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164 煉油果然是富得流油啊!(下)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對於李世民擔心的這個問題張陽在心甲對他鄙視不已,這麼簡單的問題還有啥需要擔心的,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難題,於是張陽笑著對李世民說道:

    「至於這事陛下你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有足夠多的大豆,臣自然是能煉出足夠多的油來的,最多就是增加煉油的作坊和人手而已,這都是小事情!」

    「唉,聯是知道有了足夠多的大豆後就能練出足夠的素油來,可是你要知道這大唐現有三百萬戶約一千五百萬人,以每人每年需要十斤素油計算,這每年就需要一億五千萬斤素油。

    這一億五千萬斤素油按照你剛才說的大豆產油的產量來說。就十一億五千萬斤大豆才能煉製出來這麼多的素油。

    再以你說的大豆畝產是兩百斤來算五百萬畝,以現在一個壯年授田一百畝計算,就需要五萬人來種植大豆才夠。

    這可是一個普通州的總人口,而且你還沒算上煉油的人數,這加上煉油的一萬多人,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現在大唐人口是嚴重不足,勞動力缺乏,那裡能夠抽調出這麼多的人手來!

    而這一人一年十斤素油肯定是不夠的,就算是混合這現在的肉油來用也一年不止用十個這現在的肉油價格昂貴,素油是便宜了很多,很多人肯定是原意選用素油也不原意選用肉油的,所以這一年一億五千萬斤素油還不夠!」

    張陽聽見李世民是為了這事個苦惱,那是一個得意啊,因為這個是很簡單就能解決的事情,處理煉油的人手外,就以大豆的產量來說那很簡單啊!

    在後世這個問題是已經被那些勤勞的老百姓們解決了的,很簡單的事情。

    「原來陛下您是為了些事情擔心啊,這些個問題陛下你大可不必擔心,臣既然把這個素油獻出來給陛下你嘗了,臣自然是有辦法解決的!」

    李世民聽見張陽說他有辦法解決自己剛才的難題,連忙追問道:

    「賢胥(好吧張陽現在升級了,從小子一下就升級大賢胥了。),你真有辦法,你有什麼辦法就快說啊!」

    「陛下你莫急,小婿(好吧張陽看見李世民叫他賢胥了,他也自動改稱謂自稱起小婿來了。)這個的這個提議很簡單,很方便也很有用。

    陛下你應該是知道,這田地除了在平原是以一平千頃,都是同平外,在丘陵和山區都是不平的梯田和山地。」

    「是的,這個事情聯知道,所以在均田制的時候,一個青壯年分的土地是水旱田混分的,就是為了平衡百姓的收入。」

    「既然陛下你知道是這樣,那麼你也應當是知道,這田於田,地於地之間是有土地間隔的,特別是山地,梯田,那更是間隔更多也更大的。

    現在這些土地之間的空隙是沒有利用起來的,現在只是空著就等他空著而已,這種閒置就成了一種土地的浪費。

    而小婿的辦法就是把閒置的這些田土之間的空隙利用起來,利用這些閒置的土地來種植大豆,這就讓不是讓大豆的產量上去了喲

    大豆在華夏栽培並用作食物及藥物到現在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我們現在已經是掌握著熟練的各種育種和栽培技術。

    在大唐的各地基本都是有普遍種植,很少有不能種植的地方。

    除了熱量不足的高寒地區、嚴重偏北方地區和年降雨量相當稀少,又無灌溉條件的地區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種植。

    這大豆種植主要是初期處理好了,到了後期就基本不用怎麼管理了,是相當清閒的一種增加老百姓收入的農作物。

    你想想,陛下以現在大唐這麼多的人口只要是每人都在自己的田土四周的空隙上種上大豆,那一年大豆一人收個以畝地兩百來斤這是親親鬆鬆的。

    至於煉油這就沒辦法了,畢竟在怎麼提高效率,也是需要幾千上萬人的。

    不過這個事情陛下你跟本就不用這麼急的,要知道小婿煉製的素油是才煉製出來,很多人都是不認識,沒吃過的。要想達到陛下你說的那個銷墅最少還要培育這個素油市場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你說的那個規模。

    要是這個市場沒有培養出來,就按陛下你哦剛才那麼說的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產,那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末多的,人力物力嗎?

