有一事沒有說而已,這價值也就這兩年能夠保持在這個價位而已,特別是明年這個價位將是更創新高,因為按歷史記載明年,也就是歷史上的貞觀元年。

    唐初貞觀元年戰亂初定又是連連災荒所以米價高得驚人是個極端時期,

    、《舊唐書=馬周傳》載馬周在貞觀十一年的上疏中提到:「往者貞觀之初,率土荒儉.一匹絹才得一斗米,而天下帖然。······

    《資治通鑒》「元年,關中饑,米斗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所以明年的糧食價格會達到極高必將大大的超過今年的沒斗五十文而達到三百六十文的極致搞度。

    為什麼是這麼高了,史料可知貞觀元年一斗米值一匹絹,而絹的價格貞觀年間變化不大,一匹絹在貞觀盛世時可以兌換栗十餘石(按十五石算),而這時的米價是一斗米三至五文錢,取中間數四文錢計算,根據著名史學家胡如雷先生的考證,粟價為米價的60%。按照這個比價計算,十石粟折算為大米九石,即九十斗。每斗四文總共是三百六十文。所以,貞觀元年一斗米換一匹絹,一匹絹的價格是三百六十文,也就是說,貞觀元年一斗米賣三百六十文。

    而到了貞觀四年後這個物價就急劇的下滑,那個時候慢慢進入盛唐最後糧食的價格將降到沒斗約四文左右(也就是十斤大米四文錢。),穩定多年。

    這以一來到了後期的糧食降價後,張家的書友大豆油也是肯定要降價的最後的價格也將降至每十斤五文錢左右。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糧食的畝產將達到最高峰也就是畝產三百斤左右,而大豆也是因該越有增長達到二百六十斤左右。

    不過這些都不是現在要擔心的問題了,因為今年的大豐收的原因,這明年就算是減產,物價也是肯定沒多大的漲幅的。

    至於後年的蝗蟲,有張陽在肯定是形成不了太大的傷害,在接下來的大水也應該是問題不大的,這要是張陽不知道肯定是會出大事的,但是張陽知道了,這肯定是好解決得多了,所以預計在未來四年內的大唐的物價將穩定在現在這個水平,就是有所波動也應該是不大。

    至於四年後,將迎來的大唐貞觀盛世,這可就不是張陽現在關心了,那都到了現在來說的貞觀六年了,那個時候就算是糧價開始降家也是要時間的,最後將到四文錢一斗的時候最少也是貞觀八年的事了,到了那個時候張家早就賺翻了,到時候就算是把這些煉油坊的秘密完全公開,讓天下所有人都來煉油業不是不可以。

    有張陽的存在,到那個時候張家是造就換項目了,去新的,更加找錢的項目運作了。

    不過張岳在想到明天去給李世民稟報此事後,想了想對張陽公開了一些不知道的秘密。

    「寶貝,為父想了想。有些事還是因該告訴你,我們張家能有現在這麼大的生意,這麼多的錢以及地位,是全耐當今陛下的厚愛和關照。

    不然為父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有再多的經商才華,也不能在這短短的十多年的時間裡,就以當時的哪點微薄的本錢,就把我們張家的生意經營到現在這個地步來。

    所以當年為父在接受當今陛下的資的時候,就和當今陛下約定好了,張家的所有商號將作為當今陛下的耳目再打探消息之於,為陛下籌集物資,所以從那時起到現在張家每年收入利潤的一半將交給陛下,作為陛下的暗中經濟來源。

    你這素油計劃太過於驚世駭俗了,我打算於明日早朝後向陛下稟報,請陛下定奪。」

    張陽聽到張岳這麼說·他心中很多的疑問算是解開了。

    作為後世人的張陽是知道的,在這個時期想通過這麼微薄的本錢,在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了,這種在後世叫福布斯前三十的大富豪那是沒有多少可能的。

    這十多年可是戰亂紛紛,根本就沒有一個安定的經商環境·而且在這是時期經營的項目也就只能是事業,在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勢力保護和支持是發展不起來的。

    這可不是後世那些進行虛擬產業投資和股票,期貨交易的人員,是沒有那種一夜暴富的可能的,除非是你挖到了黃金,可惜這個時候的黃金不是流通貨幣,是不好換錢的。

    而且在去年張陽教張岳進行新式記賬的時候張陽就發現了他們張家的賬目是有問題的。

    以張家現在所經營的所有生意,每年最後的剩餘是不會只有這麼少的·足足比他計算的少了一半。當時張陽問張岳的時候·張岳就表示他是知道的·並不讓張陽在管這事。

    不過在當時張陽參加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張陽就隱約的猜到這一大筆錢是被張岳送給李世民拿去他用了。