    這個只需要,以現在的規模擴張一點到達五百人的煉油坊就夠用了,至於明年的擴產,那就等種植大豆下地,開始開花後在可是擴張都來的急。

    而等明年老百姓把這些大豆收成了後,我們只需要以市場價收購而已。

    為了防止奸商壓價,陛下你明年下謅以宮方代為收購為主就是了,隨便你可以為大豆設個最低價格,然後收購的時候在考慮當時的糧價,以糧食的同等價格在那些種植了大豆的百姓手裡把大豆買回來,然後在轉賣於我家就是了。

    這樣我家就直是需要在全國大豆的主要產區,找一條水流偏急的地方一些煉油攻防而已。

    這樣既為老百姓增收了,就節約了時間和人力幾物力,還能為大唐增加稅收,讓大唐的國庫豐滿起來「

    「對了陛下,小婿這還有一份小婿整理的大豆種植要點,你在下謅讓各州官府開始的時候可冉把這個指南一起發下去。」

    說完張陽從懷裡摸出了一本奏章,遞給了李世民,讓他觀看。

    接著李世民打開一看,就看見手藝上就寫著,『長安張陽著。,好吧這個燒包的傢伙為了他的名聲在首頁目錄前打起廣告來了。

    在這五個大字下面就看見寫著《大豆種植要領》,接著翻到第二張從第二章開始就詳細的介紹起大豆的種植和要求了。

    只見上面寫到:

    大豆主要分春大豆和夏大豆。

    春大豆主要是在北方,以及秦嶺以北的地區適合種植。

    而夏大豆適合秦嶺以南,以及長江流域種植。

    北方春大豆是在冬閒地之後早春播種的品種類型,分佈地區包括幽州、靈州、隴右道以及河北道、河東道北部。一年一熟栽培,一般於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播種多八月間成熟。

    黃淮春大豆主要分佈在黃河和淮河流域,以江南道北部種植較多。在三月底至五月初播種,七月底至八月初成熟。

    南方春大豆廣泛分佈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以長江中下游的山南道、淮南道、中北部等種植較多,二月下旬至三月初播種,六月上中旬成熟,多行三熟輪作栽培,進行麥、春大豆、晚稻或秋作物輪作。

    在嶺南道以及沿海也可以進行春大豆栽培,一、二月播種,五月底六月初成熟。

    稻田種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後按寬兩米∼三米分廂,開好廂溝、腰溝、圍溝春季搶晴天精細整地。

    要求土攘細碎,無暗代,廂面平整。

    冬季空閒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種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後搶晴天翻耕,翻耕後按寬兩米∼三米分廂開溝,精細整地。

    適時早播能延長營養生長期是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春大豆適宜的播種期在二月上旬至二月中旬,應根據天氣情況,盡早搶晴播種。為確保一次播種,一次全苗播種前要精選種子,除去蟲蛀粒和雜質,並選擇晴天曬種兩—三天。

    春大豆在稻田種植,應實行穴播,一般行距一尺,穴距五—六寸,每穴播四—五粒豆種為宜。

    肥力條件較好的稻田,每畝留苗一萬五千—兩萬株;

    中等肥力條件,莓畝可留苗兩萬—三萬株;

    土質較差的田,每畝需保持三萬—四萬株。

    在旱地或丘陵山地種豆,則應改穴播為開溝條播,採用窄行密植,一般行距四分之三尺,株距兩寸,每畝留苗四萬株左右。為了保證足夠的株數,要早間苗定苗,使苗齊、苗全、苗壯,以利高產。

    夏季大豆的種植:

    合理密植種植夏大豆要結合本地雨水條件和品種特性及土攘肥力來選擇品種。如乾旱少雨地區,宜選用分枝多,植株繁茂中小粒,無限待芙習性品種;

    雨水充沛地區,宜選擇主莖發達,稈強不倒,中大粒有限結莢習性品種。肥力高的土攘畝保苗在一萬五千株左右;肥力低的土攘可畝保苗在兩萬株以上。

    防漬害,炕芽,力爭全苗播種後要及時開好田間排水溝,使溝渠相通,排灌順暢,降雨畦面無積水,防止爛種;遇天氣乾旱無法耕種時,要及時澆水造墒,使土攘墒情適宜整地播種;若天氣持續乾旱播後仍需澆水適期出苗,防止豆芽脫水造成炕芽。

    抗旱時切忌大水漫灌,影響耕種出苗。

    ……————無恥的分割線——……——「——……——

    最後了李世民還看到張陽的《大豆種植要領》最後寫到大豆盡量與其他的農作物輪種,輪種期為三到五年。

    李世民看完張陽的這份《大豆種植要領》後感慨頗深,自己這個好女婿真的是做事情考慮得想當的周全,在為自己提議的時候,就已經把後續所需求的東西準備好了。

    雖然李世民也不知道為啥張陽的這份奏章上寫的是《大豆種植要領》這明顯不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規矩,不過這個時候李世民也就沒有關心這個小問題了。

    現在他想的是明天一定把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召集一起討論下這個事由的可行性方案,以及到底要這麼執行。

    不過肯定也只會是在張陽的這份方案上進行些許修改再已,是不會全面否決或者進行大的改變的,畢竟這是一份相當完善得方案了。

    不過一想到這李世民就不僅為自己自鳴得意起來自己的眼光就是好啊!

    自己為自己大女兒選的這個女婿實在是太優秀了,不說未來就以現在來說,這個女婿是已經注定會名留青史,千古流傳了。

    而且還是美名流傳,現在自己這個女婿在民間的聲望之高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已經有不少的御史來上書過這個事了。張陽要不是遇見了李世民這個千古明君,加超級有容人之量的皇帝,以他現在在民間的威望,遇到一些昏君或者沒有容人之量的皇帝,是早就砍頭了。

    要知道這個萬家生佛不少誰都能當上的,而且現在張陽是全才,文武全能,全面發展。

    這短短一年張陽所創的詩詞是基本能夠出一本詩集了,而且其中經典詩詞眾多而且非常精通農事,這在農具上的改進,以及編輯個各種農青上的諺語是讓全大唐的百姓大大收益。

    武藝現在李世民都不是非常秦楚,畢竟張陽一直沒有在李世民面前顯露過武藝,而張陽的師父秦叔寶也是昨天才病癒搬出張府,才和李世民見了一面還沒向他透露過張陽現在在武藝上的真正實力。

    不過這個時間是不會太遠了,到時候李世民是肯定會大吃一驚,這是避免不了的,不管是誰知道了張陽現在的實力,都是會非常吃驚的,沒人能夠例外。

    然後就是張家和現在秦叔寶,程咬金這一群當朝的大將合夥做生意這事,要是在其它皇帝眼裡這可是反了大忌,掉腦袋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你一個小小的商人,居然和這麼多的掌管軍隊的大將,而且是十二衛中的四個首領,佔了這大唐天下所有府兵領導人的三成多,這可是想當恐怖的,難免不會讓其它人又什麼想法,這不就這事已經有不少的御史和向魏征這種諫議大臣上書李世民了。