    不然他在當秦王的時候,常年在外征戰,在後方經營的時間很少,又有李建成,李元吉的提防,更是讓李世民在後方的發展是舉步艱難。

    就靠李淵發放與他的獎勵,以及一些半公開的收入,他李世民是不可能有這麼多錢來打造他那支號稱大唐第一軍的『玄鐵精兵,以及收買人手,招兵買馬的。

    還有就是這李世民每次勝利歸來·他的戰利品中始終會少上一部分,由於不多,在加上參戰的人基本都是他的人才沒注意到而已。

    大家都知道什麼財最好發,那就是戰爭財,特別是你有足夠的實力不怕人黑吃黑的時候,那絕對是一本萬利。

    不過李世民當時身為李淵的次子,由這個身份的存在肯定是不能由他出面的做這個生意的,恰好當時李世民遇見了落魄,但是非常有經商天賦的張岳。

    在一番交談後·兩人是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合夥做起生意來了,這才有了張岳現在這樣的飛黃騰達,富甲一方,名滿大唐,也不然連李建成都知道張岳在幫李世民的忙了。

    張陽在相通了這些事情後,摘仔細的考慮了一會後對張岳說道:

    「父親你明天去給陛下說大豆油這個事,作為兒子的我肯定是不會反對,也不能反對的。

    不過父親,這個生意我們可以換個方式進行,那就是明天你早朝後進宮和陛下商議的時候,你可以向陛下這麼提議,大豆油的價格暫時不變,不過明年的煉油計劃改變。

    明年由我們和朝廷共同進行煉油,利潤以賣出去後自己找自己的。我們張家明年煉油就煉我們明年自己生產種植的大豆的油,而其它有朝廷生產的大豆油由朝廷自己想辦法賣。

    不過大豆油的價格我們要和朝廷協商好,統一在每斤五十文上面,而且明年只能我們和朝廷兩家進行煉油,至於賣油我們就不管了,不管他是專賣也好,還是讓其他的商會或者由我們代賣也好,反正價格是不能低於五十文每斤。

    而且你明天要向陛下說明,我們張家煉油業只煉到貞觀七年,在貞觀七年之後,從八年開始我們張家就開始逐步退出這個市場,到時候是由朝廷獨自煉還是由我們公開就由陛下決定了,不過在貞觀八年以前,你要和陛下說定,這天下只能由我們兩家進行煉油。

    不能由陛下私下授權給其他人,同時要陛下做好保密工作,最少要讓這個秘密保持到貞觀八年,同時明年那些新增煉油坊將有朝廷自己建造,不再是我們的事了。

    最主要的是今年陛下不能打我們這筆大豆油的利潤,我都向他讓利這麼多了,他也是該讓我們一點了,今年我們花費這麼多,就靠這筆錢來填補今年的花費。

    要知道我們送他的這個煉油技術可是能讓他每年為國庫增收超過三百萬貫,我們就要他那點零頭而已,這不算過分吧。」

    張岳聽了張陽的話後·就開始推算其,張陽的話的可行性起來了,不過張岳推算了一陣後就發現張陽說的這些事完全可行的,不過他心中還是有些疑問於是向張陽問道:

    「寶貝,你要今年利潤這事·陛下因該是會同意的,今年看來是一個大豐收之年,朝廷的糧餉應該是不緊張的,而且你也是讓出了明年的這麼大的一塊利潤。

    不我有兩個問題沒想明白,不知道你的打算是什麼?

    第一,你為啥要堅持這個素油的價格在五十文一斤?不能低我是知道的,是為了保證利潤,可是你為什麼不漲價呢。

    第二·你為什麼說這個價格只保證到貞觀七年·貞觀八年後就不管了·而且為什麼你打算呢過時候推出這個市場。或者是不煉油,改行開始只賣油了

    「原來是這兩個問題啊!父親就算是你不問,我一會也要對你說

    這第一為什麼要以五十文這個價格賣油,不能提高呢,那是因為為了保證我們的利潤和老百姓的利潤,你要知道這個糧食價格是極其不穩定的,你看今年大豐收,糧食的價格會便宜一點,可是你我根本就不知道明年會不會出現天災**讓糧食減產·讓糧價上升。

    穩定在五十文一斤就是為了預防這種情況,讓老百姓有油可吃,不至於鬮油荒,最多就是我們和朝廷少賺點而已,反正是不至於虧本的。

    這你的第二個問題,實際上和第一個問題差不多,這大唐天下在陛下英明神武的領導下,就算每年有所波動,可是在幾年的逐步改進下·老百姓家裡的糧食肯定是會堆積如山。

    儲存下能夠用上數年的糧食,那麼到了那個時候糧食的價格肯定是會逐步降低的,那麼我們的這個素油還賣那麼高的價格,就會讓老百姓怨聲載道,讓那些早已眼紅的世家,趁機散播一些對我們不利的謠言,讓我們其它的生意受到影響。

    而這個時間我預計就是五至六年,預計到時候,只要是不出意外的話,那個時候的糧價有可能降到沒斗四,五文錢,這個近幾十年來的低價,而且還會持續想到長的時間。

    要是這個糧價真的降到那種地步,那麼我們的素油是肯定不會還是賣這麼高的,是要跟著降到沒斗六之十文去的,那麼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每斤大豆到了那個時候,最多我們就只能拿到一文錢左右的利潤,那麼一年也才最好的情況下才能找到三萬貫,不好的話還只可能一萬貫的利潤。

    與其到時候為了這區區兩三萬貫的利潤讓人眼紅,嫉恨,還不如我們把它們公開,換取其它世家的人情來得划算。」

    隨著張陽的分析完畢後張岳滿懷欣慰的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發現他是真的長大了,考慮事情也是更加周全了。

    這吃獨食的事情是要不得的,雖然是和朝廷合作,由朝廷分擔了一些仇恨,但是張家的壓力到時候也是不小的,肯定是有人會來下套子

    不過這個就進行個五,六年那就不一樣了,今年肯定是沒事的,明年肯定就會有人開始眼紅了,不過有朝廷在,讓朝廷擋兩,三年還是沒事了。

    至於三,四後,那就要到了自己兒子預計的降價的時間了,自己家找的錢也少夠了,到時候承諾下公開,還是把這個生意交給朝廷,那麼都沒有張家的事了,不過以張岳對李世民的瞭解,李世民肯定是會同意公開素油的煉製方法的。

    那麼到時候張家把這個煉油法一公開,這之後用這個方法煉油的人就欠了張家一個人情了,而能得到煉油方法的肯定不是世家大族,就是豪門富商。

    當討論到這之後,張陽和和張岳兩人就基本沒什麼談的了,而且天色已晚,於是張陽和張岳就各自回自己房間休息去了。

    第二天,張陽和張岳兩人其次後就開始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不過當下午張陽練完武後張岳就已經見完李世民回來了,只見張岳看見張陽練完武後對張陽說道:

    「寶貝,今天為父進宮見陛下,把你的提議給陛下說了後,陛下同意了你的提議,並說從今年開始到貞觀八年公開煉油秘術之前,張府所有的煉油利潤都交由你掌握,這就當是公主下嫁給你的獎勵!」

    對於張岳激動的話,張陽是相當平淡的答覆道:

    「哦!知道了!」

    張岳面對自己寶貝兒子的這個反應失望的搖了搖頭就走了。

    之後的半月,整個大唐是都知道了,這天下間除了肉油外,還有一種可以食用的油叫素油,而且這種素油炒菜相當的好吃。

    這素油先是有張家的『傾城,酒樓率先推出,已經推出素油炒菜,讓這大唐的幾十家『傾城,酒樓是天天爆滿,和『傾城,美酒號稱『傾城一笑,,讓吃了這個素油炒菜的人是眉開眼笑,同時讓合夥做這個酒樓的生意的眾人是喜笑開顏。

    不過經過半月的熱炒後,在大唐的最中心,帝都長安城和東都洛陽的張家商會開始販賣素油了。

    不過由於產量的問題每天在這兩個城市也就分別賣出一千斤而已,其它的素油都被大唐的世家大族,高官富商們分了。

    本來這兩千斤都勻不出來的,不過是在張陽的強烈的要求下才在這兩個都城開始販賣。

    對於這種高達五十文每斤的素油,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在販賣這素油的兩家門店沒天天不亮就有人來等著,等開門後不到午時就會賣完,要知道這可是限購啊!

    每人限購一斤的情況下,不過才兩個時辰不到就賣完了,這也太誇張了!

    沒沒家店外可是每天都有著一千人在外排隊啊!

    由此可見這個素油有多麼受歡迎了,當然這也是跟這兩個城市裡的有錢人多油關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