    不過是李世民壓了下來而已,對於自己這幾個心腹愛將,李世民還是感到相當虧欠和十分信任的,在加上張岳一直以來都是李世民的軍費供應者。

    還有就是這次張陽提出的素油計劃,向他這樣在李世民面前提出來了,卻又把最關鍵的煉油技術藏著不予交出,要是一般的皇帝早對他嚴刑逼供了。

    不過張岳又是李世民暗中的情報組織首領和錢包,每年李世民都會從張岳這抽走一大筆錢款,至於賬目每年李世民最少會讓人檢查四次的,當然這事除了張岳和李世民外就只有兩三人知道,就連張陽,杜如晦,長孫無忌都不知道到。

    所以張陽也不會知道他所隱瞞的秘密過不了多久後,李世民就會知道,當然這是要張岳知道後有他親自向李世民稟報,就像酒樓事件一樣,在張陽才和張岳談完和秦叔寶等人合作之事的第二天,張岳就進宮向李世民稟報了,要是李世民沒有點頭張張岳也不敢和他們搭伙。

    要知道華夏歷史上可是有相當多的開過皇帝都是卸磨殺驢好手,前有漢高祖劉邦的前,既有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勢殺掠功臣。

    ……——在現分割線……——……——————……

    張陽在完成未李世民帶去兩罐油,推廣大豆油的使命後,還賴在宮裡和李明玉親近,和李承乾玩樂到吃過晚膳後,才開始返回張府!

    當然晚膳主食還是由張陽帶去的大豆油製作的,不過這次張陽就沒有動手了,而是在膳房指揮,指導那些大廚們做的。

    果然大廚的手藝就是比張陽好,不愧是能當上御廚的人,這雖然是第一次用大豆油炒菜,可是在張陽略微的點撥後,這群御廚就掌握到要點了,製作出來的菜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張陽在樂呵呵的回到張府後,就偷偷的拉著他父親張岳去書房詳談他今晚進宮完成的這件好處大大的有的好事了。

    對於張陽的這種行為張岳還是相當的鄙視自己的兒子的,你這次進宮到底得了多少好處,讓你這麼的樂,而你這樂得讓人感到毛髮悚然的。

    不過也就是張岳不知道這次張陽進宮和李世民獻策煉油之事的利益,要是知道了這到底有多大的利益他也好不了多少的。

    在張陽和張岳進了書房後,張陽在檢查完四周無人後,緊緊地關上了書房的大門和張岳談起他今天進宮的事來了。

    不過張岳在聽完張陽的話後世沒有多少反應的,這十斤大豆才能練出一斤三兩大豆油。

    這就和糧食粟米的產量差不多,比小麥和稻米略少。

    你以和粟米差不多的價格收了十斤大豆,結果才賣出和十斤粟米略多十來文的價錢這那有什麼利潤能讓你這麼高興的。

    顯然張岳是不知道後世大豆和大米差不多的零售價格,但其煉出的壓搾大豆油也才六十多十個也就是六塊的一個也就才四倍於大米和大豆的價格而已,這都讓糧油企業賺翻了。

    這在張陽這都是十倍於大豆的價格了,可想而知張家這次賺了多少。

    張陽在知道張岳的疑惑後對張岳翻了翻白眼後對他說道:

    「父親啊,你就只是看見了這個大豆油的利潤,這油就已經能夠保本了,要知道要是在改進下,出油率可是能達到一成五到一成八啊,這不就是利潤出來了啊!

    還有就是大豆煉完油了就沒用了嗎?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剩下超過八成多的豆餅可是還有大用處的。

    這大豆的出腐率可是三倍以上啊!而且出除了做豆腐還可以餵養豬,餵魚,以及家禽,和做成一些其它的食品。

    這樣一來也就是我們每用一斤豆子煉油,就會找半斤斤豆子錢。

    父親啊今年我們可是收穫了三千萬斤左右的大豆,就算是所以的費用去除乾淨後,我們最後的利潤也會到七千萬錢,也就是七十萬貫。

    (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為這三千萬斤大豆是張王兩家自己種的,不是購買的。)

    這可是今年大唐稅收的百分之十啊!」

    果然還是壟斷來錢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